CN102480392B - 性能测试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性能测试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80392B
CN102480392B CN201010556186.0A CN201010556186A CN102480392B CN 102480392 B CN102480392 B CN 102480392B CN 201010556186 A CN201010556186 A CN 201010556186A CN 102480392 B CN102480392 B CN 1024803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er
signaling
thread
client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5618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80392A (zh
Inventor
唐琦
张继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Finc Pharmaceutical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55618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8039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803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803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803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803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性能测试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其中,该性能测试装置包括:测试模块,用于模拟至少一个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信令以对服务器进行性能测试,其中,服务器为NGN网络服务器或IMS网络服务器;界面模块,用于显示性能测试的结果。本发明能够模拟至少一个、甚至上万个客户端向NGN网络或IMS网络中的服务器发送信令来实现对该服务器的性能测试,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客户端难以实现服务器的性能测试的问题。

Description

性能测试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性能测试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 Network,NGN)和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的部署和发展,越来越多的特色业务被挖掘出来,并且也有越来越多的用户参与到这个部署的网络中,这对服务器承受能力,即服务器性能,将会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在通常情况下,为数不多的客户端连接到服务器时,服务器的响应速度是比较理想的。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加入到网络中,服务器要提供服务的客户端越来越多,可能就会导致服务器的性能大大降低,系统性能明显降低,进而会严重影响客户的使用。因此,为了确保服务器能够运行在最佳的性能状态,需要对服务器的性能进行相应的测试。其中,容量是性能中的一种很重要指标,有必要对服务器的容量进行性能测试,找出目前服务器系统中存在的瓶颈,以便进一步完善服务器的性能。
现有的客户端大多都采用一机一端的方式,即一台计算机(PC)只能安装一个客户端,从而在对服务器进行大话务量测试时,必须要使用大量的(例如上万台)终端同时登陆服务器、以及同时执行同一操作来实现大话务量。显然,这种情形难以用现有的客户端来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性能测试装置及其工作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客户端难以实现服务器的性能测试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性能测试装置,包括:测试模块,用于模拟至少一个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信令以对服务器进行性能测试,其中,服务器为NGN网络服务器或IMS网络服务器;界面模块,用于显示性能测试的结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性能测试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模拟至少一个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信令以对服务器进行性能测试,其中,服务器为NGN网络服务器或IMS网络服务器;显示性能测试的结果。
通过本发明的性能测试装置(或工具)能够模拟至少一个、甚至上万个客户端向NGN网络或IMS网络中的服务器发送信令来实现对该服务器的性能测试,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客户端难以实现服务器的性能测试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性能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性能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性能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性能测试装置由软件实现时的架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服务器性能测试装置的工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服务器性能测试装置的具体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性能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测试模块10,用于模拟至少一个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信令以对服务器进行性能测试,其中,服务器为NGN网络服务器或IMS网络服务器;界面模块20,用于显示性能测试的结果。
在实际应用中,该性能测试装置能够模拟的客户端数M最大可以达到6万个,甚至更多。
本实施例中的性能测试装置(或工具),能够模拟至少一个、甚至上万个客户端向NGN网络或IMS网络中的服务器发送信令来实现对该服务器的性能测试,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客户端难以实现服务器的性能测试的问题。
为了根据实际需求来模拟预定数量的客户端以及实现对服务器进行登陆测试,该性能测试装置可以采取多线程管理多客户端的方式,并预先配置需要创建的线程数目N、登陆的客户端数目M等,这样,就可以由这N个线程发起这M个客户端的登陆流程,其中,每个客户端可以同时独立完成各自的登陆流程,并能同时实现相同的用户操作,进而实现对服务器进行大话务量的登陆测试。因此,在该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性能测试装置还可以包括:配置模块30和数据初始化模块40,其中:配置模块30用于预先配置测试参数,其中,测试参数包括:所要创建的线程数N、所要模拟的客户端数M、服务器域名,其中,N和M均为正整数;数据初始化模块40用于创建N个线程,这N个线程分别建立与服务器的链接(TCP链接或者UDP链接),在线程建立与服务器的链接失败后,释放该链接所占用的链路,并同时关闭链接失败的线程;测试模块10还包括:登陆模块102,用于触发这N个线程模拟M个客户端使用上述建立的链接向域名为上述服务器域名的服务器发送登陆相关信令(可以有多条,在实际应用中登陆相关信令可以有20多条),以向该服务器进行登陆;处理模块104,用于根据所发送的登陆相关信令的数量以及服务器针对该登陆相关信令返回的信令的数量,计算服务器对该登陆相关信令的丢包率,并提供给界面模块20进行显示。从而,实现了大量的(M可达到上万,如6万)客户端同时登陆服务器的登陆测试,并进而能够测试出服务器处理客户端登陆流程的丢包率。
在实际应用时,配置模块30可以根据用户手工在界面模块20中输入的测试参数进行预先配置。对于创建的N个线程可以采用Windows下的多线程技术。
例如,每个客户端的登陆相关信令有20条(即有20种信令,如注册信令等),那么显示模块20可以显示出每种信令的发送总数、接收到的服务器针对每种信令返回的响应信令的总数、以及使用上述数据计算出的服务器对每种信令处理的丢包率。
对于登陆流程的性能测试,该性能测试装置在实际应用时提供了两种不同的测试流程,一种是自动登陆流程,另一种是手动登陆流程,其中,在自动登陆流程中该装置可以对所要模拟的所有客户端不断地执行登陆和注销操作,而在手动登陆流程中,所要模拟的所有客户端全部登陆成功后,即可对登陆后服务器提供的各种功能(对应服务器的各种功能模块)进行测试。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选择使用上述的两种中的一种登陆测试流程。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如图3所示,登陆模块102可以包括:自动登陆模块1022,用于在配置模块30预先配置的测试参数还包括测试总时间T和登陆时间间隔ΔT的情况下,触发这N个线程模拟M个客户端重复地进行登陆以及注销操作,直至测试总时间T到达或者接收到来自用户的停止指令;其中,每次进行登陆(即每次对M个客户端进行登陆)时,这N个线程会按照登陆时间间隔ΔT依次地登陆这M个客户端,其中,对于M个客户端的调配问题,可以采取压力均布的原则,将这M个客户端平均地分配给N个线程(即N个线程均匀分担需要管理的客户端)。即,第一个客户端的第一个登陆相关信令发出ΔT时间之后,再发送第二个客户端的第一个登陆相关信令。从而实现了自动登陆流程,可见,自动登陆流程只能测试服务器的登陆性能。
为了实现性能测试装置的上述手动,登陆模块102包括:手动登陆模块1024,用于在配置模块30预先配置的测试参数还包括登陆时间间隔ΔT的情况下,触发N个线程模拟M个客户端进行登陆,并在登陆成功后启动业务测试模块106,其中,N个线程按照登陆时间间隔ΔT依次地登陆M个客户端,其中,对于M个客户端的调配问题,可以采取压力均布的原则,将这M个客户端平均地分配给N个线程(即N个线程均匀分担需要管理的客户端)。则,测试模块10还可以包括业务测试模块106,用于触发N个线程模拟M个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与服务器提供的操作功能相对应的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初始化协议)信令和/或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信令。从而,能同时实现相同的用户操作,能够实现服务器的HTTP信令、SIP信令的性能测试,且能模拟实际应用的各种场景,进而实现对服务器的大话务量的压力测试。
可知,手动登陆模块1024提供的手动登陆流程主要是针对服务器提供的各种功能模块的单条信令测试,当最后一个客户端登陆成功之后,用户即可进行各种功能模块的某条信令的单独测试,并且当M个客户端登陆服务器持续了一定时间之后,手动登陆模块1024会自动对每个客户端发起登陆刷新,以便保证测试的正常进行。但当客户端需要退出登陆时,用户可以点击按钮上的注销或者退出按钮,即可退出本次在服务器上的登陆。对于自动登陆模块1022和手动登陆模块1024,如果用户触发了界面(即界面模块20)上的退出按钮,则在退出之前装置需要清空分配给客户端的所有的数据区并杀死N个进程。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为了准确控制发送信令的速度,自动登陆模块1022和手动登陆模块1024在一次登陆全部M个客户端时,可以采用多媒体定时器控制发送信令的频率(即1/ΔT),所要模拟的M个客户端中的每个客户端均具有唯一的序号,例如可以依次排序为1,2,…,M,由多媒体定时器进行计时,每次ΔT到达,即根据当前客户端的序号通知相应的线程(即管理该当前客户端的线程)触发该客户端的登陆流程(即模拟该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登陆相关信令)。另外,也可以不按照客户端的序号,而是依次触发N个线程依次地模拟自己所管理的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登陆相关信令。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具体实施方式,只要使得两个客户端的登陆流程之间相差ΔT即可。
由于实际应用中,登陆相关信令可能有20多条,根据实际需求还可以选择仅针对其中的一种或多种信令来对服务器进行性能测试,这样,登陆模块102还用于在配置模块30预先配置的测试参数还包括所要发送的一种或多种信令类型的情况下,触发这N个线程模拟M个客户端使用建立的链接向服务器发送登陆相关信令中的一种或多种信令类型的信令,进行登陆。从而,实现了发送的信令的控制。
在业务测试模块106中,N个线程中的每个线程均绑定有一个UDP(User Data Protocol,用户数据协议)socket(套接字)和多个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socket,其中,TCP socket的个数不小于与该线程分配的客户端的个数,每个线程用于通过其所绑定的UDP socket向服务器发送上述与服务器提供的操作功能相对应的SIP信令,和/或通过其所绑定的TCP socket向服务器发送上述与服务器提供的操作功能相对应的HTTP信令。也就是说,与服务器进行SIP信令交换,采取一个线程使用一个socket的策略,即同一个线程中的多个客户端共用一个UDP socket,但是与服务器的HTTP信令交换,是一个客户端至少需要一个TCP socket,根据需要测试服务器的实际情况来确定HTTP信令采用长连接或短连接。如果客户端的数量很大,则需要将该socket的读、写缓存设置为较大的值,否则,网卡会内存溢出,丢掉部分信令,从而影响服务器的性能测试。
同样,为了实现信令发送的控制,业务测试模块106还可以用于在配置模块30预先配置的测试参数还包括所要发送的一种或多种信令类型的情况下,触发这N个线程分别通过各自绑定的UDP socket向服务器发送SIP信令中的一种或多种信令类型的信令,和/或通过各自绑定的TCP socket向服务器发送HTTP信令中的一种或多种信令类型的信令。从而能够针对某一条信令或某些信令实现大话务量的性能测试。
另外,业务测试模块106还可以用于在配置模块30预先配置的测试参数还包括信令发送频率f和信令发送次数C的情况下,触发这N个线程分别通过各自绑定的UDP socket按照该信令发送频率f向服务器发送SIP信令C次,和/或通过各自绑定的TCP socket按照该信令发送频率f向服务器发送HTTP信令C次。从而,实现了在测试服务器的某一个或一些功能的性能时,可以通过设置测试时间、信令发送频率以及信令发送次数等来控制服务器的负载大小,进而统计出服务器在不同负载下的性能。
与服务器的登陆性能测试相同,在对服务器的功能性能测试时,处理模块104也可以用于根据所发送的SIP信令和/或HTTP信令的数量以及服务器针对SIP信令和/或HTTP信令返回的信令的数量,计算服务器对SIP信令和/或HTTP信令处理的丢包率,并提供给界面模块20进行显示。该优选实施例的服务器性能测试装置设计简单,可以很好地应用于服务器的SIP信令和HTTP信令的性能测试中,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一些关键数据进行统计,并发给界面进行显示,从而可以方便地对服务器性能进行评估并发现服务器的性能瓶颈。
上述SIP信令和HTTP信令的目的IP地址显然是该服务器的IP地址、端口号是服务器端口号,可以通过界面模块20和配置模块30进行预先配置。在实际应用中,上述服务器提供的操作功能比如有:消息类相关操作、聊天室的相关操作、群组相关操作、通讯录相关操作、发布个人状态、订阅、以及状态呈现等功能。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施需要使用硬件装置来实现上述的性能测试装置,同样,也可以使用软件来实现上述的性能测试装置,例如,将该软件安装到PC中,通过PC的屏幕进行显示,以及通过PC的键盘、鼠标等进行输入。使用软件来实现上述的性能测试装置的软件架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部分:
接口(Interface):主界面(即上述的界面模块20和配置模块30,可以由该软件所安装到的装置的屏幕、键盘、鼠标等来实现该界面模块20和配置模块30)和线程管理模块的总的接口;
线程管理(Thread Manage)模块:主要负责管理根据用户通过界面模块20预先配置的线程数N所创建的N个线程,并分配每个线程所管理的客户端数(例如,将M个客户端平均分配给N个线程),为主界面定义各种操作的接口,并将每个接口翻译成线程消息发给各个线程处理;该线程管理模块可以由上述的数据初始化模块40和测试模块10来实现。
线程(Thread)1、线程2、线程3…线程N:N个线程(线程数目是用户在界面模块20和配置模块30中配置),每个线程可以绑定一个用于收发SIP信令的UDP socket和多个用于收发HTTP信令的TCP socket(图中仅示出了一个TCP socket的情况)。每个线程需要将来自线程管理模块的消息翻译为具体的信令发给对应的服务器,同时也要将服务器返回的信令做统计,并发给主界面进行显示。注意,如果客户端的数量很大,则需要将socket的缓存重新设置为较大的值,否则,网卡会内存溢出,丢掉部分信令,从而影响服务器的性能测试。
结合图1至图4所示的性能测试装置,该装置对服务器进行性能测试的工作方法,如图5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2,模拟至少一个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信令以对服务器进行性能测试,其中的服务器为下一代网络NGN网络服务器或IP多媒体子系统IMS网络服务器;
例如,可以发送登陆相关信令进行服务器的登陆性能测试,还可以发送SIP信令和/或HTTP协议信令对服务器的某一个或一些功能模块的性能进行测试。
步骤S504,显示性能测试的结果。
在实际应用中,该性能测试装置能够模拟的客户端数M最大可以达到6万个,甚至更多。
本实施例中的性能测试装置(或工具),能够模拟至少一个、甚至上万个客户端向NGN网络或IMS网络中的服务器发送信令来实现对该服务器的性能测试,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客户端难以实现服务器的性能测试的问题。
为了根据实际需求来模拟预定数量的客户端以及实现对服务器进行登陆测试,该性能测试装置可以采取多线程管理多客户端的方式,并预先配置需要创建的线程数目N、登陆的客户端数目M等,这样,就可以由这N个线程发起这M个客户端的登陆流程,其中,每个客户端可以同时独立完成各自的登陆流程,并能同时实现相同的用户操作,进而实现对服务器进行大话务量的登陆测试。因此,在该优选实施例中,在步骤S502之前,还需要预先配置测试参数,其中,测试参数包括:所要创建的线程数N、所要模拟的客户端数M、服务器域名,其中,N和M均为正整数;然后,创建N个线程,这N个线程分别建立与服务器的链接(TCP链接或者UDP链接),在线程建立与服务器的链接失败后,释放该链接所占用的链路,并同时关闭链接失败的线程;则步骤S502中这N个线程就可以模拟M个客户端使用上述建立的链接向域名为服务器域名的服务器发送登陆相关信令以进行登陆,并根据所发送的登陆相关信令的数量以及服务器针对登陆相关信令返回的信令的数量,计算服务器对登陆相关信令的丢包率;从而实现服务器的大话务量的登陆性能测试。最终,步骤S504中显示的性能测试的结果为上述计算得到的服务器对登陆相关信令的丢包率。
如图6所示,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上述的性能测试装置的工作方法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骤(图中仅示出了步骤2-4):
步骤1,通过界面模块20接受用户设置测试参数,并通过配置模块30进行参数配置。通过该界面,各个线程才能响应用户的指令,发送相应的信令到服务器,同时将服务器应答的信令结果提示给用户,分析并实时显示测试结果,得出服务器的性能参数。上述的测试参数包括:所要模拟的客户端数M、所要创建的线程数N、服务器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服务器端口号、客户端登陆频率(即登陆时间间隔ΔT的倒数)、以及发送信令控制等;
该界面还可以将服务器的返回结果显示出来,,以方便对服务器性能的评估和发现服务器的瓶颈。例如IMS网络中,登陆性能测试过程中需要发送的登陆相关信令包括:查询与下载好友列表、好友资料、群组列表、群组资料、个人资料、以及个人状态呈现等。
步骤2,数据初始化模块40进行用户数据初始化,包括:创建N个独立的线程(线程1-N),每个线程建立和服务器对应的TCP或者UDP链接,如果链接失败,则释放该链路资源,同时关闭对应的线程;每个线程可以绑定一个用于收发SIP消息的UDP socket和多个用于收发HTTP消息的TCP socket(TCP socket的个数),并且采取压力均布的原则,将M个客户端平均地分配给N个线程,同时动态分配用户区,并且在每个用户中保存一些必须的关键的数据。在该模块中,改变线程数、操作的用户数目以及发送信令的数目,都会影响服务器总的负载大小。因此,在整个测试过程中,可以通过改变参数的输入值来测试服务器的不同负载下的性能,对比发现服务器性能中的瓶颈。本步骤可以采用Windows下的多线程技术。
步骤3,根据用户通过操作界面模块20中的按钮(如自动登陆按钮或手动登陆按钮),进入自动登陆流程(即启动自动登陆模块1022)或手动登陆流程(即启动手动登陆模块1024);
对于登陆性能测试,可以采用多媒体定时器,所有客户端顺序登陆。具体的,由多媒体定时器进行计时,每次ΔT达到,即根据当前客户端序号通知相应的线程触发该客户端的登陆流程,比如注册信令、获取本人信息的信令、获取好友信息信令以及群组信息相关信令等等。。其中,自动登陆流程仅能测试服务器的登陆性能,当最后一个客户端登陆成功了,N个线程就开始注销此次登陆的所有客户端但不释放用户数据区分配的资源,所有的客户端注销完毕后再重新登陆,一直循环直到达到设定的测试总时间或者用户点击了界面的停止按钮。手动登陆流程主要是针对服务器的各种功能模块的单条信令测试,当最后一个客户端登陆成功之后,用户即可进行各种功能模块的某条信令的单独测试,并且当客户端登陆服务器持续了一定时间,N个线程会自动地对每个客户端发起刷新登陆,这样以便保证测试的正常进行,但当需要退出登陆时,用户可以点击按钮上的注销或者退出按钮,即可退出本次在服务器上的登陆信息。如果用户触发了界面的退出按钮,则在退出之前需要清空所有的用户数据区并杀死N个进程。从而,能够测试出服务器处理客户端登陆流程的丢包率,以便找出服务器登陆模块的瓶颈,进而对服务器该性能进行改进
步骤4,在步骤3中选择了手动登陆流程之后,当M个客户端中的最后一个客户端登陆成功之后,业务测试模块106即可触发N个线程针对服务器的某一个或一些功能,模拟M个客户端与服务器进行SIP和/或HTTP信令交换,采取一个线程使用一个UDP socket的策略,即同一个线程中的多个客户端共用一个UDP socket,但是与服务器的HTTP信令交换,是一个客户端至少需要一个TCP socket,根据需要测试服务器的实际情况来确定HTTP信令采用长连接或短连接。如果客户端的数量很大,则需要将socket的读、写缓存重新设置为较大的值,否则,网卡会内存溢出,丢掉部分信令,从而影响服务器的性能测试。从而,实现了上万客户端同时发送同一条或者多条SIP信令、HTTP信令,比如消息类相关操作、聊天室的相关操作、群组相关操作、通讯录相关操作、发布个人状态、订阅、状态呈现等等功能的大容量测试。在该模块中,用户测试服务器的某一功能的性能时,可以通过设置测试时间、信令发送频率以及信令发送次数等等,可以控制服务器的负载大小,统计出服务器在不同负载下的性能。
例如,IMS网络中涉及到的信令操作主要有:群组的相关操作、好友相关操作、聊天室的相关操作、本人的相关操作、消息类的相关操作以及呼叫相关操作等,测试工具需要对服务器的上述功能模块进行单独或组合的性能测试,以便发现服务器的上述各个功能模块可能存在的瓶颈,从而进行改进和提高。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提供了一种通用的服务器性能测试装置及其工作方法,该测试装置能够实现上万个客户端同时登陆服务器,并且同时执行同一信令的操作,从而实现了NGN网络或IMS网络中的服务器的性能测试;
(2)本发明的性能测试装置的设计实现简单、实用、测试结果准确,能很好地发现服务器的性能瓶颈,并且开放性较好,特别适用于IMS网络和NGN网络的服务器的SIP信令和HTTP信令模块的性能测试。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试模块,用于模拟至少一个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信令以对所述服务器进行性能测试,其中,所述服务器为下一代网络NGN网络服务器或IP多媒体子系统IMS网络服务器;
界面模块,用于显示所述性能测试的结果;
其中,
还包括配置模块和数据初始化模块,其中:所述配置模块用于预先配置测试参数,其中,所述测试参数包括:所要创建的线程数N、所要模拟的客户端数M、服务器域名,其中,N和M均为正整数;所述数据初始化模块用于创建所述N个线程,所述N个线程分别建立与所述服务器的链接;所述测试模块还包括:登陆模块,用于触发所述N个线程模拟所述M个客户端使用建立的所述链接向域名为所述服务器域名的服务器发送登陆相关信令,进行登陆;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发送的所述登陆相关信令的数量以及所述服务器针对所述登陆相关信令返回的信令的数量,计算所述服务器对所述登陆相关信令的丢包率,并提供给所述界面模块进行显示;
其中,所述登陆模块包括:自动登陆模块,用于在所述测试参数还包括测试总时间和登陆时间间隔的情况下,触发所述N个线程模拟所述M个客户端重复地进行登陆以及注销,直至所述测试总时间到达或接收到来自用户的停止指令;其中,每次进行登陆时,所述N个线程按照所述登陆时间间隔依次地登陆所述M个客户端,其中,所述M个客户端平均分配给所述N个线程;和/或所述登陆模块包括:手动登陆模块,用于在所述测试参数还包括登陆时间间隔的情况下,触发所述N个线程模拟所述M个客户端进行登陆,并在登陆成功后启动业务测试模块,其中,所述N个线程按照所述登陆时间间隔依次地登陆所述M个客户端,其中,所述M个客户端平均分配给所述N个线程;所述测试模块还包括:所述业务测试模块,其中:所述业务测试模块用于触发所述N个线程模拟所述M个客户端向所述服务器发送与所述服务器提供的操作功能相对应的会话初始化协议SIP信令和/或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信令;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发送的所述SIP信令和/或所述HTTP信令的数量以及所述服务器针对所述SIP信令和/或所述HTTP信令返回的信令的数量,计算所述服务器对所述SIP信令和/或所述HTTP信令的丢包率,并提供给所述界面模块进行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登陆模块用于在所述测试参数还包括所要发送的一种或多种信令类型的情况下,触发所述N个线程模拟所述M个客户端使用建立的所述链接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登陆相关信令中的所述一种或多种信令类型的信令,进行登陆。
3.一种性能测试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拟至少一个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信令以对所述服务器进行性能测试,其中,所述服务器为下一代网络NGN网络服务器或IP多媒体子系统IMS网络服务器;
显示所述性能测试的结果;
其中,在模拟至少一个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信令以对所述服务器进行性能测试之前,还包括:预先配置测试参数,其中,所述测试参数包括:所要创建的线程数N、所要模拟的客户端数M、服务器域名,其中,N和M均为正整数;创建所述N个线程,所述N个线程分别建立与所述服务器的链接;模拟至少一个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信令以对所述服务器进行性能测试包括:所述N个线程模拟所述M个客户端使用建立的所述链接向域名为所述服务器域名的服务器发送登陆相关信令,进行登陆;根据所发送的所述登陆相关信令的数量以及所述服务器针对所述登陆相关信令返回的信令的数量,计算所述服务器对所述登陆相关信令的丢包率;显示所述性能测试的结果包括:显示计算得到的所述服务器对所述登陆相关信令的丢包率;
其中,在所述测试参数还包括测试总时间和登陆时间间隔的情况下,所述N个线程模拟所述M个客户端使用建立的所述链接向域名为所述服务器域名的服务器发送登陆相关信令,进行登陆包括:所述N个线程模拟所述M个客户端重复地进行登陆以及注销,直至所述测试总时间到达或接收到来自用户的停止指令;其中,每次进行登陆时,所述N个线程按照所述登陆时间间隔依次地登陆所述M个客户端,其中,所述M个客户端平均分配给所述N个线程;和/或在所述测试参数还包括登陆时间间隔的情况下,所述N个线程模拟所述M个客户端使用建立的所述链接向域名为所述服务器域名的服务器发送登陆相关信令,进行登陆包括:所述N个线程模拟所述M个客户端进行登陆,其中,所述N个线程按照所述登陆时间间隔依次地登陆所述M个客户端,其中,所述M个客户端平均分配给所述N个线程;在所述N个线程模拟所述M个客户端使用建立的所述链接向域名为所述服务器域名的服务器发送登陆相关信令,进行登陆之后,还包括:所述N个线程模拟所述M个客户端向所述服务器发送与所述服务器提供的操作功能相对应的会话初始化协议SIP信令和/或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信令;根据所发送的所述SIP信令和/或所述HTTP信令的数量以及所述服务器针对所述SIP信令和/或所述HTTP信令返回的信令的数量,计算所述服务器对所述SIP信令和/或所述HTTP信令的丢包率;显示所述性能测试的结果还包括:显示计算得到的所述服务器对所述SIP信令和/或所述HTTP信令的丢包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测试参数还包括所要发送的一种或多种信令类型的情况下,所述N个线程模拟所述M个客户端使用建立的所述链接向域名为所述服务器域名的服务器发送登陆相关信令,进行登陆包括:
所述N个线程模拟所述M个客户端使用建立的所述链接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登陆相关信令中的所述一种或多种信令类型的信令,进行登陆。
CN201010556186.0A 2010-11-23 2010-11-23 性能测试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Active CN1024803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56186.0A CN102480392B (zh) 2010-11-23 2010-11-23 性能测试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56186.0A CN102480392B (zh) 2010-11-23 2010-11-23 性能测试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80392A CN102480392A (zh) 2012-05-30
CN102480392B true CN102480392B (zh) 2014-09-10

Family

ID=46092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56186.0A Active CN102480392B (zh) 2010-11-23 2010-11-23 性能测试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803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38995A (zh) * 2011-11-24 2013-06-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服务器性能测试的方法和装置
CN102740322A (zh) * 2012-06-15 2012-10-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测试信令处理能力的方法和设备
CN104426717A (zh) * 2013-09-09 2015-03-18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互联网应用质量的方法、家庭网关和系统
CN103997437A (zh) * 2014-05-29 2014-08-20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云服务器注册功能的方法
CN104869034B (zh) * 2015-04-28 2018-04-17 阔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在线课堂的压力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6559289A (zh) * 2016-11-28 2017-04-05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Sslvpn网关的并发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7342910A (zh) * 2017-04-20 2017-11-10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模拟多用户进行网络访问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及工具
CN109144846B (zh) * 2017-06-28 2022-07-05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测试服务器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07222579A (zh) * 2017-07-25 2017-09-29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iSCSI协议会话建立的方法及装置
CN107483293A (zh) * 2017-09-14 2017-12-15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虚拟化业务功能验证方法及系统
CN107911376A (zh) * 2017-11-29 2018-04-13 南京莱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非入侵式的web系统单点登录和访问控制实现方法
CN107908538A (zh) * 2017-12-12 2018-04-13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系统性能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8718263A (zh) * 2018-06-13 2018-10-30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hca卡配置的网络带宽测试系统
CN109491895A (zh) * 2018-10-26 2019-03-19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服务器压力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1200537B (zh) * 2018-11-20 2022-02-01 贵州白山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节点验收的方法和系统
CN109639919B (zh) * 2018-11-27 2021-06-0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拨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0515782A (zh) * 2019-07-09 2019-11-29 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服务器的测试方法、测试装置及测试系统
CN114584502A (zh) * 2022-03-03 2022-06-03 珠海高凌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sip协议的ims网元设备自动化测试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2131A (zh) * 2002-05-30 2003-12-17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宽带接入服务器拨号测试方法
CN101043461A (zh) * 2007-04-24 2007-09-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DHCPv6服务的测试方法和客户端
CN101286904A (zh) * 2008-06-16 2008-10-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流媒体服务器的并发负载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2131A (zh) * 2002-05-30 2003-12-17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宽带接入服务器拨号测试方法
CN101043461A (zh) * 2007-04-24 2007-09-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DHCPv6服务的测试方法和客户端
CN101286904A (zh) * 2008-06-16 2008-10-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流媒体服务器的并发负载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80392A (zh) 2012-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80392B (zh) 性能测试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0471139C (zh) 一种网络测试的系统和方法
Liljenstam et al. Rinse: The real-time immersive network simulation environment for network security exercises (extended version)
CN102244594B (zh) 在手动和自动测试工具中的网络仿真技术
US7616568B2 (en) Generic packet generation
CN104010039B (zh) 一种基于WebSocket的多雷达远程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03067214B (zh) 用于测试网站性能的方法、客户端、服务器和系统
CN103685583B (zh) 一种域名解析的方法和系统
CN104579822A (zh) 基于Http协议的移动应用自动化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3138995A (zh) 服务器性能测试的方法和装置
CN106919511B (zh) 应用的模拟方法、模拟应用及其运作方法以及模拟系统
CN105187312B (zh) 批量终端设备进行网络通信方法、装置及路由器
US20130305090A1 (en) Test configuration resource manager
CN109194545A (zh) 一种网络试验平台流量生成系统、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1322098A (zh) 用于试验服务器应用程序性能的网格计算系统
Bergstrom et al. The distributed open network emulator: Using relativistic time for distributed scalable simulation
CN114979073B (zh) 地址信息获取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Hashimi et 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a Network Using Simulation Tools or Packet Tracer
Lee et 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technique of the RTSP based streaming server
Ahn et al. A multiplayer real-time game protocol architecture for reducing network latency
Ganaputra et al. Asynchronous publish/subscribe architecture over WebSocket for building real-time web applications
Lim et al. A load testing architecture for networked virtual environment
CN115037631B (zh) 基于集群的网络仿真方法、装置和网络仿真系统
Zyla et al. Dependability analysis of SOA systems
Beam Leveraging the Cloud for Integrated Network Experiment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605

Address after: 226000, 9 Jiangsu Road, Binjiang fine chemical industry zone, Nantong, Jiangsu, Qidong

Patentee after: Nantong Finc Pharmaceutical Chemic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angdong Province, South Road, No. 55, No.

Patentee before: ZTE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