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74464A - 在fcoe中建立点对点连接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在fcoe中建立点对点连接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74464A
CN102474464A CN2010800344112A CN201080034411A CN102474464A CN 102474464 A CN102474464 A CN 102474464A CN 2010800344112 A CN2010800344112 A CN 2010800344112A CN 201080034411 A CN201080034411 A CN 201080034411A CN 102474464 A CN102474464 A CN 1024744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int
computing equipment
fip
request
fin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3441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74464B (zh
Inventor
R·哈索恩
D·艾森豪尔
L·W·里克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filed Critical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4744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744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744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744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33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using encapsulation techniques, e.g. tunne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Abstract

公开了利用以太网光纤通道(FCoE)来建立点对点连接的装置、系统和方法。作为FCoE初始化协议(FIP)的一部分建立点对点连接。第一计算设备向预定地址,比如ALL-FCF-MAC发送FIP发现请求。第一计算设备还侦听本地ALL-FCF-MAC地址,并确定在连接第一计算设备和第二计算设备的架构中是否存在任何交换机。如果不存在交换机,那么第一计算设备发送具有点对点指示符的第二FIP发现请求。如果第一计算设备从第二计算设备收到类似的FIP发现请求,那么它发送具有点对点指示符的FIP发现通告。第一计算设备和第二计算设备随后进行架构登录并建立点对点连接。

Description

在FCOE中建立点对点连接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以太网光纤通道(FCoE,Fibre Channel overEthernet)中初始化和维持点对点连接。
背景技术
光纤通道是一种通常用于网络存储,尤其是用在存储区域网(SAN,storage area network)环境中的高可靠性、高速网络技术。许多数据中心把光纤通道(FC,Fibre Channel)用于网络存储,并且同时把以太网用于TCP/IP网络。结果,数据中心有两个独立的网络要维护。FCoE是把光纤通道帧封装在以太网帧中,以便允许通过以太网基础设施使用光纤通道的网络协议。因此,FCoE允许按照FC协议生成的存储业务与按照诸如TCP/IP之类的以太网协议生成的网络业务共享基础设施。
FC支持的一种连接类型是点对点连接。在点对点连接中,连接的设备被直接相连。例如,服务器可借助于FC中的点对点连接与存储设备相连。点对点允许连接的设备利用连接的全部带宽,允许更一致的性能,并提供高水平的安全性。国际信息技术标准委员会(INCITS)的技术委员会T11(负责FC接口的委员会)产生了光纤通道-链接服务(FC-LS)(INCITS 433:2007)标准。该文档在6.2.2.4确定了在FC中进行点对点登录的处理。
然而,FCoE中目前不支持点对点连接。可能希望使用FCoE的那些管理员不能使用FCoE,如果在他们的网络中他们需要点对点连接的话。结果,FCoE还不是像FC一样灵活的解决方案。这会妨碍否则对该标准感兴趣的管理员实现FCoE。
发明内容
公开的是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装置、系统和方法,用于在通过无损以太网连接相连的第一计算设备和第二计算设备之间建立点对点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是一种包含具有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被执行时,所述代码使计算设备向预定地址发送FCoE初始化协议(FIP)发现请求(discoverysolicitation)。可以响应于连接第一计算设备和第二计算设备的无损以太网连接被激活,发送FIP发现请求。在FIP阶段期间,计算设备还确定第一计算设备和第二计算设备之间的无损以太网连接是否是点对点连接。最后,如果计算设备确定第一计算设备和第二计算设备之间的无损以太网连接是点对点连接,那么计算设备按照光纤通道(FC)协议来建立第一计算设备和第二计算设备之间的点对点连接。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计算设备还侦听由与第一计算设备通信连接并且与第一计算设备分离的一个或多个FCoE转发器(FCF)生成的一个或多个FIP发现通告。如果在超时期限内第一计算设备未从FCF收到FIP发现通告,那么第一计算设备确定无损以太网连接是点对点连接。
第一计算设备还可接收第二计算设备发送给预定地址的发现请求,如果第一计算设备在超时期限内未从FCoE转发器(FCF)收到FIP发现通告,并且只收到所述预定地址处的一个远程FIP发现请求,那么第一计算设备确定无损以太网连接是点对点连接。
在某些实施例中,如果第一计算设备确定无损以太网连接是点对点连接,那么第一计算设备发送包含点对点指示符的第二FIP发现请求。第二FIP发现请求可被发送给第二计算设备的MAC地址,或者ALL-ENode-MAC地址。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计算设备还从第二计算设备接收包括点对点指示符的FIP发现请求。如果第一计算设备收到第二计算设备发送的带有点对点指示符的FIP发现请求,那么第一计算设备可向第二计算设备的MAC地址发送具有点对点指示符的FIP发现通告。
另外公开一种装置,用于利用FCoE协议,在通过无损以太网连接相连的第一计算设备和第二计算设备之间建立点对点连接。所述装置包括:向预定地址发送FIP发现请求的发现模块;向第二计算设备发送包含点对点指示符的第二FIP发现请求的点模块;以及从第二计算设备接收包含点对点指示符的远程FIP发现请求的接收模块。
所述设备还包括响应模块,如果接收模块从第二计算设备收到包含点对点指示符的FIP发现请求,那么响应模块向第二计算设备发送包含点对点指示符的FIP发现通告。登录模块建立第一计算设备和第二计算设备之间的点对点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设备还包括确定在无损以太网连接中是否存在交换机的交换机确定模块。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如果交换机模块确定在无损以太网连接中不存在交换机,那么点模块发送第二FIP发现请求。
如果在超时期限内第一计算设备未从FCoE转发器(FCF)收到FIP发现通告,那么交换机确定模块可确定在通信连接中不存在交换机。点模块可把包含点对点指示符的第二FIP发现请求发送给预定地址。
在其它实施例中,如果:在超时期限内,第一计算设备未从FCF收到FIP发现通告;以及第一计算设备只从第二计算设备收到一个远程FIP发现请求,那么交换机确定模块可确定在无损以太网连接中不存在交换机。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点模块可向在所述远程FIP发现请求中指定的第二计算设备的MAC地址发送第二FIP发现请求。
本发明还可进一步体现为包括第一计算设备的系统,所述第一计算设备包括FCoE控制器和以太网端口以及上述模块中的一些模块。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计算设备,所述第二计算设备包括FCoE控制器和以太网端口以及上述模块的至少子集。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方法,用于在通过无损以太网连接相连的第一计算设备和第二计算设备之间建立以太网光纤通道(FCoE)点对点连接。所述方法可包括通过无损以太网连接向ALL-FCF-MACS组地址发送第一FIP发现请求,在超时期限内侦听远程计算设备通过无损以太网连接向ALL-FCF-MACS组地址发送的FIP发现请求,并且响应于确定在超时期限内未收到任何FIP发现通告,发送具有点对点指示符的第二FIP发现请求。
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收到具有设定的点对点指示符的FIP发现请求,向生成第一计算设备所接收的FIP发现请求的第二计算设备的MAC地址发送FIP发现通告。所述方法还包括按照光纤通道协议,建立与第二计算设备的点对点连接。
本说明书中对特征、优点或类似语言的引用并不意味着利用本发明实现的所有特征和优点应在本发明的任意单个实施例中。相反,涉及所述特征和优点的语言应理解成意味着关于实施例说明的具体特征、优点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从而,在整个说明书中,特征和优点的讨论以及类似语言可以指的是相同实施例,然而并不必然指的是相同实施例。
此外,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按照任何适当的方式组合本发明的所述特征、优点和特性。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会认识到,可在没有特定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具体特征或优点的情况下实践本发明。在其它情况下,可在未出现于本发明的所有实施例中的某些实施例中,识别另外的特征和优点。
本发明使得能够在FCoE中建立和维持点对点连接。根据下面的说明和附加的权利要求,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明显,或者通过如下所述的本发明的实践,可以获悉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理解本发明的优点,将参考在附图中图解说明的具体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上面简要说明的发明。这些附图仅仅描述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于是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通过利用附图,将更明确和详细地说明和解释本发明,附图中:
图1是图解说明利用FCoE建立点对点连接的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方框图;
图2是图解说明利用FCoE建立点对点连接的途径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方框图;
图3是图解说明用于建立点对点连接的点对点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方框图;
图4是图解说明利用FCoE建立点对点连接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流程图;
图5是图解说明系统和为了利用FCoE建立点对点连接而发送的消息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方框图;以及
图6是图解说明用于建立点对点连接的点对点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描述的许多功能单元被标记为模块,以便更加特别强调其实现的独立性。模块可包括硬件电路,比如带存储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超大规模集成(VLSI)电路、门阵列、可编程逻辑和/或离散组件。硬件电路可实现逻辑功能、执行保存在有形的存储设备上的计算机可读程序、和/或执行编程的功能。模块还可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含当被执行时实现某种功能的计算机可读代码。这里使用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是能够物理保存数字信息的物理存储介质。例如,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CD、DRAM、RAM、硬盘驱动器、或者本领域中已知的其它存储介质。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体现在可以整个或者部分作为网络上的信号存在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在某些实施例中,本发明可只作为软件存在。
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或类似语言的引用意味着关于该实施例说明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从而,在整个说明书中,短语“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实施例中”和类似语言的出现可能指的是相同实施例(然而并不必然指的是相同实施例)。
此外,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按照任何适当的方式来组合本发明的所述特征、结构或特性。在下面的说明中,提供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比如编程、软件模块、用户选择、网络事务、数据库查询、数据库结构、硬件模块、硬件电路、硬件芯片等的例子,以充分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会认识到,可在没有一个或多个所述具体细节的情况下,或者可用其它方法、组件、材料等来实践本发明。在其它情况下,未详细示出或说明公知的结构、材料或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发明的各个方面。
图1示出其中可实践本发明的系统100的一个实施例。系统100包括第一计算设备110和第二计算设备150。第一计算设备110包括FC实体112、FCoE实体114、FCoE控制器116和无损以太网MAC118。
FC实体112提供实现光纤通道通信所需的功能。FC实体112使第一计算设备110能够利用FC协议来传送信息。FC实体112可包括接收FC帧并适当转发FC帧的VN_Port 113。VN_Port 113被动态实例化。
第一计算设备110还包括具有FCoE链路端点(LEP)115的FCoE实体114。FCoE实体114提供通过无损以太网连接实现光纤通道通信所需的功能。因此,熟悉FC的管理员能够与系统100中的设备进行交互,就好像系统是真实的FC系统100似地。然而,FCoE实体114把FC封装在以太网协议内,允许系统100使用以太网进行通信。
第一计算设备还包括FCoE控制器116。在某些实施例中,在FCoE控制器116中实现使这里说明的FCoE中的点对点通信成为可能的功能。FCoE控制器116可包含使FCoE通信成为可能的软件和硬件元件。另外示出的是无损以太网MAC 118,无损以太网MAC 118具有用于与其它计算设备,比如第二计算设备150建立以太网连接的相关以太网端口119。
第二计算设备150包含与关于第一计算设备110说明的各个组件类似的FC实体152、FCoE实体154、FCoE控制器156和无损以太网MAC 158。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计算设备110可以是诸如服务器的设备。第二计算设备150可以是用于第一计算设备110的存储设备。第一计算设备110和第二计算设备150由无损以太网连接170连接,通过无损以太网连接170,按照FCoE协议共享信息。无损以太网连接170建立第一计算设备110和第二计算设备150之间的点对点连接。本申请中使用的点对点连接是利用专用连接来连接第一计算设备110和第二计算设备150的连接。无损以太网连接170可包括桥接器,但不包括交换机。
在图1中所示的实施例中,FCoE控制器116和156都分别包括点对点装置180a和180b。点对点装置180a和180b确定第一计算设备110和第二计算设备150之间的连接是点对点连接,并利用FCoE协议,产生适当的点对点连接,以使第一计算设备110和第二计算设备150之间的通信成为可能。在一个实施例中,点对点装置180a和180b使所述通信作为管理发现和登录处理的FCoE初始化协议(FIP)的一部分。
当无损以太网连接170被激活时,点对点装置180a向预定地址发送FCoE初始化协议(FIP)发现请求。当发生使第一计算设备110试图通过无损以太网连接170连接到某个其它计算设备的某个动作时,无损以太网连接170被激活。例如,当物理上进行连接(即,把以太网电缆插入第一计算设备110中)时、当开启第一计算设备110时、当支持FCoE控制器116的硬件(比如聚合网络适配器(CNA))或者其它硬件被激活时,无损以太网连接170可被激活。
在FIP阶段内,点对点装置180a还确定第一计算设备和第二计算设备之间的无损以太网连接是否是点对点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在无损以太网连接170的架构中不存在交换机,那么点对点装置180a确定存在点对点连接。点对点装置180b可进行与关于点对点装置180a说明的那些步骤类似的步骤。
一旦点对点装置180a确定第一计算设备110和第二计算设备150是通过点对点连接相连的,那么它就按照FC协议,建立第一计算设备110和第二计算设备150之间的点对点连接。例如,点对点装置180a可利用在FC-LS标准的6.2.2.4节中标题为“NX_Port response toFLOGI”的部分中描述的方法。一旦建立了点对点连接,点对点装置180a还可采取维持所述连接的步骤。
图2示出了利用FCoE来建立点对点连接的系统200的实施例。系统200包括通过无损以太网连接170相连的第一计算设备110和第二计算设备150。第一计算设备110包括点对点装置180a,还可包括在图1中描述的计算组件。另外,第一计算设备110具有MAC地址MAC-A和全球端口名(WWPN,worldwide port name)1。第二计算设备150具有点对点装置180b、MAC地址MAC-B和WWPN 2。
图2还示出了为了在第一计算设备110和第二计算设备150之间建立点对点连接而通过无损以太网连接170发送的消息的代表交换。在一个实施例中,点对点装置180a向预定地址发送第一FCoE FIP发现请求210。第一计算设备110可响应于无损以太网连接170变得有效而发送所述第一FCoE FIP发现请求210。预定地址是在FIP处理开始之前设定的定义一个或多个计算设备发送消息的位置的地址。在优选实施例中,预定地址是FCoE协议所定义的组播地址All-FCF-MACS。发现请求还可包括发送者的源地址;例如,第一计算设备110的MAC地址MAC-A。如图所示,第一计算设备110和第二计算设备150都发送第一发现请求212。不要求第一计算设备110在第二计算设备150发送第二发现请求212之前发送其第一发现请求210,或者反之亦然。
第一计算设备110还发送包括点对点指示符的第二发现请求214。点对点指示符表明第一计算设备110认为连接是点对点连接。在某些实施例中,点对点指示符是一个标记。点对点指示符可以是FIP操作格式消息中的标记,可被实现成描述符列表中的描述符,或者设置在FIP消息内的另一个位置。在某些实施例中,点对点指示符仅仅是可被设定成指示点对点发现的比特。
如果第一计算设备110确定无损以太网连接170提供第一计算设备110和第二计算设备之间的点对点连接,那么第一计算设备110发送第二发现请求。例如,在某些实施例中,如果第一计算设备110确定在无损以太网连接170中没有交换机,那么第一计算设备110发送第二发现请求214。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计算设备110侦听由光纤通道转发器(FCF,Fibre Channel Forwarder)生成并通过无损以太网连接170发送的FIP发现通告。如果在超时期限内,第一计算设备110没有从FCF收到FIP发现通告,那么第一计算设备110可决定发送设定有点对点指示符的第二发现请求214。第一计算设备110可利用该“超时”测试来确定在该架构中不存在交换机。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第二发现请求214可被发送给ALL-ENode-MACS预定地址。
在某些实施例中,超时期限可等于系统的D_A_TOV(发现通告超时值)的两倍。D_A_TOV可以是系统默认值,或者由系统管理员设定。在其它实施例中,超时期限可以是默认设定的或者由管理员选择的某个其它值,并且不需要被限制于D_A_TOV。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计算设备110还监视它收到多少FIP发现请求。在某些实施例中,只有当满足超时测试条件,并且第一计算设备110接收到预定地址的一个且仅仅一个FIP发现请求时,第一计算设备110才发送第二发现请求214。如上所述,预定地址可以是FC协议所定义的组播地址All-FCF-MACS。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第二发现请求214可被发送给接收的发现请求的发送者的MAC地址;在图2的例子中,第一发现请求212是由第一计算设备接收的发现请求,第二发现请求214被发送给的MAC地址是MAC-B地址。因此,第一计算设备110可以利用接收的FIP发现请求的数目来确定在所述架构中是否存在交换机,或者否则确定无损以太网连接170是点对点以太网连接。
第二计算设备150也发送设定有点对点指示符的第二发现请求216,如图2中图解所示。可如上关于第一计算设备110发送的第二发现请求214所述那样,确定用于确定是否发送第二发现请求216以及向何处发送第二发现请求的处理。
在某些实施例中,如果第一计算设备110从第二计算设备150收到设定有点对点指示符的第二发现请求216,那么第一计算设备110向第二计算设备发送具有点对点指示符的发现通告218。响应于从第一计算设备110收到第二发现请求214,第二计算设备150类似地生成第二发现通告220。
此时,第一计算设备110和第二计算设备150在第一计算设备110和第二计算设备150之间建立点对点连接。在某些实施例中,利用在FC协议中定义的方法来建立所述点对点连接。例如,第一计算设备110和第二计算设备150可交换架构登录(FLOGI)和相应的接受(LS_ACC)。具有较大WWPN值的设备(图2中,第二计算设备150)发送被接受的端口登录(PLOGI),从而建立点对点连接。
图3示出了点对点装置180的一个实施例。在描述的实施例中,点对点装置180包括发现模块310、接收模块314、登录模块318、点模块312、响应模块316、和交换机确定模块320。在某些实施例中,模块被实现成硬件。在其它实施例中,模块被实现成保存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软件。在其它实施例中,模块可以是硬件和软件的组合。
发现模块310向预定地址发送第一FIP发现请求。如上所述,预定地址可以是FCoE规范所定义的组播地址All-FCF-MACS。FIP发现请求一般包括识别作为点对点装置180的主机的计算设备的MAC地址的源地址。
点模块312发送包括点对点指示符的第二FIP发现请求。点对点指示符可以是FIP中的标记,可以是描述符,或者FIP消息内的其它指示符。在某些实施例中,点模块312响应于交换机确定模块320确定在作为点对点装置180的主机的计算设备所连接的无损以太网连接中没有任何交换机,发送第二FIP发现请求。
点对点装置180还包括接收远程FIP发现请求的接收模块314。在某些实施例中,接收模块314可侦听预定地址,比如AlI-FCF-MACS和All-Enode-MACS的消息。在某些实施例中,接收模块314还可确定FIP发现请求是否包括点对点指示符。接收模块314可从在交换机上运行的FCF,或者从在其它端点,比如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上运行的Enode接收FIP发现请求。
响应模块316发送包括点对点指示符的FIP发现通告。响应模块316向发送响应模块316所收到的包括点对点指示符的FIP发现请求的设备发送FIP发现通告。在图2的例子中,响应模块316向第二计算设备150发送FIP发现通告。在某些实施例中,FIP发现通告被发送给发送FIP发现请求的设备的MAC地址。
登录模块318建立作为点对点装置180的主机的计算设备和发送具有点对点指示符的FIP发现请求的计算设备之间的点对点连接。例如,登录模块318可建立第一计算设备和远程第二计算设备之间的连接。在某些实施例中,登录模块318按照FC协议来执行该功能。一旦登录模块318建立了点对点连接,作为点对点装置180的主机的计算设备和远程计算实体(比如图2中的第二计算设备)能够通过该点对点连接进行通信,并利用伴随的益处。
点对点装置180还包括交换机确定模块320。如上所述,交换机确定模块320可确定在连接作为点对点装置180的主机的设备和第二计算设备的无损以太网连接中是否存在交换机。另外,交换机确定模块180的在无损以太网连接中不存在交换机的确定可使点模块312向第二计算设备发送具有点对点指示符的第二FIP发现请求。
如果在超时期限内作为点对点装置180的主机的计算设备没有从托管在交换机上的FCF收到FIP发现通告,那么交换机确定模块320可确定在无损以太网连接中没有交换机。如上所述,超时期限可以由用户或应用程序设定。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交换机确定模块320根据在超时时限内不存在来自FCF的FIP发现通告而确定在无损以太网连接中没有交换机的情况下,点模块312向预定地址,比如组播地址All-Enode-MACS发送第二FIP发现请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交换机确定模块320还确定作为点对点装置180的主机的计算设备收到了多少FIP发现请求。在某些实施例中,如果主机计算设备只收到预定地址(比如All-FCF-MACS)的一个FIP发现请求,并且如上所述,在超时期限内主机计算设备没有收到FIP发现通告,那么点模块312发送具有点对点指示符的FIP发现请求。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点模块312可把FIP发现请求发送给所述一个接收的FIP发现请求中的MAC地址。
图4示出了在FCoE中建立点对点连接的方法400的一个实施例。方法400始于通过无损以太网连接向All-FCF-MACS组地址发送FIP发现请求(在本申请中,也被称为第一FIP发现请求)(402)。所述方法还包括关于在ALL-FCF-MACS组地址从通过无损以太网连接而连接的其它计算设备接收的消息,侦听ALL-FCF-MACS组地址(404)。
方法400随后涉及确定主机计算设备是否通过无损以太网连接只收到一个FIP发现请求(406)。如果主机计算设备收到多于一个的FIP发现请求,那么主机计算设备不建立点对点连接,并且方法400结束。由于多个FIP发现请求可指示不同的网络拓扑,可以建立另一种连接。
如果主机计算设备只收到一个FIP发现请求,那么方法400涉及确定主机计算设备是否从FCF收到任何FIP发现通告(408)。如果主机计算设备从FCF收到FIP发现通告,那么主机计算设备推断它与点对点连接无关,并且方法400结束。
如果主机计算设备确定它未收到任何FIP发现通告,那么方法400涉及准备设定有点对点指示符的FIP发现请求(410)。具有点对点指示符的FIP发现请求随后被发送给接收的FIP发现请求中的MAC地址(412)。由于如在步骤406确定的,主机计算设备只收到一个FIP发现请求,因此主机计算设备能够容易地确定从中提取MAC地址的适当FIP发现请求。
方法400还涉及接收设定有点对点指示符的FIP发现请求(414)。FIP发现请求是通过无损以太网连接从远程计算设备接收的。作为响应,方法400涉及向生成在步骤414接收的具有点对点指示符的FIP发现请求的远程计算设备,发送设定有点对点指示符的FIP发现通告(416)。
此时,方法400涉及进行架构登录以建立与远程计算设备的点对点连接(418)。在某些实施例中,进行架构登录涉及交换FLOGI和相关的LS_ACC,以及如果主机计算设备的WWPN大于远程计算设备的WWPN,那么发送PLOGI。如果主机计算设备具有比远程计算设备的WWPN小的WWPN,那么主机计算设备将接收PLOGI,然后答复以LS_ACC。
图5示出了包括第一计算设备110和第二计算设备150的系统500。图5图解说明了在第一计算设备110和第二计算设备150之间交换的一系列消息。从点对点装置180a的观点来看,第一计算设备是主机计算设备,第二计算设备150是远程计算设备。相反,从点对点装置180b的观点来看,第二计算设备150是主机计算设备,第一计算设备110是远程计算设备。
图5示出包含第一计算设备110发送第一发现请求以及第二计算设备150发送其第一发现请求的第一次交换510。交换510是帮助理解第一计算设备110和第二计算设备150之间的消息和信息的交换的概念性结构。在实现过程中,交换510可以不具有实际的类似物。可向在通过无损以太网连接相连的一个或多个远程计算设备上的预定地址广播第一发现请求。
在第二次交换512中,第一计算设备发送第二发现请求,第二计算设备150发送第二发现请求。第二发现请求均包括点对点指示符。第二发现请求可被广播或发送给消息的有关目标的特定MAC地址。
在第三次交换514中,响应于从第二计算设备150收到第二发现请求,第一计算设备110发送发现通告。类似地,响应于从第一计算设备110收到第二发现请求,第二计算设备150向第一计算设备110发送发现通告。发现通告也包括点对点指示符。
在第四次交换516中,第一计算设备110和第二计算设备150建立点对点连接。交换510-514可被看作使第一计算设备110和第二计算设备150准备好参与点对点连接所需的FIP活动的一部分,而交换516可被看作按照FC协议的点对点登录。
如上所述,在一种实现中,第一计算设备110向第二计算设备150发送FLOGI,第二计算设备150答复以LS_ACC。类似地,第二计算设备150向第一计算设备110发送FLOGI,第一计算设备110答复以LS_ACC。此时,WWPN值较大的计算设备发送PLOGI,WWPN值较小的计算设备接收PLOGI,并答复以LS_ACC,此时,建立点对点连接。
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6中所示,点对点装置180还包括链路维持模块610。链路维持模块610变更链路保活例程,以确保维持无损以太网连接。在某些实施例中,链路维持模块610确保主机计算设备不进行链路维持活动。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可通过监测无损以太网连接上的物理链路故障来确保无损以太网连接的完整性。
在其它实施例中,链路维持模块610生成FIP保活消息,并利用这些FIP保活消息以及第二计算设备150所生成的那些FIP保活消息,确保无损以太网连接有效。在一个实施例中,链路维持模块610把FIP保活消息发送给远程计算设备的ENode地址。可每个FKA_ADV_PERIOD发送FIP保活消息。另外,链路维持模块610从远程计算设备接收FIP保活消息。链路维持模块610根据FIP保活消息的接收,确定无损以太网连接有效还是无效。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在2.5*FKA_ADV_PERIOD,链路维持模块610都未从远程计算设备收到FIP保活消息,那么链路维持模块610确定无损以太网连接无效。
本发明利用FCoE协议来建立第一计算设备和第二计算设备之间的点对点连接。可用其它具体形式体现本发明,而不脱离其精神或本质特征。说明的实施例在各个方面都被认为是例证性的,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因此,本发明的范围由附加的权利要求限定,而不是由前述说明限定。在权利要求的等同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都包含在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利用以太网光纤通道(FCoE)协议在通过无损以太网连接(170)相连的第一计算设备(110)和第二计算设备(150)之间建立点对点连接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a)第一计算设备向预定地址发送寻址到所述预定地址的第一FCoE初始化协议(FIP)发现请求(210);
(b)第一计算设备向第二计算设备发送包含点对点指示符的第二FIP发现请求(214);
(c)第一计算设备的接收模块从第二计算设备接收包含点对点指示符的FIP发现请求(216),其中,所述第二计算设备向第一计算设备发送包含点对点指示符的FIP发现请求(216);
(d)响应于第一计算设备的接收模块收到包含点对点指示符的FIP发现请求(216),第一计算设备向第二计算设备发送包含点对点指示符的FIP发现通告(218);以及
(e)在所述第一计算设备和第二计算设备之间建立点对点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确定在连接第一计算设备和第二计算设备的无损以太网连接中是否存在交换机。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响应于交换机模块确定在无损以太网连接中不存在交换机,发送所述第二FIP发现请求。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响应于在超时期限内第一计算设备未从FCoE转发器(FCF)收到FIP发现通告,确定在通信连接中不存在交换机。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响应于:在超时期限内第一计算设备未从FCoE转发器(FCF)收到FIP发现通告;并且第一计算设备只收到来自预定地址的第二计算设备的一个FIP发现请求,确定在无损以太网连接中不存在交换机。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二FIP发现请求包含对在FIP发现请求中指定的第二计算设备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的点对点指示符。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定地址是ALL-FCF-MACS目的地地址。
8.一种系统,包含适合于执行按照任意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的所有步骤的装置。
9.一种计算机程序,包含当在计算机系统上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按照任意前述方法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的所有步骤的指令。

Claims (10)

1.一种利用以太网光纤通道(FCoE)协议在通过无损以太网连接(170)相连的第一计算设备(110)和第二计算设备(150)之间建立点对点连接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向预定地址发送第一FCoE初始化协议(FIP)发现请求(210);
发送包含点对点指示符的第二FIP发现请求(214);
从第二计算设备接收包含点对点指示符的FIP发现请求(216);
响应于接收模块收到包含点对点指示符的FIP发现请求(216),向第二计算设备发送包含点对点指示符的FIP发现通告(218);以及
在第一计算设备和第二计算设备之间建立点对点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确定在连接第一计算设备和第二计算设备的无损以太网连接中是否存在交换机。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响应于交换机模块确定在无损以太网连接中不存在交换机,发送第二FIP发现请求。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响应于在超时期限内第一计算设备未从FCoE转发器(FCF)收到FIP发现通告,确定在通信连接中不存在交换机。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响应于:在超时期限内第一计算设备未从FCoE转发器(FCF)收到FIP发现通告;并且第一计算设备只收到来自预定地址的第二计算设备的一个FIP发现请求,确定在无损以太网连接中不存在交换机。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二FIP发现请求包含对在FIP发现请求中指定的第二计算设备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的点对点指示符。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定地址是ALL-FCF-MACS目的地地址。
8.一种系统,包含适合于执行按照任意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的所有步骤的装置。
9.一种计算机程序,包含当在计算机系统上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按照任意前述方法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的所有步骤的指令。
10.一种利用以太网光纤通道(FCoE)协议在通过无损以太网连接相连的第一计算设备和第二计算设备之间建立点对点连接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包含FCoE控制器和以太网端口的第一计算设备,第一计算机具有执行任意前述方法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的装置;
包含FCoE控制器和以太网端口的第二计算设备;和
直接连接第一计算设备的以太网端口和第二计算设备的以太网端口的无损以太网连接。
CN201080034411.2A 2009-08-04 2010-07-22 在fcoe中建立点对点连接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Active CN1024744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535,465 2009-08-04
US12/535,465 US8355345B2 (en) 2009-08-04 2009-08-04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point to point connections in FCOE
PCT/EP2010/060618 WO2011015461A1 (en) 2009-08-04 2010-07-22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point to point connections in fco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74464A true CN102474464A (zh) 2012-05-23
CN102474464B CN102474464B (zh) 2014-07-16

Family

ID=42635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34411.2A Active CN102474464B (zh) 2009-08-04 2010-07-22 在fcoe中建立点对点连接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355345B2 (zh)
CN (1) CN102474464B (zh)
DE (1) DE112010003199B4 (zh)
GB (1) GB2504255B (zh)
WO (1) WO2011015461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29079A1 (zh) * 2012-08-21 2014-02-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FCoE网络链接管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WO2015013870A1 (zh) * 2013-07-29 2015-02-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信令配置方法、设备到设备发现的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04821847A (zh) * 2015-04-29 2015-08-05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辅助以太网光纤通道端点设备登录转发器的方法及装置
CN105376180A (zh) * 2014-08-25 2016-03-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通道实现虚拟交换机功能的方法和节点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38484B2 (en) * 2004-12-13 2010-06-15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ystem level initialization
US8713162B2 (en) * 2009-12-07 2014-04-29 John Lewis Hufferd Direct mode adapter based shortcut for FCoE data transfer
CN102148735B (zh) * 2010-02-10 2013-07-10 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 虚拟链路建立的方法、通信网元及以太网网络系统
US8711864B1 (en) * 2010-03-30 2014-04-29 Chengdu Huawei Symantec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fibre channel over ethernet communication
CN102209023B (zh) * 2010-03-31 2015-01-21 华为数字技术(成都)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FCoE通信连接的方法、装置、名字服务器和系统
US8767751B2 (en) * 2010-04-30 2014-07-01 Cisco Technology, Inc. Unsolicited FIP packet injection by proxy and spoofing and autoconfiguring intermediate bridges using FIP snooping
US20120042054A1 (en) * 2010-08-13 2012-02-16 Dell Products,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rtual Switch Architecture to Enable Heterogeneous Network Interface Cards within a Server Domain
US20120106558A1 (en) * 2010-10-29 2012-05-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Bridge for implementing a converged network protocol to facilitate communication between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protocol networks
CN103001697A (zh) * 2011-09-08 2013-03-27 华为数字技术(成都)有限公司 应用于以太网光纤通道场景的通信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624613A (zh) * 2012-02-29 2012-08-01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以太网网络设备及其转发FCoE数据方法
CN104081692B (zh) 2012-04-30 2017-03-29 慧与发展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用于FCoE融合结构的网络设备、方法和装置
US9118573B2 (en) 2012-05-31 2015-08-2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ultipath effectuation within singly contiguous network fabric via switching device routing logic programming
US9112793B2 (en) 2012-05-31 2015-08-1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nd-to-end multipathing through network having switching devices compatible with different protocols
US8971176B2 (en) 2012-09-28 2015-03-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Fibre channel over Ethernet switch implicit logout
CN105634786B (zh) * 2014-11-24 2019-1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链路保活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23707A1 (en) * 2004-07-30 2006-02-02 Makishima Dennis H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proxy and translation domains in a fibre channel router
CN101044717A (zh) * 2004-10-22 2007-09-26 思科技术公司 以太网上的光纤信道
US20090037977A1 (en) * 2007-06-15 2009-02-05 Nuova System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pplying network policy at a network device
US20090161692A1 (en) * 2007-12-19 2009-06-25 Emulex Design &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High performance ethernet networking utilizing existing fibre channel fabric hba technology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26680B1 (en) * 1997-10-14 2001-05-01 Alacritech, Inc. Intelligent network interface system method for protocol processing
US20030152182A1 (en) * 2000-08-22 2003-08-14 Pai B. Anand Optical exchange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facilitating data transport between WAN, SAN and LAN and for enabling enterprise computing into networks
US7366194B2 (en) * 2001-04-18 2008-04-29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Fibre channel zoning by logical unit number in hardware
US7352706B2 (en) * 2002-09-16 2008-04-01 Finisar Corporation Network analysis scalable analysis tool for multiple protocols
US20080008202A1 (en) * 2002-10-31 2008-01-10 Terrell William C Router with routing processors and methods for virtualization
WO2004077211A2 (en) * 2003-02-28 2004-09-10 Tilmon Systems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creasing file server performance by offloading data path processing
US7430203B2 (en) * 2004-01-29 2008-09-30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Fibre channel zoning hardware for directing a data packet to an external processing device
US8817656B2 (en) * 2008-04-08 2014-08-26 Cisco Technology, Inc. Discovery for fibre channel over ethernet devices
CN102017542B (zh) * 2008-05-08 2014-04-30 惠普开发有限公司 将光纤通道网络与基于以太网的网络对接的方法
US8214528B2 (en) * 2008-11-03 2012-07-03 Emulex Design &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Address identifier scaling in converged network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23707A1 (en) * 2004-07-30 2006-02-02 Makishima Dennis H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proxy and translation domains in a fibre channel router
CN101044717A (zh) * 2004-10-22 2007-09-26 思科技术公司 以太网上的光纤信道
US20090037977A1 (en) * 2007-06-15 2009-02-05 Nuova System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pplying network policy at a network device
US20090161692A1 (en) * 2007-12-19 2009-06-25 Emulex Design &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High performance ethernet networking utilizing existing fibre channel fabric hba technology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29079A1 (zh) * 2012-08-21 2014-02-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FCoE网络链接管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WO2015013870A1 (zh) * 2013-07-29 2015-02-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信令配置方法、设备到设备发现的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05359583A (zh) * 2013-07-29 2016-02-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信令配置方法、设备到设备发现的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05376180A (zh) * 2014-08-25 2016-03-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通道实现虚拟交换机功能的方法和节点设备
CN104821847A (zh) * 2015-04-29 2015-08-05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辅助以太网光纤通道端点设备登录转发器的方法及装置
CN104821847B (zh) * 2015-04-29 2018-02-09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辅助以太网光纤通道端点设备登录转发器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355345B2 (en) 2013-01-15
GB2504255B (en) 2015-05-20
GB201119301D0 (en) 2011-12-21
WO2011015461A1 (en) 2011-02-10
GB2504255A (en) 2014-01-29
DE112010003199T5 (de) 2012-07-12
DE112010003199B4 (de) 2016-07-21
CN102474464B (zh) 2014-07-16
US20110032933A1 (en) 2011-0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74464B (zh) 在fcoe中建立点对点连接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EP1892929B1 (en) A method, an apparatus and a system for message transmission
EP3229420A1 (en)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persistent connection between multiple smart devices and server, and smart device
US11356522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1990663A (zh) 对以太网光纤通道设备的发现
CN108390950A (zh) 一种消息推送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2045409B (zh) 网络穿透方法及网络通讯系统
CN102362477A (zh) 用于计算机桌面远程共享的方法
CN112995234B (zh) 一种媒体传输链路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5323128A (zh) 前端设备接入服务器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KR20180059386A (ko) 복수의 저전력 장거리 통신 디바이스를 공통 클라우드에 접속하기 위한 위임 서버
CN101309154B (zh) 报文的发送方法、发送装置和传输系统
CN114884750A (zh) 访问的处理方法、访问处理系统及计算机系统
CN105577433B (zh) 一种acs集群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172582B (zh) 一种基于NodeJS的M2M通信设备及方法
CN112260924A (zh) 一种应用于电力物联网的uPnP网桥构建方法
US957783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covering communication entity
KR20010058738A (ko) 간이 통신망 관리 프로토콜의 그룹 폴링 방법
CN116436970B (zh) 一种基于mqtt协议的多客户端多串口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13296920B (zh) 一种设备远程操控系统和方法
KR101051712B1 (ko)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CN108322941B (zh) 信息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7094035A (zh) 一种电力网通信方法
CN117336382A (zh) 一种基于rmi的跨网多协议链式传输方法
KR100297818B1 (ko) 외부통신망을이용한아이트리플이1394네트웍간의통신시스템및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