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68930A - 一种上行mimo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行mimo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68930A
CN102468930A CN2010105461896A CN201010546189A CN102468930A CN 102468930 A CN102468930 A CN 102468930A CN 2010105461896 A CN2010105461896 A CN 2010105461896A CN 201010546189 A CN201010546189 A CN 201010546189A CN 102468930 A CN102468930 A CN 1024689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able terminal
conditional number
pattern
threshold value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4618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博
刘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54618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68930A/zh
Publication of CN1024689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689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行MIMO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移动终端与基站之间数据传输的准确性低的问题。该方法基站确定移动终端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判断该信道相关性条件数是否小于自身保存的条件数阈值,若小于,则通知该移动终端采用STC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否则通知该移动终端采用SM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根据确定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通知该移动终端采用STC模式或SM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即根据信道的条件通知该移动终端采用相应的MIMO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使基站能够对接收到的上行数据信息进行正确的解码,提高了移动终端与基站之间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上行MIMO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行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and Multiple Output,MIMO)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MIMO是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系统中物理层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指在基站和移动终端之间利用至少两根天线来发射和接收无线信号的通信技术。此技术的核心思想是利用多径效应来抑制信道衰落,有效避免了多径干扰,通过利用空间资源,在不增加带宽和天线发射功率的情况下,可以成倍地提高频谱利用率。
上行MIMO技术主要有两种模式:空时编码(Space-Time Coding,STC)模式以及空间复用(Space Multiplexing,SM)模式。其中,STC模式同时利用了时间和空间,通过移动终端内的多个天线把具有相同数据信息的无线信号通过不同的信道发送出去,基站可以获得经过不同信道发送的多个该数据信息,从而提高了基站获得的该数据信息的准确性。SM模式则利用了空间,移动终端在发送一个字符时间内把多个字符同时发送出去,即将串行的数据流转换为并行的数据流同时进行发送,此时多个天线发送的数据信息是不相同的,基站接收到该并行的数据流后,进行空间解调复用,重新组合成串行数据流,该方法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系统传输速率和吞吐量。
其中,STC模式适用于相关性较强,独立性较弱的信道;SM模式适用于相关性较弱,独立性较强的信道。如果在相关性较弱,独立性较强的信道中使用STC模式发送数据信息,发送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很低,该基站不能对接收到的数据信息进行正确的解码,从而不能准确的获取该移动终端发送的数据信息;相应的,如果在相关性较强,独立性较弱的信道中使用SM模式发送数据信息,发送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也很低,该基站也不能对接收到的数据信息进行正确的解码,从而也不能准确的获取该移动终端发送的数据信息。
现有技术中当移动终端采用上行MIMO技术初始接入基站时,默认采用STC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而STC模式要求相关性较强、独立性较弱的信道条件,也许当前移动终端所使用的信道不适合采用STC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但由于移动终端只能采用默认的STC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导致基站不能对接收到的上行数据信息进行正确的解码,从而影响移动终端与基站之间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MIMO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移动终端与基站之间数据传输的准确性低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多输入多输出MIMO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基站获取移动终端保存的信道信息;
根据获取的所述信道信息,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
判断所述信道相关性条件数是否小于自身保存的条件数阈值;
当确定所述信道相关性条件数小于自身保存的所述条件数阈值时,通知所述移动终端采用空时编码STC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
当确定所述信道相关性条件数不小于自身保存的所述条件数阈值时,通知所述移动终端采用空间复用SM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多输入多输出MIMO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移动终端保存的信道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所述信道信息,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信道相关性条件数是否小于自身保存的条件数阈值;
通知模块,用于当确定所述信道相关性条件数小于自身保存的所述条件数阈值时,通知所述移动终端采用STC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当确定所述信道相关性条件数不小于自身保存的所述条件数阈值时,通知所述移动终端采用SM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多输入多输出MIMO数据传输系统,包括:
基站,用于获取移动终端保存的信道信息,根据获取的所述信道信息,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判断所述信道相关性条件数是否小于自身保存的条件数阈值,当确定所述信道相关性条件数小于自身保存的所述条件数阈值时,通知所述移动终端采用空时编码STC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当确定所述信道相关性条件数不小于自身保存的所述条件数阈值时,通知所述移动终端采用空间复用SM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
所述移动终端,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通知,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通知采用STC模式或SM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MIMO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该方法基站确定移动终端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判断该信道相关性条件数是否小于自身保存的条件数阈值,若小于,则通知该移动终端采用STC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否则通知该移动终端采用SM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根据确定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通知该移动终端采用STC模式或SM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即根据信道的条件通知该移动终端采用相应的MIMO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使基站能够对接收到的上行数据信息进行正确的解码,提高了移动终端与基站之间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当移动终端采用上行MIMO技术初始接入基站时,该基站确定该移动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信息时采用的MIMO模式的过程;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以该移动终端当前采用STC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为例,基站根据信道相关性条件数确定是否切换的过程;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以该移动终端当前采用SM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为例,基站根据信道相关性条件数确定是否切换的过程;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MIMO数据传输的详细过程;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MIMO数据传输的装置;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MIMO数据传输的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MIMO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该方法基站确定移动终端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判断该信道相关性条件数是否小于自身保存的条件数阈值,若小于,则通知该移动终端采用STC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否则通知该移动终端采用SM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根据确定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通知该移动终端采用STC模式或SM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即根据信道的条件通知该移动终端采用相应的MIMO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使基站能够对接收到的上行数据信息进行正确的解码,提高了移动终端与基站之间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MIMO模式包括:STC模式和SM模式。其中,STC模式适用于相关性较强,独立性较弱的信道;SM模式适用于相关性较弱,独立性较强的信道。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当移动终端采用上行MIMO技术初始接入基站时,该基站确定该移动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信息时采用的MIMO模式的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1:基站获取移动终端保存的信道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移动终端通过不同的信道,采用上行MIMO模式向该基站发送上行数据信息。基站获取采用上行MIMO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的移动终端保存的信道信息,即获取当前上行MIMO处于使能状态的移动终端保存的信道信息。
S102:根据获取的所述信道信息,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可以根据获取的该信道信息,确定该移动终端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其中,该信道相关性条件数反映该移动终端使用的不同信道之间的相关性。该信道相关性条件数越大,说明信道之间的相关性越弱,独立性越强;该信道相关性条件数越小,说明信道之间的相关性越强,独立性越弱。
S103:判断所述信道相关性条件数是否小于自身保存的条件数阈值,若小于则进行步骤S104,否则进行步骤S105。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基站根据确定的该信道相关性条件数与自身保存的条件数阈值的大小关系,即根据该移动终端所使用的信道的条件,判断该移动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信息时适合采用的MIMO模式。
S104:通知该移动终端采用STC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
当该基站确定该信道相关性条件数小于自身保存的条件数阈值时,即确定该信道的相关性较强,独立性较弱时,确定该移动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信息时适合采用的MIMO模式为STC模式,通知该移动终端采用STC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该移动终端接收到该通知后,采用STC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
S105:通知该移动终端采用SM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
当该基站确定该信道相关性条件数不小于自身保存的条件阈值时,即确定该信道的相关性较弱,独立性较强时,确定该移动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信息时适合采用的MIMO模式为SM模式,通知该移动终端采用SM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该移动终端接收到该通知后,采用SM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
在上述过程中,基站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计算移动终端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判断该信道相关性条件数是否小于自身保存的条件数阈值,若小于,则通知该移动终端采用STC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否则通知该移动终端采用SM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即根据计算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与自身保存的条件数阈值的大小关系,判断该移动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信息时适合采用的MIMO模式,当适合采用STC模式时,通知该移动终端采用STC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当适合采用SM模式时,通知该移动终端采用SM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使基站能够对接收到的上行数据信息进行正确的解码,准确的获取该移动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信道相关性条件数的确定方法具体为,k=λminmax,其中,λmin为信道矩阵的最小特征值,λmax为信道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其比值k即为信道相关性条件数。以两发两收天线为例,其信道矩阵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0032350630000061
发射信号为:
Figure BDA0000032350630000062
接收信号为:
Figure BDA0000032350630000063
则信号接收流程可表示为:y=H*x+n,n为噪声干扰。其中矩阵H可以进行奇异值分解:H=UDVH,其中UV为酉矩阵,D等于diag(λ1 λ2)为H*HH的特征值,则:
y=UDVH*x+n,从而
UHy=DVH*x+UHn,
令y′=UHy,D′=DVH,n′=UHn,则:y′=D′*x+n′。
酉矩阵的行列式为1,不影响信号的能量。根据矩阵定义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k=λminmax,当k越接近1时,各通道的信号能量较为均衡,即信道的相关性较弱,独立性较强,适合采用SM模式,否则表示信号能量越集中在某个通道中,即信道的相关性较强,独立性较弱,适合采用STC模式。因此,H*HH的条件数,即信道相关性条件数在一定程度上表示了信道的相关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获取移动终端保存的信道信息的方法具体为,该基站向该移动终端发送信道信息获取请求,并接收该移动终端根据自身保存的信息返回的该信道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移动终端所使用的信道的条件是实时变化的,当该信道的条件已经不适合该移动终端当前采用的MIMO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时,若还采用当前的MIMO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也会导致基站不能对接收到的上行数据信息进行正确的解码,从而不能准确的获取该移动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信息,即降低移动终端与基站之间数据传输的准确性。例如,该移动终端当前采用STC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但当该移动终端使用的信道的条件已经不适合采用STC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时,若该移动终端还采用STC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则基站不能对接收到的上行数据信息进行正确的解码,从而不能准确的获取该移动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信息,即降低移动终端与基站之间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移动终端与基站之间数据传输的准确性,该基站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确定该移动终端当前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及当前移动终端侧采用的上行MIMO模式,判断移动终端是否需要进行上行MIMO模式的切换。具体的,当该移动终端当前采用STC模式,且判断当前该信道相关性条件数大于自身保存的该条件数阈值时,通知该移动终端切换为SM模式,当该移动终端当前采用SM模式,且判断当前该信道相关性条件数小于自身保存的该条件数阈值时,通知该移动终端切换为STC模式。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以该移动终端当前采用STC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为例,基站根据信道相关性条件数确定是否切换的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01:基站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向该移动终端发送信道信息获取请求。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基站判断该设定的时间间隔是否到来,当该设定的时间间隔到来时,向该移动终端发送信道信息获取请求。
S202:该移动终端接收该信道信息获取请求,并根据自身保存的信息返回该信道信息。
该移动终端接收到该信道信息获取请求后,根据自身保存的信息向基站返回该信道信息。
S203:基站根据接收到的该信道信息,确定该移动终端当前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
基站根据接收到的该信道信息,确定该移动终端当前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即确定该移动终端当前所使用的信道的条件。
S204:判断当前该信道相关性条件数是否大于自身保存的该条件数阈值,若大于,则进行步骤S205,否则进行步骤S206。
该基站根据确定的当前该信道相关性条件数与自身保存的该条件数阈值的大小关系,即根据该移动终端当前所使用的信道的条件,判断该移动终端是否仍然适合采用STC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
S205:通知该移动终端切换为SM模式。
当确定当前该信道相关性条件数大于自身保存的该条件数阈值时,即确定该信道的相关性已经较弱,独立性已经较强,该信道已经不适合采用STC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时,通知该移动终端将当前采用的STC模式切换为SM模式,该移动终端接收到该通知后,将当前采用的STC模式切换为SM模式。
S206:该移动终端继续采用STC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
当确定当前该信道相关性条件数不大于自身保存的该条件数阈值时,即确定该信道的相关性仍然较强,独立性仍然较弱,该信道仍然适合采用STC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时,不通知该移动终端将当前采用的STC模式切换为SM模式,该移动终端继续采用STC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
在上述过程中,该基站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确定该移动终端当前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并在该信道相关性条件数大于自身保存的该条件数阈值时,即确定该移动终端当前使用的信道的条件已经不适合采用STC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时,通知该移动终端切换为SM模式,否则该移动终端继续采用STC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进一步提高了该基站获取该移动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信息的准确性。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以该移动终端当前采用SM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为例,基站根据信道相关性条件数确定是否切换的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01:该基站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向该移动终端发送信道信息获取请求。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基站判断该设定的时间间隔是否到来,当该设定的时间间隔到来时,向该移动终端发送信道信息获取请求。
S302:该移动终端接收该信道信息获取请求,并根据自身保存的信息返回该信道信息。
该移动终端接收到该信道信息获取请求后,根据自身保存的信息向基站返回该信道信息。
S303:基站根据接收到的该信道信息,确定该移动终端当前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
基站根据接收到的该信道信息,确定该移动终端当前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即确定该移动终端当前所使用的信道的条件。
S304:判断当前该信道相关性条件数是否小于自身保存的该条件数阈值,若小于,则进行步骤S305,否则进行步骤S306。
该基站根据确定的当前该信道相关性条件数与自身保存的该条件数阈值的大小关系,即根据该移动终端当前所使用的信道的条件,判断该移动终端是否仍然适合采用SM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
S305:通知该移动终端切换为STC模式。
当确定当前该信道相关性条件数小于自身保存的该条件数阈值时,即确定该信道的相关性已经较强,独立性已经较弱,该信道已经不适合采用SM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时,通知该移动终端将当前采用的SM模式切换为STC模式,该移动终端接收到该通知后,将当前采用的SM模式切换为STC模式。
S306:该移动终端继续采用SM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
当确定当前该信道相关性条件数不小于自身保存的该条件数阈值时,即确定该信道的相关性仍然较弱,独立性仍然较强,该信道仍然适合采用SM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时,不通知该移动终端将当前采用的SM模式切换为STC模式,该移动终端继续采用SM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
在上述过程中,该基站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确定该移动终端当前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并在该信道相关性条件数小于自身保存的该条件数阈值时,即确定该移动终端当前使用的信道的条件已经不适合采用SM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时,通知该移动终端切换为STC模式,否则该移动终端继续采用SM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进一步提高了该基站获取该移动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信息的准确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移动终端当前已经采用STC模式或SM模式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时,基站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确定该移动终端当前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之前,还要判断该移动终端当前采用的MIMO模式,即判断该移动终端采用STC模式还是SM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具体方法为,根据该移动终端在该设定的时间间隔内发送的上行数据信息,判断该移动终端当前采用的MIMO模式,当确定该移动终端当前采用STC模式时,进行步骤S201,即进行图2的过程,当确定该移动终端当前采用SM模式时,进行步骤S301,即进行图3的过程,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该基站自身保存的该条件数阈值为预先设定的,为了进一步提高该基站获取该移动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信息的准确性,该基站还要在每个误码率统计周期内,确定该误码率统计周期内的误码率,并根据确定的该误码率对该条件数阈值进行调整,具体方法为,该基站确定该移动终端在误码率统计周期内的误码率,当该移动终端当前采用STC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且确定的该误码率小于自身保存的第一误码率阈值时,采用确定的该移动终端当前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更新该条件数阈值,当该移动终端当前采用SM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时,且确定的该误码率大于自身保存的第二误码率阈值时,采用确定的该移动终端当前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更新该条件数阈值。其中,该误码率统计周期大于该设定的时间间隔,第一误码率阈值小于第二误码率阈值。
由于采用SM模式发送数据信息的效率,比采用STC模式发送数据信息的效率高,相应的,SM模式对信道质量的要求比STC模式对信道质量的要求高,即在相同的信道质量的条件下,采用SM模式发送数据信息时的误码率,比采用STC模式发送数据信息时的误码率高。在上述过程中,当该移动终端采用STC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时,若误码率小于该第一误码率阈值,说明此时的误码率已经很低,如果此时采用SM模式发送数据信息,该基站接收数据信息的误码率也不会提高很多,即该移动终端该信道实际上适合用SM模式发送数据信息,从而说明该条件数阈值设定的过高。为了使该基站接收的数据信息能够在一个比较低的误码率的前提下,尽量的提高该移动终端向该基站发送数据信息的效率,即在保证基站接收的数据信息的可靠性的同时,尽量提高发送数据信息的效率,此时也可以采用SM模式发送数据信息,因此采用该移动终端当前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更新该条件数阈值,即将该基站自身保存的该条件数阈值降低。
相应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该移动终端采用STC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且采用该移动终端当前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更新该条件数阈值时,为了使该基站接收的数据信息能够在一个比较低的误码率的前提下,尽量的提高该移动终端向该基站发送数据信息的效率,即在保证基站接收的数据信息的可靠性的同时,尽量提高发送数据信息的效率,此时也可以采用SM模式发送数据信息。因此当该移动终端采用STC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且采用该移动终端当前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更新该条件数阈值时,通知该移动终端切换为SM模式。
并且,在上述过程中,当该移动终端采用SM模式发送上行数据时,若误码率大于该第二误码率阈值,说明此时采用SM模式发送数据信息的误码率已经很高,不适合采用SM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即该信道的质量已经不高,实际上已经不适合用SM模式发送数据信息了,而适合用STC模式发送数据信息,从而说明该条件数阈值设定的过低。为了使该基站更准确的获取该移动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信息,即保证基站接收的数据信息的可靠性,该移动终端此时应该采用STC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因此采用该移动终端当前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更新该条件数阈值,即将该基站自身保存的该条件数阈值提高。
相应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该移动终端采用SM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且采用该移动终端当前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更新该条件数阈值时,为了使该基站更准确的获取该移动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信息,即保证基站接收的数据信息的可靠性,该移动终端此时应该采用STC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因此当该移动终端当前采用SM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且采用该移动终端当前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更新该条件数阈值时,通知该移动终端切换为STC模式。
当然,为了提高调整该条件数阈值的准确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基站获取移动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信息的准确性,该误码率统计周期还可以设定与该设定的时间间隔相等。此时基站在设定的时间间隔内计算该移动终端当前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以及该移动终端在该时间间隔内的误码率,当该移动终端当前采用STC模式,且该信道相关性条件数不大于自身保存的该条件数阈值时,判断该移动终端的误码率是否小于自身保存的第一误码率阈值,若小于,则采用该移动终端当前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更新该条件数阈值,并通知该移动终端切换为SM模式;当该移动终端当前采用SM模式,且该信道相关性条件数不小于自身保存的该条件数阈值时,判断该移动终端的误码率是否大于自身保存的第二误码率阈值,若大于,则采用该移动终端当前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更新该条件数阈值,并通知该移动终端切换为STC模式。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MIMO数据传输的详细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401:基站向移动终端发送信道信息获取请求,并接收该移动终端根据自身保存的信息返回的信道信息,根据获取的信道信息确定该移动终端当前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移动终端保存自身的信道信息,该基站可以根据该信道信息确定该移动终端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其中,该信道相关性条件数反映该移动终端使用的不同信道之间的相关性。信道相关性条件数越大,说明信道之间的相关性越弱,独立性越强;信道相关性条件数越小,说明信道之间的相关性越强,独立性越弱。
S402:判断该信道相关性条件数是否小于自身保存的条件数阈值,若是,则进行步骤S403,否则进行步骤S409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该移动终端采用MIMO技术初始接入到该基站时,该基站根据该移动终端当前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即根据该移动终端当前使用的信道的条件,判断该移动终端发送上行数据信息时适合采用STC模式,还是适合采用SM模式。
S403:通知该移动终端采用STC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
当确定该信道相关性条件数小于自身保存的该条件数阈值时,即确定该移动终端当前使用的信道适合采用STC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时,通知该移动终端采用STC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该移动终端接收到该通知后,采用STC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
S404:该基站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确定该移动终端当前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以及该移动终端在该设定时间间隔内的误码率,判断当前该信道相关性条件数是否大于自身保存的该条件数阈值,若大于,则进行步骤S405,否则进行步骤S406。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该基站获取该移动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在该移动终端采用STC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时,还要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确定该移动终端当前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判断该信道相关性条件数是否大于自身保存的该条件数阈值,即根据该信道相关性条件数与该条件数阈值的大小关系,判断该移动终端当前使用的信道的条件是否仍然适合采用STC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并且为了提高调整该条件数阈值的准确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基站获取移动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信息的准确性,该基站确定该移动终端误码率的误码率统计周期可以设定为与该设定的时间间隔相等,即该基站确定该移动终端在该设定时间间隔内的误码率,当然,为了提高该基站确定该移动终端当前使用的信道是否仍然适合采用STC模式的效率,即提高基站确定该信道的条件的效率,减小确定该信道的条件的时间,该误码率统计周期也可以设定为大于该设定的时间间隔。
S405:通知该移动终端切换为SM模式。
当确定当前该信道相关性条件数大于自身保存的该条件数阈值时,即确定该移动终端当前使用的信道已经不适合采用STC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时,通知该移动终端将使用的STC模式切换为SM模式,该移动终端接收到该通知后,将使用的STC模式切换为SM模式。
S406:判断确定的该误码率是否小于自身保存的第一误码率阈值,若小于,则进行步骤S407,否则进行步骤S408。
当确定当前该信道相关性条件数不大于自身保存的该条件数阈值时,为了在保证该基站获取的上行数据信息的可靠性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提高上行数据信息的发送效率,该基站判断该误码率是否小于该第一误码率阈值。
S407:采用确定的该移动终端当前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更新该条件数阈值,并通知该移动终端切换为SM模式。
当确定当前该信道相关性条件数不大于自身保存的条件数阈值,且确定的该误码率小于该第一误码率阈值时,确定该信道适合使用SM模式发送数据信息,该基站通知该移动终端将使用的STC模式切换为SM模式,该移动终端接收到该通知后,将使用的STC模式切换为SM模式。同时,此时也说明该条件数阈值设定的过高,即该信道实际上适合用SM模式发送数据信息,该条件数阈值设定的过高,因此采用确定的该移动终端当前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更新该条件数阈值。
S408:该移动终端继续使用STC模式发送数据信息。
当确定当前该信道相关性条件数不大于自身保存的条件数阈值,且确定的该误码率不小于该第一误码率阈值时,确定该信道不适合用SM模式发送数据信息,因此该基站不通知该移动终端将使用的STC模式切换为SM模式,该移动终端继续使用STC模式发送数据信息。
S409:通知该移动终端采用SM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
当确定该信道相关性条件数不小于自身保存的该条件数阈值时,即确定该移动终端当前使用的信道适合采用SM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时,通知该移动终端采用SM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该移动终端接收到该通知后,采用SM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
S410:该基站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确定该移动终端当前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以及该移动终端再改设定时间间隔内的误码率,判断当前该信道相关性条件数是否小于自身保存的该条件数阈值,若小于,则进行步骤S411,否则进行步骤S412。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该基站获取该移动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在该移动终端采用SM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时,还要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确定该移动终端当前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判断该信道相关性条件数是否小于自身保存的该条件数阈值,即根据该信道相关性条件数与该条件数阈值的大小关系,判断该移动终端当前使用的信道的条件是否仍然适合采用SM模式发送上行数据线纳西。并且为了为了提高调整该条件数阈值的准确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基站获取移动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信息的准确性,该基站确定该移动终端误码率的误码率统计周期可以设定为与该设定的时间间隔相等,即该基站确定该移动终端在该设定时间间隔内的误码率,当然,为了提高该基站确定该移动终端当前使用的信道是否仍然适合采用SM模式的效率,即提高基站确定该信道的条件的效率,减小确定该信道的条件的时间,该误码率统计周期也可以设定为大于该设定的时间间隔。
S411:通知该移动终端切换为STC模式。
当确定当前该信道相关性条件数小于自身保存的该条件数阈值时,即确定该移动终端当前使用的信道已经不适合采用SM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时,通知该移动终端将使用的SM模式切换为STC模式,该移动终端接收到该通知后,将使用的SM模式切换为STC模式。
S412:判断确定的该误码率是否大于自身保存的第二误码率阈值,若大于,则进行步骤S413,否则进行步骤S414。
当确定当前该信道相关性条件数不小于自身保存的该条件数阈值时,为了提高该基站获取的上行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即保证该基站获取的上行数据信息的可靠性,该基站判断该误码率是否大于该第二误码率阈值。
S413:采用确定的该移动终端当前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更新该条件数阈值,并通知该移动终端切换为STC模式。
当确定当前该信道相关性条件数不小于自身保存的条件数阈值,且确定的该误码率大于该第二误码率阈值时,确定该信道适合用STC模式发送数据信息,因此该基站通知该移动终端将使用的SM模式切换为STC模式,该移动终端接收到该通知后,将使用的SM模式切换为STC模式。同时,此时也说明该条件数阈值设定的过低,即该信道的质量已经不高,实际上已经不适合用SM模式发送数据信息了,而适合用STC模式发送数据信息,该条件数阈值设定的过低,因此采用该移动终端当前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更新该条件数阈值。
S414:该移动终端继续使用SM模式发送数据信息。
当确定当前该信道相关性条件数不小于自身保存的条件数阈值,且确定的该误码率不大于该第二误码率阈值时,说明该信道不适合用STC模式发送数据信息,因此该基站不通知该移动终端将使用的SM模式切换为STC模式,该移动终端继续使用SM模式发送数据信息。
在上述过程中,基站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根据该移动终端的信道信息计算该移动终端当前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根据该信道相关性条件数与自身保存的条件数阈值的大小关系,通知该移动终端采用相应的MIMO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从而该移动终端能够根据其自身的信道,采用相应的MIMO模式发送数据信息,使基站能够对接收到的数据信息进行正确的解码,准确的获取该移动终端发送的数据信息。
同时,该基站根据确定的该移动终端在该设定时间间隔内的误码率,以及该移动终端当前采用的MIMO模式,采用该移动终端当前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更新该条件数阈值,进一步提高了该基站获取该移动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信息的准确性。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MIMO数据传输的装置,具体包括:
获取模块501,用于获取移动终端保存的信道信息;
确定模块502,用于根据获取的所述信道信息,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
判断模块503,用于判断所述信道相关性条件数是否小于自身保存的条件数阈值;
通知模块504,用于当确定所述信道相关性条件数小于自身保存的所述条件数阈值时,通知所述移动终端采用STC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当确定所述信道相关性条件数不小于自身保存的所述条件数阈值时,通知所述移动终端采用SM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
所述确定模块502还用于,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
所述通知模块504还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当前采用STC模式,且判断当前所述信道相关性条件数大于自身保存的条件数阈值时,通知所述移动终端切换为SM模式,当所述移动终端当前采用SM模式,且判断当前所述信道相关性条件数小于自身保存的所述条件数阈值时,通知所述移动终端切换为STC模式。
所述装置还包括:
误码率确定模块505,用于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在误码率统计周期内的误码率;
更新模块506,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当前采用STC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且确定的所述误码率小于自身保存的第一误码率阈值时,采用确定的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更新所述条件数阈值,当所述移动终端当前采用SM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且确定的所述误码率大于自身保存的第二误码率阈值时,采用确定的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更新所述条件数阈值。
所述通知模块504还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当前采用STC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采用确定的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更新所述条件数阈值时,通知所述移动终端切换为SM模式。
所述通知模块504还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当前采用SM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采用确定的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更新所述条件数阈值时,通知所述移动终端切换为STC模式。
所述获取模块501具体用于,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信道信息获取请求,并接收所述移动终端根据自身保存的信息返回的所述信道信息。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MIMO数据传输的系统,具体包括:
基站601,用于获取移动终端602保存的信道信息,根据获取的所述信道信息,确定所述移动终端602当前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判断所述信道相关性条件数是否小于自身保存的条件数阈值,当确定所述信道相关性条件数小于自身保存的所述条件数阈值时,通知所述移动终端602采用空时编码STC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当确定所述信道相关性条件数不小于自身保存的所述条件数阈值时,通知所述移动终端602采用空间复用SM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
所述移动终端602,用于接收所述基站601发送的通知,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通知采用STC模式或SM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
所述基站601还用于,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确定所述移动终端602当前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当所述移动终端602当前使用STC模式,且判断当前所述信道相关性条件数大于自身保存的条件数阈值时,通知所述移动终端602切换为SM模式,当所述移动终端602当前使用SM模式,且判断当前所述相关性条件数小于自身保存的所述条件数阈值时,通知所述移动终端602切换为STC模式;
所述移动终端602还用于,当自身当前采用STC模式时,接收所述基站601发送的通知,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通知切换为SM模式,或当自身当前采用SM模式时,接收所述基站601发送的通知,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通知切换为STC模式。
所述基站601还用于,确定所述移动终端602在误码率统计周期内的误码率,当所述移动终端602当前采用STC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且确定的所述误码率小于自身保存的第一误码率阈值时,采用确定的所述移动终端602当前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更新所述条件数阈值,当所述移动终端602当前采用SM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且确定的所述误码率大于自身保存的第二误码率阈值时,采用确定的所述移动终端602当前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更新所述条件数阈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MIMO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该方法基站确定移动终端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判断该信道相关性条件数是否小于自身保存的条件数阈值,若小于,则通知该移动终端采用STC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否则通知该移动终端采用SM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根据确定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通知该移动终端采用STC模式或SM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即根据信道的条件通知该移动终端采用相应的MIMO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使基站能够对接收到的上行数据信息进行正确的解码,提高了移动终端与基站之间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5)

1.一种上行多输入多输出MIMO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获取移动终端保存的信道信息;
根据获取的所述信道信息,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
判断所述信道相关性条件数是否小于自身保存的条件数阈值;
当确定所述信道相关性条件数小于自身保存的所述条件数阈值时,通知所述移动终端采用空时编码STC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
当确定所述信道相关性条件数不小于自身保存的所述条件数阈值时,通知所述移动终端采用空间复用SM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
当所述移动终端当前采用STC模式,且判断当前所述信道相关性条件数大于自身保存的所述条件数阈值时,通知所述移动终端切换为SM模式;
当所述移动终端当前采用SM模式,且判断当前所述信道相关性条件数小于自身保存的所述条件数阈值时,通知所述移动终端切换为STC模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在误码率统计周期内的误码率;
当所述移动终端当前采用STC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且确定的所述误码率小于自身保存的第一误码率阈值时,采用确定的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更新所述条件数阈值;
当所述移动终端当前采用SM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且确定的所述误码率大于自身保存的第二误码率阈值时,采用确定的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更新所述条件数阈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当前采用STC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采用确定的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更新所述条件数阈值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知所述移动终端切换为SM模式。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当前采用SM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采用确定的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更新所述条件数阈值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知所述移动终端切换为STC模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站获取移动终端保存的信道信息包括:
所述基站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信道信息获取请求;并
接收所述移动终端根据自身保存的信息返回的所述信道信息。
7.一种上行多输入多输出MIMO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移动终端保存的信道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所述信道信息,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信道相关性条件数是否小于自身保存的条件数阈值;
通知模块,用于当确定所述信道相关性条件数小于自身保存的所述条件数阈值时,通知所述移动终端采用空时编码STC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当确定所述信道相关性条件数不小于自身保存的所述条件数阈值时,通知所述移动终端采用空间复用SM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
所述通知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当前采用STC模式,且判断当前所述信道相关性条件数大于自身保存的条件数阈值时,通知所述移动终端切换为SM模式,当所述移动终端当前采用SM模式,且判断当前所述信道相关性条件数小于自身保存的所述条件数阈值时,通知所述移动终端切换为STC模式。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误码率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在误码率统计周期内的误码率;
更新模块,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当前采用STC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且确定的所述误码率小于自身保存的第一误码率阈值时,采用确定的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更新所述条件数阈值,当所述移动终端当前采用SM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且确定的所述误码率大于自身保存的第二误码率阈值时,采用确定的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更新所述条件数阈值。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当前采用STC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采用确定的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更新所述条件数阈值时,通知所述移动终端切换为SM模式。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当前采用SM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采用确定的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更新所述条件数阈值时,通知所述移动终端切换为STC模式。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信道信息获取请求,并接收所述移动终端根据自身保存的信息返回的所述信道信息。
13.一种上行多输入多输出MIMO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用于获取移动终端保存的信道信息,根据获取的所述信道信息,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判断所述信道相关性条件数是否小于自身保存的条件数阈值,当确定所述信道相关性条件数小于自身保存的所述条件数阈值时,通知所述移动终端采用空时编码STC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当确定所述信道相关性条件数不小于自身保存的所述条件数阈值时,通知所述移动终端采用空间复用SM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
移动终端,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通知,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通知采用STC模式或SM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用于,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当所述移动终端当前使用STC模式,且判断当前所述信道相关性条件数大于自身保存的条件数阈值时,通知所述移动终端切换为SM模式,当所述移动终端当前使用SM模式,且判断当前所述相关性条件数小于自身保存的所述条件数阈值时,通知所述移动终端切换为STC模式;
所述移动终端还用于,当自身当前采用STC模式时,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通知,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通知切换为SM模式,或当自身当前采用SM模式时,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通知,根据接收到的所述通知切换为STC模式。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用于,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在误码率统计周期内的误码率,当所述移动终端当前采用STC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且确定的所述误码率小于自身保存的第一误码率阈值时,采用确定的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更新所述条件数阈值,当所述移动终端当前采用SM模式发送上行数据信息,且确定的所述误码率大于自身保存的第二误码率阈值时,采用确定的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信道相关性条件数更新所述条件数阈值。
CN2010105461896A 2010-11-15 2010-11-15 一种上行mimo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Pending CN1024689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461896A CN102468930A (zh) 2010-11-15 2010-11-15 一种上行mimo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461896A CN102468930A (zh) 2010-11-15 2010-11-15 一种上行mimo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68930A true CN102468930A (zh) 2012-05-23

Family

ID=460721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461896A Pending CN102468930A (zh) 2010-11-15 2010-11-15 一种上行mimo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6893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5980A (zh) * 2010-12-13 2012-07-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mimo模式下的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68909A1 (en) * 2003-09-30 2005-03-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transmission scheme according to channel state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272226A (zh) * 2007-03-23 2008-09-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室内覆盖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和方法
CN101729119A (zh) * 2008-10-15 2010-06-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多输入多输出模式自适应切换的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68909A1 (en) * 2003-09-30 2005-03-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transmission scheme according to channel state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272226A (zh) * 2007-03-23 2008-09-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室内覆盖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和方法
CN101729119A (zh) * 2008-10-15 2010-06-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多输入多输出模式自适应切换的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5980A (zh) * 2010-12-13 2012-07-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mimo模式下的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2545980B (zh) * 2010-12-13 2014-10-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mimo模式下的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60109B1 (en) Bandwidth reduction with beamforming and data compression
EP3576323B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facilitating non-orthogon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9614607B2 (en) Millimeter-wave relay device with bounded delay and method for retransmission of symbols
EP364145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dci)
WO2011005576A3 (en) Method for performing antenna mangement in lte-a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corresponding apparatus
WO2011056670A3 (en) Channel scanning and channel selec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WO2010093166A2 (ko) 다중안테나 전송을 위한 단말 동작
WO2007143172A3 (en)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ed space-time block coding in wireless radio networks
CN101610135A (zh) 分布式天线系统及其数据传输方法、中心控制器
WO2009041040A1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装置、及び送信制御方法
CN103891378A (zh) 在lte tdd系统中通知ul/dl配置
US20170195026A1 (en) Single user beamforming in wireless networks
JP2011525088A5 (zh)
CN109644025A (zh) 具有波束赋形训练和信道估计的参考信号
EP3602838A1 (en) Beam management procedures for user equipment and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
CN104601208A (zh) 自适应双频带mimo wi-fi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KR20150134520A (ko) Mu­mimo 간섭 채널 네트워크 환경에서의 간섭정렬 송수신 신호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US20150117325A1 (en) Adaptive methods for optimizing sounding and channel feedback overhead in su-mimo and mu-mimo beamforming
CN109819519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3023545A (zh) 一种无线数据传输方法及网络侧设备
CN101990268B (zh) 一种天线模式的切换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3249133B (zh) 控制长期演进网络天线功率的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US11160039B2 (en) Frame structure to support long distance transmission
CN102468930A (zh) 一种上行mimo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595488A (zh) 一种信道方向信息反馈方法及其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