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68889B - 多天线测距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天线测距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68889B
CN102468889B CN201010536049.0A CN201010536049A CN102468889B CN 102468889 B CN102468889 B CN 102468889B CN 201010536049 A CN201010536049 A CN 201010536049A CN 102468889 B CN102468889 B CN 1024688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nging
code
carrier
carrier wave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3604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68889A (zh
Inventor
李鹏飞
鲁志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53604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68889B/zh
Priority to PCT/CN2011/074130 priority patent/WO2012062095A1/zh
Publication of CN1024688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688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688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688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H04J3/0635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network
    • H04J3/0682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network by delay compensation, e.g. by compensation of propagation delay or variations thereof, by rang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天线测距的检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不同的载波间隔从Ranging载波中提取多个载波对;将与多个载波对中每个载波对对应的特定的Ranging载波数据进行共轭相乘,得到单天线差分数据,并根据使能天线的个数将单天线差分数据进行合并,生成多天线差分数据;以及将多天线差分数据和本地用户码差分数据进行点对点相乘,并根据点对点相乘后的结果求取当前码码字的均值功率和峰值功率。通过本发明增强了系统的准确性和性能,提高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多天线测距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波接入全球互通(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Microwave Access,简称为WiMAX)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多天线测距(Ranging)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WiMAX是一种基于标准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能够提供面向互联网的高速连接,其数据传输距离最远可达50km。随着技术标准的发展,WiMAX逐步实现宽带业务的移动化,提供固定、移动、便携形式的无线宽带连接,使城区以及城市之间形成“城城地带(MetroZones)”,为用户提供便携的室外宽带无线接入。
Ranging是移动台(Mobile Station,简称为MS,即,用户终端)和基站(Base Station,简称为BS)之间用于保证链路通信的一组操作。WiMAX系统中的Ranging的主要功能有:网络初始接入、网络再接入、切换过程中的关联处理、频偏估计调整、定时估计、功率控制调整、登记等。
在WiMAX系统中,在上行分配的Ranging子信道上发送Ranging码,Ranging码采用二相相移键控(Binary Phase ShiftKeying,简称为BPSK)方式调制在Ranging信道的子载波上面,每个子载波调制一个比特,每个比特以子载波频率递增的次序映射到相应的子载波上,即,最低索引的比特调制在最低频率索引的子载波上,最高索引的比特调制在最高索引的子载波上。其中,Ranging信道可以由一组或者多组6个相邻的子信道构成,Ranging可以分为初始Ranging和周期Ranging。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初始Ranging符号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初始Ranging用于用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简称为SS)在开机进行初始接入、失同步以及硬切换后开始的Ranging处理。其中,一个初始Ranging的发送可以在两个连续的符号间完成,每个符号期间,Ranging信道上发送相同的Ranging码,且两个符号之间保持连续的相位。图2是根据相关技术的周期Ranging符号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周期Ranging用于SS进行周期性的参数校正,其中,调整参数包括时间、频率和功率。
在相关技术中,Ranging的检测技术有:
(1)时域相关法:将频域中的码变换到时域中,与接收到的时域信号进行码片的滑动相关计算,即:
power ( j ) = max ( | Σ i = 0 Symlen - 1 r ( n + l ) * c j ( l ) | 2 )
其中,cj(l)(l=0,1,2,...,p-1)为第j个码变换到时域之后的样点,r(l)为接收到的时域信号,p为可能发送的码字个数,Symlen为信号长度,power(j)为第j个码的功率。若求出的峰值功率大于阈值,则认为有Ranging码被检出。
(2)频域相关法:将接收到的数据先进行FFT变换到频域,然后从中取出Ranging子信道中所有载波的值和所有可能的用户码进行相关运算,之后进行IFFT变换,即:
M = Σ k = 0 N - 1 C k Y k exp ( 2 πjk ( m - τ 0 ) / N )
其中,Ck为当前码向量的第k个值,Yk为某一个Ranging子信道可能的码向量在第k个载波上的频域发送信号,N为符号长度,M为当前码字C和Ranging载波数据Y相关后的结果,τ0为时间延时。再进行峰值功率和均值功率的求解,若峰均比(峰值功率和均值功率的比值)大于一定的阈值,则认为有Ranging码被检出。
但是,发明人发现在上述的相关技术中,时域相关法复杂度过高,需要T×N×N×P(N为符号长度,P为码字个数,T为天线数)次复数乘运算。频域相关法抗干扰能力较差,且由于该算法采用直接相加的方式进行天线合并,算法性能也较差,此外,其可以支持的覆盖范围仅限于20公里以内,不能满足当下用户的覆盖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天线Ranging的检测方案,以至少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Ranging检测方法复杂度高以及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之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天线测距Ranging的检测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多天线测距Ranging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不同的载波间隔从Ranging载波中提取多个载波对;将与多个载波对中每个载波对对应的特定的Ranging载波数据进行共轭相乘,得到单天线差分数据,并根据使能天线的个数将单天线差分数据进行合并,生成多天线差分数据;以及将多天线差分数据和本地用户码差分数据进行点对点相乘,并根据点对点相乘后的结果求取当前码码字的均值功率和峰值功率。
进一步地,将与多个载波对中每个载波对对应的特定的Ranging载波数据进行共轭相乘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按照不同符号的分配权值对接收到的Ranging载波数据进行合并,生成特定的Ranging载波数据。
进一步地,与接收到的Ranging载波数据对应的初始Ranging码采用4个符号发送。
进一步地,在载波间隔为Tile间隔的情况下,根据不同的载波间隔从Ranging载波中提取多个载波对包括:根据不同的Tile间隔从Ranging载波中提取相应的Tile对,再由Tile对得到多个载波对。
进一步地,根据点对点相乘后的结果求取当前码码字的均值功率和峰值功率包括:将点对点相乘乘积中具有相同载波间隔的值合并后经过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并根据FFT运算后的结果求取当前码码字的均值功率和峰值功率。
进一步地,根据点对点相乘后的结果求取当前码码字的均值功率和峰值功率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在确定当前码码字的峰均比超过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判断峰值功率与当前Ranging区域中除当前码之外的所有本地码的峰值功率和的比值是否超过第二阈值;若超过第二阈值,则判定当前码为需要检测的Ranging码,其中,峰均比为当前码码字的峰值功率与当前码码字的均值功率的比值。
进一步地,判定当前码为需要检测的Ranging码之后,该方法还包括:按照不同符号下接收到的Ranging载波数据的峰值功率的比例关系,调整与当前码码字对应的峰值位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多天线测距Ranging的检测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多天线测距Ranging的检测装置,包括:提取模块,用于根据不同的载波间隔从Ranging载波中提取多个载波对;差分模块,用于将与多个载波对中每个载波对对应的特定的Ranging载波数据进行共轭相乘,得到单天线差分数据,并根据使能天线的个数将单天线差分数据进行合并,生成多天线差分数据;以及求解功率模块,用于将多天线差分数据和本地用户码差分数据进行点对点相乘,并根据点对点相乘后的结果求取当前码码字的均值功率和峰值功率。
进一步地,差分模块包括:生成单元,用于按照不同符号的分配权值对接收到的Ranging载波数据进行合并,生成特定的Ranging载波数据。
进一步地,提取模块还用于根据不同的Tile间隔从Ranging载波中提取相应的Tile对,再由Tile对得到多个载波对。
通过本发明,采用多天线差分数据和本地用户码差分数据点对点相乘的方式,解决了相关技术中Ranging检测方法复杂度高以及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增强了系统的准确性和性能,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初始Ranging符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相关技术的周期Ranging符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天线Ranging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天线Ranging的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多天线Ranging的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多天线差分原理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载波Tile的划分、Tile对及Tile间隔的提取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Tile内部的载波间隔提取的示意图;以及
图9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Ranging超远覆盖算法实现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天线Ranging的检测方法,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天线Ranging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2,根据不同的载波间隔从Ranging载波中提取多个载波对;
步骤S304,将与多个载波对中每个载波对对应的特定的Ranging载波数据进行共轭相乘,得到单天线差分数据,并根据使能天线的个数将单天线差分数据进行合并,生成多天线差分数据;以及
步骤S306,将多天线差分数据和本地用户码差分数据进行点对点相乘,并根据点对点相乘后的结果求取当前码码字的均值功率和峰值功率。
通过上述步骤,采用多天线差分数据和本地用户码差分数据点对点相乘的方式,解决了相关技术中Ranging检测方法复杂度高以及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增强了系统的准确性和性能,提高了用户体验。
例如,本地用户码差分数据可以是本地用户码根据多个载波对生成的差分数据。
优选地,在步骤S304中,将与多个载波对中每个载波对对应的特定的Ranging载波数据进行共轭相乘之前,可以按照不同符号的分配权值对接收到的Ranging载波数据进行合并,生成特定的Ranging载波数据。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采用多符号Ranging发送时,Ranging检测时只用到一个符号的信息量,即,通过不同符号的权值分配,对多符号数据进行加权合并。例如,采用两符号Ranging发送时,符号1和符号2的载波数据分别为S1和S2,两符号权值分别为P1和P2,加权后合并后的用于Ranging处理的符号数据(即,特定的Ranging载波数据)为:S=P1S1+P2S2。这样综合了多符号的信息,提高了Ranging数据的准确性和算法的检测性能。
优选地,与接收到的Ranging载波数据对应的初始Ranging码可以采用4个符号发送。
例如,初始Ranging采用4符号发送,可以实现40公里的超远覆盖,即,当有超远覆盖需求时,初始Ranging可以采用4符号发送。这样,可以提高基站的覆盖范围和资源的利用率。
优选地,在步骤S302中,在载波间隔为Tile间隔的情况下,可以根据不同的Tile间隔从Ranging载波中提取相应的Tile对,再由Tile对得到多个载波对。该方法通过Tile对的提取完成载波对的提取,减少了系统的运算量,提高了系统的运算效率,降低了算法的复杂度。
优选地,在步骤S306中,可以将点对点相乘乘积中具有相同载波间隔的值合并后经过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并根据FFT运算后的结果求取当前码码字的均值功率和峰值功率。该方法可以提高算法的精确度。
优选地,在步骤S306之后,在确定当前码码字的峰均比超过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判断峰值功率与当前Ranging区域中除所述当前码之外的所有本地码的峰值功率和的比值是否超过第二阈值;若超过第二阈值,则判定当前码为需要检测的Ranging码,其中,峰均比为当前码码字的峰值功率与当前码码字的均值功率的比值。该方法通过两次阈值比较,提高了码字的检测率。
优选地,在步骤S306之后,可以按照不同符号下接收到的Ranging载波数据的峰值功率的比例关系,调整与当前码码字对应的峰值位置(即,时偏值)。该方法可以使时偏值更精准,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例如,可以对当前码码字对应的峰值位置进行调整,从而得出当前检测出的Ranging码的时偏值。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结合上述多个优选的实施例,例如,将与多个载波对中每个载波对对应的特定的Ranging载波数据进行共轭相乘,形成单天线的载波数据差分后数据,并根据使能天线个数,对单天线的载波数据差分后数据进行多天线合并,生成合并后的载波数据差分后数据;同样,根据多个载波对中每个载波对对应的当前用户码的数据进行共轭相乘,形成用户码差分后数据,之后将合并后的载波数据差分后数据和用户码差分后数据进行点对点相乘,生成需要的差分处理数据;再将具有相同载波间隔的载波对的差分处理数据进行累加,生成N点差分处理后序列,其中,N为载波间隔的个数;最后,对生成的N点差分后序列进行FFT变换,并当前码字的均值功率和峰值功率。
对应于上述的方法,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多天线Ranging的检测装置,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天线Ranging的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提取模块42、差分模块44和求解功率模块46,下面对该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提取模块42,用于根据不同的载波间隔从Ranging载波中提取多个载波对;差分模块44,耦合至提取模块42,用于将与多个载波对中每个载波对对应的特定的Ranging载波数据进行共轭相乘,得到单天线差分数据,并根据使能天线的个数将单天线差分数据进行合并,生成多天线差分数据;以及求解功率模块46,耦合至差分模块44,用于将多天线差分数据和本地用户码差分数据进行点对点相乘,并根据所述点对点相乘后的结果求取当前码码字的均值功率和峰值功率。
通过上述装置,采用多天线差分数据和本地用户码差分数据点对点相乘的方式,解决了相关技术中Ranging检测方法复杂度高以及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增强了系统的准确性和性能,提高了用户体验。
图5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多天线Ranging的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差分模块44包括:生成单元442,用于按照不同符号的分配权值对接收到的Ranging载波数据进行合并,生成特定的Ranging载波数据。
优选地,提取模块42还用于根据不同的Tile间隔从Ranging载波中提取相应的Tile对,再由Tile对得到多个载波对。该方法可以减少系统的运算量。
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码字检测模块48,耦合至求解功率模块46,用于当前Ranging码字的检出和时偏修正。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为了检测出当前Ranging码字可以设置两个阈值。例如,在确定当前码码字的峰均比超过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码字检测模块48判断当前码码字的峰值功率与当前Ranging区域中除所述当前码之外的所有本地码的峰值功率和的比值是否超过第二阈值;若超过第二阈值,则判定当前码为需要检测的Ranging码,其中,峰均比为当前码码字的峰值功率与当前码码字的均值功率的比值。该方法通过两次阈值比较,提高了码字的检测率。
优选地,码字检测模块48还用于按照不同符号下接收到的Ranging载波数据的峰值功率的比例关系,调整与当前码码字对应的峰值位置(即,时偏值)。该方法可以使时偏值更精准,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以下各个实施例结合了上述优选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WiMAX系统中多天线测距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初始Ranging采用4符号发送,以实现40公里的超远覆盖。
因为Di=[(τi/11.2Mhz)μs*3×108m/s]/2,其中,τi为Ranging检测中的时偏定位,Di为根据当前时偏计算出的终端和基站间的距离,所以,由该公式可以看出,基站的覆盖范围和Ranging码支持的时偏有关。例如,现有的算法中通常采用的两符号发送,当带宽为10M时,可支持的时偏范围为(-511,1536),根据如上公式计算可知,当前算法最多可以支持20公里覆盖范围。而本发明采用了初始Ranging的4符号发送,则最大可支持时偏范围可以为(-511,3584),同样,由该公式可知,本发明实施例中算法的覆盖范围可扩展至40公里,从而实现基站40公里的超远覆盖。同时,4符号的Ranging码发送,有向下兼容特性,兼顾了20公里和40公里覆盖的基站功能。在没有超远覆盖需求时,会只对Ranging的前两个符号信息进行20公里的覆盖需求,当有超远覆盖需求时,会继续对后两个符号进行处理,这种动态处理方法,增加了算法的灵活性,避免了非超远覆盖时基站过多的功率损耗。
步骤2,在充分考虑了信道特性的基础上,单天线数据的差分处理和多天线合并,可以增强算法的抗干扰能力。图6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多天线差分原理的示意图。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假定Yk为某一个Ranging子信道可能的码向量在第k个载波上的频域发送信号,Hk是第k个载波的信道特性(即,信道的频率响应),时间延迟为τ0(时间延迟τ0对应到频域上是一个相位的旋转),那么第k个载波上接收到的频域信号为YkHk exp(-j2πkΔfτ0)。同理,Yk+n为某一个Ranging子信道可能的码向量在第k+n个载波上的频域发送信号(其中,n为相应的载波间隔),Hk+n是第k+n个载波的信道特性(即,信道的频率响应),时间延迟为τ1,那么第k+n个载波上接收到的频域信号为Yk+nHk+n exp(-j2π(k+n)Δfτ1)。|H|=1,相邻载波上的Ranging信息共轭为YkHk exp(-j2πkΔfτ0)*Yk+nHk+n exp(-j2π(k+n)Δfτ1)*=HkHk+n *YkYk+n *exp(-j2πnΔf(τ01)),由上式可以看出,计算的结果可分为三部分,其中,YkYk+n * exp(-j2πnΔf(τ01))为接收到的Ranging信息共轭相乘值,HkHk+n *为相邻载波信道特性的共轭值,由于|H|=1,所以,不同载波上的信道特性只体现在虚部,共轭处理抑制了不同信道的信道特性对Ranging数据造成的干扰。由仿真结果显示,随着天线数目的增加,算法性能会得到更大提升。
步骤3,充分利用WiMAX系统中子信道的Tile结构特点,简化了差分法的提取载波对的方法,减少了计算量,提高了算法效率。
以带宽为10M的系统为例,在1024个载波中,Ranging的有效载波只有144个,但载波对的提取需要遍历所有载波,根据统计,有效计算率不足1%。所以,本实施例中充分利用了Ranging载波中Tile内部载波的连续性以及只有144个有效Ranging载波的特点,只对144个载波进行两两比较。
图7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载波Tile的划分、Tile对及Tile间隔的提取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Tile内部的载波间隔提取的示意图,如图7和8所示,只对Ranging有效Tile的间隔进行比较,根据得到的Tile间隔,完成载波对的提取,即,通过设定一定的载波间隔K,对Ranging载波进行共轭载波对提取。如图6所示,根据提取的载波对,先对每个载波对对应的Ranging载波数据进行共轭相乘,然后再对相同载波间隔的Tile对结果进行乘累加。最后,对经过差分运算法的单天线数据进行相加合并,完成多天线合并处理。
步骤4,多符号Ranging数据的加权合并,提高了Ranging数据的利用率。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别于其它算法中单独采用第二个符号信息进行Ranging处理的方法,本实施例Ranging检测时,只用到一个符号的信息量,即,多符号Ranging发送时,通过不同符号的权值分配,对多符号数据进行加权合并,以两符号为例,设符号1和符号2的载波数据分别为S1和S2,两符号权值分别为P1和P2,加权后合并后的用于Ranging处理的符号数据为:S=P1S1+P2S2。多符号数据加权合并,避免了单独使用一个符号上数据的片面性,综合多符号信息,提高Ranging数据的准确性,同时提高了算法的检测性能。
可见,本实施例中初始Ringing采用4个符号发送,能够支持大于40公里的超远覆盖;通过差分合并,提供了一种高性能的天线合并方法,且考虑了接收信号的信道冲击响应H(w),而不是简单的作为1;充分利用WiMAX系统中子信道的Tile结构及子载波上的信息量,提高了载波数据信息的利用率,简化了处理步骤;经过多符号数据的加权合并,提高了Ranging载波数据信息的准确性。
实施例二
以具体应用为例,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中多天线Ranging的检测方法。假设WiMAX系统一个符号的子载波个数是1024,Ranging信道占用六个子信道,共有144个Ranging子信道,初始Ranging采用2符号实现,超远覆盖的初始Ranging采用4符号是实现。
图9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Ranging超远覆盖算法实现的流程,如图9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902,解信道化,提取Ranging子载波。根据802.16e协议中的解旋转,从分配的Ranging子信道中进行Ranging载波提取。
步骤S904,Ranging共轭Tile对提取。例如,Ranging共占用了144个子载波,36个Tile,根据步骤S902中的载波提取结果,遍历Ranging的36个Tile,记录每一个共轭Tile对和其对应的Tile间隔k。
步骤S906,产生本地用户码及本地用户码的差分处理。例如,产生当前用户码Cm,j,每个用户码共144Bit,其中,m为第m个用户码,j为第j个Bit。根据步骤S904中Tile对,对当前本地码进行差分处理,生成本地码差分后结果LocCodeDiffResult。
步骤S908,Ranging载波数据的差分处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符号的权值分配,进行Ranging码的合并,生成用于处理的Ranging载波数据Sk,其中,k为载波序号。根据步骤S904中提取的Tile对,对Ranging载波数据Sk进行单天线差分处理和多天线相加合并,处理原理如图6所示,生成Ranging载波数据的差分后结果RngDataDiffResult。
步骤S910,FFT处理。例如,将步骤S906产生的生成本地码差分后结果LocCodeDiffResult和步骤S908中Ranging载波数据差分后的结果RngDataDiffResult点对点相乘,将乘积中具有相同载波间隔的数据合并后进行FFT处理。
步骤S912,求解峰值功率和均值功率。例如,根据步骤S910中的处理结果,生成当前码码字的均值功率Pavg和峰值功率PPeak,并记录相应的峰值位置Ppos
步骤S914,门限比较。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这里可以包括两次门限比较,即,峰均比门限比较和峰值功率门限比较。其中,峰均比门限比较是Ranging码的初筛选。例如,求取当前码的峰值功率Ppeak和均值功率Pavg的比值R1,即然后和指定门限T1(即,第一阈值)进行比较,若R1>T1,则通过第一次门限比较。在所有码字(即,最后一个码字)经过第一次门限比较后,求取当前码字的峰值功率Ppeak和当前Ranging区域中的所有本地码(当前码字除外)的峰值功率和Psum的比值R2,将比值R2与第二次检测门限T2(即,第二阈值)做比较,若R2>R2,则可以确定当前码即为要检测的Ranging码。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有别于原有算法的一次门限比较,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二次门限比较的方法,是考虑了一个二维的概念,即,时间偏置方面和码字偏置。一次门限是在实践偏置上求取最大值,二次门限检测是在码字偏置一维进行码字的筛选。通过二维码子筛选,从而提高码字的检测率。
步骤S916,计算出Ranging码,求解Ranging码的时偏。通过不同符号的峰值功率比较,根据求取的Ranging码,求解其时偏值。例如,根据原始接收到的Ranging数据分别求取第一个符号和第二个符号上的峰值功率P1和P2,再根据求取P1和P2的比例关系,对当前码对应的Ppos进行修正,求取正确的时偏值。
综上所述,通过上述实施例,采用多天线差分数据和本地用户码差分数据点对点相乘的方式,解决了相关技术中Ranging检测方法复杂度高以及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减少了系统的运算量,增强了系统的准确性和性能,提高了用户体验。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多天线测距Ranging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不同的载波间隔从Ranging载波中提取多个载波对;
将与所述多个载波对中每个载波对对应的特定的Ranging载波数据进行共轭相乘,得到单天线差分数据,并根据使能天线的个数将所述单天线差分数据进行合并,生成多天线差分数据;以及
将所述多天线差分数据和本地用户码差分数据进行点对点相乘,并根据所述点对点相乘后的结果求取当前码码字的均值功率和峰值功率,其中,将与多个所述载波对中每个载波对对应的所述特定的Ranging载波数据进行共轭相乘之前,还包括:
按照不同符号的分配权值对接收到的Ranging载波数据进行合并,生成所述特定的Ranging载波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接收到的Ranging载波数据对应的初始Ranging码采用4个符号发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载波间隔为Tile间隔的情况下,根据不同的所述载波间隔从所述Ranging载波中提取所述多个载波对包括:
根据不同的所述Tile间隔从所述Ranging载波中提取相应的Tile对,再由所述Tile对得到所述多个载波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点对点相乘后的结果求取所述当前码码字的均值功率和峰值功率包括:
将所述点对点相乘乘积中具有相同所述载波间隔的值合并后经过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并根据FFT运算后的结果求取所述当前码码字的均值功率和峰值功率。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点对点相乘后的结果求取所述当前码码字的均值功率和峰值功率之后,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当前码码字的峰均比超过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判断所述峰值功率与当前Ranging区域中除所述当前码之外的所有本地码的峰值功率和的比值是否超过第二阈值;
若超过所述第二阈值,则判定所述当前码为需要检测的Ranging码,其中,所述峰均比为所述当前码码字的峰值功率与所述当前码码字的均值功率的比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定所述当前码为需要检测的Ranging码之后,还包括:
按照不同符号下接收到的Ranging载波数据的峰值功率的比例关系,调整与所述当前码码字对应的峰值位置。
7.一种多天线测距Ranging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取模块,用于根据不同的载波间隔从Ranging载波中提取多个载波对;
差分模块,用于将与所述多个载波对中每个载波对对应的特定的Ranging载波数据进行共轭相乘,得到单天线差分数据,并根据使能天线的个数将所述单天线差分数据进行合并,生成多天线差分数据;以及
求解功率模块,用于将所述多天线差分数据和本地用户码差分数据进行点对点相乘,并根据所述点对点相乘后的结果求取当前码码字的均值功率和峰值功率,其中,所述差分模块包括:
生成单元,用于按照不同符号的分配权值对接收到的Ranging载波数据进行合并,生成所述特定的Ranging载波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模块还用于根据不同的Tile间隔从所述Ranging载波中提取相应的Tile对,再由所述Tile对得到所述多个载波对。
CN201010536049.0A 2010-11-08 2010-11-08 多天线测距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24688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36049.0A CN102468889B (zh) 2010-11-08 2010-11-08 多天线测距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PCT/CN2011/074130 WO2012062095A1 (zh) 2010-11-08 2011-05-16 多天线测距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36049.0A CN102468889B (zh) 2010-11-08 2010-11-08 多天线测距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68889A CN102468889A (zh) 2012-05-23
CN102468889B true CN102468889B (zh) 2015-01-28

Family

ID=46050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36049.0A Active CN102468889B (zh) 2010-11-08 2010-11-08 多天线测距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68889B (zh)
WO (1) WO201206209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95669B (zh) * 2013-10-27 2016-08-1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多天线初始测距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62839B (zh) * 2021-12-07 2024-05-03 芯象半导体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hplc双模无线系统的信号检测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2315A (zh) * 2008-01-22 2008-07-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WiMAX系统中多天线测距码的检测方法
CN101409603A (zh) * 2007-10-09 2009-04-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ranging码的方法
WO2010000312A1 (en) * 2008-07-01 2010-01-07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Apparatus for ranging, in particular for use in a multiple use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9603A (zh) * 2007-10-09 2009-04-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ranging码的方法
CN101232315A (zh) * 2008-01-22 2008-07-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WiMAX系统中多天线测距码的检测方法
WO2010000312A1 (en) * 2008-07-01 2010-01-07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Apparatus for ranging, in particular for use in a multiple use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95669B (zh) * 2013-10-27 2016-08-1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多天线初始测距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062095A1 (zh) 2012-05-18
CN102468889A (zh) 2012-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6490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ranging signal in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561628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ell acquisition and downlink synchronization acquisi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985451B (zh) 用于接入无线通信系统的方法
US8351547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receive timing of direct wave
CN101938435B (zh) 一种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时偏估计装置及方法
CN102271015B (zh) 一种lte系统终端频点盲搜方法及装置
CN105027524A (zh) 在使用波束成形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上行链路随机接入信道时隙的方法和装置
CN105530701B (zh) 一种干扰源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2098259B (zh) 多子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的信号发射方法
EP3525505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ositioning interference source cell and corresponding base station
EP4294083A1 (en) Access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6941384B (zh) 物联网扫频方法及扫频仪
CN102082744A (zh) 一种基于导频和数据的频偏估计方法和装置
CN101582870B (zh) 同步实现方法和装置
US20230308238A1 (en) Pilot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network-side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1330316B (zh) 一种应用在无线通信系统上行链路中的时间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07612652B (zh) 基于窄带物联网协议的小区搜索方法及系统
CN102594737B (zh) 一种邻区干扰检测方法及系统
US7359366B2 (en) Uplink ranging system and method in OFDMA system
CN101395877A (zh) 基于信道的相干带宽在ofdm系统中选择保护间隔长度
CN112449403A (zh) 低轨卫星通信中的随机接入信道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2308505B (zh) Ofdma的发送天线端口的数目的非相干检测方法
CN102468889B (zh) 多天线测距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1232315B (zh) 一种WiMAX系统中多天线测距码的检测方法
CN102238123B (zh) 测距码检测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