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45290A - 六分量力传感器 - Google Patents

六分量力传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45290A
CN102445290A CN2010105076649A CN201010507664A CN102445290A CN 102445290 A CN102445290 A CN 102445290A CN 2010105076649 A CN2010105076649 A CN 2010105076649A CN 201010507664 A CN201010507664 A CN 201010507664A CN 102445290 A CN102445290 A CN 1024452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bar
platform
component force
force senso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0766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锦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1050766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45290A/zh
Publication of CN1024452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452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ce Measurement Appropriate To Specific Purposes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力学参数传感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需要同时检测和传感空间广义力的六个正交分量的机器人执行机构或工程检测装备的传感器。本发明的六分量力传感器,包括主平台和辅助平台,主平台和辅助平台之间设置外壳,主平台沿圆周均匀间隔设置三个球铰,每个球铰上连接水平方向的支撑杆和竖直方向的支撑杆,球铰和支撑杆皆设置在外壳内;水平方向的支撑杆的末端与外壳联接,竖直方向的支撑杆与辅助平台联接。本发明结构对称紧凑和工艺简单等优点,可以用于实现单体式的也可以用于组合式的六分量力传感器;相对于基于经典Stewart六杆平台的六分量力传感器,本发明具有耦合程度小,并易于实现各项同性。

Description

六分量力传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力学参数传感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需要同时检测和传感空间广义力的六个正交分量的机器人执行机构或工程检测装备的传感器。
背景技术
空间任一广义力F,如图1所示,在给定的坐标系中一般可分解为六个分量,即沿三个坐标轴的力矢分量Fx,Fy和Fz,以及绕三个坐标轴的力矩分量Mx,My和Mz;或者说,研究对象上某一点的受力状态复杂,但所受力总可在给定坐标系中分解为上述六个分量。六分量力传感器就是用来同时检测和传感所受力的六个分量,广泛应用于机器人、生物力学、精密装配、工程现场测试等领域。
现有六分量力传感从结构形式上主要可分为单体式和组合式。前者利用单独的弹性元件同时感应各个力分量;后者则是组合利用多个弹性元件分别感应各个力分量。如图2所示,基于Stewart六杆平台机构的单体式六分量力传感器的研究和应用广泛。其基本原理是基于经典Stewart六杆平台的结构,在六根杆上分别安装力敏元件,如应变片,并通过对六个力敏元件传感的信号进行综合、分析、求解和输出所受力在给定坐标系下的六个分量。
如2008年8月20日公开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1246065A,其公开了一种弹性铰并联6-UPUR六维测力平台,实现了六维力向六个分支上的分解。但这类六分量力传感器,由于经典Stewart六杆平台机构的六根杆之间存在严重耦合关系,使得其力学分析困难复杂,进而使得这类传感器的各向同性只有在传感器的结构尺寸之间具有特定关系时才得到保证,并且,同一只传感器不能同时实现力的各向同性和力矩的各向同性。
另外,基于经典Stewart六杆平台的单体式六分量力传感器存在结构复杂、加工制造困难等缺点,且多采用整体加工,如选用硬铝切割而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量程和使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能够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六分量力传感器,其力学分析简单,克服了同一只传感器不能同时实现力的各向同性和力矩的各向同性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其包括主平台和辅助平台,主平台和辅助平台之间设置外壳,主平台沿圆周均匀间隔设置三个球铰,每个球铰上连接水平方向的支撑杆和竖直方向的支撑杆,球铰和支撑杆皆设置在外壳内;水平方向的支撑杆的末端与外壳联接,竖直方向的支撑杆与辅助平台联接。
本发明采用一种改进型的六杆平台结构,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六分量力传感器结构。通过在六根杆上设置力敏元件来实现单体式的,或直接采用六个已有的压力传感器来构成组合式的六分量传感器,即支撑杆上设置力敏元件或支撑杆为压力传感器。
每个球铰连接两个支撑杆或每个球铰连接四个支撑杆:
(1)在平台上取间隔120度旋转对称的三点,设置三个具有三个旋转自由度的球铰,三个球铰沿切向在与平台平行的平面内分别连接一根水平方向的支撑杆,在水平方向的支撑杆的另一端采用具有两个旋转自由度的虎克铰联接于外壳上;另外,在三个球铰处在平台的同侧沿平台的法向分别连接三根竖直方向的支撑杆,同样的,在竖直方向的支撑杆的另一端采用虎克铰连接于下平台上。这样,当六根支撑杆具有伸缩功能时,动平台将具有六个自由度的刚体运动。
相邻的球铰之间设置辅助球铰,每个辅助球铰上设置竖直梁,竖直梁与竖直方向的支撑杆位于主平台的同一侧。竖直梁为压力传感器或支撑杆上设置力敏元件。
(2)在平台上取间隔120度旋转对称的三点,设置三个具有旋转自由度的球铰,每个球铰沿切向在与平台平行的平面内分别连接两根水平方向的支撑杆,在水平方向的支撑杆的另一端采用具有两个旋转自由度的虎克铰联接于外壳上;另外,在每个球铰处在平台的同侧沿平台的法向分别连接两根竖直方向的支撑杆,同样的,在竖直方向的支撑杆的另一端采用虎克铰连接于辅助平台。这样,当六根支撑杆具有伸缩功能时,动平台将具有六个自由度的刚体运动。
主平台的两侧各设置一个辅助平台,也就是说此种结构中,包括一个主平台以及两侧的两个辅助平台,竖直方向的支撑杆分别与辅助平台固接。
需要说明的是,所示结构中,球铰是复合球铰,即具有两个独立球铰的功能。为了结构安排方便起见,也可将复合球铰分离为二,即,在连接水平支撑杆的球铰的中间位置,如夹角60度,均布三个球铰,然后在平台的同侧沿平台的法向分别连接另外三根竖直支撑杆。水平支撑杆的球铰与竖直支撑杆的球铰分布夹角的大小、分布半径的大小以及所在平面的相对高度可根据具体结构尺寸的安排合理设置。而虎克铰和球铰的实现方式也可根据具体要求采用关节轴承、球面轴承和柔性铰链机构等方式来实施。
主平台上设有平台连接孔,外壳上设有外壳连接孔。平台联接孔用于与被测对象进行联接紧固;而外壳联接孔用于将外壳,也即本传感器的整体的固定和安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基于改进型六杆平台的六分量力传感器同时实现空间广义力的六分量检测传感;环境适应性好,可释放和消除温度变化造成的热变形;本发明结构对称紧凑和工艺简单等优点,可以用于实现单体式的也可以用于组合式的六分量力传感器;相对于基于经典Stewart六杆平台的六分量力传感器,本发明具有耦合程度小,并易于实现各项同性。另外,本发明的预紧型可使得六分量力传感器中的每个拉压力传感器总是工作在受压的状态,从而提高整体六分量力传感器的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详细描述:
图1为空间广义力坐标示意图;
图2为背景技术中的六分量力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传感器外部整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传感器拆除外壳后的正面视图;
图5为图4的仰视图;
图6为图4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六杆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俯视图;
图9本发明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1水平受力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1竖直受力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4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主平台;3.辅助平台;4.水平方向的支撑杆;5.竖直方向的支撑杆;6.球铰;7.虎克铰;8.辅助球铰;9.平台连接孔;10.外壳连接孔;11.水平方向拉压力传感器;12.竖直方向拉压力传感器;13.力敏元件;14.竖直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的传感器包括一个主平台2和一个辅助平台3,主平台2和辅助平台3之间设置外壳1,主平台2沿圆周均匀间隔设置三个球铰6,每个球铰6上连接一个水平方向的支撑杆4和一个竖直方向的支撑杆5,球铰6和支撑杆皆设置在外壳1内;水平方向的支撑杆4的末端与外壳1固接,竖直方向的支撑杆5与辅助平台3固接。
支撑杆为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包括水平方向拉压力传感器11和竖直方向拉压力传感器12。支撑杆通过虎克铰7与外壳1、辅助平台3联接。主平台上设有平台连接孔9,外壳1上设有外壳连接孔10。
如图9所示,直接采用水平方向拉压力传感器11和竖直方向拉压力传感器12取代图7中的水平方向的支撑杆4和竖直方向的支撑杆5,并结合处理电路来构成组合式六分量力传感器。需要说明的是,为保证结构的对称性,拉压力传感器的选型可选为一种或两种,即,对应于水平拉压力传感器组必须是一样的,对应于竖直拉压力传感器组也必须一致,但两组的选型可以一样也可以不一样。
如10所示,在图示坐标系下,根据图1广义力的定义,Fx,Fy和Mz将由水平拉压力传感器组给出,而Mx,My和Fz将由竖直拉压力传感器组给出。
下文以图9所示的六杆平台的组合式六分量力传感器为对象,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1.力的六个分量的计算
在图10所示坐标系下,本发明六分量力传感器所受广义力的Fx,Fy和Mz这三个分量将由水平拉压力传感器组给出,而另三个分量Mx,My和Fz将由竖直拉压力传感器组给出。
1)先分析水平拉压力传感器组受力和Fx,Fy和Mz的关系。如图10所示,记三只水平拉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力分别为T1,T2和T3;记三只水平拉压力传感器虎克铰分度圆半径为Rh;记Fx和Fy合力为P,P与X轴夹角为θ。
则有: Mz = - ( T 1 + T 2 + T 3 ) · Rh Fx = T 1 - T 2 + T 3 2 Fy = 3 2 ( T 2 - T 3 ) - - - ( 1 )
2)再分析竖直拉压力传感器组的受力和Mx,My和Fz的关系。如图11所示,记三只竖直拉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力分别为F1,F2和F3;记三只水平拉压力传感器虎克铰分度圆半径为Rv;记Mx和My合力矩为M,其方向与X夹角θ。
则有: Fz = F 1 + F 2 + F 3 Mx = ( F 1 - F 2 + F 3 2 ) · Rv My = 3 2 ( F 2 - F 3 ) · Rv - - - ( 2 )
2.刚度各向同性分析
由上文所述,水平拉压力传感器组和竖直拉压力传感器组是独立的。
1)首先分析水平拉压力传感器组在其所在平面内的具有刚度各向同性的性质,参见图10,即,需要证明在水平力P沿任意方向作用时,平台都发生同样大小的水平位移。
仅考虑P的作用,即令Mz=0,
则有:
平台刚度远大于水平拉压力传感器的拉压刚度kh,则在外力P作用下,平台的位移取决于三只水平拉压力传感器的拉压变形。记外力P在其方向上位移为δ,即平台的位移;记三只水平拉压力传感器的拉压变形位移分别为δ1,δ2,δ3;记系统水平方向刚度为Kh,则有
Pδ=T1δ1+T2δ2+T3δ3      (4)
则由虎克定律,上式可变换为
P 2 K h = T 1 2 + T 2 2 + T 3 2 k h - - - ( 5 )
将式(3)代入上式,有
Figure BSA00000303897100063
K h = 3 2 k h - - - ( 7 )
因此,本发明六分量力传感器在水平面内的刚度与外力方向无关,即,在水平面内具有刚度各项同性的性质,且刚度单只水平拉压力传感器拉压刚度的1.5倍。
2)再分析竖直拉压力传感器组可确保平台具有倾斜刚度各向同性的性质,参见图11,即,需要证明在力矩M绕平台内任意方向作用时,平台都发生同样大小的转角位移。
记竖直拉压力传感器的拉压刚度为kv,记系统抗弯刚度为Kv。
同理,仅考虑M的作用,即令Fz=0,则Mx和My引起的绕X轴和绕Y轴转角分别为:
φ x = 2 M 3 R v 2 k v cos θ φ y = 2 M 3 R v 2 k v sin θ - - - ( 8 )
可知,M引起的绕方向轴线的转角为
Figure BSA00000303897100072
从而,系统抗
弯刚度为:
K v = M φ = 2 3 R v 2 k v - - - ( 9 )
因此,本发明六分量力传感器的抗弯刚度也与外力矩方向无关,即,具有抗弯刚度各项同性的性质,且抗弯刚度由单只竖直拉压力传感器拉压刚度及其分度圆半径确定。
3)最后讨论本发明六分量力传感器竖直方向的拉压刚度kz和绕竖直轴的抗扭刚度tv
显然,kz为三只竖直拉压力传感器的并联刚度,kz=3*kv。令kz=Kh,有
Figure BSA00000303897100074
Figure BSA00000303897100075
即,选取的单只竖直拉压力传感器的拉压刚度为单只水平拉压力传感器的拉压刚度的一半,即可保证本发明六分量力传感器在任意方向上的拉压刚度具有各向同性的性质。
同理,tv由三只水平拉压力传感器的拉压刚度提供的,tv=3Rh 2kh。令tz=Kv,有
Figure BSA00000303897100076
因kh=2kv,有Rv=3Rh,即,选取竖直拉压力传感器的分度圆半径为水平拉压力传感器的分度圆半径的3倍,即可保证本发明六分量力传感器在任意方向上的抗弯刚度具有各向同性的性质。
实施例2
如图12所示,传感器包括一个主平台2和两侧的两个辅助平台3,每个球铰连6接四个支撑杆,即两个水平方向的支撑杆4和两个竖直方向的支撑杆5。水平方向的支撑杆4的末端与外壳1通过虎克7铰联接,竖直方向的支撑杆5与辅助平台3通过虎克7铰联接。其它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如图13所示,在每个支撑杆上适当位置设置力敏元件13,如应变片,结合处理电路来构成力传感器并输出被测力的六个分量。其它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如图14所示,为使得结构更为紧凑每个球铰6连接两个支撑杆,其中一个为水平方向的支撑杆4,另一个为竖直方向的支撑杆5。相邻的球铰6之间设置辅助球铰8,每个辅助球铰8上设置竖直梁14,竖直梁14与竖直方向的支撑杆5位于主平台2的同一侧。竖直梁14为压力传感器或支撑杆上设置力敏元件。其它同实施例1。

Claims (10)

1.一种六分量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平台和辅助平台,主平台和辅助平台之间设置外壳,主平台沿圆周均匀间隔设置三个球铰,每个球铰上连接水平方向的支撑杆和竖直方向的支撑杆,球铰和支撑杆皆设置在外壳内;水平方向的支撑杆的末端与外壳联接,竖直方向的支撑杆与辅助平台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分量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支撑杆为压力传感器或支撑杆上设置力敏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六分量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支撑杆通过虎克铰与外壳、辅助平台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六分量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每个球铰连接两个支撑杆,其中一个为水平方向的支撑杆,另一个为竖直方向的支撑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六分量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球铰之间设置辅助球铰,每个辅助球铰上设置竖直梁,竖直梁与竖直方向的支撑杆位于主平台的同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六分量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竖直梁为压力传感器或支撑杆上设置力敏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六分量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每个球铰沿四个方向连接四个支撑杆,其中两个为水平方向的支撑杆,另两个为竖直方向的支撑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六分量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主平台的两侧各设置一个辅助平台,竖直方向的支撑杆分别与辅助平台固接。
9.根据权利要求4或7所述的六分量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主平台上设有平台连接孔。
10.根据权利要求4或7所述的六分量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外壳上设有外壳连接孔。
CN2010105076649A 2010-10-09 2010-10-09 六分量力传感器 Pending CN1024452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076649A CN102445290A (zh) 2010-10-09 2010-10-09 六分量力传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076649A CN102445290A (zh) 2010-10-09 2010-10-09 六分量力传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45290A true CN102445290A (zh) 2012-05-09

Family

ID=46008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076649A Pending CN102445290A (zh) 2010-10-09 2010-10-09 六分量力传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4529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68670A (zh) * 2019-02-15 2019-04-23 上海交大临港智能制造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六维力传感器
WO2021051952A1 (zh) * 2019-09-18 2021-03-25 马洪文 基于并联杆系多维力传感器的多维力获取方法
CN114812908A (zh) * 2021-07-23 2022-07-29 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一种八分支正交并联式六分量力传感器及其结构优化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05706A (ja) * 1995-08-07 1997-04-22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6軸負荷装置
US6223604B1 (en) * 1998-01-23 2001-05-01 Wisconsin Alumni Research Foundation Mobile truss testing apparatus
CN101067579A (zh) * 2007-06-12 2007-11-0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大应变变形比六维并联传感器
CN101694407A (zh) * 2009-10-23 2010-04-14 燕山大学 过约束大量程并联六维测力平台
CN201803817U (zh) * 2010-10-09 2011-04-20 杨锦堂 六分量力传感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05706A (ja) * 1995-08-07 1997-04-22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6軸負荷装置
US6223604B1 (en) * 1998-01-23 2001-05-01 Wisconsin Alumni Research Foundation Mobile truss testing apparatus
CN101067579A (zh) * 2007-06-12 2007-11-0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大应变变形比六维并联传感器
CN101694407A (zh) * 2009-10-23 2010-04-14 燕山大学 过约束大量程并联六维测力平台
CN201803817U (zh) * 2010-10-09 2011-04-20 杨锦堂 六分量力传感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68670A (zh) * 2019-02-15 2019-04-23 上海交大临港智能制造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六维力传感器
CN109668670B (zh) * 2019-02-15 2020-11-24 上海交大临港智能制造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六维力传感器
WO2021051952A1 (zh) * 2019-09-18 2021-03-25 马洪文 基于并联杆系多维力传感器的多维力获取方法
CN114812908A (zh) * 2021-07-23 2022-07-29 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一种八分支正交并联式六分量力传感器及其结构优化方法
CN114812908B (zh) * 2021-07-23 2024-03-26 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一种八分支正交并联式六分量力传感器及其结构优化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54032B1 (en) Six-dimensional force and torque sensor
JP6476730B2 (ja) 力検出装置及びロボット
CN101430237B (zh) 一种振动试验中的多维力测试系统
CN102353482B (zh) 一种能够实现六维空间力测量的力矩传感器
Yi et al. Spatial shape reconstruction using orthogonal fiber Bragg grating sensor array
CN103076131A (zh) 用于测量大型机械臂大力与小力矩的六维力与力矩传感器
JPH10332502A (ja) 6分力ロードセル
CN102589792A (zh) 静电电容式力传感器
CN204666117U (zh) 基于零刚度隔振结构的多方向绝对位移测量装置
CN101246064A (zh) 弹性铰并联6-ups六维测力平台
CN101907502B (zh) 并联式解耦结构三维力传感器
CN102445290A (zh) 六分量力传感器
CN201803817U (zh) 六分量力传感器
CN105841874A (zh) 一种可重构型并联多维力传感器
KR20110098070A (ko) 6축 힘-모멘트 감지센서
CN105973455A (zh) 一种压电应变组合式微振动测量装置
Sun et al.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 large-range precision micromanipulator
CN109781329B (zh) 一种六梁结构的六维力传感器
JP5117804B2 (ja) 6軸力センサ
CN100535620C (zh) 正交串联线弹性体式六维力传感器
Sun et al.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a novel six-axis force/torque sensor with good isotropy and high sensitivity
CN100480652C (zh) 三维力整体组装式六维测力传感器
CN205719350U (zh) 一种并联式五维力传感器
CN102121943B (zh) 基于微型单轴加速度敏感元件/传感器的六维加速度传感器
US20050120809A1 (en) Robotic force sens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