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44944B - 湿度调节系统 - Google Patents

湿度调节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44944B
CN102444944B CN201110359578.2A CN201110359578A CN102444944B CN 102444944 B CN102444944 B CN 102444944B CN 201110359578 A CN201110359578 A CN 201110359578A CN 102444944 B CN102444944 B CN 1024449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control system
external zones
humidity control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5957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44944A (zh
Inventor
陈昭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4449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449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449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4494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4Free-cooling system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湿度调节系统,适用于无尘室中,此无尘室包括机台工作区与外围区,其中外围区大体环绕机台工作区,而机台工作区具有气体入口与气体出口,并通过气体入口与气体出口连通至外围区。此湿度调节系统包括高压喷雾装置,配置于无尘室的外围区而邻近气体出口,用以提供雾气,以对自机台工作区流向外围区的气体进行降温及加湿。本发明在无尘室的外围区内设置高压喷雾装置,以对机台在工艺中所产生的高温气体进行等焓加湿,因而无须耗费额外的能量来对气体进行加湿前的加热。此外,本发明可有效降低无尘室的运转成本,符合现今节能环保的趋势。

Description

湿度调节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度调节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无尘室中的湿度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在高科技产业中,由于对产品的精密程度要求极高,因此必须在无尘、无污染且恒温恒湿的无尘室环境中进行产品制造及加工等作业,以确保产品的品质。
图1为公知一种无尘室的温湿度调节系统的配置示意图。请参照图1,公知的无尘室100是利用外气空调装置102来控制进入无尘室100内的气体的温度及湿度。详细来说,外气空调装置102具有入气口101以及出气口103,并包括第一过滤单元110、温度调节单元120、加湿单元130、温度调节单元140、送风单元150以及第二过滤单元160。当外界气体由入气口101进入外气空调装置102内后,会先经由第一过滤单元110初步过滤杂质,并通过温度调节单元120将通过过滤单元110的气体预冷却或预加热,再利用加湿单元130所喷洒出的水气提高气体的湿度。由于在加湿过程中气体的温度会大幅降低,因此在进行加湿后需再通过温度调节单元140对气体进行加热,以使气体达到目标温度,然后再通过送风单元150将此气体g往出气口103送,使气体g在通过第二过滤单元160后,可经由出气口103输送至无尘室100内。
由上述可知,公知需利用外气空调装置102对欲输送无尘室内的气体进行二次加热,以使气体达预定的温度及湿度。然而,此种做法的耗能需求量大,不但增加工艺成本,也难以符合现今节能环保的趋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湿度调节系统,以节省维护无尘室的耗能费用。
本发明提出一种湿度调节系统,适用于无尘室中,此无尘室包括机台工作区与外围区,其中外围区环绕机台工作区,而机台工作区具有气体入口与气体出口,并通过气体入口与气体出口连通至外围区。此湿度调节系统包括高压喷雾装置,配置于无尘室的外围区而邻近气体出口,用以提供雾气,以对自机台工作区流向外围区的气体进行降温及加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湿度调节系统还包括冷却装置,配置于该外围区而相对该高压喷雾装置邻近该气体出口,用以降温自机台工作区流向外围区的气体。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湿度调节系统还包括外气空调装置,用以提供外气至外围区,以使外气通过气体入口流入机台工作区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外气空调装置配置于无尘室外,并通过气体通道连接至外围区。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外气空调装置配置于外围区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外气空调装置包括温度调节单元,用以加热或冷却外气。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外气空调装置还包括加湿单元,适于提供水气。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湿度调节系统还包括第一温/湿度传感器,设置于无尘室的外围区而邻近气体出口。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湿度调节系统还包括第二温/湿度传感器,设置于无尘室的机台工作区内而邻近气体入口。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高压喷雾装置的工作压力介于10Kg/cm2至100Kg/cm2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雾气的粒径小于100微米。
本发明是在无尘室的外围区内设置高压喷雾装置,以对机台在工艺中所产生的高温气体进行等焓加湿,因而无须耗费额外的能量来对气体进行加湿前的加热。
本发明可有效降低无尘室的运转成本,符合现今节能环保的趋势。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公知一种无尘室的温湿度调节系统的配置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湿度调节系统的配置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湿度调节系统的配置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湿度调节系统的配置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300:无尘室;
101:入气口;
102、250:外气空调装置;
103:出气口;
110:第一过滤单元;
120、140、252:温度调节单元;
130、254:加湿单元;
150、256:送风单元;
160:第二过滤单元;
200、400:湿度调节系统;
210:高压喷雾装置;
220:冷却装置;
230:第一温/湿度传感器;
240:第二温/湿度传感器;
310:工作区;
312:气体入口;
314:气体出口;
320:外围区;
322:回风道;
323:过滤风扇;
324:过滤室;
326:收集室;
402:气体通道;
A、g、O:气体;
I:外界气体。
具体实施方式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湿度调节系统的配置示意图。请参照图2,湿度调节系统200适用于无尘室300中,且无尘室300包括机台工作区310与外围区320,其中外围区320环绕机台工作区310,而机台工作区310具有气体入口312与气体出口314,并通过气体入口312与气体出口314连通至外围区320。
具体来说,机台工作区310为工艺机台所放置的区域,相关人员也是在机台工作区310内操作机台以进行工艺。外围区320则是包括回风道322、过滤室324以及收集室326。过滤室324位于机台工作区310上方,并通过气体入口312连通至机台工作区310。而且,过滤室324内可设有多个过滤风扇323,其中各过滤风扇323分别对应至一个气体入口312,用以过滤外界气体I并将其引入机台工作区310内。
承上述,收集室326位于机台工作区310下方,并通过气体出口314连通至机台工作区310,气体出口314举例可为一个或多个,在此并不局限。回风道322则位在机台工作区310的侧边,并连通于过滤室324与收集室326之间。据此,在机台工作区310内的气体A可将污染物从气体出口314携带至收集室326,再经由回风道322回流至过滤室324,以通过过滤风扇323将污染物滤除,进而维持机台工作区310内的洁净度。
湿度调节系统200则包括高压喷雾装置210,配置于无尘室300的外围区320中而邻近气体出口314,用以提供雾气,以对自机台工作区310流向外围区320的气体O进行降温及加湿。在本实施例中,高压喷雾装置210例如是配置于回风道322内,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高压喷雾装置210也可以因应实际需求而配置于过滤室324或收集室326内。
值得一提的是,粒径愈小的水珠愈容易被蒸发,因此本实施例的高压喷雾装置210例如是以10Kg/cm2至100Kg/cm2的高压喷洒出粒径小于100微米的雾气,以便于迅速提高气体的湿度。其中,高压喷雾装置210的工作压力较佳为50-70kg/cm2,且其所喷出的雾气的粒径较佳为40微米。
由图2可知,外界气体I进入无尘室300后,会先经过过滤室324内的过滤风扇323将外界气体I所携带的污染物滤除,并通过气体入口312将其输送至机台工作区310内。之后,由于设置在机台工作区310内的工艺机台(未示出)在运作时会产生热能而使机台工作区310内的气体A温度上升,因此当气体A从机台工作区310通过气体出口314流至外围区320时,即可通过高压喷雾装置210对此高温气体O进行等焓加湿,一方面可使气体O达到目标湿度,另一方面也可降低气体O的温度。
特别的是,本实施例的湿度调节系统200例如是还包括有冷却装置220、第一温/湿度传感器230与第二温/湿度传感器240,其中冷却装置220是配置于外围区320而相对高压喷雾装置210邻近气体出口314,用以在利用高压喷雾装置220对气体O进行加湿前,先降低气体O的温度。第一温/湿度传感器230是设置于无尘室300的外围区320而邻近气体出口314,用以感测自机台工作区310所流出的气体O的温/湿度。第二温/湿度传感器240则是配置于机台工作区310内而邻近气体入口312,用以感测流入机台工作区310的气体A的温/湿度。
具体来说,冷却装置220与高压喷雾装置210的运转功率是依据第一温/湿度传感器230及第二温/湿度传感器240所测得的数据来决定。举例来说,冷却装置220的运转功率视第一温/湿度传感器230及第二温/湿度传感器240所测得的气体温度与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来做调整。另一方面,高压喷雾装置210的运转功率视第一温/湿度传感器230及第二温/湿度传感器240所测得的气体湿度与目标湿度之间的差值来做调整。
自机台工作区310所流出的气体O在经过冷却装置220对其进行降温冷却,并经由高压喷雾装置210对其进行加湿之后,会经由回风道322回流至过滤室324,然后再经由气体入口312流至机台工作区310内,进而使机台工作区310内具有恒温恒湿的环境气体A。
需要注意的是,为降低高压喷雾装置210的运转功率,如图3所示,本发明在另一实施例中的湿度调节系统400还可以包括外气空调装置250,其例如是直接配置于外围区320的过滤室324内,或是如图4所示,通过气体通道402连通至外围区320的过滤室324。
在图3及图4中,外气空调装置250例如是包括温度调节单元252与加湿单元254,且外气I在通入至外气空调装置250内后,会先经由温度调节单元252对其进行加热或冷却,然后再利用加湿单元254所提供的水气对此外气进行加湿,以提高其湿度。之后,外气空调装置250会利用送风单元256将已加湿过的外气I通入无尘室300内,而后续在无尘室300内的气体的温/湿度调控则如前文所述。在此,由于通入无尘室300内的气体I已先经由外气空调装置250进行加湿以稍微提高湿度,因此可缩短高压喷雾装置210将自机台工作区310所流出的气体O加湿至目标湿度所需的时间,并且可降低高压喷雾装置210的运转功率,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发明是在无尘室的外围区内设置高压喷雾装置,以对机台在工艺中所产生的高温气体进行等焓加湿,因而无须耗费额外的能量来对气体进行加湿前的加热,以降低耗能。而且,还可在提高气体的湿度的同时,也消耗掉机台所产生的热能。之后,并利用等焓加湿后的气体来维持无尘室的机台工作区的恒温恒湿。相较于公知,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可仅先提高空气干球温度(dry-bulb temperature,DBT)至约25度C,增加空气热焓,空气相对湿度因而降低,但空气含水率不变;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利用高压喷雾加热泵加压至约50-70kg/cm2,产生喷雾微粒水珠(例如粒径为40微米),并将其分布于空气中产生加湿;于无尘室内使用高压喷雾加湿,水雾将回风降温等焓加湿,可节省无尘室干盘管(dry coil)中冰水循环量,降低无尘室运转成本;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可仅将空气干球温度举例提高至约25度C,经等焓加湿达干球温度为约15度C且绝对湿度(absolutely humidity,AH)为6g/kg,故不须耗费大量热水,借以达到节能效益。由此可知,与公知需对气体进行二次加热的方法相较之下,本发明可有效降低无尘室的运转成本,符合现今节能环保的趋势。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湿度调节系统,适用于一无尘室,该无尘室包括一机台工作区与一外围区,该外围区环绕该机台工作区,且该机台工作区具有一气体入口与一气体出口,并通过该气体入口与该气体出口连通至该外围区,而该湿度调节系统包括一高压喷雾装置,配置于该外围区而邻近该气体出口,适于提供一雾气,以对自该机台工作区流向该外围区的一气体进行降温及加湿, 
该湿度调节系统还包括:一第一温/湿度传感器,设置于该无尘室的该外围区而邻近该气体出口;以及一第二温/湿度传感器,设置于该无尘室的该机台工作区内而邻近该气体入口, 
其中该高压喷雾装置的运转功率是依据该第一温/湿度传感器及该第二温/湿度传感器所测得的数据来决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度调节系统,还包括一冷却装置,配置于该外围区而相对该高压喷雾装置邻近该气体出口,用以降温该气体, 
其中该外围区包括回风道、过滤室以及收集室, 
该过滤室位于该机台工作区上方,并通过该气体入口连通至该机台工作区,该过滤室内可设有多个过滤风扇,各所述过滤风扇分别对应至一个所述气体入口,用以过滤外界气体并将其引入该机台工作区内, 
该回风道位于该机台工作区的侧边,并连通于该过滤室与该收集室之间,在该机台工作区内的气体将污染物从该气体出口携带至该收集室,再经由该回风道回流至该过滤室,以通过该过滤风扇将污染物滤除,进而维持该机台工作区内的洁净度, 
该高压喷雾装置配置于该回风道、该过滤室或该收集室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度调节系统,还包括一外气空调装置,适于提供一外气至该外围区,以使该外气通过该气体入口流入该机台工作区内,该外气空调装置包括送风单元,该送风单元被用于将已加湿过的外气通入该无尘室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湿度调节系统,其中该外气空调装置配置于该无尘室外,并通过一气体通道连接至该外围区。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湿度调节系统,其中该外气空调装置配置于该外围区内。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湿度调节系统,其中该外气空调装置包括一温度调节单元,适于加热或冷却该外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湿度调节系统,其中该外气空调装置还包括一加湿单元,适于提供一水气,以加湿该外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度调节系统,其中该高压喷雾装置的工作压力介于10Kg/cm2至100Kg/cm2,且在该高压喷雾装置提供雾气之前,该无尘室的空气干球温度被提高至25度,而在该高压喷雾装置提供雾气之后,该空气干球温度达15度且绝对湿度为6g/kg。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度调节系统,其中该雾气的粒径小于100微米。 
CN201110359578.2A 2011-09-02 2011-11-09 湿度调节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449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31784 2011-09-02
TW100131784A TWI431227B (zh) 2011-09-02 2011-09-02 濕度調節系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44944A CN102444944A (zh) 2012-05-09
CN102444944B true CN102444944B (zh) 2014-05-07

Family

ID=46007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59578.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44944B (zh) 2011-09-02 2011-11-09 湿度调节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44944B (zh)
TW (1) TWI4312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78426A (zh) * 2014-08-08 2014-12-03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微藻培养的温度控制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74886B1 (ko) * 2007-09-20 2008-12-19 주식회사 원방테크 크린룸내 직접분무식 기화가습장치 및 습도제어방법
KR20090082042A (ko) * 2008-01-25 2009-07-29 타이완 미카 엔지니어링 컨설턴츠 컴퍼니, 리미티드 블리드-인 방식의 냉각수 시스템을 갖춘 팬-건조 냉각 코일유닛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74886B1 (ko) * 2007-09-20 2008-12-19 주식회사 원방테크 크린룸내 직접분무식 기화가습장치 및 습도제어방법
KR20090082042A (ko) * 2008-01-25 2009-07-29 타이완 미카 엔지니어링 컨설턴츠 컴퍼니, 리미티드 블리드-인 방식의 냉각수 시스템을 갖춘 팬-건조 냉각 코일유닛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44944A (zh) 2012-05-09
TWI431227B (zh) 2014-03-21
TW201312060A (zh) 2013-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633185C (en) Intelligent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for a paint booth
CN104964351B (zh) 数据中心的二维动态送风节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EP2623878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ditioning air
CN113820163B (zh) 一种飞机试验用温湿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5180317B (zh) 一种温湿度独立处理空调系统中新风节能处理系统以及方法
KR20140054879A (ko) 자연 공기를 이용한 서버룸 냉각 장치 및 방법
GB2483095A (en) Air handling unit
CN106225071B (zh) 一种双循环温湿度控制系统
CN105607680A (zh) 储粮通风控制实验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407653B (zh) 混凝土养护室温、湿度均匀性智能控制系统
CN204853780U (zh) 一种温湿度独立处理空调系统中新风节能处理系统
CN102444944B (zh) 湿度调节系统
CN111256220A (zh) 全自动真空闪蒸再生溶液除湿恒温恒湿空调系统
JP5840939B2 (ja) 外気調和機の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CN103398419A (zh) 新型高精度恒温恒湿空调机
CN105605701A (zh) 一种恒温恒湿系统
GB2465693A (en) Method of conditioning exterior air for a spray booth
CN107376604A (zh) 一种工业发酵废气除湿方法及装置
CN102444946B (zh) 湿度调节系统
CN207779079U (zh) 调压式热风混合室
CN111750465A (zh) 数据中心热管式间接蒸发自然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894911A (zh) 一种板材加湿加热装置
TW201413189A (zh) 無塵室高速水洗式外氣空調箱供氣系統及其建置方法
CN107062469A (zh) 一种工作间环境控制设备及系统
CN220235033U (zh) 一种化工静电防护可调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