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36300B - 一种计算机及其浮地设计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计算机及其浮地设计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36300B
CN102436300B CN201010296598.5A CN201010296598A CN102436300B CN 102436300 B CN102436300 B CN 102436300B CN 201010296598 A CN201010296598 A CN 201010296598A CN 102436300 B CN102436300 B CN 1024363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uter
ground
project organization
casing
floating gr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9659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36300A (zh
Inventor
陈志列
张绪坤
余灿强
曹建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anxiang Smar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VOC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VOC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EVOC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29659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363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363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363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363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363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电路设计领域,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及其浮地设计结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的浮地设计结构增强了计算机的耐压性能,即使计算机的机壳上有AC?1000V以上的电压,仍然不会对计算机造成损害,另外,由于接到机壳地的元器件与机壳地之间都采用电容隔离,电源的输入地和输出地之间也采用电容隔离,外设和机箱也做了绝缘,并且主板电路功能地和机壳地之间的电容的容量之和小于或等于0.1μf,这样就使得计算机的绝缘电阻测试、介质强度测试以及电磁兼容测试都满足标准值。

Description

一种计算机及其浮地设计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路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计算机及其浮地设计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针对电力、重工、地铁等行业设计的计算机产品越来越多,这些行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产品要工作在大功率、高电压的系统环境下,这样,接地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接地技术是电子通讯设备必须采用的重要技术,正确的接地不仅是保护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必要手段,也是电子通讯设备稳定和可靠地工作的重要条件。产品的机壳地通常情况下是接大地的,而在电力等行业系统中,机壳地会接入电站的接地铜排上,相关的电力电气设备(包括高压系统)都是接在此铜排上,因此会从地串入干扰,所以主板电路功能地应该与之隔离。针对以上情况,通常只能采用浮地设计来解决设备的接地问题。浮地是主板电路功能地在电气上与机壳地或者说是和大地绝缘,相对于大地是悬浮的。
但是,现有的计算机的浮地设计结构还存在绝缘电阻测试、介质强度测试以及电磁兼容测试无法达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的浮地设计结构,旨在解决现有的计算机存在绝缘电阻测试、介质强度测试以及电磁兼容测试无法达标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计算机的浮地设计结构,包括机壳、电源、主板和外设,所述主板上的滤波元器件不接机壳地,或者接机壳地的滤波元器件采用第一电容,所述主板电路功能地和所述机壳地之间也连接有第一电容,所述主板电路功能地和所述机壳地之间的第一电容的容量之和小于或等于0.1μf,所述外设通过绝缘材料接机壳,所述电源包括输入地和输出地,所述输入地接机壳地,所述输出地通过第二电容接机壳地。
更进一步地,所述主板的固定螺丝孔通过所述第一电容接主板电路功能地,或者所述主板的固定螺丝孔不和主板电路功能地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计算机的浮地设计结构还包括屏蔽线,所述屏蔽线的屏蔽层与一铁图连接,所述铁图接在所述机壳或主板的固定螺丝孔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主板上位于PCB同一层的信号线与机壳地或固定螺丝孔的间距大于或等于20mil。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容采用耐压大于AC500V的高压电容。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容采用耐压大于或等于AC3000V的高压电容。
更进一步地,所述外设包括硬盘和光驱。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计算机的浮地设计结构的计算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的浮地设计结构增强了计算机的耐压性能,即使计算机的机壳上有AC1000V以上的电压,仍然不会对计算机造成损害,另外,由于接到机壳地的元器件与机壳地之间都采用电容隔离,电源的输入地和输出地之间也采用电容隔离,外设和机箱也做了绝缘,并且主板电路功能地和机壳地之间的电容的容量之和小于或等于0.1μf,这样就使得计算机的绝缘电阻测试、介质强度测试以及电磁兼容测试都满足标准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的浮地设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的屏蔽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的浮地设计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计算机的浮地设计结构包括机壳1、电源2、主板3和外设4,主板3上的滤波元器件(图中未示出)不接机壳地5,或者接机壳地5的滤波元器件(图中未示出)采用第一电容C1,主板电路功能地6和机壳地5之间也连接有第一电容C1,主板电路功能地6和机壳地5之间的第一电容C1的容量之和小于或等于0.1μf,其目的是为了满足介质强度测试指标(使用AC500V50Hz工频电压测试,漏电流小于5mA),外设4通过绝缘材料8接机壳1,电源2包括输入地21和输出地22,输入地21接机壳地5,输出地22通过第二电容C2接机壳地5。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主板3的固定螺丝孔31通过第一电容C1接主板电路功能地6,或者主板3的固定螺丝孔31不和主板电路功能地6连接。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第一电容C1采用耐压大于AC500V的高压电容。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第二电容C2采用耐压大于或等于AC3000V的高压电容。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为了满足介质强度测试指标,主板3上位于PCB同一层的信号线与机壳地5或固定螺丝孔31的间距必须大于或等于20mil。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外设4包括硬盘和光驱。当然,外设4还可以包括计算机中的其他外设,比如接口卡。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的屏蔽线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为了电磁兼容的性能要求,需要使用屏蔽线7传递高速信号,当这些屏蔽线接口是使用插针的接口(例如VGA、LVDS、DVI等接口)时,屏蔽线7的屏蔽层71不能直接和主板电路功能地6相连,屏蔽线7的屏蔽层71与一铁图9连接,铁图9接在机壳1或主板3的固定螺丝孔31上。
本发明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的浮地设计结构的计算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的浮地设计结构增强了计算机的耐压性能,即使计算机的机壳上有AC1000V以上的电压,仍然不会对计算机造成损害,另外,由于接到机壳地的元器件与机壳地之间都采用电容隔离,电源的输入地和输出地之间也采用电容隔离,外设和机箱也做了绝缘,并且主板电路功能地和机壳地之间的电容的容量之和小于或等于0.1μf,这样就使得计算机的绝缘电阻测试、介质强度测试以及电磁兼容测试都满足标准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计算机的浮地设计结构,包括机壳、电源、主板和外设,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上的滤波元器件不接机壳地,或者接机壳地的滤波元器件采用第一电容,主板电路功能地和所述机壳地之间也连接有第一电容,所述主板电路功能地和所述机壳地之间的第一电容的容量之和小于或等于0.1μf,所述外设通过绝缘材料接机壳,所述电源包括输入地和输出地,所述输入地接机壳地,所述输出地通过第二电容接机壳地;
所述计算机的浮地设计结构还包括屏蔽线,当这些屏蔽线接口是使用插针的接口时,屏蔽线的屏蔽层不能直接和主板电路功能地相连,所述屏蔽线的屏蔽层与一铁圈连接,所述铁圈接在所述机壳或主板的固定螺丝孔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的浮地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的固定螺丝孔通过所述第一电容接主板电路功能地,或者所述主板的固定螺丝孔不和主板电路功能地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的浮地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上位于PCB同一层的信号线与机壳地或固定螺丝孔的间距大于或等于20mil。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计算机的浮地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容采用耐压大于AC500V的高压电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的浮地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容采用耐压大于或等于AC3000V的高压电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的浮地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设包括硬盘和光驱。
7.一种计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计算机的浮地设计结构。
CN201010296598.5A 2010-09-29 2010-09-29 一种计算机及其浮地设计结构 Active CN1024363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96598.5A CN102436300B (zh) 2010-09-29 2010-09-29 一种计算机及其浮地设计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96598.5A CN102436300B (zh) 2010-09-29 2010-09-29 一种计算机及其浮地设计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36300A CN102436300A (zh) 2012-05-02
CN102436300B true CN102436300B (zh) 2016-05-04

Family

ID=459843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96598.5A Active CN102436300B (zh) 2010-09-29 2010-09-29 一种计算机及其浮地设计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363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8089B (zh) * 2015-06-25 2018-04-03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一种射频浮地的处理装置
CN110036539B (zh) 2016-12-08 2020-04-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带usb端口的设备
CN110850906A (zh) * 2019-09-29 2020-02-28 中国人民解放军63660部队 一种工作于强电磁辐射环境中的远程气路自动控制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77057B1 (en) * 2000-08-17 2002-11-0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High frequency de-coupling via short circuits
CN1916817A (zh) * 2006-09-08 2007-02-21 上海爱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pc平台工控机的浮地抗干扰方法及其设备
CN101295193B (zh) * 2008-06-11 2010-06-02 宁波乐邦斯比泰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车载电脑用直流atx电源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77057B1 (en) * 2000-08-17 2002-11-0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High frequency de-coupling via short circuits
CN1916817A (zh) * 2006-09-08 2007-02-21 上海爱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pc平台工控机的浮地抗干扰方法及其设备
CN101295193B (zh) * 2008-06-11 2010-06-02 宁波乐邦斯比泰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车载电脑用直流atx电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36300A (zh) 2012-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40016289A1 (en) Network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257841B2 (en) USB connector, PCB connected thereto, and USB device
CN102436300B (zh) 一种计算机及其浮地设计结构
CN105953911A (zh) 用于高压断路器机械故障监测的振动传感器
CN103091524A (zh) 一种电缆振荡波局部放电检测系统的屏蔽装置
CN104200078A (zh) 一种抑制emi干扰的方法
CN102687349A (zh) 金属板结构以及电子装置
CN203193504U (zh) 一种防信息泄露的电源适配器
CN204794664U (zh) 电磁兼容滤波器
CN202979518U (zh) 具有usb接口的非金属外壳电子设备
CN102227050B (zh) 开关柜二次电路屏蔽接地电路
WO2020216001A1 (zh) Usb模组及终端
CN104953802A (zh) 电磁兼容滤波器
CN114639507B (zh) 一种光电设备数字地与外界机壳绝缘的结构
US10181682B2 (en) Ungrounded shield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4191056U (zh) 电子设备用外壳及电子设备
CN203085880U (zh) 一种usb数据连接线
CN202394455U (zh) 宽温加固显示器
CN216210999U (zh) 一种用于防护高压放电的转接设备及终端设备
CN202713144U (zh) 直流电机电磁兼容抗干扰系统
CN209390301U (zh) 电子装置与剧场喇叭组
CN201797175U (zh) 具有接地功能的连接器结构与计算机系统
TWI409002B (zh) 電子裝置
CN103152975A (zh) 墙面开关的印刷电路板
CN203027662U (zh) 一种机壳电源线的屏蔽防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07

Address after: 518000 1701, Yanx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No. 31, High-tech Middle 4th Road, Maling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Yanxiang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high in the four EVOC Technology Building No. 31

Patentee before: EVOC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