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15877A - 中医电子号脉诊断参数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中医电子号脉诊断参数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15877A
CN102415877A CN2011102705376A CN201110270537A CN102415877A CN 102415877 A CN102415877 A CN 102415877A CN 2011102705376 A CN2011102705376 A CN 2011102705376A CN 201110270537 A CN201110270537 A CN 201110270537A CN 102415877 A CN102415877 A CN 1024158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se
pulse wave
hand group
feeling
wa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7053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伯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1027053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15877A/zh
Publication of CN1024158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158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Abstract

中医电子号脉诊断参数系统,包括中医电子号脉机直接输出的脉波、脉心电波等及其相关比对、计算的数据,其特征在于:中医电子号脉机给计算机输入多条左手组和右手组的三种或五种号脉夹持力度档的各级脉波的寸关尺脉波,每条脉波波形曲线可以直接分解多个数据;不同手夹夹持力度的同左手组或同右手组的各同寸或同关或同尺的脉波比对;同一手夹夹持力度的同左手组或同右手组的寸关尺脉波的有关参数与脉心电波的有关参数的比对;同一手夹夹持力度的同左手组或同右手组的同寸或同关或同尺的脉波数据的比对值形成的特征数据;手腕体温和环境温度对脉波参数的关系与影响。

Description

中医电子号脉诊断参数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医电子号脉诊断参数系统,适用于中医号脉与数据处理的辅助系统,属于中医学诊断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医学是我国传统医学的诊治主体医学,中医号脉学更是我国中医学独有的精髓;但随着西方医学的发展和现代医学检测技术的进步,中医号脉学这门看不见测不着的高深技术,因为她的难于学习掌握和无法适合集体学习的、需要一带一并需数年传教的原因,逐渐被国人所不愿学习,就是在众多的中医学院中医专业,一个教授也无法也不可能用一带一的传教方式历时数年培养一个中医号脉学生;因此,有众多老中医专家学者和重视并期望祖国传统医学发扬光大的国人,都叹息中国传统中医学特别是中医号脉学面临消失的危险!但中医号脉学中有的精髓是任何西方医学技术所不能代替甚至无法触及的,比如号脉能号出人体内各脏器的阴阳五行等,而人体的阴阳五行又是中医诊断治疗的根本。中医脉络学、中医阴阳五行学和中医药学是组成完整的博大精深的中医学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现代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本应给中医学的电子化技术提供一个很好的发展条件和基础,但通过众多的途径查找,没有发现有将中医号脉技术电子辅助化的专利和产品,究其原因可能有六:一是人体的脉搏比较复杂,不同的人脉搏有差异,同一个人不同时期其脉搏状态不一样;二是中医号脉凭的是手的感觉和长期的经验;三是电子手段很难将脉搏的感觉完整地探测出来;四是中医号脉诊断不光是通过脉象诊断,还需要望、闻、问的相关信息,这点人们很难将其电子化、数据化;五是懂中医学会号脉的人大多都是年龄较大或出生成长并长期居于偏远地区,对电子技术很难有较高的基础;六是懂电子技术的人又不懂中医学专业,更是无法考虑中医号脉学与电子技术结合的问题。基于上述种种原因,使得中医号脉学长期多年都没能实现电子化辅助诊断的技术进步。
争对这种情况,魏伯卿设计发明了一套完整的号脉系统,包括本发明的《中医电子号脉诊断参数系统》、《中医电子号脉机》和将要与计算机软件工程师结合开发的《中医电子号脉诊断参数处理识别诊断系统》,以及以后要国家卫生部牵头组织数百名专业中医学者或学生、与各大医院真正会号脉的中医专家和各偏远地区的祖传或学徒出生的并以号脉为主要诊断手段从事中医诊治多年的乡村中医专家或医师合作数年,按人工号脉诊断结果与电子号脉记录相匹配的原则,每一次电子号脉机的电子号脉记录与同时间的人工号脉诊断和治疗方案、加上病患的具体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性格、长期从事工作特性、长期居住地或前后变化居住地与地区特性(如高原缺氧、南方潮湿、北方寒冷、海边或附近有重金属矿或化工污染等等)、外观体质、声音气息、脸色、精神状态、当时所有病患表症、曾有过的病史及过敏特征等等,编号做成一个病案,由一个中医专家或医师的所有病案做成一个专号病案包,然后按地区由多个病案包做成一个病案库,同时还要按病类分组组成各类病案子库,最后所有病案库组成辅助的中医电子诊断治疗系统的病案总库。这是一项工程浩大、历时数年的真正能拯救中华中医学号脉国粹的、而且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去做并最终能使国人永久受益的系统工程。我为能为此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而特别欣慰、倍感骄傲! 
中医号脉还能号出用任何现代检测仪器都无法检查和判断的人体内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气血津液、五脏六腑等方面的状况,从而能使人们从饮食和习惯上调节、补充而做到日常生活养生保健,增强国民体质,以减少人们的患病可能,这是健康国民的长期之路。
名词解释: 
1、脉波——电子号脉机测出的脉博跳动转换成脉博跳动波形信号,并在计算机上显示的波信号;从第一个脉波突变点到第二个突变点再到第三个突变点,然后再到第四个突变点形成一个完整的脉波周期,所有的脉波周期组成脉波。
2、腕心电波——从手腕号脉处测得的心电波信号,并在计算机上与脉波同时显示的波信号。 
3、脉波突变点——脉波曲线中斜率变化较大的点称为脉波突变点;对于通常的脉波而言,脉波的主峰前的最低点定义为脉波的第一个突变点,脉波主峰最高点定义为第二个突变点,脉波主峰后的最低点定义为第四个突变点,第二个突变点与第四个突变点之间的一个突变点定义为第三个突变点,第三个突变点也就是脉主波与脉副波的分界点,脉波的第四个突变点也就是后一个脉波的第一个突变点,第一个突变点和第四个突变点都是与X轴的交点。 
4、脉主波——脉波的主峰区波,对于通常的脉波而言,脉主波是从脉波开始的第一个突变点到脉波最高峰的突变点即第二个突变点,再到脉波第三个突变点的所有脉波段的波区,任何一个脉波周期只有一个脉主波,但有些特殊的脉波可能分不出脉主波与脉副波。 
5、脉副波——脉波的副峰区波,对于通常的脉波而言,脉副波是从脉波的第三个突变点到第四个突变点的所有脉波段的波区;有的脉波周期的脉副波在脉主波的前段,也有的脉波有两个脉副波,还有的脉波没有脉副波。 
6、脉波X轴——对于通常的脉波而言,以每一个脉波的第一个突变点连接成一条水平的轴线,脉波X轴与数学的X轴一样,有方向性,即其方向从左到右;脉波的方向与X轴方向一致。 
7、脉波Y轴——对于通常的脉波而言,以第一个脉波的主波其第一个突变点即第一个脉波与X轴的交点为XY轴的交点,Y轴垂直于X轴,Y轴的方向向上。 
8、脉主波峰高——脉波主峰突变点到X轴的垂直距离,即脉波主峰突变点在Y轴上的值。 
9、脉主波半峰宽——脉主峰突变点到X轴垂直线的中心点的水平线,与脉主波的两个交点的水平距离值。 
10、脉主波面积——对于通常的脉波而言,由脉主波的第一个突变点到第三个突变点的脉波段,和第三个突变点到X轴的垂直连线及该垂直连线与X轴的交点到该脉波的第一个突变点的X轴线段,所组成的面积。 
11、脉副波面积——对于通常的脉波而言,脉波第三个突变点到第四个突变点的脉波段和第三个突变点到X轴的垂直连线及该垂直连线与X轴的交点到该脉波的第四个突变点的X轴线段,所组成的面积。 
12、脉副波斜率——对于通常的脉波而言,脉波的第三个突变点与第四个突变点的连线的斜率。 
13、脉波周期——对于通常的脉波而言,脉波第一个突变点到第四个突变点之间的脉波段时值即X轴值称为一个脉波周期。 
14、脉主波周期——对于通常的脉波而言,从第一个突变点到第三个突变点之间的脉波段时值即X轴值称为一个脉主波周期。 
15、脉副波周期——对于通常的脉波而言,从第三个突变点到第四个突变点之间的脉波段时值即X轴值称为一个脉副波周期。 
16、脉副波峰高——对于通常的脉波而言,第三个突变点到X轴的垂直距离。 
17、一级脉波——将号脉手夹夹持手腕的力度调节到最轻的一档力度时,获取的脉波波形图。 
18、二级脉波——将号脉手夹夹持手腕的力度调节到较一档稍重的二档力度时,获取的脉波波形图。 
19、三级脉波——将号脉手夹夹持手腕的力度调节到较二档更重的三档力度时,获取的脉波波形图。 
20、四级脉波——将号脉手夹夹持手腕的力度调节到较三档还重的四档力度时,获取的脉波波形图。 
21、五级脉波——将号脉手夹夹持手腕的力度调节到最重的五档力度时,获取的脉波波形图。 
22、脉波群——由不同状态的多个脉波周期按一定规律排列组成的并在较长时间的脉波中完全不断重复的脉波周期组合体。 
23、脉波群周期——由一个脉波群组成的脉波的总时值称为脉波群周期。 
24、脉波群分数——组成一个脉波群的所有脉波的个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利用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实现中医号脉学电子化辅助诊断的中医电子号脉诊断参数系统。 
中医电子号脉诊断参数系统,包括中医电子号脉机直接输出的脉波与数据和相关比对、计算的数据,其特征在于: 
1、中医电子号脉机给计算机输入的脉波,包括左手组和右手组的三种或五种号脉夹持力度档的各级脉波的寸关尺脉波,每条脉波波形曲线可以直接截取以下数据:(A)脉主波峰高、(B)脉主波半峰宽、(C)脉主波面积、(D)脉副波面积、(E)脉副波斜率、(F)脉波周期、(G)脉主波周期、(H)脉副波周期、(I)脉副波峰高、(J)第一个突变点园弧的园半径、(K)第二个突变点园弧的园半径、(L)第三个突变点园弧的园半径、(M)第一个突变点与第二个突变点的连线的斜率、(N)第二个突变点与第三个突变点的连线的斜率、(O)脉波群周期、(P)脉波群分数;如果在一个脉波群周期内每档号脉夹持力度的左手组或右手组的寸关尺脉波各取一条最主要的脉波波形曲线,则五档号脉手夹夹持力度的左手组和右手组寸关尺脉波曲线为30条曲线,假设每个脉波群周期内的脉波群分数为5,则有30×14×5=2100个数据,另外再加一个脉波群周期和一个脉波群分数,合计为2102个数据。
2、号脉机同时间直接输入计算机的数据还有脉心电图和手腕体温及环境温度。 
3、同一手夹夹持力度档的同左手组或同右手组的同寸或同关或同尺的所有脉波群周期和脉波群分数可能不同,也可能有的相同;病患的病情越严重,其同一手夹夹持力度档的同左手组或同右手组的同寸或同关或同尺的所有脉波群周期和脉波群分数差异越大;不同手夹夹持力度档的同左手组或同右手组的同寸或同关或同尺的相对应的脉波群周期和脉波群分数可能不同,也可能有的相同;病患的病情越严重,其不同手夹夹持力度档的同左手组或同右手组的同寸或同关或同尺的相对应的脉波群周期和脉波群分数差异越大。 
4、不同手夹夹持力度档的同左手组或同右手组的各同寸或同关或同尺的脉波比对数据系统。 
5、同一手夹夹持力度档的同左手组或同右手组的寸关尺脉波的有关参数与脉心电波的有关参数的比对数据系统;手腕体温和环境温度对脉波参数的关系与影响。 
6、同一手夹夹持力度档的同左手组或同右手组的同寸或同关或同尺的脉波数据的比对值或不同手夹夹持力度档的同左手组或同右手组的同寸或同关或同尺的脉波数据的比对值形成的所有特征数据,可用于识别相关特征病案的主要特征数据。 
7、通过脉波分解数据和与脉波之间及与脉心电波等的比对数据,能更详细地以数据形式统计、分析、归纳、总结出中医号脉中的各种特征脉象:如浮、洪、芤、濡、微、散、革、沉、伏、牢、弱、实、虚、弦、紧、长、短、细、涩、滑、动、迟、数、缓、疾、促、结、代脉等。 
8、另外还可以根据测试数据统计、分析、归纳、总结、经验和赋值等方式形成以下类型的数据:经验值、经验赋值、设定值、估算值、地区值或地区差异值、年龄特征值、性别特征值、规定阀值、特殊疾病群值、特种疾病特征值、特定值和特征值等用于电子号脉诊治相关的数据。 
9、此外还有人工输入计算机处理系统的信息,包括:病患的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性格、长期从事工作特性、长期居住地或前后变化居住地与地区特性(如高原缺氧、南方潮湿、北方寒冷、海边或附近有重金属矿或化工污染等等)、外观体质、声音气息、脸色、精神状态、当时所有病患表症、曾有过的病史及过敏特征等等,并编号做成一个病案,由一个中医专家或医师的所有病案做成一个专号病案包,然后按地区由多个病案包做成一个病案库,同时还要按病类和地区等分组组成各类病案子库,最后所有病案库组成辅助的中医电子诊断治疗系统的病案总库。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没有看到有关中医电子号脉技术与数据系统的专利或报导;人工号脉的数据与经验无法大量地或用语言能明确表达和交流的,更无法做到全国各地区的大量号脉诊治数据的汇总、归纳、总结、分析、比对、分类等数据处理结果及其再交流、普及应用等。
2、脉波的各项分解数据比人工号脉的感官数据更详细、精准,更能体现出脉搏的特性与相关病症的关系,而且脉搏的数据化还能保存、归纳、比对、总结、汇总和交流、推广、应用等。 
3、中医电子号脉诊断参数系统可以对号脉及数据处理系统实行标准化、规范化,并能大面积的复制与普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典型脉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个突变点  2、脉波半峰高水平线与脉主波的第一个交点  3、第二个突变点   4、脉波半峰高水平线与脉主波的第二个交点   5、第三个突变点   6、第四个突变点   7、后一个脉波半峰高水平线与脉主波的第一个交点  8、后一个脉波的第二个突变点   9、后一个脉波半峰高水平线与脉主波的第二个交点   10、后一个脉波的第三个突变点     11、后一个脉波的第四个突变点  12、Y轴    13、脉波曲线   14、第二个突变点与X轴的垂直线与X轴的交点   15、第二个突变点与X轴的垂直线  16、脉副波斜率线  17、后一个脉波曲线   18、X轴 。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中医电子号脉机给计算机输入的脉波,包括左手组和右手组的三种或五种号脉夹持力度档的各级脉波的寸关尺脉波,每条脉波波形曲线可以直接截取以下数据:(A)脉主波峰高、(B)脉主波半峰宽、(C)脉主波面积、(D)脉副波面积、(E)脉副波斜率、(F)脉波周期、(G)脉主波周期、(H)脉副波周期、(I)脉副波峰高、(J)第一个突变点园弧的园半径、(K)第二个突变点园弧的园半径、(L)第三个突变点园弧的园半径、(M)第一个突变点与第二个突变点的连线的斜率、(N)第二个突变点与第三个突变点的连线的斜率、(O)脉波群周期、(P)脉波群分数;如果在一个脉波群周期内每档号脉夹持力度的左手组或右手组的寸关尺脉波各取一条最主要的脉波波形曲线,则五档号脉手夹夹持力度的左手组和右手组寸关尺脉波曲线为30条曲线,假设每个脉波群周期内的脉波群分数为5,则有30×14×5=2100个数据,另外再加一个脉波群周期和一个脉波群分数,合计为2102个数据。
号脉机同时间直接输入计算机的数据还有脉心电图和手腕体温及环境温度。 
不同手夹夹持力度档的同左手组或同右手组的同寸或同关或同尺的相对应的脉波群周期和脉波群分数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病患的病情越严重,其不同手夹夹持力度档的同左手组或同右手组的同寸或同关或同尺的相对应的脉波群周期和脉波群分数差异越大;同一手夹夹持力度档的同左手组或同右手组的同寸或同关或同尺的所有脉波群周期和脉波群分数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病患的病情越严重,其同一手夹夹持力度档的同左手组或同右手组的同寸或同关或同尺的所有脉波群周期和脉波群分数差异越大。 
不同手夹夹持力度档的同左手组或同右手组的各同寸或同关或同尺的脉波比对数据系统。 
同一手夹夹持力度档的同左手组或同右手组的寸关尺脉波的有关参数与脉心电波的有关参数的比对数据系统;手腕体温和环境温度对脉波参数的关系与影响。 
同一手夹夹持力度档的同左手组或同右手组的同寸或同关或同尺的脉波数据的比对值形成的所有特征数据,可用于识别相关特征病案的主要特征数据。 
通过脉波分解数据和与脉波之间及与脉心电波等的比对数据,能更详细地以数据形式总结出中医号脉中的各种脉象:如浮、洪、芤、濡、微、散、革、沉、伏、牢、弱、实、虚、弦、紧、长、短、细、涩、滑、动、迟、数、缓、疾、促、结、代脉等。 
另外还可以根据测试数据归纳、总结、经验和赋值等方式形成以下类型的数据:经验值、经验赋值、设定值、估算值、地区值或地区差异值、年龄特征值、性别特征值、规定阀值、特殊疾病群值、特种疾病特征值、特定值和特征值等用于电子号脉诊治相关的数据。 
此外还有人工输入计算机处理系统的信息,包括:病患的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性格、长期从事工作特性、长期居住地或前后变化居住地与地区特性(如高原缺氧、南方潮湿、北方寒冷、海边或附近有重金属矿或化工污染等等)、外观体质、声音气息、脸色、精神状态、当时所有病患表症、曾有过的病史及过敏特征等等,并编号做成一个病案,由一个中医专家或医师的所有病案做成一个专号病案包,然后按地区由多个病案包做成一个病案库,同时还要按病类和地区等分组组成各类病案子库,最后所有病案库组成辅助的中医电子诊断治疗系统的病案总库。 
  

Claims (9)

1.中医电子号脉诊断参数系统,包括中医电子号脉机直接输出的脉波与数据及其相关比对、计算的数据,其特征在于:中医电子号脉机给计算机输入的脉波,包括左手组和右手组的三种或五种号脉夹持力度档的各级脉波的寸关尺脉波,每条脉波波形曲线可以直接截取以下数据:(A)脉主波峰高、(B)脉主波半峰宽、(C)脉主波面积、(D)脉副波面积、(E)脉副波斜率、(F)脉波周期、(G)脉主波周期、(H)脉副波周期、(I)脉副波峰高、(J)第一个突变点园弧的园半径、(K)第二个突变点园弧的园半径、(L)第三个突变点园弧的园半径、(M)第一个突变点与第二个突变点的连线的斜率、(N)第二个突变点与第三个突变点的连线的斜率、(O)脉波群周期、(P)脉波群分数等;如果在一个脉波群周期内每档号脉夹持力度的左手组或右手组的各寸关尺脉波各取一条最主要的脉波波形曲线,则五档号脉手夹夹持力度的左手组和右手组所有寸关尺脉波曲线为30条曲线,假设每个脉波群周期内的脉波群分数为5,则有30×14×5=2100个数据,另外再加一个脉波群周期和一个脉波群分数,合计为2102个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电子号脉诊断参数系统,其特征在于:号脉机与输入脉波同时间直接输入计算机的数据还有脉心电图和手腕体温及环境温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电子号脉诊断参数系统,其特征在于:同一手夹夹持力度档的同左手组或同右手组的同寸或同关或同尺的所有脉波群周期和脉波群分数可能不同,也可能有的相同,病患的病情越严重,其同一手夹夹持力度档的同左手组或同右手组的同寸或同关或同尺的所有脉波群周期和脉波群分数差异越大;不同手夹夹持力度档的同左手组或同右手组的同寸或同关或同尺的相对应的脉波群周期和脉波群分数可能不同,也可能有的相同,病患的病情越严重,其不同手夹夹持力度档的同左手组或同右手组的同寸或同关或同尺的相对应的脉波群周期和脉波群分数差异越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电子号脉诊断参数系统,其特征在于:不同手夹夹持力度档的同左手组或同右手组的各同寸或同关或同尺的脉波比对数据系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电子号脉诊断参数系统,其特征在于:同一手夹夹持力度档的同左手组或同右手组的寸关尺脉波的有关参数与脉心电波的有关参数的比对数据系统;手腕体温和环境温度对脉波参数的关系与影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电子号脉诊断参数系统,其特征在于:同一手夹夹持力度档的同左手组或同右手组的同寸或同关或同尺的脉波数据的比对值或不同手夹夹持力度档的同左手组或同右手组的同寸或同关或同尺的脉波数据的比对值形成的所有特征数据,可用于识别相关特征病案的主要特征数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电子号脉诊断参数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脉波分解数据和与脉波之间及与脉心电波等的比对数据,能更详细地以数据形式统计、分析、归纳、总结出中医号脉中的各种脉象:如浮、洪、芤、濡、微、散、革、沉、伏、牢、弱、实、虚、弦、紧、长、短、细、涩、滑、动、迟、数、缓、疾、促、结、代脉等。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电子号脉诊断参数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可以根据测试数据统计、分析、归纳、总结、经验和赋值等方式形成以下类型的数据:经验值、经验赋值、设定值、估算值、地区值或地区差异值、年龄特征值、性别特征值、规定阀值、特殊疾病群值、特种疾病特征值、特定值和特征值等用于电子号脉诊治相关的数据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电子号脉诊断参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人工输入计算机处理系统的还有:病患的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性格、长期从事工作特性、长期居住地或前后变化居住地与地区特性(如高原缺氧、南方潮湿、北方寒冷、海边或附近有重金属矿或化工污染等等)、外观体质、声音气息、脸色、精神状态、当时所有病患表症、曾有过的病史及过敏特征等等,并编号做成一个病案,由一个中医专家或医师的所有病案做成一个专号病案包,然后按地区由多个病案包做成一个病案库,同时还要按病类和地区等分组组成各类病案子库,最后所有病案库组成辅助的中医电子诊断治疗系统的病案总库。
CN2011102705376A 2011-09-14 2011-09-14 中医电子号脉诊断参数系统 Pending CN1024158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705376A CN102415877A (zh) 2011-09-14 2011-09-14 中医电子号脉诊断参数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705376A CN102415877A (zh) 2011-09-14 2011-09-14 中医电子号脉诊断参数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15877A true CN102415877A (zh) 2012-04-18

Family

ID=45940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705376A Pending CN102415877A (zh) 2011-09-14 2011-09-14 中医电子号脉诊断参数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15877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51389A (zh) * 2013-05-28 2013-08-21 美合实业(苏州)有限公司 中医脉搏诊断系统
CN105433910A (zh) * 2015-12-31 2016-03-30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中医人体健康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049235A (zh) * 2013-01-05 2017-08-1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皮肤电导信号以减轻噪声和检测信号特征
CN107874753A (zh) * 2016-09-29 2018-04-06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脉象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12674722A (zh) * 2020-12-24 2021-04-20 中科彭州智慧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脉诊仪的脉象快速区分检测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49235A (zh) * 2013-01-05 2017-08-1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皮肤电导信号以减轻噪声和检测信号特征
CN103251389A (zh) * 2013-05-28 2013-08-21 美合实业(苏州)有限公司 中医脉搏诊断系统
CN105433910A (zh) * 2015-12-31 2016-03-30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中医人体健康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874753A (zh) * 2016-09-29 2018-04-06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脉象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12674722A (zh) * 2020-12-24 2021-04-20 中科彭州智慧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脉诊仪的脉象快速区分检测装置
CN112674722B (zh) * 2020-12-24 2022-08-30 中科彭州智慧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脉诊仪的脉象快速区分检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Vidakovic Statistics for bioengineering sciences: with MATLAB and WinBUGS support
Coreil Anthropology and primary health care
Enderby et al. Therapy outcome measures for rehabilitation professionals: speech and language therapy, physiotherapy, occupational therapy
Yasnitsky et al.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on the basis of neural networks
CN102415877A (zh) 中医电子号脉诊断参数系统
CN109313937A (zh) 基于云计算平台的中医脉象辅助诊断系统及方法
CN102184314A (zh) 面向偏差性症状描述的自动辅助诊断方法
Gligor et al. Patient care approach using nursing theories-comparative analysis of Orem’s Self-Care Deficit Theory and Henderson’s Model
CN106096286A (zh) 临床路径制定方法及装置
Marotta et al. Efficacy of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tDCS) on balance and gait in multiple sclerosis patients: A machine learning approach
Rennie Social Psychiatry-a definition
CN102319061B (zh) 中医电子号脉机
Lam et al. Chinese acupuncture expert system (CAES)—a useful tool to practice and learn medical acupuncture
Cates et al. Attitudes of Japanese pharmacy students toward mental illness
Dorrel et al. Role strain in dual role collegiate athletic trainers
Guo et al. Perceived parenting style and Chinese nursing undergraduates’ learning motivation: The chain mediating roles of self-efficacy and positive coping style
Moreno-Castro et al. Which has more influence on perception of pseudo-therapies: the media’s information, friends or acquaintances opinion, or educational background?
Zheng et al. [Retracted] Bloom’s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Based on Deep Learning Theory Teaching Design of Nursing Specialty
Bhandari et al. Premenstrual Syndrome among Medical Students of a Medical college: A Descriptive Cross-sectional Study
Wu Promoting nursing development towards health for all: Overview and prospect of nursing development in China
Giabbanelli et al. Building a system dynamics model of individual energy balance related behaviour
Sadler Jr The new health practitioner in primary care
CN202223221U (zh) 中医电子号脉夹
Shi et al. The study of pulse condi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information age
Kutwal et al. A study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snake and ladder game on knowledge regarding balanced diet among school children in selected schoo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