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12966A - 数据管理装置和方法以及数据送达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数据管理装置和方法以及数据送达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12966A
CN102412966A CN2011102732778A CN201110273277A CN102412966A CN 102412966 A CN102412966 A CN 102412966A CN 2011102732778 A CN2011102732778 A CN 2011102732778A CN 201110273277 A CN201110273277 A CN 201110273277A CN 102412966 A CN102412966 A CN 1024129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information
sent
send
s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7327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林锋
杨泉清
许元进
王文娟
曾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ETIM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ETIM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ETIM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ETIM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27327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12966A/zh
Publication of CN1024129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129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管理装置和方法,以及一种数据送达系统和方法,其中,数据管理装置包括:信息采集模块,在发送数据时,采集与发送过程相关的信息;数据保存模块,将所述数据和所述信息一起进行打包并进行保存,其中,所述信息的类型包括:发送方和接收方处的用户信息、环境参数;所述发送方发送所述数据时的输入信息;所述接收方接收到所述数据时的回复信息和认信息;所述数据的描述信息;对所述发送过程监控的监控日志信息。通过本发明,可以对发送的数据内容以及发送过程进行监控,保持了所发送数据的原始形态,保证了所发送数据的唯一性,打包形成的数据包可以作为所发送数据不可篡改的证据。

Description

数据管理装置和方法以及数据送达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管理装置和方法,以及一种数据送达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高速发展,政府行政部门和广大企事业单位与普通大众的各种信息交互越来越多。如电力公司、煤气公司、供水公司每个月有大量的对账单和费用催缴信息需要通知用户;企业有大量的电子合同、电子订单文件需要通过网络安全传送给目标客户;法院法官在案件审理的过程中有大量的案件受理、开庭等信息需要通知当事人,以及大量的法律文书需要送达当事人;教育系统有大量的政策文件需要传达到各个学校;工商税务系统有大量的通知和公告需要送达到各个企业单位。信息容量越来越大,仅仅靠传统的人工电话通知和邮局信件传达,效率低下传达速度慢,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
目前的信息送达方案中,主要采用的技术包括计算机加密技术、电话语音技术、通信网络技术、短信收发技术、人工邮件收发技术等传统的通讯技术。例如,自动通知系统,特别设计的电话、短信自动通知系统,是集计算机加密技术、电话语音技术、通信网络技术、短信收发技术于一体的综合电话语音技术系统。其广泛应用于政府各部门的办公室、信息中心的会议活动通知、政府部门公文的催取、催退工作;银行各类贷款的催缴工作;图书部门的资料催还工作;交通部门的调度叫班提醒工作;以及易出现突发性的通知事件或通知工作量特别大的政府机关和交通调度部门。
但是,在现有的信息送达方案中,人工电话通知的过程经常遇到无人接听、占线、无法接通等情况,同时对于通知量在几百上千的用户量下,人工电话通知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耗时较长效果不佳。邮局快件传递的送达方式成本较高、周期相对较长并存在当事人难找、当事人拒收、留置送达困难等诸多问题。而一些语音和短信自动通知系统,功能单一仅仅实现信息的群发通知,缺少信息的反馈和备案,以及缺乏对文件的安全送达。并且没有明的安全管理机制,出现纠纷和问题无从查证,不适合对准性、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如政府行政部门和大型企事业单位的相关事务。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用户信息送达的技术方案,在信息数据较大、送达人数较多的情况,仍能够保证信息的顺利送达,且在保证效率的同时不占用大量的资源,减少成本压力,还能够保证信息送达的安全性,适用于重要信息数据的通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的用户信息送达的技术方案,在信息数据较大、送达人数较多的情况,仍能够保证信息的顺利送达,且在保证效率的同时不占用大量的资源,减少成本压力,还能够保证信息送达的安全性,适用于重要信息数据的通知。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管理装置,包括:信息采集模块,在发送数据时,采集与发送过程相关的信息;数据保存模块,将所述数据和所述信息一起进行打包并进行保存,其中,所述信息的类型包括:发送方和接收方处的用户信息、环境参数;所述发送方发送所述数据时的输入信息;所述接收方接收到所述数据时的回复信息和认信息;所述数据的描述信息;对所述发送过程监控的监控日志信息。通过该技术方案,可以对发送的数据内容以及发送过程进行监控,保持了所发送数据的原始形态,保证了所发送数据的唯一性,打包形成的数据包可以作为所发送数据不可篡改的证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数据保存模块在对所述数据和所述信息打包之前,还对所述数据和所述信息进行数字签名和/或加盖时间戳。通过该技术方案,可以进一步保证打包后的数据包的唯一性和安全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加密模块,采用AES256算法,对打包后得到的数据包进行加密。通过该技术方案,可以极大保护打包形成的数据包的安全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据管理方法,包括:步骤202,在发送数据时,采集与发送过程相关的信息;步骤204,将所述数据和所述信息一起进行打包并进行保存,其中,所述信息的类型包括:所述发送方和所述接收方处的用户信息、环境参数;所述发送方发送所述数据时的输入信息;所述接收方接收到所述数据时的回复信息和认信息;所述数据的描述信息;对所述发送过程监控的监控日志信息。通过该技术方案,可以对发送的数据内容以及发送过程进行监控,保持了所发送数据的原始形态,保证了所发送数据的唯一性,打包形成的数据包可以作为所发送数据不可篡改的证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所述步骤204之前,还包括:对所述数据和所述信息进行数字签名和/或加盖时间戳。通过该技术方案,可以进一步保证打包后的数据包的唯一性和安全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采用AES256算法,对打包后得到的数据包进行加密。通过该技术方案,可以极大保护打包形成的数据包的安全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据送达系统,包括:发送方式选择模块,根据预定的策略,选用用于发送数据的发送方式;发送模块,按所述发送方式来发送所述数据;如上述的数据管理装置,将所述数据打包并进行保存。预定的策略可以是选取资源耗费最小的发送方式,或选用优先级最高的发送方式等。通过该技术方案,不但可以保证数据被安全送达,同时也可以保证以用户期望的发送方式送达。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判断模块,检测是否已将所述数据发送成功;所述发送方式选择模块在所述数据发送失败时,根据所述策略,重新选择发送方式,直至所述发送模块将所述数据成功发送。通过该技术方案,可以进一步保证数据顺利发送成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监听模块,将所述数据发送完成后,监听来自接收方的回复信息;所述发送模块在所述监听模块预定时间未监听到所述回复信息时,重新发送所述数据。通过该技术方案,可以进一步保证数据顺利发送成功。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据送达方法,包括:步骤402,根据预定的策略,选用用于发送数据的发送方式;步骤404,按所述发送方式来发送所述数据;步骤406,调用上述的数据管理方法,将所述数据打包并进行保存。预定的策略可以是选取资源耗费最小的发送方式,或选用优先级最高的发送方式等。通过该技术方案,不但可以保证数据被安全送达,同时也可以保证以用户期望的发送方式送达。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检测是否已将所述数据发送成功;在所述数据发送失败时,根据所述策略,重新选择发送方式,直至将所述数据成功发送。通过该技术方案,可以进一步保证数据顺利发送成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将所述数据发送完成后,监听来自接收方的回复信息;在预定时间未监听到所述回复信息时,重新发送所述数据。通过该技术方案,可以进一步保证数据顺利发送成功。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以实现一种数据管理装置和方法,以及一种数据送达系统和方法,不但可以利用发送过程中的信息,生成发送数据的电子证据,有效地保证了发送数据的唯一性,使其不可被随意篡改,同时保证了数据能够以用户期望的发送方式进行发送,且保证数据可以顺利发送成功。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数据管理装置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数据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数据送达系统的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数据送达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数据送达系统的整体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数据送达系统的工作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数据送达系统的送达方式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数据送达系统的送达过程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数据送达系统的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数据送达系统的数据保存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数据送达系统的送达方式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数据送达系统的数据保存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数据送达系统的环境采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数据管理装置的框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管理装置100,包括:信息采集模块102,在发送数据时,采集与发送过程相关的信息;数据保存模块104,将所述数据和所述信息一起进行打包并进行保存,其中,所述信息的类型包括:发送方和接收方处的用户信息、环境参数;所述发送方发送所述数据时的输入信息;所述接收方接收到所述数据时的回复信息和认信息;所述数据的描述信息;对所述发送过程监控的监控日志信息。通过该技术方案,可以对发送的数据内容以及发送过程进行监控,保持了所发送数据的原始形态,保证了所发送数据的唯一性,打包形成的数据包可以作为所发送数据不可篡改的证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数据保存模块104在对所述数据和所述信息打包之前,还对所述数据和所述信息进行数字签名和/或加盖时间戳。通过该技术方案,可以进一步保证打包后的数据包的唯一性和安全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加密模块106,采用AES256算法,对打包后得到的数据包进行加密。通过该技术方案,可以极大保护打包形成的数据包的安全性。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数据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据管理方法,包括:步骤202,在发送数据时,采集与发送过程相关的信息;步骤204,将所述数据和所述信息一起进行打包并进行保存,其中,所述信息的类型包括:所述发送方和所述接收方处的用户信息、环境参数;所述发送方发送所述数据时的输入信息;所述接收方接收到所述数据时的回复信息和认信息;所述数据的描述信息;对所述发送过程监控的监控日志信息。通过该技术方案,可以对发送的数据内容以及发送过程进行监控,保持了所发送数据的原始形态,保证了所发送数据的唯一性,打包形成的数据包可以作为所发送数据不可篡改的证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步骤204之前,还包括:对所述数据和所述信息进行数字签名和/或加盖时间戳。通过该技术方案,可以进一步保证打包后的数据包的唯一性和安全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采用AES256算法,对打包后得到的数据包进行加密。通过该技术方案,可以极大保护打包形成的数据包的安全性。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数据送达系统的框图。
如图3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据送达系统300,包括:发送方式选择模块302,根据预定的策略,选用用于发送数据的发送方式;发送模块304,按所述发送方式来发送所述数据;如上述的数据管理装置100,将所述数据打包并进行保存。预定的策略可以是选取资源耗费最小的发送方式,或选用优先级最高的发送方式等。通过该技术方案,不但可以保证数据被安全送达,同时也可以保证以用户期望的发送方式送达。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判断模块306,检测是否已将所述数据发送成功;所述发送方式选择模块302在所述数据发送失败时,根据所述策略,重新选择发送方式,直至所述发送模块304将所述数据成功发送。通过该技术方案,可以进一步保证数据顺利发送成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监听模块308,将所述数据发送完成后,监听来自接收方的回复信息;所述发送模块304在所述监听模块预定时间未监听到所述回复信息时,重新发送所述数据。通过该技术方案,可以进一步保证数据顺利发送成功。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数据送达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4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据送达方法,包括:步骤402,根据预定的策略,选用用于发送数据的发送方式;步骤404,按所述发送方式来发送所述数据;步骤406,调用上述的数据管理方法,将所述数据打包并进行保存。预定的策略可以是选取资源耗费最小的发送方式,或选用优先级最高的发送方式等。通过该技术方案,不但可以保证数据被安全送达,同时也可以保证以用户期望的发送方式送达。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检测是否已将所述数据发送成功;在所述数据发送失败时,根据所述策略,重新选择发送方式,直至将所述数据成功发送。通过该技术方案,可以进一步保证数据顺利发送成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将所述数据发送完成后,监听来自接收方的回复信息;在预定时间未监听到所述回复信息时,重新发送所述数据。通过该技术方案,可以进一步保证数据顺利发送成功。
以下对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数据送达系统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5所示,数据送达系统包括以下部分:
1)信息采集显示子系统502:主要用于送达任务的信息采集和显示,以及相关的参数设置,其功能包括实现登录用户身份认证、用户管理、权限管理、送达任务管理、系统配置、报表统计等。
2)信息送达管理子系统504(相当于前述的发送方式选择模块):主要用于实现对信息采集显示子系统所提交的送达任务进行策略管理和调度,自动根据送达策略把送达信息及时准的通过不同的硬件发送渠道和发送模式传递给被通知方,并自动接收和处理被通知方应答和回复的信息。
3)硬件收发端506(相当于前述的发送模块):主要实现通过短信网关、电话语音卡、传真机、邮件服务器等硬件设施进行信息的收发操作。
4)数据库508:主要实现系统信息的存储,它将所有收发数据保存在数据库中,进行科学的组织,并借助于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它为中介,与各种应用程序或应用系统接口,使之能方便地使用数据库中的数据。
上述数据送达系统实现的功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负责将送达信息通过短信、语音、邮件、传真的方式通知被通知人,并接收处理被通知人的回复信息;同时采用“数据原生态保全技术”对平台所有的发送和接收任务进行全程记录和监控,并对记录的信息进行不可篡改的保存。
2)用于用户管理、送达信息的采集、回复统计以及信息反馈等操作。
上述数据送达系统的工作流程如图6所示:
步骤602,设置数据送达系统的运行相关参数;
步骤604,用户提交发送任务;
步骤606,检测到发送任务;
步骤608,解析判断任务的发送模式;
步骤610,自动根据策略选择匹配的发送方式,具体可以包括短信、语音、邮件、传真以及本发明特别提供的安全通道等方式进行发送;
步骤612,判断是否已发送成功,发送未成功时,返回步骤610,发送成功后,进入步骤614;
步骤614,接收各个接收方式的应答返回和用户回复信息;
步骤616,提取任务的收发信息进行不可篡改的证据保存。
以下对数据送达系统的各个发送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7所示,数据送达系统可以实现的功能包括:
电话自动送达702:该功能主要针对没有登记移动电话的用户,实现以下具体功能:
1)固定信息通知:对于固定信息,通知方只需要在系统中输入被通知人的姓名、电话号码和通知类别,系统即可根据通知类别将系统中存储的语音信息通过电话自动告知当事人;
2)动态信息通知:对于变化性较大的信息,系统提供语音记录功能,系统通过麦克风将通知内容语音记录下来后自动拨号连接被通知人,将通知的语音信息送达当事人;
3)文字转换语音:系统利用TTS技术可以使用户输入的文字自动转换成语音,将语音信息通过电话方式送达当事人;
4)自动重复送达:通知方输入通知内容后,系统在送达中如果遇到用户电话忙、无人接听、无信号状态会自动根据设置选择其他时间重复送达直到通知成功为止;
5)内容送
Figure BDA0000091182720000091
:系统具备用户按键码检测功能,可以将按键与具体的行为结合。例如:被通知人收到通知后,按“1”表示同意通知内容;按“2”键,系统会将通知内容重新播放一遍,被通知人的认信息可以通过内部网络自动反馈到通知方系统中;
6)被叫录音功能:由于有特殊原因的情况,系统可以记录被通知的语音反馈信息,并可以将录音信息发达给通知方。
短信自动送达704:该功能主要负责将简短的文字信息通过短信的方式发送到当事人的手机上,其具体实现功能包括:
1)短信自动发送:通知方在办公电脑上登录数据送达系统后,输入通知内容和被通知人的号码,系统会自动将信息通过通知服务器转发到被通知人的手机上;
2)通知信息模版:系统根据各种类别的通知特点提供模版功能,通知方只需要在系统中输入被通知人的姓名、电话号码和通知类别,系统即可生成完整的通知内容;
3)自动重复送达:对于被通知人长时间不回复信息的情况,系统会定时自动发送;
4)内容送
Figure BDA0000091182720000092
:通知人收到短信后,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短信内容进行短信回应,系统能够接收用户的短信并将短信内容进行分析并发送到通知方客户端告知通知人;
5)短信自动回复:对于被通知人的固定回复信息,系统经过分析后按照管理员的设置自动回复被通知人。
电子邮件送达706:该功能主要负责将电子文件发送到当事人的邮箱中,其功能包括:
1)邮件自动发送:用户在选定要发送的电子文件后,输入当事人的邮件地址,数据送达系统自动将邮件进行封装后发送;
2)邮件自动回送:邮件验证程序在用户验证阅读邮件后,将被通知人收到和回复的信息自动发送给服务端程序,并转发给相应的用户,用户获取信息后根据情况进行下一步处理。
电子传真送达708:该功能主要负责将文件发送到当事人的传真上,其功能包括:
1)传真自动发送:用户在选定要发送的电子文件后,输入当事人的传真号码,数据送达系统自动将文件进行封装后发送;
2)传真自动回送:自动接收送达对象回传的传真。
文件安全送达710:文件安全送达主要是通过数据送达信息,通过结合各项安全加密措施实现对重要文件的安全传送和接收。具体实现以下一些功能:
1)文件送达管理:对用户的发送信息和接收信息进行分类管理。
2)发送信息:用户输入送达对象、交易类型、备注信息和选择相关的电子文件发送给送达方。系统根据用户输入的相关信息结合用户信息、环境参数、数字时间戳等参数信息,经过数字签名打包成电子数据包存放并发送给送达方。并能自动接收送达方的回复信息,并将回复信息经过数字签名合并保存到原来的电子数据包中。
3)接收信息:自动接收来自发送方交易信息和电子文件形成的电子数据包,并允许用户电子文件进行只读查看。用户在完成对交易信息的认后发送回复信息给发送方。同时系统自动将用户的回复和认信息、用户信息、本机环境参数和数字时间戳等信息经过数字签名合并保存到电子数据包中。
4)添加客户:把用户一些常联系的客户名单进行分组管理,需要发送的时候只需要选定要发送的客户就可以,无需重复查找添加。
5)
Figure BDA0000091182720000111
任务:发送完成后,对方
Figure BDA0000091182720000112
的情况下所形成的证据包还是属于未完成的任务。先加入未完成任务列表中,一旦对方用户完
Figure BDA0000091182720000114
,并接收到相关回复信息后,对回复内容进行数字签名并加入证据包中,形成完成的证据包。并从待完成任务中移到证据包列表中。
6)信息查看:对待多用户发送,可以查看已发送的内容和每个接收用户的回复情况。
7)数字签名:采用基于PKI(公钥体系设施)体系结构的数字签名技术和数字指纹技术,从而完成对电子文件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签名人的不可否认性认证。
8)信息防篡改:加载电子签名的文档能够防止篡改,系统能够保护文件内容与数字证书信息的一致性,从而保障电子文档的安全性。
9)签名认证:为所有的电子文件附加经过权威CA中心配发的数字证书,当事人在收到邮件后,首先通过验证程序对数字签名信息进行查看验证,验证通过后方可进行文书的阅读和打印,从而保证电子文件的权威性。
密钥盘认证:采用经过国密办认证的USB密钥盘来存储用户的数字证书和私钥,加密和解密操作由密钥盘的内部CPU进行,私钥不出密钥盘,保证系统工作流程的安全性。
统计报表712:该功能主要负责各种送达信息的统计和查询,其功能包括:
1)信息查询:提供各种条件的信息查询和查看功能;
2)报表统计:根据实际工作中的需要,提供各种月度、季度和年度报表。
文件安全送达通过数据送达系统中的数据管理装置实现,具体原理如图8所示:
系统所采用的文件安全送达,是通过对需要发送的信息进行加密打包后通过https网络安全传输至送达服务器,由送达服务器根据所提交送达信息的紧急程度划分优先级,将优先级最高的送达信息优先通过选定的通知方式进行传送。送达服务器平台同时在线接收被通知人回复或回传的信息,并中转给通知方,系统配合USB KEY数字证书进行身份验证,防止非法用户登录。此外,系统在安全传输通道传输的数据均采用的是密文传递,并需要用户自设定的密码经验证正后,密文才可破解,从真正意义上做到文件传输过程的高度防泄露,其流程简要概述如下:
发送方将所需送达的电子数据进行数字签名、时间戳,以及加密打包为数据包后,通过加密通道传送给接收方,接收方通过系统进行身份验证后,接收发送方送达的信息,并解密查看送达的信息。同时,系统会将接收方接收、查看、回复的操作信息自动反馈给发送方(在图9中,X1+X2+X3=N),使得发送方能够对信息送达的全程进行监控,及时掌握信息送达的结果。
数据送达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如图9所示:
用户902通过数据送达系统的客户端902输入信息(可以是多个或者文件批量导入方式)以及需要送达的信息内容和文件,选择送达方式,可以同时采用多种方式通知,数据送达系统将信息经内网906,提交数据服务器908,多种方式从数据库服务器908中取得信息或文件进行发送。送达服务器910可以通过电话912和电话914将信息通知被通知当事人926,发送文件时,可以经防火墙916过滤后,由邮件服务器918以邮件方式发送,连接到互联网920,用户可以通过接收邮件的方式924来获取文件,或者登录数据送达系统提供的专用客户端922来取得文件,发送过的文件被打包后,保存在可信服务器928中。
系统在实际设计中如何自动识别当前模式已经发送失败,并智能选择启用其他的发送模式继续进行该信息的发送成为数据送达系统设计的关键点之一,只有采用多路智能切换算法才可有效解决该问题。
本发明的数据送达系统中提供了数据原生态保全技术,对送达的内容及情况进行全程记录和监控。
如图10所示,为保所有的文件或通知的及时送达到位,系统采用“数据原生态保全技术”对送达的内容及情况进行全程记录和监控,形成完整真实不可篡改的数据链条备份存储于可信服务器,实现数据记录的安全性。通过将电子文件、文件描述信息、采集的环境参数信息和监控日志信息放在一起,进行数字签名以及加盖时间戳,后打包成电子文件数据包,后通过AES256算法进行加密,以形成最后的电子证据包。
如图11所示,数据送达系统提供了多路智能混合通讯技术,实现信息发送模式的最优选择与信息应答回复的自动处理。
该技术主要基于智能混合通讯算法进行设计,该算法主要集成短信网关、语音卡等硬件设备应答检测技术与所有发送通道的资源优化调度进行优化组合选择最优线路进行信息传递,通过该算法,通知人提交批量发送信息时,系统将自动选择最优的方式将该信息通过短信、电话、邮件、传真、或者专用安全传输通道其中的某一种模式发送出去,并同时进入信息发送应答子系统进行检测,如果系统选择的发送模式出现信息发送失败的情况,系统将自动选用其他方式进行二次传递,直至信息发送成功为止。
此外,该技术在设计时,还设计应用了短信回复识别码与电话传真应答识别码相结合的信息匹配算法将被通知人的应答结果和回复信息自动匹配到对应任务中,使通知人对通知任务中的每个通知结果一目了。
如图12所示,数据送达系统采用了多文件加密封包保护技术,实现对多个文件和信息的加密和保护功能。
该技术的设计原理在于通过特有加密算法即应用AES256加密算法与数据库存储技术相互结合而形成的一个特有的文件与信息保护算法,在多个电子文件和文字信息外围形成一个特殊的容器,将被保护文件和容器融合生成系统专有的文件格式。用户需要查看容器内被保护的文件和信息时,只能通过对应的解密算法去除容器,才能浏览容器内的文件,有效防止被保护文件信息泄密和非法篡改。
如图13所示,数据送达系统采用环境参数采集校验技术,实现对信息真实、唯一的原始性保护,该技术主要应用于系统在发送和接收信息的过程中,自动采集系统客户端的操作系统、进程、内存、CPU、硬盘、网卡等信息,以及系统服务器端的标准时间、网络通讯接口信息、系统公正码、防伪序列号、防伪标识码,以及网络的数据通讯路由信息和数据通讯端点性能系,真实反映系统当时数据所处环境的状态,提高数据信息数据的原始客观性。
数据送达系统还采用数字签名技术,实现文件防篡改功能。系统通过采用数字签名技术,为所有的电子文件附加经过权威CA中心配发的数字证书,当事人在收到邮件后,首先对数字签名信息进行查看验证,验证通过后,方可进行阅读和打印,从而保证电子文件的权威性。
数据送达系统还采用密钥盘认证技术,实现用户的身份认证,使用密钥盘来存储用户的数字证书和私钥,加密和解密操作由密钥盘的内部CPU进行,私钥不出密钥盘,保证系统工作流程的安全性。
通过本发明,可以实现一种数据管理装置和方法,以及一种数据送达系统和方法,能够轻松实现对各类信息(公文、通知、合同等)的安全送达,其主要内容包括:设计数据原生态保全技术,对送达的内容及情况进行全程记录和监控,同时对信息实现防篡改保护,保持信息的原始形态,从而达到了保证作为电子数据所必须具备的唯一性、客观性、关联性和不可篡改性的司法要求;设计多路智能混合通讯技术,实现信息发送模式的最优选择与信息应答回复的自动处理;设计多文件加密封包保护技术,实现对多个文件和信息的加密和保护;采用环境参数采集校验技术,实现对信息真实、唯一的原始性认证校验;设计API函数接口,实现系统应用与其他业务办公系统的无缝集成;采用数字签名技术,实现对信息的防篡改保护;采用时间戳技术,用于实现对所保全信息的时间真实性保护;采用密钥盘认证技术,实现系统对用户的身份认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数据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采集模块,在发送数据时,采集与发送过程相关的信息;
数据保存模块,将所述数据和所述信息一起进行打包并进行保存,
其中,所述信息的类型包括:
发送方和接收方处的用户信息、环境参数;
所述发送方发送所述数据时的输入信息;
所述接收方接收到所述数据时的回复信息和认信息;
所述数据的描述信息;
对所述发送过程监控的监控日志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保存模块在对所述数据和所述信息打包之前,还对所述数据和所述信息进行数字签名和/或加盖时间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加密模块,采用AES256算法,对打包后得到的数据包进行加密。
4.一种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202,在发送数据时,采集与发送过程相关的信息;
步骤204,将所述数据和所述信息一起进行打包并进行保存,
其中,所述信息的类型包括:
所述发送方和所述接收方处的用户信息、环境参数;
所述发送方发送所述数据时的输入信息;
所述接收方接收到所述数据时的回复信息和认信息;
所述数据的描述信息;
对所述发送过程监控的监控日志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04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数据和所述信息进行数字签名和/或加盖时间戳。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采用AES256算法,对打包后得到的数据包进行加密。
7.一种数据送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方式选择模块,根据预定的策略,选用用于发送数据的发送方式;
发送模块,按所述发送方式来发送所述数据;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管理装置,将所述数据打包并进行保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送达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断模块,检测是否已将所述数据发送成功;
所述发送方式选择模块在所述数据发送失败时,根据所述策略,重新选择发送方式,直至所述发送模块将所述数据成功发送。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数据送达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监听模块,将所述数据发送完成后,监听来自接收方的回复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在所述监听模块预定时间未监听到所述回复信息时,重新发送所述数据。
10.一种数据送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402,根据预定的策略,选用用于发送数据的发送方式;
步骤404,按所述发送方式来发送所述数据;
步骤406,调用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管理方法,将所述数据打包并进行保存。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送达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是否已将所述数据发送成功;
在所述数据发送失败时,根据所述策略,重新选择发送方式,直至将所述数据成功发送。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数据送达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所述数据发送完成后,监听来自接收方的回复信息;
在预定时间未监听到所述回复信息时,重新发送所述数据。
CN2011102732778A 2011-09-14 2011-09-14 数据管理装置和方法以及数据送达系统和方法 Pending CN1024129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732778A CN102412966A (zh) 2011-09-14 2011-09-14 数据管理装置和方法以及数据送达系统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732778A CN102412966A (zh) 2011-09-14 2011-09-14 数据管理装置和方法以及数据送达系统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12966A true CN102412966A (zh) 2012-04-11

Family

ID=45914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732778A Pending CN102412966A (zh) 2011-09-14 2011-09-14 数据管理装置和方法以及数据送达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1296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90397A (zh) * 2017-09-19 2018-01-16 广州酷狗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内嵌网页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2681A (zh) * 2008-03-07 2008-08-27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avs的视频监控系统
CN101510289A (zh) * 2009-03-31 2009-08-19 成都硅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物权证及其实现方法
CN101763609A (zh) * 2009-12-03 2010-06-30 上海格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数据签名和视频技术的虚拟交易取证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2681A (zh) * 2008-03-07 2008-08-27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avs的视频监控系统
CN101510289A (zh) * 2009-03-31 2009-08-19 成都硅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物权证及其实现方法
CN101763609A (zh) * 2009-12-03 2010-06-30 上海格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数据签名和视频技术的虚拟交易取证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90397A (zh) * 2017-09-19 2018-01-16 广州酷狗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内嵌网页的方法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89478B2 (en) Blockchain for validating communications archiving
US1099280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cking and archivi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A2909613C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cking sms messages
US886212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crypted mobile voice communications
CN105554032A (zh) 一种基于快递寄件的身份实名验证方法及验证系统
US2021028906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cking and archivi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N103401676A (zh) 基于二维码的物流业个人信息隐私保护系统和方法
US957203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crypted mobile voice communications
CA2831527C (en) Computer-implemen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validating call connections
CN105023137A (zh) 电子邮件证据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Reaves et al. Characterizing the security of the SMS ecosystem with public gateways
CN202395793U (zh) 数据管理装置和数据送达系统
CN112215313A (zh) 物流信息搭载装置、生成装置和接收装置
CN102412966A (zh) 数据管理装置和方法以及数据送达系统和方法
KR20150065083A (ko) 메시지 전송 장치, 메시지 서버 및 메시지 수신 장치
CN102004874A (zh) 基于综合特征的数字资源监测预警方法
AU201322212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crypted mobile voice communications
CN114254382A (zh) 一种个人信息保护认证系统和保护认证方法
CA2987667C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cking and archivi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N204465586U (zh) 一种外派人员身份鉴伪系统、服务端和终端
CN115580394A (zh) 一种物业数字化系统中的隐私数据脱敏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14462768A (zh) 员工绩效考核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101153A (zh) 一种短信云加密保存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