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09656B - 一种固沙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固沙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09656B
CN102409656B CN2011102332563A CN201110233256A CN102409656B CN 102409656 B CN102409656 B CN 102409656B CN 2011102332563 A CN2011102332563 A CN 2011102332563A CN 201110233256 A CN201110233256 A CN 201110233256A CN 102409656 B CN102409656 B CN 1024096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nd
mesozoic
deposits
husky
anc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3325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09656A (zh
Inventor
韩霁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Lan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haanxi Provincial Lan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ESTATE DEVELOPMENT SERVIC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ESTATE DEVELOPMENT SERVICE Corp filed Critical SHAANXI ESTATE DEVELOPMENT SERVICE Corp
Priority to CN20111023325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096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096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96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096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96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古、中生代沉积岩粉碎;将粉碎后的沉积岩铺在沙地表面将古、中生代沉积岩和沙充分混合,得到30cm厚的古、中生代沉积岩和沙复合层,该30cm厚的复合层中,古、中生代沉积岩和沙的体积比为1∶1~1∶5;在复合层中栽植固沙植物,进而提高植被的覆盖度达到固沙的目的。本发明在沙漠化地区就地取材,固沙成本低廉,固沙效果明显;沉积岩和沙的混合层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和持水保水性,能够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有效的增加沙漠化地带的植被覆盖度,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Description

一种固沙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修复和沙漠治理领域,具体为一种固沙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全球沙漠化的面积已经达到了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根据联合国的调查报告,每年会新增大约有6万平方公里的沙漠。近几年来,我国的沙漠化土地面积由原来的13.7万平方公里增加到17.6万平方公里,另外,潜在沙漠化危险的土地有15.8万平方公里。受沙漠化影响的人口达500余万人,有近400万公顷的旱农田和500万顷的草场受其影响。
在沙漠的治理方面,我国遏制沙漠化的固沙方法主要有植被固沙和化学固沙。利用化学胶结物固沙成本高,不利于大面积推广;而在沙漠中种植植被主要是通过种植灌木或飞播造林,但是,由于在沙漠化地区风力强且水分缺乏,沙中有机质分解快、积累下来的比较少,致使其保肥性差,养分比较贫乏,导致沙地生产力差,植被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成活率不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在常年风力强劲的沙漠地区,沙化面积在逐渐扩大,研究一种有效的固沙方法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沙的方法,该方法将古、中生代沉积岩作为原料与沙混合,对沙地进行改造,使其适合植被生长,提高植物的成活率。该方法有效起到固沙的作用,变害为宝,改善了沙漠地区的环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固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沉积岩粉碎;将粉碎后的古、中生代沉积岩铺在沙地表面;将古、中生代沉积岩和沙充分混合,得到30cm厚的古、中生代沉积岩和沙的复合层,该30cm厚的复合层中,古、中生代沉积岩和沙的体积比为1∶(1~5);在混合后的沙地中按常规方法种植适合当地环境条件生长的植物。
优选的,所述古、中生代沉积岩粉碎后粒径为2cm~4cm。
优选的,所述古、中生代沉积岩粉碎后粒径为3cm~4cm。
优选的,所述古、中生代沉积岩与沙的体积比为1∶(1~3)。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充分利用了沉积岩易板结的特性,在沙漠化地区就地取材,固沙成本低廉。
2)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原料取自沙地周边的岩层,大大降低了工程成本,提高了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3)经试验,古、中生代沉积岩和沙的混合层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和持水保水性,能够满足植物生长需求,有效的增加沙漠化地带的植被覆盖度,达到固沙的目的,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具体实施方式
古、中生代沉积岩是指古生代二叠纪、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的厚层砂岩、砂页岩和泥岩组成的互层。本发明中的古、中生代沉积岩采自陕西榆林市榆阳区小纪汗乡大纪汗村、陕西榆林市榆阳区孟家湾乡孟家湾村、陕西榆林市定边县武峁子乡、陕西榆林市神木县太和寨乡、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和山西朔州市神池县。申请人经过相关测定,上述各采样点的古、中生代沉积岩的感官、质地和物理化学性质以及遇水后的特性基本相同。
古、中生代沉积岩具有遇水松软如泥的特点,其渗透性差,板结性强;而沙子的特点是松散,形不成土壤的团粒结构,导致水分容易流失,在作为植物生长的基床时漏水漏肥;单一的古、中生代沉积岩或沙均不适合植物的生长。近年来申请人对古、中生代沉积岩作为原料治理沙地进行了持续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从固沙角度来讲,古、中生代沉积岩和沙具有互补的物理特性,本发明正是基于此并且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开发出一种固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古、中生代沉积岩粉碎成粒径为2cm~4cm的颗粒;将粉碎后的沉积岩铺在沙地表面;将古、中生代沉积岩和沙充分混合,得到30cm厚的古、中生代沉积岩和沙的复合层,该30cm厚的复合层中,古、中生代沉积岩和沙的体积比为1∶(1~5);在混合后的沙地中按常规方法种植适合当地环境条件生长的植物。
申请人研究的重点在于古、中生代沉积岩与沙混合比例为多少得到的沙土可以有效持水持肥,并使得改造后的沙地的质地变为适合种植植物的沙地,提高植被覆盖度,达到固沙目的。以下是申请人提供的关于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相关参数优化试验,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理论、效果支持说明。本试验中的古、中生代沉积岩采自陕西榆林市榆阳区小纪汗乡大纪汗村。
(一)古、中生代沉积岩粒径大小优化试验
1、样品制备
第一组样品:该组为古、中生代沉积岩裸露的不同粒径的样品,具体是在四个陶制器皿(高25cm、直径20cm)中分别装入10cm厚的沙,然后在各陶制器皿中均装入四块古、中生代沉积岩,同一陶制器皿中的古、中生代沉积岩粒径分别为:2cm、3cm、4cm、5cm;
第二组样品:该组为古、中生代沉积岩被沙覆盖的不同粒径的样品,具体是在四个陶制器皿中分别装入10cm厚的沙,然后在各陶制器皿中均装入四块古、中生代沉积岩,同一陶制器皿中的古、中生代沉积岩粒径分别为:2cm、3cm、4cm、5cm,接着分别在各陶制器皿中的古、中生代沉积岩上覆盖10cm厚的沙。
2、试验方法
(1)灌水
同时于8个样品的陶制器皿中灌等量的水,为避免水滴对古、中生代沉积岩和沙的结构及其铺设结构的破坏,灌水时在样品上覆盖滤纸,使水能够缓慢均匀的浸润古、中生代沉积岩,同时为保证古、中生代沉积岩吸水充分,灌水分3次进行,前两次每个陶制器皿灌水1500ml,最后一次灌水500ml,每次灌水间隔30min。
(2)取样
每个陶制器皿中最后一次灌水后明水面消失开始计时,分别于2h和30h后在各陶制器皿中取古、中生代沉积岩,并对所取古、中生代沉积岩的含水量进行测定。
(3)试验结果
表1  不同样品中古、中生代沉积岩的含水量
Figure BDA0000083394100000031
由表1所示结果可知:
对于第一组样品:根据田间试验经验及本试验中所用样品体积的大小,2h后古、中生代沉积岩中的重力水下渗基本停止,这时的含水量可以视为田间持水量,可以衡量样品的持水能力。由于古、中生代沉积岩具有物理结构不稳定,遇水即散、结构崩解,可引起其孔隙状况发生改变、物理性质和水力学特性均发生变化的特点,2h后,从样品的直观结构上可知,粒径为2cm和3cm的裸露古、中生代沉积岩经过三次灌水后结构完全分散;粒径4cm的裸露古、中生代沉积岩遇水后部分分散,仍能够保持古、中生代沉积岩自身的物理特性,且其含水量高于粒径为2cm和3cm样品的含水量;粒径5cm的裸露古、中生代沉积岩遇水后分散程度更低,但因古、中生代沉积岩导水性能差,导致吸水缓慢,短时间内难以饱和,所以含水率最低,仅为26.41%。进而说明古、中生代沉积岩粒径小于4cm时具有较好的持水能力。30h后,粒径2cm古、中生代沉积岩含水量最低,下降到3.51%,随着粒径的增大其保水性能增强,当古、中生代沉积岩粒径大于3cm时,其持水性能较为理想。
对于第二组样品:在古、中生代沉积岩吸水饱和过程中,沙覆盖的古、中生代沉积岩粒径越小,含水量越大,相同时间间隔的含水量的减少量也越大。在沙的覆盖和包裹下,由于沙的渗漏速度快,水在沙中停留的时间短,古、中生代沉积岩无法达到饱和,结构也未分散。粒径2cm的岩块含水率2h后最高,为23.12%,随着粒径的增大,含水量下降到20.55%,说明粒径过大不易饱和,进而不利于持水,说明有沙覆盖的情况下,古、中生代沉积岩粒径也是小于4cm时具有较好的持水能力。30h后,粒径2cm古、中生代沉积岩含水量最低,下降到5.88%,而粒径大于2cm的古、中生代沉积岩的含水率相当,在20.30%~20.33%之间。可见,在沙的覆盖下,古、中生代沉积岩粒径大于2cm,保水作用极其显著。
在土地整治过程中,古、中生代沉积岩与沙混合后,部分裸露、部分被沙包裹保护起来,即部分古、中生代沉积岩的功能倾向于吸收水分,部分古、中生代沉积岩功能倾向于蓄存水分。综合两种状态分析,同时从实用角度出发,在沙中混合粒径为2cm~4cm的古、中生代沉积岩块是较为合理的粒径范围,优选其中3cm~4cm的粒径范围。
以下试验过程中所用的古、中生代沉积岩的粒径为2cm~4cm。
(二)理化特性试验
本试验是以相关理论指标为依据,以使沙土的物理特性与土壤的物理特性接近而作的优化试验。
1、准备样品
以古、中生代沉积岩与沙的体积比为1∶6、1∶5、1∶3、1∶2、1∶1、1∶0.5、1∶0.2配置试验样品,并将其充分混合均匀备用。
2、试验方法
采用吸管法测定机械组成;采用圆筒浸透法测定毛管孔隙度;采用恒定水头法测定饱和导水率;采用容量分析法测定有机质,采用容重计算样品的总孔隙度。
3、试验结果
表2  不同原料配比沙土的土壤质地和物理性质
Figure BDA0000083394100000051
具有良好的保水保肥能力的土壤才能满足植物生长需求,而对于沙地来说,质地、水、肥是主要的限制因素,具有良好的保水保肥能力的土壤才能满足植物生长需求。土壤质地与土壤理化性状密切相关,为此通过测定机械组成,以得到沙土质地,同时选取饱和导水率和毛管孔隙度作为持水保水能力指标,以有机质作为肥力指标对沙土的原料配比进行优化。
依据表2所示结果,根据沙土的机械组成和土壤质地指标可以看出,随着沙中的古、中生代沉积岩添加量的增加,沙土中的沙粒含量不断减少,粉粒含量不断增加,粘粒含量在古、中生代沉积岩与沙的质量比为1∶1以后趋于稳定,沙土壤质地逐渐由砂土、砂壤土变为壤土、粉壤土。为适应多种植物的生长,同时考虑沙基地沙多情况下,可以配制砂壤土或壤土,即将古、中生代沉积岩与沙的配比为控制在1∶1~1∶5之间。
作为肥力指标的有机质含量,随着古、中生代沉积岩与沙混合体积比的变化,其变化范围为0.053%~0.106%,古、中生代沉积岩与沙不同混合体积比的有机质含量均较低,属于全国耕地土壤养分分级标准中有机质分级的六级(<0.6%)。而有机质可以提供植物需要的各种养分;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和缓冲性;促进团粒结构形成,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促进微生物和植物的生理活性等。为提高植物的长势,建议在后期的管理中施用有机肥等来提高肥力。
饱和导水率和毛管孔隙度决定了土壤的通气性、渗透性和保水、保肥能力。随着古、中生代沉积岩在沙中的添加量的增加,沙土的饱和导水率逐渐降低,说明沙土的通透性逐渐减小,在1∶1配比之后,变化趋于稳定,说明通透性较差的古、中生代沉积岩逐渐起了决定作用。土壤通透性过高,水分容易流失,而通透性过低,也不利用植物的生长发育,一般旱地土壤通气孔隙(通气孔隙=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所有试验样品的总孔隙度均为47.2%)比例不能低于10%,据此可以估算出配比上限约为1∶1。毛管孔隙决定了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随着中古、中生代沉积岩在沙中添加量的增加,沙土的毛管孔隙度从26.33%提高到了44.94%,说明其保水保肥能力逐渐增大。另一方面,良好土壤结构中毛管孔隙度应达到总孔隙度(所有试验样品的总孔隙度均为47.2%)的50%~60%,由此估算出配比下限约为1∶5。
综上,经过试验和分析估算,可控制古、中生代沉积岩与沙的配比为1∶1~1∶5。
经过上述分析说明,上述沙土与土壤的质地、物化性质相当,从理论上说明本发明所提供的沙土适宜植物生长,进而能够实现固沙的目的。
在上述质地、物化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以下植物种植试验,以对改造后的沙土的技术效果进行支持说明。
(三)植物种植优化试验
1、在不同原料配比的沙土中种植马铃薯的优化试验
(1)试验区设计
根据马铃薯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实验基地布设五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为2m×2m。试验区一内为黄土,厚度为70cm;试验区二内铺设层总厚度为70cm,其中,上层为沙土古、中生代沉积岩与沙的体积比为1∶1,其厚度为30cm,底层为沙,其厚度为40cm;试验区三内铺设层总厚度为70cm,其中,上层为沙土,其古、中生代沉积岩与沙的体积比为1∶1.5、厚度为30cm,底层为沙其厚度为40cm;试验区四内铺设层总厚度为70cm,其中,上层为沙土,其古、中生代沉积岩与沙的体积比为1∶3、厚度为30cm,底层为沙其厚度为40cm;试验区五内为沙。
(2)种植
按常规的马铃薯种植方法在所设计的试验区种植马铃薯。每个试验区中的种植及后期管护方法相同。各试验区的马铃薯的产量见表3。
表3  马铃薯产量
Figure BDA0000083394100000061
由表3中所示结果可知:全沙地的马铃薯产量最低,只有242kg/亩。虽然黄土的马铃薯产量达到了517kg/亩,但还是低于古、中生代沉积岩与沙混合的各试验区的产量。其中古、中生代沉积岩与沙混合体积比为1∶1.5和1∶3的马铃薯产量分别达到了650kg/亩和783kg/亩。上述结果对比后表明在古、中生代沉积岩与沙的体积配比为1∶1.5~1∶3的沙土上马铃薯成活率得到提高,长势良好,在古、中生代沉积岩与沙1∶3的沙土上的成活率最高。
2、在不同原料配比的沙土中种植小麦的优化试验
(1)试验区设计
根据小麦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实验基地布设五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为2m×2m。试验区一内为黄土,厚度为70cm;试验区二内铺设层总厚度为70cm,其中,上层为黄土与沙的混合层,黄土与沙的体积比为1∶2,其厚度为30cm,底层为沙,其厚度为40cm;试验区三内铺设层总厚度为70cm,其中,上层为沙土,其古、中生代沉积岩与沙的体积比为1∶1、厚度为30cm,底层为沙,其厚度为40cm;试验区四内铺设层总厚度为70cm,其中,上层为沙土,其古、中生代沉积岩与沙的体积比为1∶1.7、厚度为30cm,底层为沙,其厚度为40cm;试验区五内铺设层总厚度为70cm,其中,上层为沙土,其古、中生代沉积岩与沙的体积比为1∶3,其厚度为30cm,底层为沙,其厚度为40cm。
(2)种植
按常规的小麦种植方法在所设计的试验区种植小麦。每个试验区中的种植及后期管护方法相同。各试验区的小麦产量见表4。
表4  小麦产量
Figure BDA0000083394100000071
由表4所示结果可知:小麦在1(黄土)∶2(沙)上的产量最低,仅有374kg/亩。在黄土和古、中生代沉积岩与沙体积比为1∶1的沙土上的小麦产量相当,分别达到了491和402kg/亩。在古、中生代沉积岩与沙1∶1.7的沙土上,小麦产量达到了462kg/亩。上述结果对比后表明说明这一比例的沙土上小麦成活率得到提高,长势良好。
3、在不同原料配比的沙土中种植大豆的优化试验。
(1)试验区设计
根据大豆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实验基地布设四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为2m×2m。试验区一内为黄土,厚度为70cm;试验区二内铺设层总厚度为70cm,其中,上层为沙土,其古、中生代沉积岩与沙的体积比为:1∶1、厚度为30cm,底层为沙其厚度为40cm;试验区三内铺设层总厚度为70cm,其中,上层为沙土,其古、中生代沉积岩与沙的体积比为:1∶1.5、厚度为30cm,底层为沙其厚度为40cm;试验区四内铺设层总厚度为70cm,其中,上层为沙土,其古、中生代沉积岩与沙的体积比为:1∶3、厚度为30cm,底层为沙其厚度为40cm。
(2)种植
按常规的大豆种植方法在所设计的试验区种植大豆。每个试验区中的种植及后期管护方法相同。各试验区的植物的产量见表5。
表5  大豆产量
由表5所示结果可知:大豆在黄土上的产量达到了333kg/亩,在古、中生代沉积岩与沙的体积比为1∶1、1∶1.5和1∶3的沙土的大豆产量分别达到了192、262和265kg/亩。古、中生代沉积岩与沙的体积体积比为1∶1.5和1∶3的沙土上的大豆产量相当,上述结果对比后表明,古、中生代沉积岩与沙的1∶1.5~1∶3的沙土上大豆成活率得到提高,长势良好。
4、在不同原料配比的沙土中种植玉米的优化试验
(1)试验区设计
根据玉米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在实验基地布设五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为2m×2m。试验区一内为黄土,厚度为70cm;试验区二内铺设层总厚度为70cm,其中,上层为黄土与沙的混合层,且黄土与沙的体积比为:1∶2,其厚度为30cm,底层为沙,其厚度为40cm;试验区三内铺设层总厚度为70cm,其中,上层为沙土,其古、中生代沉积岩与沙的体积比为:1∶1,其厚度为30cm,底层为沙,其厚度为40cm;试验区四内铺设层总厚度为70cm,其中,上层为沙土,古、中生代沉积岩与沙的体积比为:1∶1.5、厚度为30cm,底层为沙其厚度为40cm;试验区五内铺设层总厚度为70cm,其中,上层为沙土中古、中生代沉积岩与沙的体积比为:1∶3,其厚度为30cm,底层为沙其厚度为40cm。
(2)种植玉米
按常规的玉米种植方法在所设计的试验区种植玉米。每个试验区中的种植及后期管护方法相同。各试验区的玉米的产量见表6。
表6  玉米产量
Figure BDA0000083394100000091
由表6所示结果可知:玉米在1(黄土)∶2(沙)上的产量最低,只有383kg/亩。黄土和古、中生代沉积岩与沙1∶1的沙土上的玉米产量相当,分别为512和500kg/亩。在古、中生代沉积岩与沙的沙土上,玉米产量达到了574kg/亩,上述结果对比后表明在古、中生代沉积岩与沙的体积配比为1∶1.5的沙土上玉米成活率得到提高,长势良好。
以下是申请人提供的实施例,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在榆林市榆阳区小纪汗乡大纪汗村,就地取古、中生代沉积岩,将其粉碎为粒径为3cm~4cm的颗粒,将粉碎后的古、中生代沉积岩铺到沙地上,利用机械旋耕的方式将古、中生代沉积岩和沙充分混合,得到古、中生代沉积岩与沙的体积比为1∶2、厚度为30cm混合层,改造总面积为2300亩,用常规手段在改造后的沙地上种植马铃薯,选择5个1m×1m的样方进行植被的群体调查,出苗率平均达到80%,当地未改造的沙地同期出苗率仅为20%;7月底在马铃薯开花期进行了群体调查,发现沙地的马铃薯盖度达到60%,当地未改造沙地的马铃薯盖度不足10%。经调查,改造面积内的沙土地在种植后区域内不扬沙,由本实施例可以看出,经古、中生代沉积岩改造后的沙地更适于植被生长,植物长势良好,植被盖度提高,因此,本实施例的固沙方法有显著的固沙效果。
实施例2
在陕西榆林市定边县武峁子乡,就地取古、中生代沉积岩,将其粉碎为粒径为2cm~4cm的颗粒,将粉碎后的古、中生代沉积岩铺到沙地上,利用机械旋耕的方式将古、中生代沉积岩和沙充分混合,得到古、中生代沉积岩与沙的体积比为1∶1.5、厚度为30cm混合层,改造总面积为1800亩,用常规手段在改造后的沙地上种植苜蓿,选择5个1m×1m的样方进行植被的群体调查,出苗率平均达到90%,当地未改造的沙地同期出苗率仅为25%;8月份在苜蓿生长旺盛期进行了群体调查,发现沙地的苜蓿盖度达到75%,当地未改造沙地的苜蓿盖度不足40%;经调查,改造面积内的沙土地在种植后区域内不扬沙,由本实施例可以看出,经古、中生代沉积岩改造后的沙地更适于植被生长,植物长势良好,植被盖度提高,因此,本实施例的固沙方法有显著的固沙效果。
实施例3
陕西榆林市榆阳区孟家湾乡孟家湾村,就地取古、中生代沉积岩,将其粉碎为粒径为3cm~4cm的颗粒,将粉碎后的古、中生代沉积岩铺到沙地上,利用机械旋耕的方式将古、中生代沉积岩和沙充分混合,得到古、中生代沉积岩与沙的体积比为1∶1、厚度为30cm混合层,改造总面积为2450亩,用常规手段在改造后的沙地种植苜蓿,分别在不同时期对其出苗率、盖度进行调查,能够达到与实施例2相同的效果。经调查,改造面积内的沙土地在种植后区域内不扬沙,由本实施例可以看出,经古、中生代沉积岩改造后的沙地更适于植被生长,植物长势良好,植被盖度提高,因此,本实施例的固沙方法有显著的固沙效果。

Claims (3)

1.一种固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沉积岩粉碎,粉碎后古、中生代沉积岩的粒径为2cm~4cm;将粉碎后的古、中生代沉积岩铺在沙地表面;将古、中生代沉积岩和沙充分混合,得到30cm厚的古、中生代沉积岩和沙的复合层,该30cm厚的复合层中,古、中生代沉积岩和沙的体积比为1:(1~5);在混合后的沙地中按常规方法种植适合当地环境条件生长的植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古、中生代沉积岩粉碎后粒径为3cm~4c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古、中生代沉积岩与沙的体积比为1:(1~3)。
CN2011102332563A 2011-08-12 2011-08-12 一种固沙的方法 Active CN1024096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332563A CN102409656B (zh) 2011-08-12 2011-08-12 一种固沙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332563A CN102409656B (zh) 2011-08-12 2011-08-12 一种固沙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09656A CN102409656A (zh) 2012-04-11
CN102409656B true CN102409656B (zh) 2013-12-11

Family

ID=45911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332563A Active CN102409656B (zh) 2011-08-12 2011-08-12 一种固沙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096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39078A (zh) * 2017-06-26 2017-12-08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沙地土体重构方法
CN111057552A (zh) * 2019-12-20 2020-04-24 李元忠 一种沙漠保水剂及其用途和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5852A (zh) * 2005-09-16 2006-05-03 杨永康 营养保水剂
CN101831897A (zh) * 2010-05-28 2010-09-15 云长全 一种防沙固沙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HUP0200972A2 (hu) * 2002-03-14 2004-08-30 József Andó Termesztő közeg
CN1181157C (zh) * 2003-07-01 2004-12-22 潘子锋 一种治理荒漠化土地为沃土的方法
DE102008032033A1 (de) * 2008-07-07 2010-01-14 E&W Greenland Gmbh Materialverbund und Formkörper aus Polymermaterial und porösem Träger sowie deren Herstellung und Anwendung
CN102077780B (zh) * 2010-10-29 2012-07-25 云南省烟草公司保山市公司 一种用火山石粒作为漂浮育苗基质培育烟苗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5852A (zh) * 2005-09-16 2006-05-03 杨永康 营养保水剂
CN101831897A (zh) * 2010-05-28 2010-09-15 云长全 一种防沙固沙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侯福昌.黄甫川流域利用洪沙发展基本农田的探讨.《中国水土保持》.1995,(第2期),13-16.
吴晔.在沙海展开绿野画卷——陕西用沙和砒砂岩造耕地奇迹创造纪事.《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1-5.
在沙海展开绿野画卷——陕西用沙和砒砂岩造耕地奇迹创造纪事;吴晔;《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0716;1-5 *
李昭淑.沙苑地貌成因与治理的研究.《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第4期),81-91.
沙苑地貌成因与治理的研究;李昭淑;《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0829(第4期);81-91 *
黄甫川流域利用洪沙发展基本农田的探讨;侯福昌;《中国水土保持》;19950210(第2期);13-1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09656A (zh) 2012-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arzegar et al. Effectiveness of sugarcane residue incorporation at different water contents and the Proctor compaction loads in reducing soil compactibility
YANG et al. Effects of long-term winter planted green manure on physical properties of reddish paddy soil under a double-rice cropping system
Meng et al. The long-term effects of cattle manure application to agricultural soils as a natural-based solution to combat salinization
CN105419812B (zh) 土壤膨松剂在盐碱土改良方面的应用
Li et al. Optimizing the formulation of external-soil spray seeding with sludge using the orthogonal test method for slope ecological protection
CN109629549B (zh) 一种石砾地土体重构结构及重构方法
CN106358495B (zh) 一种在黄土高原地区进行饲料油菜种植的方法
CN105766118B (zh) 一种用于水稻种植的沙洲土体重构方法
Shi et al. Mid-and long-term effects of biochar on soil improvement and soil erosion control of sloping farmland in a black soil region, China
CN103959953A (zh) 一种改良城市土壤物理性质的方法
Frank et al. Lime application in marshlands of Northern Germany—Influence of liming on the physicochemical and hydraulic properties of clayey soils
CN102409656B (zh) 一种固沙的方法
CN107580819B (zh) 一种新垦造水稻田耕作层快速构建的方法
Pérez-de-los-Reyes et al. Changes in water retention properties due to the application of sugar foam in red soils
CN102405822B (zh) 一种沙地的保水方法
CN102405819B (zh) 一种沙基复合土
Mingze et al. Effects of straw size in buried straw layers on water movement in adjacent soil layers
ÖzgÖz et al. Spatial variability of soil physical properties as affected by different tillage systems
CN107044079B (zh) 植生海绵型沥青混合料路面结构
Qu et al.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tillable properties of diatomite-improved soil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China
CN102409655B (zh) 一种防治古、中生代沉积岩流失的方法
CN102405821B (zh) 一种用于种植马铃薯的沙基复合土
Guo et al. Three-year field study on grass growth and soil hydrological properties in biochar-amended soil
CN102405820B (zh) 一种沙地的保肥方法
Xuefeng et al. Layered Construction of Novel Reconstituted Soils in Coal Mining Sit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710075 6th floor, Gaoke building, No. 52, Gaoxin Road, Xi'an, Shaanxi

Patentee after: SHAANXI PROVINCIAL LAN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710075 6th floor, Gaoke building, No. 52, Gaoxin Road, Xi'an, Shaanxi

Patentee before: SHAANXI ESTATE DEVELOPMENT SERVICE Corp.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15

Address after: 710026 north of Xingtai 7th Street, Chanba District,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ANXI DIJIAN LAN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710075 6th floor, Gaoke building, No. 52, Gaoxin Road, Xi'an, Shaanxi

Patentee before: SHAANXI PROVINCIAL LAN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