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04193A - 生成转发表项、报文转发、地址获取的方法及边缘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生成转发表项、报文转发、地址获取的方法及边缘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04193A
CN102404193A CN2010102898482A CN201010289848A CN102404193A CN 102404193 A CN102404193 A CN 102404193A CN 2010102898482 A CN2010102898482 A CN 2010102898482A CN 201010289848 A CN201010289848 A CN 201010289848A CN 102404193 A CN102404193 A CN 1024041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e
mac address
npe
extended
load balan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8984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04193B (zh
Inventor
张宇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28984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04193B/zh
Priority to ES11786123.7T priority patent/ES2525117T3/es
Priority to EP11786123.7A priority patent/EP2618528B1/en
Priority to PCT/CN2011/075271 priority patent/WO2011147351A1/zh
Publication of CN1024041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4193A/zh
Priority to US13/838,495 priority patent/US9083629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041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41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2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 H04L47/125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by balancing the load, e.g. traffic engin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4Multi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72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using reservation actions during connection setup
    • H04L47/726Reserving resources in multiple paths to be used simultaneous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生成转发表项、报文转发、地址获取的方法及边缘设备,该生成转发表项的方法包括:NPE接收LDP报文,LDP报文携带目的UPE的骨干MAC地址以及目的UPE和NPE之间的负载分担协商参数,或者LDP报文携带根据骨干MAC地址和负载分担协商参数生成的扩展MAC地址;NPE根据LDP报文获取目的UPE的多个扩展MAC地址;为每个扩展MAC地址分别生成转发表项,转发表项包括扩展MAC地址以及对应的多个出端口。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可根据负载分担协商参数以及骨干MAC地址生成转发表项,极大地减少了NPE的转发表项,减轻了边缘设备的压力。

Description

生成转发表项、报文转发、地址获取的方法及边缘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成转发表项、报文转发、地址获取的方法及边缘设备。
背景技术
运营商骨干桥(PBB,Provider Backbone Bridge)技术又称为Mac-in-Mac,由IEEE 802.1ah标准草案定义,通过将用户媒体访问控制(MAC,Media AccessControl)封装到公网MAC中传送,实现了用户网络和运营商网络的完全隔离。
为了解决网络扩展性的问题,可以采用PBB结合层次化虚拟专用局域网服务(H-VPLS,Hierarchical Virtual Private LAN Services)技术。通过PBB+H-VPLS转发,面向用户提供服务边缘设备(UPE,User facing-Provider Edge)只需要在虚拟交换实例(VSI,Virtual Switch Instance)内获取本地用户及对端用户的MAC地址、以及公网的MAC地址,而服务提供商核心网络边缘设备(NPE,Network Provider Edge)只需在VSI内获取公网的MAC地址,从而大大减少了服务提供商核心网络边缘设备NPE的MAC表项数量,使网络规格的扩展不再受到限制。
在PBB H-VPLS网络中,面向用户提供服务边缘设备UPE上可部署骨干网组件(B-Component,Backbone Component),提供基于骨干MAC(B-MAC,Backbone-MAC)地址、骨干标签(B-TAG,Backbone-TAG)信息的桥接功能;在骨干网组件上还可部署服务实例组件(I-Component,Instance Component),提供基于用户MAC地址、源虚拟局域网(S-LAN,Source-LAN)信息的桥接功能。
目前,在PBB H-VPLS网络中为达到负载分担的目的,面向用户提供服务边缘设备UPE在服务实例组件下配置不同的骨干源MAC(B-SMAC,Backbone-Source MAC),服务提供商核心网络边缘设备NPE通过不同的B-SMAC进行基于服务实例组件的哈希选路。
但是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由于每个骨干网组件可能有大量的服务实例组件,面向用户提供服务边缘设备UPE需要配置海量的B-SMAC,服务提供商核心网络边缘设备NPE也需要生成海量的转发表项,造成边缘设备的压力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生成转发表项、报文转发、地址获取的方法及边缘设备,通过根据负载分担协商参数以及骨干MAC地址生成转发表项,可极大地减少服务提供商核心网络边缘设备NPE的转发表项,减轻边缘设备的压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生成转发表项的方法,应用于PBB over H-VPLS网络中,所述方法包括:
服务提供商核心网络边缘设备NPE接收标签分发协议LDP报文,所述LDP报文携带所述目的UPE的骨干MAC地址和所述目的UPE和所述NPE之间的负载分担协商参数,或者所述LDP报文携带根据所述骨干MAC地址和所述负载分担协商参数生成的扩展MAC地址;
所述NPE根据所述LDP报文获取所述目的UPE的多个扩展MAC地址;
为每个所述扩展MAC地址分别生成转发表项,所述转发表项包括所述扩展MAC地址以及对应的多个出端口。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报文转发的方法,应用于PBB over H-VPLS网络中,所述方法包括:
目的UPE获取负载分担协商参数;
在标签分发协议LDP报文中加入包括所述负载分担协商参数以及所述目的UPE的骨干MAC地址;或者在所述LDP报文中加入根据所述骨干MAC地址和所述负载分担协商参数生成的扩展MAC地址;
转发处理后的所述标签分发协议报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地址获取的方法,应用于PBB over H-VPLS网络中,所述方法包括:
源UPE获取负载分担协商参数、以及所述目的UPE的骨干MAC地址;所述负载分担协商参数包括:所述PBB over H-VPLS网络中的负载分担链路数量;
所述源UPE根据所述负载分担协商参数、以及所述目的UPE的骨干MAC地址获取所述目的UPE的多个扩展MAC地址。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服务提供商核心网络边缘设备NPE,应用于PBBover H-VPLS网络中,所述服务提供商核心网络边缘设备NPE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标签分发协议LDP报文,所述LDP报文携带所述目的UPE的骨干MAC地址和所述目的UPE和所述NPE之间的负载分担协商参数,或者所述LDP报文携带根据所述骨干MAC地址和所述负载分担协商参数生成的扩展MAC地址;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LDP报文获取所述目的UPE的多个扩展MAC地址;
表项生成单元,用于为每个所述扩展MAC地址分别生成转发表项,所述转发表项包括所述扩展MAC地址以及对应的多个出端口。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目的面向用户提供服务边缘设备UPE,应用于PBB over H-VPLS网络中,所述目的面向用户提供服务边缘设备UPE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负载分担协商参数;
信息加入单元,用于在标签分发协议LDP报文中加入包括所述负载分担协商参数以及所述目的UPE的骨干MAC地址;或者在所述LDP报文中加入根据所述骨干MAC地址和所述负载分担协商参数生成的扩展MAC地址;
第二转发单元,用于转发处理后的所述标签分发协议报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源面向用户提供服务边缘设备UPE,应用于PBBover H-VPLS网络中,所述源面向用户提供服务边缘设备UPE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负载分担协商参数、以及所述目的UPE的骨干MAC地址;所述负载分担协商参数包括:所述PBB over H-VPLS网络中的负载分担链路数量;
第四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负载分担协商参数以及所述目的UPE的骨干MAC地址获取所述目的UPE的多个扩展MAC地址。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负载分担协商参数以及骨干MAC地址生成转发表项,可极大地减少服务提供商核心网络边缘设备NPE的转发表项,减轻边缘设备的压力。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生成转发表项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报文转发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地址获取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A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生成转发表项的流程图;
图4B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数据报文转发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服务提供商核心网络边缘设备的构成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服务提供商核心网络边缘设备的又一构成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目的面向用户提供服务边缘设备的构成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7的源面向用户提供服务边缘设备的构成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7的源面向用户提供服务边缘设备的又一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生成转发表项的方法,应用于PBB over H-VPLS网络中,所述网络包括源UPE、NPE和目的UPE,NPE和目的UPE之间存在负载分担链路。
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NPE接收标签分发协议LDP报文,LDP报文携带目的UPE的骨干MAC地址以及目的UPE和NPE之间的负载分担协商参数,或者LDP报文携带根据骨干MAC地址和负载分担协商参数生成的扩展MAC地址,其中,所述LDP报文可由目的UPE发送给所述NPE,也可由其他能够接收或生成所述LDP报文的网络设备发送给所述NPE;
步骤102,NPE根据LDP报文获取目的UPE的多个扩展MAC地址;
步骤103,NPE为每个扩展MAC地址分别生成转发表项,每个转发表项包括扩展MAC地址以及对应的多个出端口。
在本实施例中,标签分发协议(LDP,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报文可由PBB over H-VPLS网络中的UPE发送。优选地,LDP报文可携带类型长度值(TLV,Type Length Value),该类型长度值包括负载分担协商参数以及骨干MAC地址。该类型长度值可根据国际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InternetEngineering Task Force)定义的PBB TLV进行扩展而得到。
在本实施例中,负载分担协商参数可包括PBB over H-VPLS网络中的负载分担链路数量,PBB over H-VPLS网络中的负载分担链路数量可根据PBB overH-VPLS网络的规划参数获得,可预先确定。但不限于此,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负载分担协商参数的具体内容。
在本实施例中,NPE可根据LDP报文获取目的UPE的多个扩展MAC地址,优选地,可生成多个连续的扩展MAC地址。例如,PBB over H-VPLS网络中的负载分担链路数量为3时,可生成3个连续的扩展MAC地址1-1-1、1-1-2、1-1-3。但不限于此,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或者,LDP报文可携带根据骨干MAC地址和负载分担协商参数生成的MAC地址。可由目的UPE根据骨干MAC地址和负载分担协商参数生成多个扩展MAC地址后,加入到LDP报文中。NPE接收到LDP报文后,可获取上述多个扩展MAC地址。但不限于此,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NPE可为每个扩展MAC地址分别生成转发表项。由于NPE和目的UPE之间存在负载分担链路,即所述NPE包括多个通向所述目的UPE的出端口,因此每个所述转发表项可以包括扩展MAC地址以及对应的多个出端口。
优选地,NPE通过一个端口收到所述目的UPE发送的所述LDP报文,并获得了扩展MAC地址;之后,所述NPE根据自身维护的负载分担链路的端口集合确定全部端口;在根据所述扩展MAC地址和所述全部端口为每个扩展MAC地址生成转发表。这样,每个扩展MAC地址的转发表均对应多个出端口。
生成转发表项之后,在接收到目的地址为所述扩展MAC地址的数据报文时,NPE可根据转发表项对数据报文进行转发。由于所述扩展MAC地址的转发表项对应多个出端口,因此所述NPE对目的地址为不同扩展MAC地址的数据报文进行负载分担转发。优选地,所述NPE对所述扩展MAC地址进行哈希运算,根据哈希结果为所述数据报文选择出端口。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NPE根据所述扩展MAC地址生成转发表项,而所述扩展MAC地址的数量是根据NPE和目的UPE之间的负载分担链路数量确定的。因此,与数据报文的I-tag数量相比,所述扩展MAC地址的数量要少很多。由于NPE不必根据I-tag数量而生成相应数量的转发表项,因此可极大地减少NPE中转发表项的数量,减轻设备的压力。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报文转发的方法,应用于PBB over H-VPLS网络中,所述网络包括源UPE、NPE和目的UPE,NPE和目的UPE之间存在负载分担链路。
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201,目的UPE获取负载分担协商参数;
步骤202,目的UPE在LDP报文中加入负载分担协商参数以及目的UPE的骨干MAC地址;或者在LDP报文中加入根据骨干MAC地址和负载分担协商参数生成的扩展MAC地址;
步骤203,目的UPE转发处理后的LDP报文。
在本实施例中,目的UPE可根据PBB over H-VPLS网络的规划参数预先获取负载分担协商参数。优选地,目的UPE可在LDP报文中加入根据IETF定义的PBB TLV扩展的类型长度值,该类型长度值包括负载分担协商参数以及目的UPE的骨干MAC地址,负载分担协商参数可包括PBB over H-VPLS网络中的负载分担链路数量。
或者,目的UPE可在LDP报文中加入根据骨干MAC地址和负载分担协商参数生成的多个扩展MAC地址。例如,PBB over H-VPLS网络中的负载分担链路数量为3时,可生成3个扩展MAC地址。但不限于此,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目的UPE可转发处理后的LDP报文,将该LDP报文转发到NPE。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通过目的UPE将负载分担协商参数以及骨干MAC地址加入到LDP报文,或者将根据骨干MAC地址和负载分担协商参数生成的MAC地址加入LDP报文中,使得NPE根据该LDP报文生成转发表项,可极大地减少NPE的转发表项,减轻边缘设备的压力。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地址获取的方法,应用于PBB over H-VPLS网络中,所述网络包括源UPE、NPE和目的UPE,NPE和目的UPE之间存在负载分担链路。
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301,源UPE获取负载分担协商参数和目的UPE的骨干MAC地址,负载分担协商参数包括:PBB over H-VPLS网络中的负载分担链路数量;
步骤302,源UPE根据负载分担协商参数以及目的UPE的骨干MAC地址获取目的UPE的多个扩展MAC地址。
在本实施例中,源UPE可根据PBB over H-VPLS网络的规划参数预先获取负载分担协商参数,具体地,可通过对所述源UPE进行静态配置使其获得所述负载协商参数。负载分担协商参数可包括PBB over H-VPLS网络中的负载分担链路数量。但不限于此,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负载分担协商参数的具体内容。
在本实施例中,源UPE可预先获取目的UPE的骨干MAC地址,具体地,可通过静态配置获得,也可通过动态学习从NPE或目的UPE获得。
在本实施例中,源UPE可根据目的UPE的骨干MAC地址和负载分担协商参数生成多个扩展MAC地址,例如,PBB over H-VPLS网络中的负载分担链路数量为3时,可生成3个连续的扩展MAC地址。但不限于此,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所述源UPE根据所述目的UPE的多个扩展MAC地址为所述数据报文分配扩展MAC地址,根据为所述数据报文分配的扩展MAC地址封装所述数据报文,转发处理后的所述数据报文。
优选地,所述源UPE根据所述扩展MAC地址的数量将接收到的数据报文分成多个组,并为每组数据报文分配一个扩展MAC地址,其中,每组数据报文的扩展MAC地址与其他组的MAC地址不同。
优选地,所述源UPE将I-tag相同的数据报文分配至同一组。当I-tag的数量大于扩展MAC地址的数量时,一组数据报文中包括携带不同I-tag的数据报文。
优选地,可通过哈希算法对携带不同I-tag的数据报文进行分组。具体地,源UPE可以对所述数据报文对应的实例标签I-Tag进行哈希计算,根据哈希运算的结果确定所述数据报文对应的扩展MAC地址。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通过源UPE根据负载分担协商参数和目的UPE的骨干MAC地址获得扩展MAC地址,并将所述扩展MAC地址作为数据报文的目的地址。这样,NPE只需要维护所述扩展MAC地址对应的转发表项。由于所述扩展MAC地址的数量不是很多,因此可以极大地减少NPE的转发表项,减轻设备的压力。
实施例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生成转发表项以并转发数据报文的方法,以下在实施例1、2、3的基础上对上述过程进行详细、完整的说明。
如图4A所示,所述生成转发表项的过程包括:
步骤401,目的UPE获取负载分担协商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负载分担协商参数可包括:PBB H-VPLS网络中的负载分担链路数量,可通过ECMP NUM表示。
优选地,负载分担协商参数还可包括:标识报文流向的信息,用于判断是否对后续的数据报文进行负载分担。可配置该目的UPE为被动端Passive,标识报文流向的信息可通过A表示,可采用比特位表示;例如:A为1表示为从主动端Active发送报文,A为0表示为从被动端Passive发送报文。但不限于此,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步骤402,目的UPE在LDP报文中加入负载分担协商参数以及骨干MAC地址,或者在LDP报文中加入根据骨干MAC地址和负载分担协商参数生成的扩展MAC地址。
在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目的UPE可在LDP报文中加入类型长度值,该类型长度值包括负载分担协商参数以及骨干MAC地址。
表1为根据IETF定义的PBB TLV扩展的类型长度值的示意图,如表1所示,ECMP NUM表示PBB over H-VPLS网络中的负载分担链路数量,可采用整数值表示,A表示报文流向的信息,B-SMAC可为目的UPE的MAC地址。
例如,ECMP NUM为3,A为0,B-SMAC为1-1-1。为防止网络中地址冲突,还需要保证连续的3个B-SMAC没有其他设备或者B组件使用,例如,B组件下的MAC地址1-1-2、1-1-3也被预留。但不限于此,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表1
Figure BSA00000280872900101
以上仅为类型长度值的示意性说明,但不限于此,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目的UPE还可根据骨干MAC地址和负载分担协商参数生成多个扩展MAC地址,然后将生成的扩展MAC地址加入到LDP报文中,这样,LDP报文包括多个扩展MAC地址。优选地,目的UPE可在LDP报文中加入包括多个扩展MAC地址的类型长度值。
步骤403,目的UPE向NPE转发处理后的LDP报文。
所述处理后的LDP报文中包括负载分担协商参数以及骨干MAC地址,或者包括根据骨干MAC地址和负载分担协商参数生成的扩展MAC地址。
步骤404,NPE接收目的UPE发送的LDP报文。
在一个实施例中,LDP报文携带包括负载分担协商参数以及目的UPE的骨干MAC地址的类型长度值,负载分担协商参数包括:PBB over H-VPLS网络中的负载分担链路数量。
优选地,负载分担协商参数还包括标识报文流向的信息。后续的数据报文的流向可能是单向的,可能只希望在一个方向上做负载分担即可。可根据标识报文流向的信息确定是否进行负载分担,例如,若A标识位为0,表示对从被动端Passive收到的数据报文进行负载分担。但不限于此,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因此,NPE还可根据标识报文流向的信息确定是否进行负载分担;若确定进行负载分担,则执行步骤405。
步骤405,NPE根据LDP报文获取目的UPE的多个扩展MAC地址。
在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LDP报文携带包括负载分担协商参数以及目的UPE的骨干MAC地址的类型长度值,负载分担协商参数包括PBB over H-VPLS网络中的负载分担链路数量。
NPE可根据目的UPE的骨干MAC地址和负载分担链路数量获取目的UPE的多个扩展MAC地址。例如,LDP报文中ECMP NUM为3,B-SMAC为1-1-1;则NPE可生成3个连续的扩展MAC地址:1-1-1、1-1-2、1-1-3。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LDP报文携带根据骨干MAC地址和负载分担协商参数生成的目的UPE的多个扩展MAC地址。NPE接收到LDP报文后,可直接获取上述多个扩展MAC地址。但不限于此,还可对接收到的扩展MAC地址再进行扩展,例如LDP报文中携带1-1-1和1-1-4,则NPE可根据这两个MAC地址获取到1-1-1、1-1-2、1-1-3、1-1-4这四个扩展MAC地址,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步骤406,NPE为每个扩展MAC地址分别生成转发表项,每个转发表项包括一个扩展MAC地址以及该扩展地址对应的多个出端口。
例如,NPE可为扩展MAC地址1-1-1、1-1-2、1-1-3分别生成转发表项,3条转发表项中的转发信息可以相同。此外,NPE还可根据接收到的目的UPE发送的LDP报文,为每个转发表项生成出端口,通过多个出端口形成NPE与目的UPE之间的负载分担链路;例如,出端口可为3个,为端口1、端口2和端口3。
在生成转发表项后,NPE可向其他的NPE转发该LDP报文。
步骤407,源UPE获取负载分担协商参数以及目的UPE的骨干MAC地址,负载分担协商参数包括:PBB over H-VPLS网络中的负载分担链路数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源UPE可预先获取负载分担协商参数以及目的UPE的骨干MAC地址,具体地,可通过静态配置获得,也可通过动态学习从NPE或目的UPE获得。
步骤408,源UPE根据负载分担协商参数以及目的UPE的骨干MAC地址获取目的UPE的多个扩展MAC地址。
例如,源UPE可根据负载分担协商参数ECMP NUM=3、以及目的UPE的骨干MAC地址1-1-1,获取目的UPE的多个扩展MAC地址1-1-1、1-1-2、1-1-3。但不限于此,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上述步骤407和步骤408与步骤401至步骤406并没有顺序关系,在具体实施时可在步骤401之前执行,也可与步骤401至步骤406同时执行,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源UPE可存储目的UPE的多个扩展MAC地址。源UPE还可配置该源UPE为主动端Active。但不限于此,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通过上述步骤,NPE可以生成目的UPE的扩展MAC地址对应的转发表项,转发表项的数量较少;而现有技术中,需要为后续数据报文的每一个服务实例生成转发表项,数据报文的服务实例可能成千上万,即有大量不同的I-tag,NPE中需要根据每个不同的I-tag生成转发表项,最终生成海量的转发表项。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使得NPE的转发表项大大减少,减轻了边缘设备的压力。
NPE在生成转发表项后,接收到源UPE转发的数据报文时,可根据生成的转发表项转发数据报文。转发数据报文的过程可如图4B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9,源UPE接收到接入交换机发送的数据报文。
在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源UPE可先确定是否进行负载分担;可通过预先配置确定是否进行负载分担,例如,若该源UPE已经配置为主动端Active,表示NPE已经根据负载分担协商参数生成转发表项,则可确定进行负载分担。若确定进行负载分担,则执行步骤410。
步骤410,源UPE为所述数据报文分配所述扩展MAC地址。
源UPE根据所述扩展MAC地址的数量将接收到的数据报文分成多个组,并为每组数据报文分配一个扩展MAC地址,其中,每组数据报文的扩展MAC地址与其他组的MAC地址不同。
优选地,所述源UPE将I-tag相同的数据报文分配至同一组。当I-tag的数量大于扩展MAC地址的数量时,一组数据报文中包括携带不同I-tag的数据报文。
优选地,可通过哈希算法对携带不同I-tag的数据报文进行分组。具体地,源UPE可以对数据报文对应的实例标签I-Tag进行哈希计算,根据哈希运算的结果确定数据报文对应的扩展MAC地址。
数据报文可由不同的实例标签I-Tag标识,源UPE通过哈希计算可将不同的I-Tag映射到不同的扩展MAC地址。例如,I-Tag分别为100、101、102、…、108;源UPE可将100、103、106的I-Tag映射到1-1-1、将101、104、107的I-Tag映射到1-1-2、将102、105、108的I-Tag映射到1-1-3。这样,若接收到的数据报文的I-Tag为101,则可确定该数据报文对应的扩展MAC地址为1-1-2。
步骤411,源UPE根据为数据报文分配的扩展MAC地址封装数据报文,并向NPE转发该封装后的数据报文。
步骤412,NPE接收所述封装了扩展MAC地址的数据报文,并根据所述扩展MAC地址匹配转发表项。
在一个实施例中,NPE可根据数据报文的扩展MAC地址匹配步骤406生成的转发表项,可一一对应进行匹配。但不限于此,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例如,在接收到携带1-1-2的数据报文后,NPE可根据1-1-2匹配步骤406生成的3个转发表项,可确定由1-1-2对应的转发表项转发该数据报文。
步骤413,NPE根据匹配后的转发表项以负载分担的方式向目的UPE转发数据报文。
由于所述NPE中的所述转发表项具有多个出端口,因此所述NPE可以通过负载分担的方式对数据报文进行转发。优选地,NPE可对待转发数据报文的扩展MAC地址进行哈希,根据哈希结果从转发表项的多个出端口中确定一个端口为封装有所述扩展MAC地址的数据报文的出端口。例如,NPE可对扩展地址1-1-2进行哈希,根据哈希确定出端口为端口2,则NPE将所述扩展MAC地址为1-1-2的数据报文通过端口2转发。
因此,由于携带不同的扩展MAC地址,在NPE上根据扩展MAC地址进行转发时可以选择不同的负载分担路径,从而达到负载分担的目的。
通过上述步骤,在进行数据报文的转发时,可以将大量携带不同的I-Tag的报文映射到少量不同的目的UPE的扩展MAC地址,并进一步根据不同的扩展MAC地址选择不同的负载分担路径。这样,既减少了服务提供商核心网络边缘设备NPE的转发表项,又可进一步实现流量的负载分担。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通过目的UPE将负载分担协商参数以及骨干MAC地址加入到LDP报文,使得NPE根据LDP报文生成转发表项,可极大地减少NPE的转发表项,减轻边缘设备的压力;并且,源UPE根据负载分担协商参数封装扩展MAC地址,NPE根据扩展MAC地址匹配转发表项,可进一步实现流量的负载分担。
实施例5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提供商核心网络边缘设备NPE,应用于PBBover H-VPLS网络中,所述网络还包括源UPE和目的UPE,NPE和目的UPE之间存在负载分担链路。
图5为NPE的构成示意图,如图5所示,NPE包括:第一接收单元501、第一获取单元502和表项生成单元503;其中,
第一接收单元501用于接收LDP报文,LDP报文携带目的UPE的骨干MAC地址以及目的UPE和NPE之间的负载分担协商参数,或者LDP报文携带根据骨干MAC地址和负载分担协商参数生成的扩展MAC地址;
第一获取单元502用于根据LDP报文获取目的UPE的多个扩展MAC地址;
表项生成单元503用于为每个扩展MAC地址分别生成转发表项,转发表项包括扩展MAC地址以及对应的多个出端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LDP报文可由PBB over H-VPLS网络中的UPE发送,也可由其他的NPE转发。
图6为NPE的又一构成示意图,其中,第一接收单元601、第一获取单元602和表项生成单元603如上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负载分担协商参数可包括:PBB over H-VPLS网络中的负载分担链路数量;第一获取单元602具体用于:根据骨干MAC地址和负载分担链路数量生成目的UPE的多个扩展MAC地址。
优选地,负载分担协商参数还可包括:标识报文流向的信息。如图6所示,所述NPE还可包括:第一确定单元604,用于根据标识报文流向的信息确定是否进行负载分担;并且,在第一确定单元604确定进行负载分担时,第一获取单元602根据LDP报文获取目的UPE的多个扩展MAC地址。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NPE还可包括:第二接收单元605、表项匹配单元606和第一转发单元607;其中,
第二接收单元605用于接收源UPE转发的数据报文,数据报文携带扩展MAC地址;
表项匹配单元606用于根据扩展MAC地址匹配转发表项;
第一转发单元607用于根据匹配后的转发表项对数据报文进行转发。
进一步地,所述NPE还可包括:端口选择单元608,用于根据扩展MAC地址选择转发数据报文的出端口;第一转发单元607具体用于在选择的出端口转发数据报文。
本实施例的装置的各组成部分分别用于实现前述实施例的方法的各步骤,由于在方法实施例中,已经对各步骤进行了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NPE根据所述扩展MAC地址生成转发表项,而所述扩展MAC地址的数量是根据NPE和目的UPE之间的负载分担链路数量确定的。因此,与数据报文的I-tag数量相比,所述扩展MAC地址的数量要少很多。由于NPE不必根据I-tag数量而生成相应数量的转发表项,因此可极大地减少NPE中转发表项的数量,减轻设备的压力。
实施例6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目的面向用户提供服务边缘设备UPE,应用于PBBover H-VPLS网络中,所述网络还包括源UPE以及NPE,NPE和目的UPE之间存在负载分担链路。
图7为目的UPE的构成示意图,如图7所示,所述目的UPE包括:第二获取单元701、信息加入单元702和第二转发单元703;其中,
第二获取单元701用于获取负载分担协商参数;
信息加入单元702用于在LDP报文中加入包括负载分担协商参数以及目的UPE的骨干MAC地址;或者在LDP报文中加入根据骨干MAC地址和负载分担协商参数生成的扩展MAC地址;
第二转发单元703用于转发处理后的LDP报文。
在一个实施例中,负载分担协商参数可包括:PBB over H-VPLS网络中的负载分担链路数量。优选地,负载分担协商参数可包括:PBB over H-VPLS网络中的负载分担链路数量和标识报文流向的信息。
本实施例的装置的各组成部分分别用于实现前述实施例的方法的各步骤,由于在方法实施例中,已经对各步骤进行了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通过目的UPE将负载分担协商参数以及骨干MAC地址加入到LDP报文,或者将根据骨干MAC地址和负载分担协商参数生成的扩展MAC地址加入LDP报文中,使得NPE根据LDP报文生成转发表项,可极大地减少NPE的转发表项,减轻设备的压力。
实施例7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源面向用户提供服务边缘设备UPE,应用于PBBover H-VPLS网络中,所述网络还包括NPE以及目的UPE,NPE和目的UPE之间存在负载分担链路。
图8为源UPE的构成示意图,如图8所示,所述源UPE包括:第三获取单元801和第四获取单元802;其中,
第三获取单元801用于获取负载分担协商参数以及目的UPE的骨干MAC地址;负载分担协商参数包括:PBB over H-VPLS网络中的负载分担链路数量;
第四获取单元802用于根据负载分担协商参数以及目的UPE的骨干MAC地址获取目的UPE的多个扩展MAC地址。
图9为源UPE的又一构成示意图。如图9所示,所述源UPE包括:第三获取单元901和第四获取单元902;如上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源UPE还可包括:第三接收单元903、地址分配单元904、地址封装单元905和第三转发单元906;其中,
第三接收单元903用于接收到接入交换机发送的数据报文;
地址分配单元904用于根据目的UPE的多个扩展MAC地址为数据报文分配扩展MAC地址;
地址封装单元905用于根据分配的扩展MAC地址封装数据报文;
第三转发单元906用于转发处理后的数据报文。
进一步地,地址分配单元904可以根据所述扩展MAC地址的数量将接收到的数据报文分成多个组,并为每组数据报文分配一个扩展MAC地址,其中,每组数据报文的扩展MAC地址与其他组的MAC地址不同。
进一步地,所述源UPE还可包括:第二确定单元907,用于确定是否对数据报文进行负载分担;并且,在第二确定单元907确定进行负载分担时,地址分配单元904根据目的UPE的多个扩展MAC地址为数据报文分配扩展MAC地址。
本实施例的装置的各组成部分分别用于实现前述实施例的方法的各步骤,由于在方法实施例中,已经对各步骤进行了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通过源UPE生成目的UPE的扩展MAC地址,并将所述扩展MAC地址作为数据报文的目的地址。这样,NPE只需要维护所述扩展MAC地址对应的转发表项。由于所述扩展MAC地址的数量不是很多,因此可以极大地减少NPE的转发表项,减轻设备的压力;并且,源UPE根据负载分担协商参数封装扩展MAC地址,NPE根据扩展MAC地址匹配转发表项,可进一步实现流量的负载分担。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2)

1.一种生成转发表项的方法,应用于PBB over H-VPLS网络中,所述网络包括源面向用户提供服务边缘设备UPE、服务提供商核心网络边缘设备NPE和目的面向用户提供服务边缘设备UPE,所述NPE和所述目的UPE之间存在负载分担链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NPE接收标签分发协议LDP报文,所述LDP报文携带所述目的UPE的骨干MAC地址以及所述目的UPE和所述NPE之间的负载分担协商参数,或者所述LDP报文携带根据所述骨干MAC地址和所述负载分担协商参数生成的扩展MAC地址;
所述NPE根据所述LDP报文获取所述目的UPE的多个扩展MAC地址;
为每个所述扩展MAC地址分别生成转发表项,所述转发表项包括所述扩展MAC地址以及对应的多个出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成转发表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分担协商参数包括:所述PBB over H-VPLS网络中的负载分担链路数量;所述NPE根据所述LDP报文获取所述目的UPE的多个扩展MAC地址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骨干MAC地址和所述负载分担链路数量生成所述目的UPE的多个扩展MAC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成转发表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分担协商参数还包括:标识报文流向的信息;在所述NPE根据所述LDP报文获取所述目的UPE的多个扩展MAC地址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标识报文流向的信息确定是否进行负载分担;
并且,在确定进行负载分担时,所述NPE根据所述LDP报文获取所述目的UPE的多个扩展MAC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生成转发表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为每个所述扩展MAC地址分别生成转发表项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NPE接收所述源UPE转发的数据报文,所述数据报文携带扩展MAC地址;
根据所述扩展MAC地址匹配所述转发表项;
根据匹配后的转发表项对所述数据报文进行转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成转发表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报文由所述源UPE根据所述目的UPE的多个扩展MAC地址分配对应的扩展MAC地址,并根据分配的扩展MAC地址封装后,由所述源UPE转发。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成转发表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匹配后的转发表项对所述数据报文进行转发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扩展MAC地址选择转发所述数据报文的出端口;
在选择的所述出端口转发所述数据报文。
7.一种报文转发的方法,应用于PBB over H-VPLS网络中,所述网络包括源面向用户提供服务边缘设备UPE、服务提供商核心网络边缘设备NPE和目的面向用户提供服务边缘设备UPE,所述NPE和所述目的UPE之间存在负载分担链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目的UPE获取负载分担协商参数;
在标签分发协议LDP报文中加入包括所述负载分担协商参数以及所述目的UPE的骨干MAC地址;或者在所述LDP报文中加入根据所述骨干MAC地址和所述负载分担协商参数生成的扩展MAC地址;
转发处理后的所述标签分发协议报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报文转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分担协商参数包括:所述PBB over H-VPLS网络中的负载分担链路数量;或者
所述负载分担协商参数包括:所述PBB over H-VPLS网络中的负载分担链路数量、以及标识报文流向的信息。
9.一种地址获取的方法,应用于PBB over H-VPLS网络中,所述网络包括源面向用户提供服务边缘设备UPE、服务提供商核心网络边缘设备NPE和目的面向用户提供服务边缘设备UPE,所述NPE和所述目的UPE之间存在负载分担链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源UPE获取负载分担协商参数以及所述目的UPE的骨干MAC地址,所述负载分担协商参数包括:所述PBB over H-VPLS网络中的负载分担链路数量;
所述源UPE根据所述负载分担协商参数以及所述目的UPE的骨干MAC地址获取所述目的UPE的多个扩展MAC地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地址获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源UPE接收到接入交换机发送的数据报文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源UPE根据所述目的UPE的多个扩展MAC地址为所述数据报文分配扩展MAC地址;
根据为所述数据报文分配的扩展MAC地址封装所述数据报文;
转发处理后的所述数据报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UPE根据所述目的UPE的多个扩展MAC地址为所述数据报文分配扩展MAC地址包括:
所述源UPE根据所述扩展MAC地址的数量将接收到的数据报文分成多个组,并为每组数据报文分配一个扩展MAC地址,其中,每组数据报文的扩展MAC地址与其他组的MAC地址不同。
12.一种服务提供商核心网络边缘设备NPE,应用于PBB over H-VPLS网络中,所述网络还包括源面向用户提供服务边缘设备UPE和目的面向用户提供服务边缘设备UPE,所述NPE和所述目的UPE之间存在负载分担链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提供商核心网络边缘设备NPE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标签分发协议LDP报文,所述LDP报文携带所述目的UPE的骨干MAC地址以及所述目的UPE和所述NPE之间的负载分担协商参数,或者所述LDP报文携带根据所述骨干MAC地址和所述负载分担协商参数生成的扩展MAC地址;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LDP报文获取所述目的UPE的多个扩展MAC地址;
表项生成单元,用于为每个所述扩展MAC地址分别生成转发表项,所述转发表项包括所述扩展MAC地址以及对应的多个出端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服务提供商核心网络边缘设备NPE,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分担协商参数包括:所述PBB over H-VPLS网络中的负载分担链路数量;
所述第一获取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骨干MAC地址和所述负载分担链路数量生成所述目的UPE的多个扩展MAC地址。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服务提供商核心网络边缘设备NPE,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分担协商参数还包括:标识报文流向的信息;所述NPE还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标识报文流向的信息确定是否进行负载分担;
并且,在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确定进行负载分担时,所述第一获取单元根据所述LDP报文获取所述目的UPE的多个扩展MAC地址。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任意一项所述的服务提供商核心网络边缘设备NPE,其特征在于,所述NPE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源UPE转发的数据报文;所述数据报文携带扩展MAC地址;
表项匹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扩展MAC地址匹配所述转发表项;
第一转发单元,用于根据匹配后的转发表项对所述数据报文进行转发。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服务提供商核心网络边缘设备NPE,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报文由所述源UPE根据所述目的UPE的多个扩展MAC地址分配对应的扩展MAC地址,并根据分配的扩展MAC地址封装后,由所述源UPE转发。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服务提供商核心网络边缘设备NPE,其特征在于,所述NPE还包括:
端口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扩展MAC地址选择转发所述数据报文的出端口;
所述第一转发单元具体用于在选择的所述出端口转发所述数据报文。
18.一种目的面向用户提供服务边缘设备UPE,应用于PBB over H-VPLS网络中,所述网络还包括源面向用户提供服务边缘设备UPE以及服务提供商核心网络边缘设备NPE,所述NPE和所述目的UPE之间存在负载分担链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目的UPE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负载分担协商参数;
信息加入单元,用于在标签分发协议LDP报文中加入包括所述负载分担协商参数以及所述目的UPE的骨干MAC地址;或者在所述LDP报文中加入根据所述骨干MAC地址和所述负载分担协商参数生成的扩展MAC地址;
第二转发单元,用于转发处理后的所述标签分发协议报文。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目的面向用户提供服务边缘设备UPE,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分担协商参数包括:所述PBB over H-VPLS网络中的负载分担链路数量;或者
所述负载分担协商参数包括:所述PBB over H-VPLS网络中的负载分担链路数量、以及标识报文流向的信息。
20.一种源面向用户提供服务边缘设备UPE,应用于PBB over H-VPLS网络中,所述网络还包括服务提供商核心网络边缘设备NPE以及目的面向用户提供服务边缘设备UPE,所述NPE和所述目的UPE之间存在负载分担链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源UPE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负载分担协商参数、以及所述目的UPE的骨干MAC地址;所述负载分担协商参数包括:所述PBB over H-VPLS网络中的负载分担链路数量;
第四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负载分担协商参数以及所述目的UPE的骨干MAC地址获取所述目的UPE的多个扩展MAC地址。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源面向用户提供服务边缘设备UPE,其特征在于,所述源UPE还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接入交换机发送的数据报文;
地址分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的UPE的多个扩展MAC地址为所述数据报文分配扩展MAC地址;
地址封装单元,用于根据分配的所述扩展MAC地址封装所述数据报文;
第三转发单元,用于转发处理后的所述数据报文。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源面向用户提供服务边缘设备UPE,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分配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扩展MAC地址的数量将接收到的数据报文分成多个组,并为每组数据报文分配一个扩展MAC地址,其中,每组数据报文的扩展MAC地址与其他组的MAC地址不同。
CN201010289848.2A 2010-09-17 2010-09-17 生成转发表项、报文转发、地址获取的方法及边缘设备 Active CN1024041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89848.2A CN102404193B (zh) 2010-09-17 2010-09-17 生成转发表项、报文转发、地址获取的方法及边缘设备
ES11786123.7T ES2525117T3 (es) 2010-09-17 2011-06-03 Método y dispositivo de extremidad para crear una tabla de reenvío, reenviar un mensaje y obtener una dirección
EP11786123.7A EP2618528B1 (en) 2010-09-17 2011-06-03 Method and edging device for creating forwarding table, forwarding message, and obtaining address
PCT/CN2011/075271 WO2011147351A1 (zh) 2010-09-17 2011-06-03 生成转发表项、报文转发、地址获取的方法及边缘装置
US13/838,495 US9083629B2 (en) 2010-09-17 2013-03-15 Method and edging device for creating forwarding table, forwarding message and obtaining addres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89848.2A CN102404193B (zh) 2010-09-17 2010-09-17 生成转发表项、报文转发、地址获取的方法及边缘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04193A true CN102404193A (zh) 2012-04-04
CN102404193B CN102404193B (zh) 2014-08-13

Family

ID=45003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89848.2A Active CN102404193B (zh) 2010-09-17 2010-09-17 生成转发表项、报文转发、地址获取的方法及边缘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083629B2 (zh)
EP (1) EP2618528B1 (zh)
CN (1) CN102404193B (zh)
ES (1) ES2525117T3 (zh)
WO (1) WO201114735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91911A (zh) * 2015-07-30 2016-05-1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sp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06411924A (zh) * 2016-10-24 2017-02-15 杭州迪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创建会话转发表项的方法、转发报文的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005659B1 (en) 2013-05-28 2019-07-10 Convida Wireless, LLC Load balancing i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US9806989B2 (en) * 2013-05-30 2017-10-31 Extreme Networks, Inc. Layer 3 (L3) best route selection rule for shortest path bridging multicast (SPBM) networks
US10505800B2 (en) * 2014-04-10 2019-12-10 Screenovate Technologies Ltd. Method for real-time activation of receiver module
US10761753B2 (en) * 2018-07-12 2020-09-0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ite-based coordination of distributed storage network memory
CN115567441A (zh) * 2019-11-05 2023-0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生成转发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58212A1 (en) * 2005-03-08 2007-11-21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 Flooding suppression method
CN101110746A (zh) * 2007-08-16 2008-0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运营商边缘设备、城域以太接入网及其处理数据的方法
US20100208593A1 (en) * 2009-02-17 2010-08-19 Yee Ming So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communications using point-to-point and point-to-multipoint protocols
US20100208615A1 (en) * 2009-02-17 2010-08-19 Yee Ming So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sioning a network element
CN101820397A (zh) * 2010-05-25 2010-09-01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虚拟专用局域网网络收敛的方法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51683B2 (en) * 2007-03-13 2014-06-10 Alcatel Lucent Failure protection in a provider backbone bridge network using selective redirection
US7782763B2 (en) * 2007-03-13 2010-08-24 Alcatel Lucent Failure protection in a provider backbone bridge network using forced MAC flushing
CN100512196C (zh) * 2007-09-12 2009-07-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清除介质访问控制地址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1483638A (zh) 2008-01-10 2009-07-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标签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GB0802371D0 (en) * 2008-02-09 2008-03-12 Nortel Networks Ltd PLSB-VPLS interworking
US7697534B1 (en) * 2008-04-18 2010-04-13 Cisco Technology, Inc. Virtual private LAN service networks with mixed mode network devices
CN101521631B (zh) * 2009-04-14 2012-05-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Vpls网络报文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US20100287405A1 (en) * 2009-05-08 2010-11-11 Tellabs Opera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networking networks
US20120287818A1 (en) * 2009-10-13 2012-11-1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ultipoint-to-multipoint service for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58212A1 (en) * 2005-03-08 2007-11-21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 Flooding suppression method
CN101110746A (zh) * 2007-08-16 2008-0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运营商边缘设备、城域以太接入网及其处理数据的方法
US20100208593A1 (en) * 2009-02-17 2010-08-19 Yee Ming So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communications using point-to-point and point-to-multipoint protocols
US20100208615A1 (en) * 2009-02-17 2010-08-19 Yee Ming So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sioning a network element
CN101820397A (zh) * 2010-05-25 2010-09-01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虚拟专用局域网网络收敛的方法及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91911A (zh) * 2015-07-30 2016-05-1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sp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05591911B (zh) * 2015-07-30 2019-01-22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sp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06411924A (zh) * 2016-10-24 2017-02-15 杭州迪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创建会话转发表项的方法、转发报文的方法及装置
CN106411924B (zh) * 2016-10-24 2019-07-09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创建会话转发表项的方法、转发报文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083629B2 (en) 2015-07-14
EP2618528B1 (en) 2014-10-01
CN102404193B (zh) 2014-08-13
ES2525117T3 (es) 2014-12-17
WO2011147351A1 (zh) 2011-12-01
US20130201827A1 (en) 2013-08-08
EP2618528A1 (en) 2013-07-24
EP2618528A4 (en) 2013-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04193B (zh) 生成转发表项、报文转发、地址获取的方法及边缘设备
CN103166874B (zh)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设备
CN100471162C (zh) 一种发布及处理虚线路信息的方法和供应商边缘设备
CN101005355B (zh) Ipv4/ipv6综合网络系统的安全通信系统和方法
CN104272674A (zh) 多隧道虚拟专用网络
CN104113879A (zh) 部署有云AC的WiFi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JP5506932B2 (ja) 新たなネットワークとインターネットとの相互通信の実現方法、システム及び通信端
CN102055647A (zh) 一种三层vpn的接入方法和系统
CN104270475A (zh) 基于NAT64实现IPv4网络与IPv6网络互通的系统及方法
Klauck et al. Enhanced DNS message compression-Optimizing mDNS/DNS-SD for the use in 6LoWPANs
CN105471827A (zh)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2546407A (zh) 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0798535B (zh) 区块链中实现p2p通信方法、区块链应用系统及相关设备
CN102088438A (zh) 一种解决IPSec Client地址冲突的方法及IPSec Client
CN102821165A (zh) Ip地址转换方法及装置
CN107733930B (zh) 用于在多个wan网络网关处转发互联网协议(ip)数据包的方法和系统
CN103856581A (zh) 一种用户侧设备的翻译封装自适应算法
CN102291305A (zh) 实现6to4中继路由的方法和设备以及报文转发方法
TWI532353B (zh) 社群虛擬網路連線建立方法及網路通信系統
CN102387221B (zh) 一种数据转发方法及系统
CN103905389A (zh) 基于中继设备的安全关联、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系统
TWI715054B (zh) 網路位址轉譯方法及系統
CN107547621A (zh)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2238040B (zh) 一种对ce进行监控的方法和路由设备
CN105610672A (zh)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