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94764B - 一种rfid网管的实现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rfid网管的实现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94764B
CN102394764B CN201110245442.9A CN201110245442A CN102394764B CN 102394764 B CN102394764 B CN 102394764B CN 201110245442 A CN201110245442 A CN 201110245442A CN 102394764 B CN102394764 B CN 1023947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nagement node
node
subordinate
cascade
cascad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4544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94764A (zh
Inventor
黄斌
刘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Intelligent Io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TE Intelligent I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Intelligent I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TE Intelligent I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24544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94764B/zh
Priority to PCT/CN2012/072190 priority patent/WO2012155615A1/zh
Publication of CN1023947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947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947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947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4Network management architectures or arrangements
    • H04L41/044Network management architectures or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7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functi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0Active monitoring, e.g. heartbeat, ping or trace-rou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FID网管的实现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其中方法包括:下级管理节点通过自身的辅公共级联模块中存储的级联配置文件发现上级管理节点,向上级管理节点的主公共级联模块发起注册;注册成功后,上级管理节点和下级管理节点基于各自的公共级联模块进行心跳检测、状态检测和事件监听。本发明提出了RFID网管系统由多级网管系统级联而成,通过公共级联模块使RFID网管系统实现了统一集中管理,增加了RFID网管系统能够管理的RFID网元设备数量,支持多层网络管理,扩大了RFID网管系统的部署规模,具有灵活的架构、较好的层次性、较强的扩展性,适用于大型项目,降低了大规模组网的复杂性。

Description

一种RFID网管的实现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的网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多级RFID网管的实现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网管系统是采用扁平的系统架构,各个网管系统之间没有层级关系,由于单个网管系统存在系统容量上限,很难适应大型项目对同时管理更多RFID网元设备的需求。RFID网管系统采用的是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B/S)体系构架,在构架和功能设计方面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单个RFID网管系统支持管理的RFID网元设备数量是有限的;
●对于大型项目,只能并行地部署多个RFID网管系统;
●RFID网管系统架构扁平,缺乏纵向的架构;
●大型系统的中心系统可能更关心数据的统计分析,而非直接操作单个设备,但目前的RFID网管系统无法实现这样的需求;
●无法支持多层网管操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RFID网管的实现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使RFID网管能够支持多层网络管理,架构灵活、富有层次、扩展性强,适用于大型项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FID网管系统,包括:管理下级管理节点的上级管理节点包括主公共级联模块,所述下级管理节点包括辅公共级联模块,其中,
辅公共级联模块用于根据存储的级联配置文件发现上级管理节点,向主公共级联模块发起注册;注册成功后,向主公共级联模块发送心跳消息;
主公共级联模块用于接受辅公共级联模块发起的注册,注册成功后,进行心跳检测、状态检测和事件监听。
进一步,所述辅公共级联模块,具体用于:
所在下级管理节点启动后,根据级联配置文件中的本级管理节点ID配置本级管理节点的IP地址、端口号,并根据级联配置文件中的上级管理节点ID发现直接上级管理节点,建立与直接上级管理节点的主公共级联模块之间的远程服务,基于建立的远程服务向所述主公共级联模块发送包含本级管理节点ID的注册请求;
注册成功后,基于建立的远程服务向所述主公共级联模块发送心跳消息。
进一步,所述主公共级联模块,具体用于:
所在上级管理节点启动后,根据本级管理节点ID配置本级管理节点的IP地址、端口号,建立与直接下级管理节点的辅公共级联模块之间的远程服务,基于建立的远程服务接收所述辅公共级联模块发送的注册请求,根据注册请求中包含的直接下级管理节点ID对直接下级管理节点进行注册;
注册成功后,基于建立的远程服务对直接下级管理节点进行心跳检测,并基于心跳检测对直接下级管理节点进行状态检测、基于注册和状态检测进行事件监听。
进一步,所述辅公共级联模块包括:
本级节点服务器,用于存储下级管理节点的级联配置文件,所在下级管理节点启动后,根据级联配置文件中的本级管理节点ID配置本级管理节点的IP地址、端口号,并触发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和节点注册器;
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用于收到本级节点服务器的触发后,根据本级节点服务器存储的级联配置文件中的上级管理节点ID发现直接上级管理节点,建立与直接上级管理节点的主公共级联模块之间的远程服务;
节点注册器,用于收到本级节点服务器的触发后,通过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向主公共级联模块发送包含本级管理节点ID的注册请求,注册成功后触发心跳触发器;
心跳触发器,用于收到节点注册器的触发后,通过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向主公共级联模块发送心跳消息。
进一步,所述主公共级联模块包括:
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用于建立与直接下级管理节点的辅公共级联模块之间的远程服务;
节点注册器,用于通过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接收辅公共级联模块发送的注册请求,根据注册请求中包含的直接下级管理节点ID对直接下级管理节点进行注册;注册成功后,触发心跳触发器、下级节点状态检测器和事件监听器;
心跳触发器,用于收到节点注册器的触发后,通过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接收辅公共级联模块发送的心跳消息;
下级节点状态检测器,用于收到节点注册器的触发后,根据心跳触发器收到的心跳消息进行直接下级管理节点的状态检测,并向事件监听器发送状态变化通知;
事件监听器,用于收到节点注册器的触发后,接收下级节点状态检测器发送的状态变化通知,并根据当前注册和所述状态变化通知向对应监听者上报监听事件。
进一步,所述主公共级联模块还包括:
本级节点服务器,用于存储上级管理节点的级联配置文件,所在上级管理节点启动后,根据本级管理节点ID配置本级管理节点的IP地址、端口号,并触发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和节点注册器。
进一步,所述上级管理节点进一步包括主业务级联模块,所述下级管理节点进一步包括辅业务级联模块,其中,
所述主业务级联模块,用于根据来自主公共级联模块的监听事件触发,触发辅业务级联模块进行对应业务处理;
所述辅业务级联模块,用于接受所述主业务级联模块的触发,进行对应的业务处理。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RFID网管实现装置,包括:
本级节点服务器,用于存储下级管理节点的级联配置文件,所在下级管理节点启动后,根据级联配置文件中的本级管理节点ID配置本级管理节点的IP地址、端口号,并触发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和节点注册器;
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用于收到本级节点服务器的触发后,根据本级节点服务器存储的级联配置文件中的上级管理节点ID发现直接上级管理节点,建立与直接上级管理节点的主公共级联模块之间的远程服务;
节点注册器,用于收到本级节点服务器的触发后,通过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向主公共级联模块发送包含本级管理节点ID的注册请求,注册成功后触发心跳触发器;
心跳触发器,用于收到节点注册器的触发后,通过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向主公共级联模块发送心跳消息。
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一种RFID网管实现装置,包括:
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用于建立与直接下级管理节点的辅公共级联模块之间的远程服务;
节点注册器,用于通过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接收辅公共级联模块发送的注册请求,根据注册请求中包含的直接下级管理节点ID对直接下级管理节点进行注册;注册成功后,触发心跳触发器、下级节点状态检测器和事件监听器;
心跳触发器,用于收到节点注册器的触发后,通过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接收辅公共级联模块发送的心跳消息;
下级节点状态检测器,用于收到节点注册器的触发后,根据心跳触发器收到的心跳消息进行直接下级管理节点的状态检测,并向事件监听器发送状态变化通知;
事件监听器,用于收到节点注册器的触发后,接收下级节点状态检测器发送的状态变化通知,并根据当前注册和所述状态变化通知向对应监听者上报监听事件。
进一步,所述装置还包括:
本级节点服务器,用于存储上级管理节点的级联配置文件,所在上级管理节点启动后,根据本级管理节点ID配置本级管理节点的IP地址、端口号,并触发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和节点注册器。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RFID网管实现方法,包括:
A、下级管理节点通过自身的辅公共级联模块中存储的级联配置文件发现上级管理节点,向上级管理节点的主公共级联模块发起注册;
B、注册成功后,上级管理节点和下级管理节点基于各自的公共级联模块进行心跳检测、状态检测和事件监听。
进一步,所述步骤A包括:
下级管理节点启动后,该下级管理节点的辅公共级联模块根据存储的级联配置文件中的本级管理节点ID配置本级管理节点的IP地址、端口号,并根据存储的级联配置文件中的上级管理节点ID发现直接上级管理节点,建立与直接上级管理节点的主公共级联模块之间的远程服务,基于建立的远程服务向所述主公共级联模块发送包含本级管理节点ID的注册请求。
进一步,所述步骤B包括:
上级管理节点的主公共级联模块建立与直接下级管理节点的辅公共级联模块之间的远程服务,基于建立的远程服务接收所述辅公共级联模块发送的注册请求,根据注册请求中包含的直接下级管理节点ID对直接下级管理节点进行注册;
注册成功后,下级管理节点的辅公共级联模块基于建立的远程服务向直接上级管理节点的主公共级联模块发送心跳消息,上级管理节点的主公共级联模块基于建立的远程服务接收直接下级管理节点的辅公共级联模块发送的心跳消息;
上级管理节点的主公共级联模块还基于心跳检测对直接下级管理节点进行状态检测,并基于当前注册和状态检测进行事件监听。
根据以上描述可见,本发明提出了RFID网管系统由多级网管系统级联而成,通过公共级联模块使RFID网管系统实现了统一集中管理,增加了RFID网管系统能够管理的RFID网元设备数量,支持多层网络管理,扩大了RFID网管系统的部署规模,具有灵活的架构、较好的层次性、较强的扩展性,适用于大型项目,降低了大规模组网的复杂性。
基于本发明提供的方案,在已经存在下级管理节点的情况下,能够动态增加上级管理节点,不需要替换下级管理节点也可以实现对下级管理节点的管理,显著降低了部署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多级RFID网管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辅公共级联模块和主公共级联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实现多级RFID网管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远程服务建立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注册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心跳消息发送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下级管理节点状态检测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事件监听及上报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基本思想为:下级管理节点通过自身的辅公共级联模块中存储的级联配置文件发现上级管理节点,向上级管理节点的主公共级联模块发起注册;注册成功后,上级管理节点和下级管理节点基于各自的公共级联模块进行心跳检测、状态检测和事件监听。
所述下级管理节点和上级管理节点是按多级层次关系中管理、被管理的角度所进行的划分。其中,所述下级管理节点是指被网管系统管理的网管系统,可以直接管理或间接管理RFID网元设备,间接管理RFID网元设备是指该网管系统与RFID网元设备之间存在其他网管系统;上级管理节点是指对网管系统进行管理的网管系统,间接管理RFID网元设备,其上还可以存在对该网管系统进行管理的上级管理节点。
例如,网管系统A直接管理RFID网元设备,网管系统B直接管理网管系统A,网管系统C直接管理网管系统B,这样,网管系统A、B、C构成了三级RFID网管系统。网管系统B间接管理RFID网元设备,是网管系统A的上级管理节点,也是网管系统A的直接上级管理节点;网管系统A是网管系统B的下级管理节点,也是网管系统B的直接下级管理节点。网管系统C间接管理RFID网元设备,是网管系统A、B的上级管理节点,其中,网管系统C是网管系统B的直接上级管理节点,是网管系统A的间接上级管理节点;网管系统A、B是网管系统C的下级管理节点,其中,网管系统B是网管系统C的直接下级管理节点,网管系统A是网管系统C的间接下级管理节点。如果网管系统C之上还有对其进行管理的网管系统,则此时网管系统C还包括辅公共级联模块,与对其进行管理的网管系统之间的关系可参照以上描述得到,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以上描述可见,在多级RFID网管系统中,直接管理RFID网元设备的网管系统为位于最低层的下级管理节点,不会充当上级管理节点,而位于最高层、没有其他网管系统对其进行管理的网管系统为最高层的上级管理节点,在没有新的对其进行管理的上级管理节点出现的情况下,不会充当下级管理节点。除直接管理RFID网元设备的下级管理节点、及位于最高层的上级管理节点外,其余按管理、被管理的不同角度划分,既可以是下级管理节点又可以是上级管理节点的网管系统均位于直接管理RFID网元设备的下级管理节点和位于最高层的上级管理节点之间,因此,这些网管系统也可称为中间管理节点。
图1为本发明中多级RFID网管系统结构示意图,实际应用中,图1中所示的上级管理节点之上还可存在对其进行管理的上级管理节点,这里仅以两级RFID网管系统为例来做描述。其中,与上级管理节点相连的下级管理节点有多个,可称为下级管理节点1~n,n为下级管理节点总数,n为自然数。与每一个下级管理节点相连的RFID网元设备有多个,例如,与下级管理节点1相连的RFID网元设备可称为RFID网元设备1~m,m为下级管理节点1管理的RFID网元设备总数,m为自然数;与下级管理节点n相连的RFID网元设备可称为RFID网元设备1~k,k为下级管理节点n管理的RFID网元设备总数,k为自然数。
如图1所示,管理下级管理节点的上级管理节点包括主公共级联模块,下级管理节点包括辅公共级联模块。其中,辅公共级联模块用于根据存储的级联配置文件发现上级管理节点,向主公共级联模块发起注册;注册成功后,向主公共级联模块发送心跳消息;主公共级联模块用于接受辅公共级联模块发起的注册,注册成功后,进行心跳检测、状态检测和事件监听。
辅公共级联模块中存储的级联配置文件包含:本级管理节点ID和上级管理节点ID。其中,本级管理节点ID为辅公共级联模块所在下级管理节点的ID;上级管理节点ID为辅公共级联模块所在下级管理节点的直接上级管理节点的ID。
辅公共级联模块,具体用于:所在下级管理节点启动后,根据级联配置文件中的本级管理节点ID配置本级管理节点的IP地址、端口号,并根据级联配置文件中的上级管理节点ID发现直接上级管理节点,建立与直接上级管理节点的主公共级联模块之间的远程服务,基于建立的远程服务向所述主公共级联模块发送包含本级管理节点ID的注册请求;注册成功后,基于建立的远程服务向所述主公共级联模块发送心跳消息。
主公共级联模块中也存储有级联配置文件,包含:本级管理节点ID、下级管理节点ID和上级管理节点ID。其中,本级管理节点ID为主公共级联模块所在上级管理节点的ID;下级管理节点ID包括各下级管理节点ID,即:可以为直接下级管理节点ID、或直接下级管理节点ID和间接下级管理节点ID,下级管理节点ID至少包括直接管理RFID网元设备的下级管理节点的ID;上级管理节点ID为主公共级联模块所在上级管理节点的直接上级管理节点的ID。
主公共级联模块,具体用于:所在上级管理节点启动后,根据本级管理节点ID配置本级管理节点的IP地址、端口号,建立与直接下级管理节点的辅公共级联模块之间的远程服务,基于建立的远程服务接收所述辅公共级联模块发送的注册请求,根据注册请求中包含的直接下级管理节点ID对直接下级管理节点进行注册;注册成功后,基于建立的远程服务对直接下级管理节点进行心跳检测,并基于心跳检测对直接下级管理节点进行状态检测、基于注册和状态检测进行事件监听。
上级管理节点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主业务级联模块,下级管理节点还可以进一步包括辅业务级联模块。其中,
主业务级联模块,用于根据来自主公共级联模块的监听事件触发,触发辅业务级联模块进行对应业务处理;
辅业务级联模块,用于接受主业务级联模块的触发,进行对应的业务处理,例如数据同步、产生告警等。
图1中所示的下级管理节点1~n通过网口与其管理的RFID网元设备进行管理信息的交互,其实现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辅公共级联模块包括:本级节点服务器、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节点注册器和心跳触发器,如图2所示。其中,
本级节点服务器,用于存储下级管理节点的级联配置文件,所在下级管理节点启动后,根据级联配置文件中的本级管理节点ID配置本级管理节点的IP地址、端口号,并触发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和节点注册器;下级管理节点的级联配置文件包含:本级管理节点ID和上级管理节点ID,其中,本级管理节点ID为本级节点服务器所在下级管理节点的ID,上级管理节点ID为本级节点服务器所在下级管理节点的直接上级管理节点的ID;
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用于收到本级节点服务器的触发后,根据本级节点服务器存储的级联配置文件中的上级管理节点ID发现直接上级管理节点,建立与直接上级管理节点的主公共级联模块之间的远程服务,以使辅公共级联模块与主公共级联模块之间通过建立的远程服务进行交互;
节点注册器,用于收到本级节点服务器的触发后,通过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向主公共级联模块发送包含本级管理节点ID的注册请求,注册成功后触发心跳触发器;
心跳触发器,用于收到节点注册器的触发后,通过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向主公共级联模块发送心跳消息。
主公共级联模块包括: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节点注册器、心跳触发器、下级节点状态检测器和事件监听器,如图2所示。其中,
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用于建立与直接下级管理节点的辅公共级联模块之间的远程服务,以使主公共级联模块与辅公共级联模块之间通过建立的远程服务进行交互;
节点注册器,用于通过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接收辅公共级联模块发送的注册请求,根据注册请求中包含的直接下级管理节点ID对直接下级管理节点进行注册;注册成功后,触发心跳触发器、下级节点状态检测器和事件监听器;
心跳触发器,用于收到节点注册器的触发后,通过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接收辅公共级联模块发送的心跳消息;
下级节点状态检测器,用于收到节点注册器的触发后,根据心跳触发器收到的心跳消息进行直接下级管理节点的状态检测,并向事件监听器发送状态变化通知;
事件监听器,用于收到节点注册器的触发后,接收下级节点状态检测器发送的状态变化通知,并根据当前注册和所述状态变化通知向对应监听者上报监听事件。
上级管理节点的主业务级联模块根据应用需求向事件监听器注册相应监听者,这样,事件监听器监听到监听事件后,便向对应的监听者上报监听事件,使主业务级联模块向事件监听器注册的监听者能够根据主公共级联模块中的事件监听器上报的监听事件,触发辅业务级联模块进行对应业务处理,如数据同步、产生告警等。
所述主公共级联模块还包括:本级节点服务器,用于存储上级管理节点的级联配置文件,所在上级管理节点启动后,根据本级管理节点ID配置本级管理节点的IP地址、端口号,并触发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和节点注册器。
根据图2所示可见,上级管理节点的主公共级联模块与下级管理节点的辅公共级联模块具体是基于各自的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建立的远程服务来进行注册请求、心跳消息的交互。
所述级联配置文件(包括下级管理节点的级联配置文件和上级管理节点的级联配置文件)可以依据RFID网管系统所需的级联关系初始配置在各网管系统中;并且,各网管系统可以根据不断更新的级联关系对自身存储的级联配置文件进行更新。例如,上级管理节点管理的下级管理节点数量增加时,该上级管理节点的主公共级联模块在级联配置文件中增加相应的下级管理节点ID,具体可以由主公共级联模块中的本级节点服务器来完成。
由于主公共级联模块中存储的级联配置文件、即本级节点服务器存储的上级管理节点的级联配置文件包含:本级管理节点ID、下级管理节点ID和上级管理节点ID。因此,本级节点服务器在所在上级管理节点启动后,基于配置文件还能够获取直接下级管理节点、或直接下级管理节点及直接下级管理节点管理的下级管理节点。也就是说,上级管理节点启动后,该上级管理节点中的本级节点服务器能够获取位于该上级管理节点之下、被管理的各级下级管理节点。
图3为本发明中实现多级RFID网管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下级管理节点通过自身的辅公共级联模块中存储的级联配置文件发现上级管理节点,向上级管理节点的主公共级联模块发起注册。
下级管理节点启动后,该下级管理节点的辅公共级联模块根据存储的级联配置文件中的本级管理节点ID配置本级管理节点的IP地址、端口号,并根据存储的级联配置文件中的上级管理节点ID发现直接上级管理节点,建立与直接上级管理节点的主公共级联模块之间的远程服务,基于建立的远程服务向所述主公共级联模块发送包含本级管理节点ID的注册请求。
具体地,辅公共级联模块包括:本级节点服务器、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节点注册器和心跳触发器。
下级管理节点启动后,该下级管理节点的辅公共级联模块中的本级节点服务器根据存储的级联配置文件中的本级管理节点ID配置本级管理节点的IP地址、端口号,并触发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和节点注册器。
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收到本级节点服务器的触发后,根据本级节点服务器存储的级联配置文件中的上级管理节点ID发现直接上级管理节点,建立与直接上级管理节点的主公共级联模块之间的远程服务,以使辅公共级联模块与主公共级联模块之间通过建立的远程服务进行交互。
节点注册器收到本级节点服务器的触发后,通过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向主公共级联模块发送包含本级管理节点ID的注册请求。
下级管理节点的辅公共级联模块、具体是辅公共级联模块中的本级节点服务器存储的级联配置文件包含:本级管理节点ID和上级管理节点ID,其中,本级管理节点ID为本级节点服务器所在下级管理节点的ID,上级管理节点ID为本级节点服务器所在下级管理节点的直接上级管理节点的ID。
远程服务建立的具体实现将在下面的图4中详细描述,注册的具体实现将在下面的图5中详细描述。
步骤302:注册成功后,上级管理节点和下级管理节点基于各自的公共级联模块进行心跳检测、状态检测和事件监听。
上级管理节点的主公共级联模块建立与直接下级管理节点的辅公共级联模块之间的远程服务,基于建立的远程服务接收所述辅公共级联模块发送的注册请求,根据注册请求中包含的直接下级管理节点ID对直接下级管理节点进行注册;注册成功后,下级管理节点的辅公共级联模块基于建立的远程服务向直接上级管理节点的主公共级联模块发送心跳消息,上级管理节点的主公共级联模块基于建立的远程服务接收直接下级管理节点的辅公共级联模块发送的心跳消息。上级管理节点的主公共级联模块还基于心跳检测对直接下级管理节点进行状态检测,并基于当前注册和状态检测进行事件监听。
具体地,主公共级联模块包括: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节点注册器、心跳触发器、下级节点状态检测器和事件监听器。
上级管理节点的主公共级联模块中的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建立与直接下级管理节点的辅公共级联模块之间的远程服务,以使主公共级联模块与辅公共级联模块之间通过建立的远程服务进行交互。
节点注册器通过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接收辅公共级联模块发送的注册请求,根据注册请求中包含的直接下级管理节点ID对直接下级管理节点进行注册。
注册成功后,下级管理节点的辅公共级联模块中,节点注册器触发心跳触发器,心跳触发器收到节点注册器的触发后,通过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向主公共级联模块发送心跳消息。
注册成功后,上级管理节点的主公共级联模块中,节点注册器触发心跳触发器、下级节点状态检测器和事件监听器;心跳触发器收到节点注册器的触发后,通过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接收辅公共级联模块发送的心跳消息;下级节点状态检测器收到节点注册器的触发后,根据心跳触发器收到的心跳消息进行直接下级管理节点的状态检测,并向事件监听器发送状态变化通知;事件监听器收到节点注册器的触发后,接收下级节点状态检测器发送的状态变化通知,并根据当前注册和所述状态变化通知向对应监听者上报监听事件。
心跳消息发送的具体实现将在下面的图6中详细描述,下级管理节点状态检测的具体实现将在下面的图7中详细描述,事件监听及上报的具体实现将在下面的图8中详细描述。
图4为本发明中远程服务建立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下级管理节点的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收到本地的本级节点服务器发送的获取远程节点服务命令,该获取远程节点服务命令中携带有上级管理节点ID。
步骤402: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将上级管理节点ID与所在下级管理节点的ID进行比较,判断需要获取的直接上级管理节点是否为本级管理节点,如果是本级管理节点,则执行步骤403;如果不是本级管理节点,则执行步骤404。
步骤403: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返回本地服务,之后执行步骤407。
步骤404: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根据上级管理节点ID发现直接上级管理节点,创建远程服务统一资源定位符(Uniform/Universal Resource Locator,URL)。
步骤405: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获取URL对应的远程服务。
步骤406: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返回远程服务,以使辅公共级联模块与主公共级联模块之间通过建立的远程服务进行交互。
步骤407:远程节点服务访问结束。
上级管理节点的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获取URL对应的远程服务,并返回远程服务,以使主公共级联模块与辅公共级联模块之间通过建立的远程服务进行交互。
图4所示建立远程服务的流程与现有Java远程调用的具体实现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图5为本发明中注册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上级管理节点的主公共级联模块中的节点注册器,通过建立的远程服务接收直接下级管理节点发送的注册请求,该注册请求中携带有直接下级管理节点ID、上级管理节点ID以及直接下级管理节点管理的各下级管理节点的ID,进入注册流程。
步骤502:节点注册器判断直接下级管理节点ID与所在上级管理节点、即本级管理节点的ID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则执行步骤503;如果相同,则注册失败,结束当前流程。
如果节点注册器所在的上级管理节点之上还存在对其进行管理的上级管理节点,则在确定直接下级管理节点ID与所在上级管理节点的ID不同之后、执行步骤503之前,节点注册器进一步判断直接下级管理节点ID与所在上级管理节点的直接上级管理节点ID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则执行步骤503;如果相同,则注册失败,结束当前流程。直接下级管理节点ID与所在上级管理节点的直接上级管理节点ID是否相同的判断,可依据所在上级管理节点被其他上级管理节点管理、作为下级管理节点时,本级节点服务器存储的下级管理节点的级联配置文件来进行。
步骤503:节点注册器判断非直接下级管理节点ID与所在上级管理节点的ID或直接上级管理节点ID是否相同,如果均不同,则执行步骤504;如果相同,则注册失败,结束当前流程。所述非直接下级管理节点为当前发起注册的直接下级管理节点所管理的下级管理节点。
步骤504:节点注册器判断直接下级管理节点上报的上级管理节点ID与所在上级管理节点的ID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执行步骤505;如果不同,则注册失败,结束当前流程。
由于上级管理节点的本级节点服务器中存储的级联配置文件包含:本级管理节点ID、下级管理节点ID和上级管理节点ID,因此,基于所述级联配置文件便能够完成上述判断。
步骤505:节点注册器判断直接下级管理节点是否发生信息在线变化,如果未发生信息在线变化,则执行步骤506;如果发生信息在线变化,则注册失败,结束当前流程。
节点注册器可以基于心跳触发器的心跳检测来确定直接下级管理节点是否一直在线,从而进一步依据存储的级联配置文件和收到的注册请求中携带的信息确定直接下级管理节点是否发生信息在线变化。
步骤506:节点注册器基于存储的级联配置文件和收到的注册请求中携带的信息,将之前存储的直接下级管理节点的相关信息与注册请求中携带的直接下级管理节点的相关信息进行比较。
步骤507:节点注册器判断比较结果是否一致,即判断直接下级管理节点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发生变化,如新增直接下级管理节点、已注册直接下级管理节点离线时发生变化(增加或减少管理的下级管理节点),则执行步骤508;如果未发生变化,则执行步骤510。
步骤508:节点注册器触发本地的本级节点服务器更新存储的级联配置文件,在其中存储下级管理节点的相关信息。
如果节点注册器所在的上级管理节点之上还存在对其进行管理的上级管理节点,则进一步执行以下步骤509和步骤510:
步骤509:节点注册器暂停向直接上级管理节点发送心跳消息的心跳触发器。
步骤510:节点注册器向直接上级管理节点发起注册,并在向直接上级管理节点成功注册后,触发向直接上级管理节点发送心跳消息的心跳触发器,使该心跳触发器恢复向直接上级管理节点发送心跳消息。
步骤511:直接下级管理节点注册成功,节点注册器触发心跳触发器,心跳触发器对该直接下级管理节点进行心跳检测,接收直接下级管理节点中的心跳触发器发送的心跳消息。
另外,节点注册器还触发下级节点状态检测器和事件监听器。
图6为本发明中心跳消息发送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1:心跳触发器收到节点注册器发送的启动心跳命令,在所在下级管理节点需要访问直接上级管理节点时,如与直接上级管理节点进行管理信息的交互,执行步骤602~步骤609。
步骤602:心跳触发器判断是否存在本级管理节点的直接上级管理节点,如果存在,则执行步骤603;如果不存在,则结束当前流程。
步骤603:心跳触发器判断是否需要暂停心跳,如节点注册器是否通知暂停向直接上级管理节点发送心跳消息,如果不需要暂停心跳,则执行步骤604;如果需要暂停心跳,则执行步骤608。
步骤604:心跳触发器间隔设定的时间长度、即心跳间隔。
步骤605:心跳触发器获取直接上级管理节点ID,可以基于本地的本级节点服务器存储的下级管理节点的级联配置文件来实现该步骤。
步骤606:心跳触发器根据获取的直接上级管理节点ID,获取本地的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建立的远程服务。
步骤607:心跳触发器基于获取的远程服务向直接上级管理节点发送心跳消息,然后返回执行步骤602。
步骤608:心跳触发器暂停向直接上级管理节点心跳消息,等待心跳唤醒。
步骤609:心跳触发器收到节点注册器发送的心跳唤醒命令,唤醒心跳,然后执行步骤605。
图7为本发明中下级管理节点状态检测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01:下级节点状态检测器根据节点注册器的触发,启动下级节点状态检测。以下所述的下级节点状态检测可以为周期性执行,即每隔设定检测周期执行一次步骤702~步骤706。
步骤702:下级节点状态检测器判断直接下级管理节点的访问时间是否超时,如果超时,则执行步骤703;如果未超时,则执行步骤705。
下级节点状态检测器中设置有访问时间阈值,以避免一个直接下级管理节点过多地占用上级管理节点的资源,给予每个直接下级管理节点公平访问的机会。下级节点状态检测器记录一次访问中本地的心跳触发器收到的直接下级管理节点发送的第一条心跳消息的时刻,将当前时刻减去记录的时刻便得到相应直接下级管理节点的访问时间,将访问时间与设置的访问时间阈值进行比较,便能够确定当前访问是否超时。
直接下级管理节点离线后,下级节点状态检测器将记录的时刻修改为空,表示相应直接下级管理节点当前未访问该下级节点状态检测器所在的上级管理节点,认为访问未超时。
步骤703:下级节点状态检测器判断直接下级管理节点的当前状态是否为在线,如果为在线,则执行步骤704;如果为不在线,则结束当前状态检测流程。
下级节点状态检测器可以基于本地的心跳触发器是否收到直接下级管理节点发送的心跳消息来确定直接下级管理节点的当前状态,如果在每个心跳间隔已连续多次未收到相应心跳消息,且该次数已达到离线阈值,则认为相应直接下级管理节点不在线、即已离线,直至再次收到来自相应直接下级管理节点的心跳消息,才会认为相应直接下级管理节点上线;如果一直收到来自相应直接下级管理节点的心跳消息,则认为相应直接下级管理节点仍在线。
步骤704:下级节点状态检测器触发直接下级管理节点离线,并向事件监听器发送状态变化通知,通知事件监听器相应直接下级管理节点已离线,然后结束当前状态检测流程。
下级节点状态检测器通过本地的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向直接下级管理节点的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发送离线通知,直接下级管理节点的本级节点服务器通过本地的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收到离线通知后,停止本地的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和心跳触发器的工作。
步骤705:下级节点状态检测器判断直接下级管理节点的当前状态是否为离线,如果为离线,则执行步骤706;如果不为离线,则结束当前状态检测流程。
步骤706:下级节点状态检测器触发直接下级管理节点上线,通知事件监听器相应直接下级管理节点已上线,然后结束当前状态检测流程。
下级节点状态检测器通过本地的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向直接下级管理节点的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发送上线通知,直接下级管理节点的本级节点服务器通过本地的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收到上线通知后,触发本地的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和心跳触发器,直接下级管理节点的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建立与上级管理节点的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之间的远程服务。
图8为本发明中事件监听及上报流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801:由于下级管理节点的成功注册、下级节点状态检测器对直接下级管理节点进行的状态检测等操作,下级管理节点发生变化,事件监听器发现下级管理节点发生变化,产生监听事件,如收到本级节点服务器发送的注册信息、或收到下级节点状态检测器发送的状态变化通知。
步骤802:事件监听器确定下级管理节点的变化类型。
步骤803:事件监听器获取注册的对应于变化类型的监听者。
上级管理节点的主业务级联模块将根据应用需求在事件监听器中注册相应监听者,以使相应事件发生时,对应监听者能够获知该事件,即不同监听者对应着不同的监听需求,因此,监听事件需要上报给对应的监听者,从而使监听者能够相应地进行后续处理。
步骤804:事件监听器向相应监听者上报监听事件,以触发监听者进行相关处理,然后结束当前事件监听流程。
如果是增加下级管理节点,步骤804为步骤804a:事件监听器向对应监听者发送新增节点通知,然后结束当前事件监听流程。
如果是下级管理节点信息发生变化,步骤804为步骤804b:事件监听器向对应监听者发送节点信息变化通知,然后结束当前事件监听流程。
如果是下级管理节点离线,步骤804为步骤804c:事件监听器向对应监听者发送节点离线通知,然后结束当前事件监听流程。
如果是下级管理节点上线,步骤804为步骤804d:事件监听器向对应监听者发送节点上线通知,然后结束当前事件监听流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RFID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理下级管理节点的上级管理节点包括主公共级联模块,所述下级管理节点包括辅公共级联模块,其中,
辅公共级联模块用于根据存储的级联配置文件发现上级管理节点,向主公共级联模块发起注册;注册成功后,向主公共级联模块发送心跳消息;
主公共级联模块用于接受辅公共级联模块发起的注册,注册成功后,进行心跳检测、状态检测和事件监听;
所述辅公共级联模块,具体用于:所在下级管理节点启动后,根据级联配置文件中的本级管理节点ID配置本级管理节点的IP地址、端口号,并根据级联配置文件中的上级管理节点ID发现直接上级管理节点,建立与直接上级管理节点的主公共级联模块之间的远程服务,基于建立的远程服务向所述主公共级联模块发送包含本级管理节点ID的注册请求;注册成功后,基于建立的远程服务向所述主公共级联模块发送心跳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公共级联模块,具体用于:所在上级管理节点启动后,根据本级管理节点ID配置本级管理节点的IP地址、端口号,建立与直接下级管理节点的辅公共级联模块之间的远程服务,基于建立的远程服务接收所述辅公共级联模块发送的注册请求,根据注册请求中包含的直接下级管理节点ID对直接下级管理节点进行注册;注册成功后,基于建立的远程服务对直接下级管理节点进行心跳检测,并基于心跳检测对直接下级管理节点进行状态检测、基于注册和状态检测进行事件监听。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公共级联模块包括:
本级节点服务器,用于存储下级管理节点的级联配置文件,所在下级管理节点启动后,
根据级联配置文件中的本级管理节点ID配置本级管理节点的IP地址、端口号,并触发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和节点注册器;
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用于收到本级节点服务器的触发后,根据本级节点服务器存储的级联配置文件中的上级管理节点ID发现直接上级管理节点,建立与直接上级管理节点的主公共级联模块之间的远程服务;
节点注册器,用于收到本级节点服务器的触发后,通过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向主公共级联模块发送包含本级管理节点ID的注册请求,注册成功后触发心跳触发器;
心跳触发器,用于收到节点注册器的触发后,通过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向主公共级联模块发送心跳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公共级联模块包括:
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用于建立与直接下级管理节点的辅公共级联模块之间的远程服务;
节点注册器,用于通过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接收辅公共级联模块发送的注册请求,根据注册请求中包含的直接下级管理节点ID对直接下级管理节点进行注册;注册成功后,触发心跳触发器、下级节点状态检测器和事件监听器;
心跳触发器,用于收到节点注册器的触发后,通过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接收辅公共级联模块发送的心跳消息;
下级节点状态检测器,用于收到节点注册器的触发后,根据心跳触发器收到的心跳消息进行直接下级管理节点的状态检测,并向事件监听器发送状态变化通知;
事件监听器,用于收到节点注册器的触发后,接收下级节点状态检测器发送的状态变化通知,并根据当前注册和所述状态变化通知向对应监听者上报监听事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公共级联模块还包括:本级节点服务器,用于存储上级管理节点的级联配置文件,所在上级管理节点启动后,根据本级管理节点ID配置本级管理节点的IP地址、端口号,并触发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和节点注册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级管理节点进一步包括主业务级联模块,所述下级管理节点进一步包括辅业务级联模块,其中,
所述主业务级联模块,用于根据来自主公共级联模块的监听事件触发,触发辅业务级联模块进行对应业务处理;
所述辅业务级联模块,用于接受所述主业务级联模块的触发,进行对应的业务处理。
7.一种RFID网管实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级节点服务器,用于存储下级管理节点的级联配置文件,所在下级管理节点启动后,根据级联配置文件中的本级管理节点ID配置本级管理节点的IP地址、端口号,并触发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和节点注册器;
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用于收到本级节点服务器的触发后,根据本级节点服务器存储的级联配置文件中的上级管理节点ID发现直接上级管理节点,建立与直接上级管理节点的主公共级联模块之间的远程服务;
节点注册器,用于收到本级节点服务器的触发后,通过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向主公共级联模块发送包含本级管理节点ID的注册请求,注册成功后触发心跳触发器;
心跳触发器,用于收到节点注册器的触发后,通过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向主公共级联模块发送心跳消息。
8.一种RFID网管实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用于建立与直接下级管理节点的辅公共级联模块之间的远程服务;
节点注册器,用于通过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接收辅公共级联模块发送的注册请求,根据注册请求中包含的直接下级管理节点ID对直接下级管理节点进行注册;注册成功后,触发心跳触发器、下级节点状态检测器和事件监听器;
心跳触发器,用于收到节点注册器的触发后,通过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接收辅公共级联模块发送的心跳消息;
下级节点状态检测器,用于收到节点注册器的触发后,根据心跳触发器收到的心跳消息进行直接下级管理节点的状态检测,并向事件监听器发送状态变化通知;
事件监听器,用于收到节点注册器的触发后,接收下级节点状态检测器发送的状态变化通知,并根据当前注册和所述状态变化通知向对应监听者上报监听事件;
所述装置还包括:
本级节点服务器,用于存储上级管理节点的级联配置文件,所在上级管理节点启动后,根据本级管理节点ID配置本级管理节点的IP地址、端口号,并触发远程节点服务访问器和节点注册器。
9.一种RFID网管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下级管理节点通过自身的辅公共级联模块中存储的级联配置文件发现上级管理节点,向上级管理节点的主公共级联模块发起注册;
B、注册成功后,上级管理节点和下级管理节点基于各自的公共级联模块进行心跳检测、状态检测和事件监听;
所述步骤A包括:
下级管理节点启动后,该下级管理节点的辅公共级联模块根据存储的级联配置文件中的本级管理节点ID配置本级管理节点的IP地址、端口号,并根据存储的级联配置文件中的上级管理节点ID发现直接上级管理节点,建立与直接上级管理节点的主公共级联模块之间的远程服务,基于建立的远程服务向所述主公共级联模块发送包含本级管理节点ID的注册请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包括:
上级管理节点的主公共级联模块建立与直接下级管理节点的辅公共级联模块之间的远程服务,基于建立的远程服务接收所述辅公共级联模块发送的注册请求,根据注册请求中包含的直接下级管理节点ID对直接下级管理节点进行注册;
注册成功后,下级管理节点的辅公共级联模块基于建立的远程服务向直接上级管理节点的主公共级联模块发送心跳消息,上级管理节点的主公共级联模块基于建立的远程服务接收直接下级管理节点的辅公共级联模块发送的心跳消息;上级管理节点的主公共级联模块还基于心跳检测对直接下级管理节点进行状态检测,并基于当前注册和状态检测进行事件监听。
CN201110245442.9A 2011-08-25 2011-08-25 一种rfid网管的实现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Active CN1023947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45442.9A CN102394764B (zh) 2011-08-25 2011-08-25 一种rfid网管的实现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PCT/CN2012/072190 WO2012155615A1 (zh) 2011-08-25 2012-03-12 一种rfid网管的实现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45442.9A CN102394764B (zh) 2011-08-25 2011-08-25 一种rfid网管的实现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94764A CN102394764A (zh) 2012-03-28
CN102394764B true CN102394764B (zh) 2017-03-29

Family

ID=45861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45442.9A Active CN102394764B (zh) 2011-08-25 2011-08-25 一种rfid网管的实现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94764B (zh)
WO (1) WO201215561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42927B (zh) * 2013-10-24 2017-04-26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rfid的轨道交通列车定位方法
CN104579760A (zh) * 2014-12-22 2015-04-2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设备的负荷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6453441B (zh) * 2016-12-28 2019-09-06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预处理方法及管理系统
CN109218126B (zh) * 2017-06-30 2023-10-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监测节点存活状态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995290A (zh) * 2017-12-01 2018-05-04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分级管理的注册方法及注册系统
CN108183842A (zh) * 2018-01-15 2018-06-19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分级管理中上下级管理平台连接系统及方法
CN109660753B (zh) * 2018-11-05 2021-01-22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同步方法和装置
CN109640033B (zh) * 2018-11-05 2021-03-23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同步方法和装置
CN115086398A (zh) * 2022-06-14 2022-09-20 卫宁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系统的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2432A (zh) * 2006-04-30 2006-09-1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snmp协议的rfid读写器网络管理方案
CN101843127A (zh) * 2007-10-31 2010-09-22 思科技术公司 使用网络服务片段的移动性服务集群化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53722A1 (de) * 2004-01-09 2005-07-13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Agent zur Überwachung von Verbindungen in einem Managementsystem eines Kommunikationsnetzes mittels eines Heartbeat-Service
US8604910B2 (en) * 2004-07-13 2013-12-10 Cisco Technology, Inc. Using syslog and SNMP for scalable monitoring of networked devices
US7921338B2 (en) * 2008-09-05 2011-04-05 Computer Associates Think,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te network management over unreliable and/or low-bandwidth communications link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2432A (zh) * 2006-04-30 2006-09-1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snmp协议的rfid读写器网络管理方案
CN101843127A (zh) * 2007-10-31 2010-09-22 思科技术公司 使用网络服务片段的移动性服务集群化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FID System Management: State-ofthe Art and Open Research Issues;Faouzi Kamoun;《IEEE Transaction on Network and Service Management》;20090930;第6卷(第3期);190-20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155615A1 (zh) 2012-11-22
CN102394764A (zh) 2012-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94764B (zh) 一种rfid网管的实现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Mahimkar et al. Towards automated performance diagnosis in a large IPTV network
CN101282237B (zh) 一种基于snmp协议的综合网管系统
CN107846295A (zh) 微服务配置装置及方法
CN106973093B (zh) 一种服务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1183993B (zh) 一种网络管理系统和性能数据处理方法
Meng et al. State monitoring in cloud datacenters
CN104811325B (zh) 一种集群节点控制器监控方法、相关装置以及控制器
CN101631053B (zh) Eaps环网拓扑监控方法及系统
US9088477B2 (en) Distributed fabric management protocol
CN103974140B (zh) 一种基于tr069协议的大规模交互电视终端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6656682A (zh) 集群心跳检测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5429791A (zh) 一种分布式服务状态检测器及方法
CN107682169A (zh) 一种利用Kafka集群发送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4980693A (zh) 媒体服务备份方法及系统
CN104796283B (zh) 一种监控报警的方法
CN108039956A (zh) 应用监控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3641222B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monitoring data traffic
CN107634852B (zh) 监管大数据集群的方法和装置
EP1622310B1 (en) Administ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s
CN102118274A (zh) 一种状态监控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2312376B (zh) 一种远程交互管理多功能电表的方法及系统
KR100500836B1 (ko) 매트로 이더넷망의 장애처리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4967539B (zh) 一种无线mesh网络管理信息数据的获取方法
JP2016146519A (ja) ネットワーク監視システム、監視装置および監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908

Address after: 300308 Tianjin Airport Economic Zone, Binhai New Area seven East Road No. 2 Zhongxing Industrial Base

Applicant after: ZTE INTELLIGENT IO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Guangdong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South Roa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TE building, Ministry of Justice

Applicant before: ZTE Corp.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401, building 12, east area, airport business park, No. 80, Huanhe North Road, free trade zone (Airport Economic Zone),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300000

Patentee after: Gaoxing Zhili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00308, Zhongxing Industrial base, 2 East seven, Airport Economic Zone,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Patentee before: ZTE INTELLIGENT IOT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401, building 12, East Airport Business Park, 80 Huanhe North Road,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pilot free trade zone (Airport Economic Zone)

Patentee after: Zte Intelligent Io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401, building 12, East Airport Business Park, 80 Huanhe North Road,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pilot free trade zone (Airport Economic Zone)

Patentee before: Gaoxing Zhilian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