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94678A - 开环传输预编码处理和检测方法、装置及开环传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开环传输预编码处理和检测方法、装置及开环传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94678A
CN102394678A CN2011101825633A CN201110182563A CN102394678A CN 102394678 A CN102394678 A CN 102394678A CN 2011101825633 A CN2011101825633 A CN 2011101825633A CN 201110182563 A CN201110182563 A CN 201110182563A CN 102394678 A CN102394678 A CN 1023946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ing matrix
predefined
resource block
signal
numb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8256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94678B (zh
Inventor
荆梅芳
张然然
苏昕
拉盖施
丁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111018256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9467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946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94678A/zh
Priority to PCT/CN2012/073255 priority patent/WO2013000307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946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946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环传输预编码处理和检测方法、装置及开环传输系统,涉及通信技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发送端在发送信号前,根据所使用的资源块编号确定预编码矩阵,并通过所确定的预编码矩阵对所发送的信号进行处理,从而降低信道衰落对信号性能的影响,提高信息传输的有效性或/和可靠性,提高开环传输的传输性能。

Description

开环传输预编码处理和检测方法、装置及开环传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开环传输预编码处理和检测方法、装置及开环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入多出)系统使用多个发射、接收天线,利用信号的空、时、频域联合处理获得速率、分集与阵列增益。MIMO系统中,如果发送端能够获知信道信息,就可以根据信道特性对发送信号进行优化,以提高接收质量并降低对接收机复杂度的要求。在实际系统中一般采用量化信道信息的反馈方式,以降低反馈开销与反馈时延。
通常,在基于线性预编码的多天线系统中,接收端根据信道信息从线性预编码码本中选择合适的预编码矩阵索引,反馈给发送端,使发送端能够根据该预编码矩阵对所发送的信号进行适当的预处理,以提高信息传输的有效性或/和可靠性,该预编码矩阵可以是矩阵形式或者向量形式。
然而,在高速运动等场景下,信道信息变化较快,接收端反馈的预编码矩阵已不能很好地匹配使用该预编码矩阵传输的信道状态,从而导致反馈的预编码矩阵不适用,因此,在开环情况下,难以保证传输的性能。而Rel-10(Release10,版本10)中,在基于UE-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s(UE级参考信号)解调的传输模式中,没有给出具体的开环传输及反馈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开环传输预编码处理和检测方法、装置及开环传输系统,以提高开环传输的传输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开环传输预编码处理方法,包括:
根据所使用的资源块的编号确定预编码矩阵;
通过所述预编码矩阵对所发送的信号进行预编码处理;
发送所述预编码处理后的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还相应提供一种开环传输接收检测方法,包括:
接收预编码处理后的信号;
根据所使用的资源块的编号确定预编码矩阵;
通过所述预编码矩阵以及信道信息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检测。
相应的,一种开环传输预编码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使用的资源块的编号确定预编码矩阵;
预编码处理单元,用于通过所述预编码矩阵对所发送的信号进行预编码处理;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预编码处理后的信号。
相应的,一种开环传输接收检测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预编码处理后的信号;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使用的资源块的编号确定预编码矩阵;
检测单元,用于通过所述预编码矩阵以及信道信息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检测。
相应的,一种开环传输系统,包括:
发送端,用于根据所使用的资源块的编号确定预编码矩阵;通过所述预编码矩阵对所发送的信号进行预编码处理;发送所述预编码处理后的信号;
接收端,用于接收所述预编码处理后的信号;根据所使用的资源块的编号确定预编码矩阵;通过所述预编码矩阵以及信道信息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检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开环传输预编码处理和检测方法、装置及开环传输系统,由发送端在发送信号前,根据所使用的资源块编号确定预编码矩阵,并通过所确定的预编码矩阵对所发送的信号进行处理,从而降低信道衰落对信号性能的影响,提高信息传输的有效性或/和可靠性,提高开环传输的传输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环传输预编码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环传输接收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环传输预编码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环传输接收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环传输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开环传输预编码处理和检测方法、装置及开环传输系统,由发送端在发送信号前,根据所使用的资源块编号确定预编码矩阵,并通过所确定的预编码矩阵对所发送的信号进行处理,从而降低信道衰落对信号性能的影响,提高信息传输的有效性或/和可靠性,提高开环传输的传输性能。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环传输预编码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S101、根据所使用的资源块的编号确定预编码矩阵;
步骤S102、通过所确定的预编码矩阵对所发送的信号进行预编码处理;
步骤S103、发送预编码处理后的信号。
由于根据资源块的编号来确定预编码矩阵并进行预编码处理,所以可以降低信道衰落对信号性能的影响,从而提高开环传输的性能。
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等接收端可以基于CRS(Cell-specificReference Signal,小区级参考信号)测量下行信道,并向发送端上报下行链路所能支持的数据流传输层数(RI,Rank Index秩索引值)以及信道质量(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不需要反馈预编码矩阵,发送端在发送信号前,根据所使用的资源块的编码来确定预编码矩阵,
在步骤S103中,发送端进行预编码处理时,可以使用如下公式进行:
y ( 0 ) ( i ) M y ( P - 1 ) ( i ) = W ( i RB ) r ( 0 ) ( i ) M r ( υ - 1 ) ( i ) - - - ( 1 )
或者 y ( 0 ) ( i ) M y ( P - 1 ) ( i ) = W ( i RB ) D ( i ) U x ( 0 ) ( i ) M x ( υ - 1 ) ( i ) - - - ( 2 )
公式(1)和(2)中, y ( 0 ) ( i ) M y ( P - 1 ) ( i ) 为预编码处理后的信号表达式, x ( 0 ) ( i ) M x ( υ - 1 ) ( i ) 为预编码处理前的信号表达式, r ( 0 ) ( i ) M r ( υ - 1 ) ( i ) = D ( i ) U x ( 0 ) ( i ) M x ( υ - 1 ) ( i ) , 矩阵W(iRB)是根据资源块的编号iRB确定的预编码矩阵,矩阵U和D(i)可以从循环延时分集参数表中根据层数选择,一种循环延时分集参数表如表1所示:
表1:循环延时分集参数表
Figure BDA0000072903450000046
发送端在发送信号前,先用离散傅里叶变换(DFT,Discrete FourierTransform)矩阵进行层调整,从而使层均匀的映射到相应的天线端口上,再对相应的天线端口引入延迟,最后使用预先设定的码本中的设定预编码矩阵进行加权,其主要作用是降低信道衰落对信号性能的影响,从而提高开环传输的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资源块的编号iRB可以是对所有移动终端均相同的资源块索引号,或者根据资源块索引号以及终端标识确定的编号;例如,若使用对所有移动终端均相同的资源块索引号,则资源块200对于终端1和终端2来讲,都是资源块200,其编号200是相同的,若根据资源块索引号以及终端标识确定资源块的编号,则资源块200对终端1的编号可以为2001,对终端2的编号可以为2002,该资源块200对不同终端的编号是不同的。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采用何种编号方式对资源块进行编号。每个编号可以对应唯一一个资源块,当然也可以每个编号对应多个资源块,即多个资源块可以采用相同的编号。
在步骤S102中,通过所确定的预编码矩阵对所发送的信号进行预编码处理,具体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进行:
对于每个所使用的资源块,根据资源块的编号,从K个可用预编码矩阵中,确定一个预编码矩阵作为对所发送的信号进行预编码处理的预编码矩阵。其中,K个可用预编码矩阵为:预先设定的码本中设定的K个预编码矩阵,K为预先设定的正整数,且K小于或等于预先设定的码本中的可用预编码矩阵数量。
通常情况下,K不宜过大或过小,通常,在8端口的情况下,K值在[2,20]之内较佳,当K值在[8,16]时,预编码覆盖的方向范围较大,同时精准度也较高,可以更好的提高开环传输的性能。
发送端在从K个可用预编码矩阵中,对每个所使用的资源块,确定一个预编码矩阵作为对所发送的信号进行预编码处理的预编码矩阵时,可以采用顺序选择的方式进行选择,此时,发送端对于每个所使用的资源块,根据预先设定的使用顺序和资源块的编号,从K个可用预编码矩阵中选择出一个预编码矩阵作为对所发送的信号进行预编码处理的预编码矩阵。
例如,对于编号为1的资源块,选择了第5个预编码矩阵,则对于编号为2的资源块,则选择第6个预编码矩阵,根据资源块的编号,进行顺序选择,直到选择第K个预编码矩阵,再在对下一个资源块选择预编码矩阵时,选择第1个预编码矩阵。
具体的,从K个可用预编码矩阵中,确定一个预编码矩阵作为对所发送的信号进行预编码处理的预编码矩阵,可以具体为:
选择对所发送的信号进行预编码处理的预编码矩阵W(iRB)=Ck,其中,k=((iRB+n)modK)+m,iRB为所使用的资源块的编号,Ck为预先设定的码本中的设定预编码矩阵,m、n为预先设定的非负整数。
预先设定的码本可根据天线端口数量来设定。
根据使用习惯,m值通常取为0或1,n值通常取为0,当m=1时,则Ck具体为C1~CK,当m=0时,则Ck具体为C0~CK-1。当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m、n设置为其它非负整数。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例来说明预编码矩阵W(iRB)的确定方式:
当天线端口为2,传输层数为1时,可以设定K=4,此时,选择W(iRB)=Ck,k=((iRB+n)mod4)+m,Cm、Cm+1、Cm+2、Cm+3分别为预先设定的2天线端口码本中υ=1时,各码本索引对应的预编码矩阵;
当天线端口为2,传输层数为2时,则:
当设定K=1时,W(iRB)=Cm,Cm为预先设定的2天线端口码本中预先设定的一个索引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例如,Cm可以为表2所示的码本中索引为0的权值矩阵;
当设定K=2时,W(iRB)=Ck,k=((iRB+n)mod2)+m,Cm、Cm+1分别为预先设定的2天线端口码本中预先设定的两个索引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例如,Cm、Cm+1可以分别为表2所示的码本中索引为1、2的权值矩阵;
当设定K=3时,W(iRB)=Ck,k=((iRB+n)mod3)+m,Cm、Cm+1、Cm+2分别为预先设定的2天线端口码本中预先设定的三个索引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例如,Cm、Cm+1、Cm+2可以分别为表2所示的码本中索引为0、1、2的权值矩阵。
其中,预先设定的2天线端口码本可以使用如表2中所示的2天线端口码本,当然,也可以使用其它2天线端口码本。
表2:2天线端口码本
当天线端口为4时,则:
当设定K=4时,W(iRB)=Ck,k=((iRB+n)mod4)+m,或者
Figure BDA0000072903450000072
Cm、Cm+1、Cm+2、Cm+3分别为预先设定的4天线端口码本中预先设定的四个索引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该预先设定的四个索引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为非离散傅里叶变换DFT预编码矩阵时较佳,即表3所示的码本中索引为8~15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例如,Cm、Cm+1、Cm+2、Cm+3可以分别为表3所示的码本中索引为12、13、14、15对应的预编码矩阵;
当K=8时,W(iRB)=Ck,k=((iRB+n)mod8)+m,Cm~Cm+7分别为预先设定的4天线端口码本中预先设定的八个索引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预先设定的八个索引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为非DFT预编码矩阵,例如,Cm~Cm+7可以分别为表3所示的码本中索引为8~15对应的预编码矩阵;
当K=16时,W(iRB)=Ck,k=((iRB+n)mod16)+m,Cm~Cm+15分别为预先设定的4天线端口码本中预先设定的16个索引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例如,Cm~Cm+15可以分别为表3所示的码本中索引为1~15对应的预编码矩阵。
其中,预先设定的4天线端口码本可以使用如表3中所示的4天线端口码本,当然,也可以使用其它4天线端口码本。
表3:4天线端口码本
Figure BDA0000072903450000081
当天线端口为8,传输层数为1~4任一值时,则:
当K=16时,W(iRB)=Ck,k=((iRB+n)mod16)+m,Cm~Cm+15分别为预先设定的8天线端口码本中当前传输层数对应的各个索引值中,预先设定的16个索引值所对应的预编码矩阵;
当K=8时,W(iRB)=Ck,k=((iRB+n)mod8)+m,Cm~Cm+7分别为预先设定的8天线端口码本中当前传输层数对应的各个索引值中,预先设定的八个索引值所对应的预编码矩阵;
当K=4时,W(iRB)=Ck,k=((iRB+n)mod4)+m,Cm~Cm+3分别为预先设定的8天线端口码本中当前传输层数对应的各个索引值中,预先设定的四个索引值所对应的预编码矩阵;
当天线端口为8,传输层数为5、6或7时,则K=4,W(iRB)=Ck,k=((iRB+n)mod4)+m,Cm~Cm+3分别为预先设定的8天线端口码本中当前传输层数对应的各个索引值中,预先设定的4个索引值所对应的预编码矩阵;
当天线端口为8,传输层数为8时,则K=1,W(iRB)=Cm,Cm为预先设定的8天线端口码本中传输层数为8时对应的索引值所对应的预编码矩阵。
其中,预先设定的8天线端口码本使用如表4中所示的8天线端口PUCCH1-1submode 2(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上报模式1-1子模式2)中使用的8天线端口采样码本较佳,当然,也可以使用其它8天线端口码本。
表4:PUCCH1-1submode 2采样码本.
Figure BDA0000072903450000091
其中,当RI值为1时,i1、i2的取值和具体预编码矩阵的关系如表5所示,当RI值为2时,i1、i2的取值和具体预编码矩阵的关系如表6所示:
表5:8天线Rank-1码本.
Figure BDA0000072903450000092
表6:8天线Rank-2码本.
当RI值为其它值时,可以参考相应的8天线端口码本,在此不再一一例举。
下面通过几个具体实例说明根据如表4所示的码本来选择可用预编码矩阵的方式:
当传输层数为1,即RI=1时,则:
若设定K=16,W(iRB)=Ck,k=((iRB+n)mod16)+m,Cm~Cm+15和表6中RI=1时的16对索引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一一对应;
若设定K=8,W(iRB)=Ck,k=((iRB+n)mod8)+m,可用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可以采用以下2种:
Cm~Cm+7分别和表6中RI=1时的i1取值为{0,4,8,12}或{2,6,10,14},i2取值为{0,2}的8对索引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一一对应;
Cm~Cm+7分别和表6中RI=1时的i1取值为{0,2,4,6,8,10,12,14},i2为{0}或{2}的8对索引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一一对应;
若设定K=4,W(iRB)=Ck,k=((iRB+n)mod4)+m,可用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可以采用以下2种:
Cm~Cm+3分别和表6中RI=1时的i1取值为{0,4,8,12}或{2,6,10,14},i2取值为{0}或{2}的4对索引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一一对应;
Cm~Cm+3和表6中RI=1时的i1取值为{0,8}或{2,10}或{4,12}或{6,14},i2取值为{0,2}的4对索引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一一对应;
当传输层数为2,即RI=2时,则:
若设定K=16,W(iRB)=Ck,k=((iRB+n)mod16)+m,Cm~Cm+15和表6中RI=2时的16对索引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一一对应;
若设定K=8,W(iRB)=Ck,k=((iRB+n)mod8)+m,可用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可以采用以下2种:
Cm~Cm+7分别和表6中RI=2时的i1取值为{0,4,8,12}或{2,6,10,14},i2取值为{0,1}的8对索引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一一对应;
Cm~Cm+7分别和表6中RI=2时的i1取值为{0,2,4,6,8,10,12,14},i2为{0}或{1}的8对索引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一一对应;
若设定K=4,W(iRB)=Ck,k=((iRB+n)mod4)+m,可用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可以采用以下2种:
Cm~Cm+3分别和表6中RI=2时的i1取值为{0,4,8,12}或{2,6,10,14},i2取值为{0}或{1}的4对索引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一一对应;
Cm~Cm+3和表6中RI=2时的i1取值为{0,8}或{2,10}或{4,12}或{6,14},i2取值为{0,1}的4对索引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一一对应;
当传输层数为3,即RI=3时,则:
若设定K=16,W(iRB)=Ck,k=((iRB+n)mod16)+m,Cm~Cm+15和表6中RI=3时的16对索引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一一对应;
若设定K=8,W(iRB)=Ck,k=((iRB+n)mod8)+m,可用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可以采用以下3种:
Cm~Cm+7分别和表6中RI=3时的i1取值为{0,2},i2取值为{0,1,2,3}的8对索引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一一对应;
Cm~Cm+7分别和表6中RI=3时的i1取值为{0,2},i2取值为{8,9,10,11}的8对索引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一一对应;
Cm~Cm+7分别和表6中RI=3时的i1取值为{0,2},i2取值为{0,1,8,9}的8对索引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一一对应;
若设定K=4,W(iRB)=Ck,k=((iRB+n)mod4)+m,可用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可以采用以下3种:
Cm~Cm+3分别和表6中RI=3时的i1取值为{0,2},i2取值为{0,2}的4对索引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一一对应;
Cm~Cm+3分别和表6中RI=3时的i1取值为{0,2},i2取值为{0,8}的4对索引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一一对应;
Cm~Cm+3分别和表6中RI=3时的i1取值为{0,2},i2取值为{8,10}的4对索引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一一对应;
当传输层数为4,即RI=4时,则:
若设定K=16,W(iRB)=Ck,k=((iRB+n)mod16)+m,Cm~Cm+15和表6中RI=4时的16对索引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一一对应;
若设定K=8,W(iRB)=Ck,k=((iRB+n)mod8)+m,可用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可以采用以下2种:
Cm~Cm+7分别和表6中RI=4时的i1取值为{0,2},i2取值为{0,2,4,6}的8对索引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一一对应;
Cm~Cm+7分别和表6中RI=4时的i1取值为{0,2},i2取值为{0,1,4,5}的8对索引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一一对应;
若设定K=4,W(iRB)=Ck,k=((iRB+n)mod4)+m,可用的预编码矩阵集合可以采用以下2种:
Cm~Cm+3分别和表6中RI=4时的i1取值为{0,2},i2取值为{0,1}的4对索引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一一对应;
Cm~Cm+3分别和表6中RI=4时的i1取值为{0,2},i2取值为{0,4}的4对索引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一一对应;
当传输层数为5、6或7,即RI值为5、6或7时,则:
若设定K=4,W(iRB)=Ck,k=((iRB+n)mod4)+m,Cm~Cm+3分别和表6中RI分别为5、6或7时的4对索引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一一对应。
当传输层数为8,即RI=8时,设定K=1,W(iRB)=Cm,Cm对应表6中RI为8时的索引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
事实上,在选择预编码矩阵时,只要选择预先设定的8天线端口码本中当前传输层数对应的各个预编码矩阵中,覆盖方向相差最大的几个预编码矩阵,即可获得更好的预编码效果。
此时,预先设定的八个预编码矩阵具体为:预先设定的8天线端口码本中当前传输层数对应的各个预编码矩阵中,覆盖方向相差最大的八个预编码矩阵;预先设定的四个预编码矩阵具体为:预先设定的8天线端口码本中当前传输层数对应的各个预编码矩阵中,覆盖方向相差最大的四个预编码矩阵。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开环传输接收检测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
步骤S201、接收预编码处理后的信号;
步骤S202、根据所使用的资源块的编号确定预编码矩阵;
步骤S203、通过预编码矩阵以及信道信息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检测。
同样的,资源块的编号具体为:对所有移动终端均相同的资源块索引号,或者根据资源块索引号以及终端标识确定的编号;并且每个编号对应唯一一个资源块,或者每个编号对应多个资源块。
其中,在步骤S202中,接收端根据所使用的资源块的编号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式需要与步骤S102中发送端根据所使用的资源块的编号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式相同,从而保证接收端能够确定出正确的预编码矩阵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检测。
接收端根据所使用的资源块的编号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式具体包括:
对于每个所使用的资源块,根据资源块的编号,从K个可用预编码矩阵中,确定一个预编码矩阵作为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检测的预编码矩阵,K个可用预编码矩阵为:预先设定的码本中设定的K个预编码矩阵,K为预先设定的正整数,且K小于或等于预先设定的码本中的可用预编码矩阵数量。
对每个所使用的资源块,从K个可用预编码矩阵中,确定一个预编码矩阵作为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检测的预编码矩阵,具体为:
对于每个所使用的资源块,根据预先设定的使用顺序和资源块的编号,从K个可用预编码矩阵中选择出一个预编码矩阵作为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检测的预编码矩阵。
对每个所使用的资源块,从K个可用预编码矩阵中,确定一个预编码矩阵作为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检测的预编码矩阵,具体为:
选择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检测的预编码矩阵W(iRB)=Ck,其中,k=((iRB+n)modK)+m,iRB为所使用的资源块的编号,Ck为预先设定的码本中的设定预编码矩阵,m、n为预先设定的非负整数。
其中,预先设定的码本根据天线端口数量设定。
具体的预编码矩阵选择方式与发送端选择对所要发送的信号进行预编码处理的预编码矩阵的方式相同,在此就不再重复叙述。
本发明实施例相应提供一种开环传输预编码处理装置,该装置可具体为对信号进行预编码处理并发送信号的发送端,如图3所示,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301,用于根据所使用的资源块的编号确定预编码矩阵;
预编码处理单元302,用于通过预编码矩阵对所发送的信号进行预编码处理;
发送单元303,用于发送预编码处理后的信号。
其中,第一确定单元301具体用于:
对于每个所使用的资源块,根据资源块的编号,从K个可用预编码矩阵中,确定一个预编码矩阵作为对所发送的信号进行预编码处理的预编码矩阵,K个可用预编码矩阵为:预先设定的码本中设定的K个预编码矩阵,K为预先设定的正整数,且K小于或等于预先设定的码本中的可用预编码矩阵数量。
第一确定单元301从K个可用预编码矩阵中,确定一个预编码矩阵作为对所发送的信号进行预编码处理的预编码矩阵,具体为:
对于每个所使用的资源块,根据预先设定的使用顺序和资源块的编号,从K个可用预编码矩阵中选择出一个预编码矩阵作为对所发送的信号进行预编码处理的预编码矩阵。
具体的,第一确定单元301从K个可用预编码矩阵中,确定一个预编码矩阵作为对所发送的信号进行预编码处理的预编码矩阵,具体为:
选择对所发送的信号进行预编码处理的预编码矩阵W(iRB)=Ck,其中,k=((iRB+n)modK)+m,iRB为所使用的资源块的编号,Ck为预先设定的码本中的设定预编码矩阵,m、n为预先设定的非负整数。
本发明实施例还相应提供一种开环传输接收检测装置,该装置可具体为接收预编码处理后的信号并进行检测的接收端,如图4所示,包括:
接收单元401,用于接收预编码处理后的信号;
第二确定单元402,用于根据所使用的资源块的编号确定预编码矩阵;
检测单元403,用于通过预编码矩阵以及信道信息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检测。
其中,第二确定单元402具体用于:
对于每个所使用的资源块,根据资源块的编号,从K个可用预编码矩阵中,确定一个预编码矩阵作为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检测的预编码矩阵,K个可用预编码矩阵为:预先设定的码本中设定的K个预编码矩阵,K为预先设定的正整数,且K小于或等于预先设定的码本中的可用预编码矩阵数量。
第二确定单元402从K个可用预编码矩阵中,确定一个预编码矩阵作为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检测的预编码矩阵,具体为:
对于每个所使用的资源块,根据预先设定的使用顺序和资源块的编号,从K个可用预编码矩阵中顺序选择出一个预编码矩阵作为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检测的预编码矩阵。
第二确定单元402对每个所使用的资源块,根据资源块的编号,从K个可用预编码矩阵中,确定一个预编码矩阵作为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检测的预编码矩阵,具体为:
选择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检测的预编码矩阵W(iRB)=Ck,其中,k=((iRB+n)modK)+m,iRB为所使用的资源块的编号,Ck为预先设定的码本中的设定预编码矩阵,m、n为预先设定的非负整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开环传输系统,如图5所示,包括:
发送端501,用于根据所使用的资源块的编号确定预编码矩阵;通过预编码矩阵对所发送的信号进行预编码处理;发送预编码处理后的信号;
接收端502,用于接收预编码处理后的信号;根据所使用的资源块的编号确定预编码矩阵;通过预编码矩阵以及信道信息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检测。
其中,发送端501可以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环传输预编码处理装置,接收端502可以具体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环传输接收检测装置。
具体的,发送端501根据所使用的资源块的编号确定预编码矩阵,具体包括:
对于每个所使用的资源块,根据资源块的编号,从K个可用预编码矩阵中,确定一个预编码矩阵作为对所发送的信号进行预编码处理的预编码矩阵,K个可用预编码矩阵为:预先设定的码本中设定的K个预编码矩阵,K为预先设定的正整数,且K小于或等于预先设定的码本中的可用预编码矩阵数量;
同样的,接收端502根据所使用的资源块的编号确定预编码矩阵,具体包括:
对于每个所使用的资源块,根据资源块的编号,从K个可用预编码矩阵中,确定一个预编码矩阵作为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检测的预编码矩阵,K个可用预编码矩阵为:预先设定的码本中设定的K个预编码矩阵,K为预先设定的正整数,且K小于或等于预先设定的码本中的可用预编码矩阵数量。
其中,发送端501对于每个所使用的资源块,根据资源块的编号,从K个可用预编码矩阵中,确定一个预编码矩阵作为对所发送的信号进行预编码处理的预编码矩阵,具体为:
对于每个所使用的资源块,根据预先设定的使用顺序和资源块的编号,从K个可用预编码矩阵中选择出一个预编码矩阵作为对所发送的信号进行预编码处理的预编码矩阵;
同样的,接收端502对于每个所使用的资源块,根据资源块的编号,从K个可用预编码矩阵中,确定一个预编码矩阵作为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检测的预编码矩阵,具体为:
对于每个所使用的资源块,根据预先设定的使用顺序和资源块的编号,从K个可用预编码矩阵中选择出一个预编码矩阵作为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检测的预编码矩阵。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开环传输预编码处理和检测方法、装置及开环传输系统,由发送端在发送信号前,根据所使用的资源块编号确定预编码矩阵,并通过所确定的预编码矩阵对所发送的信号进行处理,从而降低信道衰落对信号性能的影响,提高信息传输的有效性或/和可靠性,提高开环传输的传输性能。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4)

1.一种开环传输预编码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所使用的资源块的编号确定预编码矩阵;
通过所述预编码矩阵对所发送的信号进行预编码处理;
发送所述预编码处理后的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使用的资源块的编号确定预编码矩阵,具体包括:
对于每个所使用的资源块,根据所述资源块的编号,从K个所述可用预编码矩阵中,确定一个预编码矩阵作为对所发送的信号进行预编码处理的预编码矩阵,所述K个可用预编码矩阵为:预先设定的码本中设定的K个预编码矩阵,所述K为预先设定的正整数,且所述K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先设定的码本中的可用预编码矩阵数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块的编号具体为:对所有移动终端均相同的资源块索引号,或者根据资源块索引号以及终端标识确定的编号;
并且
每个编号对应唯一一个资源块,或者每个编号对应多个资源块。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K个可用预编码矩阵中,确定一个预编码矩阵作为对所发送的信号进行预编码处理的预编码矩阵,具体为:
对于每个所使用的资源块,根据预先设定的使用顺序和所述资源块的编号,从所述K个可用预编码矩阵中选择出一个预编码矩阵作为对所发送的信号进行预编码处理的预编码矩阵。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K个可用预编码矩阵中,确定一个预编码矩阵作为对所发送的信号进行预编码处理的预编码矩阵,具体为:
选择对所发送的信号进行预编码处理的预编码矩阵W(iRB)=Ck,其中,k=((iRB+n)modK)+m,iRB为所使用的资源块的编号,Ck为预先设定的码本中的设定预编码矩阵,所述m、n为预先设定的非负整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设定的码本根据天线端口数设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使用的资源块的编号,从K个可用预编码矩阵中,确定一个预编码矩阵作为对所发送的信号进行预编码处理的预编码矩阵,具体包括:
当天线端口为2,传输层数为1时,K=4,W(iRB)=Ck,k=((iRB+n)mod4)+m,Cm、Cm+1、Cm+2、Cm+3分别为预先设定的2天线端口码本中υ=1时,各码本索引对应的预编码矩阵;
当天线端口为2,传输层数为2时,则:
当K=1时,W(iRB)=Cm,Cm为预先设定的2天线端口码本中预先设定的一个索引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
当K=2时,W(iRB)=Ck,k=((iRB+n)mod2)+m,Cm、Cm+1分别为预先设定的2天线端口码本中预先设定的两个索引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
当K=3时,W(iRB)=Ck,k=((iRB+n)mod3)+m,Cm、Cm+1、Cm+2分别为预先设定的2天线端口码本中预先设定的三个索引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
当天线端口为4,则:
当K=4时,W(iRB)=Ck,k=((iRB+n)mod4)+m,或者
Figure FDA0000072903440000021
Cm、Cm+1、Cm+2、Cm+3分别为预先设定的4天线端口码本中预先设定的四个索引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
当K=8时,W(iRB)=Ck,k=((iRB+n)mod8)+m,Cm~Cm+7分别为预先设定的4天线端口码本中预先设定的八个索引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
当K=16时,W(iRB)=Ck,k=((iRB+n)mod16)+m,Cm~Cm+15分别为预先设定的4天线端口码本中预先设定的16个索引值对应的预编码矩阵;
当天线端口为8,传输层数为1~4任一值时,则:
当K=16时,W(iRB)=Ck,k=((iRB+n)mod16)+m,Cm~Cm+15分别为预先设定的8天线端口码本中当前传输层数对应的各个索引值中,预先设定的16个索引值所对应的预编码矩阵;
当K=8时,W(iRB)=Ck,k=((iRB+n)mod8)+m,Cm~Cm+7分别为预先设定的8天线端口码本中当前传输层数对应的各个索引值中,预先设定的八个索引值所对应的预编码矩阵;
当K=4时,W(iRB)=Ck,k=((iRB+n)mod4)+m,Cm~Cm+3分别为预先设定的8天线端口码本中当前传输层数对应的各个索引值中,预先设定的四个索引值所对应的预编码矩阵;
当天线端口为8,传输层数为5、6或7时,则K=4,W(iRB)=Ck,k=((iRB+n)mod4)+m,Cm~Cm+3分别为预先设定的8天线端口码本中当前传输层数对应的各个索引值中,预先设定的4个索引值所对应的预编码矩阵;
当天线端口为8,传输层数为8时,则K=1,W(iRB)=Cm,Cm为预先设定的8天线端口码本中传输层数为8时对应的索引值所对应的预编码矩阵。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设定的八个预编码矩阵具体为:预先设定的8天线端口码本中当前传输层数对应的各个预编码矩阵中,覆盖方向相差最大的八个预编码矩阵;
所述预先设定的四个预编码矩阵具体为:预先设定的8天线端口码本中当前传输层数对应的各个预编码矩阵中,覆盖方向相差最大的四个预编码矩阵。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设定的8天线端口码本具体为: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上报模式1-1第2子模式PUCCH1-1submode 2中使用的8天线端口采样码本。
10.一种开环传输接收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预编码处理后的信号;
根据所使用的资源块的编号确定预编码矩阵;
通过所述预编码矩阵以及信道信息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检测。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使用的资源块的编号确定预编码矩阵,具体包括:
对于每个所使用的资源块,根据所述资源块的编号,从K个所述可用预编码矩阵中,确定一个预编码矩阵作为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检测的预编码矩阵,所述K个可用预编码矩阵为:预先设定的码本中设定的K个预编码矩阵,所述K为预先设定的正整数,且所述K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先设定的码本中的可用预编码矩阵数量。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块的编号具体为:对所有移动终端均相同的资源块索引号,或者根据资源块索引号以及终端标识确定的编号;
并且
每个编号对应唯一一个资源块,或者每个编号对应多个资源块。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K个所述可用预编码矩阵中,确定一个预编码矩阵作为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检测的预编码矩阵,具体为:
对于每个所使用的资源块,根据预先设定的使用顺序和所述资源块的编号,从所述K个可用预编码矩阵中选择出一个预编码矩阵作为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检测的预编码矩阵。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K个所述可用预编码矩阵中,确定一个预编码矩阵作为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检测的预编码矩阵,具体为:
选择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检测的预编码矩阵W(iRB)=Ck,其中,k=((iRB+n)modK)+m,iRB为所使用的资源块的编号,Ck为预先设定的码本中的设定预编码矩阵,所述m、n为预先设定的非负整数。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设定的码本根据天线端口数量设定。
16.一种开环传输预编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使用的资源块的编号确定预编码矩阵;
预编码处理单元,用于通过所述预编码矩阵对所发送的信号进行预编码处理;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预编码处理后的信号。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对于每个所使用的资源块,根据所述资源块的编号,从K个所述可用预编码矩阵中,确定一个预编码矩阵作为对所发送的信号进行预编码处理的预编码矩阵,所述K个可用预编码矩阵为:预先设定的码本中设定的K个预编码矩阵,所述K为预先设定的正整数,且所述K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先设定的码本中的可用预编码矩阵数量。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单元从所述K个可用预编码矩阵中,确定一个预编码矩阵作为对所发送的信号进行预编码处理的预编码矩阵,具体为:
对于每个所使用的资源块,根据预先设定的使用顺序和所述资源块的编号,从所述K个可用预编码矩阵中选择出一个预编码矩阵作为对所发送的信号进行预编码处理的预编码矩阵。
19.一种开环传输接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预编码处理后的信号;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使用的资源块的编号确定预编码矩阵;
检测单元,用于通过所述预编码矩阵以及信道信息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检测。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对于每个所使用的资源块,根据所述资源块的编号,从K个所述可用预编码矩阵中,确定一个预编码矩阵作为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检测的预编码矩阵,所述K个可用预编码矩阵为:预先设定的码本中设定的K个预编码矩阵,所述K为预先设定的正整数,且所述K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先设定的码本中的可用预编码矩阵数量。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单元从K个所述可用预编码矩阵中,确定一个预编码矩阵作为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检测的预编码矩阵,具体为:
对于每个所使用的资源块,根据预先设定的使用顺序和所述资源块的编号,从所述K个可用预编码矩阵中顺序选择出一个预编码矩阵作为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检测的预编码矩阵。
22.一种开环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端,用于根据所使用的资源块的编号确定预编码矩阵;通过所述预编码矩阵对所发送的信号进行预编码处理;发送所述预编码处理后的信号;
接收端,用于接收所述预编码处理后的信号;根据所使用的资源块的编号确定预编码矩阵;通过所述预编码矩阵以及信道信息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检测。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根据所使用的资源块的编号确定预编码矩阵,具体包括:
对于每个所使用的资源块,根据所述资源块的编号,从K个所述可用预编码矩阵中,确定一个预编码矩阵作为对所发送的信号进行预编码处理的预编码矩阵,所述K个可用预编码矩阵为:预先设定的码本中设定的K个预编码矩阵,所述K为预先设定的正整数,且所述K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先设定的码本中的可用预编码矩阵数量;
所述接收端根据所使用的资源块的编号确定预编码矩阵,具体包括:
对于每个所使用的资源块,根据所述资源块的编号,从K个所述可用预编码矩阵中,确定一个预编码矩阵作为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检测的预编码矩阵,所述K个可用预编码矩阵为:预先设定的码本中设定的K个预编码矩阵,所述K为预先设定的正整数,且所述K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先设定的码本中的可用预编码矩阵数量。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对于每个所使用的资源块,根据所述资源块的编号,从所述K个可用预编码矩阵中,确定一个预编码矩阵作为对所发送的信号进行预编码处理的预编码矩阵,具体为:
对于每个所使用的资源块,根据预先设定的使用顺序和所述资源块的编号,从所述K个可用预编码矩阵中选择出一个预编码矩阵作为对所发送的信号进行预编码处理的预编码矩阵;
所述接收端对于每个所使用的资源块,根据所述资源块的编号,从K个所述可用预编码矩阵中,确定一个预编码矩阵作为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检测的预编码矩阵,具体为:
对于每个所使用的资源块,根据预先设定的使用顺序和所述资源块的编号,,从所述K个可用预编码矩阵中选择出一个预编码矩阵作为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检测的预编码矩阵。
CN201110182563.3A 2011-06-30 2011-06-30 开环传输预编码处理和检测方法、装置及开环传输系统 Active CN1023946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82563.3A CN102394678B (zh) 2011-06-30 2011-06-30 开环传输预编码处理和检测方法、装置及开环传输系统
PCT/CN2012/073255 WO2013000307A1 (zh) 2011-06-30 2012-03-29 开环传输预编码处理和检测方法、装置及开环传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82563.3A CN102394678B (zh) 2011-06-30 2011-06-30 开环传输预编码处理和检测方法、装置及开环传输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94678A true CN102394678A (zh) 2012-03-28
CN102394678B CN102394678B (zh) 2014-03-12

Family

ID=45861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82563.3A Active CN102394678B (zh) 2011-06-30 2011-06-30 开环传输预编码处理和检测方法、装置及开环传输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94678B (zh)
WO (1) WO2013000307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00307A1 (zh) * 2011-06-30 2013-01-0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开环传输预编码处理和检测方法、装置及开环传输系统
WO2013189211A1 (zh) * 2012-06-19 2013-12-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矢量选择调制的多天线传输方法、接收方法和装置
CN104378275A (zh) * 2014-11-20 2015-02-25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六研究所 菊花链式环形无主通信系统
CN105900474A (zh) * 2014-11-28 2016-08-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配置的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06788875A (zh) * 2015-11-18 2017-05-3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07733494A (zh) * 2016-08-12 2018-02-2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预编码方法、信道状态信息确定方法及装置
WO2020077504A1 (en) * 2018-10-15 2020-04-23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Methods, device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downlink transmissions
WO2021159453A1 (zh) * 2020-02-14 2021-08-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发送方法、信息接收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9738A (zh) * 2006-08-22 2009-09-0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下行链路多输入多输出传输控制方法以及基站装置
CN101682387A (zh) * 2007-06-19 2010-03-24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发送装置以及发送方法
WO2010032953A2 (en) * 2008-09-17 2010-03-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 diversity schem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94678B (zh) * 2011-06-30 2014-03-1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开环传输预编码处理和检测方法、装置及开环传输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9738A (zh) * 2006-08-22 2009-09-0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下行链路多输入多输出传输控制方法以及基站装置
CN101682387A (zh) * 2007-06-19 2010-03-24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发送装置以及发送方法
WO2010032953A2 (en) * 2008-09-17 2010-03-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 diversity schemes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00307A1 (zh) * 2011-06-30 2013-01-0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开环传输预编码处理和检测方法、装置及开环传输系统
WO2013189211A1 (zh) * 2012-06-19 2013-12-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矢量选择调制的多天线传输方法、接收方法和装置
CN103516486A (zh) * 2012-06-19 2014-01-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矢量选择调制的多天线传输方法、接收方法和装置
US9479237B2 (en) 2012-06-19 2016-10-25 Zte Corporation Vector selection modulation-based multi-antenna transmission method, receiv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3516486B (zh) * 2012-06-19 2018-08-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矢量选择调制的多天线传输方法、接收方法和装置
CN104378275A (zh) * 2014-11-20 2015-02-25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六研究所 菊花链式环形无主通信系统
CN104378275B (zh) * 2014-11-20 2017-10-10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六研究所 菊花链式环形无主通信系统
US10812212B2 (en) 2014-11-28 2020-10-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esource configurat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CN105900474A (zh) * 2014-11-28 2016-08-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配置的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US10476626B2 (en) 2014-11-28 2019-11-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esource configurat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CN105900474B (zh) * 2014-11-28 2020-0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配置的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06788875A (zh) * 2015-11-18 2017-05-3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07733494A (zh) * 2016-08-12 2018-02-2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预编码方法、信道状态信息确定方法及装置
WO2020077504A1 (en) * 2018-10-15 2020-04-23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Methods, device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downlink transmissions
CN112840577A (zh) * 2018-10-15 2021-05-25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下行链路传输的方法、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WO2021159453A1 (zh) * 2020-02-14 2021-08-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发送方法、信息接收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94678B (zh) 2014-03-12
WO2013000307A1 (zh) 2013-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94678B (zh) 开环传输预编码处理和检测方法、装置及开环传输系统
US11804885B2 (en) Codebook subset restriction for full-dimension MIMO
KR101959322B1 (ko) 프리코딩 행렬 인디케이터 피드백 방법, 수신단 및 송신단
EP2600535B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configuring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s
CN105471552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2083033B (zh) 非周期探测参考信号的传输指示及传输方法、设备
CN105991222B (zh) 配置信息通知方法、获取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
KR20180043811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피드백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2291212A (zh)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和设备
CN103563268A (zh) 在通信系统中反馈mu-cqi的方法、传输点装置以及用户设备
KR20200018676A (ko) 업링크 데이터 채널의 시작 심볼 포지션을 구성하기 위한 방법, 디바이스, 및 저장 매체
CN102291228A (zh)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接收方法和设备
CN101771505A (zh) 一种额外的预编码矩阵索引的指示方法和系统
CN102237969A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EP3840270A1 (en) Uplink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2957467A (zh) 一种下行系统中多天线的信号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4067533A (zh)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方法以及一种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7371250B (zh) 指令的发送方法及装置、指令的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2356566B (zh) 在使用预编码的多用户网络中的通信方法及其设备
CN104303442B (zh) 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反馈方法、接收端和发射端
WO2017167156A1 (zh) Dmrs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6452537B (zh) 用于在多用户叠加传输中增强反馈的方法和设备
CN106899378A (zh) 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实例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KR20200005542A (ko) 채널 상태 정보 기준 신호(csi-rs)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7046431B (zh) 信息的传输、接收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31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