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87537A - 无线网络系统及其无线接入点 - Google Patents
无线网络系统及其无线接入点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387537A CN102387537A CN2010102695990A CN201010269599A CN102387537A CN 102387537 A CN102387537 A CN 102387537A CN 2010102695990 A CN2010102695990 A CN 2010102695990A CN 201010269599 A CN201010269599 A CN 201010269599A CN 102387537 A CN102387537 A CN 10238753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p
- line
- load
- load condition
- window mach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网络系统及其无线接入点,此无线网络系统包括至少一无线接入点与多个无线端末装置。每一无线接入点,用以维持同一区域中所有无线接入点的负载状态的一负载列表,并至少根据所有无线接入点目前的一处理器使用率,在负载列表中排列所有无线接入点的负载状态。另外,当一无线端末装置向一无线接入点发出一连线请求时,此无线接入点判断本身是否为一低负载状态,并根据本身是否为低负载状态,来选择接受此连线请求或通知同区域中处于低负载状态的一或多个无线接入点来接受此连线请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接入点的负载平衡机制,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负载平衡机制的无线网络系统及其无线接入点。
背景技术
目前无线网络广泛应用在各种环境与场景中,无线接入点(wireless AP)可允许多位使用者通过无线端末装置连接至无线接入点来上网。目前现有的无线网络(例如:使用IEEE 802.11a/b/g/n标准的无线网络),通常仅根据无线接入点所发射的射频信号强度,由无线端末装置自行决定要连线的无线接入点。假设目前有两台相近的无线接入点A、B同时存在同一邻近区域中,而较多无线端末装置靠近无线接入点A时,因为现有的连线决定方式为根据射频信号强度来选择无线接入点,则无线接入点A会因为较多无线端末装置连线至无线接入点A而负载状态过重。
若过多无线端末装置同时连接至单一无线接入点时,这些无线端末装置的网络线容易不流畅,以致于操作这些无线端末装置的使用者感受到网络连线状况过慢或不稳定。由上述可知,解决目前无线网络负载不平衡的问题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承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网络系统及其无线接入点,以分散式的架构达成无线网络系统中的负载平衡机制。
从一观点来看,本发明所提供的无线网络系统具有负载平衡机制,而此无线网络系统中的无线接入点不定期地获得同区域中其他无线接入点目前负载状态,并维持所有无线接入点的负载状态的负载列表。如此一来,无线接入点可以根据本身的负载状态来判断是否接受一无线端末装置的连线请求信息,或转由同区域中处于低负载状态的一或多个无线接入点来接受此连线请求信息。
从另一观点来看,无线接入点还可根据本身的负载状态,判断是否启动负载平衡机制。已启动负载平衡机制的多个无线接入点可以共同决定是否再接受一无线端末装置的连线请求信息,并进一步决定同区域中处于低负载状态的一或多个无线接入点来接受此连线请求信息,以实现无线网络系统中的负载平衡。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本发明提出一种无线网络系统,此无线网络系统包括至少一无线接入点与多个无线端末装置。每一无线接入点,用以维持同一区域中所有无线接入点的负载状态的一负载列表,并至少根据所有无线接入点目前的一处理器使用率,在负载列表中排列所有无线接入点的负载状态。另外,当一无线端末装置向一无线接入点发出一连线请求信息时,此无线接入点判断本身是否为一低负载状态,并根据本身是否为低负载状态,来选择接受此连线请求信息或通知同区域中处于低负载状态的一或多个无线接入点来接受此连线请求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本发明提出一种无线接入点,用以提供至少一无线端末装置的无线网络连线服务与执行负载平衡机制。所述的无线接入点包括一无线收发器模块、一存储器模块与一处理器模块。无线收发器模块用以无线连接至同区域中至少一无线接入点或至少一无线端末装置。存储器模块包括一无线通讯协议处理模块与一负载管理模块。无线通讯协议处理模块用以至少处理一无线端末装置所发出的一连线请求信息。负载管理模块用以维持同一区域中所有无线接入点的负载状态的一负载列表,并至少根据所有无线接入点目前的一处理器(CPU)使用率,在负载列表中排列所有无线接入点的负载状态。处理器模块用以执行无线通讯协议处理模块与负载管理模块,以及控制无线收发器模块与存储器模块。另外,当一无线端末装置向此无线接入点发出一连线请求信息时,负载管理模块根据处理器模块的一处理器使用率选择接受连线请求信息,或通知处于同区域中低负载状态的一或多个无线接入点来接受连线请求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本发明提出一种无线接入点,用以提供至少一无线端末装置的无线网络连线服务与执行负载平衡机制。所述的无线接入点包括一无线收发器模块、一存储器模块与一处理器模块。无线收发器模块,用以无线连接至同区域中至少一无线接入点或至少一无线端末装置。存储器模块包括一无线通讯协议处理模块与一负载管理模块。无线通讯协议处理模块用以至少处理一无线端末装置所发出的一连线请求信息。负载管理模块用以维持同一区域中所有无线接入点的负载状态的一负载列表,并在所述的无线接入点的负载状态改变时,广播一更新通知至同区域中其他无线接入点,使得其他无线接入点更新各自的负载列表。处理器模块用以执行无线通讯协议处理模块与负载管理模块,以及控制无线收发器模块与存储器模块。另外,当一无线端末装置向此无线接入点发出一连线请求信息时,负载管理模块判断无线接入点是否为一低负载状态,并根据此无线接入点是否为低负载状态时,选择接受此连线请求信息或通知处于低负载状态的一或多个无线接入点来接受此连线请求信息。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示一种无线接入点与无线端末装置建立连线的示意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示一种无线网络系统的示意图。
图3A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示一种无线接入点的功能方块图。
图3B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示一种无线端末装置的功能方块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示一种无线接入点负载平衡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示一种多无线接入点协同负载平衡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
110:无线接入点; 120:无线端末装置;
1101~1104、...、110m:无线接入点; 20:无线网络系统;
1201~1207、...、120n:无线端末装置;210:连线请求信息;
220:连线回应信息; 30:无线接入点;
310、350:处理器模块; 320、360:无线收发器模块;
330、370:存储器模块; 331:负载管理模块;
332、372:无线通讯协议处理模块; 35:无线端末装置;
400:无线接入点负载平衡方法; S402~S414、S502~S516:步骤;
500:多无线接入点协同负载平衡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示一种无线接入点与无线端末装置建立连线的示意流程图。请参照图1,无线接入点110接到一无线端末装置120(例如:手机、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的一连线请求信息。此连线请求信息可以为例如:一侦测请求(probe request,或作Probe Req)、一验证(Authentication)与一连接请求(association request,或作Assoc Req)。而无线接入点110通过依据回复此连线请求信息所需的回应信息,例如:侦测回应(probe response,或Probe Rsp)、一验证与一连接回应(association response,或作Assoc Rsp)。通常上述连线的步骤完成后,无线接入点110与无线端末装置120之间即可以开始资料传输的动作。本发明则在上述的连线建立机制中进一步加上对无线接入点110的控制方法,以在无线网络系统中达成分散式的负载平衡机制。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示一种无线网络系统20的示意图。此无线网络系统20包括多个无线接入点1101、1102、1103、1104、...、110m散布在同一区域中,其中n为正整数。另外,无线网络系统20还包括多个无线端末装置(或无线终端装置)1201、1202、1203、1204、1205、1206、1207、...、120n分别散布在上述多个无线接入点1101、1102、1103、1104、...、110m的邻近区域。所述的无线端末装置可以为例如:一台式电脑、一笔记本电脑、一智能手机、一个人数码助理装置、一电视、一多媒体播放器或一移动通讯装置。这些无线端末装置1201~1207、...、120n可以分别向无线接入点1101~1104、...、110m的其中的一提出一连线请求信息,并在完成图1所示的连线建立机制后,开始与所连线的无线接入点进行资料传输。
请继续参照图2,在无线网络系统20中的每一无线接入点(例如:无线接入点1101~1104、...、110m),都维持同一区域中所有无线接入点的负载状态的一负载列表,并至少根据所有无线接入点目前的一处理器(CPU)使用率,在此负载列表中排列所有无线接入点的负载状态。举例说明,无线接入点1101会搜集无线接入点1102~1104、...、110m的负载状态,并依据所获得的所有无线接入点的负载状态(包括无线接入点1101本身的负载状态),在一负载列表进行排序。
在本实施例中,这些无线接入点1101~1104、...、110m利用一无线接入点间通讯协议(Inter Access Point Protocol,IAPP)来沟通各自的负载状态,而所述的负载状态包括处理器使用率、网络使用率以及已连线无线端末装置的总数目。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无线接入点间通讯协议,无线接入点的间还可以利用其他通讯协议来进行负载状态的更新。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无线接入点在负载状态改变时,即广播一更新通知到同一区域中的其他无线接入点使得其他无线接入点更新各自的负载列表。举例说明,假设无线接入点1101原本已与无线端末装置1201建立连线,此时已连线无线端末装置的总数目为1且处理器使用率为5%。当尚未建立连线的一无线端末装置120n向无线接入点1101发出一连线请求信息210,且无线接入点1101根据图1的连线建立机制依序回应此连线请求信息220(概略性代表上述的侦测回应、验证与连接回应)后,无线接入点1101的已连线无线端末装置的总数目增加为2且处理器使用率可能对应地增加为8%。此时,无线接入点1101会通知同一区域中的其他无线接入点(例如:无线接入点1102~1104、...、110m)改变后的已连线无线端末装置的总数目以及处理器使用率。
每一无线接入点还可以依序根据所有无线接入点目前的一处理器使用率、一网络使用率(bandwidth availability)以及已连线无线端末装置的一总数目,在所述的负载列表中排列所有无线接入点的负载状态为一高负载状态、一中负载状态与一低负载状态。所述的网络使用率可以为例如:IEEE 802.11b标准的11每秒百万位元(Mbps)、IEEE 802.11g标准的54(Mbps)与IEEE802.11n标准的450(Mbps)。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低负载状态(或归类为低负载族群的条件)为一无线接入点的已连线无线端末装置的总数目小于等于一预设连线个数门槛值M,处理器使用率小于等于一第一处理器使用率门槛值(例如:30%),以及网络使用率小于等于一第一网络使用率门槛值(例如:30%),其中预设连线个数门槛值M为一正整数。再者,所述的中负载状态(或归类为中负载族群的条件)为一无线接入点的已连线无线端末装置的总数目小于等于一预设连线个数门槛值M,处理器使用率小于等于一第二处理器使用率门槛值(例如:60%),以及网络使用率小于等于一第二网络使用率门槛值(例如:60%)。此外,所述的高负载状态(或归类为高负载族群的条件)为一无线接入点的已连线无线端末装置的总数目大于一预设连线个数门槛值,或处理器使用率大于一第二处理器使用率门槛值,或网络使用率大于一第二网络使用率门槛值。
在本实施例中,当一无线端末装置120n向一无线接入点1101发出一连线请求信息时,无线接入点1101判断本身是否为一低负载状态,并根据本身是否为低负载状态时,选择接受连线请求信息或通知同区域中处于低负载状态的一或多个无线接入点(例如:无线接入点1102、1103)来接受此连线请求信息。举例来进一步说明,当一无线接入点1101接收一无线端末装置120n的一连线请求信息,而此无线接入点1101判断本身为低负载状态时,则无线接入点1101可以自动地接受此连线请求信息。相反地,当一无线接入点1101接收一无线端末装置120n的一连线请求信息,而此无线接入点1101判断本身不是低负载状态时,则此无线接入点1101可以拒绝此连线请求信息,并通知处于低负载状态的一或多个无线接入点(例如:无线接入点1102、1103)来接受此连线请求信息。
在无线网络系统20中,每一无线接入点还可以根据已连线无线端末装置的总数目、处理器使用率以及网络使用率来判断是否启动本身的负载平衡机制。若一无线接入点判断本身的一已连线无线端末装置的总数目大于预设连线个数门槛值M,则此无线接入点启动所述的负载平衡机制。若一无线接入点判断本身的一处理器使用率大于第一处理器使用率门槛值,则此无线接入点启动所述的负载平衡机制。若一无线接入点判断本身的一网络使用率大于第一网络使用率门槛值,则此无线接入点启动所述的负载平衡机制。
在本实施例中,假设无线接入点1101已经启动负载平衡机制,且一无线端末装置120n向一无线接入点1101发出一连线请求信息时,无线接入点1101可以不回复无线端末装置120n的连线请求信息(包括:侦测请求、验证与连接请求),或是回传一停止连接(Disassociation)信息至无线端末装置120n,其中此停止连接的理由识别码(reason code)为5,代表无线接入点1101因为无法同时处理所有已连接(associated)的无线端末装置,而停止与无线端末装置120n的连接。
在无线网络系统20中,多个无线接入点还可以选择协同处理尚未建立连线的一无线端末装置的连线请求信息。当同一区域中所有无线接入点(例如:无线接入点1101~1104、...、110m)皆启动上述的负载平衡机制时,此些无线接入点利用一无线接入点间通讯协议来沟通各自的负载状态,并判断是否接受尚未连线的一无线端末装置的一连线请求信息。当所有无线接入点皆启动所述的负载平衡机制时,且已由所有无线接入点协同判断可以接受尚未连线(新加入)的无线端末装置的连线请求信息,则此些无线接入点可以依序根据每一无线接入点目前的一处理器使用率、一网络使用率以及已连线无线端末装置的一总数目,来判断可以接受此连线请求信息的一无线接入点。
举例说明,无线接入点1101~1104、...、110m可以依序搜寻各自负载列表,以共同决定具有较低处理器使用率、较低网络使用率以及较少已连线无线端末装置的一无线接入点(例如:无线接入点1103),并通知此无线接入点接受目前尚未连线的无线端末装置(例如:无线端末装置120n)的连线请求信息。介绍完无线网络系统20的技术内容后,以下将以图3A与图3B进一步介绍无线接入点与无线端末装置的功能方块图。
图3A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示一种无线接入点30的功能方块图。请同时参照图2与图3A,无线接入点30包括一处理器模块310、一无线收发器(wireless transceiver)模块320与一存储器模块330。无线收发器模块320用以无线连接至同区域中至少一无线接入点或至少一无线端末装置,且包括至少一天线单元(未示出)。处理器模块310可以包括一或多个中央处理器单元。
请参照图3A,存储器模块330包括一无线通讯协议处理模块332与一负载管理模块331。负载管理模块331以维持同一区域中所有无线接入点的负载状态的一负载列表,并至少根据所有无线接入点目前的一处理器使用率,在负载列表中排列所有无线接入点的负载状态。无线通讯协议处理模块332用以至少处理一无线端末装置所发出的一连线请求信息。所述的存储器模块330还可以包括操作系统软件、固件模块或其他应用程式,并由处理器模块310执行这些软件或固件,但这些软件或固件并非本发明的重点,故在此不详述其细节。
请同时参照图2与图3A,处理器模块310用以执行负载管理模块331与无线通讯协议处理模块332,以及控制无线收发器模块320与存储器模块330。另外,当一无线端末装置向此无线接入点30发出一连线请求信息时,负载管理模块331根据处理器模块310的一处理器使用率选择接受或处理此连线请求信息,或通知处于同区域中低负载状态的一或多个无线接入点来接受或处理此连线请求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负载管理模块331还可以根据所有无线接入点目前的一处理器使用率、一网络使用率以及已连线无线端末装置的一总数目,在负载列表中排列所有无线接入点为高负载状态、中负载状态与低负载状态。至于判断所述的负载状态的方法,请参照上述图2的对应的叙述,在此不再重述其细节。
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的负载管理模块331与无线通讯协议处理模块332可以用硬体单元来替换,而处理器模块310控制与协调此些负载管理模块(未示出)与无线通讯协议处理模块(未示出)。
图3B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示一种无线端末装置35的功能方块图。请同时参照图2与参照图3B,无线端末装置35包括一处理器模块350、一无线收发器模块360与一存储器模块370。无线收发器模块360用以无线连接至同区域中至少一无线接入点,且包括至少一天线单元(未示出)。存储器模块370包括一无线通讯协议处理模块372。无线通讯协议处理模块372用以向至少一无线接入点提出一连线请求信息,并处理连线建立流程与建立连线后的资料传输流程。处理器模块350用以执行与无线通讯协议处理模块372,以及控制无线收发器模块360与存储器模块370。处理器模块350可以包括一或多个中央处理器单元。介绍完无线接入点与无线端末装置的功能构件之后,以下将以图4至图5进一步介绍无线接入点负载平衡方法的流程。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示一种无线接入点负载平衡方法400的流程图。请同时参照图3A与图4,此方法400由步骤S402开始,在步骤S402至步骤S406之间,检查是否符合启动平衡机制的条件。在步骤S402中,一无线接入点的负载管理模块331判断已连线的无线端末装置的总数目是否大于预设连线个数门槛值。若否,则在步骤S402的后,继续进行步骤S404。若是,则在步骤S402之后,则直接进行步骤S408。
在步骤S404中,此无线接入点的负载管理模块331判断网络使用率是否大于预设网络使用率门槛值。若否,则在步骤S404之后,继续进行步骤S406。若是,则在步骤S404之后,则直接进行步骤S408。在步骤S406中,此无线接入点的负载管理模块331判断处理器使用率是否大于预设处理器使用率门槛值。若否,则在步骤S406之后,继续进行步骤S410。若是,则在步骤S406之后,则直接进行步骤S408。
在步骤S408中,此无线接入点的负载管理模块331启动负载平衡机制。在步骤S410中,此无线接入点的负载管理模块331不启动负载平衡机制。在步骤S408之后,进行步骤S412。在步骤S412中,当接收尚未连线的一无线端末装置的一连线请求信息时,此无线接入点的负载管理模块331通知无线通讯协议处理模块332不回复此连线请求信息,使得尚未连线的此无线端末装置继续尝试与其他无线接入点建立连线,而此方法400到此结束。在步骤S410之后,进行步骤S414。在步骤S414中,当接收尚未连线的一无线端末装置的一连线请求信息时,此无线接入点的负载管理模块331通知无线通讯协议处理模块332回复或接受此连线请求信息。
在其他实施例中,在类似上述的步骤S412中,当一无线接入点接收尚未连线的一无线端末装置的一连线请求信息且此无线接入点已启动负载平衡机制时,此无线接入点的负载管理模块331还可以通知无线通讯协议处理模块332利用一结束连接信息回复此连线请求信息,使得此无线端末装置继续尝试与其他无线接入点建立连线,以达成无线网络系统的负载平衡。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示一种多无线接入点协同负载平衡方法500的流程图。此多无线接入点协同负载平衡方法500与无线接入点负载平衡方法400的不同处在于,在同一区域中的所有无线接入点若皆启动平衡机制时,这些无线接入点可以合作判断是否要再接受尚未连线的一无线端末装置的连线请求信息。若确定要接受新加入的无线端末装置的连线请求信息,则这些无线接入点进一步合作决定要由哪个无线接入点来处理或接收此连线请求信息。
请同时参照图2、图3A与图5,此多无线接入点协同负载平衡方法500中,多个无线接入点(例如:无线接入点1101~1104、...、110m)彼此沟通各自负载状态(步骤S502)。每一无线接入点都维持一负载列表,并依序根据处理器使用率、网络使用率与已连线的无线端末装置的总数目来评断每一无接入点的负载状态(步骤S504)。多个无线接入点中的一无线接入点(例如:无线接入点1101)接收尚未连线的一无线端末装置(例如:无线端末装置120n)的一连线请求信息(步骤S506)。此无线接入点(此即,无线接入点1101)的负载管理模块判断同一区域所有无线接入点都启动负载平衡机制(步骤S508)。若是,则在步骤S508之后进行步骤S510;若否,则在步骤S508之后进行步骤S512。
在步骤S512中,接到连线请求信息的无线接入点(此即,无线接入点1101)的负载管理模块331判断本身是否为低负载状态。若是,则在步骤S512后,进行步骤S514,且此无线接入点接受此连线请求信息。若否,则在步骤S512后,进行步骤S516,且此无线接入点的负载管理模块331通知无线通讯协议处理模块332拒绝(或不回应)此连线请求信息,并通知负载列表上目前为低负载状态的无线接入点(例如:无线接入点1103)来处理此连线请求信息。
此多无线接入点协同负载平衡方法500中,若同一区域所有无线接入点都启动负载平衡机制,则所有无线接入点相互沟通,并依序根据处理器使用率、网络使用率以及已连线无线端末装置的总数目来选择可以接收此连线请求信息的一或多个无线接入点(步骤S510)。
更精确的说明,所有无线接入点先选取各自负载列表中处理器使用率最低的一个无线接入点;若有超过一个无线接入点具有最低的处理器使用率,则进一步选取各自负载列表中网络使用率最低的一个无线接入点;若有超过一个无线接入点具有最低的网络使用率,则进一步选取各自负载列表中已连线的无线端末装置的总数目为最低的一个无线接入点。在步骤S510与S516之后,多无线接入点协同负载平衡方法500到此结束。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提出无线网络系统及其无线接入点。无线网络系统具有负载平衡机制,可平均分配无线端末装置的连线至同一区域中的无线接入点,以最佳化无线网络的连线。无线接入点维持同区域中所有无线接入点的负载状态的负载列表,并根据本身负载状态选择接受一无线端末装置的连线请求,或通知同区域中处于低负载状态的一或多个无线接入点来接受此连线请求,以达成无线网络系统中的负载平衡。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0)
1.一种无线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无线接入点,每一无线接入点用以维持同一区域中所有无线接入点的负载状态的一负载列表,并至少根据所有无线接入点目前的一处理器使用率,在该负载列表中排列所有无线接入点的负载状态;以及
其中,当一无线端末装置向一无线接入点发出一连线请求信息时,该无线接入点判断本身是否为一低负载状态,并根据本身是否为该低负载状态时,选择接受该连线请求信息或通知同区域中处于该低负载状态的一或多个无线接入点来接受该连线请求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每一无线接入点依序根据所有无线接入点目前的一处理器使用率、一网络使用率以及已连线无线端末装置的一总数目,在该负载列表中排列所有无线接入点的负载状态为一高负载状态、一中负载状态与一低负载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该低负载状态为一无线接入点的已连线无线端末装置的总数目小于等于一预设连线个数门槛值,该处理器使用率小于等于一第一处理器使用率门槛值,以及该网络使用率小于等于一第一网络使用率门槛值;
该中负载状态为一无线接入点的已连线无线端末装置的总数目小于等于一预设连线个数门槛值,该处理器使用率小于等于一第二处理器使用率门槛值,以及该网络使用率小于等于一第二网络使用率门槛值;以及
该高负载状态为一无线接入点的已连线无线端末装置的总数目大于一预设连线个数门槛值,或该处理器使用率大于一第二处理器使用率门槛值,或该网络使用率大于一第二网络使用率门槛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每一无线接入点在本身的负载状态改变时,广播一更新通知到其余无线接入点使得其余无线接入点更新各自的负载列表;以及
该些无线接入点利用一无线接入点间通讯协议来沟通各自的负载状态,其中该负载状态包括该处理器使用率、该网络使用率以及已连线无线端末装置的该总数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若一无线接入点接收一无线端末装置的一连线请求信息且该无线接入点判断本身为该低负载状态,则该无线接入点自动地接受该连线请求信息;以及
若一无线接入点接收一无线端末装置的一连线请求信息且该无线接入点判断本身不是该低负载状态,则该无线接入点拒绝该连线请求信息,并通知处于该低负载状态的一或多个无线接入点来接受该连线请求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该连线请求信息包括一探测请求信息、一验证信息或一连接请求信息;以及
该无线接入点利用一结束连接信息来拒绝该连线请求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若一无线接入点判断本身的一已连线无线端末装置的总数目大于一预设连线个数门槛值,则该无线接入点启动一负载平衡机制;
若一无线接入点判断本身的一处理器使用率大于一第一处理器使用率门槛值,则该无线接入点启动该负载平衡机制;以及
若一无线接入点判断本身的一网络使用率大于一第一网络使用率门槛值,则该无线接入点启动该负载平衡机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当所有无线接入点皆启动该负载平衡机制时,该些无线接入点利用一无线接入点间通讯协议来沟通各自的负载状态,并判断是否接受尚未连线的一无线端末装置的一连线请求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当所有无线接入点皆启动该负载平衡机制时,且已确定接受新加入的该无线端末装置的该连线请求信息,则该些无线接入点依序根据每一无线接入点目前的一处理器使用率、一网络使用率以及已连线无线端末装置的一总数目,来判断接受该连线请求信息的一无线接入点。
10.一种无线接入点,适用于提供至少一无线端末装置的无线网络连线服务与执行负载平衡机制,其特征在于,该无线接入点包括:
一无线收发器模块,用以无线连接至同区域中至少一无线接入点或至少一无线端末装置;
一存储器模块,包括:
一无线通讯协议处理模块,用以至少处理一无线端末装置所发出的一连线请求信息;以及
一负载管理模块,用以维持同一区域中所有无线接入点的负载状态的一负载列表,并至少根据所有无线接入点目前的一处理器使用率,在该负载列表中排列所有无线接入点的负载状态;
一处理器模块,用以执行该无线通讯协议处理模块与该负载管理模块,以及控制该无线收发器模块与该存储器模块;以及
其中,当一无线端末装置向该无线接入点发出一连线请求信息时,该负载管理模块根据该处理器模块的一处理器使用率选择接受该连线请求信息,或通知处于同区域中为一低负载状态的一或多个无线接入点来接受该连线请求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接入点,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负载管理模块依序根据所有无线接入点目前的一处理器使用率、一网络使用率以及已连线无线端末装置的一总数目,在该负载列表中排列所有无线接入点的负载状态为一高负载状态、一中负载状态与一低负载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该低负载状态为一无线接入点的已连线无线端末装置的总数目小于等于一预设连线个数门槛值,该处理器使用率小于等于一第一处理器使用率门槛值,以及该网络使用率小于等于一第一网络使用率门槛值;
该中负载状态为一无线接入点的已连线无线端末装置的总数目小于等于该预设连线个数门槛值,该处理器使用率小于等于一第二处理器使用率门槛值,以及该网络使用率小于等于一第二网络使用率门槛值;以及
该高负载状态为一无线接入点的已连线无线端末装置的总数目大于该预设连线个数门槛值,或该处理器使用率大于该第二处理器使用率门槛值,或该网络使用率大于该第二网络使用率门槛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该负载管理模块在该无线接入点的该负载状态改变时,广播一更新通知至同区域中其他无线接入点,使得其他无线接入点更新各自的负载列表;以及
该负载管理模块利用一无线接入点间通讯协议与同区域中其他无线接入点沟通各自的负载状态,其中该负载状态包括该处理器使用率、该网络使用率以及已连线无线端末装置的该总数目。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若该无线接入点接收一无线端末装置的一连线请求信息且该负载管理模块判断本身为该低负载状态,则该负载管理模块通知该无线通讯协议处理模块接受该连线请求信息;以及
若该无线接入点接收一无线端末装置的一连线请求信息且该无线接入点判断本身不是该低负载状态时,则该负载管理模块通知该无线通讯协议处理模块拒绝该连线请求信息,并通知同区域中处于该低负载状态的一或多个无线接入点来接受该连线请求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该连线请求信息包括一探测请求信息、一验证信息或一连接请求信息;以及
该无线通讯协议处理模块利用一结束连接信息来拒绝该连线请求信息。
16.一种无线接入点,适用于提供至少一无线端末装置的无线网络连线服务与执行负载平衡机制,其特征在于,该无线接入点包括:
一无线收发器模块,用以无线连接至同区域中至少一无线接入点或至少一无线端末装置;
一存储器模块,包括:
一无线通讯协议处理模块,用以至少处理一无线端末装置所发出的一连线请求信息;以及
一负载管理模块,用以维持同一区域中所有无线接入点的负载状态的一负载列表,并在该无线接入点的该负载状态改变时,广播一更新通知至同区域中其他无线接入点,使得其他无线接入点更新各自的负载列表;
一处理器模块,用以执行该无线通讯协议处理模块与该负载管理模块,以及控制该无线收发器模块与该存储器模块;以及
其中,当一无线端末装置向该无线接入点发出一连线请求信息时,该负载管理模块判断该无线接入点是否为一低负载状态,并根据该无线接入点是否为该低负载状态时,选择接受该连线请求信息或通知处于该低负载状态的一或多个无线接入点来接受该连线请求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无线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该负载管理模块根据所有无线接入点目前的一处理器使用率、一网络使用率以及已连线无线端末装置的一总数目,在该负载列表中排列所有无线接入点为一高负载状态、一中负载状态与一低负载状态;
该低负载状态为一无线接入点的已连线无线端末装置的总数目小于等于一预设连线个数门槛值,该处理器使用率小于等于一第一处理器使用率门槛值,以及该网络使用率小于等于一第一网络使用率门槛值;
该中负载状态为一无线接入点的已连线无线端末装置的总数目小于等于该预设连线个数门槛值,该处理器使用率小于等于一第二处理器使用率门槛值,以及该网络使用率小于等于一第二网络使用率门槛值;以及
该高负载状态为一无线接入点的已连线无线端末装置的总数目大于该预设连线个数门槛值,或该处理器使用率大于该第二处理器使用率门槛值,或该网络使用率大于该第二网络使用率门槛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无线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若该负载管理模块判断该无线接入点的一已连线无线端末装置的总数目大于一预设连线个数门槛值,则该负载管理模块启动一负载平衡机制;
若该负载管理模块判断该无线接入点的一处理器使用率大于一第一处理器使用率门槛值,则该负载管理模块启动该负载平衡机制;以及
若该负载管理模块判断该无线接入点的一网络使用率大于一第一网络使用率门槛值,则该负载管理模块启动该负载平衡机制。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无线接入点,其特征在于,其中当所有无线接入点皆启动该负载平衡机制时,该无线接入点的该负载管理模块利用一无线接入点间通讯协议与同区域中其他无线接入点沟通各自的负载状态,并判断是否接受尚未连线的一无线端末装置的一连线请求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无线接入点,其特征在于,其中当所有无线接入点皆启动该负载平衡机制且已确定接受尚未连线的一无线端末装置的一连线请求信息时,该些无线接入点依序根据每一无线接入点目前的一处理器使用率、一网络使用率以及已连线无线端末装置的一总数目,来判断接受该连线请求的一无线接入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269599.0A CN102387537B (zh) | 2010-08-30 | 2010-08-30 | 无线网络系统及其无线接入点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269599.0A CN102387537B (zh) | 2010-08-30 | 2010-08-30 | 无线网络系统及其无线接入点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87537A true CN102387537A (zh) | 2012-03-21 |
CN102387537B CN102387537B (zh) | 2015-04-22 |
Family
ID=45826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26959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87537B (zh) | 2010-08-30 | 2010-08-30 | 无线网络系统及其无线接入点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387537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84392A (zh) * | 2012-05-04 | 2013-11-0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接入无线接入点的方法和无线接入点 |
CN104168593A (zh) * | 2014-08-25 | 2014-11-26 | 深圳市江波龙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网络接入的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
CN111077788A (zh) * | 2019-12-24 | 2020-04-28 | 翱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智能设备接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71385A (zh) * | 2004-04-27 | 2005-01-26 | Ut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 | 无线接入点负载均衡方法 |
CN101080096A (zh) * | 2006-05-26 | 2007-11-28 | 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接入控制装置、无线装置以及网络 |
US20080085723A1 (en) * | 2006-10-05 | 2008-04-10 | Shiao-Li Tsao | Load Balan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In Wireless Network Hotspots |
US20080228942A1 (en) * | 2002-10-08 | 2008-09-18 | Broadcom Corporation | Enterprise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switching system |
CN101282304A (zh) * | 2008-05-22 | 2008-10-08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实现接入点间负载均衡的方法、系统、接入点和移动终端 |
TW200952370A (en) * | 2008-06-10 | 2009-12-16 | Ind Tech Res Inst | Wireless network, access point, and load balancing method thereof |
-
2010
- 2010-08-30 CN CN201010269599.0A patent/CN10238753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80228942A1 (en) * | 2002-10-08 | 2008-09-18 | Broadcom Corporation | Enterprise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switching system |
CN1571385A (zh) * | 2004-04-27 | 2005-01-26 | Ut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 | 无线接入点负载均衡方法 |
CN101080096A (zh) * | 2006-05-26 | 2007-11-28 | 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接入控制装置、无线装置以及网络 |
US20080085723A1 (en) * | 2006-10-05 | 2008-04-10 | Shiao-Li Tsao | Load Balan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In Wireless Network Hotspots |
CN101282304A (zh) * | 2008-05-22 | 2008-10-08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实现接入点间负载均衡的方法、系统、接入点和移动终端 |
TW200952370A (en) * | 2008-06-10 | 2009-12-16 | Ind Tech Res Inst | Wireless network, access point, and load balancing method thereof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84392A (zh) * | 2012-05-04 | 2013-11-0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接入无线接入点的方法和无线接入点 |
CN104168593A (zh) * | 2014-08-25 | 2014-11-26 | 深圳市江波龙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网络接入的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
CN104168593B (zh) * | 2014-08-25 | 2017-12-26 | 深圳市大迈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网络接入的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
CN111077788A (zh) * | 2019-12-24 | 2020-04-28 | 翱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智能设备接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87537B (zh) | 2015-04-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166133B (zh) | 家庭基站的位置限制方法及系统 | |
US8270338B2 (en) | Opportunistic use of wireless network stations as repeaters | |
CN101690337B (zh) | 管理无线局域网中的密集的无线接入点基础结构 | |
CN100477863C (zh) | 多模式无线终端的省电方法和设备 | |
US8406196B2 (en) | Wireless network system and wireless access point device thereof | |
CN102833727B (zh) | 选择用户识别卡的方法与通讯装置 | |
US8406197B2 (en) | Wireless network system and wireless access point device and wireless terminal device thereof | |
CN102006653B (zh) | 接入控制方法和接入点 | |
CN104205933B (zh) | 蜂窝电话从蜂窝通信到Wi-Fi通信的无缝转变 | |
JP5453562B1 (ja) |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 |
CN103313306A (zh) | 一种wlan负载均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1548569A (zh) | 无线通信系统及其方法、其中所使用的装置及程序 | |
CN104919857A (zh) | 用于减少切换信令的方法和节点 | |
CN102860080B (zh) | 用于载波聚合的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 |
CN105451153A (zh) | 在通信系统中用于控制ProSe业务的方法及装置 | |
JP2011035763A (ja) | 負荷分散方法および無線基地局制御装置 | |
CN103582040A (zh)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1547500A (zh) | 无线基站和通信控制方法 | |
CN102056245B (zh) | 一种无线设备共享带宽的方法及无线设备 | |
CN107124744B (zh) |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及无线接入点 | |
CN102792735B (zh) | 通信终端、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方法 | |
CN102197674A (zh) | 无线通信系统、网关装置、终端分配方法以及程序 | |
CN102387537B (zh) | 无线网络系统及其无线接入点 | |
US20230180085A1 (en) |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12082066B2 (en) | Wireless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of wireless device, wireless terminal,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of wireless terminal, and wireless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of wireless base statio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2 Termination date: 2020083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