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86958A - 通知站点接收数据的方法及接入点 - Google Patents

通知站点接收数据的方法及接入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86958A
CN102386958A CN2010102764539A CN201010276453A CN102386958A CN 102386958 A CN102386958 A CN 102386958A CN 2010102764539 A CN2010102764539 A CN 2010102764539A CN 201010276453 A CN201010276453 A CN 201010276453A CN 102386958 A CN102386958 A CN 1023869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mo
groups
website
pairing
divi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7645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峰
田开波
姜静
孙波
李楠
吕开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27645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86958A/zh
Publication of CN1023869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869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知站点接收数据的方法及接入点。在上述方法中,AP将待发送的组信息发送至各个支持MU-MIMO的站点,其中,上述组信息包括:MU-MIMO分组对应的组标识、各个MU-MIMO分组包括的配对分组、以及各个配对分组包括的支持MU-MIMO的站点,每个MU-MIMO分组的各个配对分组中站点与该MU-MIMO分组的其他配对分组中站点均不同。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有效减小信令开销。

Description

通知站点接收数据的方法及接入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通知站点接收数据的方法及接入点。
背景技术
在蜂窝系统中(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为LTE)系统),利用空间复用技术实现多用户传输的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ltiUse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简称为MU-MIMO)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以LTE系统为例,系统为终端分配标识,在发送MU-MIMO数据时,控制信道将校验信息和终端标识异或,隐性地传递了接收方的信息,接收时终端利用其终端标识和收到的校验信息再次异或,从而能够在特定的资源上解调发送给其的数据。
目前,IEEE802.11系列标准仅支持单用户空间复用技术--单用户多输入多输出(Single Use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简称为SU-MIMO)。因此其信令格式中仅考虑了单个用户接收的情况,当进行单用户接收时,接收方信息直接由媒体访问控制(MediaAccess Control,简称为MAC)帧中的MAC地址表示,无需设置终端标识,更不必进行相关信息传的递以及发送时的通知,因此整体开销较小。
IEEE 802.11ac作为802.11协议的改进版本将支持MU-MIMO传输。当多个用户的数据以MU-MIMO方式发送时,以现有WLAN技术可以想到的方法是将多个用户的MAC地址同时以MU-MIMO方式发送,但此种方式开销较大,另外,用于获得媒质占用权的控制帧--请求发送(Request to Send,简称为RTS)帧通常采用全向发送方式,该帧中仅能携带一个MAC地址。因此,如何通知多个接收站点(station,简称为STA)接收数据,并在考虑到兼容性的情况下,不增加MAC帧中的接收方地址数量以降低开销,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通过MU-MIMO方式发送多用户的数据时,采用增加MAC帧中的接收方地址数量的方案,通知接收站点接收数据,信令开销比较大以及兼容性的问题而提出本发明,为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通知站点接收数据的方法及接入点,以解决上述问题至少之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通知站点接收数据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通知站点接收数据的方法包括:AP将待发送的组信息发送至各个支持MU-MIMO的站点,其中,组信息包括:MU-MIMO分组对应的组标识、各个MU-MIMO分组包括的配对分组、以及各个配对分组包括的支持MU-MIMO的站点,每个MU-MIMO分组的各个配对分组中站点与该MU-MIMO分组的其他配对分组中站点均不同。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接入点。
根据本发明的接入点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将待发送的组信息发送至各个支持MU-MIMO的站点,其中,组信息包括:MU-MIMO分组对应的组标识、各个MU-MIMO分组包括的配对分组、以及各个配对分组包括的支持MU-MIMO的站点,每个MU-MIMO分组的各个配对分组中站点与该MU-MIMO分组的其他配对分组中站点均不同。
通过本发明,AP将支持MU-MIMO的站点划分为多个MU-MIMO分组,其中,每个MU-MIMO分组包括一个或多个配对分组,每个MU-MIMO分组的各个配对分组中无线站点与该MU-MIMO分组的其他配对分组中无线站点均不同。之后为每个MU-MIMO分组分配一个不同的组标识,并将分配的组标识发送至站点。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通过MU-MIMO方式发送多用户的数据时,采用增加MAC帧中的接收方地址数量的方案,通知接收站点接收数据,信令开销比较大以及兼容性的问题,进而可以有效降低信令开销。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MU-MIMO配对分组划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例的划分MU-MIMO分组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接入点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知站点接收数据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知站点接收数据的方法包括以下处理:接入点(Access Point,简称为AP)将待发送的组信息发送至各个支持MU-MIMO的站点,其中,组信息包括:MU-MIMO分组对应的组标识、各个MU-MIMO分组包括的配对分组、以及各个配对分组包括的支持MU-MIMO的站点,每个MU-MIMO分组的各个配对分组中站点与该MU-MIMO分组的其他配对分组中站点均不同。
优选地,在AP将待发送的组信息发送至各个支持MU-MIMO的站点之后,还可以包括以下处理:AP在向多用户发送数据或尝试向多用户发送数据时,将上述多用户对应的组标识和上述多用户对应的配对分组中的至少一个站点地址发送至支持MU-MIMO的站点。
采用上述方法,AP将上述待发送的组信息通知各个支持MU-MIMO的站点。在发送多用户数据时,AP通过物理开销中发送的组标识信息以及在MAC帧中携带任一个接收站点地址信息唯一地确定本次发送的MU-MIMO分组中的配对分组。从而使该配对分组中的站点接收数据,采用该方法,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通过MU-MIMO方式发送多用户的数据时,采用增加MAC帧中的接收方地址数量的方案通知接收站点接收数据,信令开销比较大以及兼容性的问题,进而可以有效减小信令开销。
优选地,在AP将待发送的组信息发送至各个支持MU-MIMO的站点之前,还可以包括以下处理:
(1)AP根据与其关联的站点上报的能力信息确定支持MU-MIMO的站点。
(2)AP将支持MU-MIMO的站点划分为多个MU-MIMO分组;
(3)AP为各个MU-MIMO分组分配一个组标识。
在关联请求或重关联请求过程中,站点(以下简称为STA)向AP报告该STA是否支持MU-MIMO技术,AP确定本BSS内参与MU-MIMO的STA,这些STA和该AP建立了关联关系。
优选地,上述步骤(2)可以进一步包括一下处理:
(2.1)AP根据其到各个站点的信道状态信息将站点划分为配对分组;
其中,AP根据信道状态信息并采用配对算法可以将能够配对在一起的站点划分在一起。
以下结合例子进一步说明上述配对算法:STA分别反馈码本编号,该编号对应的码本是对测量信道的量化,不同的STA反馈的码本编号的差值如果大于阈值d,则认为可以配对为一个MU-MIMO配对。
其中,每个配对分组的STA数量在预定范围之内。例如,实际中每个配对分组最多可以容纳M个STA,则各个配对分组的站点需要满足该条件。或者要求每个配对分组中的STA数量必须大于1,则配对分组中至少含有两个站点。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同一个STA可以出现在不同的配对分组中,不同的配对分组所包含的STA数量可以不同。
(2.2)AP将配对分组归类为多个MU-MIMO分组。
在优选实施过程中,上述处理(2.1)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处理:
(2.1.1)AP获取该AP与各个站点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
其中,AP可以通过以下至少一种方式获取该AP与各个站点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AP通过测量获取该AP与各个站点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站点测量AP与各个STA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并反馈至AP。
(2.1.2)述AP根据获取的信道状态信息将站点划分为配对分组。
在优选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一个阈值K,使上述多个MU-MIMO分组的个数X≤阈值K。
设置阈值,是为了限制MU-MIMO分组的个数,如果分组个数太多,组标识的个数也会比较多,因此在下发给站点时会占用较多的开销,无法有效地降低信令开销。
优选地,在多个MU-MIMO分组的个数X小于或等于阈值K时,还可以适当地对多个MU-MIMO分组进行扩展。当然,扩展也要保证每个扩展后的MU-MIMO分组的各个配对分组中无线站点与该MU-MIMO分组的其他配对分组中无线站点均不同,并且保证X≤扩展后的MU-MIMO分组的个数Y≤K。
采用上述扩展方案,可以使MU-MIMO分组的数量适当增加,分组结果更加细化,合适的分组扩展可以进一步降低信令开销。
优选地,当多个MU-MIMO分组发生变化时,AP将变化后的组信息以组播、单播或广播方式发送至支持MU-MIMO的站点。
其中,此处组信息和前述组信息一样,包括:MU-MIMO分组对应的组标识、各个MU-MIMO分组包括的配对分组、以及各个配对分组包括的支持MU-MIMO的站点。每个MU-MIMO分组的各个配对分组中站点与该MU-MIMO分组的其他配对分组中站点均不同。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MU-MIMO分组的情况可能会不断发生变化,例如,新的站点需要加入了MU-MIMO分组1。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调整MU-MIMO分组,为各个变化后的MU-MIMO分组重新分配一个组标识,可以将重新确定的组信息发送至受到影响的站点,或者广播至所有站点。
在优选实施过程中,上述步骤S104中,AP可以每隔预定时间段广播多个MU-MIMO分组的组信息,其中,在一个或多个预定时间段内,当组信息发生变化时,AP将更新的分组信息以组播、单播或广播方式通知该信息对应的支持MU-MIMO的站点(即由于本次更新受到影响的站点)。
以下结合图1描述上述优选实施过程。
图1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MU-MIMO配对分组划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通知站点接收数据的方法包括以下处理:
步骤S102,确定基础服务仪(BSS)内参与MU-MIMO的STA。具体地,在关联请求或重关联请求过程中,STA向AP报告该STA是否支持MU-MIMO技术,AP确定本BSS内参与MU-MIMO的STA,这些STA和该AP建立了关联关系,这些STA在本实施例中以下称为MU-MIMO STA。
步骤S104,AP获取AP与MU-MIMO STA间信道状态信息,具体地,可以是AP直接测量其与MU-MIMO STA间信道状态信息,也可以是MU-MIMO STA测量MU-MIMO STA与AP间信道状态信息并反馈给AP。
步骤S106,按照配对分组最多可容纳数量m,对MU-MIMOSTA进行配对。
具体地,事先约定每个配对分组内的MU-MIMO STA最大为m,所谓配对分组,就是根据MU-MIMO算法将适合进行MU-MIMO发送的多个STA划为一个配对分组,且该分组的STA数量小于或等于m。以下结合图2的示例进行描述。
如图2所示,假设m等于4,AP可以将A号STA和H号STA配对成一个配对分组,同时A、C、F、G号STA也可以配对成一个配对分组,此时A同时出现在两个配对分组中,且其中一个配对分组中有2个STA,另外一个配对分组有4个STA。
此外,在划分配对分组过程中,如果一个配对分组包含的数量为i,另一个配对分组包含的数量为j,i<j,且后者的STA中包含前者的全部STA,称前者为后者的子集,并将子集从配对分组中删除。例如,在图3的配对分组中,有一个配对分组存在B、H、I号STA,而另一个配对分组中才存在B、D、H、I号STA,后者的STA数量大于前者,且包含了前者的三个STA,将前者从配对分组中删除。可选地,该过程还可以用另外一个方式解决,即,先进行高阶配对,也就是配对算法先从m用户配对开始,一旦高阶配对成功,就不再对该配对分组所包含的子集进行低阶配对。
步骤S108,可以将一个或多个配对分组归为一个MU-MIMO分组,具体地,如果某个MU-MIMO分组中存在多个配对分组,则其中任一个配对分组中的任一个STA不会出现在该MU-MIMO分组的其他配对分组中,不同的MU-MIMO分组中包含的配对分组数可以不同,一个MU-MIMO分组不一定要包含所有相互正交的配对分组(以下简称为正交原则),在本实施例中,该STA被称为子组STA,不同的MU-MIMO分组中包含的配对分组数可以不同。以下结合图2的示例进行描述。
如图2所示,以MU-MIMO分组1为例,其中,配对分组{A,H}中的A和H号STA没有出现在同MU-MIMO分组的配对分组{EFG}中,而同MU-MIMO分组中配对分组{EFG}中的E、F和G号STA也没有出现同MU-MIMO分组的配对分组{A,H}中,同时,可以看出任何一个分组拆分成两个分组,每个分组内的配对分组也满足上述正交原则。
步骤S110,判断MU-MIMO分组数是否小于或等于阈值K,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116;如果是,执行步骤S112。具体地,本步骤中K为MU-MIMO分组数的最大值。
步骤S112,是否启动分组扩展,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114,否则,执行步骤S116。
步骤S114,对MU-MIMO分组进行扩展,具体地,基于当前MU-MIMO分组进行扩展,扩展后的MU-MIMO分组数大于当前MU-MIMO分组数且小于K。
优选地,所谓基于当前MU-MIMO分组进行扩展的步骤,可以是,将每个配对分组的子集作为新的配对分组,将新增的配对分组按正交原则归类为新的MU-MIMO分组。进一步,在扩展过程中可以进行调整,将配对分组中STA数量相同的调整到一个MU-MIMO分组中,同时可以使得每个MU-MIMO分组中包含的配对分组拥有相同的STA数量。
步骤S116,判断MU-MIMO分组数是否超过上限K,如果是执行步骤S118,否则执行步骤S120。
步骤S118,删除部分MU-MIMO分组,使得MU-MIMO分组数≤K。
具体地,可以随机删除MU-MIMO分组使得MU-MIMO分组数≤K;也可以删除MU-MIMO分组中包含配对分组数相对较少的MU-MIMO分组;也可以删除MU-MIMO分组中包含的不同的STA的数量相对较少的MU-MIMO分组等等。
步骤S120,为每个MU-MIMO分组分配一个编号即组标识(groupID)。具体地,将MU-MIMO分组排序,并为每个分组分配groupID,不同的MU-MIMO分组groupID不同,优选地,groupID的最大值为K。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例的划分MU-MIMO分组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该实例中STA、MU-MIMO STA、配对分组、MU-MIMO分组、MU-MIMO扩展分组的关系。
如图2所示,和AP关联的STA共有11个,分别是A、B、C、D、E、F、G、H、I、M、N号STA,其中M、N号STA不支持MU-MIMO,因此MU-MIMO STA分别是A、B、C、D、E、F、G、H、I号STA。
对MU-MIMO STA进行配对得到9个配对分组,在配对过程中删除了包含B、H、I的配对分组、H、I的配对分组以及B、D的配对分组;
接着由配对分组构造MU-MIMO分组,以MU-MIMIO分组1为例,其中配对分组{A,H}中的A和H号STA没有出现在同MU-MIMO分组的配对分组{E,F,G}中,而同MU-MIMO分组中配对分组{E,F,G}中的E、F和G号STA也没有出现同MU-MIMO分组的配对分组{A,H}中。
在需要扩展分组时,对MU-MIMO分组进行进一步扩展。如图3所示,由MU-MIMO扩展分组中,可以看出原MU-MIMO分组1中的配对分组{E,F,G}从分组1中拆出,并构建分组6,同时在分组6中的配对分组{C,H,I}是分组5配对分组{C,E,H,I}的子集,分组1中加入的新配对分组{B,C}是分组2配对分组{B,C,G}的子集。同时每个分组内的配对分组包含的STA数量相同。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入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接入点包括:发送模块32,用于将待发送的组信息发送至各个支持MU-MIMO的站点,其中,组信息包括:MU-MIMO分组对应的组标识、各个MU-MIMO分组包括的配对分组、以及各个配对分组包括的支持MU-MIMO的站点,每个MU-MIMO分组的各个配对分组中站点与该MU-MIMO分组的其他配对分组中站点均不同。
优选地,上述发送装置32,还用于在向多用户发送数据或向多用户发送数据时,将上述多用户对应的组标识和上述多用户对应的配对分组中的至少一个站点地址发送至支持MU-MIMO的站点。
采用上述装置,将待发送的组信息发送给接收站点,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通过MU-MIMO方式发送多用户的数据时,采用增加MAC帧中的接收方地址数量的方案通知接收站点接收数据,信令开销比较大的问题,进而可以有效减小信令开销。
优选地,如图3所示,上述接入点还可以包括:确定模块34,用于根据与其关联的站点上报的能力信息确定支持MU-MIMO的站点;分组模块36,用于将支持MU-MIMO的站点划分为多个MU-MIMO分组;分配模块38,用于为各个MU-MIMO分组分配一个组标识。
优选地,如图5所示,分组模块36可以进一步包括:划分单元360,用于根据各个站点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将站点划分为配对分组;以及归类单元362,用于将配对分组归类为多个MU-MIMO分组。
在优选实施过程中,上述划分单元360获取该AP与各个站点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根据获取的信道状态信息将站点划分为配对分组。
其中,可以通过以下至少一种方式获取该AP与各个站点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AP通过测量获取该AP与各个站点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站点测量AP与各个STA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并反馈至AP。
在优选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一个阈值K,使上述多个MU-MIMO分组的个数X≤阈值K。
设置阈值,是为了限制MU-MIMO分组的个数,如果分组个数太多,组标识的个数也会比较多,因此在下发给站点时会占用较多的开销,无法有效地降低信令开销。
优选地,如图3所示,接入点还可以包括:扩展模块40,用于在多个MU-MIMO分组的个数X≤阈值K时,对多个MU-MIMO分组进行扩展,其中,每个扩展后的MU-MIMO分组包括一个或多个配对分组,每个扩展后的MU-MIMO分组的各个配对分组中无线站点与该MU-MIMO分组的其他配对分组中无线站点均不同,X≤扩展后的MU-MIMO分组的个数Y≤K。
优选地,上述发送模块42,还用于在多个MU-MIMO分组发生变化时,将变化后的组信息以组播、单播或广播方式发送至支持MU-MIMO的站点。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各模块、各单元相互结合的优选工作方式可以参见图1及图2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通过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AP将MU-MIMO的站点划分为多个MU-MIMO分组,为各个MU-MIMO分组分配一个组标识,并将分配的组标识连同各个MU-MIMO分组包括的配对分组、以及各个配对分组包括的支持MU-MIMO的站点一起通知接收站点。在发送多用户数据时,AP通过物理开销中发送的组标识以及在MAC帧中携带任一个接收站点地址信息唯一地确定本次发送的MU-MIMO分组中的配对分组。从而使该配对分组中的站点接收数据,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通过MU-MIMO方式发送多用户的数据时,采用增加MAC帧中的接收方地址数量的方案通知接收站点接收数据,信令开销比较大的问题,进而可以有效减小信令开销。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通知站点接收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AP将待发送的组信息发送至各个支持MU-MIMO的站点,其中,所述组信息包括:MU-MIMO分组对应的组标识、各个所述MU-MIMO分组包括的配对分组、以及各个所述配对分组包括的支持MU-MIMO的站点,每个所述MU-MIMO分组的各个配对分组中站点与该MU-MIMO分组的其他配对分组中站点均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AP将待发送的组信息发送至各个支持MU-MIMO的站点之后,还包括:
所述AP在向多用户发送数据或尝试向多用户发送数据时,将所述多用户对应的组标识和所述多用户对应的配对分组中的至少一个站点地址发送至支持MU-MIMO的站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AP将待发送的组信息发送至各个支持MU-MIMO的站点之前,还包括:
所述AP根据与其关联的站点上报的能力信息确定支持MU-MIMO的所述站点;
所述AP将所述支持MU-MIMO的站点划分为多个MU-MIMO分组;
所述AP为各个所述MU-MIMO分组分配一个组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P将支持MU-MIMO的站点划分为多个MU-MIMO分组包括:
所述AP根据其到各个站点的信道状态信息将所述站点划分为所述配对分组;
所述AP将所述配对分组归类为所述MU-MIMO分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P根据其到信道状态信息将所述站点划分为所述配对分组包括:
所述AP获取该AP与各个所述站点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
所述AP根据所述获取的信道状态信息将所述站点划分为所述配对分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P获取该AP与各个所述站点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AP通过测量获取该AP与各个所述站点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
所述站点测量所述AP与各个所述STA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并反馈至所述AP。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配对分组的站点数量在预定范围之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U-MIMO分组的个数X小于或等于阈值K。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MU-MIMO分组的个数X小于或等于阈值K时,还包括:
对所述多个MU-MIMO分组进行扩展,其中,每个所述扩展后的MU-MIMO分组包括一个或多个配对分组,每个所述扩展后的MU-MIMO分组的各个配对分组中无线站点与该MU-MIMO分组的其他配对分组中无线站点均不同,X≤所述扩展后的MU-MIMO分组的个数Y≤K。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多个MU-MIMO分组发生变化时,所述AP将所述变化后的组信息以组播、单播或广播方式发送至支持MU-MIMO的站点。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P将待发送的组信息发送至各个支持MU-MIMO的站点包括:
所述AP每隔预定时间段广播所述MU-MIMO分组的组信息,其中,在一个或多个所述预定时间段内,当所述组信息发生变化时,所述AP将更新的分组信息以组播、单播或广播方式通知该信息对应的支持MU-MIMO的站点。
12.一种接入点AP,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将待发送的组信息发送至各个支持MU-MIMO的站点,其中,所述组信息包括:MU-MIMO分组对应的组标识、各个所述MU-MIMO分组包括的配对分组、以及各个所述配对分组包括的支持MU-MIMO的站点,每个所述MU-MIMO分组的各个配对分组中站点与该MU-MIMO分组的其他配对分组中站点均不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接入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向多用户发送数据或尝试向多用户发送数据时,将所述多用户对应的组标识和所述多用户对应的配对分组中的至少一个站点地址发送至支持MU-MIMO的站点。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接入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与其关联的站点上报的能力信息确定支持MU-MIMO的所述站点;
分组模块,用于将所述支持MU-MIMO的站点划分为多个MU-MIMO分组;
分配模块,用于为各个所述MU-MIMO分组分配一个组标识。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模块包括:
划分单元,用于根据各个站点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将所述站点划分为所述配对分组;
归类单元,用于将所述配对分组归类为所述MU-MIMO分组。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点还包括:
扩展模块,用于在所述多个MU-MIMO分组的个数X≤阈值时,对所述多个MU-MIMO分组进行扩展,其中,每个所述扩展后的MU-MIMO分组包括一个或多个配对分组,每个所述扩展后的MU-MIMO分组的各个配对分组中无线站点与该MU-MIMO分组的其他配对分组中无线站点均不同,X≤所述扩展后的MU-MIMO分组的个数Y≤K。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接入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多个MU-MIMO分组发生变化时,将所述变化后的组信息以组播、单播或广播方式发送至支持MU-MIMO的站点。
CN2010102764539A 2010-09-01 2010-09-01 通知站点接收数据的方法及接入点 Pending CN1023869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764539A CN102386958A (zh) 2010-09-01 2010-09-01 通知站点接收数据的方法及接入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764539A CN102386958A (zh) 2010-09-01 2010-09-01 通知站点接收数据的方法及接入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86958A true CN102386958A (zh) 2012-03-21

Family

ID=45825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764539A Pending CN102386958A (zh) 2010-09-01 2010-09-01 通知站点接收数据的方法及接入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86958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26428A2 (zh) * 2012-05-22 2012-09-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mu-mimo的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4852777A (zh) * 2014-02-14 2015-08-19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多目标聚合传输方法和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06068661A (zh) * 2014-04-28 2016-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帧聚合与帧解析的装置及方法
WO2018076279A1 (en) * 2016-10-28 2018-05-03 Aruba Networks, Inc. Multicast multi-user group
WO2018141178A1 (zh) * 2017-02-04 2018-08-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处理方法及装置、设备、终端和系统、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54621A1 (en) * 2002-09-10 2006-07-13 Tobias Giebel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667903A (zh) * 2008-09-04 2010-03-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和装置、数据重传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54621A1 (en) * 2002-09-10 2006-07-13 Tobias Giebel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667903A (zh) * 2008-09-04 2010-03-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和装置、数据重传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AEWON LEE ETC: ""STA MU-MIMO Group Management Signaling Design"", 《IEEE802.11-10/0782R0》 *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26428A2 (zh) * 2012-05-22 2012-09-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mu-mimo的调度方法及装置
WO2012126428A3 (zh) * 2012-05-22 2013-04-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mu-mimo的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3222323A (zh) * 2012-05-22 2013-07-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mu-mimo的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3222323B (zh) * 2012-05-22 2017-1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mu‑mimo的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4852777A (zh) * 2014-02-14 2015-08-19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多目标聚合传输方法和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04852777B (zh) * 2014-02-14 2018-08-21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多目标聚合传输方法和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06068661A (zh) * 2014-04-28 2016-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帧聚合与帧解析的装置及方法
CN106068661B (zh) * 2014-04-28 2019-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帧聚合与帧解析的装置及方法
WO2018076279A1 (en) * 2016-10-28 2018-05-03 Aruba Networks, Inc. Multicast multi-user group
CN109155664A (zh) * 2016-10-28 2019-01-04 安移通网络公司 多播多用户组
US10595364B2 (en) 2016-10-28 2020-03-17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Multicast multi-user group
WO2018141178A1 (zh) * 2017-02-04 2018-08-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处理方法及装置、设备、终端和系统、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11107B (zh) 导频序列配置方法和网络设备
US20200389814A1 (e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63279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UL data in wireless LAN system
US9860713B2 (en) Method of discovering and informing of service in wireless LA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same
CN101998646A (zh) 用于长期演进系统的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05191380A (zh) 用于下行链路频域复用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US20230269055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using trigger inform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N103326829A (zh) 信道测量反馈的指示方法及发送站点
JP6022055B2 (ja) 無線lanシステムでのaid変更方法
CN105659683A (zh) 用于设置循环前缀长度的系统和方法
CN107624236A (zh) 基于随机接入从多个无线通信终端接收数据的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终端
CN102386958A (zh) 通知站点接收数据的方法及接入点
US20150043431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nding traffic indication information
CN105471791A (zh) 循环前缀类型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US10299156B2 (en) AID reassign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said AID reassignment method
US20170295588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10602318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network device for user data transmission
CN102263720A (zh) 传输消息的方法、基站、终端及多通信制式系统
CN102387545B (zh) 一种接入点的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的分组处理方法及系统
US20210392656A1 (en) Resource scheduling system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6723252B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US11985096B2 (en) PPDU uplink bandwidth indic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CN102111212B (zh) 终端mu-mimo能力的通知方法及系统
CN102256366B (zh) 载波聚合场景下多用户mimo资源调度方法
CN103781177A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基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