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79133A - 基于在无线通信系统内的优先权来确定是否在群组呼叫之间切换 - Google Patents

基于在无线通信系统内的优先权来确定是否在群组呼叫之间切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79133A
CN102379133A CN2010800149849A CN201080014984A CN102379133A CN 102379133 A CN102379133 A CN 102379133A CN 2010800149849 A CN2010800149849 A CN 2010800149849A CN 201080014984 A CN201080014984 A CN 201080014984A CN 102379133 A CN102379133 A CN 1023791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ster conversation
priority
terminal
priority level
accesses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1498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79133B (zh
Inventor
马克·A·林德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3791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791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791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7913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34Reselection control
    • H04W36/38Reselection control by fixed network equipment
    • H04W36/385Reselection control by fixed network equipment of the cor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40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selective distribution or broadcast
    • H04W76/45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selective distribution or broadcast for Push-to-Talk [PTT] or Push-to-Talk over cellular [PoC]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针对基于在无线通信系统内的优先权来确定是否在群组呼叫之间切换。在一实施例中,当给定接入终端正参与第一群组会话时,在所述给定接入终端处接收宣告第二群组会话的宣告消息。所述给定接入终端获取与所述第一和第二群组会话中的一者或一者以上相关联的一个或一个以上优先权等级。所述接入终端基于所述一个或一个以上优先权等级来确定是否从所述第一群组会话切换到所述第二群组会话。所述接入终端基于所述确定来选择性地从所述第一群组会话切换到所述第二群组会话。

Description

基于在无线通信系统内的优先权来确定是否在群组呼叫之间切换
根据35U.S.C.8119主张优先权
本专利申请案主张2009年3月30日申请的标题为“基于在无线通信系统内的优先权来确定是否在群组呼叫之间切换(DETERMINING WHETHER TO SWITCHBETWEEN GROUP CALLS BASED ON PRIORITY WITHIN A WIRELESSCOMMUNICATIONS SYSTEM)”的第61/164,626号临时申请案的优先权,所述临时申请案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针对基于在无线通信系统内的优先权来确定是否在群组呼叫之间切换。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已经过各代的开发,包含第一代模拟无线电话服务(1G)、第二代(2G)数字无线电话服务(包含过渡期间的2.5G和2.75G网络),以及第三代(3G)具有高速数据/因特网能力的无线服务。目前正在使用许多不同类型的无线通信系统,包含蜂窝式和个人通信服务(PCS)系统。已知蜂窝式系统的实例包含蜂窝式模拟高级移动电话系统(AMPS),以及基于码分多址(CDMA)、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TDMA的全球移动接入系统(GSM)变化形式的数字蜂窝式系统,以及使用TDMA和CDMA两种技术的较新的混合数字通信系统。
用于提供CDMA移动通信的方法在美国由电信行业协会/电子行业协会在标题为“用于双模式宽带扩频蜂窝式系统的移动台-基站兼容性标准(Mobile Station-Base StationCompatibility Standard for Dual-Mode Wideband Spread Spectrum Cellular System)”的TIA/EIA/IS-95-A(本文称为IS-95)中标准化。TIA/EIA标准IS-98中描述组合式AMPS&CDMA系统。IMT-2000/UM或国际移动电信系统2000/全球移动电信系统标准中描述其它通信系统,所述标准涵盖被称为宽带CDMA(WCDMA)、CDMA2000(例如CDMA20001xEV-DO标准)或TD-SCDMA的标准。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移动台、手持机或接入终端(AT)从固定位置基站(也称为小区站点或小区)接收信号,所述基站支持邻近或环绕所述基站的特定地理区内的通信链路或服务。基站提供到接入网络(AN)/无线电接入网络(RAN)的进入点,所述网络通常为使用基于标准因特网工程设计任务小组(IETF)的协议的包数据网络,所述协议支持用于基于服务质量(QoS)要求来区分业务的方法。因此,基站通常通过空中接口与AT互动,且通过因特网协议(IP)网络数据包与AN互动。
在无线电信系统中,即按即说(PTT)能力对于服务扇区和消费者正变得普及。PTT可支持“分派”话音服务,其经由标准商业无线基础结构(例如CDMA、FDMA、TDMA、GSM等)而操作。在分派模型中,端点(AT)之间的通信发生于虚拟群组内,其中一个“讲话者”的话音被发射到一个或一个以上“收听者”。这种类型的通信的单个例子通常被称为分派呼叫,或简称为PTT呼叫。PTT呼叫是群组的例示,其定义呼叫的特性。群组本质上由成员列表和相关联信息(例如群组名称或群组识别)定义。
按照惯例,无线通信网络内的数据包已经配置以发送到单个目的地或接入终端。数据到单个目的地的发射被称为“单播”。随着移动通信已增加,将给定数据同时发射到多个接入终端的能力已变得更加重要。因此,已采用若干协议来支持同一包或消息向多个目的地或目标接入终端的同时数据发射。“广播”是指数据包向所有目的地或接入终端(例如,给定小区内、由给定服务提供商服务等)的发射,而“多播”是指数据包向给定的目的地或接入终端群组的发射。在一实例中,给定目的地群组或“多播群组”可包含一个以上且少于所有的可能目的地或接入终端(例如,在给定群组内、由给定服务提供商服务等)。然而,以下情况至少在某些情形下是可能的:多播群组仅包括一个接入终端,类似于单播,或者多播群组包括所有接入终端(例如,一小区或扇区内),类似于广播。
可以若干方式在无线通信系统内执行广播和/或多播,例如执行多个循序单播操作以适应多播群组;分配唯一广播/多播信道(BCH)以用于同时处置多个数据发射,等等。使用广播信道来进行即按即说通信的常规系统描述于日期为2007年3月1日且标题为“使用CDMA 1x-EVDO蜂窝式网络的即按即说群组呼叫系统(Push-To-Talk Group CallSystem Using CDMA 1x-EVDO Cellular Network)”的第2007/0049314号美国专利申请公开案中,所述专利申请公开案的内容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如第2007/0049314号公开案中所描述,广播信道可用于使用常规信令技术的即按即说呼叫。尽管使用广播信道可改进对常规单播技术的带宽要求,但广播信道的常规信令仍可导致额外的开销和/或延迟,且可能使系统性能降级。
第3代合作伙伴计划2(“3GPP2”)定义广播-多播服务(BCMCS)规范,用于支持CDMA2000网络中的多播通信。因此,日期为2006年2月14且标题为“CDMA2000高速率广播-多播包数据空中接口规范(CDMA2000High Rate Broadcast-Multicast PacketData Air Interface Specification)”的3GPP2的BCMCS规范的一个版本,版本1.0C.S0054-A,特此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针对基于在无线通信系统内的优先权来确定是否在群组呼叫之间切换。在一实施例中,当给定接入终端正参与第一群组会话时,在所述给定接入终端处接收宣告第二群组会话的宣告消息。所述给定接入终端获取与所述第一和第二群组会话中的一者或一者以上相关联的一个或一个以上优先权等级。所述接入终端基于所述一个或一个以上优先权等级来确定是否从所述第一群组会话切换到所述第二群组会话。所述接入终端基于所述确定来选择性地从所述第一群组会话切换到所述第二群组会话。
附图说明
将容易获得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其许多附加优点的更全面理解,因为其在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考以下详细描述内容而变得更好理解,附图仅是为了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而呈现,且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的支持接入终端和接入网络的无线网络架构的图。
图2说明根据本发明实例实施例的运营商网络。
图3是根据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的接入终端的说明。
图4说明群组会话之间的常规切换方式。
图5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基于一个或一个以上相关联优先权等级在群组会话之间进行切换的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本发明特定实施例的以下描述和有关图式中揭示本发明的方面。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设计替代实施例。另外,将不详细描述或将省略本发明的众所周知的元件,以便不模糊本发明的相关细节。
词“示范性”和/或“实例”在本文中用于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本文描述为“示范性”和/或“实例”的任何实施例均不一定被解释为比其它方面优选或有利。同样,术语“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要求本发明的所有实施例均包含所论述的特征、优点或操作模式。
另外,依据待由(例如)计算装置的元件执行的动作序列来描述许多实施例。将认识到,本文所描述的各种动作可由特定电路(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由通过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或由上述两者的组合来实施。另外,可将本文所描述的这些动作序列视为完全体现在其中存储有对应的计算机指令集的任何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体内,所述计算机指令在执行后将即刻致使相关联的处理器实施本文所描述的功能性。因此,本发明的各种方面可以许多不同形式体现,所有这些形式均已预期在所主张标的物的范围内。另外,对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每一者,任何此些实施例的对应形式可在本文描述为(例如)“经配置以”执行所描述动作的“逻辑”。
高数据速率(HDR)订户台(本文称为接入终端(AT))可为移动的或固定的,且可与一个或一个以上HDR基站(本文称为调制解调器池收发器(MPT)或基站(BS))通信。接入终端经由一个或一个以上调制解调器池收发器将数据包发射到HDR基站控制器和从HDR基站控制器接收数据包,所述HDR基站控制器称为调制解调器池控制器(MPC)、基站控制器(BSC)和/或包控制功能(PCF)。调制解调器池收发器和调制解调器池控制器是称为接入网络的网络的部分。接入网络在多个接入终端之间输送数据包。
接入网络可进一步连接到接入网络外的额外网络,例如企业内部网或因特网,且可在每一接入终端与此外部网络之间输送数据包。已建立与一个或一个以上调制解调器池收发器的作用中业务信道连接的接入终端称为作用中接入终端,且被称处于业务状态。处于建立与一个或一个以上调制解调器池收发器的作用中业务信道连接的过程中的接入终端被称处于连接设置状态。接入终端可为通过无线信道或有线信道(例如使用光纤或同轴电缆)进行通信的任何数据装置。接入终端可进一步为许多类型的装置中的任一者,包含(但不限于)PC卡、紧凑型快闪存储器、外部或内部调制解调器,或者无线或有线电话。接入终端经由其将信号发送到调制解调器池收发器的通信链路被称为反向链路或业务信道。调制解调器池收发器经由其将信号发送到接入终端的通信链路被称为前向链路或业务信道。如本文所使用,术语业务信道可指代前向或反向业务信道。
图1说明根据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的无线系统100的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框图。系统100可含有接入终端,例如蜂窝式电话102,其经由空中接口104与接入网络或无线电接入网络(RAN)120通信,接入网络或无线电接入网络(RAN)120可将接入终端102连接到提供包交换数据网络(例如内部网、因特网和/或运营商网络126)与接入终端102、108、110、112之间的数据连接性的网络设备。如此处所示,接入终端可为蜂窝式电话102、个人数字助理108、寻呼机110(其在此处展示为双向文本寻呼机),或甚至单独的计算机平台112(其具有无线通信门户)。本发明的实施例因此可在任何形式的包含无线通信门户或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接入终端上实现,包含(但不限于)无线调制解调器、PCMCIA卡、个人计算机、电话或其任何组合或子组合。另外,如本文所使用,术语“接入终端”、“无线装置”、“客户端装置”、“移动终端”及其变化形式可互换使用。
返回参看图1,无线网络100的组件以及本发明示范性实施例的元件的相互关系不限于所说明的配置。系统100仅为示范性的,且可包含允许远程接入终端(例如无线客户端计算装置102、108、110、112)彼此之间且/或在经由空中接口104和RAN 120连接的组件之间无线通信的任何系统,包含(但不限于)运营商网络126、因特网和/或其它远程服务器。
RAN 120控制发送到基站控制器/包控制功能(BSC/PCF)122的消息(通常作为数据包而发送)。BSC/PCF 122负责信令、建立和拆卸包数据服务节点100(“PDSN”)与接入终端102/108/110/112之间的承载信道(即,数据信道)。如果启用链路层加密,那么BSC/PCF 122还在经由空中接口104转发内容之前对内容进行加密。BSC/PCF 122的功能是此项技术中众所周知的,且为了简明起见将不再进一步论述。运营商网络126可通过网络、因特网和/或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与BSC/PCF 122通信。或者,BSC/PCF122可直接连接到因特网或外部网络。通常,运营商网络126与BSC/PCF 122之间的网络或因特网连接传送数据,且PSTN传送话音信息。BSC/PCF 122可连接到多个基站(BS)或调制解调器池收发器(MPT)124。以类似于运营商网络的方式,BSC/PCF 122通常通过用于数据传送和/或话音信息的网络、因特网和/或PSTN连接到MPT/BS 124。MPT/BS 124可以无线方式将数据消息广播到接入终端,例如蜂窝式电话102。如此项技术中已知,MPT/BS 124、BSC/PCF 122和其它组件可形成RAN 120。然而,还可使用替代配置,且本发明不限于所说明的配置。举例来说,在另一实施例中,BSC/PCF 122以及MPT/BS 124中的一者或一者以上的功能性可组合为单个“混合”模块,其具有BSC/PCF 122和MPT/BS 124两者的功能性。
图2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运营商网络126。在图2的实施例中,运营商网络126包含包数据服务节点(PDSN)160、广播服务节点(BSN)165、应用服务器170和因特网175。然而,在替代实施例中,应用服务器170和其它组件可位于运营商网络外部。PDSN 160利用(例如)cdma2000无线电接入网络(RAN)(例如图1的RAN 120)为移动台(例如接入终端,例如来自图1的102、108、110、112)提供对因特网175、内部网和/或远程服务器(例如应用服务器170)的接入权。充当接入网关的PDSN 160可提供简单IP和移动IP接入、外地代理支持和包输送。如此项技术中已知,PDSN 160可充当验证、授权和记账(AAA)服务器和其它支持基础结构的客户端,且为移动台提供到IP网络的网关。如图2中所示,PDSN 160可经由常规A10连接与RAN 120(例如BSC/PCF 122)通信。A10连接是此项技术中众所周知的,且为了简明起见将不进一步描述。
参看图2,广播服务节点(BSN)165可经配置以支持多播和广播服务。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BSN 165。BSN 165经由广播(BC)A10连接与RAN 120(例如BSC/PCF 122)通信,且经由因特网175与应用服务器170通信。BCA10连接用于传送群组(例如多播和/或广播)消息接发。因此,应用服务器170经由因特网175将单播消息接发发送到PDSN 160,且经由因特网175将群组消息接发发送到BSN 165。
通常,如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RAN 120经由空中接口104的广播信道(BCH)将经由BCA10连接从BSN 165接收的群组消息发射到一个或一个以上接入终端200。
参看图3,接入终端200(此处为无线装置)(例如蜂窝式电话)具有平台202,其可接收和执行从RAN 120发射的软件应用程序、数据和/或命令,所述软件应用程序、数据和/或命令可最终来自运营商网络126、因特网和/或其它远程服务器和网络。平台202可包含收发器206,其可操作地耦合到专用集成电路(“ASIC”208)或其它处理器、微处理器、逻辑电路或其它数据处理装置。ASIC 208或其它处理器执行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210层,其与无线装置的存储器212中的任何驻存程序介接。存储器212可由只读或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ROM)、EEPROM、快闪存储器卡或对计算机平台来说常见的任何存储器组成。平台202还可包含本地数据库214,其可保持未在存储器212中以作用中方式使用的应用程序。本地数据库214通常为快闪存储器单元,但可为如此项技术中已知的任何辅助存储装置,例如磁性媒体、EEPROM、光学媒体、磁带、软盘或硬盘等。如此项技术中已知,内部平台202的组件还可操作地耦合到例如天线222、显示器224、即按即说按钮228和小键盘226以及其它组件等外部装置。
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包含包括执行本文所述的功能的能力的接入终端。如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了解,各种逻辑元件可以用以实现本文所揭示的功能性的离散元件、在处理器上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软件与硬件的任何组合来体现。举例来说,ASIC 208、存储器212、API 210和本地数据库214可全部以协作方式用以加载、存储和执行本文所揭示的各种功能,且因此用以执行这些功能的逻辑可分布于各种元件上。或者,所述功能性可并入到一个离散组件中。因此,图3中的接入终端的特征将仅被视为说明性的,且本发明不限于所说明的特征或布置。
接入终端102与RAN 120之间的无线通信可基于不同技术,例如码分多址(CDMA)、WCDMA、时分多址(TDMA)、频分多址(FDMA)、正交频分多路复用(OFD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或其它可用于无线通信网络或数据通信网络中的协议。数据通信通常是在客户端装置102、MPT/BS 124和BSC/PCF 122之间。BSC/PCF 122可连接到多个数据网络,例如运营商网络126、PSTN、因特网、虚拟专用网络等,从而允许接入终端102接入到较广的通信网络。如下文所论述且如此项技术中已知,可使用多种网络和配置将话音发射和/或数据从RAN发射到接入终端。因此,本文所提供的说明无意限制本发明的实施例,且将仅仅辅助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方面。
图4说明群组会话之间的常规切换方式。明确地说,图4说明接入终端处从第一当前作用中群组会话到稍后宣告的第二群组会话的切换。因此,假定给定AT(“AT 1”)已接受且向第一群组会话(例如,即按即说(PTT)会话)登记,且AT 1监视(例如,或讲话,如果AT 1为当前发言权拥有者)(400)与第一群组会话相关联的群组消息,所述群组消息来自一个或一个以上其它AT(未图示)且由应用服务器170转发以用于在RAN 120处在下行链路广播信道(BCH)上至少在AT 1的扇区内发射(405)。
在第一群组会话期间的某一点处,另一AT(“AT 2”)发送第二群组会话的消息请求起始(410)。举例来说,AT 2的用户可按下AT 2处的PTT按钮,这触发PTT呼叫请求消息在反向链路接入信道上发射到RAN 120,又转发到应用服务器170。在415中,应用服务器170从呼叫起始者AT 2接收起始第二群组会话的请求。
应用服务器170将用于向多个目标宣告第二群组会话的宣告消息转发到RAN 120(例如,经由PDSN 160或BSN 165)(420)。在图4的描述中,可假定AT 1属于与第二群组会话相关联的群组,使得AT 1为宣告消息的目标AT。由此,RAN 120至少在AT 1的扇区内发射宣告第二群组会话的宣告消息(425)。
常规群组通信协议(例如PTT协议、PTX协议、广播和多播服务(BCMCS)协议等)不提供呼叫等待特征或群组呼叫之间的其它切换方式。因此,在接收到宣告第二群组会话的宣告消息后,AT 1即刻用指示“忙碌”状态的自动拒绝消息来响应(430)。如将了解,AT 1的用户此时不具有接受所述呼叫的选项,因为AT 1经配置以用拒绝来自动响应群组宣告消息,因为AT 1的状态在第一群组会话中为作用中。
然而,在430中,通知AT 1第二群组会话曾被宣告且被自动拒绝。因此,在435中,AT 1的用户确定是否手动从第一群组会话切换到第二群组会话。注意,AT 1本身并不作出此确定,因为当AT 1已经参与另一群组会话时,AT 1默认只是拒绝传入的群组宣告。如果在435中AT 1的用户确定保持在第一群组会话中,那么过程返回到400。否则,如果在435中AT 1的用户确定从第一群组会话切换到第二群组会话,那么AT 1手动终止第一群组会话(440),且通过向应用服务器170发送(445)登记消息和接受宣告消息的消息(例如,ANNOUNCE ACK(宣告确认))(例如,其经由RAN 120中继)来手动请求加入第二群组会话(例如,如果群组会话对应于IP多播会话,那么所述登记消息可对应于发送到RAN 120的BCMCSFlowRegistration(BCMCS流登记)消息)。
假定AT 1此时为对第二群组会话的第一响应者,在接收到ANNOUNCE ACK后,应用服务器170即刻发送指示AT 2开始讲话的消息,且AT 2接收所述消息并播放向AT2的用户指示第二群组会话已开始且用户可开始讲话的音调(450)。因此,在450中,AT 2的用户开始讲话,且将话音包(例如,或其它数据,如在可传送任何类型的数字数据的按键传送(PTX)系统中)中继到应用服务器170,应用服务器170又将话音包转发到RAN 120,以在下行链路BCH上至少在AT 1的扇区内发射(455)。AT 1监视下行链路BCH且接收与第二群组会话相关联的群组发射(460)。
如依据图4的以上描述将了解,遵从常规群组通信协议(例如与PTT、PTX和/或BCMCS有关的协议)的AT经配置以在另一群组会话已经在作用中时自动拒绝宣告消息(例如,见图4的430)。因此,与较新近宣告的群组会话的相对重要性无关,常规AT在无AT的用户的手动决定和强制的情况下不具有切换群组会话的选项。
图5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基于一个或一个以上相关联的优先权等级在群组会话之间切换的过程。明确地说,图5说明基于相关联优先权等级从第一当前作用中群组会话到稍后宣告的第二群组会话的切换。因此,假定给定AT(“AT 1”)已接受且向第一群组会话(例如,PTT会话、PTX会话、BCMCS会话等)登记,且AT 1监视(500)与第一群组会话相关联的群组消息,所述群组消息来自一个或一个以上其它AT(未图示)且由应用服务器170转发以用于在RAN 120处在下行链路BCH上至少在AT 1的扇区内发射(505)。
在第一群组会话期间的某一点处,另一AT(“AT 2”)发送请求起始第二群组会话的消息(510)。举例来说,AT 2的用户可按下AT 2处的PTT按钮,这触发PTT呼叫请求消息在反向链路接入信道上发射到RAN 120,又转发到应用服务器170。在515中,应用服务器170从呼叫起始者AT 2接收起始第二群组会话的请求。
应用服务器170将用于向多个接入终端宣告第二群组会话的宣告消息转发到RAN120(例如,经由PDSN 160或BSN 165)(520)。在图5的描述中,可假定AT 1属于与第二群组会话相关联的群组,使得AT 1为宣告消息的目标AT。由此,RAN 120至少在AT 1的扇区内(例如,如果群组会话受IP多播协议支持则在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上,或如果群组会话受IP单播协议支持则经由寻址到特定目标AT的单独消息)发射宣告第二群组会话的宣告消息(525)。
代替于简单地用指示AT 1忙碌(即,参与另一群组呼叫)的自动拒绝消息来响应宣告消息,AT 1确定与第一群组会话相关联的第一优先权等级(530),且还确定与第二群组会话相关联的第二优先权等级(535)。举例来说,530和535中所确定的第一和第二优先权等级可分别基于AT 1处的局部存储器中所包含的优先权简档内所含有的一个或一个以上优先权规则。在一实例中,可在AT 1处接收到宣告消息之前建立优先权简档。在另一实例中,530和/或535中所确定的优先权等级可从外部网络实体(例如,RAN120、应用服务器170等)接收。在另一实例中,代替于将固定的优先权值存储在局部存储器中且/或除了将固定的优先权值存储在局部存储器中之外,AT 1可动态地计算530和/或535中的优先权等级。所述动态计算可替代地在外部网络实体处执行,且接着向AT 1传达。将进一步了解,建立530的优先权等级的方式无需与建立535的优先权等级的方式相同。因此,530和/或535的优先权等级可为系统定义的(例如,由外部网络实体)或用户定义的(例如,由AT 1的用户)。
虽然图5中未明确展示,但535可包含用于第二群组会话的优先权等级的初始计算,其基于在525处接收的宣告消息,接着是来自应用服务器170的补充信息,其可进一步影响优先权等级。举例来说,应用服务器170可将信息转发到AT 1,所述信息指示一个或一个以上其它AT(例如,AT 3…AT N)是否已实际上加入第二群组会话。与简单地指示会话的“潜在”呼叫参与者的宣告消息相比,基于用于AT 1的优先权规则,AT 1可基于哪些AT已实际上加入第二群组会话来增加(或减小)第二群组会话的优先权等级。在此情况下,即使宣告消息不足以提示呼叫目标切换呼叫,关于特定呼叫参与者实际上加入所述呼叫的额外知晓也可致使呼叫目标作出切换。延迟周期可由呼叫目标定义,在延迟周期期间,将考虑此类型的补充信息以影响所宣告呼叫的优先权。
在分别在530和535中确定第一和第二优先权等级之后,AT 1基于所确定的优先权等级来确定是否从第一群组会话切换到第二群组会话(540)。
返回到530和535,在第一实例中,可基于第一和第二群组会话的发起者的识别,从优先权简档确定第一和第二优先权等级中的至少一者,如表1(下文)中所说明:
  AT ID   AT为群组会话起始者情况下的群组会话的优先权等级值
  AT 1   2
  AT 2   1
  AT 3   3
  AT 4   0
  AT5...N   3
表1-基于AT 1的群组会话的发起者的实例优先权简档
在表1中,优先权等级值(例如,其中较低编号对应于较高优先权等级)与AT 1……AT N中的每一者相关联。因此,如果AT 1为第一群组会话的发起者,那么在530中确定的第一优先权等级或优先权等级值为“2”。同样,因为已知AT 2是第二群组会话的发起者(例如,因为群组呼叫或会话发起者的识别包含在宣告消息内),因此在535中确定的第二优先权等级或优先权等级值为“1”。因此,在此实例中,相对于表1,优先权简档是基于群组呼叫起始者或发起者的识别控制着优先权等级的优先权规则。
在第二实例中,代替于针对每一特定AT个别地确定优先权等级值,给定群组或类别的AT可共同与同一优先权等级或优先权等级值相关联。举例来说,已知与商业公司(例如“高通”等)相关联的域名可被分配相对较高的优先权等级值。因此,如果群组呼叫的发起者可与商业公司相关联,或其它方式为工作有关(例如,基于相关联的域名),那么所确定的其优先权等级可为(i)基于类别的优先权等级和(ii)个别AT的优先权等级之中的较高优先权等级(例如,其中较高优先权等级对应于较重要的优先权等级或较低优先权等级值)。因此,如果特别重要的工作联系人(例如老板、CEO等)被分配比作为一般类别的工作联系人高的优先权等级,那么所述较高优先权等级被用作优先权等级值。
  AT ID或呼叫类别   AT为群组会话起始者情况下的群组会话的优先权等级
  AT 1   2
  AT 2   1
  AT 3   3
  AT 4   0
  AT5...N   3
  域名为工作有关的   1
表2-基于AT 1的群组会话的发起者的实例优先权简档
在表2(上文)中,优先权等级值(例如,其中较低编号对应于较高优先权等级)与AT 1……AT N中的每一者相关联,如在表1中。然而,表2进一步使给定优先权等级值“1”与恰好为工作相关或与被定义为包含工作联系人的类别有关的发起者的任何域名相关联。因此,表2的优先权简档是基于群组呼叫起始者或发起者的识别或类别控制着优先权等级的优先权规则,其中在优先权等级值对于所识别的AT以及所述AT在优先权简档中的相关联类别不一致的情况下使用较低优先权等级值(或较高优先权等级)。
举例来说,如果AT 4为AT 1的公司的CEO,且属于一类别(表2中的“域名为工作相关的”),那么AT 4的类别相关优先权等级值为“1”。然而,表2中的AT 4的个别优先权等级值(例如,因为他/她是CEO)为“0”。因此,在此情况下将使用优先权等级值“0”,因为“0”具有比“1”高的优先权等级。
在第三实例中,群组呼叫起始者或发起者的身份或类别无需为确定与给定群组会话相关联的优先权等级时考虑的唯一因素。举例来说,属于与群组会话相关联的群组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目标AT可作为530和/或535的优先权等级确定中的因素。举例来说,目标AT的识别可基于关于哪些目标受邀加入群组会话的指示,其在一实例中可通过包含在针对第二群组会话的525的宣告消息内(或针对第一群组会话的在图5中未说明的较早宣告消息中)的信息传达到AT 1。或者,单独的带外消息可用于传达任一群组会话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目标AT的识别。或者,目标AT的识别可基于哪些目标AT已实际上加入了任一群组会话。在另一实例中,给定AT或AT类别在被确定为目标AT时可具有与在被确定为群组呼叫起始者或发起者时不同的优先权等级。表3(下文)中说明此情况的实例,如下:
Figure BPA00001445491000111
表3-基于AT 1的群组会话的发起者或目标的实例优先权简档
如表3(上文)中所示,与AT或AT类别为群组呼叫起始者或发起者时相比,当AT或AT类别为目标AT时,与AT或AT类别相关联的优先权等级较低。举例来说,假定宣告图5中的第二群组会话,其中AT 2作为呼叫起始者且AT 2不属于类别(“域名为工作相关的”),AT 1和AT 5作为目标AT且AT 5属于类别(“域名为工作相关的”)。AT 2作为发起者的优先权等级值为“0”,AT 5作为目标的个别优先权等级值为“4”,且AT 5作为目标的类别优先权等级值为“2”。因此,在此实例中,第二优先权等级为“0”,因为“0”是第二群组会话在优先权简档内的最高排位的优先权等级值。
虽然表3将此起始者对目标的关系展示为1的简单偏移(例如,目标AT优先权等级值=作为起始者的AT的优先权等级值+1),但将了解,其它关系是可能的。举例来说,因为当宣告群组呼叫时,不保证目标AT实际上参与群组呼叫,因此与目标AT相关联的优先权等级可根据目标AT将实际上参与群组呼叫的概率或期望值(例如,基于目标AT的接受率的历史,或者基于默认期望值等级)从其对应的呼叫起始者优先权等级偏移或调整。因此,表3的优先权简档是基于将与基于呼叫起始者(例如,AT ID或类别)或具有最高优先级的呼叫目标(例如AT ID或类别)的群组呼叫相关联的最高优先权等级(或最低优先权等级值)用作群组会话的优先权等级的优先权规则。
在另一替代实例中,代替于依靠目标AT将加入所宣告的群组会话的概率或期望值,AT 1可避免最初加入群组会话,且发送周期性状态更新请求以获得以作用中方式参与所宣告的群组会话的AT的列表。在此实例中,在目标AT实际加入群组会话之前,不考虑目标AT,或者较少地考虑目标AT。
在第四实例中,除与群组呼叫的群组呼叫发起者或目标AT相关联的AT ID或类别之外的额外准则可经配置以影响优先权等级。举例来说,可考虑日历信息,(例如)以通过在工作时间(例如周一到周五,上午9点到下午5点)准予工作联系人较高优先权(或较低优先权等级值),且在晚上和周末时间准予工作联系人较低优先权(例如,除非特定工作联系人对于AT具有除类别优先权等级之外的单独较高优先权等级,在一实例中,其可指定也是亲密朋友的同事),来调整与工作联系人相关联的类别。在又一实例中,(例如,群组呼叫发起者、一个或一个以上目标AT、已接收到宣告消息的AT等的)位置信息(例如,基于扇区或子网识别符,基于卫星定位系统(SPS)测量,例如GPS等)可影响优先权等级。
在第五实例中,如上文所述,代替于将固定的优先权值存储在局部存储器中且/或除将固定的优先权值存储在局部存储器中之外,AT 1可动态地计算530和/或535中的优先权等级。举例来说,如根据前面实例中的任一者所确定,假定第一群组会话最初具有优先权等级“2”。举例来说,出于一个原因或另一原因,第一群组会话可变得较重要,且AT 1的用户可使第一群组会话的优先权等级增加到“1”或“0”(例如,具有低优先权等级的老朋友可能呼叫AT 1的用户,且带来一桩吸引人的生意)。或者,第一群组会话可变得较不重要,且AT 1的用户可使第一群组会话的优先权等级减小到“3”或“4”(例如,在与AT用户的会计师讨论重要商务之后,账户开始成为不相关的谈话)。在任一情况下,将了解,与第一群组会话相关联的初始优先权等级无需为530中所确定的优先权等级。相反,基于关于第一群组会话的进行中重要性的用户输入,可调整或动态地计算530中的优先权等级。同样,在切换到第二群组会话之后,用户输入可再次用于动态地计算或调整第二优先权等级,依此类推。
虽然上文给出的实例中的一些展示接入终端可具有基于呼叫参与者的识别以及呼叫参与者是会话的目标还是会话的发起者的不同优先权,但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呼叫接受是可影响特定呼叫的优先权的额外参数。举例来说,在向较大群组的呼叫中,一个特定呼叫受邀者可具有比其它呼叫参与者高的优先权。高优先权呼叫受邀者被邀请到所述会话的事实准予所述会话相对较高的优先权。换句话说,高优先权呼叫受邀者将实际上接受呼叫的推测可能性意味着呼叫“可能”是重要的。如将了解,如果高优先权呼叫受邀者实际上接受呼叫并加入其中,那么所述呼叫与在高优先权呼叫受邀者的参加仅为推测性时相比可承担甚至更高的优先权。如将了解,当发出宣告消息时,高优先权呼叫受邀者是否将实际接受所述呼叫通常将是未知的,因为高优先权呼叫受邀者将可能正在接入终端评估呼叫优先权的同时接收宣告消息。
举例来说,假定A当前在呼叫X中,且A受邀参与来自B的呼叫Y,且进一步假定呼叫Y已知包含C作为潜在的呼叫参与者(或受邀者)。在此情况下,如果A可确认C已接受且实际上加入呼叫Y,那么A可能仅想要自动接受呼叫Y且放弃呼叫X。因此,在A被应用服务器170告知C已加入所述呼叫之前,A将保持在呼叫X中。此实例证明在需要较多信息来为用户评估特定呼叫切换规则的情况下,某些条件可延迟向新宣告的呼叫的切换。此实例还假定将A的规则传达给应用服务器170,因此应用服务器170知道需要将C的呼叫加入者的补充通知发送到A,以供A作出呼叫切换确定。
因此,将了解,可使用许多不同优先权规则来形成给定AT(“AT 1”)的优先权简档,其用于确定与当前或作用中群组会话(即,第一群组会话)以及稍后宣告的群组会话(即,第二群组会话)相关联的相对优先权等级。如上文所述,群组呼叫(例如,PTT、PTX和/或BCMCS呼叫)中的用于确定是自动接受群组呼叫还是在群组呼叫之间切换的任何优先权考虑提供比在AT 1加入群组会话之后简单地自动拒绝群组呼叫的机制多的灵活性。
返回到图540,AT 1基于分别在530和535中确定的第一和第二优先权等级来确定是否从第一群组会话切换到第二群组会话。举例来说,如果与第一群组会话的第一优先权等级值相关联的优先权等级值小于或等于与第二群组会话的第二优先权等级相关联的优先权等级值,那么在540中,AT 1确定不从第一群组会话切换到第二群组会话,且过程返回到500,且AT 1继续参与(例如,监视)第一群组会话(即,因为第二群组会话不具有超越第一群组会话的接替优先权)。在另一实例中,如果与第一群组会话的第一优先权等级相关联的优先权等级值高于与第二群组会话的第二优先权等级相关联的优先权等级值,那么在540中,AT 1确定从第一群组会话切换到第二群组会话,(即,因为第一群组会话具有高于第一群组会话的优先权)。
因此,如果在540中,AT 1确定从第一群组会话切换到第二群组会话,那么AT 1停止监视第一群组会话(545),且将一个或一个以上消息发送到RAN 120(550),所述消息指示第二群组会话的接受(例如,针对应用服务器170的ANNOUNCE ACK)和向第二群组会话的登记(例如,如果群组会话受IP多播协议支持,那么为BCMCSFlowRegistration消息)。在一实例中,ANNOUNCE ACK和登记消息可捆绑在单个反向链路包内。在替代实例中,可在单独的包中将ANNOUNCE ACK和登记消息发射到RAN 120。另外,将了解,为第一群组会话建立的TCH和QoS资源可在切换期间为第二群组会话而保留,使得AT 1无需请求新的资源,除非第二群组会话需要更多资源。
假定AT 1此时为对第二群组会话的第一响应者,在接收到ANNOUNCE ACK后,应用服务器170即刻发送指示AT 2开始讲话的消息,且AT 2接收所述消息并播放向AT2的用户指示第二群组会话已开始且用户可开始讲话的音调(555)。因此,在555中,AT 2的用户开始讲话,且将话音包(例如,或其它数据,如在可传送任何类型的数字数据的按键传送(PTX)系统中)中继到应用服务器170,应用服务器170又将话音包转发到RAN 120,以在下行链路BCH上至少在AT 1的扇区内发射(560)。AT 1监视下行链路BCH且接收与第二群组会话相关联的群组发射(565)。
如依据图5的以上描述将了解,配置AT以确定是否在群组会话或呼叫之间切换(例如,基于由用于AT的优先权简档所确定的优先权等级)准许比在AT参与群组会话之后自动拒绝所有宣告消息更多的灵活性,以及在AT中的一者或一者以上确定在群组会话之间切换的情况下提供潜在较快的切换时间(例如,无需AT处的手动用户干预)。
在上文所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虽然术语“多播”已用于指代某些类型的通信会话和信令消息,但此术语已用于对应于任一类型的群组呼叫,且不必限于群组呼叫的IP多播实施方案。举例来说,经由单播协议进行通信的两个以上AT之间的呼叫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解释为多播呼叫。因此,可用IP多播协议或者用多个IP单播会话来实现多播或群组呼叫。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了解,可使用多种不同技术和技艺中的任一者来表示信息和信号。举例来说,可贯穿以上描述而参考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位、符号和码片可由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粒子、光场或光粒子或其任何组合来表示。
另外,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了解,结合本文所揭示的实施例而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可实施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两者的组合。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与软件的这种可互换性,上文已大体按其功能性描述了各种说明性组件、块、模块、电路和步骤。将此功能性实施为硬件还是软件取决于特定应用和强加于整个系统的设计约束。熟练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每一特定应用以不同方式来实施所描述的功能性,但此类实施决策不应被解释为导致与本发明的范围脱离。
结合本文所揭示的实施例而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模块和电路可用经设计以执行本文描述的功能的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装置、离散门或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组件或其任何组合来实施或执行。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在替代方案中,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常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还可实施为计算装置的组合,例如,DSP与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一个以上微处理器与DSP核心的联合,或任何其它此配置。
结合本文中所揭示的实施例而描述的方法、序列和/或算法可直接以硬件、以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所述两者的组合来体现。软件模块可驻存于RAM存储器、快闪存储器、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装卸盘、CD-ROM或此项技术中已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媒体中。示范性存储媒体耦合到处理器,使得处理器可从所述存储媒体读取信息和将信息写入到所述存储媒体。在替代方案中,存储媒体可与处理器成一体式。处理器和存储媒体可驻存在ASIC中。ASIC可驻存在用户终端(例如接入终端)中。在替代方案中,处理器及存储媒体可作为离散组件驻存在用户终端中。
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示范性实施例中,可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何组合中实施所描述的功能。如果在软件中实施,那么所述功能可作为一个或一个以上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媒体上或经由计算机可读媒体来传输。计算机可读媒体包含计算机存储媒体和通信媒体两者,通信媒体包含促进将计算机程序从一处传送到另一处的任何媒体。存储媒体可为可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可用媒体。作为实例而非限制,此计算机可读媒体可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装置、磁盘存储装置或其它磁性存储装置,或可用于以指令或数据结构的形式运载或存储所要程序代码且可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它媒体。并且,严格地说,任何连接均被称为计算机可读媒体。举例来说,如果使用同轴电缆、光纤缆线、双绞线、数字订户线(DSL)或例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等无线技术从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来传输软件,那么同轴电缆、光纤缆线、双绞线、DSL或例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等无线技术包含在媒体的定义中。在本文中使用时,磁盘和光盘包含压缩光盘(CD)、激光光盘、光学光盘、数字多功能光盘(DVD)、软性磁盘和蓝光光盘,其中磁盘通常以磁性方式再现数据,而光盘通过激光以光学方式再现数据。以上各项的组合也应包含在计算机可读媒体的范围内。
虽然前述揭示内容展示本发明的说明性实施例,但应注意,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在本文中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根据本文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方法权利要求的功能、步骤和/或动作无需以任何特定次序执行。此外,尽管可以单数形式来描述或主张本发明的元件,但涵盖复数形式,除非明确规定限于单数形式。

Claims (26)

1.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内选择性地从第一群组会话切换到第二群组会话的方法,其包括:
在给定接入终端正参与所述第一群组会话时在所述给定接入终端处接收宣告第二群组会话的宣告消息;
获取与所述第一和第二群组会话中的一者或一者以上相关联的一个或一个以上优先权等级;
基于所述一个或一个以上优先权等级来确定是否从所述第一群组会话切换到所述第二群组会话;以及
基于所述确定步骤选择性地从所述第一群组会话切换到所述第二群组会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获取步骤包含:
基于所述给定接入终端的优先权简档来确定与所述第一群组会话相关联的第一优先权等级;以及
基于所述给定接入终端的所述优先权简档来确定与所述第二群组会话相关联的第二优先权等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步骤在所述第二优先权等级具有比所述第一优先权等级高的优先权的情况下确定从所述第一群组会话切换到所述第二群组会话。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优先权等级的所述确定包含:
识别所述第一群组会话的发起者的接入终端识别符;以及
从所述优先权简档获得所述第一优先权等级作为与作为发起者的所述接入终端识别符相关联的优先权等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入终端识别符识别所述给定接入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优先权等级的所述确定包含:
识别所述第一群组会话的发起者所属的接入终端类别;以及
从所述优先权简档获得所述第一优先权等级作为与作为发起者的所述接入终端类别相关联的优先权等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优先权等级的所述确定包含:
识别所述第一群组会话的至少一个目标接入终端的接入终端识别符;以及
从所述优先权简档获得所述第一优先权等级作为与作为目标接入终端的所述接入终端识别符相关联的优先权等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入终端识别符识别所述给定接入终端。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优先权等级的所述确定包含:
识别所述第一群组会话的至少一个目标接入终端所属的接入终端类别;以及
从所述优先权简档获得所述第一优先权等级作为与作为目标接入终端的所述接入终端类别相关联的优先权等级。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优先权等级的所述确定包含:
识别所述第二群组会话的发起者的接入终端识别符;以及
从所述优先权简档获得所述第二优先权等级作为与作为发起者的所述接入终端识别符相关联的优先权等级。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优先权等级的所述确定包含:
识别所述第二群组会话的发起者所属的接入终端类别;以及
从所述优先权简档获得所述第二优先权等级作为与作为发起者的所述接入终端类别相关联的优先权等级。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优先权等级的所述确定包含:
识别所述第二群组会话的至少一个目标接入终端的接入终端识别符;以及
从所述优先权简档获得所述第二优先权等级作为与作为目标接入终端的所述接入终端识别符相关联的优先权等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识别步骤从所述所接收到的宣告消息或从除了所述所接收到的宣告消息之外的带外消息提取所述至少一个目标接入终端的所述接入终端识别符。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优先权等级的所述确定包含:
识别所述第二群组会话的至少一个目标接入终端所属的接入终端类别;以及
从所述优先权简档获得所述第二优先权等级作为与作为目标接入终端的所述接入终端类别相关联的优先权等级。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优先权简档包含用于对应于给定群组会话的发起者的接入终端的接入终端识别符或类别的第一组优先权等级值,以及用于对应于给定群组会话的目标接入终端的接入终端的所述接入终端识别符或所述类别的第二组优先权等级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较低优先权等级值对应于较高优先权等级,且其中所述第二组优先权等级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组优先权等级值内的对应条目。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给定群组会话与所述优先权简档内的多个优先权等级值相关联,那么将所述多个优先权等级值之中与最高优先权等级相关联的优先权等级值用作所述给定群组会话的所述优先权等级。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给定接入终端在无所述给定接入终端的用户的介入的情况下自动执行所述切换步骤。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获取步骤基于存储在所述给定接入终端处的存储器中的信息,从在所述给定接入终端外部的网络实体、从在所述给定终端或所述外部网络实体处执行的动态计算或其组合获取所述一个或一个以上优先权等级。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个或一个以上优先权等级的所述动态计算是基于在所述给定接入终端处接收到的与第一多播会话的优先权等级相关的用户输入。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用户输入指示所述第一多播会话的重要性已增加或减小。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宣告消息之后,接收通知,所述通知指示不同于所述第二群组会话的发起者的一个或一个以上接入终端已加入所述第二群组会话;
其中所述获取步骤至少部分地基于对所述一个或一个以上接入终端已加入所述第二群组会话的知晓。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与在所述一个或一个以上其它接入终端对所述第二群组会话的接受为推测性时相比,在已知所述一个或一个以上接入终端已加入所述第二群组会话时所述获取步骤为所述第二群组会话获取较高优先权等级。
24.一种经配置以在无线通信系统内选择性地从第一群组会话切换到第二群组会话的接入终端,其包括:
用于在所述接入终端正参与所述第一群组会话时在所述接入终端处接收宣告第二群组会话的宣告消息的装置;
用于获取与所述第一和第二群组会话中的一者或一者以上相关联的一个或一个以上优先权等级的装置;
用于基于所述一个或一个以上优先权等级来确定是否从所述第一群组会话切换到所述第二群组会话的装置;以及
用于基于所述确定选择性地从所述第一群组会话切换到所述第二群组会话的装置。
25.一种经配置以在无线通信系统内选择性地从第一群组会话切换到第二群组会话的接入终端,其包括:
经配置以在所述接入终端正参与所述第一群组会话时在所述接入终端处接收宣告第二群组会话的宣告消息的逻辑;
经配置以获取与所述第一和第二群组会话中的一者或一者以上相关联的一个或一个以上优先权等级的逻辑;
经配置以基于所述一个或一个以上优先权等级来确定是否从所述第一群组会话切换到所述第二群组会话的逻辑;以及
经配置以基于所述确定选择性地从所述第一群组会话切换到所述第二群组会话的逻辑。
26.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体,所述指令在由经配置以在无线通信系统内选择性地从第一群组会话切换到第二群组会话的接入终端执行时,致使所述接入终端执行操作,所述指令包括:
用以在所述接入终端正参与所述第一群组会话时在所述接入终端处接收宣告第二群组会话的宣告消息的程序代码;
用以获取与所述第一和第二群组会话中的一者或一者以上相关联的一个或一个以上优先权等级的程序代码;
用以基于所述一个或一个以上优先权等级来确定是否从所述第一群组会话切换到所述第二群组会话的程序代码;以及
用以基于所述确定选择性地从所述第一群组会话切换到所述第二群组会话的程序代码。
CN201080014984.9A 2009-03-30 2010-03-30 基于在无线通信系统内的优先权来确定是否在群组呼叫之间切换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791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462609P 2009-03-30 2009-03-30
US61/164,626 2009-03-30
US12/720,403 US8700081B2 (en) 2009-03-30 2010-03-09 Determining whether to switch between group calls based on priority with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12/720,403 2010-03-09
PCT/US2010/029123 WO2010117747A1 (en) 2009-03-30 2010-03-30 Determining whether to switch between group calls based on priority with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79133A true CN102379133A (zh) 2012-03-14
CN102379133B CN102379133B (zh) 2016-07-20

Family

ID=427841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14984.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79133B (zh) 2009-03-30 2010-03-30 基于在无线通信系统内的优先权来确定是否在群组呼叫之间切换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700081B2 (zh)
EP (2) EP2503839A1 (zh)
JP (2) JP5307933B2 (zh)
CN (1) CN102379133B (zh)
WO (1) WO201011774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02405A (zh) * 2012-12-17 2013-03-27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宽带多媒体集群系统中进入组呼的方法、相关装置和系统
CN108882336A (zh) * 2012-08-31 2018-11-2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lte中的群组呼叫优先权接入以及针对具有双接入等级的用户设备的优先权接入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56485B1 (ko) 2006-02-13 2006-12-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Pta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US8406798B2 (en) * 2009-12-22 2013-03-26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ridging calls between two disparate push-to-talk systems
US9031598B2 (en) * 2011-12-21 2015-05-12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session initiator privilege, priority and presence notification for push-to-talk chat group communications
US8954037B2 (en) * 2013-02-28 2015-02-10 Dell Products L.P. System and method of signaling the importance of a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20150172875A1 (en) * 2013-12-17 2015-06-18 Motorola Solutions, Inc Group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US9319850B2 (en) 2013-12-17 2016-04-19 Motorola Solutions, Inc. Group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US10846749B1 (en) 2014-03-12 2020-11-24 Groupon,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offering promotion impressions using application programs
US10891651B1 (en) 2014-03-12 2021-01-12 Groupon,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launching application programs using promotion impressions
US10015804B2 (en) * 2015-07-21 2018-07-03 Aruba Netwro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ontext-based anticipatory dynamic resource reservation
US10348690B2 (en) * 2016-07-08 2019-07-09 Xattic, Inc. Secure message inoculation
US10997557B2 (en) 2016-10-14 2021-05-04 Slack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authorizing and authenticating user communication within an enterprise group-based communication platform
WO2018093278A1 (en) * 2016-11-16 2018-05-24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role-based query bot
US10541825B2 (en) 2017-07-20 2020-01-21 Slack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generating externally shared communication channels
US11341093B2 (en) 2017-07-20 2022-05-24 Slack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generating externally shared communication channels
US10402371B2 (en) 2017-07-20 2019-09-03 Slack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generating externally shared communication channels
US10346378B1 (en) 2018-11-30 2019-07-09 Slack Technologies, Inc. Data storage architecture for an enterpris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20417823A1 (en) * 2021-06-29 2022-12-29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network slice-based high priority service handling in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rat) switching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05904A1 (en) * 2002-07-02 2004-01-08 Wolf Tracy 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prioritized multi-party communication sess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537368A (zh) * 2001-05-15 2004-10-13 �����ɷ� 提供组通信网的有效休眠模式的通信装置
US20080146203A1 (en) * 2006-12-19 2008-06-19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versation break-in based on selection priority
US20080155689A1 (en) * 2003-09-18 2008-06-26 Karl Denninghoff Group intercom, delayed playback, and ad-hoc based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CN101385309A (zh) * 2006-02-17 2009-03-1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系统中的多个同时群组通信的系统及方法
US20090080360A1 (en) * 2007-09-24 2009-03-26 Song Bongyong Reducing an occurrence of false grants for a multicast session with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86233A (ja) 2001-09-07 2003-03-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平板型電池およびその製法
US7289822B2 (en) * 2004-06-21 2007-10-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for using a signaling channel to set up a call request for a push-to-talk communication o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7970425B2 (en) * 2005-08-30 2011-06-28 Alcatel-Lucent Usa Inc. Push-to-talk group call system using CDMA 1x-EVDO cellular network
US8577404B2 (en) 2008-07-15 2013-11-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ioritization of group communications at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7368A (zh) * 2001-05-15 2004-10-13 �����ɷ� 提供组通信网的有效休眠模式的通信装置
US20040005904A1 (en) * 2002-07-02 2004-01-08 Wolf Tracy 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prioritized multi-party communication sess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80155689A1 (en) * 2003-09-18 2008-06-26 Karl Denninghoff Group intercom, delayed playback, and ad-hoc based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CN101385309A (zh) * 2006-02-17 2009-03-1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系统中的多个同时群组通信的系统及方法
US20080146203A1 (en) * 2006-12-19 2008-06-19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versation break-in based on selection priority
US20090080360A1 (en) * 2007-09-24 2009-03-26 Song Bongyong Reducing an occurrence of false grants for a multicast session with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82336A (zh) * 2012-08-31 2018-11-2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lte中的群组呼叫优先权接入以及针对具有双接入等级的用户设备的优先权接入
CN108882336B (zh) * 2012-08-31 2020-11-1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针对具有双接入等级的用户设备的优先权接入
CN103002405A (zh) * 2012-12-17 2013-03-27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宽带多媒体集群系统中进入组呼的方法、相关装置和系统
CN103002405B (zh) * 2012-12-17 2016-03-30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宽带多媒体集群系统中进入组呼的方法、相关装置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236382A (ja) 2013-11-21
CN102379133B (zh) 2016-07-20
JP5307933B2 (ja) 2013-10-02
EP2415283A1 (en) 2012-02-08
EP2503839A1 (en) 2012-09-26
JP2012522468A (ja) 2012-09-20
JP5667246B2 (ja) 2015-02-12
US20100246535A1 (en) 2010-09-30
WO2010117747A1 (en) 2010-10-14
US8700081B2 (en) 2014-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79133A (zh) 基于在无线通信系统内的优先权来确定是否在群组呼叫之间切换
JP5102229B2 (ja) 無線急報プライオリティユーザへ通信リソースを提供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1803278B (zh) 无线通信网络内的多个群集的移动性管理
CN102379132A (zh) 无线通信系统内的高优先级通信会话
US9313620B2 (en) Tracking locations of multicast group members with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810013B (zh) 减少无线通信网络内对多播会话的误准予的发生
CN102833687A (zh) 在无线网络内管理多播群组中的肯定应答
CN102379101B (zh) 用于不可中断的无线群组通信会话的方法和装置
CN102440055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内的通信会话期间维持接入终端处天线的分配
CN101803405B (zh) 从无线通信网络内的多播群组撤销多播群组成员的注册
CN101981950A (zh) 管理无线通信网络内向参与多播会话的接入终端指派单播业务信道
CN101981951B (zh) 切换载波以加入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多播会话
CN102362512A (zh) 在无线网络中地理上调整服务范围
CN102362531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内向接入网络调度接入终端的位置更新报告
CN102379148A (zh) 基于无线通信系统内另一网络的服务可用性而动态调整接入终端处的网络的寻呼循环
US20100157870A1 (en) Managing a multicast group membership table at an access network with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2301646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重复多播消息传输
CN102461220A (zh) 无线通信系统内的多播
CN102365879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会话许可
CN102246546A (zh) 管理用于无线通信网络内的群组通信的发射协议
CN101803408B (zh) 调整无线通信网络内的广播开销消息
CN102224746A (zh) 支持与无线通信系统内的邻近子网接界的扇区中的多播通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720

Termination date: 2021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