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78213A - 一种检测中继节点下行控制信道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检测中继节点下行控制信道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78213A
CN102378213A CN2010102608085A CN201010260808A CN102378213A CN 102378213 A CN102378213 A CN 102378213A CN 2010102608085 A CN2010102608085 A CN 2010102608085A CN 201010260808 A CN201010260808 A CN 201010260808A CN 102378213 A CN102378213 A CN 1023782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et
pdcch
subsets
total number
determi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6080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78213B (zh
Inventor
袁明
毕峰
梁枫
杨瑾
吴栓栓
袁弋非
戴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26080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78213B/zh
Priority to PCT/CN2011/076142 priority patent/WO2012022195A1/zh
Publication of CN1023782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782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782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7821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7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dedicated repeater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中继节点下行控制信道的方法,包括:网络侧将中继节点下行控制信道的可用资源划分为子集,并将子集中的至少一个分配给中继节点;RN在所分配的子集中确定自身的R-PDCCH。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检测中继节点下行控制信道的系统,应用于含有RN的通信网络中,包括划分单元、分配单元和确定单元,划分单元和分配单元设置于网络侧,确定单元设置于RN;其中,划分单元,用于将网络侧的R-PDCCH可用资源划分为子集;分配单元,用于将子集中的至少一个分配给RN;确定单元,用于在所分配的子集中确定RN的R-PDCCH。本发明保证了中继节点对R-PDCCH的正确检测,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盲检测下行控制信道的复杂度,提高了处理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检测中继节点下行控制信道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继节点下行控制信道(R-PDCCH,Relay 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的确定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能确定R-PDCCH分配方式及承载方式的检测中继节点下行控制信道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高级长期演进(LTE-A,LongTerm Evolution-Advanced)系统和高级国际移动通信系统(IMT-A,InternationalMobile Telecommunication-Advanced)都是以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为基础的通信系统。OFDM系统中,数据为时频两维格式,1个子帧(subframe)由2个时隙(slot)组成,如果采用正常循环前缀(CP,Cyclic Prefix),每个slot由7个OFDM符号组成;如果采用扩展CP,每个slot由6个OFDM符号组成。其中,下行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位于前1或2或3或4个OFDM符号上。在LTE通信系统中,PDCCH传输的信息由下行授权信息(DL grant)和上行授权信息(UL grant)两部分组成。
为了方便描述,在LTE通信系统中,定义以下的术语及约定:
1、资源单元(RE,Resource Element):最小的时频资源块,占据1个OFDM符号上的1个子载波。
2、资源单元组(REG,Resource Element Group):根据每个OFDM符号上参考符号位置的不同,1个REG可以由4个或6个RE组成。
3、控制信息单元(CCE,Control Channel Element):由36个RE、9个REG组成,CCE中包含的信息有用户的DL grant和UL grant。
4、物理资源块(PRB,Physical Resource Block):在时间域上占据连续1个时隙,频率域上占据连续12个子载波。
5、物理资源块对(PRB pair):时间域上占据连续1个子帧,频率域上占据连续12个子载波。
在LTE系统中,PDCCH的映射过程简单描述如下:
在发射端,基站(eNB,Enhanced Node B)对PDCCH的映射具体包括:
第1步,将其下属所有的用户(User Equipment,简称为UE)的PDCCH(包括DL grant和UL grant)进行独立编码,即每个UE的PDCCH可以采用不同的编码速率。
第2步,将编码后所有的PDCCH进行串联,再用小区专用序列进行加扰,并得到一串控制信息单元CCE。
第3步,对上述一串CCE进行QPSK调制。
第4步,对上述符号以REG为单元进行交织,并按照先时域后频域的方式映射到前1或2或3或4个OFDM符号上。
在接收端,UE利用小区专用参考符号(CRS,Cell 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s)对PDCCH进行解调,并对CCE进行盲检测,最终得到各自的PDCCH。
由于未来无线通信或蜂窝系统要求增加覆盖范围,支持更高速率传输,这对无线通信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系统建造和维护的费用问题更加突出。随着传输速率及通信距离的增加,电池的耗能问题也变得突出,而且未来的无线通信将会采用更高频率,由此造成的路径损耗衰减更加严重。为了增加高数据速率、组移动性、临时网络部署的覆盖范围,提高小区边缘的吞吐量,以及为蜂窝系统的覆盖漏洞内的用户提供服务,无线通信系统中引入了中继(Relay)技术,因此中继技术被视为第四代(4G,4th Generation)的一项关键技术。
图1为根据相关技术的包含RN的系统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移动通信系统中eNB与中继节点(RN,Relay Node)之间的链路称为中继链路(Backhaul Link),也称为回程链路;RN与其覆盖范围下的用户之间的链路称为接入链路(Access Link),eNB与其覆盖范围下的UE之间的链路称之为直传链路(Direct Link)。对eNB来说,RN就相当于一个UE;对UE来说,RN就相当于eNB。
目前,在采用带内中继(inband-relay)方式时,即backhaul link和access link使用相同的频带,为了避免RN自身的收发干扰,RN不能在同一频率资源上同时进行发送和接收的操作。当RN给其下属UE发送下行控制信道时,接收不到来自eNB的下行控制信道。因此,在下行回程(backhaul)子帧(即eNB向RN传输数据所在的子帧)上。图2为根据相关技术的帧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RN首先在前1或2个OFDM符号上给其下属的UE发送PDCCH,然后在一段时间范围内进行从发射到接收的切换,切换完成后,在后面的OFDM符号上接收来自eNB的数据,其中包括中继节点下行控制信道(R-PDCCH,Relay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和中继节点物理下行共享信道(R-PDSCH,Relay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eNB给RN发送的R-PDCCH承载在物理资源块对上,包括RN的上/下行调度授权等信息。图3为根据相关技术中的R-PDCCH与PDCCH位置关系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下行backhaul子帧上,eNB半静态地预留若干PRB pair用于R-PDCCH的传输。其中,PDCCH在第1个slot的前n(n≤3)个符号上传输,DL grant在第1个slot的除PDCCH占用以外剩余的符号上传输,UL grant在第2个slot上传输。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会议上关于R-PDCCH的交织问题一直是讨论的焦点。其中,采用CRS解调R-PDCCH时,到目前为止,仅仅提出了粗略的交织方法:将半静态预留的物理资源块对划分成若干子集(subset),并且各个subset之间不相互覆盖,一部分RN的R-PDCCH相互交织后映射到某个subset上。但是并没有任何的具体实现方法,例如,subset是如何划分的,subset的配置方法等,都没有相应的方案。目前,现有技术方案中尚未有涉及关于如何检测R-PDCCH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中继节点下行控制信道的方法及系统,能保证中继节点对R-PDCCH的正确检测以及降低检测下行控制信道的复杂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检测中继节点下行控制信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侧将R-PDCCH的可用资源划分为子集(subset),并将所述子集中的至少一个分配给RN;
RN在所分配的子集中确定自身的R-PDCCH。
优选地,将所述子集中的至少一个分配给RN具体为:
仅将一个子集分配给RN,或者将所有子集分配给RN。
优选地,网络侧将R-PDCCH的可用资源划分为子集具体为:
利用网络侧预留的用于承载R-PDCCH的PRB的总数来确定子集划分方式;
或者,利用信道带宽来确定每种信道带宽下对应的子集划分方式。
优选地,利用PRB的总数来确定子集的划分方式具体为:
每一预留的PRB总数对应于一种子集划分方式,或每一预留的PRB总数对应于两种以上的子集划分方式;
利用信道带宽来确定每种信道带宽下对应的子集总数具体为:
每种信道带宽对应于一种子集划分方式,或每种信道带宽对应于两种以上的子集划分方式。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侧不通知RN所属的子集;
RN在所分配的子集中确定自身的R-PDCCH具体为:RN根据承载R-PDCCH的PRB总数或信道带宽确定出子集划分方式,依次对所确定出的子集进行盲检测,直到确定出自身的R-PDCCH;或者,不能确定出子集划分方式时,对所有的子集划分方式对应的子集分别进行盲检测,直到确定出自身的R-PDCCH。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侧隐含通知RN承载R-PDCCH的子集;
RN在所分配的子集中确定自身的R-PDCCH具体为:RN依次对隐含通知的子集进行盲检测,直到确定出自身的R-PDCCH。
优选地,所述隐含通知是指,RN的R-PDCCH具体所在的子集索引号,由RN ID或者子集的总数或者预留的PRB总数而唯一确定或者上述三个参数的任意组合共同确定。
优选地,网络侧将一个子集分配给RN时,RN在所分配的子集中确定自身的R-PDCCH具体为:RN在所述子集中检测出自身的R-PDCCH。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RN初始接入时,利用PDCCH通知RN承载R-PDCCH的PRB索引信息;
或者,利用高层信令通知RN承载R-PDCCH的PRB索引信息。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承载下行授权信息和/或上行授权信息的PRB索引信息通知给RN。
优选地,网络侧将R-PDCCH的可用资源划分为子集,并将所述子集中的至少一个分配给RN,具体为:
固定或半静态固定子集的总数及大小,以及承载RN的R-PDCCH子集的索引号;
RN在所分配的子集中确定自身的R-PDCCH具体为:
RN确定出承载自身R-PDCCH的固定或半静态固定子集,并在所确定的子集中检测出自身的R-PDCCH。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固定或半静态固定下行授权信息和/或上行授权信息的总数及大小,以及承载下行授权信息和/或上行授权信息的PRB索引号。
一种检测中继节点下行控制信道的系统,应用于含有RN的通信网络中,所述系统包括划分单元、分配单元和确定单元,所述划分单元和所述分配单元设置于网络侧,所述确定单元设置于RN;其中,
划分单元,用于将网络侧的R-PDCCH可用资源划分为子集;
分配单元,用于将所述子集中的至少一个分配给RN;
确定单元,用于在所分配的子集中确定RN的R-PDCCH。
优选地,所述分配单元进一步地,仅将一个子集分配给RN,或者将所有子集分配给RN。
优选地,所述划分单元进一步地,利用网络预留的用于承载R-PDCCH的PRB的总数来确定子集划分方式;或者,利用信道带宽来确定每种信道带宽下对应的子集划分方式;其中,每一预留的PRB总数对应于一种子集划分方式,或每一预留的PRB总数对应于两种以上的子集划分方式;或者,每种信道带宽对应于一种子集划分方式,或每种信道带宽对应于两种以上的子集划分方式。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通知单元,设置于网络侧,用于不通知RN该RN所属的子集;
所述确定单元进一步根据预留的PRB总数或信道带宽确定出子集划分方式,并依次对所确定出的子集进行盲检测,直到确定出所述RN的R-PDCCH;或者,不能确定出子集划分方式时,对所有的子集划分方式对应的子集分别进行盲检测,直到确定出自身的R-PDCCH。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通知单元,设置于所述网络侧,用于隐含通知RN承载的R-PDCCH子集;
所述确定单元依次对隐含通知的子集进行盲检测,直到确定出自身的R-PDCCH。
优选地,所述隐含通知是指,RN的R-PDCCH具体所在的子集索引号,由RN ID或者子集的总数或者预留的PRB总数而唯一确定或者上述三个参数的任意组合共同确定。
优选地,所述分配单元进一步将一个子集分配给RN时,所述确定单元进一步在所通知的子集中检测出所述RN的R-PDCCH。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
PRB索引信息通知单元,用于在RN初始接入时,利用PDCCH通知RN承载R-PDCCH的PRB索引信息;或者,利用高层信令通知RN承载R-PDCCH的PRB索引信息。
优选地,所述划分单元进一步固定或半静态固定子集的总数及大小;所述分配单元进一步固定或半静态固定承载RN的R-PDCCH子集的索引号;
所述确定单元进一步确定出承载所述RN的R-PDCCH的固定或半静态固定子集,并在所确定的子集中检测出自身的R-PDCCH。
本发明中,根据当前R-PDCCH可用的PRB确定对子集的划分方式,然后再将所划分的子集分配给RN,其中,可将所有子集分配给RN,或将其中一个子集分配给RN,也可以将其中的一部分子集分配给RN。此时,可将分配给各RN的子集显式或隐含通知给RN,以方便RN根据子集信息进行自身的R-PDCCH的检测。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思想,在尽可能节约网络资源的情况下实现RN对R-PDCCH的快速检测。本发明可以很好地适用于包含中继节点的通信网络中,保证了中继节点对R-PDCCH的正确检测,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盲检测下行控制信道的复杂度,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相关技术的包含RN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相关技术的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相关技术中的R-PDCCH与PDCCH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检测中继节点下行控制信道的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基本思想为,根据当前R-PDCCH可用的PRB确定对子集的划分方式,然后再将所划分的子集分配给RN,其中,可将所有子集分配给RN,或将其中一个子集分配给RN,也可以将其中的一部分子集分配给RN。此时,可将分配给各RN的子集显式或隐含通知给RN,以方便RN根据子集信息进行自身的R-PDCCH的检测。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举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示例中,预留的用于承载R-PDCCH的N个PRBs与子集的划分方式唯一对应;其中,所能划分的子集数设为m。以下详细描述之。
基站将半静态预留的用于承载R-PDCCH的N个PRBs划分成m个subset,m值以及这m个subset的大小均由N值唯一确定。具体的确定方式如表1所示,其中,每个subset中包含的PRB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离散的,但是其划分方式却是唯一的,具体划分方式如表1所示。表1中subset的最大数为5个。也可根据需要,设置超过5个subset的情况。表1中,当subset为多个时,每个subset中分配的PRB尽可能均等。
其中,无论N值是多少,都包含一种可能性,即只有1个subset的情况,如表1所示,在各种N取值下,m都为1,即subset的大小就等于半静态预留的PRB个数N。假设eNB半静态的分配了10个PRB用于R-PDCCH,那么subset的大小即为10,RN只要在这10个PRB内进行盲检测即可,直到盲检出自身的R-PDCCH为止。
此外,还包括多个subset的情况,例如,N=8时即默认划分为3个subset,即m=3,每个subset中包含的PRB个数如表1所示。表1只列举到了N=20,大于20的情况就不再进行一一列举。表1中subset的最大数为5个。也可根据需要,设置超过5个subset的情况。表1中,当subset为多个时,每个subset中分配的PRB尽可能均等。具体的,对于预留的用于承载R-PDCCH PRBs总数N大于20的情况,根据前述的subset划分原则进行划分。本发明一旦确定出如表1所示的subset划分方式,即相当于根据预留的用于承载R-PDCCH PRBs总数N直接确定出了subset的具体划分方式,这样,RN即可根据表1所示的对应信息,根据预留的用于承载R-PDCCH PRBs总数确定出网络侧所划分出的subset方式。例如,当N=18时,m=3,对应的3个subset中分别有6个PRB。
Figure BSA00000240955200091
表1
本示例中,当RN在初始化时,基站将表1告知RN,这样RN在得知了N值后,根据表1进行查找,便得到subset的整体配置情况了。例如,若N=10,则RN便获知共有3个subset,且subset 1和subset 2中有3个PRB,subset 3中有4个PRB。这样,当网络侧未通知RN承载该RN的R-PDCCH的子集具体是哪个时,RN可以首先对subset 1进行盲检,如果没有检测到其相应的R-PDCCH,则继续对subset 2进行盲检,没有则继续对subset 3进行盲检,直到盲检出其相应的R-PDCCH为止。
此外,当subset总数较多时,RN在对subset进行盲检测时,为了减少盲检测次数,可以对需要检测的子集索引(subset index)进行限定。例如,当N=20时,如果不做限定则需要对5个subset分别进行盲检测,盲检次数比较庞大。如果eNB和RN预先约定好,承载RN的R-PDCCH的子集仅是编号为奇数或仅是编号为偶数的子集,或者,设定承载RN的R-PDCCH的子集的范围,这样,RN只对奇数subset或偶数subset或在某几个特定的subset进行盲检测,即可检测到自身的R-PDCCH,这样便大大减少了盲检测次数。
实施例二
本示例中,预留的用于承载R-PDCCH的N个PRBs与子集的划分方式唯一对应;其中,所能划分的子集数设为m。m值的确定方式与实施例一完全相同。
本示例中,基站除了告知RN所有的subset划分方式以外,还隐含的告知每个RN各自所属的子集索引号(subset index)。
首先,RN根据N值以及网络侧所通知的表1来获知所有的subset;其次,根据subset的总数等参数和中继节点标识(RN-ID)之间的隐含关系来获知承载自身的R-PDCCH所在的subset index。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确定承载RN的R-PDCCH所在的subset index:
subset index=RN-ID mod Nsubset,其中RN-ID为RN的临时网络标识,Nsubset为subset的总数N。
在这种情况下,RN无需相实施例一那样对m个subset或特定的subset分别进行盲检测,而只要在自身所属的subset index对应的子集中进行R-PDCCH的盲检即可,大大减少了盲检次数。
实施例三
本示例中,预留的用于承载R-PDCCH的N个PRBs与子集的划分方式唯一对应;其中,所能划分的子集数设为m。对于m值由N值确定但不唯一的情况,具体处理方式如下:
基站将m值限定为{1,2,3,4},即同一个N值对应了4种不同的m值。为使RN确定出m值,网络侧需在R-PBCH中用2比特来通知RN。例如,当N=15时,可通过下述方式来指示m值:
R-PBCH中承载的指示比特为00时,代表m=1,即只有1个subset;
R-PBCH中承载的指示比特为01时,代表m=2,即划分为2个subset,每个subset中分别有7和8个PRB pair;
R-PBCH中承载的指示比特为10时,代表m=3,即划分为3个subset,每个subset有5个PRB pair;
R-PBCH中承载的指示比特为11时,代表m=4,即划分为4个subset,每个subset分别包含4、4、4和3个PRB pair。
如果RN收到R-PBCH中承载的指示比特为10,则RN便获知了所有的subset,即subset总数为3,每个subset有5个PRB pair。进而,RN对这3个subset分别进行盲检测,直到检测出自身的R-PDCCH为止。
此外,如果本示例中,不利用R-PBCH向RN通知子集的划分方式,那么,RN首先对m=1进行盲检,此时默认为只有1个subset,RN只要在该subset内盲检测自身的R-PDCCH即可。如果没有检测出自身的R-PDCCH,再对m=2下对应的2个subset分别进行盲检,先检测subset 1,没有再检测subset 2。如果仍然没有检测出自身的R-PDCCH,再对m=3下对应的3个subset分别进行盲检,依此类推,直到盲检出其相应的R-PDCCH为止。
实施例四
本示例中,预留的用于承载R-PDCCH的N个PRBs与子集的划分方式唯一对应;其中,所能划分的子集数设为m。对于m值由N值确定但不唯一的情况,具体处理方式如下:
其中m值的确定与前述实施例三完全相同。例如,当N=18时,如果R-PBCH指示11,则代表m=4,所有的subset为:4个subset,每个subset分别包含4,4,4和6个PRB pair;如果R-PBCH指示10,则m=3,所有的subset为:3个subset,每个subset分别包含6个PRB pair。
本示例中,基站除了通过R-PBCH告知RN s ubset的划分方式以外,还隐含的告知每个RN各自所属的子集索引号(subset index)。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确定承载RN的R-PDCCH所在的subset index:
subset index=RN-ID mod Nsubset,其中RN-ID为RN的临时网络标识,Nsubset为subset的总数N。
假设RN收到R-PBCH中承载的指示比特为11,则RN便获知了上述所有的subset,即subset总数为4,每个subset分别包含4、4、4和6个PRB pair。进而根据subset index=RN-ID mod 4计算出自身所在的subset index。最后,在该subset index中进行盲检R-PDCCH即可,此时无需对其余的subset进行盲检。
实施例五
本示例中,预留的用于承载R-PDCCH的N个PRBs与子集的划分方式唯一对应;其中,所能划分的子集数设为m。
本示例中,subset的总数m值以及这m个subset的大小均由信道带宽(BWChannel,Channel Bandwidth)值唯一确定。具体的,如表2所示,分别列举了不同信道带宽下,所对应的subset的划分情况。例如,当BWChannel=1.25MHz时,该带宽下总共有6个PRB。m=1对应只有1个subset,其大小为3个PRB;m=2对应有2个subset,subset 1包含1个PRB,subset 2包含2个PRB。当BWChannel=10MHz时,对应总共有50个RB,subset的总数可以1个、2个和3个,具体划分方式如表2所示。其中,m值以及这m个subset的大小也可以有其它的取值。
虽然表2中列举的每种信道带宽下m有几种不同的取值,但是此时只能取唯一的值。
RN在初始化时,基站将表2中的信息告知RN。
每个系统带宽下m值是唯一的,即表2中每种带宽下仅有一个m值时,RN在得知系统带宽后,通过查找表2,即可确定所有的subset。例如,BWChannel=20MHz时,m值为4,那么RN便获知共有4个subset,subset 1,2,3和4中分别包含4,5,6和7个PRB。于是,RN首先对subset 1进行盲检,如果没有检测到其相应的R-PDCCH,则继续对subset 2进行盲检,没有则继续对subset 3进行盲检,直到盲检测出其相应的R-PDCCH为止。
Figure BSA00000240955200131
表2
实施例六
本示例中,预留的用于承载R-PDCCH的N个PRBs与子集的划分方式唯一对应;其中,所能划分的子集数设为m。
本示例中,m值的确定与同实施例五完全相同。其中,RN在所分配的子集中确定自身的R-PDCCH的方式与实施例二或实施例四的确定方式完全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七
本示例中,子集划分方式由BWChannel值确定但是划分方式不唯一。
RN在得知信道带宽后,查找表2,由于每个信道带宽下m值不是唯一的,因此得到多个m值下对应的多种subset的划分。为使RN确定出当前subset划分方式,此时可通过在R-PBCH中用2比特来通知RN当前的subset划分方式。例如,当BWChannel=5MHz时,
R-PBCH中承载的指示比特为00时,代表m=1,即只有1个subset;
R-PBCH中承载的指示比特为01时,代表m=2,即划分为2个subset,每个subset中分别有3和4个PRB;
R-PBCH中承载的指示比特为10代表m=3,即划分为3个subset,每个subset中分别有2,3和3个PRB。
假设RN收到R-PBCH中承载的指示比特为10,则RN即可获知了当前所划分的所有subset,即subset总数为3,每个subset中分别有2、3和3个PRB。进而,RN对这3个subset分别进行盲检测,直到检测出自身的R-PDCCH为止。
此外,如果不用R-PBCH对RN进行划分方式通知的话,RN首先对m=1进行盲检,此时只有1个subset,RN只要在该subset内盲检测自身的R-PDCCH即可。如果没有检测出其相应的R-PDCCH,再对m=2下对应的2个subset分别进行盲检,先检测subset 1,没有在检测subset 2。如果仍然检测出其相应的R-PDCCH,最后对m=3下对应的3个subset分别进行盲检,直到盲检出其相应的R-PDCCH为止。
实施例八
本发明,可在RN进行初始接入时,网络侧通过PDCCH来通知RN承载其R-PDCCH的PRB index信息。这样,RN直接在PDCCH上获知其R-PDCCH所在的subset中包括的具体的PRB index,这样RN无需获知其它信息,直接在上述PRB index内盲检R-PDCCH即可。这种情况下,RN无需获知所有的subset,也就是说,此时对RN来说得到的是具体的PRB index,已经没有subset的概念了。
实施例九
在RN的非初始接入时刻,即正常通信时刻,在某一子帧内eNB利用专用高层信令,明确的告知其R-PDCCH所在的新的PRB index,此时所谓的新的PRB index和实施例八中网络侧告知的初始PRB index相比,有所更改。即到了下一子帧,RN便在上述新的PRB index中盲检自身的R-PDCCH。同实施例八一样,此时对RN来说得到的是具体的PRB index,已经没有subset的概念了。
实施例十
假设系统将subset的总数固定为3个,每个subset中包含的4个PRB,同时固定好是哪4个PRB index。此外,还需要固定好RN 1位于subset 1,RN 2位于subset 2以及RN 3位于subset 3。所有这些信息,都要事先在eNB和RN之间相互约定好。在eNB和RN进行通信时,RN 1会直接在subset 1内盲检其R-PDCCH,RN 2则会直接在subset 2内盲检其R-PDCCH,RN 3会直接在subset3内盲检其R-PDCCH。
这种完全固定的方式,比较适用于RN较少的情况。
实施例十一
本示例针对的是DL grant和UL grant承载方式的通知方法。
DL grant和UL grant分别有其各自的PRB index。
网络侧通过PDCCH来通知RN承载DL grant和UL grant的PRB index信息。当RN进行初始接入时,可以接收到PDCCH,因此RN直接在PDCCH上获知其DL grant和UL grant各自所在的PRB index,这样RN无需获知其它信息,直接在上述DL grant所在的PRB index中盲检自身的DL grant,在上述ULgrant所在的PRB index中盲检自身的UL grant即可。这种情况下,RN无需获知subset的整体配置情况,也就是说,此时对RN来说得到的是具体的PRBindex,已经没有subset的概念了。
在RN的非初始接入时刻,即正常通信时刻,在某一子帧内eNB利用专用高层信令,明确的告知其DL grant和UL grant各自所在的新的PRB index,此时所谓的新的PRB index和实施例八告知的初始PRB index相比,有所更改。到了下一子帧,RN便在上述DL grant所在的新的PRB index中盲检自身的DLgrant,在上述UL grant所在的新的PRB index中盲检自身的UL grant。此时对RN来说得到的是具体的PRB index,已经没有subset的概念了。
假设系统将DL grant的subset的总数固定为4个,每个subset中包含的3个PRB,同时固定好是哪3个PRB index;将UL grant的subset的总数固定为2个,每个subset中包含的2个PRB,同时固定好是哪2个PRB index。此外,还需要固定好:RN 1,RN2和RN5的DL grant位于subset 1,UL grant位于subset1;RN 3,RN4的DL grant位于subset 2,UL grant位于subset 2;RN 6,RN7,和RN8的DL grant位于subset 3,UL grant位于subset 2。所有这些信息,都要事先在eNB和RN之间相互约定好。
在eNB和RN进行通信时,RN 1,RN2和RN5在盲检DL grant时,会直接在DL grant subset 1内进行检测;盲检UL grant时,会直接在UL grant subset1内进行检测。
RN 3,RN4在盲检DL grant时,会直接在DL grant subset 2内进行检测;盲检UL grant时,会直接在UL grant subset 2内进行检测。
RN 6,RN7,和RN8在盲检DL grant时,会直接在DL grant subset 3内进行检测;盲检UL grant时,会直接在UL grant subset 2内进行检测。
这种完全固定的方式,比较适用于RN较少的情况。
图4为本发明检测中继节点下行控制信道的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检测中继节点下行控制信道的系统划分单元40、分配单元41和确定单元42,划分单元40和分配单元41设置于网络侧,确定单元42设置于RN;其中,
划分单元40,用于将网络侧的R-PDCCH可用资源划分为子集;
分配单元41,用于将所述子集中的至少一个分配给RN;
确定单元42,用于在所分配的子集中确定RN的R-PDCCH。
上述分配单元41进一步地,仅将一个子集分配给RN,或者将所有子集分配给RN。
上述划分单元40进一步地,利用网络预留的用于承载R-PDCCH的PRB的总数来确定子集划分方式;或者,利用信道带宽来确定每种信道带宽下对应的子集划分方式;
其中,每一预留的PRB总数对应于一种子集划分方式,或每一预留的PRB总数对应于两种以上的子集划分方式;或者,每种信道带宽对应于一种子集划分方式,或每种信道带宽对应于两种以上的子集划分方式。
在图4所示检测中继节点下行控制信道的系统的基础上,本发明系统还包括:通知单元(未图示),设置于网络侧,用于不通知RN该RN所属的子集;
上述确定单元42进一步根据预留的PRB总数或信道带宽确定出子集划分方式,并依次对所确定出的子集进行盲检测,直到确定出所述RN的R-PDCCH;或者,不能确定出子集划分方式时,对所有的子集划分方式对应的子集分别进行盲检测,直到确定出自身的R-PDCCH。
或者,在图4所示检测中继节点下行控制信道的系统的基础上,本发明系统还包括:通知单元(未图示),设置于所述网络侧,用于通知RN承载的R-PDCCH子集范围;
所述确定单元依次对所通知的子集范围内的子集进行盲检测,直到确定出自身的R-PDCCH。
或者,在图4所示检测中继节点下行控制信道的系统的基础上,本发明系统还包括:通知单元,设置于所述网络侧,用于隐含通知RN承载的R-PDCCH子集;
上述确定单元42依次对隐含通知的子集进行盲检测,直到确定出自身的R-PDCCH。其中,所述隐含通知是指,RN的R-PDCCH具体所在的子集索引号,由RN ID或者子集的总数或者预留的PRB总数而唯一确定或者上述三个参数的任意组合共同确定。
上述分配单元41进一步将一个子集分配给RN时,上述确定单元42进一步在所通知的子集中检测出所述RN的R-PDCCH。
在图4所示检测中继节点下行控制信道的系统的基础上,本发明系统还包括:
PRB索引信息通知单元,用于在RN初始接入时,利用PDCCH通知RN承载R-PDCCH的PRB索引信息;或者,利用高层信令通知RN承载R-PDCCH的PRB索引信息。
上述划分单元40进一步固定或半静态固定子集的总数及大小;上述分配单元41进一步固定或半静态固定承载RN的R-PDCCH子集的索引号;
上述确定单元42进一步确定出承载所述RN的R-PDCCH的固定或半静态固定子集,并在所确定的子集中检测出自身的R-PDCCH。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图4所示的检测中继节点下行控制信道的系统是为实现前述的检测中继节点下行控制信道的方法而设计的,上述各处理单元的实现功能可参照前述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图中的各处理单元的功能可通过运行于处理器上的程序而实现,也可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而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1)

1.一种检测中继节点下行控制信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侧将中继节点下行控制信道(R-PDCCH)的可用资源划分为子集(subset),并将所述子集中的至少一个分配给中继节点(RN);
RN在所分配的子集中确定自身的R-PDCC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子集中的至少一个分配给RN具体为:
仅将一个子集分配给RN,或者将所有子集分配给R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网络侧将R-PDCCH的可用资源划分为子集具体为:
利用网络侧预留的用于承载R-PDCCH的物理资源块(PRB)的总数来确定子集划分方式;
或者,利用信道带宽来确定每种信道带宽下对应的子集划分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PRB的总数来确定子集的划分方式具体为:
每一预留的PRB总数对应于一种子集划分方式,或每一预留的PRB总数对应于两种以上的子集划分方式;
利用信道带宽来确定每种信道带宽下对应的子集总数具体为:
每种信道带宽对应于一种子集划分方式,或每种信道带宽对应于两种以上的子集划分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侧不通知RN所属的子集;
RN在所分配的子集中确定自身的R-PDCCH具体为:RN根据承载R-PDCCH的PRB总数或信道带宽确定出子集划分方式,依次对所确定出的子集进行盲检测,直到确定出自身的R-PDCCH;或者,不能确定出子集划分方式时,对所有的子集划分方式对应的子集分别进行盲检测,直到确定出自身的R-PDCC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侧隐含通知RN承载R-PDCCH的子集;
RN在所分配的子集中确定自身的R-PDCCH具体为:RN依次对隐含通知的子集进行盲检测,直到确定出自身的R-PDCCH。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隐含通知是指,RN的R-PDCCH具体所在的子集索引号,由RN ID或者子集的总数或者预留的PRB总数而唯一确定或者上述三个参数的任意组合共同确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网络侧将一个子集分配给RN时,RN在所分配的子集中确定自身的R-PDCCH具体为:RN在所述子集中检测出自身的R-PDCCH。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RN初始接入时,利用下行控制信道(PDCCH)通知RN承载R-PDCCH的PRB索引信息;
或者,利用高层信令通知RN承载R-PDCCH的PRB索引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承载下行授权信息和/或上行授权信息的PRB索引信息通知给RN。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网络侧将R-PDCCH的可用资源划分为子集,并将所述子集中的至少一个分配给RN,具体为:
固定或半静态固定子集的总数及大小,以及承载RN的R-PDCCH子集的索引号;
RN在所分配的子集中确定自身的R-PDCCH具体为:
RN确定出承载自身R-PDCCH的固定或半静态固定子集,并在所确定的子集中检测出自身的R-PDCCH。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固定或半静态固定下行授权信息和/或上行授权信息的总数及大小,以及承载下行授权信息和/或上行授权信息的PRB索引号。
13.一种检测中继节点下行控制信道的系统,应用于含有RN的通信网络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划分单元、分配单元和确定单元,所述划分单元和所述分配单元设置于网络侧,所述确定单元设置于RN;其中,
划分单元,用于将网络侧的R-PDCCH可用资源划分为子集;
分配单元,用于将所述子集中的至少一个分配给RN;
确定单元,用于在所分配的子集中确定RN的R-PDCCH。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单元进一步地,仅将一个子集分配给RN,或者将所有子集分配给RN。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划分单元进一步地,利用网络预留的用于承载R-PDCCH的PRB的总数来确定子集划分方式;或者,利用信道带宽来确定每种信道带宽下对应的子集划分方式;其中,每一预留的PRB总数对应于一种子集划分方式,或每一预留的PRB总数对应于两种以上的子集划分方式;或者,每种信道带宽对应于一种子集划分方式,或每种信道带宽对应于两种以上的子集划分方式。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通知单元,设置于网络侧,用于不通知RN该RN所属的子集;
所述确定单元进一步根据预留的PRB总数或信道带宽确定出子集划分方式,并依次对所确定出的子集进行盲检测,直到确定出所述RN的R-PDCCH;或者,不能确定出子集划分方式时,对所有的子集划分方式对应的子集分别进行盲检测,直到确定出自身的R-PDCCH。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通知单元,设置于所述网络侧,用于隐含通知RN承载的R-PDCCH子集;
所述确定单元依次对隐含通知的子集进行盲检测,直到确定出自身的R-PDCCH。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隐含通知是指,RN的R-PDCCH具体所在的子集索引号,由RN ID或者子集的总数或者预留的PRB总数而唯一确定或者上述三个参数的任意组合共同确定。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单元进一步将一个子集分配给RN时,所述确定单元进一步在所通知的子集中检测出所述RN的R-PDCCH。
20.根据权利要求13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PRB索引信息通知单元,用于在RN初始接入时,利用PDCCH通知RN承载R-PDCCH的PRB索引信息;或者,利用高层信令通知RN承载R-PDCCH的PRB索引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划分单元进一步固定或半静态固定子集的总数及大小;所述分配单元进一步固定或半静态固定承载RN的R-PDCCH子集的索引号;
所述确定单元进一步确定出承载所述RN的R-PDCCH的固定或半静态固定子集,并在所确定的子集中检测出自身的R-PDCCH。
CN201010260808.5A 2010-08-18 2010-08-18 一种检测中继节点下行控制信道的方法及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782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60808.5A CN102378213B (zh) 2010-08-18 2010-08-18 一种检测中继节点下行控制信道的方法及系统
PCT/CN2011/076142 WO2012022195A1 (zh) 2010-08-18 2011-06-22 一种检测中继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60808.5A CN102378213B (zh) 2010-08-18 2010-08-18 一种检测中继节点下行控制信道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78213A true CN102378213A (zh) 2012-03-14
CN102378213B CN102378213B (zh) 2015-12-16

Family

ID=45604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6080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78213B (zh) 2010-08-18 2010-08-18 一种检测中继节点下行控制信道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78213B (zh)
WO (1) WO201202219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346915B1 (ko) * 2000-07-27 2002-08-03 김용숙 폴리비닐아세탈 스폰지의 제조방법
CN105451271A (zh) * 2014-09-05 2016-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管理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8289A (zh) * 2008-09-23 2009-03-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物理资源的表示方法和装置
CN101771462A (zh) * 2008-12-31 2010-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载波系统中下行控制信道资源分配方法及设备
US20100195586A1 (en) * 2009-02-05 2010-08-05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Multiband-ope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02828B (zh) * 2009-11-03 2013-01-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分配方法及系统、盲检测方法、基站、用户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8289A (zh) * 2008-09-23 2009-03-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物理资源的表示方法和装置
CN101771462A (zh) * 2008-12-31 2010-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载波系统中下行控制信道资源分配方法及设备
US20100195586A1 (en) * 2009-02-05 2010-08-05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Multiband-ope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EC GROUP: ""R-PDCCH blind decoding for Frequency Diversity and Frequency Selective R-PDCCH transmissions"", 《TSG-RAN WG1#61BIS R1-103834》 *
ZTE: ""R-PDCCH interleaving in CRS"", 《TSG-RAN WG1 #62 R1-104559》 *
ZTE: ""The blind decoding of R-PDCCH"", 《TSG-RAN WG1 #61BIS R1-103580》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346915B1 (ko) * 2000-07-27 2002-08-03 김용숙 폴리비닐아세탈 스폰지의 제조방법
CN105451271A (zh) * 2014-09-05 2016-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5451271B (zh) * 2014-09-05 2019-07-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管理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022195A1 (zh) 2012-02-23
CN102378213B (zh) 2015-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329949B1 (ko) 뉴머롤러지를 이용한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그리고 뉴머롤러지를 이용한 스케줄링 방법 및 장치
RU2560104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отображения ресурсов в системе ofdm
CN102484843B (zh)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KR101810277B1 (ko) 기지국 장치, 통신 방법, 단말 장치 및 집적 회로
US905551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gnaling a location of a control channel
JP5792801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リソースを割り当てる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CN108200651B (zh) 无线通信控制信道系统和方法
KR102047577B1 (ko) 협대역 epdcch를 이용한 기계형 통신을 위해 가상 캐리어 상의 자원 할당을 위한 이동 통신 시스템, 네트워크 엘리먼트, 및 방법
RU2627028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связи
RU2546660C1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и приема сигнализации управления для пользовательского оборудования в системе связи lte
CN104272843B (zh) 通信设备及其方法、通信装置及其方法、通信系统和记录介质
CN102843748B (zh) 一种确定搜索空间的方法及装置
WO201305613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ata channel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CN109964466B (zh) 参数集相关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映射
US871179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extension information of component carri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GB2510315A (en) Transmitting a sleep indication signal to a communications device in the narrow band control channel of a virtual carrier
CN102378213B (zh) 一种检测中继节点下行控制信道的方法及系统
US994924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s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448082B (zh) 一种中继节点的公共搜索空间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EP2767103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ata channel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KR20140076478A (ko) 기지국의 제어 채널 전송 방법 및 단말의 제어 채널 수신 방법, 그 장치
KR20140047532A (ko) 기지국의 제어 채널 전송 방법 및 단말의 제어 채널 수신 방법, 그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16

Termination date: 201708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