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68761B - Td-scdma/ip双网协作多媒体电话、系统和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Td-scdma/ip双网协作多媒体电话、系统和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68761B
CN102368761B CN201110063316.1A CN201110063316A CN102368761B CN 102368761 B CN102368761 B CN 102368761B CN 201110063316 A CN201110063316 A CN 201110063316A CN 102368761 B CN102368761 B CN 1023687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lephone terminal
communication
multimedia telephone
information
scdm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6331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68761A (zh
Inventor
陈建国
廖永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 Kai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FANWANG VIDE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FANWANG VIDE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FANWANG VIDE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06331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687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687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687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687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6876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TD-SCDMA/IP双网协作多媒体电话、系统和通信方法,具体是在多媒体电话终端上使用TD-SCDMA芯片组模块进行信道接入,实现话音经TD-SCDMA芯片组模块的电路域信道接入TD-SCDMA网、视频或多媒体数字信息经TD-SCDMA芯片组模块的分组域信道接入IP网,以终端电话号码为其定位标识,通过IP网上服务器系统的协作实现终端的网络寻址和交换,从而实现终端间基于IP网的非音频通信,语音和视频在达到对方终端后再同步还原。本发明实现了双网通信的融合,既保证了语音通信的低延时与高质性,又满足了高清大显示屏较大信息量的视频通信要求,还有效地实现了业务的按需灵活扩展。

Description

TD-SCDMA/IP双网协作多媒体电话、系统和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多媒体电话上实现无线可视通信及多媒体广告精准推播的终端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在传统的多媒体电话上实现语音走TD-SCDMA网、非语音数据及视频信号走IP网的TD-SCDMA/IP双网协作无线可视多媒体通信终端、多媒体通信系统和基于该系统的通信方法,可以实现基于IP网的多媒体通信逻辑交换、寻址定位、运营管理、业务计费及广告推送等增值业务。
背景技术
采用现有的音视频在同一信道传输的可视通信技术,由于视频信号的信息量较大,对音频信号传输速率及质量将会造成很大降低,造成音频信号的高延迟,而可视通话中使用者对音频延迟往往较为敏感,总体感觉就是音频质量下降,可见音频与视频同时传输时较低的传输速率对于使用的负面影响较大。
在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Muliiple 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存取)系统中,目前的移动多媒体业务是作为电路域的一种承载业务来实现的,在其电路交换无线网络(TD-SCDMA网络)上提供了实时视频、音频或数据等媒体格式的组合通信,并具备基于电路域的计费功能。电路域可视电话在RDI/UDI模式下,传输速率是56kbps/64kbps,视频、音频的编解码处理是在TD-SCDMA芯片模块内进行,其音/视频编解码速率及传输速率较低,不能适应较大屏幕的实时视频要求,且不同3G标准的网络间,可视通信、多媒体应用的互通技术也较为复杂、成本高。
采用家庭用固定多媒体电话,一般被设计成能适应多业务用途,需要采用较高分辨率的大显示屏(如7英寸屏),因此对视频压缩与传输要求更高,常用的视频压缩与传输技术难以满足其要求,容易出现视频延迟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TD-SCDMA/IP双网协作多媒体电话、系统和通信方法,能够实现较高的传输速率及编解码速率,提供低延迟、高质性的音频通信,并能够满足高清大显示屏较大信息量的视频通信要求,并且易于按业务需求的发展进行系统应用扩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TD-SCDMA/IP双网协作多媒体电话,包括多媒体电话主电路和TD-SCDMA芯片组电路,所述TD-SCDMA芯片组电路设有电路域信道、分组域信道和控制域电路,所述电路域和分组域信道的一端分别设有电路域I/O接口和分组域I/O接口,另一端连接同一个用于对外通信的RF模块,所述主电路设有音频处理电路、视频处理电路、视频编/解码电路和拨号/振铃处理电路,所述音频处理电路一端用于连接扬声器和话筒,另一端连接所述电路域I/O接口,所述视频处理电路一端用于连接显示屏和摄像头,另一端经所述视频编/解码电路连接所述分组域I/O接口,所述拨号/振铃处理电路连接所述控制域电路,用于读写拨号/振铃信息。
所述视频编/解码电路包括相互电连接的视频编/解码格式处理模块和视频编/解码模块,视频数据可在两模块间双向流动,所述视频编/解码格式处理模块用于视频数据的格式转换,将来自所述摄像头的原始视频数据转换为适应格式后传至所述视频编/解码模块和/或显示屏,将接收自所述视频编/解码模块的视频数据转换为适于显示屏显示的视频数据后传至所述显示屏,所述视频编/解码模块用于对接收自所述视频编/解码格式处理模块的视频数据进行编码以形成适于网络传输的视频数据传至所述分组域电路,并对接收自所述分组域电路的视频数据进行解码以形成适于所述视频编/解码格式处理模块进行处理的视频数据。
所述多媒体电话主电路中还设有数字媒体处理器、键盘/电话控制单片机、接口控制单片机和Nand-flash存储器,所述接口控制单片机分别与所述数字媒体处理器、键盘/电话控制单片机和Nand-flash存储器连接,所述拨号/振铃处理电路还与所述键盘/电话控制单片机连接,所述视频编/解码模块经所述数字媒体处理器连接所述分组域I/O接口。
一种TD-SCDMA/IP双网协作多媒体电话通信系统,包括TD-SCDMA电路交换网和IP网以及主、被叫多媒体通信终端,所述主、被叫多媒体通信终端为前述的任意一种TD-SCDMA/IP双网协作多媒体电话,所述电路域信道和分组域信道传输的信号分别经所述TD-SCDMA电路交换网和IP网传输。
一种TD-SCDMA/IP双网协作多媒体电话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用于前述的任意一种TD-SCDMA/IP双网协作多媒体电话通信系统,该方法的核心是:主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通过拨号发起通信连接,通过所述TD-SCDMA电路交换网传输语音信息,以电话号码作为所述多媒体电话终端的定位标识,利用所述交换服务器建立和维护的所述多媒体电话终端的电话号码与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实现对所述主、被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的网络寻址和交换,打通主、被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之间基于IP网的非音频通信连接通道。
所述通信方法优选采用如下可视通信交换协议实现主、被叫多媒体电话终端之间非音频通信连接通路的建立:交换服务器从主、被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分别发来的拨打申请通信帧与电路振铃响应帧中取出双方的定位标识及在线信息,进行交换后再分别反馈给主、被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双方多媒体电话终端从反馈信息中获取对方的IP地址并互发通信连接帧。
所述交换服务器保存并维护有用于登记和更新多媒体电话终端的IP信息与电话号码间映射关系的区域交换逻辑表,利用所述交换服务器,优选采用如下具体步骤实现所述网络寻址和交换:
(1)主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摘机拨号时,捕获所拨出的号码,向交换服务器发送含有其用户信息和已拨号码的拨号请求通信帧,打通主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到所述交换服务器的通路;
(2)被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收到振铃后,从硬件中断进程中取到主叫电话号码及主叫拨号,向所述交换服务器发送含有其用户信息和来电号码的振铃响应帧,打通被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到所述交换服务器的通路;
(3)所述交换服务器从所述拨号请求通信帧中取所需信息更新到区域交换逻辑表中,登记主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的IP信息与电话号码的映射关系;
(4)所述交换服务器收到振铃响应帧后,从中取出所需信息更新到所述区域交换逻辑表中,登记被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的IP信息与电话号码的映射关系;
(5)所述交换服务器检索所述区域交换逻辑表,取出主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的用户信息,构造对被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的连接发起帧,向被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发送,取出被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的用户信息,构造对主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的连接发起帧,向主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发送,实现网络寻址与交换;
(6)主、被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从各自收到的所述连接发起帧中取出对方的网络地址并以对方的网络地址作为目标地址,互发通信连接帧,以打通双方间的非音频通信连接通路;
所述用户信息包括所述多媒体电话终端的ID、电话号码、内网IP+NAT端口ID和外网IP+NAT端口。
所述交换服务器收到拨号请求通信帧后,将其中的已拨号码与所述交换服务器所在区域的国家号、区号对比以判断本次通信请求是否为跨区通信请求,对于跨区通信请求,主、被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分别与其各自所在区域的交换服务器进行通信,即主、被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分别将拨号请求通信帧和振铃响应帧发送给各自所在区域的交换服务器,主、被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所在区域的交换服务器各自保存并维护有区域交换逻辑表和在线区域服务器信息表,所述在线区域服务器信息表用于记录各在线交换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及其所服务区域的国家号和区号信息,主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所在区域的交换服务器从所述拨号请求通信帧中取所需信息更新到区域交换逻辑表中,登记主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的IP信息与电话号码的映射关系,然后进行是否跨区通信请求的判断,当判断为跨区通信请求,从在线区域服务器信息表中查出被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所在区域的交换服务器的地址,并向被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所在区域的交换服务器转发拨号请求通信帧,被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所在区域的交换服务器收到振铃响应帧后,从中取出所需信息更新到所述区域交换逻辑表中,登记被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的IP信息与电话号码的映射关系,然后检索区域交换逻辑表取出主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的用户信息,构造对被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的连接发起帧,向被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发送,取出被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的用户信息,构造对主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的连接发起帧,向主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所在区域的交换服务器发送,主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所在区域的交换服务器再转发到主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实现网络寻址与交换。
所述通信方法优选包含电路验证过程,即被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将从所述电路域电路取到的来自TD-SCDMA电路交换网的主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的信息与从分组域电路取到的来自所述IP网的非音频交换信息中的主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的信息进行匹配,如果匹配不通过,则拒绝主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的非音频通信请求。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由于使用TD-SCDMA芯片组电路并与多媒体电话的主电路进行巧妙地结合,实现了多媒体数据的分割,即多媒体语音成份经过电路域信道由TD-SCDMA电路交换无线网传输、非语音成份的数据及视频信号经过分组域数据信道进入IP网的双网协作传输,到达对端后再同步还原,既保持了原来的电路域语音通信方式,保证了语音通信的低延时与高质性,又使得少了语音信息的纯视频信息数据更简洁、高效,对带宽要求降低,便于采用高效视频压缩技术,因此能够满足高清大显示屏较大信息量的视频通信要求,能为各类IP增值业务提供高性能的基础平台;
(2)由于加入了TD-SCDMA芯片组电路,充分利用了TD-SCDMA网的无线接入技术,实现了无线可视通信,使传统的家用固定多媒体电话容易地成为无线多媒体可视移动固话;
(3)由于在TD-SCDMA芯片组电路外的多媒体电话主电路部分进行视频编/解码,视频对TD-SCDMA芯片组电路来说是透明的数据信息,使得本发明的多媒体电话可与PSTN、GSM、WCDMA电话语音互通,且本发明的视频通信模式与技术可以被复制应用到PSTN+ADSL/LAN/Wi-Fi、GSM+Wi-Fi等其他双网可视电话方案,以实现多种网络情况下的多媒体互通,极具参考价值;
(4)由于以电话号码作为多媒体电话的定位标识,利用IP网上的交换服务器系统建立和维护多媒体电话终端的电话号码与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实现了基于IP网的电话号码与IP地址间的动态解析,完成了双方多媒体电话终端的网络寻址和交换,在无需使用新的号码段的情况下,即可充分利用IP网上的功能服务器实现通信逻辑交换、寻址定位、运营管理、业务计费及广告推送等增值业务,有利于IP增值业务实现基于电话号码的业务定位与认证;
(5)由于实现了IP网技术框架内的可视通信和其他多媒体服务,使得相应业务继承了IP网的业务灵活性,易于按业务需求的发展进行系统应用扩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双网协作多媒体电话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双网协作多媒体电话的硬件构成及连接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双网协作多媒体电话通信系统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视频通信交换与握手协议过程图;
图5为本发明的双网协作多媒体电话拨打呼叫程序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的双网协作多媒体电话来电振铃程序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的双网协作多媒体电话NAT穿透程序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的双网协作多媒体电话视频处理程序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的双网协作多媒体电话视频互通协商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双网协作多媒体电话视频互通终止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双网协作多媒体电话的登录及注册过程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双网协作多媒体电话的注册及注销协议图;
图13为本发明的视频通信心跳与计费的协议过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D-SCDMA/IP双网协作多媒体电话,包括多媒体电话主电路2和TD-SCDMA芯片组电路1,所述TD-SCDMA芯片组电路的原理和实现方法与TD-SCDMA标准完全相同,可以采用DTM6211芯片组,该电路包括电路域、分组域和控制域电路,电路域和分组域电路分别对应电路域信道和分组域(数据)信道,所述电路域和分组域信道的一端分别设有电路域I/O接口和分组域I/O接口,另一端连接同一个用于对外通信的RF模块[104],所述RF模块的对外通信接口为所述TD-SCDMA/IP双网协作多媒体电话的对外通信接口,所述主电路的音频处理电路的一端用于连接扬声器和话筒,另一端连接所述电路域I/O接口,与电路域信道一起构成多媒体电话内部的音频传输通道,所述主电路的视频处理电路一端用于连接显示屏和摄像头,另一端经所述主电路的视频编/解码电路连接所述分组域I/O接口,与分组域信道一起构成多媒体电话内部的非音频传输通道,所述主电路的拨号/振铃处理电路连接所述控制域电路,用于读写拨号/振铃信息。
所述视频编/解码电路包括相互电连接的视频编/解码格式处理模块[203-2]和视频编/解码模块(如H.264视频编/解码器)[204-2],视频数据可在两模块间双向流动,所述视频编/解码格式处理模块用于视频数据的格式转换,将接收自所述摄像头的YIJV422格式原始视频数据转换为适应格式后传至所述视频编/解码模块和/或显示屏,将接收自所述视频编/解码模块的视频数据转换为适于显示屏显示的RGB565格式视频数据后传至所述显示屏(如液晶显示屏),所述视频编/解码模块用于对接收自所述视频编/解码格式处理模块的视频数据进行编码以形成适于网络传输的视频数据,如H.264格式视频数据,并对接收自所述分组域电路的视频数据进行解码以形成适于所述视频编/解码格式处理模块进行处理的视频数据。
所述主电路的作用主要有二:一是实现视频通信,采用摄像头与显示屏进行视频数据采集与显示,通过相关图像处理算法可以把摄像头采集到的YIJV422格式原始视频数据,转换为符合液晶显示屏显示的RGB565格式视频数据与符合网络传输的H.264格式视频数据流。经过位于IP网络的视频交换服务器中介握手,视频数据流可以以P2P方式传送到达对方多媒体电话终端解码显示;二是对其他视频、音频信号进行采集、编码、显示,支持其他多媒体服务。
采用主电路对多媒体视频信息进行处理,与现有技术将视频信息与音频信息同时由TD-SCDMA芯片组进行处理相比,简化了音/视频信息的编解码程序,提高了其编解码的效率,有效提高了对音/视频信息的处理速度,还提高了音/视频信息数据的压缩率,减少了数据传输流量,提高了音/视频信息的传输速率。
图1所示为所述多媒体电话主电路的一种实施例的原理图,包括模拟信号处理部分[201]、数字信号预处理部分[202]、编解码部分[203]、主控系统及接口部分[204]、存储部分[205]以及摄像头、液晶显示屏、USB等外部设备接口。模拟信号处理部分[201]包括音频模拟信号处理部分[201-1]和视频模拟信号处理部分[201-2],数字信号预处理部分[202]包括音频预处理部分[202-1]和视频预处理部分[202-2],编/解码部分[203]包括音频部分[203-1]和视频部分[203-2],存储部分[205]包括SDIO接口[205-3]、SDRAM存储器[205-2]、Nand-flash接口[205-1],应用程序和相关数据存储于Nand-flash[205-1]中;主控系统及接口部分[204]包括数字媒体处理器核DSP[204-4]、音频MPEG3编/解码模块[204-1]、视频编/解码模块H.264[204-2]、键盘/电话控制单片机[204-5]、接口控制单片机[204-3]以及视频拨号/振铃处理模块[204-6]。
对于模块[204-2],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适宜于网络传输的其他标准的视频编/解码模块,如AVS编/解码模块、AVC编/解码模块等。
图2所示为该实施例的硬件构成及连接示意图,所述多媒体电话主电路2优选采用飞思卡尔(Freescale)i.MX27处理器和微控制器MSP430为主构成,TD-SCDMA芯片组电路1优选采用联芯科技的TD-SCDMA无线模块DTM6211。
Freescale公司的i.MX27多媒体应用处理器是基于ARM926EJ-S微处理器核,包括MPEG-4、H.263和H.264视频CODEC,工作速率高达400MHz,具有先进的特性和低功耗性能,片内缓存系统支持Linux、WinCE等多种高级的操作系统。i.MX27拥有视频处理子系统,包括视频处理前端和后端,有数字视频接口、CCD/CMOS接口、预览引擎、硬件缩放器、支持多种LCD屏,内部集成视频编码器和4个DAC,支持模拟视频输出。i.MX27支持NAND Flash启动,可同时支持三个MMC/SD/SDIO接口,内含索尼的MemSt i ck Pro控制器、六个UART接口、两个I2C和三个CSPI,同时支持AC97和I2S声卡。i.MX27既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应用处理器,同时又是一个功能强劲的视频编/解码处理器。
MSP430F169单片机是美国德州仪器(TI)公司生产的高集成度、高精度的单芯片系统(SOC),是具有低功耗的flash 16-bit RISC微控制器。利用它作键盘/听筒事件、拨号/来电事件的控制核心,可以极大地简化系统硬件电路,提高系统的性价比。MSP430单片机集中体现了现代单片机先进的低功耗设计理念,它包括一个片内DCO和两个晶体振荡器,有五种低功耗模式,可以通过软件对内部时钟系统进行不同设置来控制芯片工作方式,达到低功耗性能。
所述TD-SCDMA芯片组电路优选采用TD-SCDMA无线模块DTM6211,该模块支持上下行非对称数据传输能力,上下行数据传输速率可分别达到384kbps;支持UART和USB两种通信接口,使用更为方便和灵活,可以满足不同主控设备的需求;采用2.9mm装配高度的超薄设计,使其可以方便应用于智能设备和各类数据卡中;内部集成TCP/IP协议,可以方便连接IP网。
DTM6211内部有通话语音的编解码处理功能,语音I/O连到主电路2的WM8974音频前置电路,由主电路放大,实现通话语音在主电路输入/输出,由DTM6211进行处理及RF收发,TD-CDMA语音通话的呼叫建立与控制管理也在DTM6211中进行。可视通话的视频CMOSSensor连接模块从摄像头采集,由CSI接口连入i.MX27,视频在i.MX27芯片内进行H.264编/解码,i.MX27的视频输出送7″LCD显示,i.MX27的视频流通过UART与DTM6211的分组域数据信道进行通信连接。MSP430F169微处理器统一处理键盘输入、拨号/来电振铃信息,在DTM6211的RI接口读取TD-SCDMA控制域的来电振铃信息、传送拨号、建立呼叫,MSP430F169与i.MX27的地址总线、数据总线连接,共享通话控制信息,在i.MX27内通过软件方式实现TD-SCDMA电路域的话音通信与分组域的视频通信的同步控制,使音、视频达到对端终端后进行音频和视频的汇合与同步。AT89C2501控制芯片专用于存储主被叫号、处理拨号/来电状态,协助MSP430F169进行呼叫管理与同步。
整个多媒体电话的电源管理采用带双路低噪声线性调节器和双路DC/DC降压转换器的LM26480,LM26480是一款针对小功率数字应用而优化的多功能、可编程电源管理单元,集成了两个高效的1.5A降压DC/DC变换器(Buck)和两个300mA的线性调节器(LDO),输入1.5V、1.4V、1.8V、2.75V、3.3V、5V多种电压,满足i.MX27、DTM6211及其它部电路的多种供电要求。
当进行可视通话发送时的信号处理过程是:音、视频模拟信号处理部分[201]采集或接收音、视频输入信号,送入数字信号预处理部分[202]进行预处理之后,一方面,通话音频经UART接口直接送入TD-SCDMA芯片组部分的音频I/O[101-1],经过音频编/解码器[102-1]处理后,进到TD-SCDMA的电路域信道,从TD-SCDMA网传输,另一方面,视频送到视频编/解码模块[203-2]进行编码格式处理,再进入主控部分的H.264编解码器[204-2]进行编码,形成H.264格式视频数据码流,通过DSP[204-4]调度,经UART接口送入TD-SCDMA芯片组部分的数据通道模块[101-2],进到TD-SCDMA的分组域信道,从IP网传输。
当可视通话接收时,信号处理过程是:TD-SCDMA芯片组电路部分从RF模块[104]收到TD-SCDMA网传输来的话音信息及IP网传输来的视频信息,一方面,音频信息经过音频编解码器[102-1]处理,送TD-SCDMA芯片组内的音频I/O[101-1],经过UART接口直接送到可视电话主电路部分2的数字信号预处理部分[202]进行预处理,再经模拟信号处理部分[201]输出;另一方面,视频数据信息经TD-SCDMA芯片组内的数据通道模块[101-2],送用户数据接口,经过UART送到可视电话主电路部分[2]的主控系统与接口部分[204],由DSP[204-4]进行调度,由H.264编解码器[204-2]进行解码,再进入视频编/解码格式处理模块[203-2]进行格式处理,再送模拟信号处理部分[201]输出视频。
拨号时的信号处理过程是:
(1)发起TD-SCDMA呼叫过程:用户在可视电话终端座机上拨号时,键盘/电话控制单片机[204-5]监视用户操作事件,送拨号/振铃处理器[204-6]处理,生成控制信令,送TD-SCDMA芯片组模块的系统控制部分[101-3],建立呼叫过程。
(2)发起视频连接过程:接口控制单片机[204-3]从键盘/电话控制单片机[204-5]取到用户操作事件中的拨打号码,同时从Nand-flash[205-1]中读取出本机的机身唯一标识ID及本机电话号码,把拨打号码、本机号码、本机ID送DSP[204-4]处理,生成分组数据包,经TD-SCDMA芯片组内的数据通道模块[101-2],经IP网传送到交换服务器,发起视频通信握手交换过程,进行地址解析,进入交换等待列队。
(3)当未接通挂机时,其处理过程是:键盘/电话控制单片机[204-5]监视到挂机事件,一方面,送拨号/振铃处理器[204-6]处理,生成挂机信令,送TD-SCDMA芯片组模块的系统控制部分[101-3],取消TD-SCDMA呼叫过程,另一方面,从Nand-flash[205-1]中读取出本机的机身唯一标识ID及本机电话号码,把拨打号码、本机号码、本机ID送DSP[204-4]处理,生成分组数据包,经TD-SCDMA芯片组内的数据通道模块[101-2],从IP网传送到交换服务器,从交换等待列队中取消本次交换等待。
振铃时的信号处理过程是:
(1)生成来电振铃信号:来电时TD-SCDMA芯片组收到振铃信号,经UART从芯片组模块的系统控制部分[101-3]取到振铃控制信息,把振铃状态及主叫号码经电路送到可视电话主电路[2]中的拨号/振铃处理器[204-6]处理,产生来电显示及振铃,同时,还送键盘/电话控制单片机[204-5],再经接口控制单片机[204-3]到DSP[204-4]处理,调来“来电多媒体名片”程序,经TD-SCDMA分组数据信道从IP网上的注册服务器取到主叫用户的多媒体名片信息,在终端上以多媒体名片的方式展示来电。
(2)响应来电振铃过程:键盘/电话控制单片机[204-5]监视到摘机应答事件,一方面,送拨号/振铃处理器[204-6]处理,生成控制信令,经UART送TD-SCDMA芯片组模块的系统控制部分[101-3],建立呼叫响应过程,另一方面,从Nand-flash[205-1]中读取出本机的机身唯一标识ID及本机电话号码,把拨入号码、本机号码、本机ID送DSP[204-4]处理,生成分组数据包,经TD-SCDMA芯片组内的数据通道模块[101-2],从IP网传送到交换服务器,从交换等待队列根据主、被叫号码匹配选取交换等待,交换服务器进行交换处理,分别向主叫及被叫终端发送视频连接命令包,连接命令包封装有主被叫双方的标识ID、电话号码、对方视频通信用的IP地址与端口。
(3)建立视频通信:经TD-SCDMA分组数据信道从IP网上收到交换服务器发来的视频连接命令包,取到对端的标识ID、电话号码、IP地址与端口信息,开始视频通信过程及计费过程。
如图3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TD-SCDMA/IP双网协作多媒体电话通信系统,包括TD-SCDMA电路交换网和IP网以及主、被叫多媒体通信终端,所述主、被叫多媒体通信终端为前述的任意一种TD-SCDMA/IP双网协作多媒体电话,所述电路域信道和分组域信道传输的信号分别经所述TD-SCDMA电路交换网和IP网传输。
所述IP网中设有通过相互间分工协作对所述多媒体通信终端进行入网管理、业务认证和非语音通信的中介握手和信息交换的注册服务器、业务支撑服务器和交换服务器,这些服务器为实现位于IP网的视频通信提供支撑。所述注册服务器、业务支撑服务器和交换服务器之间互相通信连接,所述注册服务器和交换服务器又分别与所述多媒体通信终端通信连接。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各类服务器通常为多个,因此通常也可以分别称之为系统,如交换服务器系统。
在本发明的通信系统中,TD-SCDMA/IP双网协作多媒体电话终端整合应用了TD-SCDMA芯片组电路的电路域信道与分组域信道,由TD-SCDMA的多个数据信道进行并发式的尽力传送,在无线接入段,以多信道绑定的方式接入IP网,语音走电路域信道,视频经分组域信道接入,视频、控制信令等非通话音频数据通过IP网传送,在IP网上寻址交换及计费,音、视频达到对端终端后再进行音频和视频的汇合与同步。
本发明的信道模式不同于TD-SCDMA芯片组本身提供的电路域可视电话技术,音频通过TD-SCDMA电路交换网进行传输可以有效提高音频的编解码及传输速率,保证了可视通话中音频的低延迟和高质性,另一方面,除接入段外,非语音的视频或多媒体数字信息不走TD-SCDMA网,视频或多媒体数字信息在多媒体电话中编解码处理后,经TD-SCDMA芯片模块的多数据信道接入IP网,经IP网交换与传输,少了语音信息的纯视频信息的数据更简洁、高效,其对于带宽的要求也相应降低,还可以选用高效视频压缩技术,更加有效地提高了视频信号的编解码速率、传输速率和传输效果,从而能够满足高清大屏幕的要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前述各种TD-SCDMA/IP双网协作多媒体电话通信系统的TD-SCDMA/IP双网协作多媒体电话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其核心是:主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通过拨号发起通信连接,通过所述TD-SCDMA电路交换网传输语音信息,以电话号码作为所述多媒体电话终端的定位标识,利用所述交换服务器建立和维护的所述多媒体电话终端的电话号码与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实现对所述主、被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的网络寻址和交换,打通主、被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之间基于IP网的非音频通信连接通道。
所述TD-SCDMA/IP双网协作多媒体电话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主要采用如下可视通信交换协议实现主、被叫多媒体电话终端之间非音频通信连接通路的建立:交换服务器从主、被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分别发来的拨打申请通信帧与电路振铃响应帧中取出双方的定位标识及在线信息,进行交换后再分别反馈给主、被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双方多媒体电话终端从反馈信息中获取对方的IP地址并互发通信连接帧。当主、被叫多媒体电话终端不在同一个区域时,所述交换服务器包括主、被叫多媒体电话终端各自所在区域的交换服务器。
下面结合图4,以建立基于IP网的非音频P2P通信为具体实施例说明所述TD-SCDMA/IP双网协作多媒体电话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首先说明所涉及的交换服务器中存储的部分信息:
主、被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分别称为终端A、终端B)分别与其各自所在区域的交换服务器(分别简称为交换服务器SA、交换服务器SB)进行通信,各交换服务器都保存并维护有区域交换逻辑表和在线区域服务器信息表,所述区域交换逻辑表用于登记和更新多媒体电话终端的IP信息与电话号码间映射关系,所述在线区域服务器信息表用于记录各在线交换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及其所服务区域的国家号和区号信息。
当主、被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在同一个交换区时,优选采用如下具体步骤:
(1)终端A摘机拨号时,捕获所拨出的号码szPhoneB,向交换服务器发送拨号请求通信帧,每按一次键发送一帧,此帧有两个作用:打通终端A到交换服务器的通路(如果有NAT,穿透NAT),向交换服务器发送终端A的信息及拨号信息,请求交换,数据内容包括:本机ID、本机号码、已拨号码、本机内网IP+端口、本机外网IP+端口,其中,本机内网IP+端口、本机外网IP+端口属于用户信息。
(2)终端B收到振铃后,向交换服务器发出振铃响应帧。此帧有两个作用:打通终端B到交换服务器的通路(穿透NAT,如果有NAT),向交换服务器发送终端B的信息及来电号码,请求交换服务器验证交换,数据内容包含:本机ID、本机号码、来电号码、本机内网IP+端口、本机外网IP+端口。
(3)交换服务器收到拨号请求通信帧后,从帧中取出所需信息更新到区域交换逻辑表中,特别是终端A的IP信息与电话号码的映射关系。交换服务器把终端A信息及拨号放入拨号请求等待队列(等待队列需要定时维护,清除超时请求)。
(4)交换服务器收到终端B的振铃响应帧后,从帧中取信息更新到区域交换逻辑表中,特别是登记终端B的IP信息与电话号码的映射关系。同时,根据振铃响应帧中的来电号码检索拨号请求等待队列,如查找到终端A的信息,此过程相当于振铃验证了终端A、B间的通信请求,确认终端A、B间的通信关系。
(5)交换服务器检索区域交换逻辑表,取出终端A的信息(机身ID、内IP+端口、外IP+端口、电话号码),构造P2P连接发起帧,向终端B发送,取出终端B的信息(机身ID、内IP+端口、外IP+端口、电话号码),构造P2P连接发起帧,向终端A发送,从而实现网络寻址与交换。
(6)终端A接收到P2P连接发起帧,取得终端B的信息,特别是B的IP地址信息,构造一个P2P通信连接帧,帧内容任意,发送给终端B,它的功能是打通终端A到终端B的通路(如果终端A在内网,有防火墙NAT)。终端B接收到P2P连接发起帧,取得终端A的信息,特别是终端A的IP地址信息,构造一个P2P通信连接帧,帧内容任意,发送给终端A,它的功能是打终端B到终端A的通路(如果终端B在内网,有防火墙NAT),到此,终端A、B相互知悉对方的IP地址信息,且穿透NAT的通路也已打通,可能进行P2P通信。
当主、被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不在同一个交换区时,优选采用如下具体步骤:
(1)终端A摘机拨号时,捕获所拨出的号码szPhoneB,向交换服务器SA发送拨号请求通信帧,每按一次键发送一帧,此帧有两个作用:打通终端A到交换服务器SA的通路(如果有NAT,穿透NAT),向交换服务器SA发送终端A的信息及拨号信息,请求交换,数据内容包括:本机ID、本机号码、已拨号码、本机内网IP+端口、本机外网IP+端口,其中,本机内网IP+端口、本机外网IP+端口属于用户信息。
(2)终端B收到振铃后,向交换服务器SB发出振铃响应帧。此帧有两个作用:打通终端B到交换服务器SB的通路(穿透NAT,如果有NAT),向交换服务器SB发送终端B的信息及来电号码,请求交换服务器SB验证交换,数据内容包含:本机ID、本机号码、来电号码、本机内网IP+端口、本机外网IP+端口。
(3)交换服务器SA收到拨号请求通信帧后,从帧中取出所需信息更新到区域交换逻辑表中,特别是终端A的IP信息与电话号码的映射关系。接着,把拨号请求通信帧中的已拨号码与在线区域服务器信息表中的国家号、区号进行匹配处理,把已拨号码分解为:国家号、地区号、本地号,判断是区内通信还是跨区通信。如果是跨区通信,则按国家号+区号从在线区域服务器信息表查出终端B所在区域交换服务器SB地址,并向交换服务器SB转发拨号请求通信帧。
(4)交换服务器SB收到拨号请求通信帧,从帧中取出终端A的信息及拨号信息,放入拨号请求等待队列(等待队列需要定时维护,清除超时请求)。然后,向交换服务器SA发送跨区拨号请求响应帧(此帧可省),区域交换服务器SA收到后,向终端A发送请求通信响应帧(此帧可省)。
(5)交换服务器SB收到终端B的振铃响应帧后,从帧中取出所需信息更新到区域交换逻辑表中,特别是登记终端B的IP信息与电话号码的映射关系。同时,根据振铃响应帧中的来电号码检索拨号请求等待队列,如查找到终端A的信息,此过程相当于振铃验证了终端A、B间的通信请求,确认终端A、B间的通信关系。
(6)交换服务器SB检索区域交换逻辑表,取出终端A的信息(机身ID、内IP+端口、外IP+端口、电话号码),构造P2P连接发起帧,向终端B发送,取出终端B的信息(机身ID、内IP+端口、外IP+端口、电话号码),构造对终端A的P2P连接发起帧,向交换服务器SA发送,交换服务器SA再转发到终端A,从而实现网络寻址与交换。
(7)终端A接收到P2P连接发起帧,取得终端B的信息,特别是B的IP地址信息,构造一个P2P通信连接帧,帧内容任意,发送给终端B,它的功能是打通终端A到终端B的通路(如果终端A在内网,有防火墙NAT)。终端B接收到P2P连接发起帧,取得终端A的信息,特别是A的IP地址信息,构造一个P2P通信连接帧,帧内容任意,发送给终端A,它的功能是打通终端B到终端A的通路(如果终端B在内网,有防火墙NAT),到此终端A、B相互知悉对方IP地址信息,且穿透NAT的通路也已打通,可能进行P2P通信。
所述用户信息包括所述多媒体电话的ID、电话号码、内网IP+NAT端口ID和外网IP+NAT端口。
打通通信通道后,终端A、B可将寻址交换后所获得的地址作为目标地址,互发信息包进行P2P通信。
整个视频互通流程由拨号/振铃处理器[204-6]的信令触发,由软件程序实现。程序模块包括拨打呼叫处理、来电振铃处理、网络NAT穿透、视频采集/编解码调度、视频互通协商和视频互通终止协商模块,上述各模块的工作过程分别如图5、6、7、8、9和10所示。
当终端A、B的NAT的外端口不同时,要在终端A、B间进行通信,需要中间转发服务器的帮助,即需要中间转发。要实现中间转发,需要在区域交换逻辑表中设置是否中间转发的信息字段,并需要借助中间转发服务器搭建通信链路。为了简化终端通信过程,对多媒体电话终端透明,所有的动作都在服务器系统内进行,终端的过程不需任何改动,采用伪装策略,即,对终端A来说,把中间转发服务器伪成终端B,对终端B来说,把中间转发服务器伪成终端A。
区内通信中,需要中间转发时,
1)交换服务器在向终端A、B发送P2P连接发起帧前,先检查终端A、B是否都位于内网(内网IP≠外网IP),区域交换逻辑表中的是否中间转发字段的值是否为TRUE,如果A、B是都位于内网,且是否中间转发字段值为TRUE,则判断为需要中间转发。交换服务器向中间转发服务器发送中间转发申请帧,发出中介申请。中间转发申请帧中包含终端A和B的用户信息。
2)中间转发服务器向交换服务器发送中间转发申请响应帧,响应中介申请,将其自身可使用的中介网络信息(IP+端口)告诉给交换服务器,同时,从收到的中间转发申请响应帧取出终端A及B的网络信息(IP+端口),生成终端A、B间转发的状态记录(A:IP+端口,B:IP+端口),写入转发状态记录表(是中间转发服务器中设置的一个用于描述当前有效链路的路由表,优选设有终端A和B的ID、电话号码、IP地址、端口地址字段),进入终端A、B的中间转发状态,做好终端A、B间通信的中间转发的准备。中间转发申请响应帧中封装有中间转发服务器的转发接收端口、转发发送端口和中间转发服务器IP信息。
3)交换服务器取出中间转发申请响应帧中的中间转发服务器的网络地址信息,用中间转发服务器的网络信息(IP+端口)替换原帧中的终端A的网络信息(IP+端口),发送给终端B;用中间转发服务器的网络信息(IP+端口)替换原帧中的终端B的网络信息(IP+端口),发送给终端A;
4)终端A、B从收到的P2P连接发起帧中取出中间转发服务器的网络地址并以该地址为目标地址,发送P2P通信连接帧,中间转发服务器收到双方的P2P通信连接帧后,用中间转发服务器的网络地址替换原P2P通信连接帧的源地址,分别用终端A、B的网络地址替换来自终端B、A的P2P通信连接帧的目标地址,向网络中转发,打通终端A、B间经由中间转发服务器的通路。
进行非音频通信时,终端A、B可直接以对方的网络地址为目标地址发送信息。
跨区通信中,需要中间转发时,与区内通信的中间转发不同的是,交换服务器SB在向交换服务器SA和终端B发送P2P连接发起帧前,先进行是否中间转发的判断,如果需要中间转发,交换服务器SB向中间转发服务器发送中间转发申请帧,发出中介申请。
交换服务器SB取出中间转发申请响应帧中的中间转发服务器的网络地址信息,用中间转发服务器的网络信息(IP+端口)替换原发给终端B的P2P连接发起帧中的终端A的网络地址信息(IP+端口),发送给终端B,用中间转发服务器的网络地址信息替换原发给终端A的P2P连接发起帧中的终端B的网络地址信息(IP+端口),发送给交换服务器SA,交换服务器SA再将其转发给终端A。
有中间转发环节的跨区通信,当在终端A、B间进行非音频通信时,终端A、B先以中间转发服务器的网络地址为目标地址发送包,当中间转发服务器收到来自终端A或B的包时,再根据包的源IP地址及端口,检索转发状态记录表,取出终端B或A的网络信息替换包的目标地址,用中间转发服务器自身的网络地址替换包的源地址(包括IP及端口)向终端B或A转发。
采用中间转发的通信手段还可以用于某种特殊场合,如为住在某小区的重要人物提供“不计成本的服务”。
所述TD-SCDMA/IP双网协作多媒体电话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还优选包含如下电路验证过程:被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将从所述电路域电路取到的来自TD-SCDMA电路交换网的主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的信息(如来电号码)与从分组域电路取到的来自所述IP网的非音频交换信息中的主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的信息(如主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的电话号码)进行匹配,如果匹配不通过,则拒绝主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的非音频通信请求,如果匹配通过,则继续后面的过程。所述电路验证以电路特征的方式验证可视通信请求,提高了可视通信的安全性。
为了对多媒体电话的入网进行管理控制,本发明的多媒体电话入网前必须进行登录注册,登录验证后才能进行视频通信,从而实现可视电话终端与区号、电话号绑定使用,否则只能进行话音通信,为此,所述TD-SCDMA/IP双网协作多媒体电话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入网控制协议,参见图11,具体过程为:多媒体电话终端上电入网时,向注册服务器请求登录注册,发送登录注册信息,注册服务器从业务支撑服务器取到用户业务信息,与所述登录注册信息进行对比,对比结果为不符合,则否决登录注册,对比结果为符合,则将登录注册信息送到交换服务器,供可视通信交换使用,注册服务器还向所述多媒体电话发送登录注册响应信息,通知登录注册成功,所述登录注册信息包括所述多媒体电话终端的机身码、区段号、电话号码和用户信息。
登录注册过程有两个任务:注册多媒体电话当前的信息(如ID、电话号、内外网IP及端口)和由业务数据验证多媒体电话的登录的合法性。当多媒体电话上电入网时,从Nand-flash[205-1]中读取注册服务器地址、密码,向注册服务器发出注册包(含ID、电话号码、内外网IP及端口、注册服务器地址和密码信息),注册服务器从业务支撑系统读取用户信息,验证合法性,通过之后则将多媒体电话终端的信息送到交换服务器,供交换时使用,注销过程反之,如图12所示。
为了对可视通信进行计费管理,所述TD-SCDMA/IP双网协作多媒体电话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可视通信计费协议,其过程如图13所示,具体为:视频通话开始,主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向其所在区域的交换服务器请求开始计时,该交换服务器将会话及计费状态信息插入到当前可视会话队列中,每隔时间T1(优选为30秒钟),主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向其所在区域的交换服务器发送在线心跳信息,该交换服务器更新当前可视会话队列中本会话的计时,当收到主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向其发出的终止计时通知时,计时结束,数据记录入数据库,如果在T2时间(优选为60秒钟)内收不到主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发来的在线心跳信息,则认为会话已终止,总计时时间等于上次心跳计时时间加上T1,信息从当前可视会话队列中删除,记录入数据库,其中,T1<T2,所述在线心跳信息中包含业务类型信息段,所述主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所在区域的交换服务器根据本会话的业务类型所对应的资费标准和总计时间计算费用。
本发明所述的IP网优选为Internet网。为便于理解,本发明以P2P连接方式为例对所述方法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所建立的非音频通信方式并不限于P2P通信方式,还可用于P2P方式以外的基于IP网的其他通信方式的非音频通信连接通道的建立和控制以及进行相应的非音频通信。

Claims (11)

1.一种TD-SCDMA/IP双网协作多媒体电话,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媒体电话主电路和TD-SCDMA芯片组电路,所述TD-SCDMA芯片组电路设有电路域信道、分组域信道和控制域电路,所述电路域和分组域信道的一端分别设有电路域I/O接口和分组域I/O接口,另一端连接同一个用于对外通信的RF模块,所述主电路设有音频处理电路、视频处理电路、视频编/解码电路和拨号/振铃处理电路,所述音频处理电路一端用于连接扬声器和话筒,另一端连接所述电路域I/O接口,与电路域信道一起构成多媒体电话内部的音频传输通道,所述视频处理电路一端用于连接显示屏和摄像头,另一端经所述视频编/解码电路连接所述分组域I/O接口,与分组域信道一起构成多媒体电话内部的非音频传输通道,所述拨号/振铃处理电路连接所述控制域电路,用于读写拨号/振铃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D-SCDMA/IP双网协作多媒体电话,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频编/解码电路包括相互电连接的视频编/解码格式处理模块和视频编/解码模块,视频数据可在两模块间双向流动,所述视频编/解码格式处理模块用于视频数据的格式转换,将来自所述摄像头的原始视频数据转换为适应格式后传至所述视频编/解码模块和/或显示屏,将接收自所述视频编/解码模块的视频数据转换为适于显示屏显示的视频数据后传至所述显示屏,所述视频编/解码模块用于对接收自所述视频编/解码格式处理模块的视频数据进行编码以形成适于网络传输的视频数据传至所述分组域电路,并对接收自所述分组域电路的视频数据进行解码以形成适于所述视频编/解码格式处理模块进行处理的视频数据。
3.一种TD-SCDMA/IP双网协作多媒体电话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TD-SCDMA电路交换网和IP网以及主、被叫多媒体通信终端,所述主、被叫多媒体通信终端为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TD-SCDMA/IP双网协作多媒体电话,所述电路域信道和分组域信道传输的信号分别经所述TD-SCDMA电路交换网和IP网传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TD-SCDMA/IP双网协作多媒体电话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IP网中设有通过相互间分工协作对所述多媒体通信终端进行入网管理、业务认证和非语音通信的中介握手和信息交换的注册服务器、业务支撑服务器和交换服务器,所述注册服务器、业务支撑服务器和交换服务器之间互相通信连接。
5.一种TD-SCDMA/IP双网协作多媒体电话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用于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TD-SCDMA/IP双网协作多媒体电话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主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通过拨号发起通信连接,通过所述TD-SCDMA电路交换网传输语音信息,以电话号码作为所述多媒体电话终端的定位标识,利用所述交换服务器建立和维护的所述多媒体电话终端的电话号码与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实现对所述主、被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的网络寻址和交换,打通主、被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之间基于IP网的非音频通信连接通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TD-SCDMA/IP双网协作多媒体电话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可视通信交换协议实现主、被叫多媒体电话终端之间非音频通信连接通路的建立:交换服务器从主、被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分别发来的拨打申请通信帧与电路振铃响应帧中取出双方的定位标识及在线信息,进行交换后再分别反馈给主、被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双方多媒体电话终端从反馈信息中获取对方的IP地址并互发通信连接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TD-SCDMA/IP双网协作多媒体电话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服务器保存并维护有用于登记和更新多媒体电话终端的IP信息与电话号码间映射关系的区域交换逻辑表,实现所述网络寻址和交换的具体步骤如下:
(1)主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摘机拨号时,捕获所拨出的号码,向交换服务器发送含有其用户信息和已拨号码的拨号请求通信帧,打通主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到所述交换服务器的通路;
(2)被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收到振铃后,从硬件中断进程中取到主叫电话号码及主叫拨号,向所述交换服务器发送含有其用户信息和来电号码的振铃响应帧,打通被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到所述交换服务器的通路;
(3)所述交换服务器从所述拨号请求通信帧中取所需信息更新到区域交换逻辑表中,登记主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的IP信息与电话号码的映射关系;
(4)所述交换服务器收到振铃响应帧后,从中取出所需信息更新到所述区域交换逻辑表中,登记被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的IP信息与电话号码的映射关系;
(5)所述交换服务器检索所述区域交换逻辑表,取出主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的用户信息,构造对被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的连接发起帧,向被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发送,取出被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的用户信息,构造对主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的连接发起帧,向主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发送,实现网络寻址与交换;
(6)主、被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从各自收到的所述连接发起帧中取出对方的网络地址并以对方的网络地址作为目标地址,互发通信连接帧,以打通双方间的非音频通信连接通路;
所述用户信息包括所述多媒体电话终端的ID、电话号码、内网IP+NAT端口ID和外网IP+NAT端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TD-SCDMA/IP双网协作多媒体电话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服务器收到拨号请求通信帧后,将其中的已拨号码与所述交换服务器所在区域的国家号、区号对比以判断本次通信请求是否为跨区通信请求,对于跨区通信请求,主、被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分别与其各自所在区域的交换服务器进行通信,即主、被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分别将拨号请求通信帧和振铃响应帧发送给各自所在区域的交换服务器,主、被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所在区域的交换服务器各自保存并维护有区域交换逻辑表和在线区域服务器信息表,所述在线区域服务器信息表用于记录各在线交换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及其所服务区域的国家号和区号信息,主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所在区域的交换服务器从所述拨号请求通信帧中取所需信息更新到区域交换逻辑表中,登记主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的IP信息与电话号码的映射关系,然后进行是否跨区通信请求的判断,当判断为跨区通信请求,从在线区域服务器信息表中查出被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所在区域的交换服务器的地址,并向被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所在区域的交换服务器转发拨号请求通信帧,被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所在区域的交换服务器收到振铃响应帧后,从中取出所需信息更新到所述区域交换逻辑表中,登记被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的IP信息与电话号码的映射关系,然后检索区域交换逻辑表取出主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的用户信息,构造对被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的连接发起帧,向被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发送,取出被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的用户信息,构造对主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的连接发起帧,向主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所在区域的交换服务器发送,主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所在区域的交换服务器再转发到主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实现网络寻址与交换。
9.如权利要求5、6、7或8所述的TD-SCDMA/IP双网协作多媒体电话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路验证过程:被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将从所述电路域电路取到的来自TD-SCDMA电路交换网的主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的信息与从分组域电路取到的来自所述IP网的非音频交换信息中的主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的信息进行匹配,如果匹配不通过,则拒绝主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的非音频通信请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TD-SCDMA/IP双网协作多媒体电话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入网控制协议,具体为:多媒体电话终端上电入网时,向注册服务器请求登录注册,发送登录注册信息,注册服务器从业务支撑服务器取到用户业务信息,与所述登录注册信息进行对比,对比结果为不符合,则否决登录注册,对比结果为符合,则将登录注册信息送到交换服务器,供可视通信交换使用,注册服务器还向所述多媒体电话发送登录注册响应信息,通知登录注册成功,所述登录注册信息包括所述多媒体电话终端的机身码、区段号、电话号码和用户信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TD-SCDMA/IP双网协作多媒体电话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视通信计费协议,具体为:视频通话开始,主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向其所在区域的交换服务器请求开始计时,该交换服务器将会话及计费状态信息插入到当前可视会话队列中,每隔时间T1,主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向其所在区域的交换服务器发送在线心跳信息,该交换服务器更新当前可视会话队列中本会话的计时,当收到主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向其发出的终止计时通知时,计时结束,数据记录入数据库,如果在T2时间内收不到主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发来的在线心跳信息,则认为会话已终止,总计时时间等于上次心跳计时时间加上T1,信息从当前可视会话队列中删除,记录入数据库,其中,T1<T2,所述在线心跳信息中包含业务类型信息段,所述主叫方多媒体电话终端所在区域的交换服务器根据本会话的业务类型所对应的资费标准和总计时间计算费用。
CN201110063316.1A 2011-03-15 2011-03-15 Td-scdma/ip双网协作多媒体电话、系统和通信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687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63316.1A CN102368761B (zh) 2011-03-15 2011-03-15 Td-scdma/ip双网协作多媒体电话、系统和通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63316.1A CN102368761B (zh) 2011-03-15 2011-03-15 Td-scdma/ip双网协作多媒体电话、系统和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68761A CN102368761A (zh) 2012-03-07
CN102368761B true CN102368761B (zh) 2014-08-27

Family

ID=45761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63316.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68761B (zh) 2011-03-15 2011-03-15 Td-scdma/ip双网协作多媒体电话、系统和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687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1604A (zh) * 2012-08-01 2014-02-12 希姆通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视频通话装置及方法
CN103179229B (zh) * 2013-04-17 2015-1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业务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4811583B (zh) * 2015-05-06 2018-03-20 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音视频同步的装置及方法
CN105681302B (zh) * 2016-01-17 2020-01-21 陈建国 一种客服交换系统
CN107566671B (zh) * 2017-10-12 2020-09-25 上海华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语音通信方法及其系统、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5851A (zh) * 2004-07-20 2006-01-25 赵亮 一种视频会议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874480A (zh) * 2006-04-13 2006-12-06 钟志华 一种可视通信平台系统及其呼叫控制方法
CN101335863A (zh) * 2007-06-25 2008-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65383B1 (en) * 2002-04-16 2006-06-20 Omri Hover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ynchronizing a smart antenna apparatus with a base station transceive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5851A (zh) * 2004-07-20 2006-01-25 赵亮 一种视频会议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874480A (zh) * 2006-04-13 2006-12-06 钟志华 一种可视通信平台系统及其呼叫控制方法
CN101335863A (zh) * 2007-06-25 2008-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68761A (zh) 2012-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60029051A1 (en) System for providing IP video telephony
CN101808025B (zh) 一种实现智能家居应用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US7715413B2 (en) Multi-network exchange system for telephony applications
US2006003426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ontent via IP video telephone network
CN102368761B (zh) Td-scdma/ip双网协作多媒体电话、系统和通信方法
US20060171378A1 (en) IP video telephone
US20060029050A1 (en) IP video telephone having integrated devices
CN101583009B (zh) 可视终端及其实现界面内容共享的方法
US20060026629A1 (en) Method for advertising via IP video telephone
CN101282454A (zh) 一种基于ip机顶盒的视频通讯系统
CN103870434B (zh) 集成音频和视频会议能力
CN201238327Y (zh) 融合型网络媒体话机终端
CN100466761C (zh) 内置视频网关的移动交换中心及实现多媒体互通的方法
CN102244765A (zh) 一种支持多种协议的会议终端交互系统及方法
CN101277199A (zh) 自动部署嵌入式ip-pbx及其通信方法
WO2006015343A2 (en) System for providing ip video telephony
CN109905375A (zh) 一种具备电话功能的音视频网络编解码设备
WO2002082754A1 (fr) Systeme de commutation a reseau integre
US20080279177A1 (en) Conjoined Telephony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562735A (zh) 在小型可视终端实现视频共享的方法、及小型可视终端
US20010021246A1 (en) Virtual terminal configur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1316177A (zh) 一种集电脑和电视功能于一体的ip可视电话
CN101374168A (zh) 二网合一的移动多媒体可视电话及其实现方法
CN209402738U (zh) 一种网关及警用数字集群系统
CN101567698A (zh) 一种编码器硬件的驱动方法及其核心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GUANGZHOU FANWANG VIDEO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610

Owner name: GUANGZHOU DIANRAN VIDEO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CHEN JIANGUO

Effective date: 2015061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610

Address after: Dashadi Whampoa District of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700 Road No. 403 room A818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Kindle Video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601 room 510110, Jiangwan commercial center, 298 Yanjiang Road, Yuexiu District, Guangdong, Guangzhou

Patentee before: Chen Jianguo

Patentee before: Gaungzhou Pan-net Video Technology Co.,Ltd.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1214

Address after: 510110 Guangdong Road, Guangzhou, Yuexiu District, No. 298, Jiangwan commercial center, room 3911

Patentee after: Chen Jianguo

Address before: Dashadi Whampoa District of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700 Road No. 403 room A818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Kindle Video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10

Address after: 510000 401, Peony Pavilion, pearl garden, 193 Dongxiao Road, Haizh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en Kai

Address before: Room 3911, Jiangwan business center, 298 Yanjiang Middle Road, Yuexi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510110

Patentee before: Chen Jianguo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