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64761A - 一种漏电保护插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漏电保护插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64761A
CN102364761A CN2011102258724A CN201110225872A CN102364761A CN 102364761 A CN102364761 A CN 102364761A CN 2011102258724 A CN2011102258724 A CN 2011102258724A CN 201110225872 A CN201110225872 A CN 201110225872A CN 102364761 A CN102364761 A CN 1023647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lable silicon
resistance
rectification circuit
inductor
secondary wi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2587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睿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1022587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64761A/zh
Publication of CN1023647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647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漏电保护插头,它不但能防止因电器故障引起的触电事故,还能防止因地线意外带电而导致的触电事故。该漏电保护插头还设有微弱电流检测感应器,微弱电流检测感应器上设有铁芯、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微弱电流检测感应器初级绕组与次级绕组均绕在该铁芯上,微弱电流检测感应器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之间绝缘分开,在地线与零线之间连接有由微弱电流检测感应器初级绕组与限流阻容元件串联而成的检测回路,微弱电流检测感器次级绕组输出端与零序电流互感器次级绕组输出端分别和电磁线圈的驱动电路输入端并联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漏电保护插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电安全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漏电保护插头。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CN1142618C公开了一种地线能开闭的漏电保护插头,该漏电保护插头上不但设有相线与零线均穿过的零序电流互感器、还设有地线穿过的地线带电检测感应器,因此它不但能检测负载端相线与零线之间有无剩余电流,当相、零线之间出现剩余电流并达到预置的阀值时(例如:10mA),它就会立即脱扣,切断相线、零线和地线;而且在接地保护系统异常造成地线意外带电时,它还能检测负载端地线有无意外电流,当地线出现意外电流并达到预置的阀值时(例如:10mA),它也会立即脱扣,切断相线、零线和地线。
由上可知,现有漏电保护插头在负载端故障漏电或地线意外带电时能脱扣的前提条件就是负载端相、零线之间必须有剩余电流或负载端地线上必须有意外电流流过才能脱扣,所以现有漏电保护插头就存在如下缺陷:使用时,不论是在接地保护系统地线缺失(例如:插座地线虚接造成无接地)且漏电保护插头负载端用电器具绝缘故障漏电时,还是在接地保护系统异常(例如:相线、地线短路)造成地线意外带电时,都会造成用电器具的外露金属部件带上危险电压,但它们都没有构成回路因而还没有产生剩余电流或地线意外电流,所以,尽管用电器具外露金属部件已带上了危险电压,但现有漏电保护插头在这种情况下都不会自动脱扣,只有当人体或牲畜触及这些已经带上电的外露金属部件时,经人体或牲畜才形成回路,从而产生剩余电流或地线意外电流使漏电保护插头在0.1S内脱扣而把相线、零线、地线断开,虽然它能及时脱扣保护了人们或牲畜的生命安全,但是现有漏电保护插头在这种情况下是必须先通过人体或牲畜触电产生剩余电流或地线意外电流并流过人体或牲畜后,它才能脱扣把相线、零线、地线断开的,所以现有漏电保护插头仍会造成人体或牲畜的触电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现有漏电保护插头缺陷的漏电保护插头,它不但能在负载端相、零线路发生漏电或负载端地线发生意外带电时及时地把相线触头、零线触头及地线触头全部断开,而且它在接地保护系统接地缺失(例如:插座地线虚接造成无接地)且漏电保护插头负载端用电器具漏电造成电器外壳带上危险电压时或接地保护系统发生异常造成地线意外带上危险电压时还能在人们或牲畜触及用电器具之前就会自动脱扣,及时把相线、零线及地线断开,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用电安全保障,以及它还提高了漏电保护插头的可靠性。
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漏电保护插头,包含外壳和插销、相线、零线、地线、相线与零线均穿过的零序电流互感器、试验回路、电磁脱扣与锁扣装置,该电磁脱扣与锁扣装置包含电磁线圈及其驱动电路、触头、弹簧、复位推杆,所述电磁线圈的驱动电路主要由整流电路、可控硅组成,还设有微弱电流检测感应器,所述微弱电流检测感应器上设有铁芯、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所述微弱电流检测感应器初级绕组与次级绕组均绕在所述微弱电流检测感应器铁芯上,所述微弱电流检测感应器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之间绝缘分开,在地线与零线之间连接有由所述微弱电流检测感应器初级绕组与限流阻容元件串联而成的检测回路,所述微弱电流检测感器次级绕组输出端分别和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次级绕组输出端并联连接,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次级绕组输出端分别和所述电磁线圈的驱动电路输入端并联连接。
当所述电磁线圈的驱动电路由整流电路、可控硅以及放大电路组成时,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次级绕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放大电路输入端并联连接,所述放大电路触发输出端与所述可控硅触发极连接,所述可控硅阳极与阴极分别和所述整流电路输出端正极与负极连接,通过触发可控硅和整流电路向电磁线圈供电。
当所述电磁线圈的驱动电路由整流电路、可控硅组成时,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次级绕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可控硅触发极与阴极并联连接,所述可控硅阳极与阴极分别和所述整流电路输出端正极与负极连接,通过触发可控硅和整流电路向电磁线圈供电。
当所述电磁线圈的驱动电路由整流电路、可控硅、钳位二极管、第1电阻、第2电阻、稳压二极管组成时,所述整流电路输出端正极与负极之间连接有由第1电阻、第2电阻、钳位二极管串联而成的回路,第1电阻一端与整流电路输出端正极连接,第1电阻另一端与第2电阻一端连接,第2电阻另一端与钳位二极管正极连接,钳位二极管负极与整流电路输出端负极连接,第1电阻另一端、第2电阻一端分别还与稳压二极管负极连接,稳压二极管正极与整流电路输出端负极连接,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次级绕组一输出端与所述可控硅触发极连接,其另一输出端与所述钳位二极管正极连接,所述可控硅阳极与阴极分别和所述整流电路输出端正极与负极连接,通过触发可控硅和整流电路向电磁线圈供电。
所述限流阻容元件为电阻或电容或电阻与电容组件。
所述微弱电流检测感应器铁芯由坡莫合金或非晶态合金或超微晶合金材料制成。
所述微弱电流检测感应器初级绕组与限流阻容元件串联而成的检测回路连接在电源端的地线与零线之间或负载端的地线与零线之间。
本发明的实质特点在于除了与现有技术的漏电保护插头一样能检测负载相、零线之间有无剩余电流和检测地线是否带电、当相、零线之间和地线分别或同时出现故障时都会立即动作把相、零、地线全部断开外,还在于在漏电保护插头的地线与零线之间设有检测电路,当接地保护系统异常造成地线意外带上危险电压或当接地保护系统接地缺失且用电器具漏电造成外露金属部件和地线带上危险电压时,它能自动检测、感应输出信号并使漏电保护插头自动脱扣,把相线、零线、地线断开,从而实现了在人体或牲畜触及这些已带上危险电压的外露金属部件之前就把相线、零线、地线全断开,而且地线也不用穿过漏电保护插头上的微弱电流检测感应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漏电保护插头由于在地线与零线之间连接有由微弱电流检测感应器初级绕组与限流阻容元件串联组成的检测回路,当在使用时,一旦漏电保护插头负载端相、零线上的用电器具故障漏电且接地保护系统地线缺失(例如:插座地线虚接造成无接地)时,用电器具外露的金属部件及漏电保护插头地线都会带上危险电压,微弱电流检测感应器就会检测、感应和输出信号,使漏电保护插头在人体或牲畜触及用电器具之前就能及时把相线、零线和地线全断开,它比现有漏电保护插头在这种情况下时必须人体或牲畜触及并流过剩余电流之后才能脱扣提供了更好的技术解决方案,因此它比现有漏电保护插头更安全。
(2)、本发明的漏电保护插头由于在地线与零线之间连接有由微弱电流检测感应器初级绕组与限流阻容元件串联组成的检测回路,当在使用时,一旦接地保护系统异常造成地线意外带上危险电压时,微弱电流检测感应器就会检测、感应和输出信号,使漏电保护插头在人体或牲畜触及电器之前就能及时把相线、零线和地线全断开,它比现有漏电保护插头在这种情况下时必须人体或牲畜触及并流过地线意外电流之后才能脱扣提供了更好的技术解决方案,因此它比现有漏电保护插头更安全。
(3)、本发明的漏电保护插头由于连接在地线与零线之间的微弱电流检测感应器初级绕组对流过它的微弱电流信号也能检测、感应和输出信号,而且该初级绕组无最低起始电压的限制,所以它对地线所带的电压高低无限制,只要流过微弱电流检测感应器初级绕组的电流达到预置的阀值(例如:10微安),本发明的漏电保护插头就会脱扣,因此,它不但在地线(或用电器具外露金属部件)所带的危险电压高为250V时能脱扣,而且在地线所带的电压低至预定的36V安全电压时(或更低,例如:24V)也能可靠脱扣,当地线所带的电压低于预定的36V安全电压时,它就不需要脱扣以避免误动作,它所能起保护作用的电压范围宽,所以,本发明的漏电保护插头不但好使用而且更安全可靠。
(4)、本发明的漏电保护插头在电源端的相线与零线反接时也会自动脱扣,不能复位,只有把电源插座相线与零线的接线状态纠正以后才能投入使用,强制性地规范了用户端电源插座接线必须符合国家规范的要求连接,以防使用时发生其他意外事故。
(5)、本发明的漏电保护插头无须在地线上设置地线穿过的地线带电检测感应器或互感器,相线、零线、地线也不用穿过本发明的微弱电流检测感应器,因此,能便于生产和节省成本。
(6)、本发明的漏电保护插头把微弱电流检测感应器初级绕组与次级绕组分开独立设置使它们之间彼此绝缘、分开,使漏电保护插头电源端与负载端之间以及相线与零线对地线之间的绝缘性能和抗电气强度能力提高,从而提高了漏电保护插头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漏电保护插头主要应用在各种家用电器的漏电保护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漏电保护插头电气原理示意图,其零序电流互感器次级绕组输出端分别和放大电路输入端并联连接。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漏电保护插头电气原理示意图,其零序电流互感器次级绕组输出端分别和可控硅触发极与阴极并联连接。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漏电保护插头电气原理示意图,其零序电流互感器次级绕组一输出端与可控硅触发极连接,其另一输出端与钳位二极管正极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实施例1:
参见图1所示,一种漏电保护插头主要由插头外壳及相、零、地三极插销、电源端的相线5、零线6、地线7、整流电路12、可控硅13、零序电流互感器15、试验回路16、微弱电流检测感应器14、限流阻容元件17、负载端的相线8、零线9、地线10、放大电路18、电磁脱扣与锁扣装置组成。电磁脱扣与锁扣装置主要由电磁线圈11及其驱动电路、相线触头1-1与2-1、零线触头1-2与2-2、地线触头3与4、弹簧、复位推杆组成。由微弱电流检测感应器14初级绕组与限流阻容元件17串联组成的检测回路连接到电源端的地线7与零线6之间,微弱电流检测感应器14次级绕组输出端分别和零序电流互感器15次级绕组输出端并联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限流阻容元件17为限流电阻,也可以采用电容或电阻与电容组件,所述电磁线圈11的驱动电路主要由整流电路12、可控硅13以及放大电路18组成,零序电流互感器15次级绕组输出端与放大电路18输入端并联连接,放大电路18触发输出端与可控硅13触发极连接,可控硅13阳极与阴极分别和整流电路12输出端正极与负极连接,零序电流互感器15次级绕组输出的信号经放大电路18放大后触发可控硅13导通,通过可控硅13和整流电路12向电磁线圈11供电而使漏电保护插头脱扣。
在本实施例中,微弱电流检测感应器14铁芯采用坡莫合金材料制成,也可以采用非晶态合金或超微晶合金材料制成,微弱电流检测感应器14初级绕组与限流阻容元件17串联而成的检测回路连接在电源端的地线7与零线6之间,也可以把该检测回路连接在负载端的地线10与零线9之间。
使用时,把漏电保护插头的复位推杆按下,相线触头1-1与2-1、零线触头1-2与2-2和地线触头3与4都正常接通,负载端的相线8、零线9、地线10分别与电源端的相线5、零线6、地线7接通,地线7与10由于接地的作用使电压被钳制在零伏左右,同时零线6与9也是在零伏左右,这样连接在漏电保护插头电源端地线7与零线6之间的微弱电流检测感应器18初级绕组就没有电流流过或流过的电流没有达到预置的阀值(例如:10微安),此时漏电保护插头保持在复位通电状态,从而为它下端的用电器具供电和提供接地。
使用时,如果负载端的相线8、零线9上的用电器具故障漏电且在接地保护系统正常的情况下时,会经地线10与7产生一个剩余电流,零序电流互感器15会检测到相、零线之间的剩余电流并输出一个信号给放大电路18,并在剩余电流达到预先设定的阀值(例如:10毫安)时,可控硅13被放大电路18触发导通,电磁脱扣与锁扣装置上的电磁线圈11得电使漏电保护插头脱扣,在人们触及用电器具之前就能及时把相线触头1-1与2-1、零线触头1-2与2-2、地线触头3与4都断开;如果负载端的相线8、零线9上的用电器具故障漏电且在接地保护系统无接地(例如:插座上地线虚接造成无接地)时,用电器具外露的金属部件及漏电保护插头地线10与7都会带上危险电压,连接在漏电保护插头电源端的地线7与零线6之间的微弱电流检测感应器14的初级绕组就会有一个微弱电流流过,微弱电流检测感应器14次级绕组会输出一个信号给放大电路18,并在微弱电流达到预先设定的阀值(例如:10微安)时,可控硅13被放大电路18触发导通,电磁脱扣与锁扣装置上的电磁线圈11得电使漏电保护插头脱扣,在人们触及用电器具之前就能及时把相线触头1-1与2-1、零线触头1-2与2-2、地线触头3与4都断开,从而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用电安全保障。
使用时,如果接地保护系统发生异常造成地线7与10意外带上危险电压,这样连接在电源端的地线7与零线6之间的微弱电流检测感应器14初级绕组就会有一个微弱电流流过,微弱电流检测感应器14次级绕组会输出一个信号给放大电路18,并在微弱电流达到预先设定的阀值(例如:10微安)时,可控硅13被放大电路18触发导通,电磁脱扣与锁扣装置上的电磁线圈11得电使漏电保护插头脱扣,在人们触及用电器具之前就能及时把相线触头1-1与2-1、零线触头1-2与2-2、地线触头3与4都断开,从而更好地保护了人们的安全。
实施例2:
参见图2所示,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中取消了实施1所述的放大电路18,并且把零序电流互感器15次级绕组输出端由分别和实施例1所述的放大电路18输入端并联连接更改为分别和本实施例的可控硅13触发极与阴极并联连接,可控硅13阳极与阴极分别和整流电路12输出端正极与负极连接,使零序电流互感器15次级绕组输出的信号直接触发可控硅13,由于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15次级绕组输出的信号足够大,所以不需要放大就可以触发可控硅13。
在本实施例中,限流阻容元件17为限流电阻,也可以采用电容或电阻与电容组件,电磁线圈11的驱动电路由所述整流电路12、可控硅13组成,零序电流互感器15次级绕组输出端和可控硅13触发极与阴极并联,可控硅13阳极与阴极分别和整流电路12输出端正极与负极连接,通过触发可控硅13和整流电路12向电磁线圈11供电而使漏电保护插头脱扣。
在本实施例中,微弱电流检测感应器14铁芯采用超微晶合金材料制成,也可以采用坡莫合金或非晶态合金材料制成,微弱电流检测感应器14初级绕组与限流阻容元件17串联而成的检测回路连接在电源端的地线7与零线6之间,也可以把该检测回路连接在负载端的地线10与零线9之间,微弱电流检测感应器14次级绕组输出端分别和零序电流互感器15次级绕组输出端并联连接。
由于本实施例漏电保护插头的其余电路结构均与实施例1相同,仅是触发可控硅13的控制方式不同而已,在此不作赘述。
实施例3:
参见图3所示,与实施例2相比,本实施例在电磁线圈的驱动电路中增加了由第1电阻21、第2电阻20、钳位二极管19、稳压二极管22组合而成的钳位二极管19正极钳位电路,钳位二极管19与第2电阻20、第1电阻21串联后连接在整流电路12输出端正极和负极之间,第1电阻21一端与整流电路12输出端正极连接,第1电阻21另一端与第2电阻20一端连接,第2电阻20另一端与钳位二极管19正极连接,钳位二极管19负极与整流电路12输出端负极连接,第1电阻21另一端、第2电阻20一端分别还与稳压二极管22负极连接,稳压二极管22正极与整流电路12输出端负极连接,可控硅13阳极与阴极分别和整流电路12输出端正极与负极连接,从而降低了对零序电流互感器15次级绕组输出电压的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限流阻容元件17为限流电阻,也可以采用电容或电阻与电容组件,电磁线圈11的驱动电路由整流电路12、可控硅13、钳位二极管19、第1电阻21、第2电阻20、稳压二极管22组成,零序电流互感器15次级绕组一输出端与可控硅13触发极连接,其另一输出端与钳位二极管19正极连接,使零序电流互感器15次级绕组输出的信号叠加在钳位二极管19导通压降(约0.3V)的基础上而触发可控硅13导通,通过可控硅13和整流电路12向电磁线圈11供电而使漏电保护插头脱扣。
在本实施例中,微弱电流检测感应器14铁芯采用超微晶合金材料制成,也可以采用非晶态合金或坡莫合金材料制成,微弱电流检测感应器14初级绕组与限流阻容元件17串联而成的检测回路连接在负载端的地线10与零线9之间,也可以把该检测回路连接在电源端的地线7与零线6之间。
微弱电流检测感应器14次级绕组输出端分别和零序电流互感器15次级绕组输出端并联连接。
由于本实施例漏电保护插头的其余电路结构均与实施例1相同,仅是触发可控硅13的控制方式不同而已,在此不作赘述。

Claims (7)

1.一种漏电保护插头,包含外壳和插销、相线、零线、地线、相线与零线均穿过的零序电流互感器、试验回路、电磁脱扣与锁扣装置,该电磁脱扣与锁扣装置包含电磁线圈及其驱动电路、触头、弹簧、复位推杆,所述电磁线圈的驱动电路主要由整流电路、可控硅组成,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微弱电流检测感应器,所述微弱电流检测感应器上设有铁芯、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所述微弱电流检测感应器初级绕组与次级绕组均绕在所述微弱电流检测感应器铁芯上,所述微弱电流检测感应器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之间绝缘分开;在地线与零线之间连接有由所述微弱电流检测感应器初级绕组与限流阻容元件串联而成的检测回路;所述微弱电流检测感器次级绕组输出端分别和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次级绕组输出端并联连接;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次级绕组输出端分别和所述电磁线圈的驱动电路输入端并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线圈的驱动电路由整流电路、可控硅以及放大电路组成,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次级绕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放大电路输入端并联连接,所述放大电路触发输出端与所述可控硅触发极连接,所述可控硅阳极与阴极分别和所述整流电路输出端正极与负极连接,通过触发可控硅和整流电路向电磁线圈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线圈的驱动电路由整流电路、可控硅组成,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次级绕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可控硅触发极与阴极并联连接,所述可控硅阳极与阴极分别和所述整流电路输出端正极与负极连接,通过触发可控硅和整流电路向电磁线圈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线圈的驱动电路由整流电路、可控硅、钳位二极管、第1电阻、第2电阻、稳压二极管组成;所述整流电路输出端正极与负极之间连接有由第1电阻、第2电阻、钳位二极管串联而成的回路,第1电阻一端与整流电路输出端正极连接,第1电阻另一端与第2电阻一端连接,第2电阻另一端与钳位二极管正极连接,钳位二极管负极与整流电路输出端负极连接,第1电阻另一端、第2电阻一端分别还与稳压二极管负极连接,稳压二极管正极与整流电路输出端负极连接;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次级绕组一输出端与所述可控硅触发极连接,其另一输出端与所述钳位二极管正极连接,所述可控硅阳极与阴极分别和所述整流电路输出端正极与负极连接,通过触发可控硅和整流电路向电磁线圈供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阻容元件为电阻或电容或电阻与电容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弱电流检测感应器铁芯由坡莫合金或非晶态合金或超微晶合金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弱电流检测感应器初级绕组与限流阻容元件串联而成的检测回路连接在电源端的地线与零线之间或负载端的地线与零线之间。
CN2011102258724A 2011-08-09 2011-08-09 一种漏电保护插头 Pending CN1023647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258724A CN102364761A (zh) 2011-08-09 2011-08-09 一种漏电保护插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258724A CN102364761A (zh) 2011-08-09 2011-08-09 一种漏电保护插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64761A true CN102364761A (zh) 2012-02-29

Family

ID=45691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258724A Pending CN102364761A (zh) 2011-08-09 2011-08-09 一种漏电保护插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6476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6956A (zh) * 2012-04-18 2012-08-22 刘睿刚 一种漏电保护装置
CN102904121A (zh) * 2012-06-27 2013-01-30 钱加灿 地线漏电保护机构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57997A (en) * 1993-02-26 2000-05-02 Eaton Corporation Circuit breaker responsive to repeated in-rush currents produced by a sputtering arc fault
CN1350352A (zh) * 2001-11-01 2002-05-22 刘锦泰 全能漏电保护插头
CN102064522A (zh) * 2011-01-24 2011-05-18 中山市开普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漏电保护器
CN202167713U (zh) * 2011-08-09 2012-03-14 刘睿刚 一种漏电保护插头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57997A (en) * 1993-02-26 2000-05-02 Eaton Corporation Circuit breaker responsive to repeated in-rush currents produced by a sputtering arc fault
CN1350352A (zh) * 2001-11-01 2002-05-22 刘锦泰 全能漏电保护插头
CN102064522A (zh) * 2011-01-24 2011-05-18 中山市开普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漏电保护器
CN202167713U (zh) * 2011-08-09 2012-03-14 刘睿刚 一种漏电保护插头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6956A (zh) * 2012-04-18 2012-08-22 刘睿刚 一种漏电保护装置
CN102904121A (zh) * 2012-06-27 2013-01-30 钱加灿 地线漏电保护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54866B (zh) 一种漏电保护插头
CN202094431U (zh) 漏电保护插头
CN102324717B (zh) 一种漏电保护装置
CN202616744U (zh) 一种漏电保护器
CN202424123U (zh) 具有高灵敏地线带电保护的漏电保护装置
CN102364762B (zh) 一种漏电保护插头
CN102354869B (zh) 一种带报警装置漏电保护插头
CN202167713U (zh) 一种漏电保护插头
CN102290689B (zh) 一种漏电保护插头
CN202142737U (zh) 一种漏电保护插头
CN202142736U (zh) 一种漏电保护插头
CN102386609B (zh) 一种漏电保护装置
CN202260374U (zh) 一种漏电保护装置
CN102354865A (zh) 一种漏电保护插头
CN202142735U (zh) 一种漏电保护插头
CN102354868B (zh) 一种漏电保护插头
CN102364761A (zh) 一种漏电保护插头
CN102324718B (zh) 一种漏电保护装置
CN202183530U (zh) 一种带报警装置漏电保护插头
CN202167714U (zh) 一种漏电保护插头
CN102354863B (zh) 漏电保护插头
CN202260389U (zh) 一种漏电保护装置
CN202145517U (zh) 一种漏电保护插头
CN102364763B (zh) 一种漏电保护插头
CN202167712U (zh) 一种漏电保护插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