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61515A - 基于无线网络资源利用的评估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无线网络资源利用的评估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61515A
CN102361515A CN2011102073696A CN201110207369A CN102361515A CN 102361515 A CN102361515 A CN 102361515A CN 2011102073696 A CN2011102073696 A CN 2011102073696A CN 201110207369 A CN201110207369 A CN 201110207369A CN 102361515 A CN102361515 A CN 1023615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or
business
average
wireless network
secto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0736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61515B (zh
Inventor
张忠平
王常玲
蔡庆宇
薛永备
马红兵
陈崴嵬
耿玉波
王可争
杨嘉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signing and Consulting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signing and Consulting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signing and Consulting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11020736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6151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615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615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615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615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无线网络资源利用的评估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网络参数:全网扇区数量、全网系统忙时每种业务的业务量、全网各扇区扇区忙时每种业务的业务量;根据网络参数和每种业务的折算系数以及载扇容量获取平均每扇区需要配置的业务容量和平均每扇区系统忙时综合业务量,以获取WCDMA系统无线网络利用率。通过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无线网络资源利用的评估方法和装置,实现了能够针对一段时间内的综合业务量获取匹配的无线容量,以获取对应的最佳的无线网络资源利用率,便于运营商对资源的实际利用情况进行评估和规划。

Description

基于无线网络资源利用的评估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无线网络资源利用的评估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是一个混合业务系统,包括语音业务、可视电话业务和多种数据业务。
移动网络运营商在运营WCDMA无线网络时,针对当前系统的综合业务量,运营商根据WCDMA系统实际的无线网络利用率来掌握无线网络资源的实际利用情况,但是无法对当前无线网络资源的实际利用情况进行评估以及对网络进行优化。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无线网络资源利用的评估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无线网络资源利用的评估方法,包括:
获取网络参数,所述网络参数包括:全网扇区数量、全网系统忙时每种业务的业务量、全网各扇区扇区忙时每种业务的业务量;
根据所述网络参数和预先获取的每种业务的折算系数,以及分别与高配置扇区、中配置扇区和低配置扇区对应的载扇容量获取平均每扇区系统忙时综合业务量和平均每扇区需要配置的业务容量;
根据所述平均每扇区系统忙时综合业务量和所述平均每扇区需要配置的业务容量,获取无线网络利用率;
根据所述无线网络利用率与预先获取的实际无线网络利用率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对无线网络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评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无线网络资源利用的评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网络参数,所述网络参数包括:全网扇区数量、全网系统忙时每种业务的业务量、全网各扇区扇区忙时每种业务的业务量;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网络参数和预先获取的每种业务的折算系数,以及分别与高配置扇区、中配置扇区和低配置扇区对应的载扇容量获取平均每扇区系统忙时综合业务量和平均每扇区需要配置的业务容量;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平均每扇区系统忙时综合业务量和所述平均每扇区需要配置的业务容量,获取无线网络利用率;
比较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无线网络利用率与预先获取的实际无线网络利用率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对无线网络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评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无线网络资源利用的评估方法和装置,通过根据从网络系统中获取的网络参数和预先获取的每种业务的折算系数以及不同配置扇区的载扇容量,获取与当前综合业务量匹配的无线网络利用率,实现了能够针对一段时间内的综合业务量获取匹配的无线容量,快速方便的获取对应的最佳的无线网络资源利用率,便于运营商对无线网络资源的实际利用情况进行评估和规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基于无线网络资源利用的评估方法实施例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基于无线网络资源利用的评估装置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在WCDMA系统没有针对各地一段时间内的综合业务量所对应的最佳的无线网络资源利用率进行分析,使运营商无法对当前无线网络资源的实际利用情况进行评估等缺陷,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即通过根据从网络系统中获取的网络参数和预先获取的每种业务的折算系数以及不同配置扇区的载扇容量,获取与当前综合业务量匹配的无线网络利用率,实现了能够针对一段时间内的综合业务量获取匹配的无线容量,快速方便的获取对应的最佳的无线网络资源利用率,便于运营商对无线网络资源的实际利用情况进行评估和规划。
图1为本发明基于无线网络资源利用的评估方法实施例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0,获取网络参数,所述网络参数包括:全网扇区数量、全网系统忙时每种业务的业务量、全网各扇区扇区忙时每种业务的业务量;
WCDMA系统是一个混合业务系统,具体业务包括:分组域中的数据业务PS384、数据业务PS128、数据业务PS64和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igh SpeedDownlink Packet Access,HSDPA)数据业务,以及电路域中的语音业务CS12.2和可视电话业务CS64,因此,从网管系统中获取的全网系统忙时每种业务的业务量以及全网各扇区扇区忙时每种业务的业务量包括上述分组域和电路域中各种业务的业务量。
步骤101,根据所述网络参数和预先获取的每种业务的折算系数,以及分别与高配置扇区、中配置扇区和低配置扇区对应的载扇容量获取平均每扇区系统忙时综合业务量和平均每扇区需要配置的业务容量;
优选地,根据从网管系统中获取的网络参数和预先获取的每种业务的折算系数以及不同配置的扇区的载扇容量应用以下公式获取宽带码分多址系统无线网络利用率,公式为:
α = A w - ave A w - ave * β w + P , 其中
A w - ave = A 1 θ 1 + A 2 θ 2 + . . . + A i θ i N ,
β w = Σ j = 1 N A wj A w - total = Σ j = 1 N A j 1 θ 1 + A j 2 θ 2 + . . . + A ji θ i A 1 θ 1 + A 2 θ 2 + . . . + A i θ i ,
P = 0.5 * [ N a N * M a + N b N * ( M b - M a ) + N c N * ( M c - M b ) + N d N * M c ]
其中:
α为所述宽带码分多址系统无线网络利用率;
Aw-ave为所述平均每扇区系统忙时综合业务量;
βw为扇区忙时不均衡系数;
P为平均每扇区多配置的业务容量;
A1,A2,...Ai为所述全网系统忙时每种业务的业务量;
Aj1,Aj2,...Aji为所述全网各扇区扇区忙时每种业务的业务量;
Awj为全网各扇区扇区忙时综合业务量;
θi为所述每种业务的折算系数;
N为所述全网扇区数量;
Ma,Mb,Mc为与所述高配置扇区、中配置扇区和低配置扇区对应的载扇容量;
Na为扇区忙时扇区综合业务量小于等于Ma的扇区数量;
Nb为扇区忙时扇区综合业务量大于Ma且小于等于Mb的扇区数量;
Nc为扇区忙时扇区综合业务量大于Mb且小于等于Mc的扇区数量;
Nd为扇区忙时扇区综合业务量大于Mc的扇区数量。
具体地,第一步,公式中的分子为根据全网扇区数量、全网系统忙时每种业务的业务量和预先获取的每种业务的折算系数,获取平均每扇区系统忙时综合业务量即用全网系统忙时综合业务量除以全网扇区数量。
由于WCDMA系统是一个混合业务系统,不同业务所对应的业务量的量纲也不相同,具体包括:分组域中的数据业务PS384、数据业务PS128、数据业务PS64和数据业务HSDPA的业务量纲采用每种业务的传输速率来表示,如数据业务PS384的业务量纲为384kbps;电路域中的语音业务CS12.2和可视电话业务CS64业务量纲采用1Erl来表示,即使语音、可视电话业务都采用相同数量的爱尔兰Erl,但具体所占用的系统资源也并不相等比如CE资源,因此不能对全网不同业务的业务量进行简单的汇总累加处理来获取全网系统忙时综合业务量,而是根据全网系统忙时每种业务的业务量和预先获取的每种业务的折算系数来获取全网系统忙时综合业务量,其中,每种业务的折算系数的获取过程如下:
步骤1:获取每种业务的平均发射功率;
在WCDMA系统中,提出一种把不同业务占用相等的无线资源作为不同业务量的等效折算的原则,换句话说,不同的业务如果占用相等的无线资源,则认为二者之间可以等价折算,WCDMA系统中存在多种无线资源,根据对WCDMA系统网管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下行负荷约为上行负荷的2倍,而下行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就是发射功率,因此,我们把占用相等的发射功率作为不同业务量等效折算的原则。优选地,获取WCDMA系统中每种业务的平均发射功率包括:从网管系统中获取在室内和室外环境中使用每种业务的用户终端比例和每种业务传输的网络参数,根据网络参数应用链路传播模型和链路预算模型获取每种业务的室内发射功率和室外发射功率,根据用户终端比例和每种业务的室内发射功率和室外发射功率获取每种业务的平均发射功率。
具体地,每种业务在室内和室外环境中使用的用户量和传输的网络参数都不相同,从网管系统中获取使用每种业务的室内和室外环境的用户比例和每种业务传输的网络参数获取每种业务的室内发射功率和室外发射功率,所应用的链路预算模型为:接收功率=发射功率+发射端增益-空中链路传播损耗-各种储备及损耗+接收端增益;链路传播模型采用最常用的Cost231-Hata模型为:L(Urban)=46.3+33.9logF-13.82logHb+(44.9-6.55logHb)logd-a(Hm)+Cm,其中,L(Urban)为平坦市区的中值传播损耗(dB);F为频率,范围1500MHz-2000MHz;Hb为基站天线高度,范围30-200m;Hm为移动台天线高度,范围1-10m;d为传播距离,范围1-20km;a(Hm)为移动台天线修正因子;对于中小城市、郊区,Cm=0dB;对于大城市,Cm=3dB。首先要在覆盖的距离或者说用户终端的位置确定的情况下,计算基站需要给该用户终端每种业务的最小发射功率,由于WCDMA系统是自干扰系统,发射功率变化也会引起干扰的变化,故下行链路计算是非线性的,需要多次运算,具体过程如下:
(1)在用户终端的位置确定的情况下,例如距离100米,代入链路传播模型可计算出空中链路损耗;
(2)计算发射端增益,即从基站发射机到天线口的馈线损耗、接头损耗、合路器损耗、双工器损耗、天线增益等,具体网络参数从网管系统中获取;
(3)计算接收端增益,即从用户终端接收天线到接收机的天线增益、馈线损耗、接头损耗、双工器损耗等,具体网络参数从网管系统中获取;
(4)计算各种储备及损耗,包括快衰落储备、阴影衰落储备、软切换增益、建筑物穿透损耗、人体损耗等,具体网络参数从网管系统中获取;
(5)计算接收机的内部噪声功率,涉及波尔兹曼常数、温度、带宽、噪声系数等参数,具体网络参数从网管系统中获取;
(6)给需要的发射功率一个假定值,例如1瓦,结合步骤(2)、(3)、(4)结果,代入链路预算模型可计算用户终端的接收功率;
(7)计算本小区干扰功率:假设总发射功率20瓦,70%的利用率,则实际总发射功率为14瓦,减去1瓦得13瓦,再考虑正交因子,结合步骤1计算的空中损耗及步骤(2)、(3)、(4)结果,代入链路预算模型可计算出接收到的本小区干扰功率;
(8)计算邻小区干扰功率:注意用户终端距相邻基站距离不同,假设站距400,则邻站距离为300米,代入链路传播模型可计算出空中链路损耗;结合相邻基站总发射功率14瓦及步骤(2)、(3)、(4)结果,代入链路预算模型可计算出接收到的邻小区干扰功率;
(9)计算接收机的灵敏度:步骤(5)、(7)、(8)计算结果相加,即为总干扰及噪声;再加上每种业务的目标Eb/No,即为接收机的灵敏度;
(10)判断接收的有用信号功率是否大于接收机的灵敏度,如果步骤(6)的结果大于步骤(9),说明分配给该业务的功率有富裕应当降低;反之说明分配给该业务的功率不足需要加大;
(11)根据步骤(10)的结果,调整该业务的发射功率,重复步骤(6)至步骤(10),直到步骤(6)与步骤(9)的结果相等为止。
根据从网管系统中获取的使用每种业务的用户终端在室内和室外不同环境的比例和根据上述步骤获取的每种业务的室内发射功率和室外发射功率进行加权平均获取每种业务的平均发射功率。
步骤2:根据每种业务的业务量纲和平均发射功率获取每种业务单位功率所承载的业务量;
对于分组域中的数据业务,用与该数据业务对应的数据传输速率除以该数据业务的平均发射功率获取该数据业务单位功率所承载的业务量;对于电路域中的语音和可视电话业务,用1Erl除以语音或可视电话业务的平均发射功率获取语音或可视电话业务单位功率所承载的业务量。
步骤3:选择一种业务为基准业务,根据基准业务对应的单位功率所承载的业务量与每种业务单位功率所承载的业务量,获取每种业务的折算系数。
根据具体的应用选择一种业务为基准业务对WCDMA系统中的不同业务进行统一折算处理,举例说明,根据网管数据统计WCDMA系统在下行发射功率中,除导频、公共控制信道等消耗功率外,分组域的数据业务消耗的功率约占70%,电路域的语音和可视电话业务只占约30%,因此,数据业务作为主体业务占的比重大,并且HSDPA数据业务占分组域业务的比重最大,因此,选择HSDPA数据业务为基准业务对其余业务进行折算处理,将基准业务对应的单位功率所承载的业务量分别除以每种业务单位功率所承载的业务量,获取每种业务的折算系数,基准业务对应的折算系数为1。
进一步地,通过步骤1和步骤2获取的每种业务单位功率所承载的业务量包含了软切换所占用的功率,即用户终端在切换过程中与原基站和新基站都保持通信链路,只有当用户终端在目标基站的小区建立稳定通信后,才断开与原基站的联系需要占用一定的发射功率,因此,为了更准确的获取每种业务的折算系数对业务进行更准确的等效折算,在步骤2获取每种业务单位功率所承载的业务量之后,再根据每种业务的软切换比例,获取每种业务不包含软切换所占用的功率时单位功率所承载的业务量;再根据基准业务对应的不包含软切换所占用的功率时单位功率所承载的业务量,与每种业务不包含软切换功率时单位功率所承载的业务量,获取每种业务在不包含软切换功率时的折算系数。例如选择数据业务HSDPA作为基准业务,根据上述的折算系数获取方法获取每种业务的折算系数,数据业务HSDPA的折算系数为1,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0077800710000081
Figure BDA0000077800710000091
根据从网管系统中获取的全网系统忙时每种业务的业务量和对应的预先通过上述方法获取的每种业务的折算系数相乘再累加求和,获取全网系统忙时综合业务量,将全网系统忙时综合业务量除以全网扇区数量获取平均每扇区系统忙时综合业务量。
第二步,公式中的分母为根据平均每扇区系统忙时综合业务量、全网各扇区扇区忙时每种业务的业务量、全网扇区数量和预先获取的、分别与高配置扇区、中配置扇区和低配置扇区对应的载扇容量以及折算系数获取平均每扇区需要配置的业务容量。
具体地,一般来说,平均每扇区需要配置的业务容量可以通过将全网每个扇区需要配置的业务容量进行累加后除以全网扇区数量,其中,每个扇区需要配置的业务容量为每个扇区根据各自扇区忙时综合业务量对应的最低配置所提供的业务容量;
其中,各扇区扇区忙时综合业务量是根据获取的全网各扇区扇区忙时每种业务的业务量和预先获取的每种业务的折算系数相乘并累加得到的;
每个扇区根据各扇区忙时综合业务量匹配最低的配置,模块化的扇区配置包括高配置扇区、中配置扇区和低配置扇区,不同配置的扇区对应的载扇具有不同的业务信道,该载扇配置的各种业务的业务信道与预定的呼损率,通过爱尔兰B表获取该载扇配置的各种业务的业务容量,将该载扇配置的各种业务的业务容量与对应的折算系数相乘来获取扇区的载扇容量,折算系数的获取参见上述第一步中的获取方法,此处不再赘述,以表1中所示的折算系数,根据高配置扇区、中配置扇区和低配置扇区配置的各种业务的业务信道获取对应的载扇容量,如表2所示:
表2
Figure BDA0000077800710000101
然后,将每个扇区扇区忙时综合业务量与高配置扇区、中配置扇区和低配置扇区对应的载扇容量进行比较,下面的实施例以单载扇扇区为例进行说明,但是并不限于此,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的应用需要进行计算,若该扇区扇区忙时综合业务量小于或者等于低配置扇区对应的载扇容量,则该扇区需要配置的业务容量为低配置扇区对应的载扇容量;若该扇区扇区忙时综合业务量大于低配置扇区对应的载扇容量且小于或者等于中配置扇区对应的载扇容量,则该扇区需要配置的业务容量为中配置扇区对应的载扇容量;若该扇区扇区忙时综合业务量大于中配置扇区对应的载扇容量且小于或者等于高配置扇区对应的载扇容量,则该扇区需要配置的业务容量为高配置扇区对应的载扇容量;若该扇区扇区忙时综合业务量大于高配置扇区对应的载扇容量,则利用ROUNDUP向上取整函数根据该扇区扇区忙时综合业务量与高配置扇区对应的载扇容量获取该扇区需要配置的业务容量。
基于上述获取的全网各扇区需要配置的业务容量除以全网扇区数量来获取平均每扇区需要配置的业务容量。
但是要获取平均每扇区需要配置的业务容量需要提取扇区级的数据进行相乘并累加,非常不方便,本实施例提出直接获取平均每扇区需要配置的业务容量,具体如下:
首先,根据上述实施例中获取的平均每扇区系统忙时综合业务量乘以扇区忙时不均衡系数获取平均每扇区扇区忙时综合业务量,其中,扇区忙时不均衡系数对于一个地市是一个基本稳定的数值,从网管系统中可以统计获取该参数为全网扇区忙时综合业务量与全网系统忙时综合业务量的比值,反映了扇区忙时业务负荷比系统忙时业务负荷大的比例;
其次,将每个扇区扇区忙时综合业务量与高配置扇区、中配置扇区和低配置扇区对应的载扇容量进行比较,获取扇区忙时扇区综合业务量小于或者等于低配置扇区对应的载扇容量的扇区数量、扇区忙时扇区综合业务量大于低配置扇区对应的载扇容量且小于或者等于中配置扇区对应的载扇容量的扇区数量、扇区忙时扇区综合业务量大于中配置扇区对应的载扇容量且小于或者等于高配置扇区对应的载扇容量的扇区数量和扇区忙时扇区综合业务量大于高配置扇区对应的载扇容量的扇区数量,根据如下公式获取平均每扇区多配置的业务容量,公式如下:
P = 0.5 * [ N a N * M a + N b N * ( M b - M a ) + N c N * ( M c - M b ) + N d N * M c ]
其中,平均每扇区多配置的业务容量是对于每个扇区而言,由于扇区的模块化配置,造成实际配置的信道数必然多于实际需要的信道数,会提供比实际需要多的业务容量,根据概率统计理论中的中心极限定理,当各扇区扇区忙时综合业务量呈随机分布时(一般地市有多达数百至几千个基站,而业务量由用户的随机呼叫产生,通常这个假设成立),以扇区忙时扇区综合业务量小于等于低配置扇区对应的载扇容量的扇区为例进行说明,扇区忙时扇区综合业务量小于等于低配置扇区对应的载扇容量的扇区所对应的综合业务量的分布区间是[0,Ma],其均值是0.5*Ma;其它依次类推,理想状态下,如果所有扇区都是高配置,则平均每扇区多配置的业务容量等于Mc/2;如果高中低配置类型的扇区比例相同,则平均每扇区多配置的业务容量等于Mc/4。
最后,将上述获取的平均每扇区扇区忙时综合业务量与平均每扇区多配置的业务容量相加获取平均每扇区需要配置的业务容量。
步骤102,根据所述平均每扇区系统忙时综合业务量和所述平均每扇区需要配置的业务容量,获取无线网络利用率;
步骤103,根据所述无线网络利用率与预先获取的实际无线网络利用率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对无线网络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评估。
具体地,通过从网管系统中获取的全网高配置扇区数量、中配置扇区数量、低配置扇区数量和全网扇区数量分别获取高配置扇区、中配置扇区和低配置扇区分别占全网扇区数量的比例,再分别与预先获取的、与高配置扇区、中配置扇区和低配置扇区对应的载扇容量相乘后进行累加获取平均每扇区的载扇数量,将平均每扇区的载扇数量与高配置扇区对应的载扇容量相乘来获取平均每扇区最大的业务容量,将获取的平均每扇区系统忙时综合业务量除以平均每扇区最大的业务容量获取实际无线网络利用率。将步骤102中获取的无线网络利用率与该实际无线网络利用率进行比较,若实际无线网络利用率高于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的无线网络利用率,表示网络繁忙,需要扩容,反之,表示网络负荷较低,部分载扇可以拆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无线网络资源利用的评估方法,通过根据从网络系统中获取的网络参数和预先获取的每种业务的折算系数以及不同配置扇区的载扇容量,获取与当前综合业务量匹配的无线网络利用率,实现了能够针对一段时间内的综合业务量获取匹配的无线容量,快速方便的获取对应的最佳的无线网络资源利用率,提高了工作效率,便于运营商对无线网络资源的实际利用情况进行评估和规划。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无线网络资源利用的评估方法中获取的无线网络利用率,其中,影响无线网络利用率的因素具体如下:
(1)扇区忙时不均衡系数,该参数对于一个本地网,一般是基本稳定的数值,可从网管统计数据中计算得到,一般取一周或一月的数据加以平均。该无线网络利用率与扇区忙时不均衡系数呈反相关,扇区忙时不均衡系数越大,无线网络利用率越低。
(2)平均每扇区多配置的业务容量,该参数在网络规模不变时为常数,在高中低配置的扇区比例发生变化时,该参数也将发生一定变化,不同城市由于高中低配置的扇区比例不同,该参数也不同,该无线网络利用率与平均每扇区多配置的业务容量,平均每扇区多配置的业务容量越大,无线网络利用率越低。
(3)平均每扇区系统忙时综合业务量,该参数每天都在变化,因此对无线网络利用率影响最大,无线网络利用率与平均每扇区系统忙时综合业务量呈正相关,平均每扇区系统忙时综合业务量越大,无线网络利用率越大。
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对于一个本地网,该无线网络利用率反映了针对当前的综合业务量在满足网络性能指标下的最佳的无线网络利用率,也就是说,针对当前的综合业务量,该无线网络利用率所对应的无线容量的配置恰如其分地满足一段时间内综合业务量的需求,既能满足各扇区的综合业务量需求而又没有富余的可拆减的载扇。
在移动网络运营商运营WCDMA无线网络时,需要实时地把握WCDMA无线网络资源的实际利用情况,但是无法对当前无线网络资源的实际利用情况进行评估,运营商可以利用该无线网络利用率与对当前无线网络的实际利用率进行比较,针对当前的综合业务量对当前无线网络资源的实际利用情况进行评估,若实际利用率高于该无线网络利用率,表示网络繁忙,需要扩容,反之,表示网络负荷较低,部分载扇可以拆减,下面以单载扇扇区为例,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WCDMA系统无线网络利用率的获取方法所获取的无线网络利用率对网络进行规划,具体如下:
假设某城市WCDMA网络现有1000个扇区,预测用户将达到30万,平均每用户综合业务量为10Kbps,则全网综合业务量为300万Kbps,平均每扇区综合业务量为3000Kbps;假设没有中低配置基站,则P=1204;小区忙时不均衡系数为1.5,则WCDMA系统无线网络利用率为3000/(3000*1.5+1204)=53%;与300万Kbps综合业务量匹配的网络容量为300万/53%=570万Kbps;全网总载扇规模为570万Kbps/2408Kbps=2369个载扇,进而可估算需要的扩容规模和投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图2为本发明基于无线网络资源利用的评估装置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1、第二获取模块12、处理模块13和比较模块14,其中,第一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网络参数,网络参数包括:全网扇区数量、全网系统忙时每种业务的业务量、全网各扇区扇区忙时每种业务的业务量;第二获取模块12用于根据网络参数和预先获取的每种业务的折算系数,以及分别与高配置扇区、中配置扇区和低配置扇区对应的载扇容量获取平均每扇区系统忙时综合业务量和平均每扇区需要配置的业务容量;处理模块13用于根据平均每扇区系统忙时综合业务量和平均每扇区需要配置的业务容量,获取无线网络利用率;比较模块14用于根据无线网络利用率与预先获取的实际无线网络利用率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对无线网络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评估。
进一步地,第一获取模块11还用于获取全网的高配置扇区数量、中配置扇区数量和低配置扇区数量;第二获取模块12还用于根据全网扇区数量、全网的高配置扇区数量、中配置扇区数量和低配置扇区数量以及与高配置扇区对应的载扇容量获取的平均每扇区最大的业务容量;处理模块13还用于根据平均每扇区系统忙时综合业务量和平均每扇区最大的业务容量获取实际无线网络利用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无线网络资源利用的评估装置的功能和处理流程,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无线网络资源利用的评估装置,通过根据从网络系统中获取的网络参数和预先获取的每种业务的折算系数以及不同配置扇区的载扇容量,获取与当前综合业务量匹配的无线网络利用率,实现了能够针对一段时间内的综合业务量获取匹配的无线容量,快速方便的获取对应的最佳的无线网络资源利用率,提高了工作效率,便于运营商对无线网络资源的实际利用情况进行评估和规划。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基于无线网络资源利用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网络参数,所述网络参数包括:全网扇区数量、全网系统忙时每种业务的业务量、全网各扇区扇区忙时每种业务的业务量;
根据所述网络参数和预先获取的每种业务的折算系数,以及分别与高配置扇区、中配置扇区和低配置扇区对应的载扇容量获取平均每扇区系统忙时综合业务量和平均每扇区需要配置的业务容量;
根据所述平均每扇区系统忙时综合业务量和所述平均每扇区需要配置的业务容量,获取无线网络利用率;
根据所述无线网络利用率与预先获取的实际无线网络利用率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对无线网络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评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网络资源利用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平均每扇区系统忙时综合业务量和所述平均每扇区需要配置的业务容量,获取宽带码分多址系统无线网络利用率包括:
应用以下公式获取所述宽带码分多址系统无线网络利用率,其中,
公式中的分子为根据所述全网扇区数量、所述全网系统忙时每种业务的业务量和预先获取的每种业务的折算系数,获取的所述平均每扇区系统忙时综合业务量;
分母为根据所述平均每扇区系统忙时综合业务量、所述全网各扇区扇区忙时每种业务的业务量、所述全网扇区数量和预先获取的、分别与高配置扇区、中配置扇区和低配置扇区对应的载扇容量以及所述折算系数获取的所述平均每扇区需要配置的业务容量;
所述公式为:
α = A w - ave A w - ave * β w + P , 其中
A w - ave = A 1 θ 1 + A 2 θ 2 + . . . + A i θ i N ,
β w = Σ j = 1 N A wj A w - total = Σ j = 1 N A j 1 θ 1 + A j 2 θ 2 + . . . + A ji θ i A 1 θ 1 + A 2 θ 2 + . . . + A i θ i ,
P = 0.5 * [ N a N * M a + N b N * ( M b - M a ) + N c N * ( M c - M b ) + N d N * M c ]
其中:
α为所述宽带码分多址系统无线网络利用率;
Aw-ave为所述平均每扇区系统忙时综合业务量;
βw为扇区忙时不均衡系数;
P为平均每扇区多配置的业务容量;
A1,A2,...Ai为所述全网系统忙时每种业务的业务量;
Aj1,Aj2,...Aji为所述全网各扇区扇区忙时每种业务的业务量;
Awj为全网各扇区扇区忙时综合业务量;
θi为所述每种业务的折算系数;
N为所述全网扇区数量;
Ma,Mb,Mc为与所述高配置扇区、中配置扇区和低配置扇区对应的载扇容量;
Na为扇区忙时扇区综合业务量小于等于Ma的扇区数量;
Nb为扇区忙时扇区综合业务量大于Ma且小于等于Mb的扇区数量;
Nc为扇区忙时扇区综合业务量大于Mb且小于等于Mc的扇区数量;
Nd为扇区忙时扇区综合业务量大于Mc的扇区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无线网络资源利用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获取的实际无线网络利用率包括:
获取全网的高配置扇区数量、中配置扇区数量和低配置扇区数量;
根据所述全网扇区数量、所述全网的高配置扇区数量、中配置扇区数量和低配置扇区数量以及与高配置扇区对应的载扇容量获取的所述平均每扇区最大的业务容量;
根据所述平均每扇区系统忙时综合业务量和所述平均每扇区最大的业务容量获取所述实际无线网络利用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无线网络资源利用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获取的每种业务的折算系数包括:
获取每种业务的平均发射功率,根据所述每种业务的业务量纲和所述平均发射功率获取每种业务单位功率所承载的业务量;
选择一种业务为基准业务,根据所述基准业务对应的单位功率所承载的业务量与所述每种业务单位功率所承载的业务量,获取每种业务的折算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无线网络资源利用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每种业务单位功率所承载的业务量之后,还包括:
根据每种业务的软切换比例,获取每种业务不包含软切换功率的单位功率所承载的业务量;
对应地,所述根据所述基准业务对应的单位功率所承载的业务量与所述每种业务单位功率所承载的业务量,获取每种业务的折算系数包括:
根据所述基准业务对应的不包含软切换功率的单位功率所承载的业务量,与所述每种业务不包含软切换功率的单位功率所承载的业务量,获取每种业务的折算系数。
6.一种基于无线网络资源利用的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网络参数,所述网络参数包括:全网扇区数量、全网系统忙时每种业务的业务量、全网各扇区扇区忙时每种业务的业务量;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网络参数和预先获取的每种业务的折算系数,以及分别与高配置扇区、中配置扇区和低配置扇区对应的载扇容量获取平均每扇区系统忙时综合业务量和平均每扇区需要配置的业务容量;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平均每扇区系统忙时综合业务量和所述平均每扇区需要配置的业务容量,获取无线网络利用率;
比较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无线网络利用率与预先获取的实际无线网络利用率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对无线网络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评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无线网络资源利用的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全网的高配置扇区数量、中配置扇区数量和低配置扇区数量;
所述第二获取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全网扇区数量、所述全网的高配置扇区数量、中配置扇区数量和低配置扇区数量以及与高配置扇区对应的载扇容量获取的所述平均每扇区最大的业务容量;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平均每扇区系统忙时综合业务量和所述平均每扇区最大的业务容量获取所述实际无线网络利用率。
CN 201110207369 2011-07-22 2011-07-22 基于无线网络资源利用的评估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23615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207369 CN102361515B (zh) 2011-07-22 2011-07-22 基于无线网络资源利用的评估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207369 CN102361515B (zh) 2011-07-22 2011-07-22 基于无线网络资源利用的评估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61515A true CN102361515A (zh) 2012-02-22
CN102361515B CN102361515B (zh) 2013-03-27

Family

ID=45586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207369 Active CN102361515B (zh) 2011-07-22 2011-07-22 基于无线网络资源利用的评估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61515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1146A (zh) * 2012-06-07 2012-10-0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利用率的获取方法和网管设备
CN103634828A (zh) * 2013-12-06 2014-03-1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wcdma网络容量评估方法和装置
CN105992215A (zh) * 2015-03-05 2016-10-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频谱资源使用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06888477A (zh) * 2017-02-08 2017-06-2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评估综合业务承载能力的方法和装置
CN109934657A (zh) * 2017-12-19 2019-06-2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 业务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09996258A (zh) * 2017-12-31 2019-07-0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辽宁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利用率评估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84039A2 (en) * 2005-11-08 2007-05-09 Pantech&Curitel Communications, Inc.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rminal for handover from WCDMA network to CDMA network and method therefor
CN101106765A (zh) * 2006-07-11 2008-01-16 富士通株式会社 调度器、包括该调度器的无线电基站设备以及调度方法
CN101197730A (zh) * 2007-11-21 2008-06-11 北京邮电大学 多维混合业务效用的实现方法
CN102143513A (zh) * 2011-04-28 2011-08-0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网络利用率的获取方法
CN102348213A (zh) * 2011-07-22 2012-02-0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网络资源利用的评估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84039A2 (en) * 2005-11-08 2007-05-09 Pantech&Curitel Communications, Inc.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rminal for handover from WCDMA network to CDMA network and method therefor
CN101106765A (zh) * 2006-07-11 2008-01-16 富士通株式会社 调度器、包括该调度器的无线电基站设备以及调度方法
CN101197730A (zh) * 2007-11-21 2008-06-11 北京邮电大学 多维混合业务效用的实现方法
CN102143513A (zh) * 2011-04-28 2011-08-0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网络利用率的获取方法
CN102348213A (zh) * 2011-07-22 2012-02-0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网络资源利用的评估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1146A (zh) * 2012-06-07 2012-10-0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利用率的获取方法和网管设备
CN102711146B (zh) * 2012-06-07 2016-03-1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利用率的获取方法和网管设备
CN103634828A (zh) * 2013-12-06 2014-03-1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wcdma网络容量评估方法和装置
CN103634828B (zh) * 2013-12-06 2017-02-1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wcdma网络容量评估方法和装置
CN105992215A (zh) * 2015-03-05 2016-10-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频谱资源使用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05992215B (zh) * 2015-03-05 2018-08-1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频谱资源使用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06888477A (zh) * 2017-02-08 2017-06-2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评估综合业务承载能力的方法和装置
CN106888477B (zh) * 2017-02-08 2019-07-0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评估综合业务承载能力的方法和装置
CN109934657A (zh) * 2017-12-19 2019-06-2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 业务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09996258A (zh) * 2017-12-31 2019-07-0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辽宁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利用率评估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996258B (zh) * 2017-12-31 2022-04-2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辽宁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利用率评估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61515B (zh) 2013-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61515B (zh) 基于无线网络资源利用的评估方法和装置
Han et al. On optimizing green energy utilization for cellular networks with hybrid energy supplies
Xiao et al. QoS-aware energy-efficient radio resource scheduling in multi-user OFDMA systems
CN101213853B (zh) 无线高速数据网络规划工具
Awan et al. Joint network admission control, mode assignment, and power allocation in energy harvesting aided D2D communication
CN104144447A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和设备
Beaulieu et al. Exact analysis of multihop amplify-and-forward relaying systems over general fading links
Liu et al. Dual-battery enabled profit driven user association in green heterogeneous cellular networks
Eisenblätter et al. UMTS radio network evaluation and optimization beyond snapshots
CN102202329B (zh)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网络利用率的获取方法
CN102348213B (zh) 基于无线网络资源利用的评估方法和装置
Ismail et al. Performance of dual maximal ratio combining diversity in nonidentical correlated Weibull fading channels using Pade/spl acute/approximation
Rahmatia et al. Automatic cell planning of LTE FDD 1800 MHz network in Klaten, Central Java
Eisenblätter et al. Integer programming methods for UMTS radio network planning
CN106028399A (zh) 针对功率和性能优化设备中的应用行为
CN102355693B (zh) 无线网络利用率的获取方法和装置
Oughton et al.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of 4G and 5G universal mobile broadband strategies
Frenger et al. Radio network energy performance of massive MIMO beamforming systems
CN102291749B (zh) 业务量处理方法和装置
Humar et al. Energy savings modeling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in multi-power-state base station systems
ElKazzi et al. Energy-saving solution for future cellular systems
Ibrahim et al. Energy consumption assessment of mobile cellular networks
CN102724687B (zh) 无线网络利用率的获取方法和网管设备
Arias et al. Performance of advanced metering infrastructure using cellular communication based on uplink CDMA
Liu et al. Profit driven user association with dual batteries in green heterogeneous cellular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