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61323A - 一种基于Agent技术的微网实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Agent技术的微网实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61323A
CN102361323A CN2011102659414A CN201110265941A CN102361323A CN 102361323 A CN102361323 A CN 102361323A CN 2011102659414 A CN2011102659414 A CN 2011102659414A CN 201110265941 A CN201110265941 A CN 201110265941A CN 102361323 A CN102361323 A CN 1023613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voltaic
batteries
load
agent
microgr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6594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幼捷
石立国
周雪松
马步云
谷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11026594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61323A/zh
Publication of CN1023613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613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10Flexible AC transmission systems [FACTS]

Landscapes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Agent技术的微网实验系统,包括电网,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光伏发电模拟系统、风力发电模拟系统、光伏子系统控制Agent、蓄电池储能系统及控制系统;其优越性在于:①具有良好的稳态和暂态性能。②光伏子系统控制Agent管理的电源正确工作,整个微网可靠运行。本文提出的基于Agent的控制框架可以有效应用在含分布式电源的微网内。③采用DSP组成控制系统,硬件电路简单、输出触发脉冲安全可靠、实时控制精度高,可较大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Agent技术的微网实验系统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Agent(代理)技术的微网实验系统。
(二)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能源短缺和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使得人们逐步认识到,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国的风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相当丰富,风能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具有方便、清洁、不枯竭、无噪声等优点,适合解决边远缺电地区和大城市用电高峰电力不足的问题,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发展,分布式发电日渐成为满足负荷增长需求、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提高供电可靠性的一种有效途径,并在配电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分布式发电的大规模渗透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单机接入成本较高、控制复杂、对大系统的电压和频率存在冲击等。这限制了分布式发电的运行方式,削弱了其优势和潜能。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Agent技术的微网实验系统,它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将多Agent技术和微网实验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各种分布式电源、储能单元、负荷以及控制保护系统组成的集成和平稳运行,又将Agent技术的自适应和主动特征的思想应用于实践,是一种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安全精度高的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Agent技术的微网实验系统,包括电网,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光伏发电模拟系统、风力发电模拟系统、光伏子系统控制Agent、蓄电池储能系统及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光伏发电模拟系统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电网的母线端和蓄电池储能系统的输入端;所述风力发电模拟系统输出端分别连接电网的母线端和蓄电池储能系统的输入端;所述光伏子系统控制Agent与光伏发电模拟系统和蓄电池储能系统成双向连接;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电网和蓄电池储能系统成双向连接。
所述光伏发电模拟系统由光伏组件、光伏控制器、直流负载、蓄电池组、逆变器、交流负载组成;所述光伏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光伏组件的输出端,其输出端连接直流负载;所述逆变器分别与光伏控制器、蓄电池组和电网c,其输出端连接交流负载。
所述风力发电模拟系统由风力发电模拟风机、风电控制器、直流负载、逆变器、蓄电池、交流负载;所述风电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风力发电模拟风机的输出端,其输出端连接直流负载;所述逆变器分别与风电控制器、蓄电池组和电网成双向连接,其输出端连接交流负载。
所述光伏子系统控制Agent由电源电路、采集电路、I/O电路、时钟电路、非易失存储器、USB接口、通讯接口、人机界面、通讯设备和中心控制单元DSP构成;所述中心控制单元DSP分别与电源电路、采集电路、I/O电路、非易失存储器、USB接口、通讯接口、人机界面、通讯设备双向连接,去输入端接收时钟电路发出的时钟信号。
所述蓄电池储能系统由风力发电机组蓄电池、太阳能光伏电池组组成。
所述控制系统是本地负载、电缆、变压器或开关器件。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本微电网实验系统由风力发电部分由5KW双馈异步发电机模拟风机,由功率为230Wp的多晶硅太阳电池组件,每个电池串列按照20块电池组件串联进行设计光伏发电部分。模拟切除无穷大电源系统后,可模拟微电网孤岛发供电系统。实验室模拟系统为单相,电压230V,频率50HZ。
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的辐射能力转换为电能,或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太阳能控制器:太阳能控制器的作用是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状态,并对蓄电池起到过充电保护、过放电保护的作用,其他附加功能如光控开关、时控开关都应当是控制器的可选项;蓄电池为铅酸电池,在有光照时将太阳能电池板所发出的电能储存起来,到需要的时候再释放出来;逆变器的作用是提供220VAC、110VAC的交流电源,由于太阳能的直接输出一般都是12VDC、24VDC、48VDC,需要将太阳能发电系统所发出的直流电能转换成交流电能,因此需要使用DC-AC逆变器。在某些场合,需要使用多种电压的负载时,也要用到DC-DC逆变器,如将24VDC的电能转换成5VDC的电能;太阳能跟踪系统就是能够不受地域和外部条件的限制,可以在-50℃至70℃环境温度范围内正常使用,最大限度的提高太阳跟踪精度,完美实现适时跟踪,最大限度提高太阳光能利用率。
实验室微网系统有联网和孤岛2种稳态运行模式,以及由联网到孤岛模式切换、孤岛到联网模式切换2种暂态模式。本实验系统中,因光伏模拟系统和风机模拟系统的功率输出不可调度,双向逆变器通过对蓄电池的充放电控制来实现微网功率平衡,进而维持电压和频率稳定。其中在光伏子系统中由于光照随时间变化并且光伏板有非线性的电压电流特性,因此光伏系统需要跟踪最大功率点,通过控制光伏板和电压节点间的直流直流变换器保证光伏系统有效运行。蓄电池的充电功率既可以从光伏板产生的功率获得又可以从燃料电池产生的功率获得。设计光伏发电子系统时,需要考虑蓄电池的安全极限。蓄电池的电压应该保持在一个安全范围内,不能超出安全极限。因关心的是当蓄电池满电并且轻载的情况,所以,光伏系统的控制agent有两种运行模式:是追踪最大功率点模式;蓄电池节点电压限制模式。在图1所示的电路中,唯一的控制输入是功率变换器的占空因数。通过改变占空因数,可以控制光伏板的输出电流和蓄电池的电压。图2所示控制策略中,循环代表了系统的管理模式。箭头表示从一个管理模式转向另一个管理模式。每个模式有一个独特的电流管理方式。起初,它工作在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ode(MPPT最大功率跟踪)模式下,一旦蓄电池电压达到电压极限,将会转为工作在Bus Voltage Limit Mode(BVL总线电压限制模式)。在这两种模式下,如果蓄电池充电电流超过安全运行极限,那么负荷将会被断开(例如四倍的额定充电电流)。最大功率点跟踪的目标是不断的调整功率变换器,使光伏板在任何天气和负荷的状况下都发出最大功率。当Volts/watts  (PV电压-功率)系统运行在Bus Voltage Limit Mode(BVL总线电压限制模式)下时,将用一个典型的PID控制来管理节点电压。
光伏系统的控制Agent有两种运行模式:是追踪最大功率点模式;蓄电池节点电压限制模式。在追踪最大功率点模式下,通过改变占空因数,可以控制光伏板的输出电流和蓄电池的电压。在节点电压限制模式下,每个模式有一个独特的电流管理方式。起初,它工作在MPPT模式下,一旦蓄电池电压达到电压极限,将会转为工作在节点电压限制模式。在这两种模式下,如果蓄电池充电电流超过安全运行极限,那么负荷将会被断开(例如四倍的额定充电电流)。最大功率点跟踪的目标是不断的调整功率变换器,使光伏板在任何天气和负荷的状况下都发出最大功率。当PV系统运行在蓄电池节点电压限制模式下时,将用一个典型的PID控制来管理节点电压。
在光伏发电模拟中,光伏电池板同直流-交流逆变器连接,直流-交流逆变器同直流-交流逆变器相连接,作为一个分布式电源连接到交流母线上;在风力发电模拟系统中,风机同交流-直流逆变器连接,交流-直流逆变器同直流-交流逆变器相连接,作为另外一个分布式电源连接到交流母线上;蓄电池储能系统中,蓄电池通过双向逆变器并入交流母线;光伏子系统控制Agent左端同光伏发电模拟系统相连接,右端同蓄电池储能系统相连接;控制系统通过RS-485总线与光伏发电模拟系统(分布式电源)、风力发电模拟系统(分布式电源)以及蓄电池储能系统进行通信,设置光伏并网逆变器和风机并网逆变器的工作模式及孤岛运行时的电压和频率等稳态参数。光伏发电模拟系统、风力发电模拟系统、蓄电池储能系统并接到当地交流母线之上,经过变压器同上级配电网相连接。
本发明的优越性在于:①本文所设计的实验室微网系统虽然规模小,但是较好地模拟了光伏电源和风机的输出特性,可以稳定地工作于联网模式和孤岛模式,并能实现二者之间的平滑切换。通过对蓄电池的充放电控制实现了暂态时快速的负荷跟踪,能够限制电压和频率在允许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稳态和暂态性能。②光伏子系统控制Agent管理的电源正确工作,整个微网可靠运行。本文提出的基于Agent的控制框架可以有效应用在含分布式电源的微网内。③采用DSP组成控制系统,硬件电路简单、输出触发脉冲安全可靠、实时控制精度高,可较大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涉一种基于Agent技术的微网实验系统的整体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所涉一种基于Agent技术的微网实验系统PV控制系统策略图。
图3为本发明所涉一种基于Agent技术的微网实验系统中光伏发电模拟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4为本发明所涉一种基于Agent技术的微网实验系统中风力发电模拟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5为本发明所涉一种基于Agent技术的微网实验系统中光伏子系统控制Agent的结构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基于Agent技术的微网实验系统(见图1),包括电网,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光伏发电模拟系统、风力发电模拟系统、光伏子系统控制Agent、蓄电池储能系统及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光伏发电模拟系统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电网的母线端和蓄电池储能系统的输入端;所述风力发电模拟系统输出端分别连接电网的母线端和蓄电池储能系统的输入端;所述光伏子系统控制Agent与光伏发电模拟系统和蓄电池储能系统成双向连接;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电网和蓄电池储能系统成双向连接。
所述光伏发电模拟系统(见图3)由光伏组件、光伏控制器、直流负载、蓄电池组、逆变器、交流负载组成;所述光伏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光伏组件的输出端,其输出端连接直流负载;所述逆变器分别与光伏控制器、蓄电池组和电网c,其输出端连接交流负载。
所述风力发电模拟系统(见图4)由风力发电模拟风机、风电控制器、直流负载、逆变器、蓄电池、交流负载;所述风电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风力发电模拟风机的输出端,其输出端连接直流负载;所述逆变器分别与风电控制器、蓄电池组和电网成双向连接,其输出端连接交流负载。
所述光伏子系统控制Agent(见图5)由电源电路、采集电路、I/O电路、时钟电路、非易失存储器、USB接口、通讯接口、人机界面、通讯设备和中心控制单元DSP构成;所述中心控制单元DSP分别与电源电路、采集电路、I/O电路、非易失存储器、USB接口、通讯接口、人机界面、通讯设备双向连接,去输入端接收时钟电路发出的时钟信号。
所述蓄电池储能系统(见图1)由风力发电机组蓄电池、太阳能光伏电池组组成。
所述控制系统(见图1)是本地负载、电缆、变压器或开关器件。

Claims (6)

1.一种基于Agent技术的微网实验系统,包括电网,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光伏发电模拟系统、风力发电模拟系统、光伏子系统控制Agent、蓄电池储能系统及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光伏发电模拟系统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电网的母线端和蓄电池储能系统的输入端;所述风力发电模拟系统输出端分别连接电网的母线端和蓄电池储能系统的输入端;所述光伏子系统控制Agent与光伏发电模拟系统和蓄电池储能系统成双向连接;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电网和蓄电池储能系统成双向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一种基于Agent技术的微网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发电模拟系统由光伏组件、光伏控制器、直流负载、蓄电池组、逆变器、交流负载组成;所述光伏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光伏组件的输出端,其输出端连接直流负载;所述逆变器分别与光伏控制器、蓄电池组和电网c,其输出端连接交流负载。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一种基于Agent技术的微网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发电模拟系统由风力发电模拟风机、风电控制器、直流负载、逆变器、蓄电池、交流负载;所述风电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风力发电模拟风机的输出端,其输出端连接直流负载;所述逆变器分别与风电控制器、蓄电池组和电网成双向连接,其输出端连接交流负载。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一种基于Agent技术的微网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子系统控制Agent由电源电路、采集电路、I/O电路、时钟电路、非易失存储器、USB接口、通讯接口、人机界面、通讯设备和中心控制单元DSP构成;所述中心控制单元DSP分别与电源电路、采集电路、I/O电路、非易失存储器、USB接口、通讯接口、人机界面、通讯设备双向连接,去输入端接收时钟电路发出的时钟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一种基于Agent技术的微网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储能系统由风力发电机组蓄电池、太阳能光伏电池组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一种基于Agent技术的微网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是本地负载、电缆、变压器或开关器件。
CN2011102659414A 2011-09-08 2011-09-08 一种基于Agent技术的微网实验系统 Pending CN1023613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659414A CN102361323A (zh) 2011-09-08 2011-09-08 一种基于Agent技术的微网实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659414A CN102361323A (zh) 2011-09-08 2011-09-08 一种基于Agent技术的微网实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61323A true CN102361323A (zh) 2012-02-22

Family

ID=45586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659414A Pending CN102361323A (zh) 2011-09-08 2011-09-08 一种基于Agent技术的微网实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61323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35227A (zh) * 2013-05-13 2013-08-07 周细文 一种组合式防孤岛检测实验负载装置
CN103427440A (zh) * 2013-08-27 2013-12-04 贵州电力试验研究院 光伏发电系统的孤网运行及切换检测结构及试验方法
CN105071440A (zh) * 2015-08-22 2015-11-18 上海电机学院 一种基于新能源的供电电网
CN106100002A (zh) * 2016-07-28 2016-11-09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网的优化运行方法
CN106463970A (zh) * 2014-02-28 2017-02-22 依利安达公司 逆变器系统
CN107342597A (zh) * 2017-06-21 2017-11-10 上海电力学院 一种交流微网协调控制方法
CN108510855A (zh) * 2018-06-11 2018-09-07 沈阳农业大学 一种户用离网型风光储微电网控制实验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98963A1 (en) * 2004-03-11 2005-09-15 Yuan Ze University Hybrid clean-energy power-supply framework
CN101719684A (zh) * 2009-12-29 2010-06-02 上海交通大学 风光互补发电逆变实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98963A1 (en) * 2004-03-11 2005-09-15 Yuan Ze University Hybrid clean-energy power-supply framework
CN101719684A (zh) * 2009-12-29 2010-06-02 上海交通大学 风光互补发电逆变实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余晓明等: "基于multi-Agent和Petri网的分布式风光互补系统", 《控制理论与应用》 *
宋斌: "基于Agent的微网控制系统研究", 《电力科学与工程》 *
杨占刚等: "可实现运行模式灵活切换的小型微网实验系统", 《电力系统自动化》 *
陈亚爱等: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实验模型的建立",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35227A (zh) * 2013-05-13 2013-08-07 周细文 一种组合式防孤岛检测实验负载装置
CN103427440A (zh) * 2013-08-27 2013-12-04 贵州电力试验研究院 光伏发电系统的孤网运行及切换检测结构及试验方法
CN106463970A (zh) * 2014-02-28 2017-02-22 依利安达公司 逆变器系统
CN105071440A (zh) * 2015-08-22 2015-11-18 上海电机学院 一种基于新能源的供电电网
CN106100002A (zh) * 2016-07-28 2016-11-09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网的优化运行方法
CN107342597A (zh) * 2017-06-21 2017-11-10 上海电力学院 一种交流微网协调控制方法
CN108510855A (zh) * 2018-06-11 2018-09-07 沈阳农业大学 一种户用离网型风光储微电网控制实验系统
CN108510855B (zh) * 2018-06-11 2024-05-07 沈阳农业大学 一种户用离网型风光储微电网控制实验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ae et al. Dynamic modeling and operation strategy for a microgrid with wind and photovoltaic resources
CN103457514B (zh) 双模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CN102361323A (zh) 一种基于Agent技术的微网实验系统
Seo et al. Power quality control strategy for grid-connected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using PV array and supercapacitor
CN102856930A (zh) 微网经济调度控制方法
Küçüker et al. Design and control of photovoltaic/wind/battery based microgrid system
CN201286019Y (zh) 一种与电网互联式110kw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CN208386227U (zh) 风光储多能互补系统
Jie et al. Nanogrid for energy aware buildings
Manikanth et al. Optimal Scheduling of Solar Wind Bio-Mass Systems and Evaluating the Demand Response Impacts on Effective Load Carrying Capability
CN203296655U (zh) 太阳能光伏发电百叶窗
Shaikh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wind-photovoltaic-battery based DC microgrid setup for off-grid applications
Kishor et al. Solar PV based autonomous low voltage DC microgrid for remote electrification
CN108418245A (zh) 一种简化的直流微电网联络线恒功率控制方法
CN202513586U (zh) 可再生能源发电智能微电网
El Zerk et al. Energy management based fuzzy logic control of hybrid system wind/photovoltaic with batteries
Qachchachi et al. Smart hybrid AC/DC microgrid: Power management based Petri Nets
CN1996739A (zh) 小型多用途太阳能发电系统
Goyal et al. Modeling of solar/wind hybrid energy system usingMTALAB simulink
Geng et al. An improved voltage control strategy for DC microgrid with hybrid storage system
Jifang et al. A neural network control strategy for multi-energy common dc bus hybrid power supply
Sun et al. Simulation of composite energy storage optimization configuration of micro-grid based on PSO
Gawande et al.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cost-effective solar PV based DC microgrid for rural applications
CN201490922U (zh) 互补型能源供应系统
CN204407965U (zh) 一种智能光伏充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222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