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55625A - 位置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其移动通信终端 - Google Patents

位置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其移动通信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55625A
CN102355625A CN2011102184627A CN201110218462A CN102355625A CN 102355625 A CN102355625 A CN 102355625A CN 2011102184627 A CN2011102184627 A CN 2011102184627A CN 201110218462 A CN201110218462 A CN 201110218462A CN 102355625 A CN102355625 A CN 1023556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dual
tone multifrequency
sign
vo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1846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55625B (zh
Inventor
杨志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21846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556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556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55625A/zh
Priority to PCT/CN2012/078391 priority patent/WO2013017005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556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556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9Location-based management or track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1/00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electrical systems
    • H04M11/08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electrica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tional reception of entertainment or informative mat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348Location-based services which utilize the location information of a targ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20Services signaling; Auxiliary data signalling, i.e. transmitting data via a non-traffic chann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位置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其移动通信终端。该位置信息的发送方法包括:建立通话连接后,在通话期间获取本终端的位置数据;将位置数据转化成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对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添加标识,并对添加标识后的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的双音多频音频数据;将编码后的双音多频音频数据向接收端发送。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在通话过程中向通话对方显示当前位置。

Description

位置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其移动通信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位置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其移动通信终端。
背景技术
互动与交流是社会当前发展的趋势,人们通过聊天工具、博客、微博、BBS等互联网络方式进行交流,朋友、同事便可通过这些渠道了解自己当前在哪个地方,发生哪些事,以及知道自己最近的心情等。因此,在聊天工具、博客、微博、BBS等上面都可以共享当前用户的位置信息。
然而,作为无线通信设备中最根本的功能,例如手机最根本的功能:语音通话功能,手机语音通话功能用到双音多频(DTMF,Dual Tone MultiFrequency),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拨打电话的过程中经常会用到,如拨打用户的分机号码,输入帐号和密码等。双音多频由高频群和低频群组成,高低频群各包含4个频率。一个高频信号(1209~1633Hz)和一个低频信号(697~941Hz)叠加组成一个组合信号,代表一个字符,因此,双音多频信号共有16个编码:数字0到9以及符号*、#与字母A、B、C、D。双音多频是一种在语音信道中用音调来表示数字和符号的方法,作为实现电话号码快速可靠传输的一种技术,它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和较高的传输速度,可以用来在模拟语音信道传输信令,因此在通信中有广泛的应用。
使用语音通话功能时,移动通信终端无法向当前通话的对方共享或显示自己的位置信息,只能依靠另外的语音或者短信或者彩信等方式告知对方自己当前的位置信息,这些信息还需要自己弄清楚才能告知对方,费时耗力,还不能一目了然,降低当前用户的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位置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其移动通信终端,能够在通话过程中向通话对方显示当前位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位置共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通话连接后,在通话期间获取发送端的位置数据;将位置数据转化成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对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添加标识,并对添加标识后的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的双音多频音频数据;将编码后的双音多频音频数据发送给接收端;由接收端获取编码后的双音多频音频数据;对编码后的双音多频音频数据进行解码,获得解码后的双音多频音频数据;去除解码后的双音多频音频数据中的标识,得到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将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还原成位置数据;根据位置数据显示对应的位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终端位置信息的发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通话连接后,在通话期间获取本终端的位置数据;将位置数据转化成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对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添加标识,并对添加标识后的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的双音多频音频数据;将编码后的双音多频音频数据向接收端发送。
其中,在将编码后的双音多频音频数据向接收端发送的步骤之后,包括:检测通话是否仍在进行,若已经停止通话,则停止进行获取本终端的位置数据的步骤。
其中,在将位置数据转化成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的步骤中,标准双音多频数据包括四个英文字母和0到9的数字,位置数据包括经度和纬度,经度包括东经和西经,纬度包括北纬和南纬,经度和纬度均包括度、分和秒,将四个英文字母一一对应表示东经、西经、北纬和南纬,将数字一一对应表示度、分和秒。
其中,在对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添加标识的步骤中,包括:在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首端和尾端分别添加指示位置数据的标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终端位置信息的接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语音通道接收双音多频音频数据;解码双音多频音频数据;判断解码后的双音多频音频数据是否包含对应位置数据的标识;若是则对除标识外的其他双音多频音频数据进行解析,还原得到位置数据。
其中,在若是则对除标识外的其他双音多频音频数据进行解析,还原得到位置数据的步骤之后,包括:根据位置数据显示对应的位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包括:通信模块,用于建立通话连接;获取模块,用于在通话期间获取发送端的位置数据;转换模块,用于将经度纬度信息数据转化成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编码模块,用于对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添加标识,并对添加标识后的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进行编码;发送模块,用于将得到的双音多频音频数据发送给接收端。
其中,包括检测模块,检测模块连接发送模块,用于检测通话是否仍在进行,若已经停止通话,则停止获取本终端的位置数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包括:接收模块,用于通过语音通道接收双音多频音频数据;解码模块,用于解码双音多频音频数据;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解码后的双音多频音频数据是否包含对应位置数据的标识;还原模块,用于若解码后的双音多频音频数据是否包含对应位置数据的标识,则对除标识外的其他双音多频音频数据进行解析,还原得到位置数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通话时通话双方只能靠语音或者短信或者彩信等方式告知对方才能共享对方的位置信息的情况,本发明在通话建立时,自动获取用户的位置数据,并将位置数据转化为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并通过语音信道发送给对方,由对方解析该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并最终获取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能够实现在通话过程中自动获取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并共享给通话对方,一目了然,增强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移动通信终端的位置共享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移动通信终端位置信息的发送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移动通信终端位置信息的发送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移动通信终端位置信息的接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移动通信终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6是本发明移动通信终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7是本发明移动通信终端第三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8是本发明移动通信终端第四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移动通信终端的位置共享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本发明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建立通话连接后,在通话期间获取发送端的位置数据。
在步骤S1中,通话双方的通话连接建立后,开启内置于移动通信终端的GPS芯片,本实施例中该移动通信终端以手机为例。获取手机发送端当前的位置数据,即指经度和纬度。GPS芯片主要获取手机发送端当前的经度纬度信息,GPS芯片开启后,实时地接收卫星的定位信息,并解析该定位信息从而获取手机当前的位置数据即经度和纬度信息。同时,只要通话双方一直处于通话过程中,GPS芯片就会每隔一秒地获取手机发送端当前的位置数据。这样,即使手机发送端处于运动过程中,其位置数据也会不停更新。当然,GPS芯片对位置数据的获取周期,即间隔时间可长可短,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步骤S2,将位置数据转化成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
在步骤S2中,标准双音多频数据共有十六种字符:数字0到9、特殊符号*和#,以及英文字母A、B、C、D。
GPS芯片获得手机发送端当前的位置数据,包括经度和纬度。该经度与纬度值一般包含两部分:一部分表示方向,如东经、西经、北纬和南纬,另一部分表示具体数值。某个地点或者某个位置都可以由一个经度和一个纬度的组合来表示,如W22°17′20″(西经22度17分20秒)。
经度与纬度的第一部分包括:东经(习惯以E表示)、西经(习惯以W表示)、北纬(习惯以N表示)和南纬(习惯以S表示)。将位置数据表示为双音多频数据格式,即将E以标准双音多频数据中的A代替,W以标准双音多频数据中的B代替,N以标准双音多频数据中的C代替,S以标准双音多频数据中的D代替,这样所有的经度与纬度方向部分都可以转化为标准双音多频数据中的A、B、C、D。
经度与纬度的第二部分就是具体的经度与纬度的值,主要由:度、分、秒三个单位,度的范围是:0到180,分的范围是:0到60,秒的范围是:0到60,因此,可以使用三位标准双音多频数据中的数字(0到9)表示度,两位标准双音多频数据中的数字表示分,两位标准双音多频数据中的数字表示秒,不足位的以0补充,即一共是七位数字表示一个具体的经度或者一个具体的纬度数据。如W22°17′20″(西经22度17分20秒),转化为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即为B0221720。
当然,转换方法不局限于此,只要利用标准双音多频数据中的字符对位置数据进行表示,而且表示无歧义即可,其余方法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步骤S3,对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添加标识,并对添加标识后的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的双音多频音频数据。
在步骤S3中,可以对的包含位置数据的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进行标识,从而可以区分与正常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差别。
在语音通话中,手机发送端的用户有可能发送不包括位置数据的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给对方,为了与不包括位置数据的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进行区分,包括位置数据的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只有在不包括位置数据的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没有发送的情况下进行传输。同时,为区分不包括位置数据的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在发送位置数据的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时,在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的前后加上标识,即字符串,在发送位置数据的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的前后以特殊的字符串(如*##*)表示开始与结束,如*##*B0221720S1242336*##*。
步骤S4,将编码后的双音多频音频数据发送给接收端。
在步骤S4中,将位置数据转化为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并对该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添加标识后发送给接收端。
步骤S5,由接收端获取编码后的双音多频音频数据。
在步骤S5中,该双音多频音频数据来自位置数据转化成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并且添加有标识。
步骤S6,对编码后的双音多频音频数据进行解码,获得解码后的双音多频音频数据。
在步骤S6中,接收端在接收到双音多频音频数据时,判断其数据前后是否包含有标识,即特殊的字符串,如*##*,如果有,则说明该双音多频音频数据是位置数据。
步骤S7,去除解码后的双音多频音频数据中的标识,得到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
在步骤S7中,将标识去除,得到有效的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即该数据包括位置数据。如步骤S3中的,*##*B0221720S1242336*##*,去除标识后得到B0221720S1242336。
步骤S8,将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还原成位置数据。
在步骤S8中,利用步骤S2的反向规则将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还原成位置数据。将A转化为E,B转化为W,C转化为N,D转化为S,取出数据中的0到2位作为度,3到4位作为分,5到6位作为秒。如将步骤S7中的,B0221720S1242336,对应还原成,W22°17′20″(西经22度17分20秒)。
步骤S9,根据位置数据显示对应的位置。
在步骤S9中,接收到位置数据,即经度纬度后,通过地图应用,如谷歌地图或者百度地图,查询经度和纬度所表示的具体位置信息。谷歌地图或者百度地图中,各个点都对应于一个经度和一个纬度的组合,同时也对应于一个具体的位置信息,所以通该对应关系就可以将经度纬度转化为具体的位置信息。如:(E114°04′12″,N22°37′12″),对应位置信息为“深圳”。当然,该位置信息可以更细致,可以具体到街道等。
获得位置信息后,将该位置信息字符串传递给显示模块,并显示出来,从而使得通话者可以将该字符串在通话界面中清楚地查看到对方当前通话时的位置,即在上述例子中,通话者可以知道对方目前正处于深圳。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使得位置信息能够实时更新,发送方可以每隔一个间隔时间,如上文提到的1秒,每隔1秒发送一次最新的经度与纬度给接收端,接收端获取并解析后,获得最新位置信息后,更新通话界面上位置信息的显示,从而,能够实时地查看对方当前的位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通话建立时,自动获取用户的位置数据,并将位置数据转化为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并通过语音信道发送给对方,由对方解析该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并最终获取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能够实现在通话过程中自动获取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并共享给通话对方,一目了然,增强用户体验,并且不会增加通话的费用,也不需要运营商网络的支持。
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移动通信终端位置信息的发送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该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建立通话连接后,在通话期间获取本终端的位置数据。
比如,通话双方的通话连接建立后,开启内置于移动通信终端的GPS芯片,本实施例中该移动通信终端以手机为例。获取手机发送端当前的位置数据,即指经度和纬度。GPS芯片主要获取手机发送端当前的经度纬度信息,GPS芯片开启后,实时地接收卫星的定位信息,并解析该定位信息从而获取手机发送端当前的经度和纬度信息。同时,只要通话双方一直处于通话过程中,GPS芯片就会每隔一秒地获取手机发送端当前的位置数据。这样,即使手机发送端处于运动过程中,其位置数据也会不停更新。当然,GPS芯片对位置数据的获取周期,即间隔时间可长可短,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步骤S12,将位置数据转化成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
比如,在步骤S2中,标准双音多频数据包括:0到9的数字以及四个英文字母A、B、C、D。
GPS芯片获得手机发送端当前的位置数据,包括经度和纬度。该经度与纬度值一般包含两部分:一部分表示方向,经度包括东经和西经,纬度包括北纬和南纬;另一部分表示具体数值。某个地点或者某个位置都可以由一个经度和一个纬度的组合来表示,如W22°17′20″(西经22度17分20秒)。
经度与纬度的第一部分包括:东经(习惯以E表示)、西经(习惯以W表示)、北纬(习惯以N表示)和南纬(习惯以S表示)。将四个英文字母一一对应表示东经、西经、北纬和南纬。将位置数据表示为双音多频数据格式,即将E以标准双音多频数据中的A代替,W以标准双音多频数据中的B代替,N以标准双音多频数据中的C代替,S以标准双音多频数据中的D代替,这样所有的经度与纬度方向部分都可以转化为标准双音多频数据中的A、B、C、D。
经度与纬度的第二部分就是具体的经度与纬度的值,主要由:度、分、秒三个单位,度的范围是:0到180,分的范围是:0到60,秒的范围是:0到60。将数字一一对应表示度、分和秒。比如,可以使用三位标准双音多频数据中的数字(0到9)表示度,两位标准双音多频数据中的数字表示分,两位标准双音多频数据中的数字表示秒,不足位的以0补充,即一共是七位数字表示一个具体的经度或者一个具体的纬度数据。如W22°17′20″(西经22度17分20秒),转化为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即为B0221720。
当然,转换方法不局限于此,只要利用标准双音多频数据中的字符对位置数据进行表示,而且表示无歧义即可,其余方法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步骤S13,对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添加标识,并对添加标识后的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的双音多频音频数据。
比如,可以对的包含位置数据的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进行标识,从而可以区分与正常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差别。
在语音通话中,手机发送端的用户有可能发送不包括位置数据的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给对方,为了与不包括位置数据的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进行区分,包括位置数据的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只有在不包括位置数据的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没有发送的情况下进行传输。同时,为区分不包括位置数据的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在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首端和尾端分别添加指示位置数据的标识。如:
标准双音多频数据还包括两个特殊符号*和#,在发送位置数据的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时,将特殊符号作为标识添加于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的首端和尾端,即在首端和尾端添加进字符串以示区别,在发送位置数据的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的前后以特殊的字符串(如*##*)表示开始与结束,如*##*B0221720S1242336*##*。
步骤S14,将编码后的双音多频音频数据向接收端发送。
比如,将位置数据转化为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并对该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添加标识后发送给接收端。
本发明实施例,移动通信终端的发送端通过在通话建立时,自动获取用户的位置数据,并将位置数据转化为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并通过语音信道发送给对方,能够利用双音多频数据传送持有该移动通信终端的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而且不需要增加硬件。
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移动通信终端位置信息的发送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仅在于:
在步骤S14之后,还包括:
步骤S15,检测通话是否仍在进行,若已经停止通话,则停止进行获取本终端的位置数据的步骤。
停止获取本终端的位置数据即关闭GPS芯片,能够节约电能,增加移动通信终端的工作时间。
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移动通信终端位置信息的接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本发明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1,通过语音通道接收双音多频音频数据。
比如,该语音通道是双音多频技术中数据传输的通道。接收端通过该通道接收由发送端发送过来的双音多频音频数据。
步骤S22,解码双音多频音频数据。
步骤S23,判断解码后的双音多频音频数据是否包含对应位置数据的标识。
比如,位置数据的标识,是用于区分该双音多频音频数据是正常语音通信的数据,还是表示通话对方的当前位置信息的数据。
步骤S24,若是则对除标识外的其他双音多频音频数据进行解析,还原得到位置数据。
比如,若是表示通话对方的当前位置信息的数据,就先去掉标识,然后对其进行还原。
该数据如果是,*##*B0221720S1242336*##*,先去掉首端和末端的标识*##*,得到B0221720S1242336,然后对其进行进一步还原。
该还原规则是:将A转化为E,B转化为W,C转化为N,D转化为S,取出数据中的0到2位作为度,3到4位作为分,5到6位作为秒。如B0221720S1242336,对应还原成,W22°17′20″(西经22度17分20秒)。
当然,如果该双音多频音频数据是正常语音通信的数据,按正常语音通信处理方式进行处理,此处不再进行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接收端接收由发送端发送而来的双音多频音频数据,解码后通过检测其是否包括对应位置数据的标识,从而判断其是否是表示通话对方的当前位置信息的数据,对表示通话对方的当前位置信息的数据,去掉标识后进行还原,得到通话对方的当前位置数据。能够实现在通话过程中自动获取通话对方当前的位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即在步骤S24之后,包括:
根据位置数据显示对应的位置。
比如,接收到位置数据,即经度纬度后,通过地图应用,如谷歌地图或者百度地图,查询经度和纬度所表示的具体位置信息。谷歌地图或者百度地图中,各个点都对应于一个经度和一个纬度的组合,同时也对应于一个具体的位置信息,所以通该对应关系就可以将经度纬度转化为具体的位置信息。如:(E114°04′12″,N22°37′12″),对应位置信息为“深圳”。当然,该位置信息可以更细致,可以具体到街道等。
获得位置信息后,将该位置信息字符串传递给显示模块,并显示出来,从而使得通话者可以将该字符串在通话界面中清楚地查看到对方当前通话时的位置,即在上述例子中,通话者可以知道对方目前正处于深圳。
本发明实施方式,能够一目了然的显示通话对方目前所处位置信息,增强通话效果,并且能够实现移动通信终端的位置定位功能。
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移动通信终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该发送端包括:通信模块1、获取模块2、转换模块3、编码模块4和发送模块5。
通信模块1,用于建立通话连接。
获取模块2,连接通信模块1,用于在通话期间获取发送端的位置数据。
转换模块3,连接获取模块2,用于将经度纬度信息数据转化成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
编码模块4,连接转换模块3,用于对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添加标识,并对添加标识后的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进行编码。
发送模块5,连接编码模块4,用于将得到的双音多频音频数据发送给接收端。
获取模块4实时更新当前位置数据,该周期可以视需要进行设定。
本发明实施例,发送端增加通信模块1、获取模块2、、编码模块4和发送模块5,通信模块1在通话建立时,获取模块2自动获取用户的位置数据,转换模块3将位置数据转化为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最后发送模块5通过语音信道发送给接收端,能够利用双音多频数据传送持有该移动通信终端的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而且不需要增加硬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模块2是GPS芯片。
另外,转换模块3、编码模块4和发送模块5可以集成一体,能够减小移动通信终端发送端的体积。
参阅图6,图6是本发明移动通信终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框图。与本发明移动通信终端的发送端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
包括检测模块6,检测模块6连接发送模块5,用于检测通话是否仍在进行,若已经停止通话,则获取模块2关闭,并停止获取本终端的位置数据。能够节约用电,延长移动通信终端发送端的工作时间。
参阅图7,图7是本发明移动通信终端第三实施例的结构框图。本发明实施例包括:接收模块11、解码模块12、判断模块13以及还原模块14。
接收模块11,用于通过语音通道接收双音多频音频数据;
解码模块12,连接接收模块11,用于解码双音多频音频数据;
判断模块13,连接解码模块12,用于判断解码后的双音多频音频数据是否包含对应位置数据的标识;
还原模块14,连接判断模块13,用于若解码后的双音多频音频数据是否包含对应位置数据的标识,则对除标识外的其他双音多频音频数据进行解析,还原得到位置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增加接收模块11、、判断模块13以及还原模块14,接收端的接收模块11接收由发送端发送而来的双音多频音频数据,解码模块12对该双音多频音频数据进行解码,解码后判断模块13通过检测其是否包括对应位置数据的标识,从而判断其是否是表示通话对方的当前位置信息的数据,还原模块14对表示通话对方的当前位置信息的数据,去掉标识后进行还原,得到通话对方的当前位置数据。能够实现在通话过程中自动获取通话对方当前的位置信息。
参阅图8,图8是本发明移动通信终端第四实施例的结构框图。与本发明移动通信终端的接收端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
包括显示模块15,显示模块15连接还原模块14,用于根据位置数据显示对应的位置。
显示模块15最终接收到字符串并将其显示出来,该字符串表示通话对方当前的位置信息。
在上述实施例中,解码模块12、判断模块13和还原模块14可以集成一体。能够减小移动通信终端接收端的体积。
上述实施例中的移动通信终端并不仅限于手机,还包括车载电话、对讲机等能够实现语音通话功能的电子设备,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上述实施例中,发送端与接收端可以对调,即发送端也同时可以作为接收端,这样,通话双方都可以通过双音多频发送自己当前的位置信息到对方终端上,从而,双方都可以在通话界面上显示对方当前位置。其工作原理与上述原理相同,此处不再进一步描述。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位置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建立通话连接后,在通话期间获取发送端的位置数据;
将所述位置数据转化成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
对所述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添加标识,并对添加标识后的所述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的双音多频音频数据;
将所述编码后的双音多频音频数据发送给接收端;
由所述接收端获取所述编码后的双音多频音频数据;
对所述编码后的双音多频音频数据进行解码,获得解码后的双音多频音频数据;
去除所述解码后的双音多频音频数据中的标识,得到所述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
将所述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还原成所述位置数据;
根据所述位置数据显示对应的位置。
2.一种移动通信终端位置信息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建立通话连接后,在通话期间获取本终端的位置数据;
将所述位置数据转化成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
对所述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添加标识,并对添加标识后的所述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的双音多频音频数据;
将所述编码后的双音多频音频数据向接收端发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编码后的双音多频音频数据向接收端发送的步骤之后,包括:检测通话是否仍在进行,若已经停止通话,则停止进行获取本终端的所述位置数据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位置数据转化成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的步骤中,所述标准双音多频数据包括四个英文字母和0到9的数字,所述位置数据包括经度和纬度,所述经度包括东经和西经,所述纬度包括北纬和南纬,所述经度和纬度均包括度、分和秒,将所述四个英文字母一一对应表示所述东经、西经、北纬和南纬,将所述数字一一对应表示所述度、分和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添加标识的步骤中,包括:在所述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首端和尾端分别添加指示位置数据的标识。
6.一种移动通信终端位置信息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语音通道接收双音多频音频数据;
解码所述双音多频音频数据;
判断解码后的双音多频音频数据是否包含对应位置数据的标识;
若是则对除标识外的其他双音多频音频数据进行解析,还原得到位置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若是则对除标识外的其他双音多频音频数据进行解析,还原得到位置数据的步骤之后,包括:根据所述位置数据显示对应的位置。
8.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建立通话连接;
获取模块,用于在通话期间获取发送端的位置数据;
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经度纬度信息数据转化成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
编码模块,用于对所述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添加标识,并对添加标识后的所述双音多频数据格式的数据进行编码;
发送模块,用于将得到的双音多频音频数据发送给接收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连接所述发送模块,用于检测通话是否仍在进行,若已经停止通话,则停止获取所述本终端的所述位置数据。
10.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通过语音通道接收双音多频音频数据;
解码模块,用于解码所述双音多频音频数据;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解码后的双音多频音频数据是否包含对应位置数据的标识;
还原模块,用于若所述解码后的双音多频音频数据是否包含对应位置数据的标识,则对除标识外的其他双音多频音频数据进行解析,还原得到位置数据。
CN201110218462.7A 2011-08-01 2011-08-01 位置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其移动通信终端 Active CN1023556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18462.7A CN102355625B (zh) 2011-08-01 2011-08-01 位置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其移动通信终端
PCT/CN2012/078391 WO2013017005A1 (zh) 2011-08-01 2012-07-09 位置信息的发送方法及其移动通信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18462.7A CN102355625B (zh) 2011-08-01 2011-08-01 位置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其移动通信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55625A true CN102355625A (zh) 2012-02-15
CN102355625B CN102355625B (zh) 2015-01-07

Family

ID=45579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18462.7A Active CN102355625B (zh) 2011-08-01 2011-08-01 位置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其移动通信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55625B (zh)
WO (1) WO2013017005A1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11811A (zh) * 2012-04-13 2012-07-25 北京大学 交互式语音应答系统和方法
CN102802120A (zh) * 2012-08-15 2012-11-28 天翼电信终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定位方法及系统
WO2013017005A1 (zh) * 2011-08-01 2013-02-07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位置信息的发送方法及其移动通信终端
CN103391510A (zh) * 2013-07-04 2013-11-13 北京车音网科技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427469A (zh) * 2013-09-10 2015-03-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音多频的定位信息收发方法和装置
CN105263129A (zh) * 2015-08-31 2016-01-20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5451176A (zh) * 2015-11-27 2016-03-30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上报位置的电话报警方法及移动通讯设备
CN105871826A (zh) * 2016-03-28 2016-08-17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间共享地理位置的方法及装置
CN106357786A (zh) * 2016-09-30 2017-01-25 深圳创维汽车智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dtmf的车载无线交互方法及其系统
CN106878530A (zh) * 2015-12-10 2017-06-20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dtmf的通话信息输入方法及装置和终端
CN107135147A (zh) * 2017-04-27 2017-09-0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共享位置信息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970634A (zh) * 2020-08-24 2020-11-20 深圳位置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紧急情况下利用手机语音信道的传输定位方法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19077A (zh) * 2013-11-26 2014-03-05 深圳市诺威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移动终端wifi的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093A (zh) * 1996-05-30 1998-02-1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接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US20030050039A1 (en) * 2001-09-04 2003-03-13 Yoshihiko Baba Emergency report cellular phone, cellular connection switching method and GPS positioning method
CN101848413A (zh) * 2009-03-24 2010-09-29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地点特征描述方法、系统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5625B (zh) * 2011-08-01 2015-01-07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位置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其移动通信终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093A (zh) * 1996-05-30 1998-02-1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接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US20030050039A1 (en) * 2001-09-04 2003-03-13 Yoshihiko Baba Emergency report cellular phone, cellular connection switching method and GPS positioning method
CN101848413A (zh) * 2009-03-24 2010-09-29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地点特征描述方法、系统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17005A1 (zh) * 2011-08-01 2013-02-07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位置信息的发送方法及其移动通信终端
CN102611811A (zh) * 2012-04-13 2012-07-25 北京大学 交互式语音应答系统和方法
CN102802120A (zh) * 2012-08-15 2012-11-28 天翼电信终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03391510A (zh) * 2013-07-04 2013-11-13 北京车音网科技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427469A (zh) * 2013-09-10 2015-03-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音多频的定位信息收发方法和装置
CN105263129A (zh) * 2015-08-31 2016-01-20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5451176A (zh) * 2015-11-27 2016-03-30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上报位置的电话报警方法及移动通讯设备
CN106878530A (zh) * 2015-12-10 2017-06-20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dtmf的通话信息输入方法及装置和终端
CN106878530B (zh) * 2015-12-10 2020-01-10 北京安云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dtmf的通话信息输入方法及装置和终端
CN105871826A (zh) * 2016-03-28 2016-08-17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间共享地理位置的方法及装置
CN106357786A (zh) * 2016-09-30 2017-01-25 深圳创维汽车智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dtmf的车载无线交互方法及其系统
CN106357786B (zh) * 2016-09-30 2019-12-10 深圳创维汽车智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dtmf的车载无线交互方法及其系统
CN107135147A (zh) * 2017-04-27 2017-09-0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共享位置信息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970634A (zh) * 2020-08-24 2020-11-20 深圳位置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紧急情况下利用手机语音信道的传输定位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55625B (zh) 2015-01-07
WO2013017005A1 (zh) 2013-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55625B (zh) 位置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其移动通信终端
WO2008085740A3 (en) Method, device,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location-based dialing
CN103067625A (zh) 一种呼叫及数据转移的方法及终端和系统
CN103945034A (zh) 一种基于智能移动电话的固定电话扩展通信系统
CN102892093A (zh) 北斗rdss系统的移动通信网络拓展通讯系统及方法
CN102833411A (zh) 基于双音多频的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接收终端
CN101383867A (zh) 移动通信终端及其日程表管理方法
CN103997571A (zh) 基于音频编码的名片交换方法
CN102625001A (zh) 基于手机通讯获取对方归属地天气情况的系统及方法
CN106791228A (zh) 在移动终端间进行通话的方法和移动通信装置
CN102612004A (zh) 一种蓝牙耳机实现一键通自动语音识别拨号的方法
CN102790926A (zh) 一种语音传输方法及系统
US20050064899A1 (en) Mobile handset as TTY device
CN103141071B (zh) 用于管理紧急呼叫的方法和设备
CN103560812A (zh) 蓝牙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1674371A (zh) 一种处理短消息中的电话号码的方法及装置
US20070127654A1 (en) Caller ID display communication device applied to KSUless telephone system
CN101931915A (zh) 一种在呼叫过程中传输即时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CN108833708B (zh) 一种来电信息获取方法
CN201114628Y (zh) 一种双模双卡手机
CN111432294B (zh) 全双工对讲机的无线通信方法与系统
CN206865562U (zh) 利用Wi‑Fi网络的移动电话分机系统
CN201018626Y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05323058A (zh) 一种传递信息的方法
CN103401979A (zh) 调用手机拨打电话的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