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02392A - 加压气囊 - Google Patents

加压气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02392A
CN102302392A CN201110184738A CN201110184738A CN102302392A CN 102302392 A CN102302392 A CN 102302392A CN 201110184738 A CN201110184738 A CN 201110184738A CN 201110184738 A CN201110184738 A CN 201110184738A CN 102302392 A CN102302392 A CN 1023023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cutify
pressure
cryptomere
pressurised air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847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磊
李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101847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02392A/zh
Publication of CN1023023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023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加压气囊,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包括一个囊状主体、一根通气管、至少一个固定环和多个凸起,采用无毒、不易引起皮肤过敏反应、无色透明、无吸水性、具有一定弹性并能承受一定压力的材料制成,主要应用于对移植皮肤进行加压包扎。应用加压气囊对移植皮肤进行加压包扎,具有便于观察移植皮肤血液循环及感染等情况、便于随时调整对移植皮肤的压力及便于清洗和消毒皮肤移植部位伤口的优点,有利于移植皮肤的存活,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值得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加压气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患者的皮肤移植部位,对移植皮肤进行加压包扎,使移植皮肤更容易存活的装置。
技术背景
皮肤移植术是烧伤整形外科、皮肤外科经常用来修补皮肤组织缺损的一种手术方式,这种手术通过采集自体或异体的皮肤,移植到患者的皮肤组织缺损部位,固定移植皮肤后,需要施加一定的压力进行包扎,使移植皮肤紧贴皮肤组织缺损创面但不至于缺血坏死,以便于重建血液循环而使移植皮肤存活,修复皮肤组织缺损。目前对移植皮肤进行加压包扎普遍采用“打包术”,即将移植皮肤用缝合线缝合固定在皮肤组织缺损处,保留一定长度的缝合线,在移植皮肤表面放置一个或数个根据创面的大小和形状制作的纱布包(也有采用棉花等材料制作的,都有类似的缺点,为了叙述方便,以纱布包为例进行叙述),将缝合线在纱布包上方打结来捆束固定纱布包,通过拉紧缝合线使纱布包对移植皮肤产生一定压力,从而使移植皮肤紧贴皮肤组织缺损处。传统基于纱布包进行的“打包术”有以下缺点:①纱布包不透明,不便于观察其下方的移植皮肤血液循环及感染等情况,使异常情况不能得到及时处理。②由于纱布包是固体,手术者在其上方捆束缝线时不易保证力量完全均衡,因而对移植皮肤所产生的压力不均衡,压力过大之处可能直接造成移植皮肤缺乏血液供应而坏死,压力不足之处则可能造成移植皮肤不能与皮肤组织缺损创面紧密接触,而不能重建血液循环,也可能导致移植皮肤坏死。经验丰富的手术者能较好掌握这种纱布包的制作和固定技巧,移植皮肤容易存活,反之,经验不丰富者的操作则容易导致移植皮肤坏死,手术失败,这种纱布包的制作和固定受经验的影响较大,不易规范化操作。③纱布包一旦固定,压力不易调整。④由于纱布包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在整个固定后至拆除的这段时间(通常1-2周)纱布包均不能被浸湿,否则降低阻挡外界微生物的能力,容易滋生微生物而导致感染,因而在纱布包拆除前均不便于应用消毒液清洁伤口,使感染风险增加。移植皮肤贴敷压力监测仪(98213278.1)对解决上述部分问题进行了尝试,但未能很好解决。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种新型的装置来替代纱布包,应用于患者的皮肤移植部位对移植皮肤进行加压包扎,使移植皮肤更容易存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观察移植皮肤血液循环及感染等情况的加压装置,来替代不易观察移植皮肤情况的纱布包。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调整移植皮肤承受压力的加压装置,来替代固定后不易调整移植皮肤承受压力的纱布包。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采用消毒液清洗和消毒移植皮肤部位伤口的加压装置,应用该加压装置能获得比应用纱布包更加容易进行的移植皮肤部位伤口的清洗和消毒。
本发明公开的加压气囊包括一个囊状主体和与之相连的一根通气管、囊状主体的背部至少一个固定环和腹部多个凸起。囊状主体为一个密闭的囊状结构,无色透明,有弹性并至少能承受200mm汞柱的腔内压强。囊状主体仅通过一根通气管与外界相通,在闭塞通气管之前,气体能通畅的经通气管进出囊状主体。囊状主体可制作成不同的大小和形状,如球形、椭圆形和长条形等。囊状主体的上部命名为背部,下部命名为腹部。通气管为一根“Y”形的三通管,其一端紧密连接在囊状主体的侧壁,连接处的紧密性能保证气体经通气管进出囊状主体时无泄漏。固定环为一个环状结构,竖立固定在囊状主体的背部,固定环的作用是避免束缚加压气囊的线发生侧向移位,固定环的内径大小为5~10mm较为合适,保证能容易的穿过缝合伤口用的1号丝线10~20根即可。固定环的数量根据囊状主体的大小和形状来确定,如囊状主体为球形,无论囊状主体的尺寸大小,均可仅放置一个固定环;长条形则需间隔一定的距离放置2个或2个以上的固定环,其数量根据长轴的长度来确定。凸起为钉头样的结构,每个凸起大小一致,都具有一个头部和一个颈部。凸起的头部为一个半球体,球形面游离,是接触并向移植皮肤施加压力的界面,凸起半球体头部的底面直径为5mm~15mm比较合适。凸起头部的底面与凸起的颈部相延续。凸起的颈部为一圆柱体,其横切面积小于凸起头部的底面面积,在来自囊状主体的压力经凸起的颈部传递到凸起的头部并进一步作用于移植皮肤的过程中,在保证凸起颈部不被折弯的前提下,凸起颈部的横切面积可以尽可能的小,这样有利于蒸发移植皮肤表面的多余液体。凸起的颈部高度为5mm~15mm比较合适,一端与凸起的头部底面中央相连接,另一端固定在囊状主体的腹部。囊状主体的腹部队列状排列多个凸起,凸起的数量根据其头部底面面积的大小、凸起之间的距离以及囊状主体的腹部面积来决定,以凸起之间的距离等于凸起头部底面的直径来进行排列比较合适。制作加压气囊的上述各个组成部分的材料应具备以下特性:①无毒、不易引起皮肤过敏反应;②无色透明;③具有一定弹性并能承受一定压力;④无吸水性。例如硅橡胶可应用于制作加压气囊。
加压气囊在制作完成后,可采用环氧乙烷等消毒剂消毒后,密封包装,一次性使用。使用时,先将移植皮肤用缝合线缝合固定在皮肤组织缺损处,打结保留适当长度的一段缝合线,以便于进一步固定加压气囊的囊状主体。根据移植皮肤面积和形状选择适当大小和形状的加压气囊。取一个台式汞柱血压计(台式汞柱血压计包括三个主体部分,即检压计、吹气囊和袖袋,袖袋与另外二个主体部分之间通过二根连接胶管相通),分别断开袖袋与吹气囊和检压计之间的两条连接胶管,将吹气囊的连接胶管和加压气囊通气管的一个开口紧密连接,将检压计的连接胶管和加压气囊通气管的另一个开口紧密连接,相当于用加压气囊替代台式汞柱血压计袖袋的位置,应用吹气囊向加压气囊内充盈少量空气,以便于在加压气囊的上面进行缝合线的打结等操作。将加压气囊放置在移植皮肤上面,位于囊状主体腹部的凸起接触移植皮肤。以囊状主体为中心,将所有位置相对的缝合线穿过囊状主体背部的固定环并用打结的方式连接起来,例如将囊状主体左边的缝合线与右边的缝合线打结连接,将囊状主体左上方的缝合线与右下方的缝合线打结连接。将缝合线牢固打结连接完毕后,应用吹气囊向加压气囊内充盈空气,同时观察检压计显示的压强变化,当检压计显示的压强到达预定数值时停止向加压气囊内充盈空气,保持加压气囊内的空气不泄漏,采用缝合线捆扎等方式牢固闭塞通气管与囊状主体连接的部分,保证在拆除吹气囊和检压计后囊状主体内的空气无任何泄漏。用消毒过的伤口敷料覆盖囊状主体周围的暴露伤口,即完成了对移植皮肤的加压包扎,此时仍可透过囊状主体清楚的观察移植皮肤的颜色及是否肿胀等情况。手术完成后,患者回到病房继续治疗,医护人员可随时透过囊状主体观察移植皮肤。若根据移植皮肤的颜色和肿胀等情况,认为加压气囊对移植皮肤的压力需要调整,可取一个台式汞柱血压计,按前述方法断开袖袋与吹气囊和检压计之间的两条连接胶管,将吹气囊和检压计连接通气管,连接后先用吹气囊吹气,将连接胶管内的压强升高至与囊状主体内的压强相等,再松开闭塞通气管的缝合线,使通气管畅通,若认为加压气囊内压不足,可从吹气囊继续向加压气囊内充盈空气,同时观察汞柱水平,待汞柱升高至预定水平时停止充盈空气;若认为加压气囊内压过高,可从吹气囊向外释放部分加压气囊内的空气,同时观察汞柱水平,待汞柱下降至预定水平时停止释放空气。调整完毕后,再采用缝合线捆扎等方式牢固闭塞通气管,保证拆除吹气囊和检压计后加压气囊内的空气不泄漏,移去吹气囊和检压计。当医护人员根据病情认为有必要对皮肤移植部位的伤口进行清洗和消毒时,可先拆除加压气囊周围的伤口敷料,使伤口面处于倾斜位,从较高位置滴加适量消毒液,使消毒液流过伤口表面,待消毒液基本流尽后,用新的消毒过的伤口敷料覆盖加压气囊周围的暴露伤口,即完成对皮肤移植伤口的清洗和消毒。
本发明的一个优点是加压气囊由无色透明的材料制成,便于观察移植皮肤血液循环及感染等情况。另一个优点是加压气囊对移植皮肤的压力可随时根据病情进行调整,操作简单。另一个优点是加压气囊采用非吸水性材料制作,且由于腹部凸起的存在使加压气囊与移植皮肤之间存在较多空隙,有利于存积液体的蒸发,这样在对移植皮肤进行加压包扎的同时,可随时根据病情进行伤口的清洗和消毒。由于本发明具有上述优点,有利于移植皮肤的存活,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值得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加压气囊的冠状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加压气囊的应用方法示意图,其中图2A为皮肤组织缺损的示意图;图2B为将移植皮肤覆盖在皮肤组织缺损表面,并采用缝合线缝合固定移植皮肤的示意图;图2C为缝合固定移植皮肤后,保留一定长度的缝合线以便于固定囊状主体;图2D为将囊状主体固定在移植皮肤上方,对移植皮肤进行加压的示意图。
图3为加压气囊与台式汞柱血压计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1为囊状主体;2为通气管;3为固定环;4为凸起;5为凸起的头部;6为凸起的颈部;7为缝合线;8为移植皮肤;9为皮肤组织缺损;10为检压计;11为吹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加压气囊采用无色透明的硅橡胶制成,包括一个囊状主体1和与之相连的一根通气管2、囊状主体1的背部一个固定环3和腹部的多个凸起4。囊状主体1呈椭圆形,为一个密闭的囊状结构,无色透明,有弹性并至少能承受200mm汞柱的腔内压强。囊状主体1仅通过一根通气管2与外界相通,在闭塞通气管2之前,气体能通畅的经通气管2的各个开口进出囊状主体1。通气管2为一根“Y”形的三通管,其一端紧密连接在囊状主体1的侧壁,另外两端均与外界相通。固定环3为一个环状结构,内径大小为6mm,竖立固定在囊状主体1的背部。位于囊状主体1腹部的每一个凸起4均为钉头样的结构,每个凸起4都具有一个头部5和一个颈部6。凸起的头部5为一个半球体,球形面游离,是接触并向移植皮肤施加压力的界面,每个凸起半球体头部5的底面直径为5mm。凸起头部5的底面与凸起的颈部6相延续。凸起的颈部6为一圆柱体结构,其直径为2.5mm,高度为2.5mm,凸起的颈部6一端与凸起的头部5底面中央相延续,另一端固定在囊状主体1的腹部。囊状主体1的腹部面积为2000mm2,20个凸起以5mm的间距等距离排列固定于囊状主体1的腹部。加压气囊制作完成后,采用环氧乙烷消毒,密封包装,一次性使用。加压气囊的使用方法如图2所示。首先根据图2A所示的皮肤组织缺损9面积约2000mm2,大致为椭圆形,采集一块椭圆形的面积约2000mm2的移植皮肤8,覆盖皮肤组织缺损9,用缝合线7如图2B所示将移植皮肤8缝合固定到皮肤组织缺损9表面,如图2C所示缝合线打结后保留适当长度的一段,以便于进一步固定囊状主体1。缝合完毕后,取一个台式汞柱血压计,分别断开袖袋与吹气囊11和检压计10之间的两条连接胶管,如图3所示,将吹气囊11的连接胶管和加压气囊通气管2的一个开口紧密连接,将检压计10的连接胶管和加压气囊通气管的另一个开口紧密连接。应用吹气囊11向加压气囊内充盈少量空气,将加压气囊的囊状主体1放置在移植皮肤8上面,凸起4接触移植皮肤8。如图2D所示,以囊状主体1为中心,将所有位置相对的缝合线7穿过囊状主体1背部的固定环3并用打结的方式连接起来。将缝合线7打结牢固连接完毕后,与测血压的操作相似,应用吹气囊11向加压气囊内充盈空气,同时观察检压计10显示的压强变化,当检压计10显示的压强到达预定数值50mm汞柱时停止向加压气囊内充盈空气,保持加压气囊内的空气不泄漏,采用缝合线7捆扎等方式牢固闭塞通气管2与囊状主体1连接的部分,保证在拆除吹气囊11和检压计10后加压气囊内的空气无任何泄漏,然后断开吹气囊11和检压计10与通气管2之间的连接,移去血压计的吹气囊11和检压计10。用消毒过的伤口敷料覆盖加压气囊周围的暴露伤口,即完成了对移植皮肤8的加压包扎,此时仍可透过加压气囊清楚的观察移植皮肤8的颜色及是否肿胀等情况。手术完成后,患者回到病房继续治疗,医护人员可随时观察移植皮肤8的颜色等情况。若根据移植皮肤8的颜色等情况判断加压气囊对移植皮肤8的压力过大,可如上所述方法重新将台式汞柱血压计的吹气囊11和检压计10连接到通气管2,用吹气囊11向通气管2内充气,当检压计10显示通气管2内的压强到达50mm汞柱时停止充气,松开捆扎在通气管2上面的缝合线7,在观察汞柱下降情况的同时小心的开启吹气囊11的开关,缓慢释放加压气囊内的空气,当汞柱下降至预期水平,如45mm汞柱,即停止释放空气。若释放过多的空气导致汞柱下降低于预期水平,可即停止释放空气,关闭吹气囊11的开关,观察汞柱上升情况的同时用吹气囊11向加压气囊内充盈空气,到达预期水平即停止充气。将加压气囊内的压强调整到满意水平后,重新用缝合线7牢固捆扎闭塞通气管2,使加压气囊内的空气不能泄漏,断开通气管与检压计10和吹气囊11之间的连接胶管,移去检压计10和吹气囊11。若医护人员根据伤口情况,认为皮肤移植部位的伤口需要清洗和消毒,可先拆除加压气囊周围的伤口敷料,使皮肤移植部位的伤口处于倾斜状态,将适量75%酒精从伤口较高一侧小心加到囊状主体1的下方,酒精即从伤口表面流过,等待酒精基本上流尽时,重新用消毒过的敷料包扎加压气囊周围的暴露伤口,即可完成皮肤移植部位伤口的清洗和消毒。当医护人员认为无需继续加压包扎移植皮肤时,可先去除闭塞通气管2的缝合线7,缓慢释放囊状主体1内的空气,再剪短束缚囊状主体1的缝合线7,移去加压气囊,按照医疗废物进行处理,即完成加压气囊对移植皮肤的加压包扎。

Claims (4)

1.加压气囊,包括一个囊状主体、一根通气管、至少一个固定环和多个凸起,囊状主体的内腔经一根“Y”形的通气管与外界相通,固定环竖立固定在囊状主体的背部,多个凸起固定在囊状主体的腹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压气囊,其囊状主体为一个密闭的囊状结构,无色透明,有弹性并能承受一定的腔内压力,可制作成不同的大小和形状,仅通过一根通气管与外界相通,在通气管被闭塞之前气体能通畅的经通气管进出囊状主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压气囊,其凸起为钉头样的结构,每个凸起都具有一个头部和一个颈部,凸起头部为一个半球体,球形面游离,凸起的颈部为一个圆柱体,凸起的颈部一端与凸起的头部底面中央相连接,另一端固定在囊状主体的腹部,凸起的颈部横切面积小于凸起头部的底面面积,凸起的数量根据其头部底面的大小、凸起之间的距离以及囊状主体的腹部面积来确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压气囊,其对移植皮肤的加压包扎是通过缝合线将囊状主体束缚在移植皮肤上方,位于囊状主体腹部的凸起接触移植皮肤,经通气管向加压气囊内注入空气,使囊状主体膨胀,通过凸起向移植皮肤施加压力,通过调节注入的空气的量可调节加压气囊对移植皮肤的压力。
CN201110184738A 2011-07-04 2011-07-04 加压气囊 Pending CN1023023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84738A CN102302392A (zh) 2011-07-04 2011-07-04 加压气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84738A CN102302392A (zh) 2011-07-04 2011-07-04 加压气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02392A true CN102302392A (zh) 2012-01-04

Family

ID=45376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84738A Pending CN102302392A (zh) 2011-07-04 2011-07-04 加压气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02392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03298A (zh) * 2018-04-17 2018-08-17 杨东 一种用于植皮区域和手术切口创面区域的加压固定材料
CN108451723A (zh) * 2018-04-20 2018-08-28 公安县人民医院 一种植皮手术后包扎固定装置
CN108703778A (zh) * 2018-06-15 2018-10-26 绵阳阿拉丁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带线皮钉挂钩和医用带线皮钉挂钩结构
CN110338975A (zh) * 2019-08-23 2019-10-18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一种医用流体加压敷料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0751U (zh) * 1989-04-24 1990-01-10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外科可控压力敷料
US6644685B2 (en) * 2001-09-07 2003-11-11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Seamless passenger side airbag door
CN200954173Y (zh) * 2006-10-09 2007-10-03 吴辉 可调式加压包扎带
CN201067415Y (zh) * 2007-01-29 2008-06-04 蒋国良 一种创伤加压包扎装置
CN201320232Y (zh) * 2008-12-23 2009-10-07 王倩 心胸手术患者用气囊垫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0751U (zh) * 1989-04-24 1990-01-10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外科可控压力敷料
US6644685B2 (en) * 2001-09-07 2003-11-11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Seamless passenger side airbag door
CN200954173Y (zh) * 2006-10-09 2007-10-03 吴辉 可调式加压包扎带
CN201067415Y (zh) * 2007-01-29 2008-06-04 蒋国良 一种创伤加压包扎装置
CN201320232Y (zh) * 2008-12-23 2009-10-07 王倩 心胸手术患者用气囊垫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03298A (zh) * 2018-04-17 2018-08-17 杨东 一种用于植皮区域和手术切口创面区域的加压固定材料
CN108451723A (zh) * 2018-04-20 2018-08-28 公安县人民医院 一种植皮手术后包扎固定装置
CN108451723B (zh) * 2018-04-20 2022-11-18 公安县人民医院 一种植皮手术后包扎固定装置
CN108703778A (zh) * 2018-06-15 2018-10-26 绵阳阿拉丁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带线皮钉挂钩和医用带线皮钉挂钩结构
CN108703778B (zh) * 2018-06-15 2024-04-05 魏子人 一种医用带线皮钉挂钩和医用带线皮钉挂钩结构
CN110338975A (zh) * 2019-08-23 2019-10-18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一种医用流体加压敷料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323099T3 (es) Protesis de injerto tubulares producidas por bioingenieria.
ES2621537T3 (es) Dispositivos de oxígeno hiperbárico y procedimientos de administración
CN102302392A (zh) 加压气囊
CN107920921A (zh) 用于离子电渗系统的耳塞组件
CN109350204A (zh) 一种妇产科止血囊
CN203074795U (zh) 心耳夹
AU2003268500A1 (en) Surgical drape having a fluid collection pouch with an inflatable rim
CN112137784A (zh) 一种新生儿腹壁畸形术前保护罩
CN110680514A (zh) 腹腔镜用盆腔与腹腔隔离保护膈
EP2233101A1 (en) Organ spacer for scope-assisted surgery
US20170049553A1 (en) Shaped umbilical cord transplant product
CN105212972A (zh) 一种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胆囊取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1634356U (zh) 一种血液科具有加压功能的采血输血袋
CN205073337U (zh) 医疗器械消毒装置
CN208625827U (zh) 一种用于消化道异物取出的装置
JP7152018B2 (ja) 管状医療機器用洗浄ボ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0811738A (zh) 一种心内科用止血压迫器
CN207479069U (zh) 内镜无菌保证系统
CN211934341U (zh) 腹腔镜用盆腔与腹腔隔离保护膈
CN112472191A (zh) 一种介入科加压护理装置
CN210521038U (zh) 一种止血用三腔双囊胃管导管包
CN208525641U (zh) 一种喉癌切除术后护理装置
CN111166442A (zh) 一种可视人工破膜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9360791U (zh) 一种宫颈压迫止血及宫颈扎环用水囊装置
CN211610015U (zh) 术中外固定架消毒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Zhang Lei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Publication and of Entering th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tage of the Application for Invention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Zhang Lei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that Application Deemed to be Withdraw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