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01703A - 发送/接收系统以及在发送/接收系统中处理数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发送/接收系统以及在发送/接收系统中处理数据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01703A
CN102301703A CN2009801558987A CN200980155898A CN102301703A CN 102301703 A CN102301703 A CN 102301703A CN 2009801558987 A CN2009801558987 A CN 2009801558987A CN 200980155898 A CN200980155898 A CN 200980155898A CN 102301703 A CN102301703 A CN 1023017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c
piece
section
data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5589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01703B (zh
Inventor
宋在炯
崔仁焕
G·托马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to CN20141056382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20213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09/004024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0087555A1/en
Publication of CN1023017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017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017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0170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08Systems for the simultaneous or sequential transmission of more than one television signal, e.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signals, the signals occupying wholly or partially the same frequency band, e.g. by time division
    • H04N7/0803Systems for the simultaneous or sequential transmission of more than one television signal, e.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signals, the signals occupying wholly or partially the same frequency band, e.g. by time division using frequency interleaving, e.g. with precision offse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0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e.g. by using checking codes
    • G06F11/10Adding special bits or symbols to the coded information, e.g. parity check, casting out 9's or 11's
    • G06F11/1004Adding special bits or symbols to the coded information, e.g. parity check, casting out 9's or 11's to protect a block of data words, e.g. CRC or checksu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送/接收系统以及在发送/接收系统中处理数据的方法。接收系统可以包括接收单元、第一处理单元和第二处理单元。接收单元从至少一个时隙接收包括移动业务数据的广播信号。第一处理单元获取从至少一个子帧的FIC块所划分的FIC段。在本发明中,每个FIC段包含2个字节的段报头和35个字节的段有效载荷。所述段报头包括FIC类型信息、对应的FIC段的编号和在从所述FIC块所划分的所述FIC段中的最后一个FIC段的编号。第二处理单元基于所获取的各个FIC段的FIC类型信息、对应的FIC段的编号和最后一个FIC段的编号,从各个FIC段的有效载荷中获取包括至少一个系综和至少一个移动业务之间的信令信息的所述FIC块。

Description

发送/接收系统以及在发送/接收系统中处理数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发送数字广播信号的发送系统、用于接收从发送系统所发送的数字广播信号的接收系统(或接收器)和在发送系统和接收系统(或接收器)中处理数据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北美和韩国被采用作为数字广播标准的残留边带传输模式是使用单载波方法的系统。因此,在差的信道环境中,接收系统的接收性能会恶化。具体地说,由于当使用便携式和/或移动广播接收器时更加需要抵抗信道的变化和噪声,当通过VSB传输模式发送移动业务数据时,接收性能可能会更加恶化。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致力于提供一种充分地消除了由于相关技术的局限和缺点所导致的一个或更多个问题的发送/接收系统以及数据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高度抵抗信道变化和噪声的发送/接收系统以及数据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利用信令信息可以执行有效的信道设置的发送/接收系统以及数据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还可以通过利用快速信息信道(FIC:fastinformation channel)执行有效的信道设置的发送/接收系统以及数据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的及特征一部分将在以下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一部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在研读以下内容后变得清楚,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获知。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可以通过在本书面描述及其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具体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如这里所具体实施和广泛描述的,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接收系统包括接收单元、第一处理单元和第二处理单元。接收系统从至少一个时隙接收包括移动业务数据的广播信号。这里,传输帧由用于接收至少一个系综和至少一个移动业务的多个子帧构成,并且子帧由多个时隙构成。第一处理单元获取从至少一个子帧的FIC块所划分的FIC段。这里,每个FIC段包括2个字节的段报头和35个字节的段有效载荷。段报头包括FIC类型信息、对应的FIC段的编号和在从所述FIC块所划分的所述FIC段中的最后一个FIC段的编号。第二处理单元基于所获取的各个FIC段的FIC类型信息、所述对应的FIC段的编号和所述最后一个FIC段的编号,从所述FIC段的各自有效载荷中获得包括至少一个系综和至少一个移动业务之间的信令信息的FIC块。
在本文中,FIC块可以由5个字节的块报头和可变长度的块有效载荷构成,并且,在至少一个系综和至少一个移动业务之间的所述信令信息可以被包括在所述块有效载荷中。
而且,FIC块的最后一个FIC段可以包括N个填充数据字节,其中N是整数并且等于或大于“0”(N≥0)。并且,可以通过两个或更多个子帧来接收从FIC块所划分的FIC段。而且,可以通过一个子帧来接收从两个或更多个FIC块所划分的FIC段。
此外,可以通过至少一个子帧来接收M个空FIC段,其中M是等于或大于“0”的整数(M≥0)。并且可以利用对应的空FIC段的段报头内的FIC类型信息来识别各个空FIC段。最后,可以从接收到的广播信号中获取包括识别信息的传输参数信道(TPC:transmission parameter channel)数据,其中,所述识别信息能够识别所述FIC块的数据结构的更新。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接收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至少一个时隙接收包括移动业务数据的广播信号,其中,传输帧由用于接收至少一个系综和至少一个移动业务的多个子帧构成,并且其中,子帧由多个时隙构成;获取从至少一个子帧的FIC块所划分的FIC段,其中,每个FIC段包括2个字节的段报头和35个字节的段有效载荷,并且其中,所述段报头包括FIC类型信息、对应的FIC段的编号和在从所述FIC块所划分的所述FIC段中的最后一个FIC段的编号;以及基于所获取的各个FIC段的FIC类型信息、所述对应的FIC段的编号和所述最后一个FIC段的编号,从所述FIC段的各自有效载荷中获得包括至少一个系综和至少一个移动业务之间的信令信息的FIC块。
应当理解的是,前面的一般描述和后面的具体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旨在对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解释。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发送系统和接收系统以及其数据处理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可以通过利用FIC块以信号来传送在至少一个系综和至少一个移动业务之间的映射(或信令)信息,并且可以将FIC块划分为FIC段单元并进行发送,从而使接收系统能够执行快速的业务获取。
此外,当FIC块的数据大小小于或大于正在通过单个子帧进行传送的FIC段的数据大小时,本发明可以通过单个子帧或通过多个子帧来传送从FIC块所划分的多个FIC段,从而防止FIC段被浪费。
此外,本发明可以通过FIC段的报头来传送与FIC段相对应的FIC块的协议版本信息,从而即使当在单个M/H帧中同时存在不同的协议版本的FIC块时,也能使得接收系统能够通过利用包括对应的协议版本的FIC段精确地恢复FIC块。
本发明也可以传送识别信息,该识别信息用于识别通过FIC段的报头传送至对应的FIC段的有效载荷的信令信息是与当前M/H帧的信令信息相对应,还是否与下一M/H帧的信令信息相对应,从而即使当在单个M/H帧中同时存在以信号传送当前M/H帧的系综配置信息的FIC块与以信号传送下一M/H帧的系综配置信息的FIC块时,也能使得接收系统通过利用对应的M/H帧的FIC段能够精确地恢复FIC块。
更具体地说,本发明高度地抵御(或抵抗)当通过信道传送移动业务数据时可以发生的任何噪声。并且,本发明也与传统的接收系统高度地兼容。此外,即使在具有严重的幻影(ghost)效应和噪声的信道中,本发明也可以没有任何差错地接收移动业务数据。此外,通过在数据区域内的特定的位置插入已知数据并且传送处理的数据,即使在易受频率改变影响的信号环境中,也可以增强接收系统的接收性能。最后,在将本发明应用至易受信道中频率变化的影响的以及需要抵御(或抵挡)严重的噪声的移动和便携式接收器时更加有效。
附图说明
附图被包括在本申请中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结合到本申请中且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例示了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接收系统的总体结构的框图;
图2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数据组的一个示例性结构;
图3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RS帧;
图4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发送和接收移动业务数据的M/H帧结构的一个示例;
图5例示了一般的VSB帧结构的一个示例;
图6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在物理层的数据传输结构;
图7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分层的信令结构;
图8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FIC块的语法结构;
图9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FIC块报头的语法结构;
图10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在FIC块的副协议版本中的示例性改变;
图11例示了当根据本发明的FIC块的副协议版本改变时处理FIC块的示例性过程;
图12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FIC块有效载荷的语法结构;
图13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FIC块的分段处理的一个示例;
图14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传送的FIC段;
图15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所传送的FIC段;
图16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FIC段报头的语法结构;
图17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通过接收FIC段来恢复(或获取)一个或更多个FIC块的一个示例;
图18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通过接收FIC段来恢复(或获取)一个或更多个FIC块的另一示例;
图19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当通过接收FIC段来恢复一个或更多个FIC块时可能出现的差错的一个示例;
图20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FIC段报头的语法结构;
图21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通过接收FIC段来恢复一个或更多个FIC块的另一个示例;
图22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发生的FIC块的重构;
图23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通过对FIC块执行提前的信令发送的示例性RS帧获取处理;
图24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通过对FIC块执行提前的信令发送的另一示例性RS帧获取处理;
图25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通过接收FIC段来恢复一个或更多个FIC块是发生的差错的另一示例;
图26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FIC段报头的语法结构;
图27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TPC数据的语法结构;
图28例示了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通过接收FIC段来恢复一个或更多个FIC块的另一示例;以及
图29和图30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通过接收FIC段来恢复一个或更多个FIC块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在附图中例示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示例。尽可能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标号代表相同或类似部件。此外,尽管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术语是选自公知公用的术语,但是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提及的部分术语是申请人根据他或她自己的考虑而选择的,在本文说明书中的相关部分对这些术语的详细含义做出了说明。此外,不能简单地通过实际使用的术语来理解本发明,而是需要通过各个术语中内在的意义来理解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所使用的术语之中,主业务数据与可以通过固定的接收系统接收的数据相对应,并且可以包括音频/视频(A/V)数据。更具体地说,主业务数据可以包括高清(HD:high definition)或标清(SD:standard definition)级别的A/V数据,并且也可以包括针对数据广播所需的多种数据类型。而且,已知数据与根据接收系统和发送系统之间预设的协议预先已知数据相对应。
此外,在本发明所使用的术语中,“M/H”(或MH)与“移动”和“手持”的首字母相对应,并且表示与固定式的系统相反的概念。此外,M/H业务数据可以包括移动业务数据和手持业务数据中的至少一个,并且为了简单,也可以将其称为“移动业务数据”。以下,将M/H、MH和移动用作相同的含义。在本文中,移动业务数据不仅对应于M/H业务数据而且可以包括具有移动或便携特征的任何类型的业务数据。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移动业务数据不仅仅限于M/H业务数据。
上述移动业务数据可以对应于具有例如程序执行文件、股票信息等的信息的数据,并且也可以对应于A/V数据。更具体地说,移动业务数据可以与具有与主业务数据相比更低的分辨率和更低的数据速率的A/V数据相对应。例如,如果用于传统的主服务的A/V编解码器对应于MPEG-2编解码器,则具有更好的视频图像压缩效率的MPEG-4先进视频编码(AVC:advanced video coding)或可分级视频编码(SVC:scalable video coding)可以用作针对移动业务的A/V编解码器。此外,任何类型的数据可以作为移动业务数据来进行发送。例如,用于广播实时传输信息的传输协议专家组(TPEG:transport protocol expert group)数据可以作为主业务数据来进行发送。
而且,利用移动业务数据的数据服务可以包括天气预报服务、交通信息服务、股票信息服务、观众参与测试程序、实时投票和调查、交互式教育广播程序、游戏服务、提供关于肥皂剧或连续剧的剧情简介、人物、背景音乐和拍摄地点的信息的服务、提供关于过去的比赛比分和运动员个人档案与成就的信息的服务和提供关于使采购订单能够被处理的由服务、媒介、时间和主题所分类的产品信息和程序的信息的服务。在本文中,本发明不仅限于以上提及的服务。在本发明中,发送系统提供主业务数据中的向后兼容性,以便通过传统的接收系统进行接收。这里,将主业务数据和移动业务数据多路复用至相同的物理信道,然后进行发送。
在本发明中,发送系统提供主业务数据中的向后兼容性,以便通过传统的接收系统进行接收。这里,将主业务数据和移动业务数据多路复用至相同的物理信道,然后进行发送。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发送系统对移动业务数据执行另外的编码、并且插入接收系统和发送系统已知的数据(例如,已知数据),从而发送经过处理的数据。
因此,当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发送系统时,接收系统可以在移动状态中接收移动业务数据,并且即便在信道中存在各种失真和噪声,也可以稳定地接收移动业务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发送系统和接收系统对两种不同类型的数据信道进行操作:用于发送内容的RS帧数据信道和用于获取服务的快速信息信道(FIC:fastinformation channel)数据信道。
更具体地说,本发明可以通过使用FIC块用信号传送系综和移动业务之间映射信息,并且可以将FIC块划分为FIC段单元,并发送划分后的FIC段单元,从而使得接收系统能够进行快速服务获取。
此外,当FIC块的数据大小小于或者大于通过单个子帧发送的FIC段的数据大小时,本发明可以通过单个子帧或者通过多个子帧发送从FIC块划分的多个FIC段,从而防止FIC段被浪费。
此外,本发明可以通过FIC段的报头发送与FIC段相对应的FIC块的协议版本信息,从而使得即使在单个的M/H帧中同时存在不同的协议版本的FIC块,接收系统也能通过利用配置有对应的协议版本的FIC段来精确地恢复(或得到)FIC块。
本发明也可以发送识别信息,该识别信息用于识别被发送至对应的FIC段的有效载荷的信令信息是否与当前M/H帧的信令信息或下一M/H帧的信令信息相对应,从而使得即使在单个M/H帧中同时存在当前M/H帧的FIC块信令系综配置信息和下一M/H帧的FIC块信令系综配置信息,接收系统也能通过使用对应的M/H帧的FIC段来精确地恢复FIC块。
接收系统
图1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接收系统的总体结构的框图。参照图1,虚线示出的箭头指示数据路径,实线示出的箭头指示控制信号路径。
根据本发明的接收系统包括操作控制器100、调谐器111、解调器112、均衡器113、已知序列检测器(或已知数据检测器)114、块解码器115、主里德-所罗门(RS)帧解码器116、辅RS帧解码器117、信令解码器118和基带控制器119。根据本发明的接收系统还可以包括FIC处理机121、业务管理器122、业务信令管理器123和第一存储单元124。根据本发明的接收系统还可以包括主RS帧缓冲器131、辅RS帧缓冲器132和传输包(TS)处理机133。根据本发明的接收系统还可以包括网际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数据报处理机141、解扰器142、用户数据报协议(UDP:User DatagramProtocol)数据报处理机143、实时传输协议/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P/RTCP)数据报处理机144、网络时间协议(NTP:Network Time Protocol)数据报处理机145、业务保护流处理机146、第二存储单元147、异步分层编码/分层编码传输(ALC/LCT)流处理机148、可扩展标记语言(XML)解析器150和现场设备工具(FDT:Field DeviceTool)处理机151。根据本发明的接收系统还可以包括音频/视频(A/V)解码器161、文件解码器162、第三存储单元163、中间件(M/W)引擎164和服务指南(SG)处理机165。根据本发明的接收系统还可以包括电子节目指南(EPG:Electronic ProgramGuide)管理器171、应用管理器172和用户界面(UI)管理器173。
为了本发明描述的简明,在本文中,将操作控制器100、调谐器111、解调器112、均衡器113、已知序列检测器(或已知数据检测器)114、块解码器115、主RS帧解码器116、辅RS帧解码器117、信令解码器118和基带控制器119统称为基带处理器110。将FIC处理机121、业务管理器122、业务信令管理器123和第一存储单元124统称为业务复用器120。将主RS帧缓冲器131、辅RS帧缓冲器132和TS处理机133统称为IP自适应模块130。将IP数据报处理机141、解扰器142、UDP数据报处理机143、RTP/RTCP数据报处理机144、NTP数据报处理机145、业务保护流处理机146、第二存储单元147、ALC/LCT流处理机148、XML解析器150和FDT处理机151统称为公共IP模块140。将A/V解码器161、文件解码器162、第三存储单元163、M/W引擎164和SG处理机165统称为应用模块160。
此外,尽管图1中所使用的术语是选自公知公用的术语,但是在图1的描述中所提及的部分术语是申请人根据他或她自己的考虑而选择的,在本文说明书中的相关部分对这些术语的详细含义做出了说明。此外,不能简单地通过实际使用的术语来理解本发明,而是需要通过各个术语中内在的意义来理解本发明。
参照图1,基带控制器119对包括在基带处理器110中的各个块的操作进行控制。
调谐器111通过将接收系统调谐到特定的物理信道频率(或者物理传输信道频率,PTC)使得接收系统能够接收到主业务数据(对应于用于固定类型的广播接收系统的广播信号)和移动业务数据(对应于用于移动广播接收系统的广播信号)。此处,将调谐到特定物理信道的频率向下变频为中频(IF)信号,由此将其输出到解调器112和已知序列检测器114。从调谐器111输出的通带数字IF信号可以只包括主业务数据,或者可以只包括移动业务数据,或者可以既包括主业务数据又包括移动业务数据。
解调器112对从调谐器111输入的通带数字IF信号执行自增益控制、载波恢复及定时恢复处理,由此将IF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随后,解调器112将基带信号输出到均衡器113和已知序列检测器114。解调器112在定时和/或载波恢复期间使用从已知序列检测器114输入的已知数据符号序列,由此来提高解调性能。均衡器113对包括在经过解调器112解调后的信号中的与信道相关的失真予以补偿。随后,均衡器113将经过失真补偿后的信号输出到块解码器115。均衡器113通过使用从已知序列检测器114输入的已知数据符号序列来提高均衡性能。此外,均衡器113可以从块解码器115接收对解码结果的反馈,由此来提高均衡性能。
已知序列检测器114从输入/输出数据(即,被解调之前的数据或正在被部分解调处理的数据)中检测由发送系统插入的已知数据地点(或位置)。随后,已知序列检测器114将检测到的已知数据位置信息以及根据检测到的位置信息而生成的已知数据序列输出到解调器112、均衡器113和基带控制器119。另外,为了使得块解码器115识别出已由发送系统使用附加编码进行了处理的移动业务数据、以及尚未经过任何附加编码处理的主业务数据,已知序列检测器114将这种相应的信息输出到块解码器115。
如果经过均衡器113进行信道均衡且被输入到块解码器115的数据对应于由发送系统利用串行级联卷积码(SCCC:serial concatenated convolution code)方法的块编码和网格编码(trellis-encoding)两者进行处理之后的数据(即,RS帧内的数据、信令数据),则块解码器115可以执行作为发送系统的逆处理的网格解码(trellis-decoding)和块解码。另一方面,如果经过均衡器113进行了信道均衡且被输入到块解码器115的数据对应于只由发送系统进行了网格编码但未进行块编码处理的数据(即,主业务数据),则块解码器115可以只执行网格解码。
信令解码器118对从均衡器113输入且已经过信道均衡的信令数据进行解码。假设输入到信令解码器118的信令数据(或者信令信息)对应于由发送系统利用块编码和网格编码两者进行处理之后的数据。这样的信令数据的示例可以包括传输参数信道(TPC)数据和快速信息信道(FIC)数据。
例如,在被输入的数据之中,信令解码器118对与信令信息区域相对应的数据执行并行级联卷积码(PCCC:parallel concatenated convolution code)方法的回归turbo解码(regressive turbo decoding)。随后,信令解码器118从回归turbo解码的信令数据中分离出FIC数据和TPC数据。此外,信令解码器118对分离的TPC数据执行作为发送系统的逆处理的RS解码,从而将经过处理的数据输出至基带控制器119。而且,信令解码器118对分离的FIC数据以子帧为单位进行解交织,以对解交织的FIC数据执行作为发送系统的逆处理的RS解码,从而将经过处理的数据输出至FIC处理机121。以FIC段为单位来发送从信令解码器118被解交织和RS解码并输出至FIC处理机121的FIC数据。
FIC处理机121从信令解码器118接收FIC数据,以提取用于业务获取的信令信息(即,系综和移动业务之间的映射信息)。为此,FIC处理机121可以包括FIC段缓冲器、FIC段解析器和FIC块解析器。
FIC段缓冲器对从信令解码器118以M/H帧为单位输入的FIC段组进行缓存,从而将缓存的FIC段组输出至FIC段解析器。其后,FIC段解析器提取存储在FIC段缓冲器中的各个FIC段的报头,以对提取出的报头进行分析。接着,基于分析的结果,FIC段解析器将各个FIC段的有效载荷输出至FIC块解析器。FIC块解析器使用从FIC段解析器输出的分析的结果以从FIC段有效载荷恢复FIC块数据结构,从而分析接收的FIC块数据结构。随后,FIC块解析器提取用于业务获取的信令信息。将从FIC块解析器获取的信令信息输出至业务管理器122。
同时,业务信令处理机123包括业务信令缓冲器和业务信令解析器。这里,业务信令管理器123对从UDP数据报处理机143发送的业务信令信道的表区段进行缓存,从而对缓存的表区段进行分析和处理。同样地,将通过业务信令管理器123所处理的信令信息也输出至业务管理器122。
业务管理器122利用从FIC处理机121和业务信令管理器123各自收集的信令信息,以对业务映射进行配置。其后,业务管理器122利用从服务指南(SG)处理机165收集的服务指南(SG),以拟定节目指南。接着,业务管理器122控制基带控制器119,使得用户可以通过参照业务映射和业务指南来接收(或被提供)用户请求的移动业务。此外,业务管理器122也可以控制接收系统,使得可以基于用户的输入在至少一部分显示屏上显示节目指南。
第一存储单元124存储由业务管理器122所拟定的业务映射和业务指南。而且,基于来自业务管理器122和EPG管理器171的请求,第一存储单元124提取所需的数据,然后将其传送至业务管理器122和/或EPG管理器171。
基带控制器119接收已知数据位置信息和TPC数据,从而将M/H帧时间信息、指示在选择的队列中是否存在数据组的信息、在对应的数据组中的已知数据的位置信息、功率控制信息等传送至基带处理器110中的各个块。稍后将具体地描述TPC数据。
同时,根据本发明,发送系统按照编码单位(unit)来使用RS帧。在本文中,可以将RS帧划分成主RS帧和辅RS帧。然而,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将依据相应数据的重要程度来划分主RS帧和辅RS帧。
主RS帧解码器116接收从块解码器115输出的数据。此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主RS帧解码器116只从块解码器115接收已经经过了里德-所罗门(RS)编码和/或循环冗余校验(CRC)编码的移动业务数据。
在本文中,主RS帧解码器116只接收移动业务数据而不接收主业务数据。主RS帧解码器116执行针对包括在数字广播发送系统中的RS帧编码器(未示出)的逆处理,由此来纠正在主RS帧内存在的错误。更具体地说,主RS帧解码器116通过对多个数据组进行成组来形成主RS帧,随后,以主RS帧为单位进行纠错。换言之,主RS帧解码器116对正被发送用于实际广播业务的主RS帧进行解码。将通过主RS帧解码器116所解码的主RS帧输出至主RS帧缓冲器131。主RS帧缓冲器131对主RS帧进行缓存,然后以各行为单位来配置M/H TP。主RS帧的M/H TP输出至TP处理机133。
另外,辅RS帧解码器117接收从块解码器115输出的数据。此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辅RS帧解码器117只从块解码器115接收已经经过了RS编码和/或CRC编码的移动业务数据。此处,辅RS帧解码器117只接收移动业务数据而不接收主业务数据。辅RS帧解码器117执行针对包括在数字广播发送系统中的RS帧编码器(未示出)的逆处理,由此来纠正辅RS帧中存在的错误。更具体地说,辅RS帧解码器117通过对多个数据组进行成组来形成辅RS帧,随后,以辅RS帧为单位进行纠错。换言之,辅RS帧解码器117对正被发送用于移动音频业务数据、移动视频业务数据、指南数据等的辅RS帧进行解码。将通过辅RS帧解码器117所解码的辅RS帧输出至辅RS帧缓冲器132。辅RS帧缓冲器132对辅RS帧进行缓存,然后以各个行为单位配置M/H TP。辅RS帧的M/H TP输出至TP处理机133。
TP处理机133包括TP缓冲器和TP解析器。TP处理机133对从主RS帧缓冲器131和辅RS帧缓冲器132输入的M/H TP进行缓存,然后提取并分析缓存的M/H TP的各个报头,从而从对应的M/H TP的各个有效载荷恢复IP数据报。将恢复的IP数据报输出至IP数据报处理机141。
IP数据报处理机141包括IP数据报缓冲器和IP数据报解析器。IP数据报处理机141对从TP处理机133传送来的IP数据报进行缓存,然后提取并分析缓存的IP数据报的报头,从而从对应的IP数据报的有效载荷恢复UDP数据报。将恢复的UDP数据报输出至UDP数据报处理机143。
如果UDP数据报被加扰,则通过解扰器142对加扰的UDP数据报进行解扰,并且将解扰的UDP数据报输出至UDP数据报处理机143。例如,当在接收的IP数据报之中的UDP数据报被加扰时,解扰器142通过从业务保护流处理机146输入加密密钥等来对UDP数据报进行解扰,并且将解扰的UDP数据报输出至UDP数据报处理机143。
UDP数据报处理机143包括UDP数据报缓冲器和UDP数据报解析器。UDP数据报处理机143对从IP数据报处理机141或解扰器142传送来的UDP数据报进行缓存,然后对缓存的UDP数据报的报头进行提取和分析,从而恢复通过对应的UDP数据报的有效载荷所传送的数据。如果所恢复的数据是RTP/RTCP数据报,则将恢复的数据输出至RTP/RTCP数据报处理机144。如果所恢复的数据也是NTP数据报,则将恢复的数据输出至NTP数据报处理机145。此外,如果所恢复的数据是业务保护流,则将恢复的数据输出至业务保护流处理机146。并且,如果所恢复的数据是ALC/LCT流,则将恢复的数据输出至ALC/LCT流处理机148。
RTP/RTCP数据报处理机144包括RTP/RTCP数据报缓冲器和RTP/RTCP数据报解析器。RTP/RTCP数据报处理机144缓存从UDP数据报处理机143输出的RTP/RTCP结构的数据,然后从缓存的数据中提取A/V流,从而将提取的A/V流输出至A/V解码器161。
A/V解码器161利用音频和视频解码算法分别对从RTP/RTCP数据报处理机144输出的音频和视频流进行解码。将解码的音频和视频数据输出至呈现管理器170。此处,可以将AC-3解码算法、MPEG 2音频解码算法、MPEG 4音频解码算法、AAC解码算法、AAC+解码算法、HE AAC解码算法、AAC SBR解码算法、MPEG环绕解码算法和BSAC解码算法中的至少一个用作音频解码算法,并且可以将MPEG 2视频解码算法、MPEG 4视频解码算法、H.264解码算法、SVC解码算法和VC-1解码算法中的至少一个用作视频解码算法。
NTP数据报处理机145包括NTP数据报缓冲器和NTP数据报解析器。NTP数据报处理机145缓存具有NTP结构的数据,该数据从UDP数据报处理机143输出。然后,NTP数据报处理机145从缓存的数据中提取NTP流。其后,将提取的NTP流输出至A/V解码器161以进行解码。
业务保护流处理机146还可以包括业务保护流缓冲器。此处,业务保护流处理机146缓存为进行业务保护所指定(或所需)的数据,该数据从UDP数据报处理机143输出。随后,业务保护流处理机146从所提取的数据中提取进行解扰所需的信息。进行解扰所需的信息包括密钥值,例如SKTM和LKTM。将用于解扰的信息存储在第二存储单元147中,当需要时,将用于解扰的信息输出至解扰器142。
ALC/LCT流处理机148包括ALC/LCT流缓冲器和ALC/LCT流解析器。并且,ALC/LCT流处理机148缓存具有ALC/LCT结构的数据,该数据从UDP数据报处理机143输出。然后,ALC/LCT流处理机148分析来自缓存的数据的ALC/LCT会话的报头和报头扩展。基于ALC/LCT会话的报头和报头扩展的分析结果,当正被传送至ALC/LCT会话的数据对应于XML结构时,将对应的数据输出至XML解析器150。另选地,当正被传送至ALC/LCT会话的数据对应于文件结构时,将对应的数据输出至文件解码器162。此时,当正被传送至ALC/LCT会话的数据是压缩的时,通过解压缩器149对压缩的数据进行解压缩,从而输出至XML解析器150或文件解码器162。
XML解析器150对通过ALC/LCT会话传送的XML数据进行分析。然后,当分析的数据与对基于文件的业务指定的数据相对应时,XML解析器150将对应的数据输出至FDT处理机151。另一方面,如果分析的数据与对业务指南指定的数据相对应,XML解析器150将对应的数据输出至SG处理机165。FDT处理机151分析并处理FLUTE协议的文件描述表,其以XML结构通过ALC/LCT会话来进行传送。
SG处理机165收集并分析对业务指南指定的数据,该数据以XML结构进行传送,从而将分析的数据输出至业务管理器122。
文件解码器162对具有文件结构并通过ALC/LCT会话发送的数据进行解码,从而将解码后的数据发送至中间件引擎164或者将解码后的数据存储在第三存储单元163中。此处,中间件引擎164解释文件结构数据(即,应用)并且执行解释的应用。其后,可以通过呈现管理器170将应用输出至例如显示屏或扬声器的输出装置。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间件引擎164对应于基于JAVA的中间件引擎。
基于用户输入,EPG管理器171通过业务管理器122或者通过SG处理机165接收EPG数据,以将接收的EPG数据转换至显示格式,从而将转换的数据输出至呈现管理器170。
应用管理器172执行与按照对象格式、文件格式等来发送的应用数据的处理相关的总体的管理。此外,基于通过UI管理器173输入的用户指令,操作控制器100控制业务管理器122、EPG管理器171、应用管理器172和呈现管理器170中的至少一个,以使得可以执行用户请求的功能。UI管理器173通过UI将用户输入转移至操作控制器100。
最后,呈现管理器170通过扬声器和/或显示屏将从A/V解码器161输出的音频数据和视频数据与从EPG管理器171输出的EPG数据中的至少一个提供至用户。
数据格式结构
同时,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移动广播技术中使用的数据结构可以包括数据组结构和RS帧结构,现在将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图2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数据组的示例性结构。图2示出了将根据本发明的数据结构的数据组划分成10个M/H块(即,M/H块1(B1)到M/H块10(B10))的一个示例。在该示例中,各个M/H块长度为16个段。参照图2,只将RS奇偶校验数据分配给M/H块1(B1)的之前5段和M/H块10(B10)之后5段的部分。在数据组的区域A到D中不包括RS奇偶校验数据。更具体地说,当假设将一个数据组划分成区域A、B、C和D时,可以根据该数据组内的各个M/H块的特性而将各个M/H块包括在从区域A到区域D的任意一个中。
在本文中,将数据组划分成将被用于不同用途的多个区域。更具体地说,与具有较高干扰程度的区域相比,可以认为没有干扰或具有极低干扰程度的主业务数据的区域具有更强抵抗力的(或更强的)接收性能。另外,当使用在数据组中插入和发送已知数据的系统时(其中,已知数据基于发送系统与接收系统之间的协定而已知),并且当要在移动业务数据中周期性地插入相继的较长已知数据时,可以将具有预定长度的已知数据周期性地插入到不受主业务数据干扰的区域中(即,未混有主业务数据的区域)。然而,由于主业务数据的干扰,难以将已知数据周期性地插入到受主业务数据干扰的区域,并且也难以将相继的较长已知数据插入到受主业务数据干扰的区域。
参照图2,M/H块4(B4)到M/H块7(B7)对应于不受主业务数据干扰的区域。图2所示的数据组内的M/H块4(B4)到M/H块7(B7)对应于没有出现来自主业务数据的干扰的区域。在该示例中,在各个M/H块的起始和结尾都插入了较长已知数据序列。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将包括M/H块4(B4)到M/H块7(B7)的区域表示为“区域A(=B4+B5+B6+B7)”。如上所述,当该数据组包括具有插入在各个M/H块的起始和结尾的较长已知数据序列的区域A时,接收系统能够通过使用可从该已知数据获得的信道信息来执行均衡。因此,从区域A到区域D中的一个区域中可以获得(或得到)最强的均衡性能。
在图2所示的数据组的示例中,M/H块3(B3)和M/H块8(B8)对应于具有很少的来自主业务数据的干扰的区域。在本文中,只在各个M/H块B3和B8的一端插入较长已知数据序列。更具体地说,由于来自主业务数据的干扰,在M/H块3(B3)的结尾插入较长已知数据序列,并且在M/H块8(B8)的起始插入了另一个较长已知数据序列。在本发明中,将把包括M/H块3(B3)和M/H块8(B8)的区域表示为“区域B(=B3+B8)”。如上所述,当该数据组包括具有只插入在各个M/H块的一端(起始或结尾)的较长已知数据序列的区域B时,接收系统能够通过使用可从该已知数据获得的信道信息来执行均衡。因此,与区域C/D相比,可以获得(或得到)更强的均衡性能。
参照图2,M/H块2(B2)和M/H块9(B9)对应于与区域B相比具有更强的来自主业务数据的干扰的区域。在M/H块2(B2)和M/H块9(B9)的任一端均不能插入较长已知数据序列。在本文中,将包括M/H块(B2)和M/H块9(B9)的区域称为“区域C(=B2+B9)”。最后,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M/H块1(B1)和M/H块10(B10)对应于与区域C相比具有更强的来自主业务数据的干扰的区域。类似地,不能在M/H块1(B1)和M/H块10(B10)的任一端插入较长已知数据序列。在本文中,将包括M/H块1(B1)和M/H块10(B10)的区域称为“区域D(=B1+B10)”。由于区域C/D与该已知数据序列相隔更远,因此当信道环境经受频繁和突然的变化时,会使区域C/D的接收性能劣化。
另外,该数据组包括指定(或分配)了信令信息的信令信息区域。在本发明中,信令信息区域可以从第4M/H块(B4)的第一段开始到第二段的一部分为止。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用于插入信令信息的信令信息区域可以从第4M/H块(B4)的第一段开始到第二段的一部分为止。更具体地说,将各个数据组中的第4M/H块(B4)的276(=207+69)个字节指定为信令信息区域。换言之,信令信息区域由第4M/H块(B4)的第1段的207个字节和第2段的前69个字节组成。第4M/H块(B4)的第1段对应于VSB场的第17段或第173段。
在本文中,可以按照两种不同类型的信令信道数据(即,传输参数信道(TPC)数据和快速信息信道(FIC)数据)来识别通过信令信息区域发送的信令数据。
而且,TPC数据包括主要在物理层模块中使用的参数。并且,由于TPC数据未经交织而进行发送,在接收系统中可以以时隙为单位来访问TPC数据。提供FIC数据以使得接收系统能够执行快速业务获取。在本文中,FIC数据包括物理层和上层之间的跨层信息。以子帧为单位对FIC数据进行交织然后将其发送。
例如,如图2所示,当数据组包括6个已知数据序列时,信令信息区域位于第一已知数据序列和第二已知数据序列之间。更具体地说,在第3M/H块(B3)的最后2段中插入第一已知数据序列,并且在第4M/H块(B4)的第2和第3段中插入第二已知数据序列。此外,在第4、第5、第6及第7M/H块(B4、B5、B6及B7)中的每一个的后2段中分别地插入第3已知数据序列到第6已知数据序列。第1已知数据序列与第3已知数据序列到第6已知数据序列之间相隔16个段。
图3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RS帧。
在将接收系统切换到时间分片模式的条件下,针对各个M/H帧接收RS帧。各个RS帧包括各个移动业务数据或信令数据的IP流,并且业务映射表(SMT)区段数据可以存在于全部RS帧中。SMT区段数据可以是IP流类型,或者是不同的数据类型。将RS帧数据分配至与多个数据组相对应的区域,并且发送至接收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RS帧由至少一个M/H传输包(TP)组成。在本文中,M/H TP包括M/H报头和M/H有效载荷。
M/H有效载荷可包括移动业务数据以及信令数据。更具体地说,M/H有效载荷可以只包括移动业务数据,或可以只包括信令数据,或可以既包括移动业务数据又包括信令数据。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M/H报头可以对包括在M/H有效载荷中的数据类型进行标识(或区分)。更具体地说,当M/H TP包括第一M/H报头时,这表示该M/H有效载荷只包括信令数据。另外,当M/H TP包括第二M/H报头时,这表示该M/H有效载荷既包括信令数据又包括移动业务数据。最后,当M/H TP包括第三M/H报头时,这表示该M/H有效载荷只包括移动业务数据。在图3所示的示例中,RS帧分配有用于SMT的IP数据报(IP数据报1)和用于两种业务类型的IP数据报(IP数据报2和IP数据报3)。
数据传输结构
图4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发送和接收移动业务数据的M/H帧的结构。在图4所示的示例中,一个M/H帧由5个子帧组成,其中每个子帧包括16个时隙。在该情况下,根据本发明的M/H帧包括5个子帧和80个时隙。另外,在包等级中,一个时隙由156个数据包(即,传输流包)构成,在符号等级中,一个时隙由156个数据段构成。这里,一个时隙的尺寸对应于VSB场的一半(1/2)。更具体地说,由于一个207字节的数据包具有与数据段相同的数据量,因此,被交织之前的数据包也可以用作数据段。此处,将两个VSB场进行成组以形成VSB帧。
图5例示了VSB帧的示例性结构,其中,一个VSB帧由2个VSB场(即,奇数场和偶数场)组成。在本文中,各个VSB场都包括场同步段和312个数据段。时隙对应于对移动业务数据和主业务数据进行复用的基本时间单位。
在本文中,一个时隙或者可以包括移动业务数据,或者可以只由主业务数据构成。如果时隙内的前118个数据包对应于数据组,则其余38个数据包成为主业务数据包。在另一个示例中,当在时隙中不存在数据组时,相应的时隙由156个主业务数据包构成。
同时,可以将一个RS帧内的移动业务数据指定到相应的数据组内的全部区域A/B/C/D,或者将其指定到区域A/B/C/D中的至少一个。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将一个RS帧内的移动业务数据指定到全部区域A/B/C/D,或者将其指定到区域A/B和区域C/D中的至少一个。如果按后一种情况(即,区域A/B和区域C/D中的一个)来分配移动业务数据,则被指定到相应数据组内的区域A/B的RS帧与被指定到相应数据组内的区域C/D的RS帧彼此不同。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为了简洁,将被指定到相应数据组内的区域A/B的RS帧称为“主RS帧”,将被指定到相应数据组内的区域C/D的RS帧称为“辅RS帧”。另外,主RS帧与辅RS帧形成(或构成)一个队列。更具体地说,当将一个RS帧内的移动业务数据指定到相应的数据组内的全部区域A/B/C/D时,一个队列发送一个RS帧。相反,当将一个RS帧内的移动业务数据指定到区域A/B和区域C/D中的任一个时,一个队列可发送最多2个RS帧。更具体地说,RS帧模式指示队列是否发送一个RS帧,或队列是否发送两个RS帧。将这种RS帧模式作为TPC数据来进行发送。下面,表1示出了RS帧模式的一个示例。
【表1】
Figure BDA0000080271200000181
表1例示了分配两个比特以表示RS帧模式的示例。例如,参照表1,当RS帧模式值等于‘00’时,这表示一个队列发送一个RS帧。并且,当RS帧模式值等于‘01’时,这表示一个队列发送两个RS帧,即,主RS帧与辅RS帧。更具体地说,当RS帧模式值等于‘01’时,将针对区域A/B的主RS帧的数据指定到相应数据组的区域A/B并进行发送。同样地,将针对区域C/D的辅RS帧的数据指定到相应数据组的区域C/D并进行发送。
如在数据组的指定中所述的,还将队列指定成在子帧内彼此尽可能远地隔开。因而,接收系统能够对子帧中可能发生的任何突发错误进行迅速和有效地响应。此外,指定队列的方法可相同地应用于全部M/H帧,或差异地应用于各个M/H帧。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针对各个M/H帧差异地指定队列,并且针对M/H帧内的全部子帧相同地指定队列。更具体地说,M/H帧结构可以以M/H帧为单位而变化。因此,可以更加频繁和灵活地调整系综速率(ensemble rate)。
即,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应用了M/H系综的概念,从而定义业务的集合(或组)。各个M/H系综承载相同的QoS,并且以相同的FEC码对其进行编码。而且,各个M/H系综具有相同的唯一的标识符(即,系综ID)并且与连续的RS帧相对应。
图6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在物理层的数据传输结构。更具体地说,图6示出了包括在各个数据组中并被发送的FIC数据的一个示例。如上所述,将大约0.968秒的M/H帧分为5个子帧,其中,与多个系综相对应的数据组以组合的方式存在于各个子帧中。而且,以M/H帧为单位对与各个系综相对应的数据组进行交织,以对属于一个系综的RS帧进行配置。在图6中,在各个子帧中存在两种系综(其中,NoG=4和NoG=3)。此外,各个数据组的预定的部分(例如,37个字节/数据组)用于与RS帧数据信道分离地单独传送经过编码的FIC数据。分配至各个数据组的FIC区域包括一个FIC段。此处,以子帧为单位对对各个FIC段进行交织。例如,将RS编码和SCCC编码处理应用至RS帧数据,并且将RS编码和PCCC编码处理应用至FIC数据。而且,与FIC数据相同,将RS编码和PCCC编码处理应用至TPC数据。更具体地说,将(187+P,187)-RS编码处理应用至RS帧数据,将(51,37)-RS编码处理应用至FIC数据,并且将(18,10)-RS编码处理应用至TPC。此处,P是奇偶校验字节数量。
分级信令结构
图7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分级信令结构。如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移动广播技术采用利用FIC和业务映射表(SMT)的信令方法。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将该信令结构称为分级信令结构。更具体地说,图7例示了在IP级移动业务信令信道中提供通过FIC块和业务映射表(SMT)进行业务获取所需的数据的分级信令结构。如图7所示,FIC块利用其快速特征,以将业务和系综之间的映射关系传送至接收系统。更具体地说,FIC块快速地定位(或找到)能够传送接收系统所需的服务的系综,从而向接收系统提供可以使接收系统迅速地接收各个系综的RS帧的信令数据。
快速信息信道(FIC)
为了更快速(或更迅速地)地访问目前正在广播的业务,根据本发明的接收系统采用了快速信息信道(FIC)。
更具体地说,图1的FIC处理机121对来自FIC段的FIC块进行配置。接着,在解析FIC块之后,FIC处理机121将解析的结果输出到业务管理器122。
图8例示了通过FIC来映射移动业务和系综之间的关系的FIC块的语法结构。此处,FIC块包括FIC块报头和FIC块有效载荷。
图9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FIC块报头的语法结构。
此处,FIC块报头以信号表示在对应的FIC块中非向后兼容的主协议版本改变,并且还以信号表示向后兼容的副协议版本改变。此外,FIC块报头还以信号表示可以由副协议版本改变来产生的FIC块报头的扩展的长度、系综循环报头的扩展的长度和移动业务循环的扩展的长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能够采用对应的副协议版本改变的接收器(或者接收系统)可以处理对应的扩展字段,而不能采用对应的副协议版本改变的传统(常规)的接收器可以通过利用各个对应的长度信息来跳过对应的扩展字段。例如,在接收系统能接受对应的副协议版本改变的情况下,在对应的扩展字段中给出的方向可以是已知的。此外,接收系统可以根据在对应的扩展字段中给出的方向来执行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通过分别在包括在前一副协议版本FIC块的FIC块报头的结尾部分、系综循环报头和移动业务循环处插入附加字段来执行在FIC块中的副协议版本改变。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任何其它情况下,或者当不能由FIC块报头中的各个扩展长度来表示(或指示)附加字段的长度时,或者当FIC块有效载荷内的特定字段丢失(或无法找到)时,或者当分配给对应的字段的比特数或者对应的字段的定义改变(或更改)时,更新对应的FIC块的主协议版本。
而且,FIC块报头以信号表示对应的FIC块有效载荷的数据是否承载了当前M/H帧内的系综和移动业务之间的映射信息,或者对应的FIC块有效载荷的数据是否承载了下一M/H帧内的系综和移动业务之间的映射信息。此外,FIC块报头也以信号表示用以发送当前FIC块的移动业务的传输流ID的数量和通过对应的移动业务所发送的系综的数量。
因此,为此,FIC块报头可以包括FIC_major_protocol_version字段、FIC_minor_protocol_version  字段、FIC_chunk_header_extension_length  字段、ensemble_loop_header_extension_length字段、M/H_service_loop_extension_length字段、current_next_indicator字段、transport_stream_id字段和num_ensembles字段。
FIC_major_protocol_version字段对应于表示FIC块语法的主版本级别的2比特无符号整数字段。主版本级别的改变将指示非向后兼容级别的改变。当FIC_major_protocol_version字段更新时,可以处理FIC块协议的先前的主版本的传统(常规)的接收器将避开处理FIC块。
FIC_minor_protocol_version字段对应于表示FIC块语法的副版本级别的3比特无符号整数字段。当假设主版本级别保持相同时,副版本级别的改变将指示向后兼容级别的改变。更具体地说,当更新FIC_minor_protocol_version字段时,能够处理相同的主版本的FIC块协议的传统(常规)的接收器可以处理一部分FIC块。
FIC_chunk_header_extension_length字段对应于识别FIC块报头扩展字节的长度的3比特无符号整数字段,通过对应的FIC块的副协议版本更新来生成该字段。此处,将扩展字节附加(或增加)在对应的FIC块报头的结尾处。
ensemble_loop_header_extension_length字段对应于识别系综报头扩展字节的长度的3比特无符号整数字段,通过对应的FIC块的副协议版本更新来生成该字段。此处,将扩展字节附加(或增加)在对应的系综循环报头的结尾处。
而且,M/H_service_loop_extension_length字段对应于识别系综报头扩展字节的长度的4比特无符号整数字段,通过M/H服务循环的副协议版本更新来生成该字段。此处,将扩展字节附加(或增加)在对应的M/H服务循环的结尾处。
current_next_indicator字段对应于1比特指示符,其中,当设置为“1”时,其指示对应的FIC块当前是可应用的。另选地,当将current_next_indicator字段设置为“0”时,current_next_indicator字段指示对应的FIC块将应用于下一M/H帧。此处,当将current_next_indicator字段设置为“0”时,以设置为“1”的current_next_indicator字段来传送的FIC块的最近的版本将是当前可应用的。更具体地说,当将current_next_indicator字段设置为“1”时,这指示对应的FIC块发送当前的M/H帧的信令数据。此外,当将current_next_indicator字段设置为“0”时,这指示对应的FIC块发送下一M/H帧的信令数据。当发生重新配置时,其中,当前M/H帧内的系综和移动业务之间的映射信息不同于下一M/H帧内的系综和移动业务之间的映射信息,将重新配置之前的M/H帧称为当前M/H帧,并且将重新配置之后的M/H帧称为下一M/H帧。
transport_stream_id字段对应于16比特无符号整数字段,其充当用于识别对应的M/H广播的标记。对应的transport_stream_id字段的值将等于包括在主ATSC广播的MPEG-2传输流的节目关联表(PAT:program association table)中的transport_stream_id字段的值。
num_ensembles字段对应于8比特无符号整数字段,其指示通过对应的物理传输信道所承载的M/H系综的数量。
图10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当使用FIC块语法和协议版本结构时协议版本的示例性改变。
在图10中示出的结构包括2个系综(即,系综0和系综1)。此处,通过系综0发送两个移动业务,并且通过系综1发送一个移动业务。这时,当FIC块的副协议版本改变时,FIC_minor_protocol_version字段的值增大,并且指示这种增大。而且,分别通过FIC块报头的FIC_chunk_header_extension_length字段、ensemble_loop_header_extension_length字段、M/H_service_loop_extension_length字段来以信号表示通过对应的副协议版本所增加的FIC块报头的扩展字节、系综循环报头的扩展字节和移动业务循环的扩展字节各自的长度信息。更具体地说,以信号来表示各个长度信息,使得不能沿用对应的副协议版本改变的传统的接收器可以跳过对应的扩展字节。
在图10的情况中,FIC块的FIC_minor_protocol_version字段的值从“000”改变至“001”。并且,将FIC_chunk_header_extension_length  字段、ensemble_loop_header_extension_length字段和M/H_service_loop_extension_length字段增加(或附加)至改变的副协议版本的FIC块报头。此时,当FIC块报头扩展1个字节时,FIC_chunk_header_extension_length字段被标记为“001”。在这种情况下,将1个字节的扩展字段(即,FIC_Chunk_header_extension_bytes字段)增加至FIC块报头的末尾。而且,传统的接收器跳过增加在FIC块报头的末尾处的1个字节的扩展字段,而不处理对应的扩展字段。
此外,当FIC块内的系综循环报头扩展2个字节时,FIC_chunk_header_extension_length字段被标记为“010”。在这种情况下,将2个字节的扩展字段(即,Ensemble_loop_header_extension_bytes字段)分别增加至系综0循环报头的末尾和系综1循环报头的末尾。而且,传统的接收器跳过分别增加在系综0循环报头的末尾处和系综1循环报头的末尾处的2个字节的扩展字段,而不处理对应的2个字节的扩展字段。
此外,当FIC  块的移动业务循环扩展1个字节时,M/H_service_loop_extension_length字段被标记为“001”。在这种情况下,将1个字节的扩展字段(即,M/H_service_loop_extension_bytes字段)分别增加至通过系综0循环传送的2个移动业务循环的末尾处和通过系综1循环传送的1个移动业务循环的末尾处。并且,传统的接收器跳过分别增加至通过系综0循环传送的2个移动业务循环的末尾处和通过系综1循环传送的1个移动业务循环的末尾处的1个字节的扩展字段,而不处理对应的1个字节的扩展字段。
图11例示了当如图10所示的FIC块的副协议版本信息改变时处理FIC块的示例性过程。当FIC_minor_protocol_version字段改变时,传统(或,常规)的接收器(即,不能沿用在对应的FIC块中的副协议版本改变的接收器)处理从扩展字段分离的字段。其后,传统的接收器使用FIC_chunk_header_extension_length字段、ensemble_loop_leader_extension_length字段、M/H_service_loop_extension_length字段,以跳过对应的扩展字段,而不处理对应的字段。当使用能沿用FIC块的对应的副协议版本改变的接收系统时,各个长度字段用于处理甚至对应的扩展字段。
图12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FIC块有效载荷的示例性语法结构。对于与图9的FIC块报头内的num_ensembles字段相对应的各个系综,FIC块有效载荷包括各个系综的配置信息和关于通过各个系综发送的移动业务的信息。FIC块有效载荷包括系综循环和该系综循环之下的移动业务循环。FIC块有效载荷使得接收器能够确定通过哪个系综来发送请求的(或期望的)移动业务。(通过ensemble_id字段和M/H_service_id字段之间的映射来执行该处理)。因而,接收器可以接收属于对应的系综的RS帧。
为此,FIC块有效载荷的系综循环可以包括ensemble_id字段、ensemble_structure_major_version字段、ensemble_structure_minor_version字段、SLT_ensemble_indicator  字段、GAT_ensemble_indicator  字段、M/H_service_configuration_version字段和num_M/H_services字段,它们共同重复如num_ensembles字段值那样多的次数。移动业务循环可以包括multi_ensemble_service字段、M/H_service_status字段和SP_indicator字段,它们共同重复如num_M/H_services字段值那样多的次数。
ensemble_id字段对应于8比特无符号整数字段,其指示对应的系综的唯一的标识符。例如,可以向ensemble_id字段分配“0x00”至“0x7F”的范围内的值。ensemble_id字段将移动业务与各个系综进行成组(或关联)。此处,优选地是,通过TPC数据所承载(或发送)的parade_id字段来得到ensemble_id字段的值。如果通过主RS帧来发送对应的系综,则将最高有效位设置为“0”,并且将剩余的低有效位用作对应的队列的parade_id字段值。同时,如果通过辅RS帧来发送对应的系综,则将最高有效位设置为“0”,并且将剩余的低有效位用作对应的队列的parade_id字段值。
ensemble_major_protocol_version字段对应于2比特无符号整数字段,其表示对应的系综结构的主级别版本(具体地,对应的RS帧结构和移动业务结构)。此处,主协议版本的改变将指示非向后兼容级别的改变。
ensemble_minor_protocol_version字段对应于3比特无符号整数字段,其表示对应的系综结构的次级版本(具体地,各个RS帧结构和各个M/H业务信令信道)。假设主版本级别保持不变,则副协议版本级别的改变将指示向后兼容级别的改变。此处,可以从FIC块有效载荷中省略ensemble_structure_major_version字段和ensemble_structure_minor_version字段。
SLT_ensemble_indicator字段对应于1比特指示符,其中,当设置为“1”时,将指示在对应的系综的M/H业务信令信道中承载业务标签表(SLT)。
GAT_ensemble_indicator字段对应于1比特指示符,其中,当设置为“1”时,将指示在对应的系综的信令流中承载指南访问表(GAT)。
M/H_service_configuration_version字段对应于5比特字段,其指示对应的M/H系综的各个M/H业务信令信道的版本号。M/H_service_configuration_version字段的值是“对32取模”,并且每当对应的系综的M/H业务信令信道中所承载的任何表发生改变时,该字段的值以1为单位递增(或增大)。
num_M/H_services字段对应于8比特无符号整数字段,其表示通过对应的M/H系综所承载的M/H业务的数量。例如,当FIC块的副协议版本改变时,并且如果扩展字段被增加至系综循环报头,则在num_M/H_services字段之后增加扩展字段。
例如,当FIC块报头中的副协议版本改变时,并且当将扩展字段增加至系综循环报头时,扩展字段增加在紧随num_M/H_services字段之后。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如果num_M/H_services字段包括在移动业务循环中,则将在系综循环报头中要增加的扩展字段增加在紧随M/H_service_configuration_version字段之后。
移动业务循环的M/H_service_id字段对应于16比特无符号整数字段,其识别对应的M/H业务。M/H_service_id字段的值(或,号)在移动(M/H)广播中是唯一的。当M/H业务在多个M/H系综中具有成分时,与各个系综中的业务相对应的IP流的集合将被视为用于信令的单独的业务,例外的是在FIC中针对对应的业务的条目都具有相同的M/H_service_id字段值。因而,相同的M/H_service_id字段值可以出现在多于一个num_ensembles循环中。并且,因此,M/H_service_id字段值将表示全部组合的业务,从而保持M/H_service_id字段值的唯一性。
multi_ensemble_service字段对应于2比特计算的字段,其识别是否通过多于一个M/H系综来承载对应的M/H业务。而且,multi_ensemble_service字段识别是否仅用通过对应的M/H系综所承载的一部分M/H业务来有目的地表达M/H业务。
M/H_service_status字段对应于2比特枚举字段,其识别对应的M/H业务的状态。例如,M/H_service_status字段的最高有效位指示对应的M/H业务是激活的(当设置为“1”时)还是非激活的(当设置为“0”时)。此外,最低有效位指示对应的M/H业务是否是隐藏的(当设置为“1”时)或者没有隐藏(当设置为“0”时)。SP_indicator字段对应于1比特字段,其中,当设置为“1”时,其指示业务保护是否被应用到提供对应的M/H业务的重要的呈现所需的至少一个成分。
例如,当FIC块的副协议版本改变时,并且如果扩展字段被增加至移动业务循环,则将扩展字段增加至SP_indicator字段之后。
而且,FIC块有效载荷可以包括FIC_chunk_stuffing()字段。为了使FIC块的边界与在属于FIC块的FIC段中的最后一个FIC段的边界保持对齐,FIC_chunk_stuffing()字段的填充(stuffing)可以存在于FIC块中。通过在在填充前解析整个FIC块有效载荷之后剩下多少空间来确定填充的长度。
此时,如图1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发送系统(未示出)将FIC块划分为多个FIC段,从而以FIC段为单位将划分的FIC段输出至接收系统。各个FIC段的大小是37个字节,并且各个FIC段包括2字节的FIC段报头和35字节的FIC段有效载荷。更具体地说,如图13(a)所示,FIC块包括FIC块报头和FIC块有效载荷,如图13(b)所示,以35个字节为单位对FIC块进行分段。而且,如图13(c)所示,将FIC段配置为在35字节单位的各个段前面增加2字节的FIC段报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FIC块有效载荷的长度是可变的。此处,FIC块的长度的变化取决于通过对应的物理传输信道所发送的系综的数量和包括在各个系综中的移动业务的数量。
而且,FIC块有效载荷可以包括填充数据。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填充数据用于FIC块和在属于FIC块的FIC段中的最后一个FIC段的边界对准。因此,通过将填充数据的长度最小化,可以减少FIC段的不必要的浪费。
此处,通过利用以下的等式1可以计算在FIC块中插入的填充数据的数量。
等式1
填充数据字节的数量=35-j
j=(5+被插入在FIC块有效载荷中的信令数据字节的数量)对35取模
例如,当在FIC块内所增加的5个字节的报头和被插入在FIC块内的有效载荷的信令数据的总长度等于205字节时,因为j在等式1中等于30,所以FIC块的有效载荷可以包括5个字节的填充数据。而且,包括填充数据的FIC块有效载荷的长度等于210个字节。其后,将FIC块分为6个FIC段,然后将其发送。此处,将段号顺序地分配给从FIC块划分的6个FIC段的每一个段。
此外,如图14所示,本发明可以将从单个FIC块划分的FIC段发送至单个子帧,或者可以将划分的FIC段发送至多个子帧。如果如图14所示的后面的情况那样将FIC块进行划分并发送至多个子帧,即使当通过FIC块发送的数据的数量大于通过单个子帧发送的FIC段的数量时(这种情况对应于当执行多个具有非常低的比特率的业务时),所需的信令数据可以都通过FIC块来进行发送。
图14例示了当对应的移动广播的TNoG等于“6”时,通过4个FIC段进行发送的FIC块的数据的一个示例。
更具体地说,图14示出了被重复地发送了两次的FIC块的一个示例。参照图14,从FIC块所划分的所有的FIC段通过2个子帧(子帧1和子帧2)来进行发送,以及从FIC块所划分的所有的FIC段仅通过2个子帧的一个(子帧1)来进行发送。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指出可以通过单个子帧来发送多个FIC块。在图14中,2个FIC块的内容可以彼此相同或者可以彼此不同。
此处,在图14中所指示的FIC段的编号表示在各个FIC块中的FIC段的编号,并不是在各个子帧中的FIC段编号。因而,可以消除FIC块和子帧之间的从属关系,从而减少FIC段的过度的浪费。
此外,本发明可以增加空FIC段。不管FIC块的重复的发送,并且当在对应的M/H帧中需要进行填充时,使用空FIC段来处理剩余的FIC段。例如,假设TNoG等于“3”并且将FIC块划分为2个FIC段。此处,当通过单个M/H帧内的5个子帧重复地发送FIC块时,通过5个子帧中的一个子帧(例如,以时间顺序位于最后的序位的子帧)仅发送两个FIC段。在这种情况下,将一个空FIC段分配给对应的子帧,从而进行发送。更具体地说,该空FIC段用于将FIC块的边界和M/H帧的边界进行对准。此时,由于空FIC段不是从FIC块中划分的FIC段,所以不将FIC段编号分配给空FIC段。
在本发明中,当单个FIC块被划分为多个FIC段时,并且当划分后的FIC段被包括在M/H帧内的至少一个子帧的各个数据组中以进行传送时,以从对应的M/H帧内的最后的子帧开始的相反的顺序分配对应的FIC段。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如果存在空FIC段,则空FIC段位于M/H帧内的子帧中,所以对应的空FIC段可以作为最后的(或最终的)段来进行发送。
图15例示了当对应的移动广播的TNoG等于“6”时通过8个FIC段发送FIC块的数据的一个示例。在这种情况下,通过FIC块发送的数据量大于通过单个子帧发送的FIC段的数量。此处,如图15所示,由于通过2个子帧来发送从FIC块所划分的FIC段,可以通过单个FIC块来发送所有所需的信令数据。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分配给各个FIC段的编号对应于包括在FIC块中的各个FIC段的编号。更具体地说,即使当FIC块数据的数量大于通过单个子帧发送的FIC段数据的数量时,所有的FIC块数据也会被发送而不留下任何未发送的数据部分。
这时,为了使接收系统能够丢弃空FIC段而不需处理对应的空FIC段,需要能够识别(或区分)空FIC段的识别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本发明使用在空FIC段的报头内的FIC_type字段作为用于识别空FIC段的识别信息。在该实施方式中,将空FIC段报头内的FIC_type字段的值设置为“11”,以识别对应的空FIC段。更具体地说,当空FIC段报头内的FIC_type字段的值被设置为“11”并且被发送至接收系统时,接收系统可以丢弃FIC_type字段值被设置为“11”的FIC段的有效载荷,而不需处理对应的FIC段有效载荷。此处,值“11”仅是给出以促进并简化本发明的理解的示例性的值。只要建立了接收系统和发送系统之间的预先配置,可以对FIC_type字段指定任何能够识别空FIC段的值。因此,本发明不仅仅限定于说明书中所展现的示例集合。此外,也可以使用FIC段报头内的另一字段来指示能够识别空FIC段的识别信息。
图16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FIC段报头的示例性语法结构。此处,FIC段报头可以包括FIC_type字段、error_indicator字段、FIC_segment_num字段和FIC_last_segment_num字段。下面将描述各个字段。
FIC_type字段对应于2比特字段,当将其设置为“00”时,指示对应的FIC段承载一部分FIC块。另选地,当将FIC_type字段设置为“11”时,FIC_type字段指示对应的FIC段是发送填充数据的空FIC段。此处,其余值为将来的使用而保留。
error_indicator字段对应于1比特字段,其指示传输期间在对应的FIC段中是否发生差错。此处,当发生差错时,将error_indicator字段设置为“1”。并且当不存在(或没有发生)差错时,将error_indicator字段设置为“0”。更具体地说,在配置FIC段的处理期间,当存在未修复的差错时,将error_indicator字段设置为“1”。更具体地说,error_indicator字段使得接收系统能够识别在对应的FIC段中的差错的存在或出现。
FIC_segment_num字段对应于4比特无符号整数字段,其指示对应的FIC段的编号。例如,如果对应的FIC段是FIC块的第一个FIC段,则FIC_segment_num字段的值将被设为“0x0”。另外,如果对应的FIC段是FIC块的第二个FIC段,则FIC_segment_num字段的值将被设为“0x1”。更具体地说,FIC_segment_num字段将随着FIC块中的各个附加的FIC段以一为单位递增。此处,如果FIC块被划分为4个FIC段,则FIC块内的最后一个FIC段的FIC_segment_num字段值将被指示为“0x3”。
FIC_last_segment_num字段对应于4比特无符号整数字段,其指示完整的FIC块内的最后一个FIC段(即,具有最高的FIC_segment_num字段值的FIC段)的编号。
在传统的方法中,针对一个子帧内的各个FIC段来顺序地指定(或分配)FIC段编号。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最后一个FIC段的编号总是与TNoG相匹配(即,最后一个FIC段的编号总是等于TNoG)。但是,当使用根据本发明的FIC编号分配方法时,最后一个FIC段的编号并不总是与TNoG相匹配。更具体地说,最后一个FIC段的编号可以与TNoG相匹配,或者最后一个FIC段的编号可以没有与TNoG相匹配。TNoG表示分配(或指定)至单个子帧的数据组的总数。例如,当TNoG等于“6”时,并且当FIC块被划分为8个FIC段时,TNoG等于“6”,并且最后一个FIC段编号是“8”。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可以通过利用FIC段报头内的FIC_segment_num字段的值来识别空FIC段。更具体地说,由于没有对空FIC段分配FIC段编号,发送系统将空数据分配至空FIC段的FIC_segment_num字段值,并且接收系统可以允许使空数据分配至FIC_segment_num字段值的FIC段被识别为空FIC段。此处,可以将接收系统和发送系统预先设置的数据分配至FIC_segment_num字段值,来代替空数据。
如上所述,将FIC块划分为多个FIC段,从而通过单个子帧来发送或者通过多个子帧来发送。而且,可以通过单个子帧来发送从单个FIC块划分的FIC段,或者可以通过单个子帧来发送从多个单独的FIC块所划分的FIC段。此时,分配至各个FIC段的编号与对应的FIC块内的编号(即,FIC_seg_number值)相对应,而不与对应的子帧内的编号相对应。而且,可以发送空FIC段以对M/H帧的边界和FIC块的边界进行对准。此时,不将FIC段编号分配至空FIC段。
如上所述,可以通过多个子帧来发送一个FIC块,或者通过单个子帧来发送多个FIC块。然而,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子帧为单位对FIC段进行交织并且进行发送。
图17例示了如在图13至图15中所示的当通过多个子帧发送单个FIC块时或者当通过单个子帧发送多个FIC块时,接收并恢复一个或更多个FIC块的接收系统的一个示例。
更具体地说,根据本发明的接收系统的信令解码器118收集针对各个子帧的数据组内的信令信息区域的FIC数据,以便以子帧为单位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交织。其后,信令解码器118对解交织的FIC段进行RS解码,从而将经过RS解码的数据输出至FIC处理机121。FIC处理机121的FIC段缓冲器临时存储经过RS解码的FIC段,然后将临时存储的FIC段输出至FIC段解析器。FIC段解析器提取并分析FIC段报头。随后,基于分析的结果,FIC段解析器收集构成单个FIC块的FIC段。其后,FIC段解析器移除(或丢弃)所收集的FIC段的FIC段报头,从而恢复(或形成)单个FIC块。
例如,FIC段解析器利用FIC段报头内的FIC_segment_num字段和FIC_last_segment_num字段来收集构成一个FIC块的FIC段。然后将恢复的FIC块输出至FIC块解析器。FIC块解析器提取并分析正在被输入的FIC块的报头。然后,基于分析的结果,FIC块解析器提取包括在对应的FIC块的有效载荷中的信令数据,从而将提取的信令数据输出至业务管理器122。
更具体地说,FIC段解析器提取并分析被缓冲然后被输入的FIC段的报头。其后,FIC段解析器搜索(或定位)FIC_segment_num字段值是“0”的FIC段(即,包括FIC块数据的第一个字节的FIC段)。一旦FIC段解析器定位了FIC块的第一个FIC段,FIC段解析器顺序地收集从第一个FIC段开始到具有相同的FIC_segment_num字段值和FIC_last_segment_num字段值的FIC段的数据。其后,FIC段解析器移除所收集的FIC段的FIC段报头,以构成FIC块,从而将构成的FIC块输出至FIC块解析器。
例如,如图17所示,假设对应的移动广播的TNoG等于“6”,并且将FIC块划分为5个FIC段以进行传送。参照图17,或者通过2个子帧来传送一个FIC块的FIC段,或者将2个FIC块的FIC段传送至一个子帧。然而,明显的是,以子帧为单位来进行解交织处理。而且,收集从FIC_segment_num字段值是“0”的FIC段开始到FIC_segment_num字段值是“4”的FIC段的5个FIC段。其后,当移除各个FIC段的FIC段报头时,恢复了一个FIC块。更具体地说,当收集了所有5个FIC段的有效载荷时,恢复(或构成)了一个FIC块。此时,通过对应的空FIC段报头内的FIC_type字段识别了空FIC段。然而,空FIC段被丢弃,而不在FIC块恢复处理中使用。
图18例示了当通过8个FIC段来传送FIC块时,并且当对应的移动广播的TNoG等于“6”时,接收系统接收FIC段以恢复FIC块的一个示例。
而且,在图18中,虽然通过2个子帧来传送一个FIC块的FIC段,但是明显的是,以子帧为单位进行解交织处理。由于图18的FIC块恢复处理与图17的FIC块恢复处理相同,可以对图17进行参照,并且为了简洁将省略对相同部分的具体描述。
更具体地说,收集从FIC_segment_num字段值是“0”的FIC段开始到FIC_segment_num字段值是“7”的FIC段的8个FIC段。其后,当移除了各个FIC段的FIC段报头时,恢复了一个FIC块。更具体地说,当收集了8个FIC段的有效载荷时,恢复(构成)了一个FIC块。此时,通过对应的空FIC段报头内的FIC_type字段识别了空FIC段。然而,空FIC段被丢弃,而不在FIC块恢复处理中使用。
同时,假设通过一个M/H帧来传送各自具有不同的协议版本的多个FIC块,并且接收系统能够处理各自具有不同的协议版本的所有的FIC块。此时,当从多个FIC块所划分的各自具有不同的协议版本的FIC段被正常接收而没有任何差错时,接收系统可以对各自具有不同的协议版本的多个FIC块执行正常的恢复。然而,如果在各自具有不同的协议版本的多个FIC块中出现由突发噪声导致的差错,则接收系统不能对各自具有不同的协议版本的多个FIC块执行正常的恢复。
例如,假设将主协议版本为“00”的FIC块和主协议版本为“01”的FIC块同时发送至一个FIC(即,一个M/H帧)。并且,如图19(a)所示,也假设由于突发噪声造成的差错导致发送主协议版本为“00”的FIC块的FIC段4至FIC段7和发送主协议版本为“01”的FIC块的FIC段0至FIC段3没有被接收系统接收。
在这种情况下,接收系统也使用FIC段报头内的FIC_segment_num字段和FIC_last_segment_num字段,以收集从FIC_segment_num字段值为“0”的FIC段开始到FIC_segment_num字段值为“7”的FIC段的8个FIC段。其后,如图19(b)所示,移除8个FIC段各自的FIC段报头,从而构成一个FIC块。在这种情况下,由于FIC_segment_num字段值为“0”的FIC段与从主协议版本为“00”的FIC块所划分的FIC段相对应,所以接收系统将所构成的FIC块的主协议版本识别为“00”,如图19(b)所示。
然而,在图19(b)所示的FIC块的情况下,FIC段0至FIC段3与主协议版本为“00”的FIC块的FIC段传输数据相对应,并且FIC段4至FIC段7与主协议版本为“01”的FIC块的FIC段传输数据相对应。因此,当由于突发噪声在FIC段中发生丢失时,接收系统会将传输具有2种不同的协议版本的FIC块的FIC段的集合识别为传输具有单个的协议版本的FIC块的FIC段的集合,从而在恢复FIC块时产生问题。此外,当如上所述在FIC块恢复处理中出现差错时,接收系统不能识别出没有正确地执行FIC块恢复。因此,接收系统会获取与所请求的移动业务的系综相对应的RS帧,从而导致非常严重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通过各个FIC段的FIC段报头来传送FIC块的协议版本信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通过FIC段报头所传送的FIC块的协议版本信息与对应的FIC块的主协议版本信息和副协议版本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相对应
图20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FIC段报头的语法结构。此处,将FIC_Chunk_major_protocol_version字段另外增加至图16中所示的FIC段报头的语法结构。
更具体地说,图20的FIC段报头可以包括FIC_type字段、FIC_Chunk_major_protocol_version字段、error_ndicator字段、FIC_segment_num字段和FIC_last_segment_num字段。除了FIC_Chunk_major_protocol_version字段以外,其余字段与图16中描述的字段相同。因此,为了简明,在图20中将省略相同内容的具体描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FIC_Chunk_major_protocol_version字段对应于2比特字段,其指示对应的FIC块的主协议版本。更具体地说,在FIC段报头中的FIC_Chunk_major_protocol_version字段具有与对应的FIC块报头内的FIC_major_protocol_version字段相同的值。针对FIC块语法的主协议版本可以参照图9中的FIC块报头的描述。因此,为了简明将在此省略相同内容的具体描述。
图21例示了接收具有如图20所示的FIC段报头的FIC段和恢复FIC块的一个示例。在这种情况下,也假设多个FIC块(例如,2个FIC块)被发送至一个FIC(即,一个M/H帧),两个FIC块的各个主协议版本彼此不同,并且接收系统可以处理各自具有不同的主协议版本的两个FIC块。
更具体地说,如图21(a)所示,假设将主协议版本为“00”的FIC块和主协议版本为“01”的FIC块同时发送至一个FIC(即,一个M/H帧),并且由于突发噪声所导致的差错,接收系统没有接收到用于发送主协议版本为“00”的FIC块的FIC段4至FIC段7和用于发送主协议版本为“01”的FIC块的FIC段0至FIC段3。
此时,接收系统利用FIC段报头中的FIC_segment_num字段、FIC_last_segment_num字段和FIC_Chunk_major_protocol_version字段来恢复FIC块。
更具体地说,由于从FIC段0起始到FIC段3的FIC_Chunk_major_protocol_version字段值与从FIC段4起始到FIC段7的FIC_Chunk_major_protocol_version字段值分别不同,虽然FIC段编号是连续的,但是如果FIC块协议版本彼此不同,则数据不能构成单个FIC块。
如图21(b)所示,根据本发明的接收系统的FIC处理机121收集从FIC_segment_num字段值为“0”的FIC段起始到FIC_segment_num字段值为“3”的FIC段的4个FIC段。其后,移除4个FIC段各自的FIC段报头,从而构成主协议版本为“00”的FIC块。此外,FIC处理机121收集从FIC_segment_num字段值为“4”的FIC段起始到FIC_segment_num字段值为“7”的FIC段的4个FIC段。其后,移除4个FIC段各自的FIC段报头,从而构成主协议版本为“01”的FIC块。
因此,可以防止以下问题:当由于突发噪声在FIC段中发生丢失时,接收系统会将传输具有2种不同的协议版本的FIC块的FIC段的集合识别为传输具有单个协议版本的FIC块的FIC段的集合。
更具体地说,通过甚至在FIC段报头内分配对应的FIC块的协议版本信息,即使接收到与在单个M/H帧中具有不同的协议版本的FIC块相对应的多个FIC段的混合体,本发明也可以仅收集与相同的协议版本相对应的FIC段,从而恢复FIC块。
此时,当FIC块被恢复时,如图21所示,FIC块没有被完全恢复。例如,主协议版本为“00”的FIC块丢失了从FIC_segment_num字段值为“4”的FIC段起始到FIC_segment_num字段值为“7”的FIC段的4个FIC段。此外,主协议版本为“01”的FIC块丢失了从FIC_segment_num字段值为“1”的FIC段起始到FIC_segment_num字段值为“3”的FIC段的4个FIC段。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这种情况下FIC块没有被恢复。更具体地说,当收集了具有相同的主协议版本的所有FIC段时,并且当所收集的FIC段的数量小于从对应的FIC块所划分的FIC段的数量时,则对应的FIC块没有被恢复。
此时,可以以单个子帧为单位或以单个M/H帧为单位来执行收集FIC段以恢复一个FIC块的处理。这是因为相同的FIC块可以重复,然后在单个子帧内进行传送,并且因为相同的FIC块可以重复,然后在单个M/H帧内进行传送。此外,也可以以预定(或预先指定的)数量的子帧为单位或以预定的(或预先指定的)数量的M/H帧为单位来执行收集FIC段的处理。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假设在单个M/H帧内同时并存具有另一主协议版本的FIC块,并且接收系统能够处理各自具有不同的主协议版本的两种FIC块。在这种情况下,检查各个FIC段的当前FIC段编号、最后的FIC段的编号和主协议版本,所以可以收集具有与接收系统的主协议版本相同的主协议版本的FIC段,从而构成FIC块。
另选地,当假设在单个M/H帧中同时存在具有另一主协议版本的FIC块时,并且假设接收系统仅能够处理两种主协议版本中的一个,从以信号来表示其可处理的主协议版本的FIC段来恢复FIC块。
同时,如上所述,本发明使用FIC块,以在M/H帧内发送系综和移动业务之间的映射(或配置)信息。此处,当发生重构时,其中,在当前M/H帧内的系综和移动业务之间的映射信息不同于下一M/H帧内的系综和移动业务之间的映射信息,本发明可以在对应的重构之前使用来自M/H帧的至少一个FIC块,以提前用信号表示在M/H帧内系综和移动业务之间的映射信息(或者执行提前信令),在该M/H帧内发生重构。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将重构发生前的M/H帧称为当前M/H帧,并且在重构发生之后的M/H帧称为下一M/H帧。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从单个M/H帧交替地发送在当前M/H帧内以信号表示系综和移动业务之间的映射信息的FIC块与在下一M/H帧内以信号表示系综和移动业务之间的映射信息的FIC块。此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将在下一M/H帧内以信号表示系综和移动业务之间的映射信息的FIC块置于在当前M/H帧内以信号表示系综和移动业务之间的映射信息的FIC块之后,并在当前M/H帧内以信号表示系综和移动业务之间的映射信息的FIC块之后进行传送。更具体地说,接收系统首先接收在当前M/H帧内以信号表示系综和移动业务之间的映射信息的FIC块,接着稍后接收在下一M/H帧内以信号表示系综和移动业务之间的映射信息的FIC块。
此时,当接收FIC块并对其进行恢复时,接收系统的FIC处理机121利用恢复的FIC块报头中的current_next_indicator字段,以确定包括在各个FIC块的有效载荷中的信令信息是对应于在当前M/H帧中的系综和移动业务之间的映射信息、还是对应于在下一M/H帧中的系综和移动业务之间的映射信息。为了简明,以下将M/H帧中的系综和移动业务之间的映射信息也称为M/H帧的系综配置信息。
图22例示了示例性发生重构的情形,其中,当前M/H帧的系综配置信息不同于下一M/H帧的系综配置信息。参照图22,由“...、k-1、k、k+1、k+2、k+3、...”指示的部分表示各个M/H帧。并且,在该示例中,重构发生在第(k+2)个M/H帧。如图22所示,在发生重构之前的M/H帧包括两个系综和七个TNoG。并且,在发生重构之后的M/H帧包括三个系综和七个TNoG
如图22所示,当由于传送至各个M/H帧的系综的数量、传送至各个系综的移动业务的数量和各个子帧的TNoG的数量的改变而使重构发生时,FIC块的主协议版本信息和副协议版本信息保持不变。然而,TPC数据内的FIC_version字段值发生改变。
图22示出了在第(k+1)个M/H帧中的TPC数据内的FIC_version字段值增加(或递增)“1”之后被更新至“6”的示例,并且示出了在第(k+1)个M/H帧中的FIC块报头内的current_next_indicator字段值被改变至“0”的示例。
图23例示了当在第(k+2)个M/H帧中发生重构时、并且当从第(k+1)个M/H帧交替地传送当前M/H帧的系综配置信息和下一M/H帧的系综配置信息时示例性的RS帧获取处理。
参照图23的第(k+1)个M/H帧,以信号发送当前M/H帧的系综配置信息的FIC块早于以信号发送下一M/H帧的系综配置信息的FIC块被接收,从而被恢复。
此时,如图23所示,当在第(k+1)个M/H帧的中部对包括所需的系综的物理信道进行调谐时,可以从第(k+1)个M/H帧获取第(k+2)个M/H帧的系综配置信息。更具体地说,当发生重构时,通过执行提前将以对发生重构的M/H帧的系综配置信息进行信号发送的FIC块发送给对应的重构之前的M/H帧来改变移动广播内的系综和移动业务之间的映射信息,本发明能够迅速地获取其中发生了对应的重构的M/H帧(即,发生了对应的重构的M/H帧)的系综配置信息。而且,通过利用从第(k+1)个M/H帧所获取的第(k+2)个M/H帧的系综配置信息,本发明可以获取传送至第(k+2)个M/H帧的RS帧,从而能够完全恢复所获取的RS帧。
参照图24,除了在第k个M/H帧的末尾部分对包括所需的系综的物理信道执行调谐以外,其余的调谐处理与图23中所示的处理步骤相同。此时,当接收系统无法接收与大约M/H帧的20%相对应的RS帧的部分时,可以通过使用RS-CRC解码和SCCC解码处理来恢复整个RS帧。例如,假设在第k个M/H帧的末尾部分对包括所需的系综的物理信道执行调谐,并且从第(k+1)个M/H帧的第一个FIC块完整地(或完全地)获取第(k+1)个M/H帧的信令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当接收第(k+1)个M/H帧的第一个FIC块时,尚未能接收传送至第(k+1)个M/H帧的RS帧。然而,当未接收的部分相当于第(k+1)个M/H帧的大约20%时,通过使用RS-CRC解码和SCCC解码处理来恢复传送至第(k+1)个M/H帧的整个RS帧。此外,即使在第(k+1)个M/H帧中发生重构,本发明可以使用从第(k+1)个M/H帧所获取的第(k+2)个M/H帧的信令信息,以完整地恢复传送至第(k+2)个M/H帧的RS帧。
如上所述,基于物理信道的调谐点和在发生重构之前的M/H帧中的FIC块数据结构,本发明可以迅速地获取并恢复RS帧,从而能够向用户提供所需的RS帧。
然而,如上所述,当在单个M/H帧中同时存在以信号传送当前M/H帧内的系综和移动业务之间的映射信息的FIC块与以信号传送下一M/H帧内的系综和移动业务之间的映射信息的FIC块时,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出现当在单个M/H帧中接收具有不同的协议版本的FIC块时出现的相同的问题。更具体地说,从传送以信号传送当前M/H帧内的系综和移动业务之间的映射信息的FIC块的FIC段与传送以信号传送下一M/H帧内的系综和移动业务之间的映射信息的FIC块的FIC段恢复一个FIC块,这其中会出现差错。如上所述,当在FIC块的恢复过程中出现差错时,从所恢复的FIC块无法合适地获取下一M/H帧的系综配置信息。因此,也无法合适地获取并恢复传送至下一M/H帧的RS帧。
例如,当以混合的顺序接收到以信号传送当前M/H帧内的系综和移动业务之间的映射信息的FIC块的FIC段与以信号传送下一M/H帧内的系综和移动业务之间的映射信息的FIC块的FIC段时,接收系统无法确定所接收到的对应的FIC段与属于以信号传送当前M/H帧内的系综和移动业务之间的映射信息的FIC块的FIC段相对应,还是与属于以信号传送下一M/H帧内的系综和移动业务之间的映射信息的FIC块的FIC段相对应。因此,会出现上述的问题。
此外,当由于突发噪声导致的差错使FIC段丢失时,接收系统也会无法确定所接收到的对应的FIC段与属于以信号传送当前M/H帧内的系综和移动业务之间的映射信息的FIC块的FIC段相对应,还是与属于以信号传送下一M/H帧内的系综和移动业务之间的映射信息的FIC块的FIC段相对应。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发生上述的问题。
同样地,当如图23所示接收到TPC数据和FIC段时,上述问题也会发生。更具体地说,如图25的①所示,在以信号传送下一M/H帧内的系综和移动业务之间的映射信息的FIC块的第一个FIC段中,TPC数据内的FIC_version字段值增加了“1”。相应地,如图25的②所示,接收系统会从时间分片模式退出,从而收集(或,采集)FIC段。
此外,如图25的③所示,接收系统利用所收集的FIC段的各个FIC段报头内的FIC_segment_num字段和FIC_last_segment_num字段,以仅仅收集构成单个FIC块的FIC段,从而以各个FIC段编号的顺序来调整各个FIC段。其后,接收系统从各个调整的FIC段移除报头。相应地,如图25的④所示,构成了单个FIC块。然后,接收系统从构成的FIC块获取M/H帧的系综配置信息。随后,如图25的⑤所示,根据所获取的系综配置信息,接收系统进入时间分片模式。
然而,参照如图25的③所示的收集的FIC段,显然,以信号传送当前M/H帧内的系综和移动业务之间的映射信息的FIC块的FIC段与以信号传送下一M/H帧内的系综和移动业务之间的映射信息的FIC块的FIC段是混合的(同时存在的)。更具体地说,图25的③示出不正确地收集FIC段的示例。这是因为接收系统无法确定对应的FIC段是属于以信号传送当前M/H帧内的系综配置信息的FIC块的FIC段,还是属于以信号传送下一M/H帧内的系综配置信息的FIC块的FIC段。
此外,当如图25的④所示来构成FIC块时,接收系统确定对应的FIC块正在以信号传送下一M/H帧的系综配置信息。然而,FIC块包含包括在以信号传送当前M/H帧内的系综配置信息的FIC块中的部分数据。更具体地说,图25的④示出当FIC块包括错误的(不正确的)信息时被恢复的一个示例。相应地,由于从不正确恢复的FIC块所获取的系综配置信息对应于不正确的信息,所以传送至下一M/H帧的RS帧不会被正确地获取和恢复。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在通过各个FIC段的FIC段报头来传送M/H帧识别信息时,M/H帧识别信息告知对应的FIC段是以信号传送当前M/H帧内的系综配置信息的FIC块的FIC段,还是以信号传送下一M/H帧内的系综配置信息的FIC块的FIC段。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通过FIC段报头所传送的M/H帧识别信息与current_next_indicator字段相对应。
图26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FIC段报头的语法结构。更具体地说,current_next_indicator字段还包括在图20所示的FIC段报头的语法结构中。根据本发明,将current_next_indicator字段指定为1比特。
更具体地说,图26的FIC段报头可以包括FIC_type字段、FIC_Chunk_major_protocol_version字段、current_next_indicator字段、error_indicator字段、FIC_segment_num字段和FIC_last_segment_num字段。由于针对FIC_type字段、error_indicator字段、FIC_segment_num字段和FIC_last_segment_num字段的描述可以参照图16,所以为了简明将省略相同内容的具体描述。
FIC_Chunk_major_protocol_version字段对应于2比特字段,其指示对应的FIC块的主协议版本。此时,FIC_Chunk_major_protocol_version字段应该与对应的FIC块报头中的FIC_major_protocol_version字段的值相同。由于可以参照图9所示的FIC块报头的描述,为了简明,将省略FIC块语法的主协议版本的具体描述。
current_next_indicator字段对应于1比特指示符,其中,当设置为“1”时,将指示对应的FIC段承载了适用于当前的M/H帧的FIC块的一部分。另选地,当将current_next_indicator字段设置为“0”时,current_next_indicator字段将指示FIC段承载了适用于下一M/H帧的对应的FIC块的一部分。在前一种情况中,以设置为“1”的current_next_indicator字段值来传送的FIC块的最近的版本将在当前是可用的。
此外,在数据组中的信令信息区域中,与FIC数据一同分配接着被传送的TPC数据包括主要在物理层模块中使用的参数。并且,由于TPC数据未经交织而进行传送,接收系统能够以时隙为单位来访问TPC数据。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通过使用使包括FIC_version字段的TPC数据能够以时隙为单位来接收的特性,当更新FIC块时,接收系统可以使用TPC数据的FIC_version字段以确定对应的FIC块的更新状态。而且,当检测到对应的FIC块的更新状态时,接收系统从时间分片模式退出,以使FIC段能够被集成(或组合)。
图27例示了TPC数据的语法结构的一个示例。TPC数据可以包括sub_frame_number字段、slot_number字段、parade_id字段、starting_group_number(SGN)字段、number_of_groups(NoG)字段、parade_repetition_cycle(PRC)字段、RS_frame_mode字段、RS_code_mode_primary字段、RS_code_mode_secondary字段、SCCC_block_mode字段、SCCC_outer_code_mode_A字段、SCCC_outer_code_mode_B字段、SCCC_outer_code_mode_C字段、SCCC_outer_code_mode_D字段、FIC_version字段、parade_continuity_counter字段、TNoG字段和TPC_protocol_version字段。
sub_frame_number字段指示对应的M/H帧内的当前子帧的编号,将其传送是为了进行M/H帧同步。sub_frame_number字段的值将在从0至4的范围内。
slot_number字段是子帧内的当前时隙编号,将其传送是为了进行M/H帧同步。其值将在从0至15的范围内。
parade_id字段识别该组所属于的队列。该字段的值可以是任何7比特的值。在M/H传送中的各个队列将具有唯一的parade_id。在这种情况下,将利用ensemble_id来执行parade_id在物理层和管理层之间的通信,其中,通过向parade_id的左边增加一比特来形成ensemble_id。如果ensemble_id是针对通过该队列所传送的主系综,则增加的最高有效位(MSB)将是“0”。否则,如果ensemble_id是针对通过该队列所传送的辅系综,则增加的最高有效位(MSB)将是“1”。
starting_group_number(SGN)字段是该组(group)所属于的队列(为了已经计算的所有在前的队列的时隙编号之后)的第一个slot_number。
number_of_groups(NoG)字段是在子帧中对该组所属于的队列分配的组的数量减1,例如,NoG=0表示在子帧中一个组被分配至该队列。NoG的值的范围将是从0至7。可以根据SGN和NoG来计算分配至对应的队列的时隙数。
parade_repetition_cycle(PRC)字段是以M/H帧为单位来指定的传送队列的循环时间减1。
RS_frame_mode字段指示单个队列承载单个RS帧还是承载两个RS帧。
RS_code_mode_primary字段指示针对主RS帧的RS代码模式。
RS_code_mode_secondary字段指示针对辅RS帧的RS代码模式。
SCCC_block_mode字段指示如何将数据组内的M/H块分配至SCCC块。
SCCC_outer_code_mode_A字段指示在数据组中针对区域A的SCCC外部模式代码。
SCCC_outer_code_mode_B字段指示在数据组中针对区域B的SCCC外部模式代码。
SCCC_outer_code_mode_C字段指示在数据组中针对区域C的SCCC外部模式代码。
SCCC_outer_code_mode_D字段指示在数据组中针对区域D的SCCC外部模式代码。
FIC_version字段指示FIC数据的版本。更具体地说,FIC_version字段表示FIC块数据结构的版本。该字段的值将被设置为与通过一个M/H帧所传送的所有TPC数据结构相同,并且每当在传送TPC数据结构的子帧中存在current_next_indicator字段被设置为“0”的FIC段时,该字段的值将递增1。例如,当包括在系综0中的移动业务的编号从2改变为3时,FIC_version字段的值不变。
parade_continuity_counter字段递增至0至15,并且针对每(PRC+1)个M/H帧递增1。例如,如果PRC=011,则parade_continuity_counter字段针对每四个M/H帧递增。
TNoG字段指示在子帧中传送的数据组的总数。换言之,它是子帧中的所有队列的NoG的和。其值将在0至16的范围内(包括1和16)。TNoG字段的使用既针对当前M/H帧信息也针对提前的信令。
TPC_protocol_version字段对应于5比特无符号整数,并且表示对应的TPC语法结构的版本。2个最高有效位是主版本级别;三个最低有效位是副版本级别,将其解读为:主版本级别的改变将指示非向后兼容级别的改变。假设主版本级别保持不变,则副版本级别的改变将指示向后兼容级别的改变。该字段的初始值将是“11111”。每一次该标准的将来的版本改变TPC结构时,至少一个比特将被改变以形成该字段的以前未使用过的值。其它的版本值可以在将来用于预留比特使用或者用于定义的语法的改变。第一个这种改变将是改变为“00”或“000”,所以该字段以与其它字段相同的方式递增以用于以后的改变。
然而,在此呈现的包括在TPC数据中的信息仅是示例性的。并且,由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对包括在TPC中的信息的增加和删除进行调整和修改,因此不将本发明限定于本文所阐明的示例。
由于针对各个队列的TPC数据(除了Sub_Frame_number字段和Slot_number字段以外)的值在M/H帧期间不改变,因此通过在M/H帧中属于对应的队列的所有的M/H组来重复地传送相同的信息。这允许非常健壮并可靠地接收TPC数据。因为Sub_Frame_number和Slot_number为递增的计数器值,由于传送了规律的期望值,因此这种Sub_Frame_number和Slot_number也是健壮的。
图28例示了接收各自具有如图26所示的FIC段报头的FIC段和具有如图27所示的结构的TPC数据、从而恢复FIC块的一个示例。更具体地说,如图28的①所示,当TPC数据结构的FIC_version字段值增加“1”时,接收系统确定对应的FIC块的数据结构被更新。然后,如图28的②所示,接收系统从时间分片模式退出,以收集(或采集)FIC段。
其后,如图28的③所示,接收系统利用所收集的FIC段的各个FIC段报头内的FIC_segment_num字段、FIC_last_segment_num字段和current_next_indicator字段,以仅仅收集构成一个FIC块的FIC段。随后,接收系统以各个FIC段编号的顺序来调整各个收集的FIC段。然后,如图28的④所示,接收系统移除各个FIC段的报头,从而构成FIC块。然后,如图28的⑤所示,接收系统从构成的FIC块获取M/H帧的系综配置信息,以根据所获取的系综配置信息进入时间分片模式。
在图28的③的情况下,当仅收集构成一个FIC块的FIC段时,可以另外使用FIC段报头内的FIC_Chunk_major_protocol_version字段。更具体地说,接收系统可以使用segment_num字段、FIC_last_segment_num字段、current_next_indicator字段和FIC_Chunk_major_protocol_version字段,以仅收集以信号传送与相同的协议版本相对应的下一(或,当前)M/H帧的系综配置信息的FIC块的FIC段。随后,接收系统以各个FIC段编号的顺序调整各个收集的FIC段。然后,接收系统移除各个FIC段的报头,从而构成FIC块。如图28的④所示,当如上所述构成FIC块时,可以仅由与以信号传送下一M/H帧的系综配置信息的FIC块相对应的FIC段来构成FIC块。
因此,接收系统可以防止通过收集属于以信号传送当前M/H帧内的系综配置信息的FIC块的FIC段和属于以信号传送下一M/H帧内的系综配置信息的FIC块的FIC段来构造单个FIC块的问题。更具体地说,本发明将M/H帧识别信息分配至各个FIC段报头。此处,M/H帧识别信息可以识别被传送至各个FIC段的有效载荷的信令信息是与当前M/H帧的信令信息相对应,还是与下一M/H帧的信令信息相对应。因而,接收系统能够没有任何差错地从FIC块获取下一M/H帧的系综配置信息。相应地,接收系统能够正确地获取并恢复将要传送至下一M/H帧的RS帧。
图29和图30分别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从FIC段恢复FIC块的处理的流程图。参照图29和图30,假设在单个M/H帧中接收到具有相同的FIC块主协议版本的FIC块。也假设接收系统能够接收并处理FIC块协议版本的FIC块。
更具体地说,当接收系统调谐至包括用户选择的移动业务的物理传输信道时(S501),接收系统从所调谐到的物理传输信道识别传送用户选择的移动业务的移动广播信号(S502)。然后,接收系统找出所识别的移动广播信号所传送到的子帧以及分配至该子帧的时隙(S503)。
随后,收集通过在步骤503中所找到的子帧的时隙所接收到的数据组(S504)。然后,对在所收集的数据组的各个信令信息区域中所接收的FIC数据执行PCCC解码,以子帧为单位对经过PCCC解码的FIC数据执行解交织,从而执行作为发送系统的逆处理的RS解码(S505)。因此,可以针对各个子帧恢复FIC段。这里,没有对在信令信息区域中所接收的TPC数据进行解交织。然而,执行作为发送系统的逆处理的PCCC解码和RS解码。
在执行步骤505之后,分析第一个接收的FIC段的段报头,然后,将第一个接收的FIC段存储在FIC处理机121内的FIC段缓冲器中(S506)。更具体地说,对包括在第一个接收到的FIC段的报头中的FIC_segment_num字段和FIC_last_segment_num字段进行解析,从而将FIC段编号、最后一个的FIC段编号和从与该FIC段相对应的FIC块所划分的FIC段的数量存储在FIC段缓冲器中。
其后,接收系统捕获下一FIC段,以分析所捕获的下一FIC段的报头,从而检查FIC段编号(S507)。换言之,通过通过对下一FIC段的报头内的FIC_segment_num字段进行解析,接收系统提取对应的FIC段的FIC段编号。
随后,接收系统检验FIC段是否已经存储在FIC段缓冲器中(S508)。该信息可以从在步骤507中所提取的FIC段编号(即,FIC_segment_num字段)获知。
当在步骤508中证实对应的FIC段已经存储在FIC段缓冲器中时,丢弃(或删除)对应的FIC段而不进行存储(S509)。然而,当在步骤508中证实对应的FIC段没有存储在FIC段缓冲器中时,将对应的FIC段存储在FIC段缓冲器中(S510)。
在执行步骤509或步骤510之后,接收系统检验FIC块的FIC段是否全部被接收并且存储在FIC段缓冲器中(S511)。可以通过对存储在FIC段缓冲器中的FIC段的数量与FIC_last_segment_num字段的值进行比较来验证该信息。
当在步骤511中证实并非FIC块的所有的FIC段被存储在FIC段缓冲器中时,接收系统返回步骤507,以重复与下一FIC段相对应的处理步骤。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511中证实FIC块的所有的FIC段都被存储在FIC段缓冲器中时,接收系统以FIC段编号的顺序对存储在FIC段缓冲器中的FIC段进行调整,然后顺序地移除各个FIC段的报头(S512)。从而,恢复了一个FIC块(S513)。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很明显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条件下,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因此,本发明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范围内的本发明的这些修改例和变型例。
工业适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和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的装置的实施方式可以用于广播和通信领域。

Claims (15)

1.一种在接收系统中处理数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至少一个时隙接收包括移动业务数据的广播信号,其中,传输帧由用于接收至少一个系综和至少一个移动业务的多个子帧构成,并且其中,子帧由多个时隙构成;
获取从至少一个子帧的FIC块所划分的FIC段,其中,每个FIC段包括2个字节的段报头和35个字节的段有效载荷,并且其中,所述段报头包括FIC类型信息、对应的FIC段的编号和在从所述FIC块所划分的所述FIC段中的最后一个FIC段的编号;以及
基于所获取的各个FIC段的FIC类型信息、所述对应的FIC段的编号和所述最后一个FIC段的编号,从所述FIC段的各自有效载荷中获得包括至少一个系综和至少一个移动业务之间的信令信息的FIC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FIC块由5个字节的块报头和可变长度的块有效载荷构成,并且其中,在至少一个系综和至少一个移动业务之间的所述信令信息被包括在所述块有效载荷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以35个字节为单位对所述FIC块进行分段,以将所述FIC块分配至各个FIC段的段有效载荷,从而进行接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最低的FIC段编号分配至包括所述FIC块的第一个数据字节的FIC段的段报头的FIC段编号字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FIC块的最后一个FIC段包括N个填充数据字节,其中N是整数并且等于或大于“0”,即N≥0,并且其中,基于以下所示等式来决定填充数据字节的数量:
填充数据字节的数量N=35-j,
其中,j=(5+被插入在所述FIC块有效载荷中的信令数据字节的数量)对35取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两个或更多个子帧来接收从FIC块所划分的FIC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一个子帧来接收从两个或更多个FIC块所划分的FIC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至少一个子帧来接收M个空FIC段,其中,M是整数并且等于或大于“0”,即M≥0,并且其中,利用对应的空FIC段的段报头内的FIC类型信息来识别各个空FIC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至少一个系综和至少一个移动业务之间的所述信令信息没有被包括在所述空FIC段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从接收到的广播信号中提取包括识别信息的传输参数信道(TPC)数据,其中,所述识别信息能够识别所述FIC块的数据结构的更新。
11.一种接收系统,所述接收系统包括:
接收单元,其从至少一个时隙接收包括移动业务数据的广播信号,其中,传输帧由用于接收至少一个系综和至少一个移动业务的多个子帧构成,并且其中,子帧由多个时隙构成;
第一处理单元,其获取从至少一个子帧的FIC块所划分的FIC段,其中,每个FIC段包括2个字节的段报头和35个字节的段有效载荷,并且其中,所述段报头包括FIC类型信息、对应的FIC段的编号和在从所述FIC块所划分的所述FIC段中的最后一个FIC段的编号;以及
第二处理单元,其基于所获取的各个FIC段的FIC类型信息、所述对应的FIC段的编号和所述最后一个FIC段的编号,从所述FIC段的各自有效载荷中获得包括至少一个系综和至少一个移动业务之间的信令信息的FIC块。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接收系统,其中,所述FIC块由5个字节的块报头和可变长度的块有效载荷构成,并且其中,在至少一个系综和至少一个移动业务之间的所述信令信息被包括在所述块有效载荷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接收系统,其中,以35个字节为单位对所述FIC块进行分段,以将所述FIC块分配至各个FIC段的段有效载荷,从而进行接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接收系统,其中,将最低的FIC段编号分配至包括所述FIC块的第一个数据字节的FIC段的段报头的FIC段编号字段。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接收系统,其中,所述FIC块的最后一个FIC段包括N个填充数据字节,其中N是整数并且等于或大于“0”,即N≥0,并且其中,基于以下所示等式来决定填充数据字节的数量:
填充数据字节的数量N=35-j,
其中,j=(5+被插入在所述FIC块有效载荷中的信令数据字节的数量)对35取模。
CN200980155898.7A 2009-02-02 2009-07-21 发送/接收系统以及在发送/接收系统中处理数据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017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63821.6A CN104320213B (zh) 2009-02-02 2009-07-21 发送/接收系统以及在发送/接收系统中处理数据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903109P 2009-02-02 2009-02-02
US61/149,031 2009-02-02
US14934709P 2009-02-03 2009-02-03
US61/149,347 2009-02-03
US15031509P 2009-02-05 2009-02-05
US61/150,315 2009-02-05
US15031809P 2009-02-06 2009-02-06
US61/150,318 2009-02-06
US15226809P 2009-02-13 2009-02-13
US61/152,268 2009-02-13
KR10-2009-0045578 2009-05-25
KR1020090045578A KR101598094B1 (ko) 2009-02-02 2009-05-25 송/수신 시스템 및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PCT/KR2009/004024 WO2010087555A1 (en) 2009-02-02 2009-07-21 Transmitting/receiv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ata in the transmitting/receiving system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63821.6A Division CN104320213B (zh) 2009-02-02 2009-07-21 发送/接收系统以及在发送/接收系统中处理数据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01703A true CN102301703A (zh) 2011-12-28
CN102301703B CN102301703B (zh) 2014-11-26

Family

ID=42755005

Famil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55897.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01702B (zh) 2009-02-02 2009-07-21 发送/接收系统以及在发送/接收系统中处理数据的方法
CN200980155896.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01701B (zh) 2009-02-02 2009-07-21 发送/接收系统以及在发送/接收系统中处理数据的方法
CN201410557708.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270215B (zh) 2009-02-02 2009-07-21 发送/接收系统以及在发送/接收系统中处理数据的方法
CN201410563821.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320213B (zh) 2009-02-02 2009-07-21 发送/接收系统以及在发送/接收系统中处理数据的方法
CN200980155898.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01703B (zh) 2009-02-02 2009-07-21 发送/接收系统以及在发送/接收系统中处理数据的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55897.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01702B (zh) 2009-02-02 2009-07-21 发送/接收系统以及在发送/接收系统中处理数据的方法
CN200980155896.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01701B (zh) 2009-02-02 2009-07-21 发送/接收系统以及在发送/接收系统中处理数据的方法
CN201410557708.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270215B (zh) 2009-02-02 2009-07-21 发送/接收系统以及在发送/接收系统中处理数据的方法
CN201410563821.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320213B (zh) 2009-02-02 2009-07-21 发送/接收系统以及在发送/接收系统中处理数据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4) KR101598094B1 (zh)
CN (5) CN102301702B (zh)
CA (4) CA2746732C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40282A (zh) * 2013-06-27 2016-02-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物理层封装的数据结构、数据结构产生设备及其方法
CN111052700A (zh) * 2014-11-11 2020-04-2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1817963A (zh) * 2013-08-05 2020-10-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设备及接收设备
US11283714B2 (en) 2014-11-11 2022-03-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tting apparatus,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CN111052700B (zh) * 2014-11-11 2022-05-1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54890B1 (ko) * 2012-10-22 2017-07-06 인텔 코포레이션 고성능 인터커넥트 물리 계층
EP3258696B1 (en) * 2015-02-10 2021-04-28 Sony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apparatus, transmission method, reception apparatus, and reception method
EP3358781B1 (en) * 2015-09-30 2022-06-08 Sony Group Corporation Data processing device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CN110115010B (zh) * 2016-11-29 2022-07-26 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 用于在多载波脉冲整形传输系统中传送非脉冲整形信号的接收机、发送机、无线通信网络和方法
CN110531713B (zh) * 2019-08-07 2021-05-11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工业机器人的列控单板自动生产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4598756B (zh) * 2020-12-01 2024-03-12 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alp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141358B (zh) * 2021-04-20 2023-09-01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多协议兼容的服务引导发现传输接收、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4500475B (zh) * 2021-12-31 2024-02-09 赛因芯微(北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实时传输协议的网络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5037965B (zh) * 2022-06-10 2024-01-19 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占用协调机制的多通道数据传输方法、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1359A (zh) * 2005-06-03 2007-02-28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管理多媒体广播信道的数字多媒体广播系统和方法
WO2009002117A1 (en) * 2007-06-26 2008-12-31 Lg Electronics Inc.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WO2009005303A1 (en) * 2007-07-02 2009-01-08 Lg Electronics Inc.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ata in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9914307T2 (de) * 1998-02-20 2004-11-25 Thomson Licensing S.A., Boulogne Multimediasystem zur adaptiven generierung und verarbeitung von umfangreichen fernsehprogrammzeitschriften
US20020016835A1 (en) * 2000-05-25 2002-02-07 Gary Gamerma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scaded distribution of processing
KR100884402B1 (ko) * 2002-06-20 2009-02-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데이터의 영역 별 수신 우선 순위에 따라 상이한 개수의파일럿 톤을 삽입하는 디지털방송 송신기
US20050117604A1 (en) * 2003-11-19 2005-06-02 Rasmus Villefrance Transport layer protocol for a peripheral module for a communication device
KR100813976B1 (ko) * 2006-05-19 2008-03-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방송 콘텐츠의 출력 시간을 단축하기 위한 디지털 방송 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그리고 프로그램을 기록한 컴퓨터로 읽을 수 있는 기록매체
KR100746291B1 (ko) * 2006-06-29 2007-08-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멀티채널 디지털 방송 시스템의 송수신 방법과 그 장치
CN101022322B (zh) * 2006-12-08 2010-04-14 北京新岸线移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T-mmb业务信号的封装方法
GB0625178D0 (en) * 2006-12-18 2007-01-24 Ubc Media Group Plc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downloading data
KR101405966B1 (ko) * 2007-06-26 2014-06-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지털 방송 시스템 및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KR101405972B1 (ko) * 2007-07-02 2014-06-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방송 수신기 및 방송신호 처리방법
KR101405971B1 (ko) * 2007-07-02 2014-06-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방송 수신기 및 방송신호 처리방법
KR101467785B1 (ko) * 2007-07-06 2014-12-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지털 방송 시스템 및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KR101405975B1 (ko) * 2007-07-23 2014-06-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지털 방송 시스템 및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1359A (zh) * 2005-06-03 2007-02-28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管理多媒体广播信道的数字多媒体广播系统和方法
WO2009002117A1 (en) * 2007-06-26 2008-12-31 Lg Electronics Inc.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WO2009005303A1 (en) * 2007-07-02 2009-01-08 Lg Electronics Inc.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ata in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DVANCED TELEVISION SYSTEMS COMMITTEE: "Candidate Standard:ATSC-M/H Standard,Part 2-Mobile/handheld Digital Television System(A/153,part 2:2009)", 《DOC NO S4-131R11》 *
ADVANCED TELEVISON SYSTEM COMMITTEE: "Candidate Standard:ATSC-M/H Standard,Part 3-Service Multiplex and Transport Subsystem Characteristics(A/153,part 3:2009)", 《DOC NO S4-132R11》 *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77867B2 (en) 2013-06-24 2023-06-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ata structure for physical layer encapsulation
CN105340282A (zh) * 2013-06-27 2016-02-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物理层封装的数据结构、数据结构产生设备及其方法
US10827045B2 (en) 2013-06-27 2020-11-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ata structure for physical layer encapsulation
CN111817963A (zh) * 2013-08-05 2020-10-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设备及接收设备
US11418634B2 (en) 2013-08-05 2022-08-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tting apparatus,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ling methods thereof
CN111817963B (zh) * 2013-08-05 2022-11-1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设备及接收设备
CN111052700A (zh) * 2014-11-11 2020-04-2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11283714B2 (en) 2014-11-11 2022-03-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tting apparatus,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CN111052700B (zh) * 2014-11-11 2022-05-1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4793149A (zh) * 2014-11-11 2022-07-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11770336B2 (en) 2014-11-11 2023-09-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tting apparatus,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CN114793149B (zh) * 2014-11-11 2024-04-0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00089003A (ko) 2010-08-11
CA2746735C (en) 2016-10-11
CN104320213B (zh) 2017-10-24
CN102301703B (zh) 2014-11-26
CN102301702B (zh) 2016-06-08
CN102301701B (zh) 2014-11-26
CA2746735A1 (en) 2010-08-05
CN102301702A (zh) 2011-12-28
CA2746732A1 (en) 2010-08-05
CN104270215A (zh) 2015-01-07
CA2746737C (en) 2016-01-26
KR20100089005A (ko) 2010-08-11
KR101598094B1 (ko) 2016-02-26
KR20100089004A (ko) 2010-08-11
CN104320213A (zh) 2015-01-28
CN102301701A (zh) 2011-12-28
CA2746732C (en) 2017-06-06
KR101598095B1 (ko) 2016-02-26
CN104270215B (zh) 2017-11-17
CA2840707C (en) 2016-09-13
CA2840707A1 (en) 2010-08-05
CA2746737A1 (en) 2010-08-05
KR20160024904A (ko) 2016-03-07
KR101598093B1 (ko) 2016-02-26
KR101680683B1 (ko) 2016-1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01703B (zh) 发送/接收系统以及在发送/接收系统中处理数据的方法
CN102484694B (zh) 发送/接收系统和在该发送/接收系统中处理数据的方法
CN101785302B (zh) 数字广播系统和在数字广播系统中处理数据的方法
CN101836452B (zh) 数字广播系统和在数字广播系统中处理数据的方法
CN101868971B (zh) 数字广播系统和数字广播系统中的数据处理方法
CN101785301A (zh) 数字广播系统和在数字广播系统中处理数据的方法
KR101507851B1 (ko) 송/수신 시스템 및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WO2010087554A1 (en) Transmitting/receiv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ata in the transmitting/receiving system
WO2010087555A1 (en) Transmitting/receiv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ata in the transmitting/receiving system
CN101785303B (zh) 数字广播系统和在数字广播系统中处理数据的方法
WO2010087553A1 (en) Transmitting/receiv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ata in the transmitting/receiving system
KR101684973B1 (ko) 디지털 방송 시스템 및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26

Termination date: 2017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