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00268B - 一种选择接入信道速率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选择接入信道速率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00268B
CN102300268B CN201010212827.0A CN201010212827A CN102300268B CN 102300268 B CN102300268 B CN 102300268B CN 201010212827 A CN201010212827 A CN 201010212827A CN 102300268 B CN102300268 B CN 1023002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channel
grade
rate
base station
channel 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1282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00268A (zh
Inventor
陆婷
余媛芳
方永刚
赵孝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21282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00268B/zh
Priority to PCT/CN2011/076237 priority patent/WO2011160596A1/zh
Publication of CN1023002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002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002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002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28/22Negotiating communication 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选择接入信道速率的方法及系统,包括终端与基站间协商支持的包括最低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终端在双方支持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中的最大接入速率和最小接入速率之间,选择接入信道速率。本发明方法为接入信道引入更多的接入速率等级,并增加了相应的字段进行标识;在本发明扩大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范围内,保证了有效地选择满足数据本身传输要求且顾及网络负荷的接入信道数据传输速率。

Description

一种选择接入信道速率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的接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选择接入信道速率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产业界,目前,码分多址接入(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技术的增强是业界关注的热点。
CDMA技术随着网络和终端的应用,例如高速分组数据(HRPD,High RatePacket Data,也称为1xEVDO)系统,得到了越来越多商用,各种基于该类承载网络的数据业务也不断出现,最典型的业务包括ftp下载、视频通话等等。由于HRPD系统相比于原有的2G或2.5G无线通信网络,具有更高的上下行数据速率及更高的系统容量,因而,HRPD系统能为使用上述数据业务的用户带来良好的用户体验。这里,上述业务的数据流通常在一段时间内是稳定传输的,这种特点要求数据流的传输应基于特定的连接,也就是说,基站和终端先要建立完成专用的前反向业务信道,才能在建立好的专用的前反向业务信道上高效地传输各种数据流。
随着运营商开发出的业务的类型越来越多,数据流也增加了新的特点,比如具有突发性,且传输的数据包通常比较小等,如即时消息、邮件、机器对机器(M2M)业务(如环境监测)等。对这种突发性数据业务,使用基于连接的数据传输方式不但不容易做到高效,而且还会存在以下不足:由于数据的突发性,会使得终端和基站之间需要频繁地拆建连接,从而导致终端更加耗电、基站处理效率变低;另外,在高速的数据信道上传递很小的数据包,对空中接口资源本身也是一种浪费。
现有HRPD标准中引入了Data Over Signaling应用,可以部分解决上述突发性数据业务在应用时面临的问题。突发性数据业务的数据包直接通过DataOver Signaling应用封装到信令中,以信令方式来传递,如果仅有此类业务,可以避免建立专用的业务信道。但是仍然存在如下不足:当前HRPD增强系统提供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只有9.6kbps、19.2kbps、38.4kbps、76.8kbps四种,信令信道传输的速率选择范围较小,可能无法满足数据本身的传输要求,也就是说,如果终端处于良好的无线环境下,无法使用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而对于一些低速的应用,也无法提供更低的接入信道速率以获得更大的覆盖。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选择接入信道速率的方法及系统,能够在扩大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范围内,保证有效地选择满足数据本身传输要求且顾及网络负荷的接入信道数据传输速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选择接入信道速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终端与基站间协商支持的包括最低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
终端在双方支持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中的最大接入速率等级和最小接入速率等级之间,选择接入信道速率。
所述终端与基站间协商支持的包括最低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包括:
所述基站使用开销消息,告知终端其自身所支持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所述开销消息中包括已有的最大接入速率字段,以及用于标识基站支持的最低速率等级的最小接入速率字段;
所述终端收到来自基站的开销消息后,根据自身支持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以及开销消息中表明的基站支持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选择双方均支持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为协商后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
所述最低速率等级的最小接入速率字段采用比特值表示,不同的比特值对应不同的最低速率等级。
所述开销消息中还包括用于标明是否支持更高速率的更高速率支持字段。
所述终端与基站间协商支持的包括最低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包括:所述终端和基站通过协商属性来协商各自对接入信道速率等级的支持能力;
所述协商属性中包括已有的最高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的协商属性,以及新增的最低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的协商属性;
所述最低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的协商属性包括终端在一个接入探针中允许传输的最低数据速率为9.6kbps,或终端在一个接入探针中允许传输的最低数据速率为2.4kbps,或终端在一个接入探针中允许传输的最低数据速率为4.8kbps。
该方法之前还包括:所述基站和终端协商是否支持增强特性的一个或一个以上能力协商属性。
所述能力协商属性表明所述基站和终端是否支持所述最低接入信道速率等级、和/或是否支持最低接入信道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相关的协商属性、和/或是否支持通过公共信道发送协商属性更新消息。
所述最大接入速率为:所述基站支持的最大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与所述终端和基站协商的最大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中最大的值;
所述最小接入速率为:所述基站支持的最小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与所述终端和基站协商的最小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中最小的值。
所述最大接入速率为:所述基站支持的最大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与所述终端和基站协商的最大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中最小的值;
所述最小接入速率为:所述基站支持的最小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与所述终端和基站协商的最小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中最大的值。
所述终端选择接入信道速率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待传输数据包大小、所述终端当前反向发射功率水平,选择介于最大接入速率和最小接入速率之间的接入信道数据传输速率为接入信道速率。
所述终端还进一步根据所述基站的反向负荷,来选择接入信道速率。
所述终端选择的接入信道速率是所述选择出的介于最大接入速率和最小接入速率之间的接入信道数据传输速率和所述基站反向负荷的函数。
所述基站的反向负荷为:用于表示反馈反向链路的忙闲水平的反向活动性RA信道信息;或者,
所述基站的反向负荷为:对用于表示反馈反向链路忙闲水平的反向活动性RA信道信息进行滤波后的结果。
所述函数为选择函数;所述终端选择接入信道速率为:
如果所述终端在最近一个时隙收到的RA信道信息显示反向链路为忙,所述终端将所述选择出的介于最大接入速率和最小接入速率之间的接入信道数据传输速率降低至最接近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且该速率等级不应低于所述最小接入信道速率等级;
如果所述终端在最近一个时隙收到的RA信道信息显示反向链路为闲,所述终端将所述选择出的介于最大接入速率和最小接入速率之间的接入信道数据传输速率升至最接近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且该速率等级不应高于所述最大接入速率等级。
所述函数为以预设概率进行速率等级转移函数。
一种选择接入信道速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终端根据基站的反向负荷,选择接入信道速率。
所述终端在双方支持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中的最大接入速率等级和最小接入速率等级之间,根据基站的反向负荷,选择接入信道速率。
所述终端选择的接入信道速率是所述选择出的介于最大接入速率和最小接入速率之间的接入信道数据传输速率和所述基站反向负荷的函数。
所述基站的反向负荷为:用于表示反馈反向链路的忙闲水平的反向活动性RA信道信息;或者,
所述基站的反向负荷为:对用于表示反馈反向链路忙闲水平的反向活动性RA信道信息进行滤波后的结果。
所述函数为选择函数;所述终端选择接入信道速率为:
如果所述终端在最近一个时隙收到的RA信道信息显示反向链路为忙,所述终端将所述选择出的介于最大接入速率和最小接入速率之间的接入信道数据传输速率降低至最接近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且该速率等级不低于所述最小接入信道速率等级;
如果所述终端在最近一个时隙收到的RA信道信息显示反向链路为闲,所述终端将所述选择出的介于最大接入速率和最小接入速率之间的接入信道数据传输速率升至最接近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且该速率等级不高于所述最大接入速率等级。
所述函数为以预设概率进行速率等级转移函数。
该方法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与基站间协商支持的包括最低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
所述终端与基站间协商支持的包括最低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包括:
所述基站使用开销消息,告知终端其自身所支持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所述开销消息中包括已有的最大接入速率字段,以及用于标识基站支持的最低速率等级的最小接入速率字段;
所述终端收到来自基站的开销消息后,根据自身支持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以及开销消息中表明的基站支持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选择双方均支持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为协商后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
所述终端与基站间协商支持的包括最低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包括:所述终端和基站通过协商属性来协商各自对接入信道速率等级的支持能力;
所述协商属性中包括已有的最高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的协商属性,以及新增的最低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的协商属性;
所述最低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的协商属性包括终端在一个接入探针中允许传输的最低数据速率为9.6kbps,或终端在一个接入探针中允许传输的最低数据速率为2.4kbps,或终端在一个接入探针中允许传输的最低数据速率为4.8kbps。
一种选择接入信道速率的系统,至少包括终端和基站,其中,
基站,用于与终端间协商支持的包括最低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
终端,用于与基站间协商支持的包括最低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在基站与终端支持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中的最大接入速率和最小接入速率之间,选择接入信道速率。
所述基站,具体用于使用开销消息,告知终端其自身所支持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在开销消息中包括已有的最大接入速率字段,以及用于标识基站支持的最低速率等级的最小接入速率字段;
所述终端,具体用于在收到来自基站的开销消息后,根据自身支持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以及开销消息表明的基站支持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选择双方均支持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为协商后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
所述基站,还用于在开销消息中包括标明是否支持更高速率的更高速率支持字段。
所述基站,具体用于发起协商,通过协商属性来协商对接入信道速率等级的支持能力;协商属性中包括已有的最高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的协商属性,以及新增的最低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的协商属性。
所述终端,具体用于发起协商,通过协商属性来协商对接入信道速率等级的支持能力;
所述协商属性中包括已有的最高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的协商属性,以及新增的最低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的协商属性。
所述基站和终端,还用于协商是否支持增强特性的一个或一个以上能力协商属性。
所述能力协商属性表明所述基站和终端是否支持所述最低接入信道速率等级、和/或是否支持最低接入信道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相关的协商属性、和/或是否支持通过公共信道发送协商属性更新消息。
所述终端,还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基站的反向负荷,选择介于最大接入速率和最小接入速率之间的接入信道数据传输速率为接入信道速率。
一种选择接入信道速率的系统,至少包括终端和基站,其中,
终端,用于根据基站的反向负荷,选择接入信道速率。
所述终端,具体用于在基站和终端都支持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中的最大接入速率等级和最小接入速率等级之间,根据基站的反向负荷,选择接入信道速率。
所述基站,还用于与终端间协商支持的包括最低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
所述基站和终端,还用于协商是否增强特性的一个或一个以上能力协商属性。
从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包括终端与基站间协商支持的包括最低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终端在双方支持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中的最大接入速率和最小接入速率之间,选择接入信道速率。本发明方法为接入信道引入更多的接入速率等级,并增加了相应的字段进行标识,并在本发明扩大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范围内,保证了有效地选择满足数据本身传输要求且顾及网络负荷的接入信道数据传输速率。
本发明应用范围不限于CDMA,对于其它移动通信系统同样适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选择接入信道速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选择接入信道速率的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选择接入信道速率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
步骤100:终端与基站间协商支持的包括最低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
本步骤中,为接入信道引入更多的接入速率等级,比如要求接入信道能够支持以下速率等级2.4kbps、4.8kbps、9.6kbps、19.2kbps、38.4kbps、76.8kbps共6种速率等级。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对应的载荷情况如表1所示。
传输速率(kbps) 最小载荷(bits) 最大载荷(bits)
2.4 1 40
4.8 1 104
9.6 1 232
19.2 233 488
38.4 489 1000
76.8 1001 2024
表1
需要说明的是,随着系统的不断升级,接入信道有可能还会支持更高的速率等级如153.6kbps等,表1仅仅是举例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步骤100具体实现包括以下方式:
第一种方式,基站使用开销消息,告知终端其自身所支持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开销消息的相关信息单元不仅包括现有技术中已有的最大接入速率(如:SectorAccessMaxRate)字段,还包括用于标明对更低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的最小接入速率(如:SectorAccessMinRate)字段,SectorAccessMinRate字段的合法取值用于标识基站支持的最低速率等级,SectorAccessMinRate字段可以采用比特值表示,不同的比特值对应不同的最低速率等级,长度可以为0或3比特,具体的编码格式如表2所示,表2中以长度为3比特为例进行说明。
字段取值 含义
000 9.6kbps
001 2.4kbps
010 4.8kbps
表2
进一步地,相关信息单元还包括用于标明是否支持更高速率的更高速率支持字段。按照协议规定,已有SectorAccessMaxRate字段的值最大为38.4kbps,为了保证本发明对终端的向下兼容,本发明新增更高速率支持字段,用于标明基站是否支持更高速率,如支持更高速率76.8kbps,或支持更高速率153.6kbps等。
在终端收到来自基站的开销消息后,根据自身支持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以及开销消息表明的基站支持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选择双方均支持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为协商后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
第二种方式,终端和基站通过协商属性来协商各自对接入信道速率等级的支持能力。其中,协商属性中除了包括现有已有的最高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的协商属性之外,还包括新增的最低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的协商属性(如:TerminalAccessRateMin),最低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的协商属性的定义及取值如表3所示。
表3
第二种方式中,协商可以是由基站发起,或由终端发起。具体实现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惯用技术手段,这里不再赘述。本发明强调的是,通过协商,基站和终端获知均支持的最低速率等级。
为了保证与旧基站或旧终端的兼容性,协商属性中还进一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能力协商属性,用于表明基站和终端是否支持本发明上述增强特性。本发明能力协商属性,可以表明基站和终端是否支持上述本发明新增的最低接入信道速率等级、和/或是否支持最低接入信道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相关的协商属性、和/或是否支持通过公共信道发送协商属性更新消息如GAUP所对应的消息等。
这样,对于新的基站或终端,只有通过能力协商属性表明其自身支持本发明新增的最低接入信道速率等级、和/或支持最低接入信道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相关的协商属性、和/或支持通过公共信道传输消息时,才进一步协商步骤100中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支持能力参数。
步骤101:终端在双方支持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中的最大接入速率和最小接入速率之间,选择接入信道速率。
本步骤中,最大接入速率和最小接入速率为:
最大接入速率=max(基站支持的最大接入信道速率等级,终端和基站协商的最大接入信道速率等级),其中max( )表示取其中最大的值。
最小接入速率=min(基站支持的最小接入信道速率等级,终端和基站协商的最小接入信道速率等级),其中max( )表示取其中最小的值。
或者,最大接入速率和最小接入速率为:
最大接入速率=min(基站支持的最大接入信道速率等级,终端和基站协商的最大接入信道速率等级);
最小接入速率=max(基站支持的最小接入信道速率等级,终端和基站协商的最小接入信道速率等级)。
本步骤中,终端根据待传输数据包大小、终端当前反向发射功率水平,选择一个介于最大接入速率和最小接入速率之间的接入信道数据传输速率R0(简称为接入信道速率R0)。也就是说,终端在选择接入信道数据传输速率时,不能超过最大接入速率,也不能低于最小接入速率。本步骤中,选择接入信道数据传输速率R0的具体方法,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光用技术手段,这里不再详述。进一步地,当大量终端使用接入信道传输数据时,有可能严重抬升基站反向的噪声水平,因此,终端在从多种接入信道发送数据速率中做出选择时,还进一步根据基站的反向负荷进行选择。
目前,基站通过反向活动性(RA)信道信息(也称为RA比特,是一个比特值)来反馈反向链路的忙闲水平。也就是说,基站的反向负荷为用于表示反馈反向链路的忙闲水平的RA信道信息,或者,基站的反向负荷为对用于表示反馈反向链路忙闲水平的反向活动性RA信道信息进行滤波后的结果。终端最终选择的数据传输速率R1应是R0和RA信道信息的函数,如公式(1)所示:
R1=f(R0,RA) (1)
f()函数可以是一个简单的选择函数,比如,如果终端在最近一个时隙收到的RA信道信息显示反向链路为忙,终端可以将R0降低至最接近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R1,且该速率等级不能低于之前确定的最小接入信道速率等级;如果终端在最近一个时隙收到的RA信道信息显示反向链路为闲,终端可以将R0升至最接近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R1,且该速率等级不能高于之前确定的最大接入速率等级。
进一步地,由于RA信道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终端可以对其收到的RA信道信息进行滤波,终端可以使用短滤波RA信道信息或长滤波RA信道信息来替代最近一个时隙收到的实时RA信道信息,进行速率选择。较短的滤波周期可以是几个时隙,较长的滤波周期可以是几百个时隙。具体如何实现滤波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很多方法来实现,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f()可以是一个简单的选择函数,即可以采取最简单的根据忙闲情况直接提升或降低速率等级;f()也可以以预设概率进行速率等级转移函数,大致为基站和终端之间可以定义新的协商参数,来协商速率转移概率,或者单独的升速率概率及降速率概率。比如,当终端判断出基站忙闲情况后,产生一个随机数,如果该随机数高于速率转移概率,或高于升速率概率或降速率概率,则终端可以进行升速率或降速率处理,否则,终端不执行升速率或降速率处理,继续保持之前选定的接入信道速率R0进行接入。
特别的,从本发明方法可见,增大了现有HRPD协议Data Over Signaling应用中的信令信道传输的速率选择范围,满足了数据本身的传输要求。
针对本发明方法还提供一种选择接入信道速率的系统,图2为本发明选择接入信道速率的系统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至少包括终端和基站,其中,
基站,用于与终端间协商支持的包括最低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
终端,用于与基站间协商支持的包括最低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在基站与终端支持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中的最大接入速率和最小接入速率之间,选择接入信道速率。
所述终端,还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基站的反向负荷,选择介于最大接入速率和最小接入速率之间的接入信道数据传输速率为接入信道速率。
其中,基站,具体用于使用开销消息,告知终端其自身所支持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在开销消息的相关信息单元不仅包括现有技术中已有的SectorAccessMaxRate字段,还包括用于标明对更低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的SectorAccessMinRate字段,其合法取值用于标识基站支持的最低速率等级;进一步地,基站,还用于在开销消息的相关信息单元中包括标明是否支持更高速率的更高速率支持字段;
终端,具体用于在收到来自基站的开销消息后,根据自身支持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以及开销消息表明的基站支持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选择双方均支持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为协商后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
或者,
基站,具体用于发起协商,通过协商属性来协商对接入信道速率等级的支持能力;协商属性中除了包括现有已有的最高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的协商属性之外,还包括新增的最低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的协商属性。进一步地,协商属性中还包括用于表明基站和终端是否支持增强特性的一个或一个以上能力协商属性。
终端,具体用于发起协商,通过协商属性来协商对接入信道速率等级的支持能力。协商属性中除了包括现有已有的最高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的协商属性之外,还包括新增的最低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的协商属性。进一步地,协商属性中还包括用于表明基站和终端是否支持增强特性的一个或一个以上能力协商属性。
其中,能力协商属性表明所述基站和终端是否支持所述最低接入信道速率等级、和/或是否支持最低接入信道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相关的协商属性、和/或是否支持通过公共信道发送协商属性更新消息。
一种选择接入信道速率的系统,至少包括终端和基站,其中,
终端,用于根据基站的反向负荷,选择接入信道速率。具体用于,在基站与终端支持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中的最大接入速率和最小接入速率之间,根据基站的反向负荷,选择接入信道速率。
基站,还用于与终端间协商支持的包括最低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
基站和终端,还用于协商是否增强特性的一个或一个以上能力协商属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3)

1.一种选择接入信道速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终端与基站间协商支持的包括最低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
终端根据待传输数据包大小、所述终端当前反向发射功率水平及所述基站的反向负荷,在双方支持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中的最大接入信道速率等级和最小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之间,选择接入信道速率;
其中,所述终端与基站间协商支持的包括最低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包括:
所述基站使用开销消息,告知终端其自身所支持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以使所述终端选择双方均支持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为协商后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
或者,所述终端和基站通过协商属性来协商各自对接入信道速率等级的支持能力;所述协商属性中包括已有的最高接入信道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的协商属性,以及新增的最低接入信道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的协商属性;
所述终端选择的接入信道速率是选择出的介于最大接入信道速率和最小接入信道速率之间的接入信道数据传输速率和所述基站反向负荷的函数;
所述函数为以预设概率进行速率等级转移函数;或者,所述函数为选择函数;所述终端选择接入信道速率包括:
如果所述终端在最近一个时隙收到的RA信道信息显示反向链路为忙,所述终端将所述选择出的介于最大接入信道速率和最小接入信道速率之间的接入信道数据传输速率降低至最接近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且该速率等级不应低于所述最小接入信道速率等级;
如果所述终端在最近一个时隙收到的RA信道信息显示反向链路为闲,所述终端将所述选择出的介于最大接入信道速率和最小接入信道速率之间的接入信道数据传输速率升至最接近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且该速率等级不应高于所述最大接入信道速率等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与基站间协商支持的包括最低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包括:
所述基站使用开销消息,告知终端其自身所支持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所述开销消息中包括已有的最大接入信道速率字段,以及用于标识基站支持的最低速率等级的最小接入信道速率字段;
所述终端收到来自基站的开销消息后,根据自身支持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以及开销消息中表明的基站支持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选择双方均支持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为协商后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低速率等级的最小接入信道速率字段采用比特值表示,不同的比特值对应不同的最低速率等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销消息中还包括用于标明是否支持更高速率的更高速率支持字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低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的协商属性包括终端在一个接入探针中允许传输的最低数据速率为9.6kbps,或终端在一个接入探针中允许传输的最低数据速率为2.4kbps,或终端在一个接入探针中允许传输的最低数据速率为4.8kbps。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之前还包括:所述基站和终端协商是否支持增强特性的一个或一个以上能力协商属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力协商属性表明所述基站和终端是否支持所述最低接入信道速率等级、和/或是否支持最低接入信道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相关的协商属性、和/或是否支持通过公共信道发送协商属性更新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大接入信道速率为:所述基站支持的最大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与所述终端和基站协商的最大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中最大的值;
所述最小接入信道速率为:所述基站支持的最小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与所述终端和基站协商的最小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中最小的值。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大接入信道速率为:所述基站支持的最大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与所述终端和基站协商的最大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中最小的值;
所述最小接入信道速率为:所述基站支持的最小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与所述终端和基站协商的最小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中最大的值。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的反向负荷为:用于表示反馈反向链路的忙闲水平的反向活动性RA信道信息;或者,
所述基站的反向负荷为:对用于表示反馈反向链路忙闲水平的反向活动性RA信道信息进行滤波后的结果。
11.一种选择接入信道速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终端根据待传输数据包大小、所述终端当前反向发射功率水平及基站的反向负荷,在自身与所述基站均支持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中的最大接入信道速率等级和最小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之间,选择接入信道速率;
所述终端选择的接入信道速率是选择出的介于最大接入信道速率和最小接入信道速率之间的接入信道数据传输速率和所述基站反向负荷的函数;
所述函数为以预设概率进行速率等级转移函数;或者,所述函数为选择函数;所述终端选择接入信道速率包括:
如果所述终端在最近一个时隙收到的RA信道信息显示反向链路为忙,所述终端将所述选择出的介于最大接入信道速率和最小接入信道速率之间的接入信道数据传输速率降低至最接近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且该速率等级不应低于所述最小接入信道速率等级;
如果所述终端在最近一个时隙收到的RA信道信息显示反向链路为闲,所述终端将所述选择出的介于最大接入信道速率和最小接入信道速率之间的接入信道数据传输速率升至最接近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且该速率等级不应高于所述最大接入信道速率等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的反向负荷为:用于表示反馈反向链路的忙闲水平的反向活动性RA信道信息;或者,
所述基站的反向负荷为:对用于表示反馈反向链路忙闲水平的反向活动性RA信道信息进行滤波后的结果。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与基站间协商支持的包括最低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与基站间协商支持的包括最低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包括:
所述基站使用开销消息,告知终端其自身所支持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所述开销消息中包括已有的最大接入信道速率字段,以及用于标识基站支持的最低速率等级的最小接入信道速率字段;
所述终端收到来自基站的开销消息后,根据自身支持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以及开销消息中表明的基站支持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选择双方均支持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为协商后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与基站间协商支持的包括最低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包括:所述终端和基站通过协商属性来协商各自对接入信道速率等级的支持能力;
所述协商属性中包括已有的最高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的协商属性,以及新增的最低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的协商属性;
所述最低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的协商属性包括终端在一个接入探针中允许传输的最低数据速率为9.6kbps,或终端在一个接入探针中允许传输的最低数据速率为2.4kbps,或终端在一个接入探针中允许传输的最低数据速率为4.8kbps。
16.一种选择接入信道速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终端和基站,其中,
基站,用于与终端间协商支持的包括最低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
终端,用于与基站间协商支持的包括最低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根据待传输数据包大小、所述终端当前反向发射功率水平及所述基站的反向负荷,在基站与终端支持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中的最大接入信道速率和最小接入信道速率之间,选择接入信道速率;
所述基站,还用于使用开销消息,告知终端其自身所支持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以使所述终端选择双方均支持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为协商后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
或者,和所述终端通过协商属性来协商各自对接入信道速率等级的支持能力;所述协商属性中包括已有的最高接入信道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的协商属性,以及新增的最低接入信道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的协商属性;
所述终端选择的接入信道速率是选择出的介于最大接入信道速率和最小接入信道速率之间的接入信道数据传输速率和所述基站反向负荷的函数;
所述函数为以预设概率进行速率等级转移函数;
或者,所述函数为选择函数;相应的,所述终端,还用于若在最近一个时隙收到的RA信道信息显示反向链路为忙,将所述选择出的介于最大接入信道速率和最小接入信道速率之间的接入信道数据传输速率降低至最接近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且该速率等级不应低于所述最小接入信道速率等级;
如果所述终端在最近一个时隙收到的RA信道信息显示反向链路为闲,将所述选择出的介于最大接入信道速率和最小接入信道速率之间的接入信道数据传输速率升至最接近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且该速率等级不应高于所述最大接入信道速率等级。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具体用于使用开销消息,告知终端其自身所支持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在开销消息中包括已有的最大接入信道速率字段,以及用于标识基站支持的最低速率等级的最小接入信道速率字段;
所述终端,具体用于在收到来自基站的开销消息后,根据自身支持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以及开销消息表明的基站支持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选择双方均支持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为协商后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用于在开销消息中包括标明是否支持更高速率的更高速率支持字段。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和终端,还用于协商是否支持增强特性的一个或一个以上能力协商属性。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力协商属性表明所述基站和终端是否支持所述最低接入信道速率等级、和/或是否支持最低接入信道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相关的协商属性、和/或是否支持通过公共信道发送协商属性更新消息。
21.一种选择接入信道速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终端和基站,其中,
终端,用于根据待传输数据包大小、所述终端当前反向发射功率水平及基站的反向负荷,在自身与所述基站均支持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中的最大接入信道速率等级和最小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之间,选择接入信道速率;
所述终端选择的接入信道速率是选择出的介于最大接入信道速率和最小接入信道速率之间的接入信道数据传输速率和所述基站反向负荷的函数;
所述函数为以预设概率进行速率等级转移函数;
或者,所述函数为选择函数;相应的,所述终端,还用于若在最近一个时隙收到的RA信道信息显示反向链路为忙,将所述选择出的介于最大接入信道速率和最小接入信道速率之间的接入信道数据传输速率降低至最接近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且该速率等级不应低于所述最小接入信道速率等级;
如果所述终端在最近一个时隙收到的RA信道信息显示反向链路为闲,将所述选择出的介于最大接入信道速率和最小接入信道速率之间的接入信道数据传输速率升至最接近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且该速率等级不应高于所述最大接入信道速率等级。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用于与终端间协商支持的包括最低速率等级支持能力的接入信道速率等级。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和终端,还用于协商是否增强特性的一个或一个以上能力协商属性。
CN201010212827.0A 2010-06-24 2010-06-24 一种选择接入信道速率的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23002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12827.0A CN102300268B (zh) 2010-06-24 2010-06-24 一种选择接入信道速率的方法及系统
PCT/CN2011/076237 WO2011160596A1 (zh) 2010-06-24 2011-06-23 一种选择接入信道速率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12827.0A CN102300268B (zh) 2010-06-24 2010-06-24 一种选择接入信道速率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00268A CN102300268A (zh) 2011-12-28
CN102300268B true CN102300268B (zh) 2016-11-23

Family

ID=45360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12827.0A Active CN102300268B (zh) 2010-06-24 2010-06-24 一种选择接入信道速率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00268B (zh)
WO (1) WO201116059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26243B2 (en) 2012-04-06 2015-12-29 Zte Corporation Network assisted fast open loop power control adjustment
WO2014179972A1 (zh) * 2013-05-09 2014-1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738079B (zh) * 2017-04-18 2020-11-06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传输速率协商方法及装置
CN107318138B (zh) * 2017-05-15 2020-04-21 乐鑫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兼容低速率的无线网络通信方法
CN111148092B (zh) 2018-11-02 2021-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标识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17037458A (zh) * 2023-07-24 2023-11-10 重庆市罗布琳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理疗仪控制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6734A (zh) * 2002-11-14 2006-01-2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速率修整
CN101170385A (zh) * 2007-11-27 2008-04-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调整反向链路热噪声增加量阈值的方法
CN101227655A (zh) * 2008-02-19 2008-07-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反向等级用户的限速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71165B2 (en) * 2003-07-24 2007-01-30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transmission rate on the reverse common signaling channel of a wireless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6734A (zh) * 2002-11-14 2006-01-2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速率修整
CN101170385A (zh) * 2007-11-27 2008-04-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调整反向链路热噪声增加量阈值的方法
CN101227655A (zh) * 2008-02-19 2008-07-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反向等级用户的限速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00268A (zh) 2011-12-28
WO2011160596A1 (zh) 2011-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00268B (zh) 一种选择接入信道速率的方法及系统
CN103379593B (zh) 一种终端节电方法及终端节电装置及网络侧节电装置
KR100767206B1 (ko) 셀룰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연기 가능한 데이터 서비스들을제공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2812754B (zh) 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后接入监管
US7949339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299679B (zh) 准入控制方法及设备
US2002003989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network and service selec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tation
RU2002104934A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по обратной линии связи в системе мобильной связи
CN102792648A (zh) 在通信系统中以显式拥塞通知进行拥塞等级指示
AU2006203674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method thereof, switching center thereof and base station control stations thereof
CN104919829A (zh) 用于发送mtc设备的数据的方法
CN102469520A (zh) 一种拥塞控制方法和设备
CN101072173A (zh) 一种系统能力和终端能力指示处理方法
CN103874134A (zh) 一种流量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0466807C (zh) 提高用户交互数据服务质量的方法
CN103209395B (zh) 一种集群寻呼消息的发送和接收方法
CN100469173C (zh) 3G移动通信终端自动设置QoS服务质量参数的方法
CN103347273A (zh) 一种根据业务需要自动选择最佳传输方式的装置和方法
CN104811965A (zh) 一种终端优化网络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CN103747483A (zh) 组合业务的调控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4255066B (zh) 接入网络的选择方法及设备
CN101848294A (zh) 通信方法及移动通信装置
CN104170439B (zh) 连接态准入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3384409A (zh) 一种无线局域网络wlan的接入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3229577B (zh) 一种信道资源配置方法、装置、基站及用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