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99864A - 一种应用于二层虚拟专用网络的报文转发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二层虚拟专用网络的报文转发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99864A
CN102299864A CN2011102996259A CN201110299625A CN102299864A CN 102299864 A CN102299864 A CN 102299864A CN 2011102996259 A CN2011102996259 A CN 2011102996259A CN 201110299625 A CN201110299625 A CN 201110299625A CN 102299864 A CN102299864 A CN 1022998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rtual link
circuit
protection
data message
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9962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99864B (zh
Inventor
王明辉
李华舟
赵里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H3C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29962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9986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998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998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998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998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二层虚拟专用网络的报文转发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中,本地PE与本地CE建立接入电路,与连接远端CE的对端PE通过工作隧道和保护隧道分别建立工作虚链路和保护虚链路,并建立接入电路和工作虚链路以及保护虚链路的关联关系;在接收到接入电路转发来的数据报文时,根据接入电路和工作虚链路以及保护虚链路的关联关系,将数据报文分别从工作虚链路和保护虚链路发送。本发明能够实现VLL业务的1+1保护倒换。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二层虚拟专用网络的报文转发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虚拟专用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二层虚拟专用网络的报文转发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分组数据的大量应用,基于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技术的传送MPLS(T-MPLS/MPLS-TP)成为业界认可的主流分组传送技术。MPLS-TP一般要求业务承载在端和端之间的流量工程(TE)隧道上,该TE隧道可以承载多种业务,例如VLL业务、虚拟专用局域网业务(VPLS)、L3VPN等。该TE隧道还有对应的备份隧道,在主备TE隧道上可以进行单发单收1∶1或双发选收1+1保护倒换,实现端到端的路径保护,确保其承载业务的可靠性。
然而,对于点到点的VLL业务目前仅实现了1∶1保护倒换,还未实现1+1保护倒换。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二层虚拟专用网络的报文转发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实现VLL业务的1+1保护倒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二层虚拟专用网络的报文转发的方法,本地服务提供商边缘设备PE与任一虚电路的本地CE建立接入电路,与连接该虚电路的远程CE的对端PE建立工作隧道和保护隧道并在工作隧道以及保护隧道上分别建立工作虚链路以及保护虚链路,所述本地PE记录建立的接入电路与建立的工作虚链路以及保护虚链路关联关系;其中,所述本地PE转发报文的方法包括:
所述本地PE接收数据报文,
所述本地PE解析转发数据报文的接入电路,查找与解析的接入电路关联的工作虚链路和保护虚链路;
所述本地PE根据解析的接入电路关联的虚电路标签和查找到的工作虚链路关联的隧道标签封装数据报文且由查找到的工作虚链路转发至所述对端PE,以及根据解析的接入电路关联的虚电路标签和查找到的保护虚链路关联的隧道标签封装数据报文且由查找到的保护虚链路转发到所述对端PE。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二层虚拟专用网络的服务提供商边缘设备,该服务提供商边缘设备包括:连接单元、接收单元、转发控制单元;其中,
连接单元,用于与任一虚电路的本地CE建立接入电路,与连接该虚电路的远程CE的对端PE建立工作隧道和保护隧道并在工作隧道以及保护隧道上分别建立工作虚链路以及保护虚链路,记录建立的接入电路与建立的工作虚链路以及保护虚链路的关联关系;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数据报文;
转发控制单元,用于解析转发数据报文的接入电路,查找与解析的接入电路关联的工作虚链路和保护虚链路,根据解析的接入电路关联的虚电路标签以及查找到的工作虚链路关联的隧道标签封装数据报文且由查找到的工作虚链路转发至所述对端PE,以及根据解析的接入电路关联的虚电路标签以及查找到的保护虚链路关联的隧道标签封装数据报文且由查找到的保护虚链路转发到所述对端PE。
由上面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中,本地PE与本地CE建立接入电路,与连接远端CE的对端PE通过工作隧道和保护隧道分别建立工作虚链路和保护虚链路,并建立接入电路和工作虚链路以及保护虚链路的关联关系;在接收到接入电路转发来的数据报文时,根据接入电路和工作虚链路以及保护虚链路的关联关系,将数据报文分别从工作虚链路和保护虚链路发送到对端PE,从而能够实现VLL业务的1+1保护倒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向对端PE发送数据报文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选收对端PE的封装数据报文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层虚拟专用网络的组网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服务提供商边缘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主要思想是:对于任一虚电路,本地服务提供商边缘设备(PE)建立与该虚电路的本地用户边缘设备(CE)的接入电路;同时,本地PE与连接该虚电路的远端CE的对端PE建立工作隧道和保护隧道,并在所述工作隧道和保护隧道上分别建立工作虚链路和保护虚链路;记录所述接入电路和所述工作虚链路以及保护虚链路的关联关系;对接入电路转发来的数据报文,根据所述关联关系,将数据报文从工作虚链路和保护虚链路转发。
下面结合图1和图2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向对端PE发送数据报文的方法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本地PE接收数据报文。
这里,所述数据报文是本地CE发来的,本地PE接收到本地CE的数据报文后,可以利用标签栈实现数据报文在二层虚拟专用网络中的透明传输。
步骤102、本地PE解析转发数据报文的接入电路,查找与解析的接入电路关联的工作虚链路和保护虚链路。
在本步骤之前,本地PE已经预先与虚电路的本地CE建立了接入电路(可以通过已有方式实现,如该接入电路可以是物理链路或虚拟局域网VLAN),与连接该虚电路的远端CE的对端PE建立了工作隧道和保护隧道并在工作隧道和保护隧道上分别建立了工作虚链路和保护虚链路,记录了该接入电路和工作虚链路以及保护虚链路的关联关系,因此,本地PE接收到本地CE的数据报文后,可以解析得到转发该数据报文的接入电路;而且,根据记录的关联关系,可以查找到该接入电路关联的工作虚链路和保护虚链路。
接入电路与工作虚链路以及保护虚链路的关联关系,可以通过配置建立,例如,可以将接入电路、工作虚链路、保护虚链路在本地PE中对应的虚端口配置在同一虚拟转发实例(VFI)中,从而建立起接入电路、工作虚链路、保护虚链路的关联关系。
步骤103、本地PE根据解析的接入电路关联的虚电路标签和查找到的工作虚链路关联的隧道标签封装数据报文且由查找到的工作虚链路转发至所述对端PE,以及根据解析的接入电路关联的虚电路标签和查找到的保护虚链路关联的隧道标签封装数据报文且由查找到的保护虚链路转发到所述对端PE。
本地PE与虚电路的本地CE建立接入电路后,会为本地CE分配绑定了该接入电路的虚电路标签(假设该虚电路为VC1),并将VC1的虚电路标签通告给对端PE,用以标识本地PE与本地CE之间的接入电路连接。同样,对端PE为虚电路VC1的远端CE分配的虚电路标签并至少通告给本地PE,用以标识对端PE与远端CE之间的接入电路连接。
本地PE与对端PE建立工作隧道和保护隧道,基于工作隧道和保护隧道建立工作虚链路和保护虚链路,向对方分配对应于工作虚链路的入方向隧道标签和保护虚链路的入方向隧道标签。
即,本地PE通过工作虚链路向对端PE转发的数据报文的外层隧道标签是对端PE为工作虚链路所分配的入方向隧道标签,内层标签是标识对端PE为VC1的远程CE分配的虚电路标签;即,本地PE通过保护虚链路向对端PE转发的数据报文的外层隧道标签是对端PE为保护虚链路所分配的入方向隧道标签,内层标签是标识对端PE为VC1的远程CE分配的虚电路标签。
本步骤中,将接入电路关联的虚电路标签作为内层标签封装到数据报文中,根据接入电路查找到的工作虚链路后,将查找到的工作虚链路关联的隧道标签作为外层标签封装到数据报文中,然后由查找到的工作虚链路转发至对端PE;同时,将接入电路关联的虚电路标签作为内层标签封装到数据报文中,根据接入电路查找到的保护虚链路后,将查找到的保护虚链路关联的隧道标签作为外层标签封装到数据报文中,然后由查找到的保护虚链路转发至对端PE,从而实现了本端PE对报文的双发功能。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本地PE上记录接入电路和工作虚电路以及保护虚电路的关联关系,从而使得本地PE能够实现报文的双发功能。另外,本地PE还能够进一步实现报文的选收功能。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选收对端PE的封装数据报文的方法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本地PE接收封装数据报文。
这里,封装数据报文是对端PE通过工作虚链路和保护虚链路转发的。对端PE亦具有图1a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本地PE的报文双发功能。
步骤202、本地PE解封装包含关联于所述工作虚链路的隧道标签的封装数据报文,将数据报文由所述虚电路标签关联的接入电路转发到本地CE,以及丢弃包含关联于所述保护虚链路的隧道标签的封装数据报文。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对工作虚链路和保护虚链路的连通性进行检测,确定所述工作虚链路以及所述保护虚链路的连通状态,用以在工作虚链路断开连接时,选收保护虚链路的封装数据报文,从而提高数据报文传输的可靠性。
对工作虚链路和保护虚链路的连通性检测,具体可以是在本地PE以及远端PE上运行OAM、APS等协议,并设置ACL规则将工作虚链路以及保护虚链路上接收到的OAM、APS等协议报文上送到CPU,CPU对上送的OAM、APS协议报文进行处理,确定工作虚链路和保护虚链路的连通性。
如果本地PE确定所述工作虚链路断开连接且所述保护虚链路连通,则选收经由保护虚链路转发来的封装数据报文。接收到封装数据报文后,解封装包含关联于所述保护虚链路的隧道标签的封装数据报文,将数据报文由所述虚电路标签关联的接入电路转发到本地CE。
另外,本地PE检测确定工作虚链路恢复连接后,如果保护虚链路连通,则为了减少链路切换引起的震荡,本地PE可以继续选收经由保护虚链路发来的封装数据报文,而丢弃经由工作虚链路发来的封装数据报文。
因此,所述本地PE确定所述工作虚链路恢复连接且所述保护虚链路连通,则丢弃包含关联于所述工作虚链路的隧道标签的封装数据报文,解封装包含关联于所述保护虚链路的隧道标签的封装数据报文,将数据报文由所述虚电路标签关联的接入电路转发到本地CE。
本地PE检测确定工作虚链路恢复连接后,如果保护虚链路断开连接,则需要重新选收经由工作虚链路发来的封装数据报文,用以保证通信不中断,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因此,所述本地PE确定所述工作虚链路恢复连接且所述保护虚链路断开连接,则解封装包含关联于工作虚链路的隧道标签的封装数据报文,将数据报文由所述虚电路标签关联的接入电路转发至本地CE。
下面结合图3对上述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举例说明。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层虚拟专用网络的组网示意图,其中包括虚拟专用网VPN1的本地站点1的用户边缘设备CE1和远程站点2的CE2,服务提供商边缘设备PE1、PE2,以及连接PE1和PE2的骨干设备P1、P2,以及连接PE1和PE2的骨干设备P3、P4,在PE 1上接入CE1,在PE2上接入了CE2。这里,骨干设备只转发PE间的报文,对报文不做任何其他操作。
根据上述本发明实施例,PE1与VPN1的CE1建立接入电路AC1并为AC 1分配对应于虚电路VC1的虚电路标签,PE2与VPN1的CE2建立接入电路AC2并为AC2分配对应于虚电路VC1的虚电路标签。PE1与PE2相互通告分配的VC标签。PE1与PE2建立工作隧道(如图3中所示的PE1通过P1和P2连接到PE2的链路)和保护隧道(如图3中所示的PE 1通过P3和P4连接到PE2的链路),在所述工作隧道和保护隧道上分别建立工作虚链路以及保护虚链路,向对方分配关联于工作虚链路的入方向隧道标签和保护虚链路的入方向隧道标签。
在PE1上建立所述接入电路AC1与所述工作虚链路以及保护虚链路的关联关系,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修改接入电路AC1、工作虚链路、保护虚链路在PE1中对应的虚端口的属性,使各虚端口对应于第一VFI。为了能够将从接入电路AC1转发来的报文同时从工作虚链路,和保护虚链路发送出去,可以在第一VFI上禁止MAC地址学习,同时将接入电路AC1、工作虚链路、保护虚链路在PE1中对应的虚端口加入到第一VFI广播对应的IPMC表项中,从而使从接入电路AC1转发来的报文走广播流程,实现从工作虚链路,和保护虚链路同时发送的双发功能。这样,在PE1上建立了接入电路AC1、工作虚链路、保护虚链路的关联关系。另外,为了避免将从工作虚链路转发来的报文从保护虚链路发送,以及将从保护虚链路转发来的报文从工作虚链路发送,还需要在工作虚链路和保护虚链路在PE1中对应的虚端口上设置水平分割属性。这样,在PE1上建立了接入电路AC1与工作虚链路以及保护虚链路的关联关系。
同样,也可以在PE2上建立所述接入电路AC2与工作虚链路以及保护虚链路的关联关系:修改接入电路AC2、工作虚链路、保护虚链路在PE2中对应的虚端口的属性,使各虚端口对应于第二VFI;在第二VFI上禁止MAC地址学习,同时将接入电路AC2、工作虚链路、保护虚链路在PE2中对应的虚端口加入到第二VFI广播对应的IPMC表项中;在工作虚链路和保护虚链路在PE2中对应的虚端口上设置水平分割属性。这样,在PE2上建立了接入电路AC2与工作虚链路以及保护虚链路的关联关系。
在PE1上和PE2上分别建立了接入电路与工作虚链路以及保护虚链路的关联关系后,就可以实现报文的1+1保护倒换,以PE1向PE2发送报文为例:
PE1接收到从AC1转发来的数据报文时,根据该报文所属的VLAN和接收该报文的接口,可以确定对应的源虚端口为接入电路AC 1对应的虚端口,进而根据AC1对应的虚端口确定第一VFI;然后再根据第一VFI广播对应的IPMC表项,确定目的虚端口为工作虚链路以及保护虚链路对应的虚端口,进而确定工作虚链路以及保护虚链路;最后,将接入电路AC1关联的虚电路标签VC2(也即PE2为CE2分配的绑定了接入电路AC2的虚电路标签)封装为该数据报文的内层标签,将工作虚链路关联的隧道标签(也即PE2为PE1分配的关联于工作虚链路的入方向隧道标签)封装为该数据报文的外层标签,并将该封装的数据报文从工作虚链路发送;同时,将接入电路AC1关联的虚电路标签VC2封装为该数据报文的内层标签,将保护虚链路关联的隧道标签(也即PE2为PE1分配的关联于保护虚链路的入方向隧道标签)封装为该数据报文的外层标签,并将该封装的数据报文从保护虚链路发送。这样,PE1实现了报文的双发。
PE2接收到包含关联于工作虚链路的隧道标签的封装数据报文后,解封装该数据报文,并根据解封装得到的内层标签VC2确定对应的第二VFI;根据第二VFI广播对应的IPMC表项,确定目的虚端口为接入电路AC2以及保护虚链路在PE2中对应的虚端口,但是,由于在工作虚链路和保护虚链路对应的虚端口上设置了水平分割属性,因此,只会将该数据报文由接入电路AC2转发到CE2。另外,PE2还将接收到的包含关联于所述保护虚链路的隧道标签的封装数据报文丢弃,实现报文的选收。
需要说明的是,按照现有的VLL业务流程,PE2接收到封装数据报文后,根据接封装得到的内层标签VC2可以直接确定源虚端口SVP,根据源虚端口可以直接确定目的虚端口,并将报文从目的虚端口对应的接口发送。然而,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实现报文的双发,修改了将工作虚链路、保护虚链路以及接入电路AC2在PE2中对应的虚端口的属性,将各虚端口配置在了同一VFI中,因此,PE2不再按照VLL业务流程处理报文,而是按照VPLS业务流程处理报文,因而,根据内层标签VC2可以直接确定第二VFI,而不是目的虚端口。
以上对PE1向PE2发送报文的过程进行了详细说明,PE2向PE1发送报文的原理与上述PE1向PE2发送报文的原理相同,不再赘述。
另外,还可以利用OAM协议、APS协议等对工作虚链路和保护虚链路进行连通性检测,以便在工作虚链路和保护虚链路渐进行保护倒换,提高通信可靠性。
在工作虚链路和保护虚链路均连通时,PE2选收工作虚链路转发来的封装数据报文,为了能够选收工作虚链路上的封装数据报文,可以将MPLS标签映射表中工作虚链路关联的隧道标签的操作设置为弹出(pop)。而当检测到工作虚链路断开连接且保护虚链路连通时,PE2需要选收保护虚链路转发来的封装数据报文,此时,可以将MPLS标签映射表中保护虚链路关联的隧道标签的操作设置为pop。另外,为了避免链路切换带来的震荡,当工作虚链路恢复连接且保护虚链路连通时,PE2可以继续选收保护虚链路转发来的封装数据报文,而丢弃工作虚链路转发来的封装数据报文,直到保护虚链路断开连接,再恢复选收工作虚链路转发来的封装数据报文。
在实际应用中,当可以使用多种方法丢弃工作虚链路或保护虚链路转发来的封装数据报文,例如,可以采用将报文转发到黑洞端口的方法。以丢弃保护虚链路转发来的封装数据报文为例,具体的设置方法为:将MPLS标签映射表中保护虚链路关联的隧道标签的操作修改为交换(Swap)并指向黑洞丢弃。这样,当接收到携带保护虚链路关联的隧道标签的封装数据报文时,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Swap动作,将该接收到的封装数据报文转发到黑洞端口。
以上对本发明方法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服务提供商边缘设备。
参见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服务提供商边缘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服务提供商边缘设备包括:连接单元401、接收单元402、转发控制单元403;其中,
连接单元401,用于与任一虚电路的本地CE建立接入电路,与连接该虚电路的远程CE的对端PE建立工作隧道和保护隧道并在工作隧道以及保护隧道上分别建立工作虚链路以及保护虚链路,记录建立的接入电路与建立的工作虚链路以及保护虚链路的关联关系;
接收单元402,用于接收数据报文;
转发控制单元403,用于解析转发数据报文的接入电路,查找与解析的接入电路关联的工作虚链路和保护虚链路,根据解析的接入电路关联的虚电路标签以及查找到的工作虚链路关联的隧道标签封装数据报文且由查找到的工作虚链路转发至所述对端PE,以及根据解析的接入电路关联的虚电路标签以及查找到的保护虚链路关联的隧道标签封装数据报文且由查找到的保护虚链路转发到所述对端PE。
所述接收单元402,进一步用于接收封装数据报文;
所述转发控制单元403,进一步用于解封装包含关联于所述工作虚链路的隧道标签的封装数据报文,将数据报文由所述虚电路标签关联的接入电路转发到本地CE,以及丢弃包含关联于所述保护虚链路的隧道标签的封装数据报文。
较佳地,
所述服务提供商边缘设备还包括:检测单元403;
所述检测单元403,用于检测所述工作虚链路以及所述保护虚链路的连通状态,将所述工作虚链路或所述保护虚链路断开连接的状态则通知所述转发控制单元403;
所述转发控制单元403,进一步用于确定所述工作虚链路断开连接且所述保护虚链路连通,则解封装包含关联于所述保护虚链路的隧道标签的封装数据报文,将数据报文由所述虚电路标签关联的接入电路转发到本地CE。
所述检测单元403,进一步用于将所述工作虚链路或所述保护虚链路恢复连接的状态通知所述转发控制单元403;
所述转发控制单元403,进一步用于确定所述工作虚链路恢复连接且所述保护虚链路连通,则丢弃包含关联于所述工作虚链路的隧道标签的封装数据报文,解封装包含关联于所述保护虚链路的隧道标签的封装数据报文,将数据报文由所述虚电路标签关联的接入电路转发到本地CE。
所述转发控制单元403,进一步用于确定所述工作虚链路恢复连接且所述保护虚链路断开连接,则解封装包含关联于工作虚链路的隧道标签的封装数据报文,将数据报文由所述虚电路标签关联的接入电路转发至本地CE。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应用于二层虚拟专用网络的报文转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本地服务提供商边缘设备PE与任一虚电路的本地CE建立接入电路,与连接该虚电路的远程CE的对端PE建立工作隧道和保护隧道并在工作隧道以及保护隧道上分别建立工作虚链路以及保护虚链路,所述本地PE记录建立的接入电路与建立的工作虚链路以及保护虚链路关联关系;其中,所述本地PE转发报文的方法包括:
所述本地PE接收数据报文,
所述本地PE解析转发数据报文的接入电路,查找与解析的接入电路关联的工作虚链路和保护虚链路;
所述本地PE根据解析的接入电路关联的虚电路标签和查找到的工作虚链路关联的隧道标签封装数据报文且由查找到的工作虚链路转发至所述对端PE,以及根据解析的接入电路关联的虚电路标签和查找到的保护虚链路关联的隧道标签封装数据报文且由查找到的保护虚链路转发到所述对端PE。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本地PE接收封装数据报文;
所述本地PE解封装包含关联于所述工作虚链路的隧道标签的封装数据报文,将数据报文由所述虚电路标签关联的接入电路转发到本地CE,以及丢弃包含关联于所述保护虚链路的隧道标签的封装数据报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本地PE检测所述工作虚链路以及所述保护虚链路的连通状态;
所述本地PE确定所述工作虚链路断开连接且所述保护虚链路连通,则解封装包含关联于所述保护虚链路的隧道标签的封装数据报文,将数据报文由所述虚电路标签关联的接入电路转发到本地CE。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本地PE确定所述工作虚链路恢复连接且所述保护虚链路连通,则丢弃包含关联于所述工作虚链路的隧道标签的封装数据报文,解封装包含关联于所述保护虚链路的隧道标签的封装数据报文,将数据报文由所述虚电路标签关联的接入电路转发到本地CE。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本地PE确定所述工作虚链路恢复连接且所述保护虚链路断开连接,则且解封装包含关联于工作虚链路的隧道标签的封装数据报文,将数据报文由所述虚电路标签关联的接入电路转发至本地CE。
6.一种应用于二层虚拟专用网络的服务提供商边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提供商边缘设备包括:
连接单元,用于与任一虚电路的本地CE建立接入电路,与连接该虚电路的远程CE的对端PE建立工作隧道和保护隧道并在工作隧道以及保护隧道上分别建立工作虚链路以及保护虚链路,记录建立的接入电路与建立的工作虚链路以及保护虚链路的关联关系;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数据报文;
转发控制单元,用于解析转发数据报文的接入电路,查找与解析的接入电路关联的工作虚链路和保护虚链路,根据解析的接入电路关联的虚电路标签以及查找到的工作虚链路关联的隧道标签封装数据报文且由查找到的工作虚链路转发至所述对端PE,以及根据解析的接入电路关联的虚电路标签以及查找到的保护虚链路关联的隧道标签封装数据报文且由查找到的保护虚链路转发到所述对端PE。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服务提供商边缘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进一步用于接收封装数据报文;
所述转发控制单元,进一步用于解封装包含关联于所述工作虚链路的隧道标签的封装数据报文,将数据报文由所述虚电路标签关联的接入电路转发到本地CE,以及丢弃包含关联于所述保护虚链路的隧道标签的封装数据报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服务提供商边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提供商边缘设备还包括:检测单元;
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工作虚链路以及所述保护虚链路的连通状态,将所述工作虚链路或所述保护虚链路断开连接的状态则通知所述转发控制单元;
所述转发控制单元,进一步用于确定所述工作虚链路断开连接且所述保护虚链路连通,则解封装包含关联于所述保护虚链路的隧道标签的封装数据报文,将数据报文由所述虚电路标签关联的接入电路转发到本地CE。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服务提供商边缘设备,其特征在于,
检测单元,进一步用于将所述工作虚链路或所述保护虚链路恢复连接的状态通知所述转发控制单元;
所述转发控制单元,进一步用于确定所述工作虚链路恢复连接且所述保护虚链路连通,则丢弃包含关联于所述工作虚链路的隧道标签的封装数据报文,解封装包含关联于所述保护虚链路的隧道标签的封装数据报文,将数据报文由所述虚电路标签关联的接入电路转发到本地CE。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服务提供商边缘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发控制单元,进一步用于确定所述工作虚链路恢复连接且所述保护虚链路断开连接,则解封装包含关联于工作虚链路的隧道标签的封装数据报文,将数据报文由所述虚电路标签关联的接入电路转发至本地CE。
CN201110299625.9A 2011-10-08 2011-10-08 一种应用于二层虚拟专用网络的报文转发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22998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99625.9A CN102299864B (zh) 2011-10-08 2011-10-08 一种应用于二层虚拟专用网络的报文转发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99625.9A CN102299864B (zh) 2011-10-08 2011-10-08 一种应用于二层虚拟专用网络的报文转发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99864A true CN102299864A (zh) 2011-12-28
CN102299864B CN102299864B (zh) 2014-11-26

Family

ID=45360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99625.9A Active CN102299864B (zh) 2011-10-08 2011-10-08 一种应用于二层虚拟专用网络的报文转发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9986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78845A (zh) * 2020-02-29 2020-07-31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保护倒换方法和供应商网络边缘设备
CN111934925A (zh) * 2020-07-31 2020-11-13 上海地面通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ip/mpls公共网络的二层以太网电路仿真业务系统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6182A (zh) * 2004-09-30 2006-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协议标签交换系统中的保护倒换方法
CN101459592A (zh) * 2007-12-12 2009-06-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供应商边缘设备之间传送报文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US7643409B2 (en) * 2004-08-25 2010-01-05 Cisco Technology, Inc. Computer network with point-to-point pseudowire redundancy
US20100118882A1 (en) * 2008-11-10 2010-05-13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Packet Transmission
US20100177774A1 (en) * 2009-01-09 2010-07-15 Alcatel Lucent Neighbour discovery protocol mediation
US20100254258A1 (en) * 2007-12-27 2010-10-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ing-based packet transmitting method, network system and node equipment
CN102014011A (zh) * 2009-09-04 2011-04-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环网保护方法与系统
CN102065020A (zh) * 2011-01-24 2011-05-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mpls网络中使用隧道组传输l2vpn业务的方法及装置
CN102164085A (zh) * 2011-04-22 2011-08-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的隧道组保护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2185778A (zh) * 2011-05-11 2011-09-14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vll的数据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43409B2 (en) * 2004-08-25 2010-01-05 Cisco Technology, Inc. Computer network with point-to-point pseudowire redundancy
CN1756182A (zh) * 2004-09-30 2006-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协议标签交换系统中的保护倒换方法
CN101459592A (zh) * 2007-12-12 2009-06-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供应商边缘设备之间传送报文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US20100254258A1 (en) * 2007-12-27 2010-10-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ing-based packet transmitting method, network system and node equipment
US20100118882A1 (en) * 2008-11-10 2010-05-13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Packet Transmission
US20100177774A1 (en) * 2009-01-09 2010-07-15 Alcatel Lucent Neighbour discovery protocol mediation
CN102014011A (zh) * 2009-09-04 2011-04-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环网保护方法与系统
CN102065020A (zh) * 2011-01-24 2011-05-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mpls网络中使用隧道组传输l2vpn业务的方法及装置
CN102164085A (zh) * 2011-04-22 2011-08-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的隧道组保护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2185778A (zh) * 2011-05-11 2011-09-14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vll的数据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KEY,TELSTRA等: "《Extension to LDP-VPLS for E-Tree Using Two PW》", 《IETF DRAFT-RAM-L2VPN-LDP-VPLS-ETREE-2PW-02》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78845A (zh) * 2020-02-29 2020-07-31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保护倒换方法和供应商网络边缘设备
CN111934925A (zh) * 2020-07-31 2020-11-13 上海地面通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ip/mpls公共网络的二层以太网电路仿真业务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99864B (zh) 2014-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64788B (zh) Mpls l3vpn中ce双归链路保护的方法及系统
CN101330424B (zh) 一种虚拟专用网服务故障处理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051995B (zh) 基于无连接网络的保护倒换方法
CN102571426B (zh) 一种双归保护方法和装置
CN101931520B (zh) 一种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0505674C (zh) 一种虚拟专用网内的报文转发方法、系统和边缘设备
CN100454875C (zh) 一种用户网络边缘设备双归属或多归属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1924654B (zh) 一种基于点到多点业务的路径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0544286C (zh) 一种实现虚拟专用局域网服务网络备份链路的方法及系统
CN101355486A (zh) 一种路由切换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2347889B (zh) 一种分层虚拟专用局域网中的报文转发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4270231B (zh) 一种实现双节点互联伪线的系统及方法
CN102282805B (zh) 一种业务保护方法及接入设备
CN102143026A (zh) 一种在虚拟二层网络中避免环路的方法
CN101340356A (zh) 转发信息的方法和信息转发设备
CN101534209A (zh) 一种组播报文发送的方法和装置
CN102316014B (zh) 分层虚拟专用局域网服务环境下的负载分担方法及路由器
CN102857421B (zh) 一种vll故障检测方法及设备
CN102045250B (zh) Vpls中组播报文的转发方法和服务提供商边缘设备
CN100446476C (zh) 一种网络故障检测结果互通的方法和装置
CN102281165A (zh) 一种基于服务质量的故障检测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2984070A (zh) 一种以太网无编号接口实现数据转发方法
CN101834759A (zh) 捆绑链路的检测方法及分布式设备
CN102752210B (zh) 一种局域网间传输报文的方法和系统
CN102255759B (zh) 一种基于pw冗余备份的数据报文传输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0052 Binjiang District Changhe Road, Zhejiang, China, No. 466, No.

Patentee after: NEW H3C TECHNOLOGIES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53 Hangzhou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rovi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 310 and No. six road, HUAWEI, Hangzhou production base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27

Address after: 310052 11th Floor, 466 Changhe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3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52 Changhe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No. 466

Patentee before: NEW H3C TECHNOLOGIE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