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99817A - 基站管理的实现方法和装置、以及网管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站管理的实现方法和装置、以及网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99817A
CN102299817A CN2010102191363A CN201010219136A CN102299817A CN 102299817 A CN102299817 A CN 102299817A CN 2010102191363 A CN2010102191363 A CN 2010102191363A CN 201010219136 A CN201010219136 A CN 201010219136A CN 102299817 A CN102299817 A CN 1022998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base
user
carried out
management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1913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21913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99817A/zh
Publication of CN1022998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998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站管理的实现方法和装置、以及网管系统,该方法包括:对于用户请求对指定基站执行的操作,网管系统获取指定基站的基站分组标识;网管系统判断基站分组标识是否属于第一基站分组集合或第二基站分组集合,其中,第一基站分组集合中记录有允许用户执行操作的基站分组,第二基站分组集合中记录有不允许用户执行操作的基站分组;如果判断基站分组标识属于第一基站分组集合,则网管系统对指定基站执行操作;如果判断基站分组标识属于第二基站分组集合,则网管系统拒绝对指定基站执行操作。本发明能够省去不必要的鉴权流程,减少网管系统的负担,保证网管系统的性能。

Description

基站管理的实现方法和装置、以及网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站管理的实现方法和装置、以及网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网络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电信系统在信息化网络中起着很重要作用。
在电信系统中,网管系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网管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基站进行管理和维护,并且还可用于对电信设备进行日常管理维护、以及软件升级等操作。
通常,网管系统可以对基站进行复位,也可以查看基站运行的状态,由于运营商和设备商的工作人员都有机会操作网管系统,这样,在实际操作中,会为不同的用户分配不同的网管操作权限,以保证电信系统的安全。
目前,对于用户所拥有的资源权限会以基站为单位进行分配,即,决定用户是否能够对某个基站进行某个操作的用户权限是对应于一个基站的,这样,在用户对基站执行某个操作之前,网管系统需要对该用户能否对该基站执行请求的操作进行鉴权,判断该用户对该基站是否具有操作权限,如果用户具有操作权限,则允许用户对该基站执行操作,如果用户不具有操作权限,则禁止用户对该基站执行操作。
利用上述方式,如果用户需要对多个基站执行某操作,网管系统就需要针对每个基站均对用户进行一次鉴权,但是,如果网管系统管理一千台基站,而用户需要对所有基站批量执行某个操作时,则网络系统就需要针对这一千个基站进行一千次鉴权操作,而执行大量的鉴权操作会极大地占用网管系统的CPU利用率,使得网管界面刷新缓慢,导致网管系统的内存峰值达到顶峰,对网管系统的性能造成明显的不良影响,不仅会导致当前执行的鉴权操作运行缓慢甚至失败,还会影响网管系统其他任务的正常运行。
针对相关技术中以基站为单位进行权限分配管理导致批量基站鉴权对网管系统的性能造成不良影响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以基站为单位进行权限分配管理导致批量基站鉴权对网管系统的性能造成不良影响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基站管理的实现方法和装置、以及网管系统,能够基于基站分组对基站进行高效的批量鉴权,避免相关技术中进行基站的批量鉴权而大量占用系统资源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站管理的实现方法,包括:
对于用户请求对指定基站执行的操作,网管系统获取所述指定基站所在基站分组的基站分组标识;
网管系统判断所述基站分组标识是否属于第一基站分组集合或第二基站分组集合,其中,所述第一基站分组集合中记录有允许所述用户执行所述操作的基站分组的基站分组标识,所述第二基站分组集合中记录有不允许所述用户执行所述操作的基站分组的基站分组标识;
如果判断所述基站分组标识属于所述第一基站分组集合,则所述网管系统对所述指定基站执行所述操作;如果判断所述基站分组标识属于所述第二基站分组集合,则所述网管系统拒绝对所述指定基站执行所述操作。
优选地,上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的操作权限对多个基站进行划分,得到基站分组,并为得到的每个基站分组分别设置基站分组标识,其中,所述用户对每个基站分组中包含的基站具有相同的操作权限。
优选地,上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判断所述基站分组标识不属于所述第一基站分组集合和所述第二基站分组集合的情况下,所述网管系统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具备对所述指定基站执行所述操作的操作权限,如果所述用户具备对所述指定基站执行所述操作的操作权限,则所述网管系统对所述指定基站执行所述操作;如果所述用户不具备对所述指定基站执行所述操作的操作权限,则所述网管系统拒绝对所述指定基站执行所述操作。
优选地,上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是否具备对所述指定基站执行所述操作的操作权限,所述网管系统对所述第一基站分组集合或所述第二基站分组集合进行更新。
其中,所述网管系统对所述第一基站分组集合或所述第二基站分组集合进行更新的操作包括:
如果所述用户具备对所述指定基站执行所述操作的操作权限,则将所述指定基站所在基站分组的基站分组标识补充到所述第一基站分组集合中;如果所述用户不具备对所述指定基站执行所述操作的操作权限,则将所述指定基站所在基站分组的基站分组标识补充到所述第二基站分组集合中。
一种基站管理的实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请求对指定基站执行的操作,获取所述指定基站所在基站分组的基站分组标识;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基站分组标识是否属于第一基站分组集合或第二基站分组集合,其中,所述第一基站分组集合中记录有允许所述用户执行所述操作的基站分组的基站分组标识,所述第二基站分组集合中记录有不允许所述用户执行所述操作的基站分组的基站分组标识;
处理模块,用于在判断模块判断所述基站分组标识属于所述第一基站分组集合的情况下,对所述指定基站执行所述操作;以及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基站分组标识属于所述第二基站分组集合的情况下,拒绝对所述指定基站执行所述操作。
其中,所述判断模块判断出所述基站分组标识不属于所述第一基站分组集合和所述第二基站分组集合的情况下,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具备对所述指定基站执行所述操作的操作权限;则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断出所述用户具备对所述指定基站执行所述操作的操作权限的情况下,对所述指定基站执行所述操作;以及还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断出所述用户不具备对所述指定基站执行所述操作的操作权限的情况下,拒绝对所述指定基站执行所述操作。
优选地,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是否具备对所述指定基站执行所述操作的操作权限,对所述第一基站分组集合或所述第二基站分组集合进行更新。
其中,如果所述用户具备对所述指定基站执行所述操作的操作权限,则所述处理模块将所述指定基站所在基站分组的基站分组标识补充到所述第一基站分组集合中;如果所述用户不具备对所述指定基站执行所述操作的操作权限,则所述处理模块将所述指定基站所在基站分组的基站分组标识补充到所述第二基站分组集合中。
一种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借助于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参照之前保存的针对基站分组的鉴权结果就能够确定当前请求操作的用户是否具有相应的权限对分组中的各个基站进行该操作,从而省去了不必要的鉴权流程,有效减少网管系统的负担,保证了网管系统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管理的实现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管理的实现方法的具体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管理的实现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分权分域是一种保护机制,其中,分权限定了用户可以对网管系统管理的基站执行哪些操作,分域限定了用户能对哪些基站执行操作,这样,就可以将用户限定到指定基站和指定操作中,最大限度的保证基站的安全。
分权分域虽然能够提高电信系统的安全性,但其底层实现机制一般都比较复杂,并且,网管系统需要对管理的每个基站和每个网管系统支持的操作都进行判断,以确定用户当前的权限是否满足对基站执行该操作的权限要求,这样会对网管系统的性能造成很大的影响。并且,对管理紧凑型基站的网管系统,网管系统管理的基站数量会有上千台之多,当对这些基站进行批量操作时,会进行上千次的鉴权操作,这些鉴权操作会对网管系统的性能造成很大的影响,执行这些鉴权操作会极大地占用网管系统的CPU利用率,使得网管界面刷新缓慢,导致网管系统的内存峰值达到顶峰,不仅会导致当前执行的鉴权操作运行缓慢甚至失败,还会影响网管系统其他任务的正常运行。
考虑到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借助分权分域的基站管理机制对基站的鉴权进行了优化管理,从而能够避免对每一个基站均进行鉴权流程,避免了相关技术中进行基站的批量鉴权而大量占用系统资源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管理的实现方法,用于基于基站分组(上述的基站分组)对基站进行管理,其中,用户对每个基站分组中包含的基站具有相同的操作权限。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管理的实现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对于用户请求对指定基站执行的操作,网管系统获取指定基站所在基站分组的基站分组标识;
步骤S103,网管系统判断基站分组标识是否属于第一基站分组集合或第二基站分组集合,其中,第一基站分组集合中记录有允许用户执行操作的基站分组的基站分组标识,第二基站分组集合中记录有不允许用户执行操作的基站分组的基站分组标识(即,第一基站分组集合和第一基站分组集合中保存有针对基站分组的鉴权结果);
步骤S105,如果判断基站分组标识属于第一基站分组集合,则网管系统对该指定基站执行用户请求的上述操作;如果判断基站分组标识属于第二基站分组集合,则网管系统拒绝对该指定基站执行用户请求的上述操作(即,网管系统根据保存的鉴权结果确定用户是否具有相应的操作权限对基站分组中的基站执行操作,进而允许或禁止该操作)。
借助于上述处理,通过参照之前保存的针对基站分组的鉴权结果就能够确定当前请求操作的用户是否具有相应的权限对分组中的各个基站进行该操作,从而省去了不必要的鉴权流程,有效减少网管系统的负担,保证了网管系统的性能。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首先需要对用户分配权限,在现有技术中,用户所拥有的操作权限是以单个基站为单位进行分配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所拥有的操作权限是以Group(组,即上文所述的基站分组)为单位进行分配的,具体地,可以根据用户的操作权限对多个基站进行划分,得到Group,并为得到的每个Group分别设置Group标识,其中,用户对每个Group中包含的基站具有相同的操作权限,其中,Group是基站管理的一个单位,一个Group中有多个基站。也就是说,在进行分组后,对于同一个Group中的所有基站,用户能够对这些基站所能执行的操作都是相同的,即,一个Group中的基站具有相同的用户操作权限要求。并且,为了便于管理,可以为每个组设置组标识(即,上文所述的基站分组标识),例如,假设基站1至基站10归属于组1,如果用户具有查看组1中基站1的运行状态的权限,但不具有对基站1执行复位操作的权限,则该用户同样能够查看组1中的所有基站其他基站(基站2至9)的运行状态,但是不能够对其他基站执行复位操作;类似地,假设基站11至基站20归属于组2,如果用户具有查看组2中基站11的运行状态的权限,并且具有对基站11执行复位操作的权限,则该用户同样具备查看组2中的其他基站(基站12至20)的运行状态、以及对组2中的其他基站执行复位操作的权限。
也就是说,在上述处理中,如果用户希望对基站1(对应于上述的指定基站)进行运行状态查询,基站1至10均属于基站分组1,且在之前已经预先保存的鉴权结果中,第一基站分组集合中包含了基站1所在的基站分组1的标识,则表示用户的操作权限满足基站分组1的用户操作权限要求,应当允许用户进行运行状态查询,而不需要对针对基站1对用户是否能够进行运行状态查询来进行鉴权。
在上述方法中,在判断基站分组标识不属于第一基站分组集合和第二基站分组集合的情况下,网管系统判断用户是否具备对指定基站执行操作的操作权限,如果用户具备对指定基站执行操作的操作权限,则网管系统对指定基站执行所请求的操作;如果用户不具备对指定基站执行操作的操作权限,则网管系统拒绝对指定基站执行所请求的操作。
例如,对于基站复位操作,假设在鉴权结果中,第一基站分组集合中包含基站分组2和3,第二基站分组集合中包含基站分组4,即,用户能够对基站分组2和3进行复位操作,但是不能够对基站分组4中的基站进行复位操作,如果此时用户请求对基站分组1中的基站1进行复位操作,则基于对鉴权结果进行判断后会发现,基站分组1的标识未出现在鉴权结果中,此时网管系统需要对用户是否能够对基站1进行复位操作进行鉴权,如果判断结果为用户具有对基站1执行复位操作的操作权限,则网管系统对基站1执行复位操作,否则网管系统不对基站1执行复位操作,具体对用户进行鉴权的流程可以采用通常使用的鉴权流程,本文不再详述。
在通过上述处理对基站1完成鉴权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网管系统根据用户是否具备对基站1执行操作的操作权限,对第一基站分组集合或第二基站分组集合进行更新,即,根据用户是否具有对基站1执行复位操作的操作权限来对鉴权结果进行更新。
在进行更新时,如果用户具备对基站1执行操作的操作权限,即,用户能够对基站1进行复位操作,网管系统会将基站1所在基站分组的基站分组标识(基站分组1)补充到第一基站分组集合中;如果用户不具备对基站1执行操作的操作权限,即,用户不能够对基站1进行复位操作,网管系统会将基站1所在基站分组的基站分组标识(基站分组1)补充到第二基站分组集合中。
因此,通过对用户所拥有的资源权限以基站分组(Group)为单位进行分配,只需要针对每个Group中的任意一个基站对用户以及用户请求的操作执行了鉴权操作,而无需针对该Group中的其他基站分别对用户执行鉴权操作,即,执行操作之前,如果用户通过了对该Group中的任意一个基站的鉴权,则该组中的其他所有基站均允许用户进行该操作,而如果用户未通过对该Group中的任意一个基站的鉴权,则该组中的其他所有基站均不允许用户进行该操作,这样,对一个Group只需要执行一次鉴权操作就可以了,极大地减少了鉴权的次数,提高了网管系统的工作效率。例如,网管系统管理的1000台基站全部配置在了一个Group中,则只需要鉴权一次,从而能够极大减少鉴权的执行次数。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为了实现针对一个Group仅执行一次用户鉴权的目的,可以通过在网管系统中设置两块缓存区来实现鉴权结果的保存,一块缓冲区用来存储用户有权限执行操作的Group的Group号(对应于上述基站分组标识),另一块用来存储用户没有权限执行操作的Group的Group号。为了减少缓冲区对系统内存的占用,可以在网管系统中只设立两块缓冲区,所有操作共同使用。当用户对批量基站执行某项操作时,首先对这两块缓冲区执行清空操作,由于缓冲区缓存的是前次操作的鉴权结果,用户对不同操作拥有不同的权限,因此之前对某个操作的缓冲结果可能并不适用于之后的操作(例如,网管系统对用户操作权限的修改、之前的操作是复位之后的操作是查询基站运行状态)。缓冲区清空后,网管系统会针对用户请求操作的基站对用户执行鉴权,对于执行鉴权操作的每个基站,网管系统可以首先在表示鉴权通过的缓冲区(为了清楚描述,下面将存储用户有权限执行操作的基站的Group号的缓冲区称为缓冲区1)中查找该基站所归属的Group所对应的Group号,如果在缓冲区1没有查找到该基站所归属的Group所对应的Group号,则在鉴权未通过的缓冲区(为了清楚描述,下面将存储用户没有权限执行操作的基站的Group号的缓冲区称为缓冲区2)中查找该基站所归属的Group号,如果在缓冲区2中也没有查找到该基站所归属的Group对应的Group号,则对该基站执行鉴权操作,然后根据鉴权结果将该基站的所属Group的Group号保存在相应的缓冲区中。在上述过程中,如果在缓冲区1中查找到该基站所归属Group的Group号,则表示用户通过鉴权,网管系统会对该基站执行相应的操作,如果在缓冲区2中查找到该基站所归属Group的Group号,则表示用户未通过鉴权,网管系统不会对该基站执行相应的操作,将该基站过滤。
下面结合图2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鉴权过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向网管系统传入需要鉴权的基站的Group号,网管系统接收该Group号;
步骤S202,网管系统判断该Group号是否存在于用于存储用户有权限执行操作的基站的Group号的缓冲区(hasPermission)(即,上述缓冲区1)中,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204,否则执行步骤S203;
步骤S203,网管系统返回True,并对该基站执行相应的操作;
步骤S204,网管系统判断该Group号是否在用于存储用户没有权限执行操作的基站的Group号的缓冲区(noPermission)(即,上述缓冲区2)中,如果判断结果为是,执行步骤S205,否则执行步骤S206;
步骤S205,网管系统返回False,并禁止对该基站执行相应的操作;
步骤S206,网管系统对该用户执行鉴权操作;
步骤S207,网管系统判断用户是否有权限对该基站执行相应操作,如果判断结果为是,执行步骤S208,否则执行步骤S210;
步骤S208,网管系统将该基站所归属的Group的Group号放入到缓冲区1中;
步骤S209,网管系统返回True,并对该基站执行相应的操作;
步骤S210,网管系统将该基站所归属的Group的Group号放入到缓冲区2中;
步骤S211,网管系统返回False,并禁止对该基站执行相应的操作。
例如,基于上述处理,可以在网管系统中建立一个Group,在这个Group中配置2000个基站。为某个用户设置该用户具有的操作权限,并让用户拥有这个Group的操作权限。接下来对这个Group的所有基站执行该操作。由于初始时,两个缓冲区(即,上述的缓冲区1和缓冲区2)是空的,所以在两个缓冲区中都不存在Group号;对于用户请求的第一个基站,网管系统针对该基站对用户进行鉴权操作,鉴权结果是用于拥有操作权限,于是将该基站的Group号放入缓冲区1中,随后网管系统会对该基站执行相应操作;由于该Group的其他所有基站都会在缓冲区1中查找到匹配的Group号,于是,该Group中的2000个基站,网管系统只需对其中的一个基站进行鉴权,无需对其他的1999个基站进行鉴权,而直接对这1999个基站执行相应操作。与相关技术中对基站进行单独鉴权的方案相比,采用本发明的方案后,对2000个基站的鉴权时间较相关技术中单独鉴权的时间能够减少约35.3%,优化效果非常明显。
借助于上述处理,通过参照之前保存的针对基站分组的鉴权结果就能够确定当前请求操作的用户是否具有相应的权限对分组中的各个基站进行该操作,从而省去了不必要的鉴权流程,有效减少网管系统的负担,保证了网管系统的性能,避免鉴权的批量执行占用大量的时间和系统资源,保证了网管系统的性能;并且,在根据鉴权结果不能够确定用户是否能够对基站执行操作的情况下对基站进行鉴权,并对鉴权结果进行更新,有助于提高后续判断的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管理的实现装置,用于基于基站分组对基站进行管理,其中,每个基站分组中包含的基站具有相同的用户操作权限要求。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管理的实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31,用于响应于用户请求对指定基站执行的操作,获取指定基站所在基站分组的基站分组标识;
判断模块32,用于判断基站分组标识是否属于第一基站分组集合或第二基站分组集合,其中,第一基站分组集合中记录有允许用户执行操作的基站分组的基站分组标识,第二基站分组集合中记录有不允许用户执行操作的基站分组的基站分组标识;
处理模块33,用于在判断模块判断基站分组标识属于第一基站分组集合的情况下,对指定基站执行请求的操作;以及用于在判断模块判断基站分组标识属于第二基站分组集合的情况下,拒绝对指定基站执行请求的操作。
其中,判断模块32判断出基站分组标识不属于第一基站分组集合和第二基站分组集合的情况下,判断模块32还用于判断用户是否具备对指定基站执行操作的操作权限,则处理模块33还用于在判断模块32判断出用户具备对指定基站执行操作的操作权限的情况下,对指定基站执行请求的操作;以及还用于在判断模块32判断出用户不具备对指定基站执行操作的操作权限的情况下,拒绝对指定基站执行请求的操作。
另外,处理模块33还用于根据用户是否具备对指定基站执行操作的操作权限,对第一基站分组集合或第二基站分组集合进行更新。
具体地,如果用户具备对指定基站执行操作的操作权限,则处理模块33将指定基站所在基站分组的基站分组标识补充到第一基站分组集合中;如果用户不具备对指定基站执行操作的操作权限,则处理模块33将指定基站所在基站分组的基站分组标识补充到第二基站分组集合中。
借助于上述装置,通过参照之前保存的针对基站分组的鉴权结果就能够确定当前请求操作的基站是否具有相应的权限,从而省去了不必要的鉴权流程,有效减少网管系统的负担,保证了网管系统的性能。
上述装置可以设置在网管系统中,并且可以具有上述的缓冲区(该缓冲区可以分为缓冲区1和缓冲区2),用于存储第一基站分组集合和第二基站分组集合。该装置的各个模块可执行的处理已经在之前方法实施例部分进行了描述,这里不再重复。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参照之前保存的针对基站分组的鉴权结果就能够确定当前请求操作的用户是否具有相应的权限对分组中的各个基站进行该操作,从而省去了不必要的鉴权流程,有效减少网管系统的负担,保证了网管系统的性能,避免鉴权的批量执行占用大量的时间和系统资源,保证了网管系统的性能;并且,在根据鉴权结果不能够确定用户是否能够对基站执行操作的情况下对基站进行鉴权,并对鉴权结果进行更新,有助于提高后续判断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站管理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于用户请求对指定基站执行的操作,网管系统获取所述指定基站所在基站分组的基站分组标识;
网管系统判断所述基站分组标识是否属于第一基站分组集合或第二基站分组集合,其中,所述第一基站分组集合中记录有允许所述用户执行所述操作的基站分组的基站分组标识,所述第二基站分组集合中记录有不允许所述用户执行所述操作的基站分组的基站分组标识;
如果判断所述基站分组标识属于所述第一基站分组集合,则所述网管系统对所述指定基站执行所述操作;如果判断所述基站分组标识属于所述第二基站分组集合,则所述网管系统拒绝对所述指定基站执行所述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的操作权限对多个基站进行划分,得到基站分组,并为得到的每个基站分组分别设置基站分组标识,其中,所述用户对每个基站分组中包含的基站具有相同的操作权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在判断所述基站分组标识不属于所述第一基站分组集合和所述第二基站分组集合的情况下,所述网管系统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具备对所述指定基站执行所述操作的操作权限,如果所述用户具备对所述指定基站执行所述操作的操作权限,则所述网管系统对所述指定基站执行所述操作;如果所述用户不具备对所述指定基站执行所述操作的操作权限,则所述网管系统拒绝对所述指定基站执行所述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是否具备对所述指定基站执行所述操作的操作权限,所述网管系统对所述第一基站分组集合或所述第二基站分组集合进行更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管系统对所述第一基站分组集合或所述第二基站分组集合进行更新的操作包括:
如果所述用户具备对所述指定基站执行所述操作的操作权限,则将所述指定基站所在基站分组的基站分组标识补充到所述第一基站分组集合中;如果所述用户不具备对所述指定基站执行所述操作的操作权限,则将所述指定基站所在基站分组的基站分组标识补充到所述第二基站分组集合中。
6.一种基站管理的实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请求对指定基站执行的操作,获取所述指定基站所在基站分组的基站分组标识;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基站分组标识是否属于第一基站分组集合或第二基站分组集合,其中,所述第一基站分组集合中记录有允许所述用户执行所述操作的基站分组的基站分组标识,所述第二基站分组集合中记录有不允许所述用户执行所述操作的基站分组的基站分组标识;
处理模块,用于在判断模块判断所述基站分组标识属于所述第一基站分组集合的情况下,对所述指定基站执行所述操作;以及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基站分组标识属于所述第二基站分组集合的情况下,拒绝对所述指定基站执行所述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实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断模块判断出所述基站分组标识不属于所述第一基站分组集合和所述第二基站分组集合的情况下,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具备对所述指定基站执行所述操作的操作权限;
则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断出所述用户具备对所述指定基站执行所述操作的操作权限的情况下,对所述指定基站执行所述操作;以及还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断出所述用户不具备对所述指定基站执行所述操作的操作权限的情况下,拒绝对所述指定基站执行所述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实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是否具备对所述指定基站执行所述操作的操作权限,对所述第一基站分组集合或所述第二基站分组集合进行更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实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用户具备对所述指定基站执行所述操作的操作权限,则所述处理模块将所述指定基站所在基站分组的基站分组标识补充到所述第一基站分组集合中;如果所述用户不具备对所述指定基站执行所述操作的操作权限,则所述处理模块将所述指定基站所在基站分组的基站分组标识补充到所述第二基站分组集合中。
10.一种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实现装置。
CN2010102191363A 2010-06-25 2010-06-25 基站管理的实现方法和装置、以及网管系统 Pending CN1022998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191363A CN102299817A (zh) 2010-06-25 2010-06-25 基站管理的实现方法和装置、以及网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191363A CN102299817A (zh) 2010-06-25 2010-06-25 基站管理的实现方法和装置、以及网管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99817A true CN102299817A (zh) 2011-12-28

Family

ID=45360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191363A Pending CN102299817A (zh) 2010-06-25 2010-06-25 基站管理的实现方法和装置、以及网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99817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4214A (zh) * 2007-12-07 2008-05-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系统中用户权限的管理方法
CN101534504A (zh) * 2008-03-10 2009-09-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高速分组数据系统使用本地鉴权完成呼叫的方法
CN101572933A (zh) * 2008-04-29 2009-1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设备对私有小区发起操作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JP2010517362A (ja) * 2007-01-18 2010-05-20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 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ホームネットワークに対するリモートアクセス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CN101720090A (zh) * 2009-06-16 2010-06-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家用基站远程访问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517362A (ja) * 2007-01-18 2010-05-20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 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ホームネットワークに対するリモートアクセス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CN101184214A (zh) * 2007-12-07 2008-05-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系统中用户权限的管理方法
CN101534504A (zh) * 2008-03-10 2009-09-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高速分组数据系统使用本地鉴权完成呼叫的方法
CN101572933A (zh) * 2008-04-29 2009-1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设备对私有小区发起操作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720090A (zh) * 2009-06-16 2010-06-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家用基站远程访问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06521B (zh) 资源访问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1464355B (zh) Kubernetes容器集群的伸缩容控制方法、装置和网络设备
US10628228B1 (en) Tiered usage limits across compute resource partitions
JP6441404B2 (ja) クライアントをアップデート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
CN101655892A (zh) 一种移动终端和访问控制方法
US10379834B2 (en) Tenant allocation in multi-tenant software applications
RU2710860C1 (ru) Способ ограничения области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го выбора виртуальной машины защиты
CN109740333B (zh) 集成系统和子系统的权限管理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2710419B (zh) 一种用户认证的方法及装置
CN104572727A (zh) 一种数据查询方法及装置
US11030303B2 (en) Time limited application enablement
CN102202289A (zh) 一种通过移动终端远程调用软硬件资源的方法和系统
CN103620578A (zh) 经由网络分割的本地云计算
CN107818013A (zh) 一种应用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6776013B (zh) 多系统的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US1181857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ow latency cloud computing for mobile applications
CN110727738B (zh) 基于数据分片的全局路由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17636A (zh) 数据采集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和边缘网关设备
CN103259869B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数据存储的集中信息管理方法
CN103400066A (zh) 用于管理软件的系统和方法
CN109495432B (zh) 一种匿名账户的鉴权方法及服务器
CN102299817A (zh) 基站管理的实现方法和装置、以及网管系统
CN110661630A (zh) 网络切片实例的分配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295267A (zh) 一种访问电子设备的物理内存中私密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RU2724801C1 (ru) Способ балансировки нагрузки на виртуальных машинах защиты при условии ограничении области выбора виртуальных машин защит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