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91805A - 一种选择移动性管理实体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选择移动性管理实体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91805A
CN102291805A CN2010102058827A CN201010205882A CN102291805A CN 102291805 A CN102291805 A CN 102291805A CN 2010102058827 A CN2010102058827 A CN 2010102058827A CN 201010205882 A CN201010205882 A CN 201010205882A CN 102291805 A CN102291805 A CN 1022918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ing
mme
rrc
mobility management
management ent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0588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91805B (zh
Inventor
邓云
陈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20588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9180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918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918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918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918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选择移动性管理实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终端接收携带移动性管理实体标识信息的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或非接入层(NAS)信令;终端通过RRC连接建立完成信令携带移动性管理实体标识信息给接入网网元;接入网网元根据移动性管理实体标识信息为终端选择移动性管理实体。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选择移动性管理实体的系统,系统中的选择单元用于接入网网元根据移动性管理实体标识信息为终端选择移动性管理实体。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及系统,能辅助接入网网元为终端选择合适的MME,使得终端可以顺利接入网络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选择移动性管理实体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选择移动性管理实体(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第三代移动通信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由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E-UTRAN,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Network)、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演进的分组核心网(EPC,EvolvedPacket Core)组成。其中,E-UTRAN由接入网网元的增强型基站(eNB)组成。eNB通过Uu接口与终端UE连接,通过S1接口与核心网网元如MME连接。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大带宽高速移动接入的需求,第三代伙伴组织计划(3GPP,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s)推出高级长期演进(LTE-Advanced,Long-Term Evolution advance)标准。LTE-Advanced对于LTE系统的演进保留了LTE的核心,在此基础上采用一系列技术对频域、空域进行扩充,以达到提高频谱利用率、增加系统容量等目的。无线中继(Relay)技术即是LTE-Advanced中的技术之一,旨在扩展小区的覆盖范围,减少通信中的死角地区,平衡负载,转移热点地区的业务,节省UE的发射功率。如图1所示,中继节点(RN,RelayNode)通过Uu接口与UE连接,提供基站的功能。此外,RN通过Un接口与基站连接,提供UE的功能。与RN连接的基站称为宿主基站(DeNB,DonoreNB),DeNB通过S1接口与核心网网元如MME连接。RN通过DeNB代理(proxy)S1接口与核心网网元如MME保持连接。从而实现在RN和基站之间、在RN和其自身管理的UE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中继功能,达到扩展小区的覆盖范围,减少通信中的死角地区,平衡负载,转移热点地区的业务,节省UE的发射功率等目的。
RN为了实现中继功能,在接入DeNB所辖小区建立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后,需要建立数据无线承载(DRB,Data Radio Bearer),用于从操作与维护(O&M,Operation & Maintenance)服务器下载必要的参数如Relay所辖小区的配置信息等,传递Relay所辖小区下UE的S1和X2接口信令,传递Relay所辖小区下UE的数据等等。初始接入时RN建立DRB的完整流程如图2所示:
步骤201,RN与DeNB建立RRC连接之后,与DeNB选择的MME进行非接入层(NAS,Non Access Stratum)信令交互。
这里,NAS信令为RN发起的附着请求。
步骤202,MME与RN进行NAS信令交互完成标识信息的获取、鉴权和安全建立(Security Setup),在本步骤中,MME还需要与核心网的其他网元实现信息的交互,如从归属用户服务器(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获得RN的签约信息。
步骤203,MME与DeNB进行S1信令交互,使得DeNB获知向DeNB接入节点是RN,并获得RN的上下文信息,如RN需要建立的无线接入承载(E-RAB,E-UTRAN Radio Access Bearer)的参数,安全密钥(Security Key),UE的安全能力(UE Security Capabilities),此处特指RN的安全能力等。
步骤204,DeNB为RN建立数据无线承载。
现有技术中,引入RN后出现的问题如下:
由于RN在初始接入网络时是以普通UE的身份与DeNB建立RRC连接的,因此从DeNB的角度来看在RN初始接入网络阶段并不知道接入的节点是RN,因此在步骤201中DeNB完全按照普通UE的MME选择法则,如基于减少MME切换和负荷均衡的目的选择RN的MME。然而。对于RN,从它的移动性、业务属性、安全性的考虑都和普通UE有很大不同。比如RN作为一种运营商设备,部署并不是完全灵活;RN的业务性能和UE不一样,RN接入后可能引入很大的业务量负载;RN的安全性需求和认证与普通UE的不一样。因此RN需要注册于特殊的MME,DeNB完全按照普通UE的MME选择法则,如基于减少MME切换和负荷均衡的目的去处理RN是不合适的。
如果DeNB为RN选择了不支持RN的MME,如无法提供RN专用的鉴权和安全机制的MME,RN将无法接入网络,或者即使接入网络也无法建立relay小区提供中继功能。
此外,UE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比如,UE发起了业务,而注册成功时选择的MME不支持所述业务如紧急业务;或者UE移动的情况下,注册成功时选择的MME不支持UE在新的跟踪区(TA,Tracking Area)工作。在上述情况,如果基站仍然为UE选择注册成功时选择的MME,那么会导致UE无法接入网络正常工作。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引入RN后,由于RN和UE都可以作为终端使用,但二者在MME选择时是不同的,DeNB并不知道请求的终端是RN还是UE,因此,无论是为RN还是为UN选择了不合适的MME,都会导致终端无法接入网络的问题,因此,目前迫切需要一种选择合适的MME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选择MME的方法及系统,能辅助接入网网元为终端选择合适的MME,使得终端可以顺利接入网络工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选择移动性管理实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终端接收携带移动性管理实体标识信息的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或非接入层(NAS)信令;
所述终端通过RRC连接建立完成信令携带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标识信息给接入网网元;
所述接入网网元根据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标识信息为所述终端选择移动性管理实体。
其中,所述NAS信令包括:附着拒绝信令、或者附着接受信令、或者跟踪区更新拒绝信令、或者业务拒绝信令、或者新引入的NAS信令。
其中,所述RRC信令包括:RRC连接释放信令、或者RRC连接重配置信令、或者新引入的RRC信令。
其中,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标识信息包括:移动性管理实体组标识和移动性管理实体码;还包括可选的公共陆地网络标识。
其中,在所述终端接收携带移动性管理实体标识信息的RRC信令或NAS信令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所述接入网网元接收携带终端特征的S1信令、或携带释放原因的S1信令。
其中,所述终端特征为:协议默认设置的用户配置标识(SPID);所述释放原因为:不允许所述终端接入的原因、不支持所述终端接入的原因、或不支持所述终端请求业务的原因。
其中,所述终端为:用户设备(UE)、或中继节点;当所述终端为UE时,所述接入网网元为基站或中继节点;当所述终端为中继节点时,所述接入网网元为基站。
一种选择移动性管理实体的系统,该系统包括:选择单元,用于在终端接收携带移动性管理实体标识信息的RRC信令或NAS信令;所述终端通过RRC连接建立完成信令携带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标识信息给接入网网元的情况下,所述接入网网元根据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标识信息为所述终端选择移动性管理实体。
其中,所述NAS信令包括:附着拒绝信令、或者附着接受信令、或者跟踪区更新拒绝信令、或者业务拒绝信令、或者新引入的NAS信令。
其中,所述RRC信令包括:RRC连接释放信令、或者RRC连接重配置信令、或者新引入的RRC信令。
其中,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标识信息包括:移动性管理实体组标识和移动性管理实体码;还包括可选的公共陆地网络标识。
其中,所述终端为:用户设备(UE)、或中继节点;当所述终端为UE时,所述接入网网元为基站或中继节点;当所述终端为中继节点时,所述接入网网元为基站。
本发明中,终端通过RRC信令或NAS信令获得需要接入的移动性管理实体标识信息,当终端再次接入网络时发送携带移动性管理实体标识信息的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给接入网网元;以便接入网网元能够为终端选择合适的移动性管理实体。使得终端可以顺利接入网络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采用无线中继技术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RN接入网络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六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基本思想是:终端接收携带移动性管理实体标识信息的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或非接入层(NAS)信令;当终端再次接入网络时,通过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建立完成信令携带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标识信息给接入网网元;接入网网元根据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标识信息为该终端选择合适的移动性管理实体。
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方案的实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选择移动性管理实体的方案,通过MME标识信息辅助接入网网元为终端选择合适的MME,以重新接入网络顺利开展工作。该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终端接收携带MME标识信息的RRC信令或NAS信令;终端收到所述信令之后,再次接入网络时发送携带所述MME标识信息的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给接入网网元;所述接入网网元根据所述MME标识信息选择MME。
进一步的,所述NAS信令为附着拒绝信令(ATTACH REJECT)、或者附着接受信令(ATTACH ACCEPT)、或者跟踪区更新拒绝信令(TRACKING AREAUPDATE REJECT)、或者业务拒绝信令(SERVICE REJECT)、或者新引入的NAS信令。新引入的NAS信令指区别于已有信令的新增信令。
进一步的,所述RRC信令为RRC连接释放信令(RRCConnectionRelease)、或者RRC连接重配置信令(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或者新引入的RRC信令。
进一步的,所述MME标识信息包括:MME组标识(MMEGI,MME GroupIdentity)和MME码(MMEC,MME Code);可选的,包括公共陆地网络标识(PLMN ID)。
进一步的,在所述终端接收携带MME标识信息的RRC信令或NAS信令之前,所述接入网网元接收携带终端特征的S1信令、或接收携带释放原因的S1信令。
进一步的,所述S1信令为下行NAS传输信令(DOWNLINK NASTRANSPORT)、UE上下文释放命令(UE CONTEXT RELEASE COMMAND)、初始上下文建立请求命令(INITIAL CONTEXT SETUP REQUEST)、或者新引入的S1信令。
进一步的,所述终端特征为:协议默认设置的特定的用户配置标识(SPID)。
进一步的,所述释放原因为:不允许所述终端接入的原因、不支持所述终端接入的原因、或不支持所述终端请求业务的原因。
所述终端为:用户设备(UE)、或中继节点。当所述终端为UE时,所述接入网网元为基站或中继节点;当所述终端为中继节点时,所述接入网网元为基站。
以下对本发明进行举例阐述。
在以下实施例中,所述不支持RN的MME指无法使得RN接入网络的MME、或者所述不支持RN的MME指即使RN接入网络也无法提供中继功能的MME,如版本较低的MME,再如不提供RN专用的鉴权和安全机制的MME。
实施例一: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场景是:DeNB在RN初始接入时选择了不支持RN的MME,所述MME拒绝RN接入并通知DeNB,DeNB获知接入节点是RN并将支持RN的MME的信息通知RN,使得RN重新接入网络获得成功。
步骤301:RN与DeNB建立RRC连接之后,RN发送RRC连接建立完成信令(RRCConnectionSetupComplete)给DeNB。
在RN初始接入网络时,其发送的所述RRC连接建立完成信令中可以携带之前保留的MME标识信息,也可以不携带保留的MME标识信息,因为即使RN通过所述RRC信令通知DeNB之前注册过的MME标识信息,然而由于与DeNB保持连接的MME数量有限,而且可以变化,因此DeNB很可能选择不了RN指示的MME而选择了不支持RN的MME,此时可以应用本发明所述方法,使其重新接入网络能够接入支持RN的MME。
步骤302:DeNB为RN选择MME,发送初始UE消息(INITIAL UEMESSAGE)给选择的MME,此时选择的MME为标识为MME1的移动性管理实体。
由于RN是以普通UE的身份与DeNB建立RRC连接的,因此DeNB无法知道接入的是RN,所以DeNB根据RN接入的网络的拓扑结构或者负载均衡等因素为RN选择所述MME。在本实施例中,所述MME为不支持RN的MME。
步骤303:MME对RN进行鉴权时获知接入的是RN,由于所述MME不支持RN,因此所述MME拒绝RN接入,MME发送携带指示接入节点是RN的字段的S1信令给DeNB,通知DeNB释放RN的上下文,可以是UE上下文释放命令或下行NAS传输信令,其中携带释放原因。
MME通过与其他核心网网元(如HSS)的信令交互获知接入的是RN。
所述S1信令是MME触发的,如UE上下文释放命令(UE CONTEXTRELEASE COMMAND);或下行NAS传输(Downlink NAS Transport)信令;也可以是新引入的S1信令。
所述S1信令中携带释放原因的字段,如释放原因(Cause)是不允许RN接入、或不支持RN,DeNB根据所述释放原因获知接入节点是RN,而且DeNB在步骤302中选择的MME是不适用的。因此DeNB将指示适用于RN或者支持RN的MME给RN,用于RN重新接入。
步骤304:DeNB获知接入的节点是RN,通过携带MME标识信息的RRC信令发送允许RN接入(或者支持RN)的MME标识信息给RN。RRC信令可以是RRC连接重配置命令或RRC连接释放命令;其中携带有MME标识信息,比如MME2的标识信息。
所述MME标识信息为:
MME组标识(MME Group Identity,简称MMEGI)以及MME码(MMECode,简称MMEC),可选还包括公共陆地网络标识(PLMN ID)。需要说明的是MME的标识信息也可以用全球唯一的移动性管理实体标识(GUMMEI,Globally Unique MME Identifier)来表示。
所述RRC信令包括以下之一:RRC连接释放信令(RRCConnectionRelease)、RRC连接重配置信令(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或者新引入的RRC信令。
发送所述RRC信令的同时(所述RRC信令是RRC连接释放信令的情况下)或者之后(所述RRC信令不是RRC连接释放信令的情况下),DeNB通过RRC连接释放信令释放在步骤301中与RN建立的RRC连接。
步骤305:RN获得所述MME标识信息后,再次与DeNB建立RRC连接之后,RN发送携带所述MME标识信息的RRC连接建立完成信令给DeNB。RRC连接建立完成信令中携带MME2的标识信息。
步骤306、DeNB向标识为MME2的移动性管理实体发送初始UE消息。
通过上述方法,DeNB根据RN指示的MME标识信息为RN选择了支持RN的MME,从而使得RN接入了支持RN的网络,紧接着通过图2所示的步骤203到204,RN可以获得relay小区的配置、建立UE的S1/X2接口,能够实现中继功能,为其覆盖下的UE服务。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场景是:DeNB在RN初始接入时选择了不支持RN的MME,该MME允许RN作为UE接入并通知DeNB,DeNB获知接入节点是RN并将支持RN的MME的信息通知RN,使得RN重新接入网络获得成功。
步骤401~402与步骤301~302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403:MME对RN进行鉴权时获知接入的是RN,由于所述MME不支持RN,因此所述MME允许RN作为UE的身份接入,MME发送携带指示接入节点是RN的字段的S1信令给DeNB,通知DeNB建立RN的上下文,可以是初始上下文建立请求,其中携带有终端的特征,比如特定的用户配置标识(SPID,Subscriber Profile ID)。
所述MME获知接入的是RN的方法与步骤303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S1信令是MME触发的,如初始上下文建立请求(INITIAL CONTEXTSETUP REQUEST)或新引入的S1信令。
所述S1信令中携带指示接入节点是RN的字段,如特定的SPID,表示接入的是RN,DeNB根据所述SPID获知接入节点是RN,而且DeNB在步骤401中选择的MME是不适用的。因此DeNB将指示适用于RN或者支持RN的MME给RN,用于RN重新接入。
步骤404~406与步骤304~306一一对应,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本实施例所述方法,RN可以接入支持RN的MME,能够顺利建立S1/X2接口为其覆盖下的UE提供服务。
实施例三: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场景是:DeNB在RN初始接入时选择了不支持RN的MME,该MME拒绝RN接入,所述MME将支持RN的MME的信息通知RN,使得RN重新接入网络获得成功。
步骤501:RN与DeNB建立RRC连接之后,RN发送附着请求信令(ATTACHREQUEST)给MME,发起注册流程。
所述附着请求信令由RN通过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发送给DeNB,再由DeNB通过初始UE消息发送给MME。由于RN的RRC连接建立过程与普通UE的RRC连接建立过程无异,因此DeNB无法区分接入节点是RN还是UE。DeNB根据为UE选择MME的机制为RN选择了所述MME。
步骤502:MME对RN进行鉴权时获知接入的是RN,由于所述MME不支持RN,因此所述MME发送携带允许RN接入(或者支持RN)的MME标识信息的NAS信令给RN。携带的MME标识信息可以为MME2的标识信息。
所述MME对RN进行鉴权时获知接入的是RN,如MME可以通过与HSS的信令交互获知接入的是RN。
所述MME标识信息为:
MME组标识(MME Group Identity,简称MMEGI)以及MME码(MMECode,简称MMEC),可选还包括公共陆地网络标识(PLMN ID)。
所述NAS信令由MME通过下行NAS传输信令(DOWNLINK NASTRANSPORT)发送至DeNB,再由DeNB通过下行信息传递信令(DLInformationTransfer)转发至RN。
所述NAS信令是以下之一:附着拒绝信令(ATTACH REJECT)或新引入的NAS信令。
所述NAS信令可选地还包括指示不允许所述RN接入的原因的字段。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MME已知哪个MME是支持RN的MME,比如所述MME可以从其后台服务器获得,也可以从核心网的其他网元获得该信息。
步骤503:RN重新与DeNB建立RRC连接,所述RRC连接建立完成之后,RN发送携带所述MME标识信息的RRC连接建立完成信令给DeNB。RRC连接建立完成信令中携带的MME的标识信息是MME2的标识信息。RRC连接建立完成信令还携带NAS数据包,该NAS数据包是附着请求命令。
在RN重新与DeNB建立RRC连接之前,RN释放已建立的RRC连接。如根据DeNB发送RRC连接释放命令(RRCConnectionRelease)释放已建立的RRC连接,或者根据MME发送的携带指示释放RRC连接的字段(如原因Cause)的附着拒绝信令释放已建立的RRC连接,或者根据MME发送的携带指示所述MME标识信息的字段的附着拒绝信令释放已建立的RRC连接。
步骤504、DeNB向标识为MME2的移动性管理实体发送初始UE消息。初始UE消息携带附着请求命令。
通过本实施例所述方法,RN可以接入支持RN的MME,能够顺利建立S1/X2接口为其覆盖下的UE提供服务。
实施例四: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场景是:DeNB在RN初始接入时选择了不支持RN的MME,该MME允许RN作为UE的身份接入,所述MME将支持RN的MME的信息通知RN,使得RN重新接入网络获得成功。
步骤601与步骤501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602:MME对RN进行鉴权时获知接入的是RN,由于所述MME不支持RN,因此所述MME发送携带允许RN接入(或者支持RN)的MME标识信息的NAS信令给RN。
与步骤502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NAS信令是以下之一:附着接受信令(ATTACH ACCEPT)或新引入的NAS信令。携带的MME标识信息可以为MME2的标识信息。
步骤603:RN重新与DeNB建立RRC连接,所述RRC连接建立完成之后,RN发送携带所述MME标识信息的RRC连接建立完成信令给DeNB。RRC连接建立完成信令携带NAS数据包,该NAS数据包是附着请求命令;RRC连接建立完成信令还携带的MME标识信息为MME2的标识信息。
与步骤503的不同之处在于:
在RN重新与DeNB建立RRC连接之前,RN释放已建立的RRC连接。如根据DeNB发送RRC连接释放命令(RRCConnectionRelease)释放已建立的RRC连接,或者根据MME发送的携带指示所述MME标识信息的字段的附着接受信令释放已建立的RRC连接。
步骤604:DeNB向标识为MME2的移动性管理实体发送初始UE消息。初始UE消息为附着请求命令。
通过本实施例所述方法,RN可以接入支持RN的MME,能够顺利建立S1/X2接口为其覆盖下的UE提供服务。
除了RN只收到携带MME标识信息的RRC信令(如实施例一、实施例二),或者只收到携带MME标识信息的NAS信令(如实施例三、实施例四)之外,RN还可能既收到携带标识信息的RRC信令又收到携带标识信息的NAS信令。
当RN有多个MME标识信息时,随机选择其一指示给DeNB,或者优先选择RRC信令传递的MME标识信息指示给DeNB,或者优先选择NAS信令传递的MME标识信息指示给DeNB。
实施例五: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场景是:基站为注册成功的UE选择了不支持UE的MME,该MME拒绝UE接入,所述基站将支持UE的MME的信息通知UE,使得UE重新接入网络获得成功。
所述不支持UE包括不支持UE请求的业务,或者不允许UE在跟踪区(TA,Tracking Area)工作。
步骤701:UE与基站建立RRC连接之后,UE发送RRC连接建立完成信令给基站。
在此之前UE注册成功,因此所述RRC连接建立完成信令中携带注册成功时的MME标识信息。
步骤702:基站根据所述MME标识信息为UE选择与注册时相同的MME。基站发送初始UE消息给所述MME。
步骤703:MME不支持UE接入网络,因此MME发送携带终端特征的S1信令通知基站释放UE的上下文,可以为UE上下文释放命令或UE上下文释放完成命令,其中携带有释放原因。
MME通过与其他核心网网元(如HSS)的信令交互获知不支持UE接入网络,比如不允许所述UE在请求的跟踪区工作,或者不支持所述UE请求的业务。
所述S1信令可以是UE上下文释放命令(UE CONTEXT RELEASECOMMAND);也可以是新引入的S1信令。
所述S1信令携带释放原因是指不允许所述UE在请求的跟踪区工作,或者不支持所述UE请求的业务。
步骤704:基站通过携带MME标识信息的RRC信令发送允许UE接入(或者支持UE)的MME标识信息给UE,RRC信令可以是RRC连接重配置命令或RRC连接释放命令;其中携带有MME标识信息,比如MME2的标识信息。
所述MME标识信息为:
MME组标识(MME Group Identity,简称MMEGI)以及MME码(MMECode,简称MMEC),可选还包括公共陆地网络标识(PLMN ID)。
所述RRC信令包括以下之一:RRC连接释放信令(RRCConnectionRelease)、RRC连接重配置信令(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或者新引入的RRC信令。
发送所述RRC信令的同时(所述RRC信令是RRC连接释放信令的情况下)或者之后(所述RRC信令不是RRC连接释放信令的情况下),基站通过RRC连接释放信令释放在步骤301中与UE建立的RRC连接。
步骤705:UE获得所述MME标识信息后,再次与基站建立RRC连接之后,UE发送NAS信令给所述MME。其中携带所述NAS信令的RRC连接建立完成信令还携带所述MME标识信息,携带的MME标识信息为MME2的标识信息。
通过本实施例所述方法,UE可以接入支持UE的MME,继续后续的工作。
实施例六: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场景是:基站为注册成功的UE选择了不支持UE的MME,该MME拒绝UE接入,所述MME将支持UE的MME的信息通知UE,使得UE重新接入网络获得成功。
所述不支持UE包括不支持UE请求的业务,或者不允许UE在TA工作。
步骤801:UE与基站建立RRC连接之后,UE发送NAS信令给MME。
所述NAS信令可以是跟踪区更新请求信令(TRACKING AREA UPDATEREQUEST),用于请求更新UE的跟踪区,也可以是业务请求信令(SERVICEREQUEST),用于请求业务。
所述NAS信令由UE通过RRC连接建立完成信令(RRCConnectionSetupComplete)发送至基站,再由基站通过初始UE消息(INITIAL UE MESSAGE)转发至MME。
由于在发送所述NAS信令之前UE注册成功,因此所述RRC连接建立完成信令中携带注册时的MME标识信息。基站根据所述标识信息为UE选择与注册时相同的MME。
步骤802:MME不支持UE接入网络,因此发送携带允许UE接入的MME标识信息的NAS信令给UE,响应步骤801中的NAS信令,携带的MME标识信息可以为MME2。
MME通过与其他核心网网元如HSS的信令交互获知不支持UE接入网络,比如不允许所述UE在请求的跟踪区工作,或者不支持所述UE请求的业务。
步骤801中的NAS信令是跟踪区更新请求信令的情况下,所述携带MME标识信息的NAS信令是跟踪区更新拒绝信令(TRACKING AREA UPDATEREJECT)或者新引入的NAS信令。
步骤801中的NAS信令是业务请求信令的情况下,所述携带MME标识信息的NAS信令是业务拒绝信令(SERVICE REJECT)或者新引入的NAS信令。
所述NAS信令由MME通过下行NAS传输信令(DOWNLINK NASTRANSPORT)发送至基站,再由基站通过下行信息传递信令(DLInformationTransfer)转发至UE。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MME已知哪个MME是支持UE的MME,比如所述MME可以从其后台服务器获得,也可以从核心网的其他网元获得该信息。
所述MME标识信息为:
MME组标识(MME Group Identity,简称MMEGI)以及MME码(MMECode,简称MMEC),可选还包括公共陆地网络标识(PLMN ID)。
步骤803:UE获得所述MME标识信息后,再次与基站建立RRC连接之后,UE发送NAS信令给MME。其中携带所述NAS信令的RRC连接建立完成信令还携带所述MME标识信息,携带的MME的标识信息为MME2的标识信息。
在UE重新与DeNB建立RRC连接之前,基站释放已建立的RRC连接。如根据基站发送RRC连接释放命令(RRCConnectionRelease)释放已建立的RRC连接,或者根据MME发送的携带指示释放RRC连接的字段(如原因Cause)的附着拒绝信令释放已建立的RRC连接,或者根据MME发送的携带指示所述MME标识信息的字段的附着拒绝信令释放已建立的RRC连接。
通过本实施例所述方法,UE可以接入支持UE的MME,继续后续的工作。
一种选择移动性管理实体的系统,该系统包括选择单元,选择单元用于在终端接收携带移动性管理实体标识信息的RRC信令或NAS信令;终端通过RRC连接建立完成信令携带MME标识信息给接入网网元的情况下,接入网网元根据所述MME标识信息为终端选择MME。
这里,NAS信令包括:附着拒绝信令、或者附着接受信令、或者跟踪区更新拒绝信令、或者业务拒绝信令、或者新引入的NAS信令。
这里,RRC信令包括:RRC连接释放信令、或者RRC连接重配置信令、或者新引入的RRC信令。
这里,MME标识信息包括:MME组标识和MME码;还包括可选的公共陆地网络标识。
这里,该系统还包括接收单元,接收单元用于在终端接收携带MME标识信息的RRC信令或NAS信令之前,接入网网元接收携带终端特征的S1信令、或携带释放原因的S1信令。
这里,终端特征为:协议默认设置的SPID;释放原因为:不允许终端接入的原因、不支持终端接入的原因、或不支持终端请求业务的原因。
这里,终端为:UE或中继节点;当所述终端为UE时,所述接入网网元为基站或中继节点;当所述终端为中继节点时,所述接入网网元为基站。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选择移动性管理实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终端接收携带移动性管理实体标识信息的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或非接入层(NAS)信令;
所述终端通过RRC连接建立完成信令携带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标识信息给接入网网元;
所述接入网网元根据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标识信息为所述终端选择移动性管理实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AS信令包括:附着拒绝信令、或者附着接受信令、或者跟踪区更新拒绝信令、或者业务拒绝信令、或者新引入的NAS信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RC信令包括:RRC连接释放信令、或者RRC连接重配置信令、或者新引入的RRC信令。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标识信息包括:移动性管理实体组标识和移动性管理实体码;还包括可选的公共陆地网络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接收携带移动性管理实体标识信息的RRC信令或NAS信令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所述接入网网元接收携带终端特征的S1信令、或携带释放原因的S1信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特征为:协议默认设置的用户配置标识(SPID);所述释放原因为:不允许所述终端接入的原因、不支持所述终端接入的原因、或不支持所述终端请求业务的原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为:用户设备(UE)、或中继节点;当所述终端为UE时,所述接入网网元为基站或中继节点;当所述终端为中继节点时,所述接入网网元为基站。
8.一种选择移动性管理实体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选择单元,用于在终端接收携带移动性管理实体标识信息的RRC信令或NAS信令;所述终端通过RRC连接建立完成信令携带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标识信息给接入网网元的情况下,所述接入网网元根据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标识信息为所述终端选择移动性管理实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NAS信令包括:附着拒绝信令、或者附着接受信令、或者跟踪区更新拒绝信令、或者业务拒绝信令、或者新引入的NAS信令。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RC信令包括:RRC连接释放信令、或者RRC连接重配置信令、或者新引入的RRC信令。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标识信息包括:移动性管理实体组标识和移动性管理实体码;还包括可选的公共陆地网络标识。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为:用户设备(UE)、或中继节点;当所述终端为UE时,所述接入网网元为基站或中继节点;当所述终端为中继节点时,所述接入网网元为基站。
CN201010205882.7A 2010-06-21 2010-06-21 一种选择移动性管理实体的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22918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05882.7A CN102291805B (zh) 2010-06-21 2010-06-21 一种选择移动性管理实体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05882.7A CN102291805B (zh) 2010-06-21 2010-06-21 一种选择移动性管理实体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91805A true CN102291805A (zh) 2011-12-21
CN102291805B CN102291805B (zh) 2016-03-30

Family

ID=45337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05882.7A Active CN102291805B (zh) 2010-06-21 2010-06-21 一种选择移动性管理实体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91805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43862A1 (zh) * 2012-09-19 2014-03-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跟踪方法及系统、接入设备、接入控制器
CN105338557A (zh) * 2014-07-10 2016-02-17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迁移的方法及装置
CN106714267A (zh) * 2015-11-13 2017-05-24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实现远程用户端至网络端的中继接入的方法及装置
CN109392007A (zh) * 2017-08-10 2019-02-26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解决随选网络信令风暴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567083A (zh) * 2017-12-25 2020-08-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释放终端上下文的通知方法、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747457A (zh) * 2020-05-27 2021-12-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配置信息获取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0084A (zh) * 2007-09-30 2009-04-0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改变ue的服务核心网络节点的方法
CN101527941A (zh) * 2008-03-06 2009-09-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支持ue在宏基站和家用基站间切换的方法
CN101572876A (zh) * 2008-04-28 2009-1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标识信息的分配、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1677455A (zh) * 2008-09-19 2010-03-2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协助网络寻找目的节点的方法
CN101730058A (zh) * 2008-10-30 2010-06-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能力更新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0084A (zh) * 2007-09-30 2009-04-0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改变ue的服务核心网络节点的方法
CN101527941A (zh) * 2008-03-06 2009-09-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支持ue在宏基站和家用基站间切换的方法
CN101572876A (zh) * 2008-04-28 2009-1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标识信息的分配、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1677455A (zh) * 2008-09-19 2010-03-2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协助网络寻找目的节点的方法
CN101730058A (zh) * 2008-10-30 2010-06-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能力更新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43862A1 (zh) * 2012-09-19 2014-03-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跟踪方法及系统、接入设备、接入控制器
US9775098B2 (en) 2012-09-19 2017-09-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User equipment tracing method and system, access device, and access controller
CN105338557A (zh) * 2014-07-10 2016-02-17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迁移的方法及装置
CN106714267A (zh) * 2015-11-13 2017-05-24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实现远程用户端至网络端的中继接入的方法及装置
CN106714267B (zh) * 2015-11-13 2020-10-27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实现远程用户端至网络端的中继接入的方法及装置
CN109392007A (zh) * 2017-08-10 2019-02-26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解决随选网络信令风暴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567083A (zh) * 2017-12-25 2020-08-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释放终端上下文的通知方法、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567083B (zh) * 2017-12-25 2023-05-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释放终端上下文的通知方法、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747457A (zh) * 2020-05-27 2021-12-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配置信息获取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91805B (zh) 2016-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82816B1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load balanc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045198B2 (en) Core network node selection in radiocommunication systems having home gateways
EP2596672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dicating local ip access support via nas signaling
EP2341747B1 (en) Base station devices, gateway device, call connecting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237491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 relay node
CN103716847B (zh) 一种通过网关建立x2的方法
CN101499939B (zh) 基于lte/sae系统的连接建立方法、系统、装置
CN101400153A (zh) 用户设备通过hnb接入系统直接通信的方法
CN104349394B (zh) 一种小小区架构中支持业务本地分流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3380635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成员资格验证或者接入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EP2596671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dicating local ip access support
CN102291805A (zh) 一种选择移动性管理实体的方法及系统
EP3811719A1 (en) Integrity protection handling at the gnb-cu-up
CN101621777A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支持紧急呼叫的方法
CN101868001B (zh) 一种控制ue接入网络的方法及系统
CN102833875A (zh) 中继节点入网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2056113A (zh) 一种紧急业务切换的处理方法及基站
CN101964970B (zh) 一种中继节点获取网络节点地址的方法及系统
US2015029654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creasing Gateway Capacity in LTE Mode Femto Cell System
CN102378313A (zh) 移动性管理实体的选择方法及中继节点
CN103313326A (zh) 一种支持中继切换的方法
CN102469447A (zh) 一种配置中继节点小区参数的方法及装置
CN101795442A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承载建立的方法
CN101998549A (zh) 中继接入系统为用户数据配置数据承载通道的方法及系统
CN105992302A (zh) 一种对ue进行接入控制和切换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