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88332A - 差动式垂直微力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 Google Patents

差动式垂直微力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88332A
CN102288332A CN2011102124594A CN201110212459A CN102288332A CN 102288332 A CN102288332 A CN 102288332A CN 2011102124594 A CN2011102124594 A CN 2011102124594A CN 201110212459 A CN201110212459 A CN 201110212459A CN 102288332 A CN102288332 A CN 1022883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vel
lever
grades
levers
transi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1245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88332B (zh
Inventor
王勇
刘焕进
杨科
滑志龙
尹鹏飞
姜礼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 20111021245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883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883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883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883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8833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ce Measurement Appropriate To Specific Purpo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差动式垂直微力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其特征是在水平放置的一级杠杆的中部设置一级支点,以一级支点为中心,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一对二级杠杆对称分处在一级支点的两侧,并在各自一侧通过一级过渡杆与一级杠杆联结,一对二级杠杆还分别通过二级过渡杆与各自一侧的三级杠杆相联结,本发明可以为微小力值的测力系统提供支持。

Description

差动式垂直微力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力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新材料、新产品的出现,需要微小力测量的场合越来越多。但是微小力值的计量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到目前为止,10-5牛顿以下的微、纳牛级超小力值可溯源的测量方法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研制一种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微力值计量测试仪器以测量各种场合微小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微力测量主要有压阻式、电容式、压电式等,压阻式测力是利用压阻材料的压阻效应制备的一种力测量装置,但这种方法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电容式容易受到电磁场的干扰,压电微悬臂梁式测力成本低,但操作不便且量程较小。
目前柔性铰链机构在精密测量、标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关于柔性铰链变形、杠杆重心位置以及温度的变化对测量及标定精度的影响,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而在对微力进行标定或者测量时,为了获得更高的精度,必须要解决以上几方面对微力的标定或测量所造成的影响,重力以及温度产生的影响可能远远大于微力标定或测量的最大量程,对微力标定或测量产生致命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满足一定测量精度的要求、并且低成本的差动式垂直微力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用来为微小力值的测力系统提供支持。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差动式垂直微力测量装置的结构特点是:在水平放置的一级杠杆的中部设置一级支点,以所述一级支点为中心,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一对二级杠杆对称分处在一级支点的两侧,并在各自一侧通过一级过渡杆与一级杠杆联结,所述一对二级杠杆还分别通过二级过渡杆与各自一侧的三级杠杆相联结,其中:
所述一级杠杆的一端沿水平方向经延伸段形成为自由端,以所述自由端为被测量微力F1的输入端,所述一级杠杆的非自由端在杆侧部通过一级柔性铰链连接在一级过渡杆的底端;所述一级过渡杆的顶端通过二级柔性铰链连接在二级杠杆的杆内端侧部;
所述二级杠杆呈水平放置,二级支点位于二级杠杆的杆外端侧部,在所述二级支点和二级杠杆的杆内端之间设置三级柔性铰链将二级杠杆连接在二级过渡杆的底端;所述二级过渡杆的顶端通过四级柔性铰链连接在三级杠杆的杆外端侧部;
所述三级杠杆呈水平放置,三级杠杆杆内端为输出端,所述输出端与力传感器接触,三级支点设置在三级杠杆的中部,所述三级支点位于纵向轨道中,并可以由驱动装置驱动在纵向轨道中上下移动;
在所述一级过渡杆的中部通过固联的一级悬臂设置一级过渡杆配重块,使一级过渡杆的重心调整到一级柔性铰链所在位置处;在所述一级杠杆的非自由端设置一级杠杆配重块,使一级杠杆及其延伸段、一级过渡杆、一级悬臂及一级过渡杆配重块共同的重心调整到一级支点的位置上;在所述二级过渡杆的中部通过固联的二级悬臂设置二级过渡杆配重块,使二级过渡杆的重心调整到三级柔性铰链所在位置处;在所述二级杠杆的杆外端处设置二级杠杆配重块,使所述二级杠杆、二级过渡杆、二级悬臂及二级过渡杆配重块共同的重心调整到二级支点的位置处;在所述三级杠杆的三级支点与输出端之间的位置设置三级杠杆配重块,使所述三级杠杆的重心调整到三级支点所在位置处。
本发明差动式垂直微力测量装置的结构特点也在于:
在所述一级支点、二级支点和三级支点所在位置处,一级杠杆、二极杠杆和三级杠杆分别通过各支点柔性铰链与基座相连接,所述各支点柔性铰链均悬置在基架上,与重力方向成一致。
本发明差动式垂直微力测量装置的测量方法的特点是按以下方式实现差动测量:
定义一级杠杆的输入端所加载的力为0时,各杠杆所在的位置为初始位置;
在所述一级杠杆的输入端加载需要测量的垂直方向的微力F1,各杆件产生偏移,其中一对三级杠杆绕着各自的三级支点产生相反的倾斜,在一对三级杠杆的输出端产生相反的位移,根据被测量的微力F1的大小和方向,以驱动装置驱动所述一对三级支点沿纵向轨道作出相应的上下移动,直至一对四级柔性铰链恢复到初始位置,从而使除三级杠杆以外的其它各级杠杆及过渡杠杆也恢复到相应的初始位置,而一对三级杠杆的输出端的相对位移进一步加大,通过一对输出端产生的相对位移,将力传递到力传感器上,实现力的测量。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发明方法基于柔性铰链和杠杆原理建立了一种三级杠杆柔性铰链机构,可将要测量的垂直微力进行放大,其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制造,且柔性铰链的应用减少了系统中的摩擦环节,提高了测量精度。
2、本发明中的三级杠杆柔性铰链机构采用重力平衡的方法,为各级杠杆设置配重,使一级过渡杆的重心调整到一级柔性铰链处,二级过渡杆的重心调整到三级柔性铰链处,一级杠杆和带有配重结构的一级过渡杆共同的重心调整到一级支点处,二级杠杆和带有配重结构的二级过渡杆共同的重心调整到二级支点处,三级杠杆的重心调整到三级支点处,消除了重心变化对各杆件造成的影响且抗干扰因素更强,使微力测量的结果更加精确。
3、本发明采用对称机构,消除了温度造成的杠杆变形的影响,利于测量精度的提高。
4、本发明一级支点、二级支点和三级支点处的支点柔性铰链均采用与重力方向成一致的设置,消除了重力对柔性铰链造成的弯曲变形和弯曲应力,否则,重力产生的弯矩会导致柔性铰链的破坏。
5、本发明中三级支点为可沿设置的纵向轨道上下移动的支点,能保证在最终实现力测量时,一级杠杆、二级杠杆、一级过渡杆及二级过渡杆在初始位置保持不动,使柔性铰链处的变形最小,并减少了柔性铰链上的应变能量损耗,提高了放大倍数和放大精度,使实际放大倍数接近理论放大倍数,在线性范围内扩大了测量的量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差动式垂直微力测量装置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天平式垂直微力测量装置原理图;
图中标号:1一级杠杆;2一级支点;3二级杠杆;4三级杠杆;5一级过渡杆;6二级过渡杆;7输入端;8一级柔性铰链;9二级柔性铰链;10二级支点;11三级柔性铰链;12四级柔性铰链;13输出端;14传感器;15三级支点;16轨道;17驱动装置;18二级杠杆延伸部分;1a一级杠杆配重块;3a二级杠杆配重块;4a三级杠杆配重块;5a一级悬臂;5b一级过渡杆配重块;6a二级悬臂;6b二级过渡杆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施例是在水平放置的一级杠杆1的中部设置一级支点2,以一级支点2为中心,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一对二级杠杆3对称分处在一级支点2的两侧,并在各自一侧通过一级过渡杆5与一级杠杆1联结,一对二级杠杆3还分别通过二级过渡杆6与各自一侧的三级杠杆4相联结,其中:
图1所示,一级杠杆1的一端沿水平方向经延伸段18形成自由端7,以自由端7为被测量微力F1的输入端,一级杠杆1的非自由端在杆侧部通过一级柔性铰链8连接在一级过渡杆5的底端;一级过渡杆5的顶端通过二级柔性铰链9连接在二级杠杆3的杆内端侧部;
二级杠杆3呈水平放置,二级支点10位于二级杠杆的杆外端侧部,在二级支点10和二级杠杆3的杆内端之间设置三级柔性铰链11将二级杠杆3连接在二级过渡杆6的底端;二级过渡杆6的顶端通过四级柔性铰链12连接在三级杠杆4的杆外端侧部;
三级杠杆4呈水平放置,三级杠杆的内端为输出端13,输出端13与力传感器14接触,三级支点15设置在三级杠杆4的中部。为了在进行微力测量时,使柔性铰链处的变形最小,减少柔性铰链上的应变能量损耗,三级支点15可设置在纵向轨道16中,并可以由驱动装置17驱动在纵向轨道16中上下移动,这样能保证在最终实现力测量的时候,一级杠杆、二级杠杆、一级过渡杆及二级过渡杆在初始位置保持不动,提高了放大倍数和放大精度,使实际放大倍数接近理论放大倍数,在线性范围内扩大了测量的量程。
为了消除温度的影响,两个二级杠杆、两个三级杠杆、两个一级过渡杆及两个二级过渡杆对称地分布在一级支点2的两侧。
为了消除重心变化对各杆件造成的影响,可以在相应位置上分别设置配重块,包括:在一级过渡杆的中部通过固联的一级悬臂5a设置一级过渡杆配重块5b,使一级过渡杆的重心调整到一级柔性铰链所在位置处;在一级杠杆1的非自由端设置一级杠杆配重块1a,使一级杠杆1及其延伸段18、一级过渡杆、一级悬臂及一级过渡配重块共同的重心调整到一级支点位置上;在二级过渡杆6的中部通过固联的二级悬臂6a设置二级过渡杆配重块6b,使二级过渡杆6的重心调整到三级柔性铰链11所在位置处;在二级杠杆的杆外端设置二级杠杆配重块3a,使二级杠杆3、二级过渡杆6、二级悬臂6a及二级过渡杆配重块6b共同的重心调整到二级支点11所在位置处;在三级杠杆4的三级支点15与输出端13之间的位置设置三级杠杆配重块4a,使三级杠杆4的重心调整到三级支点15所在位置处;
为了消除重心变化对各杆件造成的影响,配重块也可以设置为:
在一级过渡杆5的中部通过固联的一级悬臂5a设置一级过渡杆配重块5b,使一级过渡杆5的重心调整到二级柔性铰链9所在位置处;在二级过渡杆6的中部通过固联的二级悬臂6a设置二级过渡杆配重块6b,使二级过渡杆6的重心调整到三级柔性铰链11所在位置处;在二级杠杆3的杆外端处设置二级杠杆配重块3a,使二级杠杆3、一级过渡杆5、一级悬臂5a、一级过渡杆配重块5b、二级过渡杆6、二级悬臂6a及二级过渡杆配重块6b共同的重心调整到二级支点11的位置处;在一级杠杆1的非自由端处设置一级杠杆配重块1a,使一级杠杆1及其延伸段18的重心调整到一级支点2的位置上;在三级杠杆4的三级支点15与输出端13之间的位置设置三级杠杆配重块4a,使三级杠杆4的重心调整到三级支点15所在位置处;
为了消除重心变化对各杆件造成的影响,配重块还可以设置为:
在一级过渡杆5的中部通过固联的一级悬臂5a设置一级过渡杆配重块5b,使一级过渡杆5的重心调整到二级柔性铰链9所在位置处;在二级杠杆3的杆外端处设置二级杠杆配重块3a,使二级杠杆3、一级过渡杆5、一级悬臂5a及一级过渡杆配重块5b共同的重心调整到二级支点11的位置处;在二级过渡杆6的中部通过固联的二级悬臂6a设置二级过渡杆配重块6b,使二级过渡杆6的重心调整到四级柔性铰链12所在位置处;在三级杠杆4的三级支点15与输出端13之间的位置设置三级杠杆配重块4a,使三级杠杆4、二级过渡杆6、二级悬臂6a及二级过渡杆配重块6b共同的重心调整到三级支点11所在位置处;在一级杠杆1的非自由端处设置一级杠杆配重块1a,使一级杠杆1及其延伸段18的重心调整到一级支点2的位置上;
具体实施中,可以去掉各级过渡杆的配重块,但会降低力的测量精度并缩小力的测量范围。
为了消除重力对柔性铰链造成的弯曲变形和弯曲应力,避免重力产生的弯矩导致柔性铰链的破坏,具体实施中在一级支点2、二级支点11和三级支点15所在位置处,一级杠杆1、二极杠杆3和三级杠杆4分别通过各支点柔性铰链与基座相连接,各支点柔性铰链均悬置在基架上,与重力方向成一致。
本实施例中差动式垂直微力测量装置的测量方法是按以下方式实现差动测量:
定义一级杠杆的输入端所加载的力为0时,各杠杆所在的位置为初始位置;
在所述一级杠杆的输入端加载需要测量的垂直方向的微力F1,各杆件产生偏移,其中一对三级杠杆绕着各自的三级支点产生相反的倾斜,在一对三级杠杆的输出端产生相反的位移,根据被测量的微力F1的大小和方向,以驱动装置驱动所述一对三级支点沿轨道作出相应的上下移动,直至一对四级柔性铰链恢复到初始位置,从而使除三级杠杆以外的其它各级杠杆及过渡杠杆也恢复到相应的初始位置,而一对三级杠杆的输出端的相对位移进一步加大,通过一对输出端产生的相对位移,将力传递到力传感器上,实现力的测量。
具体实施中也可以不用驱动装置17,而直接将三级支点15固定在机座上,这样会降低力的测量精度,并减小力的测量范围。
本发明测量装置可以实现10-2以下的微力测量。
本发明装置也可以按如图2所示作为天平进行使用,将图1中所示的一级杠杆的非自由端设置为如同自由端相同的形式,在输入端加载要测量的物体的重力F,在另一端加载标准砝码G,输出端测量的微力为F1,根据微力F1的方向和大小,可以求出所要测量的力为F=F1+G或F=F1-G,从而进一步求出物体的质量。

Claims (3)

1.一种差动式垂直微力测量装置,其特征是在水平放置的一级杠杆(1)的中部设置一级支点(2),以所述一级支点(2)为中心,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一对二级杠杆(3)对称分处在一级支点(2)的两侧,并在各自一侧通过一级过渡杆(5)与一级杠杆(1)联结,所述一对二级杠杆(3)还分别通过二级过渡杆(6)与各自一侧的三级杠杆(4)相联结;
所述一级杠杆(1)的一端沿水平方向经延伸段(18)形成为自由端(7),以所述自由端(7)为被测量微力F1的输入端,所述一级杠杆(1)的非自由端在杆侧部通过一级柔性铰链(8)连接在一级过渡杆(5)的底端;所述一级过渡杆(5)的顶端通过二级柔性铰链(9)连接在二级杠杆(3)的杆内端侧部;
所述二级杠杆(3)呈水平放置,二级支点(10)位于二级杠杆(3)的杆外端侧部,在所述二级支点(10)和二级杠杆(3)的杆内端之间设置三级柔性铰链(11)将二级杠杆(3)连接在二级过渡杆(6)的底端;所述二级过渡杆(6)的顶端通过四级柔性铰链(12)连接在三级杠杆(4)的杆外端侧部;
所述三级杠杆(4)呈水平放置,三级杠杆(4)的杆内端为输出端(13),所述输出端(13)与力传感器(14)接触,三级支点(15)设置在三级杠杆(4)的中部,所述三级支点(15)位于纵向轨道(16)中,并可以由驱动装置(17)驱动在纵向轨道(16)中上下移动;
在所述一级过渡杆(5)的中部通过固联的一级悬臂(5a)设置一级过渡杆配重块(5b),使一级过渡杆(5)的重心调整到一级柔性铰链(8)所在位置处;在所述一级杠杆(1)的非自由端设置一级杠杆配重块(1a),使一级杠杆(1)及其延伸段(18)、一级过渡杆(5)、一级悬臂(5a)及一级过渡杆配重块(1b)共同的重心调整到一级支点(2)的位置上;在所述二级过渡杆(6)的中部通过固联的二级悬臂(6a)设置二级过渡杆配重块(6b),使二级过渡杆(6)的重心调整到三级柔性铰链(11)所在位置处;在所述二级杠杆(3)的杆外端处设置二级杠杆配重块(3a),使所述二级杠杆(3)、二级过渡杆(6)、二级悬臂(6a)及二级过渡杆配重块(6b)共同的重心调整到二级支点(10)的位置处;在所述三级杠杆(4)的三级支点(15)与输出端(13)之间的位置设置三级杠杆配重块(4a),使所述三级杠杆(4)的重心调整到三级支点(15)所在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动式垂直微力测量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一级支点(2)、二级支点(11)和三级支点(15)所在位置处,一级杠杆(1)、二极杠杆(3)和三级杠杆(4)分别通过各支点柔性铰链与基座相连接,所述各支点柔性铰链均悬置在基架上,与重力方向成一致。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动式垂直微力测量装置的测量方法,其特征是按以下方式实现差动测量:
定义一级杠杆的输入端所加载的力为0时,各杠杆所在的位置为初始位置;
在所述一级杠杆的输入端加载需要测量的垂直方向的微力F1,各杆件产生偏移,其中一对三级杠杆绕着各自的三级支点产生相反的倾斜,在一对三级杠杆的输出端产生相反的位移,根据被测量的微力F1的大小和方向,以驱动装置驱动所述一对三级支点沿纵向轨道作出相应的上下移动,直至一对四级柔性铰链恢复到初始位置,从而使除三级杠杆以外的其它各级杠杆及过渡杠杆也恢复到相应的初始位置,而一对三级杠杆的输出端的相对位移进一步加大,通过一对输出端产生的相对位移,将力传递到力传感器上,实现力的测量。
CN 201110212459 2011-07-27 2011-07-27 差动式垂直微力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883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212459 CN102288332B (zh) 2011-07-27 2011-07-27 差动式垂直微力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212459 CN102288332B (zh) 2011-07-27 2011-07-27 差动式垂直微力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19457.XA Division CN102818661B (zh) 2011-07-27 2011-07-27 差动式垂直微力测量装置的测量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88332A true CN102288332A (zh) 2011-12-21
CN102288332B CN102288332B (zh) 2013-04-03

Family

ID=45334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21245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88332B (zh) 2011-07-27 2011-07-27 差动式垂直微力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8833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723720A1 (de) * 1997-05-30 1998-12-03 Mannesmann Ag Vorrichtung zur Erzeugung einer Gegengewichtskraft bei einem Manipulator
JP2004117198A (ja) * 2002-09-26 2004-04-15 Aisin Seiki Co Ltd 荷重検出装置
CN101319980A (zh) * 2008-07-11 2008-12-10 天津大学 微牛/纳牛级超微力值测量装置及力值溯源方法
CN102121855A (zh) * 2010-01-07 2011-07-13 陈春祥 非惯性反重力测定装置与应用方法
CN202153164U (zh) * 2011-07-27 2012-02-29 合肥工业大学 差动式垂直微力测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723720A1 (de) * 1997-05-30 1998-12-03 Mannesmann Ag Vorrichtung zur Erzeugung einer Gegengewichtskraft bei einem Manipulator
JP2004117198A (ja) * 2002-09-26 2004-04-15 Aisin Seiki Co Ltd 荷重検出装置
CN101319980A (zh) * 2008-07-11 2008-12-10 天津大学 微牛/纳牛级超微力值测量装置及力值溯源方法
CN102121855A (zh) * 2010-01-07 2011-07-13 陈春祥 非惯性反重力测定装置与应用方法
CN202153164U (zh) * 2011-07-27 2012-02-29 合肥工业大学 差动式垂直微力测量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胡 淏 等: "微机械杠杆力放大效果的计算和提高",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88332B (zh) 2013-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53164U (zh) 差动式垂直微力测量装置
CN100567993C (zh) 一种双轴谐振式微机械加速度计
CN1844931A (zh) 一种谐振式微机械加速度计
CN101131335A (zh) 二维小量程力传感器
CN107290085B (zh) 基于弹性吊承的微小扭矩校准测量装置
CN102589660B (zh) 静力平衡力标准装置及静力平衡测量方法
CN202153169U (zh) 差动式水平微力测量装置
CN102305687B (zh) 差动式垂直微力加载装置及加载方法
CN102359843B (zh) 差动式水平微力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02288332B (zh) 差动式垂直微力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202153170U (zh) 差动式垂直微力加载装置
CN102818661B (zh) 差动式垂直微力测量装置的测量方法
CN203203668U (zh) 双对称臂悬梁称重传感器
CN102455229A (zh) 高精度传感器
CN209055194U (zh) 一种双支点高精度电子皮带秤
CN102829900B (zh) 差动式水平微力测量装置的测量方法
CN111766198A (zh) 一种基于折叠摆的材料动态摩擦力试验方法与装置
JPH03502369A (ja) 強制直線運動慣性バランス型はかり
CN208254412U (zh) 基于椭圆微位移放大机构的光纤光栅位移传感器
CN201514297U (zh) 一种摩擦力动态过程测试装置
CN202158926U (zh) 差动式水平微力加载装置
CN202485839U (zh) 抗扭曲板环式附着传感器
CN102359844B (zh) 差动式水平微力加载装置及加载方法
CN102889963B (zh) 差动式水平微力加载装置的加载方法
CN102829918B (zh) 差动式垂直微力加载装置的加载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03

Termination date: 2015072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