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87770A - 灯具 - Google Patents

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87770A
CN102287770A CN2011102386775A CN201110238677A CN102287770A CN 102287770 A CN102287770 A CN 102287770A CN 2011102386775 A CN2011102386775 A CN 2011102386775A CN 201110238677 A CN201110238677 A CN 201110238677A CN 102287770 A CN102287770 A CN 1022877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light fixture
light
bas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3867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人达
梁家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verlight Yi Guang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Everlight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verlight Yi Guang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Everlight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verlight Yi Guang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Everlight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Everlight Yi Guang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23867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87770A/zh
Publication of CN1022877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877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灯具,包括底座、发光单元及导线。底座包括底板及侧框。底板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凹槽、第一贯孔及第二贯孔。凹槽位于第二表面。第一贯孔位于凹槽的第一端,并贯穿底板。第二贯孔位于凹槽的第二端,并贯穿底板。侧框配置于第一表面上。第一贯孔与第二贯孔分别位于侧框的内侧与外侧。发光单元配置于第一表面上,并位于侧框内。导线的一端电性连接至发光单元。导线从第一表面经由第一贯孔延伸至凹槽的第一端,并由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且从第二端经由第二贯孔延伸至第一表面之外。

Description

灯具
本申请是2008年11月18日申请的,申请号为200810181225.6,发明名称为“灯具”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灯具(lighting apparatus)。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所能达到的功率越来越大,且所发出的光的强度越来越高,再加上发光二极管具有省电、使用寿命长、环保、启动快速、体积小…等多种优点,使得发光二极管的应用层面越来越广。此应用层面包括照明、交通标志、显示器、光学鼠标、发光二极管灯具等。
发光二极管灯具是目前户外招牌所广泛使用的灯具,由于户外灯具必须具有较高的耐候性及防水性,因此现有技术会采用封胶(encapsulant)填满灯具的外壳的内部空间,并包覆发光二极管。然而,采用封胶填满整个外壳的内部空间会使用过多的胶材,而使得发光二极管灯具的成本难以降低,并使发光二极管灯具的重量较重。此外,在填充大量胶材于外壳的内部空间时,常会产生大量的气泡,这会导致发光二极管灯具的良率下降。再者,由于胶材的使用量大,因此等待胶材固化的时间亦会延长,进而使生产效率难以提升。
另外,由于连接灯具内部的发光二极管与外部电源的导线仅以焊接的方式经由焊点与发光二极管连接。因此,当导线受到外界的拉力时,容易因为焊点的接合力不足,而使导线从焊点处脱落,导致发光二极管灯具无法正常运作。另一方面,在现有发光二极管灯具的制造过程中,当将胶材填入外壳的内部空间时,承载发光二极管的电路板容易浮在胶材上,而使得胶材无法完全包覆发光二极管,这会造成发光二极管灯具的良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灯具,其具有较低的成本及较高的制造良率。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灯具,其包括底座、发光单元及导线。底座包括底板及侧框。底板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凹槽、第一贯孔及第二贯孔。第二表面相对于第一表面。凹槽位于第二表面,其中凹槽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贯孔位于凹槽的第一端,并贯穿底板。第二贯孔位于凹槽的第二端,并贯穿底板。侧框配置于第一表面上,其中第一贯孔与第二贯孔分别位于侧框的内侧与外侧。发光单元配置于第一表面上,并位于侧框内。导线的一端电性连接至发光单元。导线从第一表面经由第一贯孔延伸至凹槽的第一端,并由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且从第二端经由第二贯孔延伸至第一表面之外。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灯具还包括封胶,其填充于凹槽内,且包覆导线的位于凹槽中的部分。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底板还具有卡钩,其位于凹槽内,并位于导线的一侧,其中卡钩的钩头位于凹槽的顶部,以钩住导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发光单元包括电路板及发光二极管。电路板配置于第一表面,并位于侧框内,其中导线的这一端连接至电路板。发光二极管配置于电路板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灯具还包括透光灯罩,其配置于侧框上,并覆盖发光单元。透光灯罩具有背对发光单元的出光面,且出光面具有多个光学结构,以改变发光单元所发出的光的出射方向。侧框可具有第一嵌合部,其位于侧框的远离底板的一端,且透光灯罩可具有第二嵌合部,其位于透光灯罩的远离出光面的一端,其中第一嵌合部与第二嵌合部互相嵌合。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灯具,其包括电路板、发光元件、底座及卡件。电路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并具有连通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的贯孔。发光元件配置于第一表面上。底座承载电路板,其中第二表面承靠底座。卡件包括多个弹性卡钩,每一弹性卡钩包括弹性支撑体及钩头。弹性支撑体贯穿贯孔,其中弹性支撑体的一端连接至底座。钩头连接至弹性支撑体的另一端,其中钩头钩住电路板的第一表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这些弹性卡钩的这些弹性支撑体适于弯曲,以使这些钩头朝向这些钩头的几何中心位置移动。每一钩头可具有导引面,其相对第一表面倾斜,且背对这些钩头的几何中心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发光元件例如为发光二极管。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底座包括底板及侧框。底板承载电路板,其中卡件连接至底板。侧框位于底板上,其中电路板及发光元件位于侧框内。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灯具中,由于导线是从底座的底板的上方经由第一贯孔延伸至凹槽,并从凹槽经由第二贯孔延伸至底板的上方,因此当导线受到外力拉扯时,凹槽可承受来自导线的拉力,而使导线不会从发光单元上脱落。如此一来,即使在导线受到外力拉扯的情况下,灯具仍能够维持正常运作。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灯具中,由于电路板可容易地通过卡件组装于底座上,因此可避免电路板在填胶过程中浮在封胶上。如此一来,灯具便可以有较高的制造良率及制造效率。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灯具的立体图;
图1B为图1A的灯具的爆炸图;
图2A为图1A中的底座的一端于填胶前的立体图;
图2B为图1A中的底座的一端于填胶后的立体图;
图3为图1B中的电路板组装于底座上的立体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灯具
110:底座
112:底板
112A:第一表面
112B:第二表面
112C:凹槽
112D:卡钩
113、172B:钩头
114:侧框
115:第一嵌合部
120:发光单元
122:电路板
122A:第三表面
122B:第四表面
122C:贯孔
124:发光二极管
130:导线
140、160:封胶
150:灯罩
152:出光面
153:光学结构
155:第二嵌合部
170:卡件
172:弹性卡钩
172A:弹性支撑体
172C:导引面
C:几何中心位置
D:方向
E1:第一端
E2:第二端
H1:第一贯孔
H2:第二贯孔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灯具的立体图,图1B为图1A的灯具的爆炸图,图2A为图1A中的底座的一端于填胶前的立体图,而图2B为图1A中的底座的一端于填胶后的立体图。请先参照图1A、图1B及图2A,本实施例的灯具100包括包括一底座110、一发光单元120及多个导线130。底座110包括一底板112及一侧框114。底板112具有一第一表面112A、一第二表面112B、多个凹槽112C(如图2A所绘示)、多个第一贯孔H1及多个第二贯孔H2。第二表面112B相对于第一表面112A。凹槽112C位于第二表面112B,其中凹槽112C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E1及一第二端E2。第一贯孔H1位于凹槽112C的第一端E1,并贯穿底板112。第二贯孔H2位于凹槽112C的第二端E2,并贯穿底板112。侧框114配置于第一表面112A上,其中第一贯孔H1与第二贯孔H2分别位于侧框114的内侧与外侧。
发光单元120配置于第一表面112A上,并位于侧框114内。在本实施例中,发光单元120包括一电路板122及多个发光二极管124。电路板122配置于第一表面112A,并位于侧框114内,而发光二极管124配置于电路板122上。导线130的一端电性连接至发光单元120。在本实施例中,导线130的这一端连接至电路板122。具体而言,电路板122具有相对的一第三表面122A及一第四表面122B,导线130的这一端可以焊接的方式连接至电路板122的第四表面122B,而发光二极管124配置于电路板122的第三表面122A。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导线130的这一端亦可以连接至电路板122的第三表面122A。值得注意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124亦可以用其它适当的发光元件取代。
导线130从第一表面112A经由第一贯孔H1延伸至凹槽112C的第一端E1(如图2A所绘示),并由第一端E1延伸至第二端E2,且从第二端E2经由第二贯孔H2延伸至第一表面112A之外。在本实施例中,灯具100还包括一封胶140(如图2B所绘示),其填充于凹槽112C内,且包覆导线130的位于凹槽112C中的部分。另外,底板112还具有二卡钩112D,其位于凹槽112C内,并位于导线130的相对两侧。卡钩112D的钩头113位于凹槽112C的顶部,以钩住导线130。
在本实施例的灯具100中,由于导线130是从底板112的第一表面112A上方经由第一贯孔H1延伸至位于第二表面112B的凹槽112C,且从凹槽112C经由第二贯孔H2延伸至第一表面112A上方,因此当导线130受到外力拉扯时,凹槽112C可承受导线130的拉力,而使导线130与电路板122接合之处不会直接受力而导致脱落。如此一来,即使在导线130受到外力拉扯的情况下,灯具100仍能够维持正常运作。此外,卡钩112D有助于固定导线130的位置,因此当导线130受到外力拉扯时,导线130的张力较不会传递至导线130与电路板122的接合处。
在本实施例中,灯具100还包括一灯罩150,其配置于侧框114上,并覆盖发光单元120。透光灯罩150具有一背对发光单元120的出光面152,且出光面152具有多个光学结构153,以改变发光单元120所发出的光的出射方向。具体而言,光学结构153例如为条状凸起。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光学结构153亦可以是点状凸起、块状凸起、点状凹陷、块状凹陷、条状凹陷或其它形式的光学结构。如此一来,当使用者对灯具100的光形的需求不同时,仅需更换具有不同光学结构153的灯罩150即可,而可以不需更换发光单元120或发光二极管124。
在本实施例中,侧框114具有一第一嵌合部115,其位于侧框114的远离底板112的一端,且透光灯罩150具有一第二嵌合部155,其位于透光灯罩150的远离出光面152的一端,而第一嵌合部115与第二嵌合155部互相嵌合。具体而言,第一嵌合部115例如为一环状凹槽,且第二嵌合部155例如为一环状凸起,而第二嵌合部155嵌入第一嵌合部115中。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亦可以是第一嵌合部115为一环状凸起,而第二嵌合部155为一环状凹槽。在本实施例中,灯具100还包括一封胶160(如图1A所绘示),其配置于第一嵌合部115与第二嵌合部155之间。
本实施例的灯具100通过配置于凹槽112C中的封胶140及配置于第一嵌合部115与第二嵌合部155之间的封胶160,就可以达到提升耐候性及防水性的效果,而不须在底座110与透光灯罩150所形成的内部空间中填满胶材。如此一来,灯具100便可以具有较小的重量与较低的成本,且不会因为填满于内部空间中的胶材的气泡而导致良率降低。
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板122具有多个连通第三表面122A与第四表面122B的贯孔122C。此外,底座110承载电路板122,且电路板122的第四表面122B承靠底座110。在本实施例中,灯具100还包括多个卡件170,每一卡件170包括多个弹性卡钩172。每一弹性卡钩172包括一弹性支撑体172A及一钩头172B。弹性支撑体172A贯穿贯孔122C,换言之,这些卡件170分别贯穿这些贯孔122C。此外,弹性支撑体172A的一端连接至底座110,具体而言,弹性支撑体172A的一端可连接至底座110的底板112。钩头172B连接至弹性支撑体172A的另一端,且钩头172B适于钩住电路板122的第三表面122A,如图3所绘示。
在本实施例中,这些弹性卡钩172的弹性支撑体172A适于弯曲,以使这些钩头172B朝向这些钩头172B的几何中心位置C(如图1B所绘示)移动。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钩头172B具有一导引面172C,其相对电路板122的第三表面122A倾斜,且背对这些钩头172B的几何中心位置C。当要将电路板122组装于底座110上时,仅需将电路板122沿着方向D往底座110下压,以使贯孔122C的边缘推挤导引面172C。如此一来,这些钩头172B便会朝向这些钩头172B的几何中心位置C移动,而使贯孔122C套在弹性支撑体172A上,以完成电路板122的组装。因此,在本实施例的灯具100中,电路板122与底座110的组装较为简易,因此可以降低成本,并可缩短工时。
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并不限定卡件170是应用于具有凹槽112C及封胶160的灯具100上。在其它未绘示的实施例中,卡件170亦可以应用于底座与透光灯罩所形成的内部空间中填满胶材的灯具上。由于卡件170可将电路板卡在底座上,因此电路板在制备中不会因浮在胶材上而导致灯具的制造良率下降。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灯具中,由于导线是从底座的底板的上方经由第一贯孔延伸至凹槽,并从凹槽经由第二贯孔延伸至底板的上方,因此当导线受到外力拉扯时,凹槽可承受来自导线的拉力,而使导线不会从发光单元上脱落。如此一来,即使在导线受到外力拉扯的情况下,灯具仍能够维持正常运作。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灯具中,由于封胶仅位于凹槽中及位于第一嵌合部与第二嵌合部之间,因此灯具的重量可以较轻,且成本可以较低,并可避免封胶中可能产生的气泡影响灯具的光形及发光效率。
再者,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灯具中,由于电路板可容易地通过卡件组装于底座上,因此可避免电路板在填胶过程中浮在封胶上。如此一来,灯具便可以有较高的制造良率及造制效率。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5)

1.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路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并具有连通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第二表面的贯孔;
发光元件,配置于所述第一表面上;
底座,承载所述电路板,其中所述第二表面承靠所述底座;以及
卡件,包括多个弹性卡钩,每一所述弹性卡钩包括:
弹性支撑体,贯穿所述贯孔,其中所述弹性支撑体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底座;以及
钩头,连接至所述弹性支撑体的另一端,其中所述钩头适于钩住所述电路板的所述第一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钩的所述弹性支撑体适于弯曲,以使所述钩头朝向所述钩头的几何中心位置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钩头具有导引面,其相对所述第一表面倾斜,且背对所述钩头的几何中心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为发光二极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
底板,承载所述电路板,其中所述卡件连接至所述底板;以及
侧框,位于所述底板上,其中所述电路板及所述发光元件位于所述侧框内。
CN2011102386775A 2008-11-18 2008-11-18 灯具 Pending CN1022877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386775A CN102287770A (zh) 2008-11-18 2008-11-18 灯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386775A CN102287770A (zh) 2008-11-18 2008-11-18 灯具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812256A Division CN101737739B (zh) 2008-11-18 2008-11-18 灯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87770A true CN102287770A (zh) 2011-12-21

Family

ID=45334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386775A Pending CN102287770A (zh) 2008-11-18 2008-11-18 灯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8777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79255A (zh) * 2012-06-01 2012-09-19 本田汽车用品(广东)有限公司 门下迎宾灯
CN103697421A (zh) * 2012-09-27 2014-04-02 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灯具安装结构及使用该灯具安装结构的灯具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79255A (zh) * 2012-06-01 2012-09-19 本田汽车用品(广东)有限公司 门下迎宾灯
CN102679255B (zh) * 2012-06-01 2015-05-20 本田汽车用品(广东)有限公司 门下迎宾灯
CN103697421A (zh) * 2012-09-27 2014-04-02 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灯具安装结构及使用该灯具安装结构的灯具
CN103697421B (zh) * 2012-09-27 2018-02-06 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灯具安装结构及使用该灯具安装结构的灯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43488B (zh) 具有内部光学特性结构的光学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1535710B (zh) 形状柔性的照明系统
CN103375715A (zh) 照明装置
CN202855236U (zh) 一种led发光标识牌
CN203384787U (zh) 薄型化直下式led背光模块
EP2679886A2 (en) Lighting device
CN102537732A (zh) 照明模块
CN102884368A (zh) 带倾斜发射器的槽型字母照明
JP2015515110A (ja) つらら型拡散ユニットを搭載するled照明エンジン
JP6090959B1 (ja) 面照明パネル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電源内蔵式の面照明装置
CN102954397B (zh) 背光单元和包括该背光单元的照明系统
CN102635830A (zh) 一种led线条灯具
KR101348487B1 (ko) 간판용 엘이디 조명 입체 문자
CN102287770A (zh) 灯具
CN101737739B (zh) 灯具
JP3146901U (ja) 発光ダイオード用フレキシブル薄型回路基板及びこれを応用して形成した発光ダイオードライトバー
CN2560818Y (zh) 组合发光二极管条形灯具
US20120170259A1 (en) Flat tubularlamp
CN204494132U (zh) 一种led灯具结构
CN101319763A (zh) 多面发光模条、串联发光模条及多面发光模条的制作方法
JP6854466B2 (ja) 発光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KR20050041659A (ko) 발광다이오드를 이용한 면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CN205354580U (zh) 一种led道路标识牌
KR101264191B1 (ko) 엘이디 메탈 사인보드
CN202282125U (zh) 一种高清户外显示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