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71396A - 移动台定位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台定位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71396A
CN102271396A CN2010106053057A CN201010605305A CN102271396A CN 102271396 A CN102271396 A CN 102271396A CN 2010106053057 A CN2010106053057 A CN 2010106053057A CN 201010605305 A CN201010605305 A CN 201010605305A CN 102271396 A CN102271396 A CN 1022713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rict
time
territory
sector
resource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60530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71396B (zh
Inventor
周雷
许方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60530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71396B/zh
Priority to PCT/KR2011/001710 priority patent/WO2011112034A2/en
Priority to US13/046,041 priority patent/US9155061B2/en
Priority to KR1020127023980A priority patent/KR101682037B1/ko
Publication of CN1022713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713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713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7139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02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using radio waves
    • G01S5/10Position of receiver fixed by co-ordinating a plurality of position lines defined by path-difference measurements, e.g. omega or decca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3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mutual or relative location information between multiple location based services [LBS] targets or of distance threshol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26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location or mo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 H04W36/32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by location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20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based on geographic position or 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2Access restriction performed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W48/04Access restriction performed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 based on user or terminal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moving direction, spe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04W64/003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locating network equip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移动台MS定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A,所述MS所在的服务基站发送定位服务LBS域的指示信息至所述MS;B,所述MS按照所述指示信息在LBS域上接收邻小区的基站发送的用于定位所述MS的参考信号,所述LBS域与N个下行子帧中的控制信息域或者与控制信息域和数据域复用,所述N大于等于1。采用本发明,能够在抑制服务小区信号对邻小区信号干扰的情况下满足系统资源分配和HARQ的定时同步的要求。

Description

移动台定位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特别涉及移动台(MS)定位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基于位置的信息服务的需求日渐增多,无线定位技术逐渐成为研究重点。在现有的蜂窝移动通信网中,最常用的无线定位方法是到达时间差(TDOA)方法,其中,TDOA方法中要求MS利用至少三个小区的信号来进行定位,具体是:计算任意两个小区信号到达的时间差,利用计算的时间差确定MS的位置。这种方式无需MS知道信号传输的具体时间,可以消除或减少由于信道产生的共同误差。但是,由于服务小区的信号很大程度上强于邻小区的信号,使得邻小区的信号会受到服务小区的强信号干扰,这造成比较大的定位误差;并且,E911规范中要求一个小区内的定位误差在50米以内的要达到67%,定位误差在150以内的要达到95%,而TDOA方法所得到的误差不能满足E911的定位要求,这可通过图1所示的利用TDOA方法所得到定位误差曲线体现。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又提出了建立定位服务(LBS:Location BasedServices)域的方法,具体为:将一帧的第一个子帧作为LBS域用于传输邻小区的参考信号,即将该子帧的所有时频资源全部用于传输邻小区的参考信号,基于此,当MS即可利用接收到的LBS域中各邻小区的参考信号进行定位测量。这种方法虽然可以有效地抑制服务小区信号对邻小区信号的干扰,提高定位精度;但是,这会严重影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定时同步,在一帧中上下行子帧的比例为4∶4的情况下影响更严重。并且,对于TDD系统,这种方法由于使一帧的第一个子帧全部作为用于传输邻小区参考信号的LBS域,这会导致不能给终端分配上行资源,严重影响了系统的资源分配和调度,干扰了系统正常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移动台定位的方法,以便在抑制服务小区信号对邻小区信号干扰的情况下满足系统资源分配和HARQ的定时同步的要求。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移动台MS定位的方法,包括:
A,所述MS所在的服务基站发送定位服务LBS域的指示信息至所述MS;
B,所述MS按照所述指示信息在LBS域上接收邻小区的基站发送的用于定位所述MS的参考信号,所述LBS域与N个下行子帧中的控制信息域或者与控制信息域和数据域复用,所述N大于等于1。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中,将超帧中N个下行子帧的OFDM符号所占用的预设频段对应的时频资源作为LBS域,之后,服务基站将包含LBS域所在超帧信息的指示信息发送给MS,这里指示信息具体实现时可包括LBS域的位置信息、LBS域的发送方式如:周期、事件触发方式、一次发送等,指示MS报告测量结果,这样可以让MS在具体的LBS域上接收参考信号,MS在LBS域中检测参考信号,然后通过信令将结果发送给基站或者自己利用结果进行定位计算,并且,本发明中,仅使下行子帧的OFDM符号所占用的预设频段对应的时频资源作为LBS域,而针对该下行子帧中剩余的其它频段所对应的时频资源则可用于传输控制信号;或者用于传输控制信号和数据信号;这保证了子帧中ACK或NACK等信息的传输以及可以给MS分配上行资源,满足了HARQ的定时同步要求同时遵循了系统资源分配的原则。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利用TDOA方法得到的定位误差曲线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LBS域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LBS域物理层资源分配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LBS域物理层资源分配的另一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LBS域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LBS域物理层资源第一分配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LBS域物理层资源第二分配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LBS域物理层资源第三分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所提供方法主要包括如图2所示的流程,如图2所示,该流程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MS所在的服务基站发送LBS域的指示信息至所述MS;
本步骤201中的指示信息具体实现时可包含LBS域的位置信息,LBS域的发送方式如:周期、事件触发方式、一次发送等,以及指示MS报告测量结果等。
步骤202,MS按照所述指示信息在LBS域上接收邻小区的基站发送的用于定位所述MS的参考信号。
本步骤202中的LBS域与N个下行子帧中的控制信息域或者控制信息域和数据域复用,所述N大于等于1。
下面通过两个实施例分别描述N等于1和N大于1的情况:
实施例1:
本实施例1为N等于1时的情况,在本实施例1中,LBS域可由一个超帧的其中一个下行子帧中除当前需要被占用的OFDM符号之外的OFDM符号所占用的预设频段对应的时频资源组成。这里,当前需要被占用的OFDM符号主要是用于承载一些具有专门用途的信号,比如:下行同步信号或者用于其他用途的信号如:用于信道估计的导频信道(Midamble)等,这里不进行限定。而针对下行子帧中除预设频段之外的其他频段仍可以作为控制信息域;或者作为控制信息域和数据域,其中,控制信息域可用于传输A-MAP控制信号,数据域可用于传输诸如ACK或NACK等数据信号。也就是说,本发明中用于定位的参考信号、控制信号和数据信号采用频分复用(FDM)的方式复用该下行子帧。参见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LBS域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一个超帧(Super Frame)中包含四个帧(Frame),其中,每个帧包含上行子帧(UL)和下行子帧(DL)。基于上文描述,可以在超帧中一个帧的其中一个下行子帧中配置LBS域,本实施例1以在SuperFrame 0的最后一帧即Frame3的第1个下行子帧配置LBS域为例,但是,由于该第1个下行子帧中包含同步信号,因此,如果要在Frame3的第1个下行子帧配置LBS域,则需要将该第一个下行子帧中除同步信号占用OFDM符号之外的其他OFDM符号中预设频段所对应的时频资源作为LBS域,而除预设频段之外的其他频段仍作为控制信息域;或者作为控制信息域和数据域。这里,预设频段是考虑控制信息域和数据域所占用的必要时频资源以及定位性能要求确定的,例如,为了满足E911定位性能要求,即可将5个OFDM符号占用144个子载波的时频资源作为LBS域。
在上述步骤202中邻小区的基站可采用时分复用(TDM)和FDM中至少一种方式并依据已配置好的LBS域发送用于定位所述MS的参考信号。其中,邻小区的基站发送参考信号具为:该邻小区的基站在该邻小区被分配的时频资源上发送。这里,为邻小区分配时频资源在具体实现时可按照下文所述的参考信号传输策略进行分配。
其中,本实施例1中的参考信号传输策略具体实现时可有多种实现方式,下面仅举以下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依据本申请的思想进行相应调整。
第一种方式:对所述LBS域占用的各个OFDM符号从第一预设值比如0开始顺序编号,按照不同邻小区对应不同OFDM符号上的时频资源的原则为各个邻小区分配时频资源,具体实现时包括:
针对每一邻小区,利用该邻小区的邻小区标识(ID)或者邻小区扇区标识(ID)对所述LBS域包含的OFDM符号的总数求余,得到余数,将序号为所述余数的OFDM符号包含的时频资源分配给该邻小区。
优选地,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第一种方式可替换为:按照同一频率上至少两个相邻OFDM符号的时频资源分配给不同邻小区的原则将所述LBS域包含的OFDM符号的时频资源分配给邻小区。
以上对第一种方式进行了描述。
第二种方式:将LBS域占用的OFDM符号和与该OFDM符号对应的频率资源分成一个以上资源块,即得到时频资源块,将各个时频资源块分组得到一个以上的资源组;之后,将得到的各个资源组分别分配给相应的邻小区。具体可包括:
首先,将LBS域包含的所用时频资源分成若干个时频资源块,并将各个时频资源块分组,得到资源组,从第二预设值(该第二预设值与第一预设值无关,这里以0为例)开始对各个资源组顺序编号。之后,利用邻小区标识ID或者邻小区扇区标识ID对邻小区的段号取余,得到第一余数,将该第一余数对LBS域分成的资源组总数取余,得到第二余数,将序号为该第二余数的资源组分配给该邻小区,具体可通过以下公式1表示:
RSIdx=mod(mod(IDcell,N),Q)                        (公式1)
其中,在公式1中,IDcell为邻小区基站对应的邻小区扇区ID或者邻小区ID,N表示分段号,也可为邻小区包含的各个扇区的扇区号,具体取值可为0,1,2,Q为LBS域包含的资源组总数,RSIdx为分配给与IDcell对应的邻小区的某个具体资源组。
通过上述第二种方式,就可以将LBS域包含的时频资源分配给邻小区。如此,步骤202中,邻小区的基站就可以在该邻小区被分配的资源组包含的时频资源上发送参考信号。
参见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LBS域物理层资源分配示意图。在图4中,假如LBS域占用了5个OFDM符号部分时频资源,如果每个OFDM符号包含的LBS域的频率资源分成3块,分别为下表1所示的频域资源块0至频域资源块2,如此,图4即可得到15个时频资源块。假如本实施例中每一时频资源块就是一个资源组,如此,图4即得到了15个资源组,分别为RS0至RS14,如此,基于第二种方式即可将这15个资源组分别分配给15个邻小区使用,这里,对每个邻小区中的各扇区不进行区分,统一使用时频资源。以图4所示的LBS域物理层资源为例,则按照上述公式1进行具体的资源组分配可通过下述表1体现:
表1
Figure BSA00000406424100061
优选地,为了减低参考信号的干扰,作为对第二种方式的扩展,该第二种方式也可替换为其他方式,比如随机传输方式,具体为:将LBS域占用的OFDM符号和与该OFDM符号对应的频率资源分成一个以上资源块,即得到多个时频资源块,将各个时频资源块进行分组得到资源组,将得到的各个资源组分配给邻小区,这可通过上面描述的预先定义的方式实现;之后,针对分配给邻小区的资源组,如果该资源组包含多个不同的时频资源块,那么该邻小区的基站可以任意选择该资源组中部分或者全部时频资源发送参考信号。
这里,针对随机传输方式,比如,邻小区被分配的资源组中包含若干个时频资源块,基于此,邻小区的基站在发送参考信号时,如何任意选择该资源组中部分或者全部时频资源发送参考信号,这里对其进行描述:首先,该基站可以先得到一个随机数,其中,该随机数具有时变性和分布均匀,然后让生成的随机数与利用该资源组包含的时频资源块产生的可能的传输方案总数求余,得到余数,将序号为该余数的传输方案确定为确切的传输方案。之后,利用确切的传输方案发送参考信号,该确切的传输方案中包含利用该资源组中的哪些时频资源发送参考信号。这可通过下述公式2和公式3体现:
Yrand=(Xrand_seed*m+n)mod j            (公式2)
Pposition=mod(Yrand,c)                (公式3)
其中,公式2中的m,n中的至少一个是素数,j为一个素数且是该邻小区基站可以得到最大随机数,Xrand_seed为任意随机种子数,公式3中的c为利用该资源组所得到的可能的传输方案总数,Pposition为具体的传输方案。
当然,上述发送方案只是一种举例,并非限定本发明,其还可以采用其他方案比如交织等,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替换后的方式中如果邻小区的基站在向MS发送参考信号时,不区分其邻小区中各个扇区对应的时频资源块,即如果该邻小区包含多个扇区,则该邻小区的基站可统一使用一个时频资源发送参考信号,当然,也可在对应的资源组中包含多个时频资源块时,按照避免参考信号干扰的原则并利用自身对应的资源组中包含的一个或者多个时频资源块向所述MS发送参考信号。
参见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LBS域物理层资源分配的另一示意图。图5与图4一样,假如LBS域占用了5个OFDM符号部分时频资源,如果每个OFDM符号包含的LBS域的频率资源被分成3块,分别为频域资源块0至频域资源块2,如此,图5即可得到15个时频资源块,假如每一时频资源块就是一个资源组,如此,图5即得到了15个资源组,分别为RS0至RS14,与图4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这15个资源组并非像图4那样分配给15个邻小区使用,而是分配给6个邻小区使用,这种情况下就是每一邻小区使用2.5个资源组,但是在实际资源中没有0.5个资源组;因此就需要由两个邻小区共享某个资源组。图5中就是这样一个示例,假如第五个OFDM符号上分成的3个时频资源块中的每一个都由两个邻小区基站共享,因此,在基于上述公式1设置Q时,可对于该5个OFDM符号,设置Q等于6,或者,对于前四个OFDM符号,设置Q等于6,而对于第五个OFDM符号,则设置Q等于3,具体情况下具体分析,这里不再详述。如此,即可得到下述表2所示的6个资源组的分配情况:
表2
Figure BSA00000406424100081
从上面的表2可以看出,RS1和RS4共享第五个OFDM符号上的频域资源块0,RS2和RS5共享第五个OFDM符号上的频域资源块1,以及RS0和RS3共享第五个OFDM符号上的频域资源块2。
以邻小区的基站利用对应表2中的RS0发送参考信号为例进行描述,在邻小区的基站发送参考信号时,发现自身被分配的资源组包含三个不同的时频资源块,分别为1stOFDM符号上处于资源组0上的频域资源块0、3rdOFDM符号上处于资源组1中的频域资源块1以及5thOFDM符号上处于资源组2中的频域资源块2,基于这种情况,在采用上述公式2和公式3时,就需要确定利用RS0包含的时频资源块可能的传输方案的总数,考虑到避免参考信号干扰等性能,假如可能的传输方案总数为6,分别如表3所示:
表3
Figure BSA00000406424100091
如此,将得到的传输方案总数代入上述公式3,即可确定出最终(也即确切的)传输方案,利用确定的传输方案发送参考信号,比如,确定的传输方案为上述表3中序号为1的传输方案,则RS0即可利用1stOFDM符号上资源组0中的频域资源块0上发送参考信号。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参考信号传输策略进行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只是举例,并非限定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
之后,当MS接收到参考信号后,即可利用接收的参考信号进行MS定位,具体定位方式可根据现有的TDOA方法类似。优选地,如果采用上述第二种方式的替换方式,则在接收到RS0发送的参考信号时,由于RS0被分配的时频资源为三个不同的时频资源组,基于此,则MS可选择出信噪比最好的时频资源,之后,再利用现有的TDOA方法和RS0在信噪比最好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参考信号进行MS定位。
至此,完成了本发明实施例1的描述。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为N大于1时的情况,本实施例2以N为4为例进行描述,其他情况原理类似。
基于此,本实施例2中的LBS域可包含4个超帧中每个超帧的一个下行子帧的部分OFDM符号,而其它OFDM符号仍可以作为控制信息域,或者控制信息域和数据域。也就是说,本实施例2中的LBS域与控制信息域、或者控制信息域和数据域采用TDM的方式复用4个下行子帧。其中,该4个超帧可以是由连续的4个超帧组成,也可以是由不连续的4个超帧组成,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具体限定。
参见图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LBS域的示意图。在图6示出了4个连续的超帧0至超帧3,其中,每一超帧包含四个帧,每个帧包含上行子帧(UL)和下行子帧(DL)。如果本实施例2在每一超帧中一个帧的其中一个下行子帧上配置LBS域,比如,由每一超帧中最后一帧比如帧3的第1个下行子帧的第一个OFDM符号组成LBS域,则从6可以看出,如此组成的LBS域是一种分布式的结构,其包含了4个OFDM符号(图6仅示出了其中一个OFDM符号)。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2中的LBS域可以周期出现。并且,该LBS域中的OFDM符号也可以选择超帧中的其他OFDM符号,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
本实施例2中,为邻小区分配时频资源所依据的参考信息传输策略具体实现时可有多种实现形式,下面仅举以下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依据本申请的思想进行相应调整:
方式1:
本方式1下,假如LBS域占用了4个OFDM符号的时频资源,并且,每个OFDM符号包含的被LBS域占用的频率资源分成3块,分别为频域资源块0至频域资源块2,如此,即可得到12个时频资源块,具体可如图7所示。参见图7,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LBS域物理层资源第一分配示意图。在图7中,4个OFDM符号上被LBS域占用的时频资源依次为时频资源块0至时频资源块11。
之后,将各个时频资源块分组得到一个以上的资源组,若本实施例2中每一时频资源块就是一个资源组,如此,图7即得到了12个资源组,分别为RS0至RS11。
之后,将图7中示出的12个RS分别分配给对应的邻小区使用。这里,如果邻小区中的各扇区需要进行区分,则在执行资源组分配时,可按照不同扇区被分配不同资源组的原则执行资源组分配。当然,如果每个邻小区就是一个扇区、或者每个邻小区仅包含一个基站同时这个基站是全向天线、或者每个邻小区所包含的每个扇区使用相同的频率资源(即同频组网形式),则可按照不同邻小区被分配不同资源组的原则执行资源组分配。
考虑到本方式1的简单应用,基于图7所示的资源组,上述资源组分配具体实现时可为:针对每一邻小区,利用该邻小区的标识ID或者邻小区扇区标识ID对LBS域分成的资源组总数取余,得到余数,将序号为该余数的资源组分配给该邻小区基站,具体可通过以下公式4表示:
RSIdx=mod(IDcell,Q)                        (公式4)
其中,在公式1中,IDcell为邻小区ID或者邻小区扇区ID,其中,如果邻小区就是一个扇区,则该IDcell为该邻小区的ID,如果邻小区需要区分扇区,则该IDcell为该邻小区中扇区的标识。Q为LBS域包含的资源组总数,在图7中,Q为12。RSIdx表示IDcell被分配的某个具体资源组。至此,完成了方式1的描述。
基于上述方式1的描述,则具体的资源组分配可通过下述表4体现:
表4
Figure BSA00000406424100121
从上面描述可以看出,本方式1能够实现不同IDcell对应不同的资源组。假如IDcell可以表示为IDcell=256*N+Idx,其中,如果IDcell为邻小区的扇区标识,则N与上述公式1中的N表示相同的意义,即表示为分段号,也可为邻小区包含的各个扇区的扇区号,取值可为:0,1,2,Idx表示为每一段内序列号,取值范围为:0到255。根据该IDcell的表示和上述公式4,更能进一步证明本方式1能够实现不同IDcell对应不同资源组。如此,部署网络时仅仅需要考虑邻小区不能占用相同资源组,同时不同IDcell可以对应不同的资源组即可,这能达到灵活分配邻小区标识ID或者邻小区扇区标识ID(统称为IDcell)的目的。当然,为减少或者避免小区间定位参考信号之间的干扰,获得比较高的定位精度,在网络部署时,还需要尽量考虑相邻小区或者扇区分配不同的资源组,具体实现时为:将能够得到mod(IDcell,Q)结果不相同的邻小区标识ID或者邻小区扇区标识ID(统称为IDcell)分配个相邻的小区或扇区。
从上面描述可以看出,本方式1下的公式4与实施例l中的公式1不同,区别为:公式4表明邻小区被分配的资源组只与邻小区的标识ID或者邻小区扇区标识ID(IDcell)有关。而公式1则表示邻小区被分配的资源组可能只与每一段内的序列号参数有关,与分段号无关。换句话说,公式1可能与IDcell公式内的一个序列号参数有关,而公式4则是真正意义上的与IDcell有关。下面举例说明:假设IDcell=256*N+Idx,其中,N固定,比如为邻小区扇区ID总数的1/3,如此,通过上面的公式1,可以知道,该邻小区被分配的资源组RSIdx就只于每一段内序列号Idx有关,也即公式1可以变为RSIdx=mod(Idx,Q)。而公式4则表明邻小区被分配的资源组RSIdx只与IDcell有关,也就是说,其既与N有关,也与Idx有关。
通过上面描述,可以知道,公式1可以用在不对每个邻小区中的各扇区进行区分,即统一使用时频资源的情况,主要原因为:如果每个扇区在不同分段号N里面选用相同的Idx,这会给部署邻小区标识ID或者邻小区扇区标识ID(统称为IDcell)带来比较大限制。而公式4相对而言,能够实现在网络部署时灵活分配邻小区标识ID或者邻小区扇区标识ID(统称为IDcell),采用公式4可以给每个邻小区中的各扇区分配不同的时频资源,当然,如果每个邻小区就是一个扇区、或者每个邻小区仅包含一个基站同时这个基站是全向天线、或者每个邻小区所包含的每个扇区使用相同的频率资源(同频组网形式),则该邻小区被分配的资源组只与邻小区的标识ID或者邻小区扇区标识ID有关。
方式2:
本方式2下,如果每个邻小区的各扇区或者每个邻小区(每个邻小区就是一个扇区的情况)发送LBS参考信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是固定的(例如:可以与同步信号所占用的频域资源相同),则分配给该邻小区的各扇区或者每个邻小区的频域资源就可以根据分段号(或者扇区号)决定。图8仅为方式2实现的具体形式,本方式2不限于这种方式,但是核心思想就是根据固定频率资源分配时域资源给邻小区的各扇区或者每个邻小区(每个邻小区就是一个扇区的情况)。
参见图8,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LBS域物理层资源第二分配示意图。如图8所示,假如LBS域占用了4个OFDM符号的时频资源,如果每个OFDM符号上被LBS域占用的频率资源分成3块,分别为频域资源块0至频域资源块2,如此,图8即可相应得到12个时频资源块。假如4个OFDM符号上编号相同编号的时频资源块组成一个资源组,如此,图8即得到了3个资源组,依次为RS0至RS2。从图8可以看出,每一RS中包含4个时频资源块。
之后,将图8中示出的3个资源组中的时频资源块分配给对应的邻小区使用,其中,该分配具体实现时可通过公式5实现:
RSi=floor(IDcell/Q)                    (公式5)
其中,RSi表示某个IDcell被分配的资源组,基于图8,该i取值为0~2,Q相当于IDcell中每段序列号总数,假如:IDcell=256*N+Idx,则Q为256,Floor表示返回不大于该参数即IDcell/Q的最大整数的运算。从公式5可以看出,当IDcell表示邻小区的扇区标识时,由于邻小区中扇区的编号为0,1,2,其正好对应资源组的编号0、1、2。如此,本方式2可根据扇区的编号确定分配给该扇区的资源组的编号。
通过公式5能够确定出分配给邻小区或邻小区扇区的资源组的编号。但是,从图8可以看出,由于资源组中包含4个时频资源块,如此,还可进一步确定到底是将资源组中的哪一个时频资源块分配给对应的邻小区或者邻小区扇区。
假如通过公式5确定出资源组的编号为RS0,如此,就需要确定当前需要将RS0中的哪一个时频资源块分配给邻小区或者邻小区扇区,由于RS0中的4个时频资源块占用不同的OFDM符号,因此,可以通过确定需要将哪一个OFDM符号上属于RS0的时频资源块分配给邻小区或者邻小区扇区。下面通过以下公式6确定为邻小区或者邻小区扇区分配的时频资源块所处的OFDM符号分配给邻小区或者邻小区扇区:
s=mod(IDcell,P)                    (公式6)
其中,s表示被分配的时频资源块所占用OFDM符号的标识,取值为0、1、2、P-1,P表示LBS域所占用OFDM符号的总数。在图8中,只有4个OFDM符号,因此,该S取值可为0、1、2、3,P为4。
如此,通过公式5和6即可实现时频资源块分配给邻小区或邻小区扇区。
至此,完成方式2的描述。基于方式2的描述,具体的资源分配可通过下述表5体现:
表5
Figure BSA00000406424100151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式2中,为减少或者避免小区间定位参考信号之间的干扰,获得比较高的定位精度,在网络部署时尽量将得出mod(IDcell,P)和floor(IDcell/Q)两个结果中有一个不相同的邻小区标识ID或者邻小区扇区标识ID(IDcell)分配给相邻的小区。
方式3:
事实上,本方式3的核心思想类似于上述的方式2,但在具体实现时与方式2有所不同。
参见图9,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LBS域物理层资源第三分配示意图。如图9所示,假如LBS域占用了4个OFDM符号的时频资源,如果每个OFDM符号中被LBS域占用的频率资源分成3块,分别为下表6所示的频域资源块0至频域资源块2,如此,图9即可得到12个时频资源块。如果本方式3下,三个时频资源块组成一个资源组,并且按照每个资源组中的时频资源块既占用不同OFDM符号又占用不同频域资源的原则确定各个资源组,如此,图9即可得到4个资源组,分别为RS0~RS4,并且该RS0~RS4中的频率资源块满足上述原则。需要说明的是,图9仅是方式3实现的一个具体方式,根据上述原则还可以得到其他各种实现方式,这里不再一一限定。
之后,根据IDcell比如邻小区扇区ID或者邻小区ID为邻小区的扇区或者邻小区分配时频资源块,其中,在进行分配时,先确定资源组的编号,具体通过下述公式7表示:
RSi=mod(IDcell,P)                    (公式7)
其中,RSi表示某个IDcell被分配的资源组,i取值为0~3,P表示资源组的总数,以图9为例,则P为4。
从公式7可以看出,邻小区的扇区ID或者邻小区ID确定了,那么该邻小区或者邻小区扇区被分配的资源组也就确定了,进而,由于资源组中各个时频资源块既占用不同OFDM符号又占用不同频域资源,其根据图9也很容易确定出哪个OFDM符号上的时频资源块分配给该邻小区或者邻小区扇区使用,具体通过公式8确定:
s=mod(RSi-floor(IDcell/Q),R)        (公式8)
s表示LBS域所占用OFDM符号的标识(s=0,1,2,R-1),R表示LBS域所占用OFDM符号总数,RSi通过公式7确定,Q相当于IDcell中每段序列号总数,假如:IDcell=256*N+Idx,则Q为256。在图9中,LBS域仅占用4个OFDM符号,因此,该S取值可为0、1、2、3,M为4。
可以看出,通过公式7可以确定将哪一个资源组分配给邻小区或者邻小区扇区,通过公式8可以确定将该资源组中的哪一个时频资源块分配给该邻小区或者邻小区扇区。至此,通过公式7和8即可实现频率资源块分配给邻小区或邻小区扇区。
至此,完成方式3的描述。基于方式3的描述,具体的资源组分配可通过下述表6体现:
表6
Figure BSA00000406424100171
当然,图9也可按照每个资源组中的时频资源块占用相同OFDM符号但占用不同频域资源的原则确定各个资源组,具体原理与上面描述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式3中,为减少或者避免小区间定位参考信号之间的干扰,获得比较高的定位精度,在网络部署时尽量将得出mod(IDcell,P)和floor(IDcell/Q)两个结果中有一个不相同的邻小区标识ID或者邻小区扇区标识ID(IDcell)分配给相邻的小区。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2中,可以根据方式2中的公式(6)或者方式3中的公式(8)确定分配给邻小区或者邻小区扇区的频率资源块,但是,不排除其他分配方法,原则是各个时频资源块可以占用相同的资源组和不同的OFDM符号、或者占有不同的资源组和不同的OFDM符号、或者占用不同的资源组和相同的OFDM符号。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描述。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中,将超帧中N个下行子帧的OFDM符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作为LBS域或者M超帧中N个下行子帧(M<=N)的OFDM符号所占用的时频资源作为LBS域,之后,服务基站将包含LBS域所在超帧信息的指示信息发送给MS,这样避免了服务小区信号对邻小区信号干扰,并且,本发明中,仅使N个下行子帧的部分OFDM符号及其所占用的预设频段对应的时频资源作为LBS域,而针对该下行子帧中剩余的时频资源则可用于传输控制信号;或者用于传输控制信号和数据信号;这保证了子帧中ACK或NACK等信息的传输以及可以给MS分配上行资源,满足了HARQ的定时同步要求同时遵循了系统资源分配的原则。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移动台MS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A,所述MS所在的服务基站发送定位服务LBS域的指示信息至所述MS;
B,所述MS按照所述指示信息在LBS域上接收邻小区的基站发送的用于定位所述MS的参考信号,所述LBS域与N个下行子帧中的控制信息域或者与控制信息域和数据域复用,所述N大于等于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邻小区的基站发送用于定位MS的参考信号包括:
邻小区的基站利用邻小区被分配的一个或者多个时频资源块发送参考信号;所述时频资源块为将所述LBS域占用的OFDM符号和与该OFDM符号对应的频率资源进行分块得到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BS域与1个下行子帧中的控制信息域或者与控制信息域和数据域频分复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邻小区被分配的一个或者多个时频资源块为该邻小区被分配的资源组中的时频资源块,所述资源组通过对得到的时频资源块分组而得到;
所述邻小区的基站利用邻小区被分配的一个或多个时频资源块发送参考信号包括:所述邻小区的基站在发送参考信号时,如果邻小区被分配的资源组中包含多个时频资源块,则从该资源组包含的时频资源块中随机选择其中一个或多个时频资源块发送参考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邻小区分配资源组:
利用所述邻小区的邻小区标识或者邻小区扇区标识对所述LBS域包含的资源组总数求余,根据得到的余数将对应的资源组分配给该邻小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邻小区的基站发送参考信号包括:
邻小区的基站利用邻小区被分配的OFDM符号所包含的时频资源发送参考信号;所述OFDM符号为所述LBS域占用的OFDM符号中的至少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为邻小区分配OFDM符号包括:
按照不同邻小区对应不同OFDM符号的原则将所述LBS域包含的一个OFDM符号分配给邻小区;或者,
按照同一频率上至少两个相邻OFDM符号的时频资源分配给不同邻小区的原则将所述LBS域包含的一个以上OFDM符号的时频资源分配给邻小区。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BS域与N个下行子帧中的控制信息域或者与控制信息域和数据域时分复用,所述N个下行子帧由M个连续或者不连续的超帧中的下行子帧组成,所述M小于等于N。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邻小区被分配的一个或者多个时频资源块为该邻小区被分配的资源组中的时频资源块,所述资源组通过对得到的时频资源块分组而得到;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从预设值开始对各个资源组顺序编号;
为邻小区分配资源组包括:如果邻小区不区分扇区,则针对该邻小区,利用该邻小区标识对所述LBS域被分成的资源组的总数取余,得到余数,为该邻小区分配编号与所述余数对应的资源组;如果邻小区区分扇区,则针对该邻小区的每一扇区,利用该扇区标识对所述LBS域被分成的资源组的总数取余,得到余数,为该扇区分配编号与该余数对应的资源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将所述LBS域占用的OFDM符号和与该OFDM符号对应的频率资源进行分块得到的时频资源块进行分组,得到资源组,同一资源组中的时频资源块对应不同的OFDM符号,且对应相同的频率资源块;
为邻小区分配时频资源块包括:
针对该邻小区的每一扇区,确定为该扇区分配的时频资源块所在的资源组和该时频资源块所在的OFDM符号;
根据确定的资源组和OFDM符号确定分配给该扇区的时频资源块。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该扇区分配的时频资源块所在的资源组通过下式确定:
RSi=floor(IDcell/Q);
其中,RSi表示为该扇区分配的时频资源块所在的资源组的标识,IDcell为该扇区的标识,Q为该扇区所在段的序列号总数,Floor表示返回不大于该参数即IDcell/Q的最大整数的运算。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该扇区分配的时频资源块所在的OFDM符号通过下式确定:
s=mod(IDcell,P);
其中,s表示为该扇区分配的时频资源块所在的OFDM符号的标识,IDcell为该扇区的标识,P表示所述LBS域所占用OFDM符号的总数,mod为取余运算。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将所述LBS域占用的OFDM符号和与该OFDM符号对应的频率资源进行分块得到的时频资源块进行分组,得到资源组,,同一资源组中的时频资源块对应不同的OFDM符号和不同的频率资源块、或者对应不同的频率资源块,但对应相同的OFDM符号;
为邻小区分配时频资源块包括:
针对该邻小区的每一扇区,确定为该扇区分配的时频资源块所在的资源组和该时频资源块所在的OFDM符号;
根据确定的资源组和OFDM符号确定分配给该扇区的时频资源块。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该扇区分配的时频资源块所在的资源组通过下式确定:
RSi=mod(IDcell,P);
其中,RSi表示为该扇区分配的时频资源块所在的资源组的标识,IDcell为该扇区的标识,P表示所述资源组总数,mod为取余运算。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该扇区分配的时频资源块所在的OFDM符号通过下式确定:
s=mod(RSi-floor(IDcell/Q),R);
其中,s表示为该扇区分配的时频资源块所在的OFDM符号的标识,Q为该扇区所在段的序列号总数,Floor表示返回不大于该参数即IDcell/Q的最大整数的运算,R为表示LBS域所占用OFDM符号总数。
CN201010605305.7A 2010-03-12 2010-12-17 移动台定位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713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605305.7A CN102271396B (zh) 2010-03-12 2010-12-17 移动台定位的方法
PCT/KR2011/001710 WO2011112034A2 (en) 2010-03-12 2011-03-11 Method for positioning mobile station
US13/046,041 US9155061B2 (en) 2010-03-12 2011-03-11 Method for positioning mobile station
KR1020127023980A KR101682037B1 (ko) 2010-03-12 2011-03-11 이동 단말을 포지셔닝하기 위한 방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24894 2010-03-12
CN2010101248947 2010-03-12
CN201010124894.7 2010-03-12
CN201010605305.7A CN102271396B (zh) 2010-03-12 2010-12-17 移动台定位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71396A true CN102271396A (zh) 2011-12-07
CN102271396B CN102271396B (zh) 2016-03-02

Family

ID=44559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605305.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71396B (zh) 2010-03-12 2010-12-17 移动台定位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155061B2 (zh)
KR (1) KR101682037B1 (zh)
CN (1) CN102271396B (zh)
WO (1) WO2011112034A2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79419A (zh) * 2014-09-02 2017-08-1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Lte中针对eotdoa的prs频率偏移和静音模式的随机化
CN111542114A (zh) * 2014-11-28 2020-08-1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定位参考信号的干扰减轻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3250B (zh) 2012-03-16 2016-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配置方法和同步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3997780A (zh) * 2013-02-19 2014-08-20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定位移动终端的方法及基站
EP3522470A4 (en) * 2016-09-29 2020-05-1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3455A (zh) * 2008-01-07 2009-07-1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在物理资源块中插入专用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1541078A (zh) * 2008-03-17 2009-09-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tdoa的估计方法、系统和装置
EP2120375A2 (en) * 2008-05-13 2009-11-18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Providing Area-Based Broadcasting Service Using Digital Mutlimedia Broadcasting, an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Area-Based Broadcasting Service according to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35033B1 (ko) 2003-11-26 2006-10-17 (주) 엘지텔레콤 위치기반 서비스를 위한 무선망의 최적화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1203745B1 (ko) 2006-02-02 2012-11-21 에스케이플래닛 주식회사 최적화 단말 위치정보 제공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0883379B1 (ko) * 2007-05-11 2009-02-11 주식회사 셀리지온 기지국별 신호세기의 비율을 이용한 네트워크 기반의이동단말기 위치 측정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KR101361696B1 (ko) * 2007-06-26 2014-02-11 에스케이플래닛 주식회사 리더 기반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무선 인식 시스템, 그 서비스사업자 단말기 및 리더 기반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무선 인식방법
JP5068125B2 (ja) * 2007-09-25 2012-11-07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通信装置
WO2009072842A2 (en) * 2007-12-05 2009-06-1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allocating resourc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001791B2 (en) * 2008-01-31 2015-04-0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Detection of time division duplex downlink/uplink configuration
KR100960533B1 (ko) 2008-02-05 2010-06-03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유피셀 데이터베이스를 이용한 단말 기반의 위치 측정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KR100925439B1 (ko) * 2008-02-19 2009-11-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물리 하이브리드 arq 지시 채널 매핑 방법
US8111609B2 (en) * 2008-04-22 2012-02-07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apping resource blocks into subchannels
US7940740B2 (en) * 2009-02-03 2011-05-10 Motorola Mobility,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and processing a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 based on identifier associated with a base sta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3455A (zh) * 2008-01-07 2009-07-1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在物理资源块中插入专用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1541078A (zh) * 2008-03-17 2009-09-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tdoa的估计方法、系统和装置
EP2120375A2 (en) * 2008-05-13 2009-11-18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Providing Area-Based Broadcasting Service Using Digital Mutlimedia Broadcasting, an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Area-Based Broadcasting Service according to the same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LEXEY KHORYAEV,ETAL.: "《IEEE C802.16m-09_0xxx》", 30 August 2009 *
SHU WANG 等: "《IEEE 802.16m-08/1106》", 9 September 2008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79419A (zh) * 2014-09-02 2017-08-1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Lte中针对eotdoa的prs频率偏移和静音模式的随机化
CN107079419B (zh) * 2014-09-02 2020-10-0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lte中针对eotdoa的prs频率偏移和静音模式的随机化的方法和装置
CN111542114A (zh) * 2014-11-28 2020-08-1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定位参考信号的干扰减轻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222513A1 (en) 2011-09-15
WO2011112034A3 (en) 2012-01-05
WO2011112034A2 (en) 2011-09-15
KR20120130770A (ko) 2012-12-03
US9155061B2 (en) 2015-10-06
CN102271396B (zh) 2016-03-02
KR101682037B1 (ko) 2016-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167922A1 (e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terminal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KR101289399B1 (ko) 협력형 다지점 송신용의 사운딩 참조 신호의 배치방법 및 장치
CN103002577B (zh) 一种传输和接收定位参考信号的方法
CN101606347B (zh) 在tdd系统中发送调度信息的方法
US825964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according to a location of a mobile station
KR101767021B1 (ko) 물리적 다운링크 제어 채널의 검색 공간의 매핑 방법 및 장치
US838021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scheduling in multi-cell cooperativ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682344B2 (en)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for location based service, and a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location related information based on the signals
CN103944668A (zh) 一种处理灵活子帧的上下行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US1087343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locating of phase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80013521A1 (en) Uplink access request in an OFDM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KR20110037430A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 전송방법 및 그 송신장치, 이에 대응하는 수신장치
CN105099631A (zh) 一种处理灵活双工的方法和设备
CN104284423B (zh) 移动通信方法、无线基站和移动台
CN101771646A (zh) 控制信道的资源映射方法
CN103139913B (zh) 一种配置上行探测参考信号的方法以及lte 异构网络
CN104854936A (zh) 用于新载波类型的sch链接型rs配置
KR20130036134A (ko) 송수신 포인트, 송수신 포인트의 기준 신호 설정 방법, 단말, 및 단말의 기준 신호 전송 방법
CN102932797A (zh) Srs与pucch的协调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1883401A (zh) 一种反馈信息的资源调度的方法及设备
CN102271396B (zh) 移动台定位的方法
KR101778924B1 (ko) 물리적 다운링크 제어 채널의 자원 매핑 방법 및 장치
US8744463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signal for a location-based servi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ame
KR102020342B1 (ko) 새로운 반송파 형식에서의 간섭 측정 방법 및 장치
US889711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resources in OFDMA cellular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2

Termination date: 202112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