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71353B - 专用物理信道的调整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专用物理信道的调整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71353B
CN102271353B CN201010198145.9A CN201010198145A CN102271353B CN 102271353 B CN102271353 B CN 102271353B CN 201010198145 A CN201010198145 A CN 201010198145A CN 102271353 B CN102271353 B CN 1022713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pch
indicatio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bandwidth
threshold value
actual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9814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71353A (zh
Inventor
边燕南
王晓东
张晟
李坤江
肖建华
徐剑飞
章小平
欧阳明光
王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TD Tech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TD Tech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TD Tech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19814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713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713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713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713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713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专用物理信道的调整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实时监测专用物理信道中信号的传输质量参数;根据该传输质量参数及预设的传输质量参数与专用物理信道的传输质量的对应关系,判断专用物理信道的传输质量合格或不合格,并在判定合格时增大专用物理信道的实际传输带宽,以及在判定不合格时,降低专用物理信道的实际传输带宽。本发明实现了在保证信道质量的基础上提升实际传输带宽。

Description

专用物理信道的调整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专用物理信道的调整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3G应用中已经部署的网络仅支持高速下行分组接入(即HSDPA),且按照目前的推荐配置,所有小区的时隙被配置为2个上行时隙,4个下行时隙,导致上行的专用物理信道(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简写为DCH)资源显得较为紧张。对此,业界使用高速分组接入(即HSPA)技术来实现链路级的信道自适应过程,提供给用户更高的实际传输带宽,其中,HSPA技术使用高阶调制,自适应信道编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技术等来实现信道自使用过程。然而,由于协议演进的阶段性,用户从R4(即协议版本4)升级到HSDPA再升级到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HSPA+存在较长的过程,因此不可避免出现大量用户的数据服务业务依旧使用DCH信道来承载,导致DCH资源紧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出一种自适应的专用物理信道的调整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出一种自适应的专用物理信道的调整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提出一种自适应的专用物理信道的调整系统。
为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专用物理信道的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实时监测专用物理信道中信号的传输质量参数;根据传输质量参数及预设的传输质量参数与专用物理信道的传输质量的对应关系,判断专用物理信道的传输质量合格或不合格,并在判定合格时增大专用物理信道的实际传输带宽,以及在判定不合格时,降低专用物理信道的实际传输带宽。
为实现上述第二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专用物理信道的调整装置,该装置包括:监测模块,用于实时监测专用物理信道中信号的传输质量参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传输质量参数及预设的传输质量参数与专用物理信道的传输质量的对应关系,判断专用物理信道的传输质量合格或不合格,并在判定合格时增大专用物理信道的实际传输带宽,以及在判定不合格时,降低专用物理信道的实际传输带宽。
为实现上述第三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专用物理信道的调整系统,该系统包括:终端,用于在信号上行发射功率达到第一信号上行发射功率阈值时,发送用于表征专用物理信道中有干扰的第一指示信息;用于在信号上行发射功率达到第二信号上行发射功率阈值时,发送用于表征专用物理信道中无干扰的第二指示信息;专用物理信道的调整装置,用于向终端发送第一信号上行发射功率阈值及第二信号上行发射功率阈值;在收到第二指示信息时,判定专用物理信道的传输质量合格,在收到第一指示信息判定专用物理信道的传输质量不合格;并在判定合格时增大专用物理信道的实际传输带宽,以及在判定不合格时,降低专用物理信道的实际传输带宽。
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通过对于专用物理信道中信号的传输质量参数进行实时测量,并根据该传输质量参数对专用物理信道的实际传输带宽进行动态调整,实现了在保证信道质量的基础上提升实际传输带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并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专用物理信道的调整方法的实施例一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专用物理信道的调整方法的实施例二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专用物理信道的调整装置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专用物理信道的调整系统的实施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方法买施例
图1为本发明的专用物理信道的调整方法的实施例一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
步骤S102:实时监测专用物理信道中信号的传输质量参数;具体操作过程参见图2的解释说明;
步骤S104:根据传输质量参数及预设的传输质量参数与专用物理信道的传输质量的对应关系,判断专用物理信道的传输质量合格或不合格,并在判定合格时增大专用物理信道的实际传输带宽,以及在判定不合格时,降低专用物理信道的实际传输带宽;具体操作过程参见图2的解释说明。
本实施例通过对于专用物理信道中信号的传输质量参数进行实时测量,并根据该传输质量参数对专用物理信道的实际传输带宽进行动态调整,实现了在保证信道质量的基础上提升实际传输带宽。
图2为本发明的专用物理信道的调整方法的实施例二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
步骤S201:在信道为DCH时下发各门限值,具体操作时可以包括:
首先,通过信道中信号的承载信道类型(具体操作时可以在基于用户无线资源管理算法中获取该信号的承载信道类型)判断待调整信道是否为DCH,即判断上行信号承载于DCH上;
其次,在待调整信道为专用物理信道时,向终端下发用于监控信号上行发射功率(ul tcp)的命令,该命令中包括触发上报第一指示信息6A及第二指示信息6B的各信号上行发射功率阈值;其中,触发上报第二指示信息6B的门限(即第二信号上行发射功率阈值)可以设置为无干扰条件下该信号的正常上行发射功率;触发上报第一指示信息6A的门限(即第一信号上行发射功率阈值)可以设置为存在一定程度干扰条件下因为功控而被抬高的上行发射功率;这样,第一指示信息6A用于表征待调整信道中有干扰;第二指示信息6B用于表征待调整信道中无干扰;
具体操作时,还可以向MAC层协议栈单元发送用于监控信号上行传输误块的命令,该命令中包括触发MAC层协议栈单元上报第三指示信息5A的上行传输误块阈值;其中,第三指示信息5A的门限(即上行传输误块阈值)可以设置为该信号Qos所要求的门限;上述门限值的作用在于指示终端或MAC层协议栈单元判断所对应的传输质量参数是否满足上报的具体条件,具体操作时,MAC层协议栈单元可以通过和无线资源管理单元之间的通信原语来上报对应的传输质量参数;这样,第三指示信息5A可以表征专用物理信道的上行传输误块超过预设阈值;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S201中的判断动作主要用于在不知信道的类型时使用,若将本实施例中的各个步骤直接应用于DCH信道,则可以省略该判断步骤,同时,上述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及第三指示信息是传输质量参数的例举,若将其他的传输质量参数用于监测则可以省略上述步骤S201中的下发动作,详见步骤S202的解释说明,故,步骤S201可以根据实际设置,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
步骤S202:实时监测专用物理信道中信号的传输质量参数;具体操作时,可以包括:
a.实时监视终端是否上报第一指示信息或第二指示信息;或者
b.实时监视MAC层协议栈单元是否上报第三指示信息;或者
c.实时监测终端的干扰信号码功率/接受发射码功率(即ISCP/RXTP,其中ISCP及RXTP分别对应干扰信号码功率及接受发射码功率),具体操作时,可以检测本区用户的ISCP/RXTP和同频邻区的ISCP/RXTP,二者均可以由对应小区的Node B物理监测得到;ISCP/RXTP作为传输质量参数的理由在于:当干扰信号码功率增加时代表干扰信号增强,无线信道质量变差,而接受发射码功率对于同频邻区则属于干扰信号,其信号越强,意味着同频邻区的干扰增加;若将ISCP/RXTP作为传输质量参数,则可以省略上述步骤S201中的下发动作;
步骤S203:在根据传输质量参数及预设的传输质量参数与专用物理信道的传输质量的对应关系,判断专用物理信道的传输质量合格或不合格,并在判定合格时增大专用物理信道的实际传输带宽,以及在判定不合格时,降低专用物理信道的实际传输带宽,即通过调整DCH的打孔极限、信道编码速率或者循环冗余编码长度对应增大或降低DCH的实际传输带宽;对应于上述步骤S202中各种传输质量参数,具体操作时步骤S203可以包括:
aa.在收到第二指示信息或者在干扰信号码功率/接受发射码功率低于预设功率阈值时,判定专用物理信道的传输质量合格,增大专用物理信道的实际传输带宽;
即,如果终端(UE)上报第二指示信息6B的报告或ISCP/RXTP低于预设功率阈值(例如20dbm时),则表明该信号目前处于无干扰的正常状态,由于无干扰或干扰较轻,因此可以降低编码增益,在相同数量的码道上承载更高速的信号,此时增大专用物理信道的实际传输带宽,同时重配各传输质量参数的门限值(如第一信号上行发射功率阈值、第二信号上行发射功率阈值及上行传输误块阈值等);
bb.在收到第一指示信息、收到第三指示信息或在干扰信号码功率/接受发射码功率高于预设功率阈值时,判定专用物理信道的传输质量不合格,降低专用物理信道的实际传输带宽;
即,如果UE上报第一指示信息6A,则表明该信号处于存在干扰的状态,由于干扰的存在,则增加编码增益有助于保障用户信号的稳定,可以在相同数量的码道上降低所承载的信号速率,使用相同的物理信道承载更低的传输实际传输带宽,同时重配各传输质量参数的门限值;当然,具体操作时,当UE上报第一指示信息6A,也可以具体判断干扰的程度,根据干扰的程度来判断是否需要减小编码增益,例如,同时判断当时的上行信道误块率等条件;
如果MAC层协议栈单元上报第三指示信息5A,则表明该信号已经无法保持正常的传输质量,因此无论UE是否上报6A报告,都增加上行链路的编码增益,使用相同的物理信道承载更低的传输实际传输带宽,同时重配各传输质量参数的门限值。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步骤中可以通过调整专用物理信道的打孔极限、信道编码类型、信道编码速率或者循环冗余编码长度对应增大或降低专用物理信道的实际传输带宽,具体包括:在判定合格时,通过增大专用物理信道的打孔极限、增大信道编码速率或者减少循环冗余编码长度,增大专用物理信道的实际传输带宽;在判定不合格时,通过降低专用物理信道的打孔极限、降低信道编码速率或者增加循环冗余编码长度,降低专用物理信道的实际传输带宽;此外,根据上述本实施的描述可知,预设的传输质量参数与专用物理信道的传输质量的对应关系可以包括:收到第二指示信息即表示专用物理信道的传输质量合格,干扰信号码功率/接受发射码功率低于预设功率阈值或高于预设功率阈值对应分别表示专用物理信道的传输质量合格与不合格;收到第一指示信息或第三指示信息即表示专用物理信道的传输质量不合格,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设置其他的传输质量参数及其与专用物理信道的传输质量的对应关系。
本实施例通过监测DCH的传输质量,并根据DCH的传输质量对DCH的打孔极限、信道编码速率或者循环冗余编码长度进行动态调整,从而在相同的物理信道资源条件且保证传输质量的情况下获得更高的传输实际传输带宽,实现了对于UE上行链路质量的自适应调整,实时地调节链路的编码增益以调整上行信号的实际传输带宽,从而获得最适合当前无线信道的传输承载。
装置实施例
图3为本发明的专用物理信道的调整装置的实施例结构图。上述图1及图2方法发明的各个实施例均可以在图3结构图所示结构的装置中实现。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监测模块32,用于实时监测专用物理信道中信号的传输质量参数;处理模块34,用于在根据传输质量参数及预设的传输质量参数与专用物理信道的传输质量的对应关系,判断专用物理信道的传输质量合格或不合格,并在判定合格时增大专用物理信道的实际传输带宽,以及在判定不合格时,降低专用物理信道的实际传输带宽。
具体操作时,该调整装置还可以包括:判断模块30,用于通过信道中信号的承载信道类型判断信道是否为专用物理信道;发送模块36,用于向终端发送用于触发终端上报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一信号上行发射功率阈值,第一指示信息用于表征专用物理信道中有干扰,并用于向终端发送用于触发终端上报第二指示信息的第二信号上行发射功率阈值,第二指示信息用于表征专用物理信道中无干扰,以及向MAC层协议栈单元发送用于触发MAC层协议栈单元上报第三指示信息的上行传输误块阈值,第三指示信息用于表征专用物理信道的上行传输误块超过预设阈值;
监测模块32可以包括:监视子模块322,用于实时监视终端是否上报第一指示信息或第二指示信息;以及实时监视MAC层协议栈单元是否上报第三指示信息;监测子模块326,用于实时监测终端的干扰信号码功率/接受发射码功率。
处理模块34可以包括:第一处理子模块342,用于在收到第二指示信息或者在干扰信号码功率/接受发射码功率低于预设功率阈值时,判定专用物理信道的传输质量合格,增大专用物理信道的实际传输带宽;第二处理子模块344,用于在收到第一指示信息、收到第三指示信息或在干扰信号码功率/接受发射码功率高于预设功率阈值时,判定专用物理信道的传输质量不合格,降低专用物理信道的实际传输带宽;调整子模块346,用于在收到第一处理子模块342的第一控制信息时,通过增大专用物理信道的打孔极限、增大信道编码速率或者减少循环冗余编码长度,增大专用物理信道的实际传输带宽;在收到第二处理子模块344的第二控制信息时,通过降低专用物理信道的打孔极限、降低信道编码速率或者增加循环冗余编码长度,降低专用物理信道的实际传输带宽。
本实施例中,通过监测模块32对于DCH的传输质量进行实时测量;以及处理模块34根据DCH的传输质量对DCH的打孔极限、信道编码速率或者循环冗余编码长度进行动态调整,从而在相同的物理信道资源条件且保证传输质量的情况下获得更高的实际传输带宽,实现了对于UE上行链路质量的自适应调整,实时地调节链路的编码增益以调整上行信号的实际传输带宽,从而获得最适合当前无线信道的传输承载。
系统实施例
图4为本发明的专用物理信道的调整系统的实施例结构图。上述图1及图2方法发明的各个实施例均可以在图4结构图所示结构的系统中实现。如图4所示,该系统包括:终端42,用于在信号上行发射功率达到第一信号上行发射功率阈值时,发送用于表征专用物理信道中有干扰的第一指示信息;用于在信号上行发射功率达到第二信号上行发射功率阈值时,发送用于表征专用物理信道中无干扰的第二指示信息;专用物理信道的调整装置44,用于向终端发送第一信号上行发射功率阈值及第二信号上行发射功率阈值;在收到第二指示信息时,判定专用物理信道的传输质量合格,在收到第一指示信息判定专用物理信道的传输质量不合格;并在判定合格时增大专用物理信道的实际传输带宽,以及在判定不合格时,降低专用物理信道的实际传输带宽。
具体操作时,该系统还可以包括:MAC层协议栈单元46,用于接收专用物理信道的调整装置发送的触发MAC层协议栈单元上报第三指示信息的上行传输误块阈值,第三指示信息用于表征专用物理信道的上行传输误块超过预设阈值。
本实施例中,通过专用物理信道的调整装置44对于DCH的传输质量进行实时测量;以及根据DCH的传输质量对DCH的打孔极限、信道编码速率或者循环冗余编码长度进行动态调整,从而在相同的物理信道资源条件且保证传输质量的情况下获得更高的传输实际传输带宽,实现了对于UE上行链路质量的自适应调整,实时地调节链路的编码增益以调整上行信号的实际传输带宽,从而获得最适合当前无线信道的传输承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专用物理信道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实时监测专用物理信道中信号的传输质量参数;
根据所述传输质量参数及预设的传输质量参数与所述专用物理信道的传输质量的对应关系,判断所述专用物理信道的传输质量合格或不合格,并在判定合格时增大所述专用物理信道的实际传输带宽,以及在判定不合格时,降低所述专用物理信道的实际传输带宽;
在所述实时监测专用物理信道中信号的传输质量参数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向终端发送用于触发所述终端上报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一信号上行发射功率阈值,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表征所述专用物理信道中有干扰;
向终端发送用于触发所述终端上报第二指示信息的第二信号上行发射功率阈值,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表征所述专用物理信道中无干扰;
向MAC层协议栈单元发送用于触发所述MAC层协议栈单元上报第三指示信息的上行传输误块阈值,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表征所述专用物理信道的上行传输误块超过预设阈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用物理信道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监测专用物理信道中信号的传输质量参数的步骤包括:
实时监视所述终端是否上报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或第二指示信息;或者
实时监视所述MAC层协议栈单元是否上报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或者
实时监测终端的干扰信号码功率/接受发射码功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专用物理信道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根据所述传输质量参数及预设的传输质量参数与所述专用物理信道的传输质量的对应关系,判断所述专用物理信道的传输质量合格或不合格,并在判定合格时增大所述专用物理信道的实际传输带宽,以及在判定不合格时,降低所述专用物理信道的实际传输带宽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干扰信号码功率/接受发射码功率低于预设功率阈值或者在收到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时,判定所述专用物理信道的传输质量合格,增大所述专用物理信道的实际传输带宽;
在收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收到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或在所述干扰信号码功率/接受发射码功率高于所述预设功率阈值时,判定所述专用物理信道的传输质量不合格,降低所述专用物理信道的实际传输带宽。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专用物理信道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判定合格时增大所述专用物理信道的实际传输带宽,以及在判定不合格时,降低所述专用物理信道的实际传输带宽的步骤包括:
在判定合格时,通过增大所述专用物理信道的打孔极限、增大信道编码速率或者减少循环冗余编码长度,增大所述专用物理信道的实际传输带宽;
在判定不合格时,通过降低所述专用物理信道的打孔极限、降低信道编码速率或者增加循环冗余编码长度,降低所述专用物理信道的实际传输带宽。
5.一种专用物理信道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监测模块,用于实时监测专用物理信道中信号的传输质量参数;
处理模块,用于在根据所述传输质量参数及预设的传输质量参数与所述专用物理信道的传输质量的对应关系,判断所述专用物理信道的传输质量合格或不合格,并在判定合格时增大所述专用物理信道的实际传输带宽,以及在判定不合格时,降低所述专用物理信道的实际传输带宽;
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发送用于触发所述终端上报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一信号上行发射功率阈值,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表征所述专用物理信道中有干扰;向终端发送用于触发所述终端上报第二指示信息的第二信号上行发射功率阈值,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表征所述专用物理信道中无干扰;以及向MAC层协议栈单元发送用于触发所述MAC层协议栈单元上报第三指示信息的上行传输误块阈值,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表征所述专用物理信道的上行传输误块超过预设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专用物理信道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模块包括:
监视子模块,用于实时监视所述终端是否上报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或第二指示信息;以及实时监视所述MAC层协议栈单元是否上报所述第三指示信息;
监测子模块,用于实时监测终端的干扰信号码功率/接受发射码功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专用物理信道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第一处理子模块,用于在收到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或者在所述干扰信号码功率/接受发射码功率低于预设功率阈值时,判定所述专用物理信道的传输质量合格,增大所述专用物理信道的实际传输带宽;
第二处理子模块,用于在收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收到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或在所述干扰信号码功率/接受发射码功率高于所述预设功率阈值时,判定所述专用物理信道的传输质量不合格,降低所述专用物理信道的实际传输带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专用物理信道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包括:
调整子模块,用于在收到所述第一处理子模块的第一控制信息时,通过增大所述专用物理信道的打孔极限、增大信道编码速率或者减少循环冗余编码长度,增大所述专用物理信道的实际传输带宽;在收到所述第二处理子模块的第二控制信息时,通过降低所述专用物理信道的打孔极限、降低信道编码速率或者增加循环冗余编码长度,降低所述专用物理信道的实际传输带宽。
9.一种专用物理信道的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终端,用于在信号上行发射功率达到第一信号上行发射功率阈值时,发送用于表征专用物理信道中有干扰的第一指示信息;用于在信号上行发射功率达到第二信号上行发射功率阈值时,发送用于表征所述专用物理信道中无干扰的第二指示信息;
专用物理信道的调整装置,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一信号上行发射功率阈值及第二信号上行发射功率阈值;在收到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时,判定所述专用物理信道的传输质量合格,在收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判定所述专用物理信道的传输质量不合格;并在判定合格时增大所述专用物理信道的实际传输带宽,以及在判定不合格时,降低所述专用物理信道的实际传输带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专用物理信道的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MAC层协议栈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专用物理信道的调整装置发送的触发所述MAC层协议栈单元上报第三指示信息的上行传输误块阈值,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表征所述专用物理信道的上行传输误块超过预设阈值。
CN201010198145.9A 2010-06-03 2010-06-03 专用物理信道的调整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022713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98145.9A CN102271353B (zh) 2010-06-03 2010-06-03 专用物理信道的调整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98145.9A CN102271353B (zh) 2010-06-03 2010-06-03 专用物理信道的调整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71353A CN102271353A (zh) 2011-12-07
CN102271353B true CN102271353B (zh) 2014-03-05

Family

ID=45053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98145.9A Active CN102271353B (zh) 2010-06-03 2010-06-03 专用物理信道的调整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713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91870A1 (zh) * 2018-04-02 2019-10-10 富士通株式会社 业务质量监测方法、配置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5889A (zh) * 2007-10-24 2008-03-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自适应调制控制的方法
CN101584188A (zh) * 2007-01-18 2009-11-18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在复合与非复合rtcp分组之间划分rtcp带宽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4188A (zh) * 2007-01-18 2009-11-18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在复合与非复合rtcp分组之间划分rtcp带宽
CN101145889A (zh) * 2007-10-24 2008-03-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自适应调制控制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71353A (zh) 2011-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99374B2 (en) Managing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US7821982B2 (en) Packet communications taking into account channel quality and buffered data amount
JP6141797B6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端末の使用可能電力情報を送信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EP2924904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US8725153B2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adjusting resource management procedures in heterogeneou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JP2016154393A (ja) 上り回線容量を増加させるためにチャネル品質インジケータフィードバック期間を調整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1621828B (zh)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中对用户的接纳控制方法和系统
WO2011119249A1 (en) Uplink power control for channel aggreg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1426224A (zh) 测量结果上报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1345558B (zh) 控制上行外环功率的方法和装置
EP2918031B1 (en) Selecting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for downlink transmissions based on retransmission rates
US9661582B2 (en) Controlling radio transmitter power based on signal performance
CN104968013A (zh) 一种调整cqi反馈周期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US20040166899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radio base station controller and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ower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US10924206B2 (en)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CN102457914A (zh) 上行数据及上行调度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
US9265012B2 (en) Transmission power adapt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20140094204A1 (en) Uplink Power Control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Devices
CN102271353B (zh) 专用物理信道的调整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20021798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its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method in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TW201927017A (zh) 收發裝置及其頻譜存取控制方法
CN102300254A (zh) 一种业务调度方法及设备
CN103379606B (zh) 一种控制e-hich发射功率的方法和基站
CN103167596A (zh) 功率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KR100874014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상향 링크 등급 제어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