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64085A - 天线接反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天线接反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64085A
CN102264085A CN2011100799881A CN201110079988A CN102264085A CN 102264085 A CN102264085 A CN 102264085A CN 2011100799881 A CN2011100799881 A CN 2011100799881A CN 201110079988 A CN201110079988 A CN 201110079988A CN 102264085 A CN102264085 A CN 1022640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district
cell
origin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7998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64085B (zh
Inventor
王连臣
张海
严钧
俞胜兵
张旭东
苏兴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11007998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640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640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640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640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6408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天线接反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业务区海量级的呼叫记录数据,根据每次呼叫过程中的切换信令得到切换序列对<源小区,目标小区>,源小区为激活集中的小区,目标小区为候选集中的小区;根据切换序列对,确定出天线接反的小区。采用本发明能够提高了判断天线接反的准确率,提升了网络优化质量。

Description

天线接反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天线接反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天线接反主要影响的切换以及后期的优化,因为在邻区的添加过程中都是按照正常的邻区关系(距离和方向角)来添加的,但是天线接反后就会导致邻区关系的错误,容易导致切换失败以及掉话等问题的产生,为后期的优化工作带来很多的麻烦。
天线接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把一个小区的天线接到另外的机柜上面,这种情况下有可能因为跟邻区设置不符合而造成掉话或干扰。另外一种情况是把两个小区的天线交叉,这种情况可造成一面天线发射而另一面天线作接收,既影响覆盖,又影响接收。
传统的检测天线接反的方式是工程人员直接上站检查扇区的方位角和天线的安装朝向,如果两者不一致,就认为天线接反,这其中会带来一定的人为因素影响。或者是通过路测设备,查看各个扇区主瓣方向终端占用的扰码情况。该方式首先是要选择好路测线路,保证路测线路上所接收到信号包含有周围相邻小区的信息,其次,在实际路测中,保证规划区域内每个小区都有扰码。比如在第一小区的覆盖区域一直占用的是第二小区的扰码,而在第二小区的覆盖区域一直占用的是第一小区的扰码,此时认为第一小区或第二小区的天线接反。接着就要锁定这两个小区的某一个导频信道,在天线所辐射方向查看小区号,电平值手机的发射功率,围绕其他小区查看电平值,手机的发射功率变化,判断是哪个小区天线接反。
这两种判断小区天线接反的方式均有一些弊端,它们均会带来大量的人力成本消耗且准确性不高。第一种方案采用人工定位方式判断天线接反,而且在定位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也会带来一定的不准确性。第二种方案根据路测定位天线接反的小区,采用其它小区的信号强度是否超过主小区的信号强度来确定天线接反的小区。但采用此方案,一般来说,若背向信号过强一般在较近距离表现不出来,当远离基站时可能切换到此小区。该方案也会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针对相关技术中已有的判断小区天线接反的方式存在资源浪费且准确性不高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天线接反的确定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已有的判断小区天线接反的方式存在资源浪费且准确性不高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天线接反的确定方法,包括:获取业务区海量级的呼叫记录数据,根据每次呼叫过程中的切换信令得到切换序列对<源小区,目标小区>,所述源小区为激活集中的小区,所述目标小区为候选集中的小区;根据所述切换序列对,确定出天线接反的小区。
优选的,根据所述切换序列对,确定出天线接反的小区,包括:对一个作为源小区的小区而言,若与该小区发生切换的目标小区都位于该小区的背面,则该小区的方向角与源小区方向值运算结果超过异常门限,所述位于该小区的背面指不在该小区的覆盖范围内;对该小区继续进行检查,确定该小区的天线是否接反。
优选的,按如下步骤确定发生切换的目标小区是否在该小区的背面:将所述源小区与所述目标小区连线,所述源小区方向角与连线的夹角称为源小区的夹角,所述目标小区方向角与连线的夹角称为目标小区的夹角;若所述源小区的夹角与所述目标小区的夹角都超过夹角门限,且所述源小区和所述目标小区的距离都超过距离门限,则所述目标小区位于所述源小区的背面。
优选的,如果所述源小区的夹角和所述目标小区的夹角中至少有一个大于180度,则按如下公式对大于180度的夹角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夹角=原始夹角-360度。
优选的,对该小区继续进行检查,确定该小区的天线是否接反,包括:对每个小区而言,统计该小区作为源小区的异常邻区对占的比例,所述异常邻区对指目标小区位于源小区的背面的切换序列对;若所述异常邻区对占的比例超过异常邻区比例门限,则确定该小区的天线接反。
优选的,根据所述切换序列对,确定出天线接反的小区,还包括:在所述切换序列对中筛选出按照预定规则能够预先确定天线未接反的小区;根据剩余的切换序列对确定出天线接反的小区。
优选的,所述预定规则包括:在一个切换序列对中,目标小区的切换率必须小于切换率门限,所述切换率=切换成功次数/切换请求次数;目标小区与源小区上报的信号干净纯度Eclo的差值小于Eclo差值门限。
优选的,切换率门限为20%。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天线接反的确定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业务区海量级的呼叫记录数据,根据每次呼叫过程中的切换信令得到切换序列对<源小区,目标小区>,所述源小区为激活集中的小区,所述目标小区为候选集中的小区;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切换序列对,确定出天线接反的小区。
优选的,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对一个作为源小区的小区而言,若与该小区发生切换的目标小区都位于该小区的背面,则该小区的方向角与源小区方向值运算结果超过异常门限,所述位于该小区的背面指不在该小区的覆盖范围内;对该小区继续进行检查,确定该小区的天线是否接反。
优选的,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按如下步骤确定发生切换的目标小区是否在该小区的背面:将所述源小区与所述目标小区连线,所述源小区方向角与连线的夹角称为源小区的夹角,所述目标小区方向角与连线的夹角称为目标小区的夹角;若所述源小区的夹角与所述目标小区的夹角都超过夹角门限,且所述源小区和所述目标小区的距离都超过距离门限,则所述目标小区位于所述源小区的背面。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如果所述源小区的夹角和所述目标小区的夹角中至少有一个大于180度,则按如下公式对大于180度的夹角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夹角=原始夹角-360度。
优选的,所述确定模块包括:统计子模块,用于对每个小区而言,统计该小区作为源小区的异常邻区对占的比例,所述异常邻区对指目标小区位于源小区的背面的切换序列对;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若所述异常邻区对占的比例超过异常邻区比例门限,则确定该小区的天线接反。
优选的,所述确定模块还包括:筛选子模块,用于在所述切换序列对中筛选出按照预定规则能够预先确定天线未接反的小区;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剩余的切换序列对确定出天线接反的小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业务区海量级的呼叫记录数据,根据每次呼叫过程中的切换信令得到切换序列对<源小区,目标小区>,进而根据切换序列对,确定出天线接反的小区。基于业务区海量级的呼叫记录数据进行分析,能够降低判断的不正确性,且不需要采用人工方式进行定位判断,避免了人为因素造成的影响,同样能够提高判断的准确性,同时减少人力物力等相关成本的浪费,进而提高后期网络优化质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天线接反的确定方法的处理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确定发生切换的目标小区是否在该小区的背面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小区与连线夹角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小区与连线连接关系的第一种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小区与连线连接关系的第二种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小区与连线连接关系的第三种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小区与连线连接关系的第四种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小区与连线连接关系的第五种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小区与连线连接关系的第六种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小区与连线连接关系的第七种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小区与连线连接关系的第八种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小区与连线连接关系的第九种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天线接反的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确定模块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确定模块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相关技术中提到的两种判断小区天线接反的方式均有一些弊端,它们均会带来大量的人力成本消耗且准确性不高。第一种方案采用人工定位方式判断天线接反,而且在定位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也会带来一定的不准确性。第二种方案根据路测定位天线接反的小区,采用其它小区的信号强度是否超过主小区的信号强度来确定天线接反的小区。但采用此方案,一般来说,若背向信号过强一般在较近距离表现不出来,当远离基站时可能切换到此小区。该方案也会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接反的确定方法,其处理流程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S102、获取业务区海量级的呼叫记录数据,根据每次呼叫过程中的切换信令得到切换序列对<源小区,目标小区>,源小区为激活集中的小区,目标小区为候选集中的小区;
步骤S104、根据切换序列对,确定出天线接反的小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业务区海量级的呼叫记录数据,根据每次呼叫过程中的切换信令得到切换序列对<源小区,目标小区>,进而根据切换序列对,确定出天线接反的小区。基于业务区海量级的呼叫记录数据进行分析,能够降低判断的不正确性,且不需要采用人工方式进行定位判断,避免了人为因素造成的影响,同样能够提高判断的准确性,同时减少人力物力等相关成本的浪费,进而提高后期网络优化质量。
实施时,切换序列对<源小区,目标小区>中还可以包括其他元素,例如,源小区的切换次数、切换成功率,等等。
如图1所示流程,步骤S104在实施时,根据切换序列对,确定出天线接反的小区,对于每个小区而言,判断的标准是相同的,即,对一个作为源小区的小区而言,若与该小区发生切换的目标小区都位于该小区的背面,则该小区的方向角与源小区方向值运算结果超过异常门限;此时,对该小区继续进行检查,确定该小区的天线是否接反。
可以通过基站信息表的经纬度和方向角判断任两个小区覆盖是否为背向,即发生切换的目标小区是否位于该小区的背面,其中,位于该小区的背面指不在该小区的覆盖范围内,实施时,可以按如图2所示步骤确定发生切换的目标小区是否在该小区的背面:
步骤S202、将源小区与目标小区连线,源小区方向角与连线的夹角称为源小区的夹角,目标小区与连线的夹角称为目标小区的夹角;
步骤S204、若源小区的夹角与目标小区的夹角都超过夹角门限,且源小区方向角和目标小区的距离都超过距离门限,则目标小区位于源小区的背面。
夹角与距离必须同时满足,才能够确定此邻区对是背向覆盖的异常邻区,异常邻区对指目标小区位于源小区的背面的切换序列对,即目标小区(也称为邻区)是位于源小区的背向。在具体实施时,源小区的夹角与目标小区的夹角的夹角门限可能是同一个值,也可能是不同的值,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如果源小区的夹角和目标小区的夹角中至少有一个大于180度,则按如下公式对大于180度的夹角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夹角=原始夹角-360度。
实施时,夹角可能位于连线上方也可能位于连线下方,示意图如图3所示,源小区与连接的夹角称为α,目标小区与连线的夹角称为β,假设连线上方的夹角为正值,连线下的夹角为负值。
对一个作为源小区的小区而言,若与该小区发生切换的目标小区都位于该小区的背面时,对该小区继续进行检查,确定该小区的天线是否接反,可以通过统计该小区作为源小区的异常邻区对占的比例确定:
对每个小区而言,统计该小区作为源小区的异常邻区对占的比例,若异常邻区对占的比例超过异常邻区比例门限,则确定该小区的天线接反。
进一步,在一个实施例中,为降低资源的浪费,减少工作量,可以在切换序列对中筛选出按照预定规则能够预先确定天线未接反的小区,根据剩余的切换序列对确定出天线接反的小区。不需要对所有的切换序列对都进行解析,进而达到降低资源的浪费,减少工作量的目的。
在该实施例中,预定规则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是涉及源小区与连线的夹角达到一定的角度范围,目标小区与连线的夹角达到一定的角度范围,或者其他的条件,本例中选择的一个优选的条件包括:
在一个切换序列对中,目标小区的切换率必须小于切换率门限,切换率=切换成功次数/切换请求次数;目标小区与源小区上报的信号干净纯度Eclo的差值小于Eclo差值门限。
上文提到角度异常门限、夹角门限、异常邻区比例门限、切换率门限等门限值均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可能是10%,也可能是20%,还可能是其他百分比数值,根据用户所需要的工作量及判断的准确性确定,优选的,切换率可以为20%。
基于上文,可以得知,本发明实施例是在考虑到传统模式下由人工检测天线接反或根据路测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信号场强分析,无法确保检测天线接反的正确率的前提下提出的。本发明实施例基于业务区海量级的呼叫记录数据,得到可靠的小区切换列表,通过分析小区之间的距离和角度,进而判断天线是否接反。该方法提高了判断天线接反的准确率,提升了网络优化质量。
实施例一
在现网数据中记录每次网络呼叫过程中切换信令,记录激活集中的小区信息和候选集中的小区信息,取激活集中小区为源小区,候选集中的小区为目标小区,从而可以得到一个切换序列对<源小区,目标小区>。通过分析大量的现网呼叫记录,可以得到大量的邻区对及其出现的次数,以此判断那些小区天线的方向角有异常。
若统计出大部分与某个小区发生的切换小区都在该小区的背面,该小区的方向角很有可能异常。通过基站信息表的经纬度和方向角可以判断任两个小区覆盖是否为背向,首先两个小区连线,连线左边的小区的角度定义为连线和小区的夹角,连线右边的小区的角度定义为小区和连线的夹角。如果两个夹角至少有一个大于180度,那么大于180度的夹角修正后的值参加公式一:
修正后的夹角=原始夹角-360度    (公式一)
在连线上方,则夹角为正值,在连线下方,则夹角为负值,如图3所示。
通过定义距离门限,同号夹角门限,异号夹角门限,异常邻区比例门限来统计天线接反的小区。即判断每个邻区对,包括如下条件
(1)检查源和目标小区的夹角是否都超过夹角门限
(2)检查源和目标小区的距离是否超过距离:
若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即判断此邻区对为背向覆盖的异常邻区。然后统计每个小区作为源小区的异常邻区对占的比例,若超过定义的异常邻区比例门限,即判断此小区的天线接反。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确定天线接反的方法具体描述如下:
步骤A:通过现网数据采集切换序列集中的元素。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有如下2种方法得到海量级的切换数据。
方法一网管性能库切换表中,存储小时颗粒的切换统计信息,统计信息形式为<小时颗粒,源小区标识,目标小区标识,小时内的切换次数>。选择分析范围,,通过查询可以得到一段时间(比如3天)的切换序列集,其中的某一行元素格式如下:
切换序列集元素=<源小区标识,目标小区标识,切换请求次数,切换成功次数>;
此处的切换序列集元素与上文提到的切换序列对的概念相类似,但是相对于切换序列对包含了更多的元素,用户在应用时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
方法二在用户呼叫释放时,基站控制器吐出该呼叫期间的所有测量报告,保存成测量数据文件。选择分析范围的测量数据文件,从切换记录中获得激活集中信号最好的小区为源小区,获取候选集小区为目标小区,统计得到切换序集信息如下表一形式:
表一切换序列集
  源小区标识   切换目标小区标识   切换请求次数   切换成功次数
  CellA   Cell B   60   34
  CellA   Cell C   1000   2
  Cell C   Cell B   10   2
步骤B:筛选切换序列集中的切换序列对。
切换集中的信息是根据一段时间的信息采集上报得到的,不同的切换请求次数得到的切换成功次数是不一样的。以表一为例C小区切换请求1000次,切换成功2次,B小区切换请求10次,切换成功2次,显然B小区在切换序列集中分析天线接反的可能性会更大。另外,在终端发起切换的区域,终端接收到不同小区的导频信号强度相差无几,发生天线接反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基于以上两个因素,需要进行一次切换序列集中元素的筛选,目的是用来排除那些理论上不可能具有天线接反的小区,排除的条件有以下两点,需要同时满足。
待切换小区(即目标小区)的切换率必须小于20%
切换率=切换成功次数/切换请求次数(公式二)
2)待切换小区与源小区上报的EcIo相差不大,满足公式三:
|EcIoTa-EcIoSrc|<ε    (公式三)
以上两点同时满足的序列对,将会被删除出序列集中,及确定小区天线接反的可能性不存在。
步骤C:计算筛选后的序列集元素中源小区和待切换小区夹角
从切换序列集中,取一个切换序列对<源小区(纬度y1Lat,经度x1Long),目标小区(y2Lat,x2Long)>,判断此切换序列对对是否异常,需要得到源和目标夹角,得到夹角的步骤如下:
判断x1Long和x2Long大小,决定两个小区的左右关系。假设源小区在左边,即x1Long<x2Long。
参见图4,计算两个小区连线(从左边到右边)的夹角斜率C,斜率范围为(0,180)。
转换经纬度,使刻度保持一致。
dLonToLatRadio=abs(cos(PI()*y1Lat/HALF_CIRCLE_ANGLE))(公式四)
x1Long=x1Long*dLonToLatRadio    (公式五)
x2Long=x2Long*dLonToLatRadio    (公式六)
通过反正切函数atan得到射线的夹角,范围为(0,360)。
为了计算源夹角即代表源小区方向角的射线和代表连线的直线的夹角,假设射线代表的小区方向角为A,连线角度为C,得到以下8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射线在直线的左上方,如图5及图6所示,夹角计算方法为:C-A+360。
第二种情况:射线在直线的右上方,如图7及图8所示,夹角计算方法为:180-C+A。
第三种情况:射线在直线的右下方,如图9及图10所示,源夹角计算方法为:180+C-A。
第四种情况:射线在直线的左下方,如图11及图12所示,源夹角计算方法为:A-C。
调整夹角,如果夹角大于360度的话,需要修正夹角值,计算方式如公式七所示:
修正后夹角=原始夹角-360度        (公式七)
若射线在直线下方的,源夹角需要*(-1),变为负数。
步骤D:根据源夹角和目标夹角判断天线是否接反
设置单个切换序列对背向判断的夹角门限η,假设判断源夹角为α,目标夹角为β,若满足公式八:
|α|>η且|β|>η                   (公式八)
则此切换序列对中源小区为背向切换。
设置源小区接反的背向切换比重门限ε。假设源小区的全部切换次数为λ,在切换时源小区满足背向切换的次数为μ,若符合公式九:
&mu; &lambda; &GreaterEqual; &epsiv; (公式九)
则判定源小区天线接反,需要进行天馈检查。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天线接反的确定装置,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包括:
获取模块1301,用于获取业务区海量级的呼叫记录数据,根据每次呼叫过程中的切换信令得到切换序列对<源小区,目标小区>,源小区为激活集中的小区,目标小区为候选集中的小区;
确定模块1302,用于根据切换序列对,确定出天线接反的小区。
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模块1302还可以用于对一个作为源小区的小区而言,若与该小区发生切换的目标小区都位于该小区的背面,则该小区的方向角与源小区方向值运算结果超过异常门限,位于该小区的背面指不在该小区的覆盖范围内;对该小区继续进行检查,确定该小区的天线是否接反。
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模块1302还可以用于按如下步骤确定发生切换的目标小区是否在该小区的背面:
将源小区与目标小区连线,源小区方向角与连线的夹角称为源小区的夹角,目标小区方向角与连线的夹角称为目标小区的夹角;
若源小区的夹角与目标小区的夹角都超过夹角门限,且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距离都超过距离门限,则所目标小区位于源小区的背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模块1302还可以用于如果源小区的夹角和目标小区的夹角中至少有一个大于180度,则按如下公式对大于180度的夹角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夹角=原始夹角-360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确定模块1302可以包括:
统计子模块1401,用于对每个小区而言,统计该小区作为源小区的异常邻区对占的比例,异常邻区对指目标小区位于源小区的背面的切换序列对;
第一确定子模块1402,用于若异常邻区对占的比例超过异常邻区比例门限,则确定该小区的天线接反。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确定模块1302还可以包括:
筛选子模块1501,用于在切换序列对中筛选出按照预定规则能够预先确定天线未接反的小区;
第二确定子模块1502,用于根据剩余的切换序列对确定出天线接反的小区。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业务区海量级的呼叫记录数据,根据每次呼叫过程中的切换信令得到切换序列对<源小区,目标小区>,进而根据切换序列对,确定出天线接反的小区。基于业务区海量级的呼叫记录数据进行分析,能够降低判断的不正确性,且不需要采用人工方式进行定位判断,避免了人为因素造成的影响,同样能够提高判断的准确性,同时减少人力物力等相关成本的浪费,进而提高后期网络优化质量。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天线接反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业务区海量级的呼叫记录数据,根据每次呼叫过程中的切换信令得到切换序列对<源小区,目标小区>,所述源小区为激活集中的小区,所述目标小区为候选集中的小区;
根据所述切换序列对,确定出天线接反的小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切换序列对,确定出天线接反的小区,包括:
对一个作为源小区的小区而言,若与该小区发生切换的目标小区都位于该小区的背面,则该小区的方向角与源小区方向值运算结果超过异常门限,所述位于该小区的背面指不在该小区的覆盖范围内;
对该小区继续进行检查,确定该小区的天线是否接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确定发生切换的目标小区是否在该小区的背面:
将所述源小区与所述目标小区连线,所述源小区方向角与连线的夹角称为源小区的夹角,所述目标小区方向角与连线的夹角称为目标小区的夹角;
若所述源小区的夹角与所述目标小区的夹角都超过夹角门限,且所述源小区和所述目标小区的距离都超过距离门限,则所述目标小区位于所述源小区的背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源小区的夹角和所述目标小区的夹角中至少有一个大于180度,则按如下公式对大于180度的夹角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夹角=原始夹角-360度。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该小区继续进行检查,确定该小区的天线是否接反,包括:
对每个小区而言,统计该小区作为源小区的异常邻区对占的比例,所述异常邻区对指目标小区位于源小区的背面的切换序列对;
若所述异常邻区对占的比例超过异常邻区比例门限,则确定该小区的天线接反。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切换序列对,确定出天线接反的小区,还包括:
在所述切换序列对中筛选出按照预定规则能够预先确定天线未接反的小区;
根据剩余的切换序列对确定出天线接反的小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规则包括:
在一个切换序列对中,目标小区的切换率必须小于切换率门限,所述切换率=切换成功次数/切换请求次数;
目标小区与源小区上报的信号干净纯度EcIo的差值小于EcIo差值门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率门限为20%。
9.一种天线接反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业务区海量级的呼叫记录数据,根据每次呼叫过程中的切换信令得到切换序列对<源小区,目标小区>,所述源小区为激活集中的小区,所述目标小区为候选集中的小区;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切换序列对,确定出天线接反的小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对一个作为源小区的小区而言,若与该小区发生切换的目标小区都位于该小区的背面,则该小区的方向角与源小区方向值运算结果超过异常门限,所述位于该小区的背面指不在该小区的覆盖范围内;对该小区继续进行检查,确定该小区的天线是否接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按如下步骤确定发生切换的目标小区是否在该小区的背面:
将所述源小区与所述目标小区连线,所述源小区方向角与连线的夹角称为源小区的夹角,所述目标小区方向角与连线的夹角称为目标小区的夹角;
若所述源小区的夹角与所述目标小区的夹角都超过夹角门限,且所述源小区和所述目标小区的距离都超过距离门限,则所述目标小区位于所述源小区的背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如果所述源小区的夹角和所述目标小区的夹角中至少有一个大于180度,则按如下公式对大于180度的夹角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夹角=原始夹角-360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统计子模块,用于对每个小区而言,统计该小区作为源小区的异常邻区对占的比例,所述异常邻区对指目标小区位于源小区的背面的切换序列对;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若所述异常邻区对占的比例超过异常邻区比例门限,则确定该小区的天线接反。
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还包括:
筛选子模块,用于在所述切换序列对中筛选出按照预定规则能够预先确定天线未接反的小区;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剩余的切换序列对确定出天线接反的小区。
CN201110079988.1A 2011-03-31 2011-03-31 天线接反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640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79988.1A CN102264085B (zh) 2011-03-31 2011-03-31 天线接反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79988.1A CN102264085B (zh) 2011-03-31 2011-03-31 天线接反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64085A true CN102264085A (zh) 2011-11-30
CN102264085B CN102264085B (zh) 2014-08-20

Family

ID=45010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79988.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64085B (zh) 2011-03-31 2011-03-31 天线接反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64085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1128A (zh) * 2012-05-23 2012-10-03 上海电信工程有限公司 基站天馈系统鸳鸯线的排查方法
CN103079228A (zh) * 2012-12-20 2013-05-01 上海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接线方向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3188697A (zh) * 2011-12-29 2013-07-0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识别无线网络天线方位角调反的方法和装置
CN106792741A (zh) * 2016-11-28 2017-05-31 北京市天元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判断基站扇区间天馈接反的方法和系统
CN108124268A (zh) * 2016-11-30 2018-06-05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参数准确性识别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08513312A (zh) * 2017-02-24 2018-09-0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 一种核查天线接反的方法和装置
CN109246724A (zh) * 2017-07-10 2019-01-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天线和工参数据的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788504A (zh) * 2019-02-21 2019-05-2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天线接反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4810367A (zh) * 2022-04-29 2022-07-29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的可变气门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3764A (zh) * 2004-06-23 2005-12-2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检查小区间紧密程度及其自动检查网络问题的方法
CN101505489A (zh) * 2008-12-19 2009-08-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天馈设备接反的小区的方法和装置
CN101964988A (zh) * 2009-07-22 2011-02-0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检测天线接反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3764A (zh) * 2004-06-23 2005-12-2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检查小区间紧密程度及其自动检查网络问题的方法
CN101505489A (zh) * 2008-12-19 2009-08-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天馈设备接反的小区的方法和装置
CN101964988A (zh) * 2009-07-22 2011-02-0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检测天线接反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88697A (zh) * 2011-12-29 2013-07-0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识别无线网络天线方位角调反的方法和装置
CN103188697B (zh) * 2011-12-29 2015-10-0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识别无线网络天线方位角调反的方法和装置
CN102711128A (zh) * 2012-05-23 2012-10-03 上海电信工程有限公司 基站天馈系统鸳鸯线的排查方法
CN103079228A (zh) * 2012-12-20 2013-05-01 上海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接线方向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3079228B (zh) * 2012-12-20 2016-03-02 上海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接线方向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6792741B (zh) * 2016-11-28 2019-09-27 北京市天元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判断基站扇区间天馈接反的方法和系统
CN106792741A (zh) * 2016-11-28 2017-05-31 北京市天元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判断基站扇区间天馈接反的方法和系统
CN108124268A (zh) * 2016-11-30 2018-06-05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参数准确性识别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08124268B (zh) * 2016-11-30 2021-08-06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参数准确性识别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08513312B (zh) * 2017-02-24 2021-09-2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 一种核查天线接反的方法和装置
CN108513312A (zh) * 2017-02-24 2018-09-0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 一种核查天线接反的方法和装置
CN109246724A (zh) * 2017-07-10 2019-01-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天线和工参数据的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246724B (zh) * 2017-07-10 2022-11-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天线和工参数据的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788504A (zh) * 2019-02-21 2019-05-2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天线接反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9788504B (zh) * 2019-02-21 2022-03-1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天线接反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4810367A (zh) * 2022-04-29 2022-07-29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的可变气门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64085B (zh) 2014-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64085A (zh) 天线接反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2811455B (zh) 实现覆盖测量的方法及设备
CN103052095B (zh) 频谱检测方法和系统
US5023900A (en) Cellular radiotelephone diagnostic system
CN101646201B (zh) 一种确定终端位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075902B (zh) 一种确定服务小区的新邻区的方法及装置
CN109257125B (zh) 一种基站天馈接反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2256281B (zh) 一种确定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漏配邻区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1790189A (zh) 一种移动台定位的方法
CN101001471A (zh) 一种邻区优化处理方法及其系统
CN109302714A (zh) 基于用户数据实现基站位置研判及越区覆盖识别的方法
CN107105443A (zh) 一种异系统邻区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6714189B (zh) 一种小区过覆盖的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02026266A (zh) 一种定位辅助信息搜集的方法及系统
CN103200579B (zh) 一种测量上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955090A (zh) 一种小区干扰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2932816A (zh) 一种异系统互操作无线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3037398A (zh) 确定上行链路路损以及提供接收点相关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US20100317354A1 (en) Frequency planning for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079228B (zh) 一种天线接线方向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6998563B (zh) 一种基于网络性能的室分系统预警方法及装置
CN101674599A (zh) 边界漫游小区的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CN105163321B (zh) 一种数据流量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5828342B (zh) 一种确认邻区关系的方法及装置
CN105208582A (zh) Lte网络中基于栅格干扰的信号优化的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130

Assignee: SHENZHEN ZTE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Assignor: ZTE Corporation

Contract record no.: 2015440020319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ntenna inverse connection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of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0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51123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0

Termination date: 202003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