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59901A - 一种分级结构氧化铝及其催化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级结构氧化铝及其催化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59901A
CN102259901A CN2011101346662A CN201110134666A CN102259901A CN 102259901 A CN102259901 A CN 102259901A CN 2011101346662 A CN2011101346662 A CN 2011101346662A CN 201110134666 A CN201110134666 A CN 201110134666A CN 102259901 A CN102259901 A CN 1022599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erarchy
alumina
catalyzer
alumina load
aluminum ox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3466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59901B (zh
Inventor
李平
刘瑞丹
汤睿
熊婷
徐悦
周兴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 20111013466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599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599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599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599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5990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级结构氧化铝负载催化剂及其应用。所述的分级结构氧化铝负载催化剂由分级结构氧化铝载体和催化剂活性组分构成;所述分级结构氧化铝负载催化剂中分级结构氧化铝载体与催化剂活性组分的重量比为2000∶1-2∶1。

Description

一种分级结构氧化铝及其催化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制造和化工应用领域,具体涉及分级结构氧化铝负载催化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分级结构的材料由于具有纳米尺度的粒子初级结构和微米尺度的颗粒整体结构,使得材料在保持原有的纳米特性外,还具备结构有序、性能可控等优点,并克服了纳米材料回收困难的缺点,因此近年来,研究和制备分级结构材料尤其是分级结构金属氧化物的热情越来越高,这些材料在吸附、催化、能源、环境、医药和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氧化铝材料具有发达的孔道结构、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被广泛用作催化剂载体和吸附材料。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具有特定形貌的氧化铝也相继被成功开发。特定形貌氧化铝具有独特的孔道结构和表面性质,显示出比普通氧化铝更加优越的吸附和催化性能。分级结构氧化铝是一类由纳米氧化铝粒子规则堆积形成的具有微米尺度的粉末颗粒材料,能够将粉末氧化铝的一般性能和纳米尺度的特殊性能结合起来,因此,人们对分级结构氧化铝的制备较为关注,并已合成出多种结构形状。如Kuang等【J.Mater.Chem.,2003,13:660-662】利用模板法制备出了分级结构氧化铝纳米管;Zhang等【J.Phys.Chem.C.,2008,112:16764-16768】采用微波辅助溶剂热法合成了分级结构球状氧化铝;Cai等【J.Mater.Chem.,2010,20:4587-4594】采用水热法合成出了分级结构纺锤状氧化铝并研究了其吸附性能。汤睿等【无机化学学报,2011,27:251-258】采用溶剂热过程制备出了分级结构花状氧化铝,比表面积高达283m2/g。中国专利200710043985.6公开了一种分级多孔氧化铝纳米绝热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生物模板合成技术,可对氧化铝纳米材料的晶粒大小、微观组织结构进行有效调控。
然而,目前有关将分级结构氧化铝作为载体制备催化剂并应用于反应过程的报道很少,特别是应用于丙烯中氢选择性催化氧化反应的还未见报道。将丙烯气体中存在的氢通过高温下选择性催化氧化的方式除去,这是目前丙烷脱氢制丙烯工艺流程的一部分。催化剂一般用普通氧化铝作为载体,但由于存在严重的内扩散影响,催化剂选择性不高,寿命很短。
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提供一种具有高效催化能力的分级结构氧化铝负载催化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分级结构氧化铝负载催化剂。
本发明还要提供分级结构氧化铝负载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分级结构氧化铝负载催化剂,所述的分级结构氧化铝负载催化剂由分级结构氧化铝载体和催化剂活性组分构成;所述分级结构氧化铝负载催化剂中分级结构氧化铝载体与催化剂活性组分的重量比为2000∶1-2∶1;较佳地,分级结构氧化铝载体与催化剂活性组分的重量比为1000∶1-10∶1。
在上述分级结构氧化铝负载催化剂中,所述的催化剂活性组分选自下述的一种或一种以上:Pt系金属、其它过渡金属及其氧化物、p区金属及其氧化物、或碱金属氧化物。
在上述分级结构氧化铝负载催化剂中,所述的分级结构氧化铝载体由厚度为纳米的叶片堆积成的微米级簇状物,呈花状结构,N2吸脱附等温线呈H3型,比表面积为100-350m2/g,晶相为γ型,粉末堆积密度为0.01-0.10g/cm3
在另一优选例中,本发明提供的分级结构氧化铝载体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如图1所示。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本发明提供的分级结构氧化铝负载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步骤:将活性组分沉积在分级结构氧化铝载体表面上。
较佳地,所述的方法包括步骤:
(1)将催化剂活性组分前驱体和水混合得到含有所述前驱体的溶液;
(2)将步骤(1)得到的含有所述前驱体的溶液滴加到分级结构氧化铝上,使氧化铝完全润湿,得到样品;和
(3)使步骤(2)得到的样品干燥脱水后在高温炉中进行煅烧,冷却后得到如上所述的本发明提供的分级结构氧化铝负载催化剂。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的催化剂活性组分前驱体选自易溶的金属卤化物、或金属硝酸盐。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本发明提供的分级结构氧化铝负载催化剂的用途,用于丙烯中氢的选择性催化氧化过程。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丙烯中氢选择性氧化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步骤:在装填有如上所述的本发明提供的分级结构氧化铝负载催化剂的固定床反应器中,在丙烯∶氢气∶氧气摩尔含量为1-10%∶1-10%∶0.5-5%,余量气体为氮气的条件下进行催化氧化反应。
据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高效催化能力的分级结构氧化铝负载催化剂。
附图说明
图1是分级结构氧化铝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2是普通氧化铝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3是分级结构氧化铝与普通氧化铝的N2吸脱附等温线。
具体实施方式
发明人在关于分级结构材料的研究中发现,一种分级结构氧化铝负载催化剂是一种新型的功能化和结构化催化剂,具有催化性能稳定、反应选择性高的特点,尤其适用于内扩散严重的催化反应,可延长催化剂寿命。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级结构氧化铝负载催化剂,所述的催化剂由分级结构氧化铝载体和催化剂活性组分组成,催化剂中分级结构氧化铝载体与催化剂活性组分的重量比为2000∶1-2∶1;较佳地为1000∶1-10∶1。
分级结构氧化铝载体是有厚度为纳米的叶片堆积成的微米级簇状物,呈花状结构,N2吸脱附等温线呈H3型,比表面积为100-350m2/g,晶相为γ型,粉末堆积密度为0.01-0.10g/cm3。催化剂活性组分例如但不限于Pt系金属、其它过渡金属及其氧化物、p区金属及其氧化物、碱金属氧化物。
本发明的分级结构氧化铝其表面积大,晶相为γ型,根据本领域熟知的常识,这种氧化铝可以用作催化剂的载体。
本发明的分级结构氧化铝和也可以作为催化剂的载体的普通氧化铝最大的区别是微观结构。微观结构的表征最常用和直观的方法就是电镜观察,图1和2表明两者有显著的区别。材料的孔结构,包括孔性质、比表面积等实际上是由其微观结构决定的。附图3显示了本发明提供的分级结构氧化铝与也可以作为催化剂的载体的普通氧化铝的N2吸脱附等温线,两者分别呈H3和H2型,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分级结构氧化铝孔结构具有开放狭缝结构(由薄片堆积形成),而普通氧化铝是半封闭的墨水瓶结构(由颗粒不规则团聚形成),这与电镜观察到的情况是吻合的。
针对普通氧化铝载体微观结构不易控制,孔口狭小闭塞,不利于反应物扩散,造成所负载催化剂性能稳定性较差、选择性不高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类以分级结构氧化铝为载体的负载型催化剂,可应用于各类以氧化铝为载体的催化反应体系,特别适用于丙烯中氢的选择性催化氧化反应。
定义
如本发明所用,“分级结构氧化铝”或“分级结构氧化铝载体”可以互换使用,都是指一类由纳米氧化铝粒子规则堆积形成的具有微米尺度的粉末颗粒材料。较佳地,所述分级结构氧化铝由厚度为纳米的叶片堆积成的微米级簇状物,呈花状结构(其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见附图1),N2吸脱附等温线呈H3型(见附图3),具开放性孔结构,比表面积为100-350m2/g,晶相为γ型,粉末堆积密度为0.01-0.10g/cm3,可以采用文献【汤睿等,无机化学学报,2011,27:251-258】报道的方法合成。
如本发明所用,“N2吸脱附等温线”是指用N2作为吸附气体,在N2沸点温度(77K)下,氧化铝上N2吸脱附量与N2相对压力(P/P0,N2压力与N2饱和蒸汽压之比)之间的关系曲线。可利用,例如美国麦克仪器公司生产的ASAP-2010型物理吸附仪来测定。N2吸脱附等温线的形状通常按照国际纯化学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规定的类型来区分,不同的类型代表不同的孔结构,例如H3型表示由薄片堆积形成的开放狭缝结构,H2型表示由颗粒不规则团聚形成的半封闭的墨水瓶结构【K.S.W.Sing等,Pure & Appl.Chem,1985,Vol 57,No.4,pp.603-619】。
氧化铝的比表面积是根据N2吸脱附等温线数据,按照开尔文方程计算得到的。
如本发明所用,氧化铝的“晶相为γ型”,是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例如,日本理学电机株式会社的D/Max2550-VB/PC型衍射仪测定得到的,图谱曲线符合国际粉末衍射标准联合会(JCPDS)规定的晶相为γ型的氧化铝的标准图谱。
如本发明所用,“粉末堆积密度”是指以氧化铝粉末颗粒堆积时的体积为基准计算得到的密度。
如本发明所用,“分级结构氧化铝负载”是指以分级结构氧化铝载体作为基材,并在其表面附着其它物质的情形。
如本发明所用,“分级结构氧化铝负载催化剂”是指将催化剂活性组分沉积在分级结构氧化铝载体表面上,由分级结构氧化铝载体与催化剂活性组分构成的物质。可以使用任何本领域中以氧化铝为载体的催化反应的催化剂活性组分,优选可用于丙烯中氢的选择性催化氧化过程的催化剂活性组分,例如但不限于Pt系金属、其它过渡金属及其氧化物、p区金属及其氧化物、碱金属氧化物。
如本文所用,“过渡金属”指元素周期表中d区和ds区元素,其中包括以稳定的金属态存在的Pt系金属,和同时存在着金属态和氧化态的其他过渡金属,例如Ni、Zn、Cu、Fe等。
所述的活性组分的沉积,可采用本领域熟知的方法,例如但不限于浸渍法制备。制备步骤如下:
(1)将催化剂活性组分前驱体,例如固体氯铂酸,在室温下和水混合,进行搅拌,至前驱体完全溶解,配成一定浓度的前驱体溶液;
(2)将步骤(1)得到的前驱体溶液滴加到分级结构氧化铝上,使氧化铝完全润湿,得到样品;
(3)将步骤(2)得到的样品放入烘箱中干燥脱水,一定时间后转移至高温炉中进行煅烧。冷却后即得到负载有活性组分,例如Pt,的分级结构氧化铝催化剂。分级结构氧化铝载体与催化剂活性组分的重量比为2000∶1-2∶1。
所述的丙烯中氢的选择性催化氧化过程,是指在装填有固体催化剂的固定床反应器中,在400-800℃下,气体空速为10000-30000ml/(gcat·h),丙烯∶氢气∶氧气摩尔含量为1-10%∶1-10%∶0.5-5%,余为氮气条件下发生的化学反应过程。定义:
Figure BDA0000063110900000061
Figure BDA0000063110900000062
Figure BDA0000063110900000063
氢氧化选择性越高,表明催化剂性能越好;氢氧化选择性随时间下降越少,表明催化剂稳定性越好。
本发明提到的上述特征,或实施例提到的特征可以任意组合。本案说明书所揭示的所有特征可与任何组合物形式并用,说明书中所揭示的各个特征,可以任何可提供相同、均等或相似目的的替代性特征取代。因此除有特别说明,所揭示的特征仅为均等或相似特征的一般性例子。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在于:
1、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是以分级结构氧化铝为载体的,具备分级结构材料的型貌特征,能够同时发挥普通氧化铝的一般载体作用和纳米氧化铝的特殊载体作用。因而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化催化剂。
2、本发明提供的以分级结构氧化铝为载体的负载型催化剂,孔道结构开放,而且微观结构规则、可控性强,其负载所形成的催化剂具有催化性能稳定、反应选择性高的特点,尤其适用于内扩散严重的催化反应,可消除内扩散影响,减少结焦,延长催化剂寿命。
3、本发明提供的以分级结构氧化铝为载体的负载型催化剂,制备过程简单,成本低。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除非另外说明,否则所有的百分数、比率、比例、或份数按重量计。
本发明中的重量体积百分比中的单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例如是指在100毫升的溶液中溶质的重量。
除非另行定义,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与科学用语与本领域熟练人员所熟悉的意义相同。此外,任何与所记载内容相似或均等的方法及材料皆可应用于本发明方法中。文中所述的较佳实施方法与材料仅作示范之用。
实施例1
称取固体氯铂酸(H2PtCl6·6H2O)1g,置于烧杯中,在室温下加入去离子水940g,搅拌混合至固体全部溶解,配成Pt重量含量为0.04%的氯铂酸溶液。取分级结构氧化铝样品1g,分级结构氧化铝的比表面积为230m2/g,晶相为γ型,粉末堆积密度为0.056g/cm3,将上述溶液4.5ml滴加到样品中,室温下放置2h,然后放入120℃烘箱中,保持10h,使样品干燥。再转移至500℃高温炉中,空气氛下保持4h。冷却后即得到Pt重量含量为0.18%的分级结构氧化铝催化剂。
将催化剂样品1g装入固定床反应器中,通入丙烯、氢气、氧气和氮气摩尔含量分别为2%、2%、1%和95%的混合气,气体空速为20000ml/(gcat·h),升温至500℃。0.5h后测定反应器出口气体组成。计算氢氧化选择性,为4.68。10h后的氢氧化选择性变化为4.59,比原来下降了1.9%。
实施例2
称取固体硝酸镍(Ni(NO3)2·6H2O)1g,置于烧杯中,在室温下加入去离子水80g,搅拌混合至固体全部溶解,配成Ni重量含量为0.25%的硝酸镍溶液。取分级结构氧化铝样品1g,分级结构氧化铝的比表面积为230m2/g,晶相为γ型,粉末堆积密度为0.056g/cm3,将上述溶液4.5ml滴加到样品中,室温下放置2h,然后放入120℃烘箱中,保持10h,使样品干燥。再转移至500℃高温炉中,空气氛下保持4h。冷却后即得到Ni重量含量为1.12%的分级结构氧化铝催化剂。
将催化剂样品1g装入固定床反应器中,通入丙烯、氢气、氧气和氮气摩尔含量分别为2%、2%、1%和95%的混合气,气体空速为20000ml/(gcat·h),升温至600℃。0.5h后测定反应器出口气体组成。计算氢氧化选择性,为3.79。10h后的氢氧化选择性下降为3.61,比原来下降了4.7%。
实施例3
称取固体氯铂酸(H2PtCl6·6H2O)1g和固体氯化锡(SnCl6·2H2O)2g,置于烧杯中,在室温下加入去离子水940g,搅拌混合至固体全部溶解,配成Pt和Sn重量含量分别为0.04%和0.07%的混合溶液。取分级结构氧化铝样品1g,分级结构氧化铝的比表面积为230m2/g,晶相为γ型,粉末堆积密度为0.056g/cm3,将上述溶液4.5ml滴加到样品中,室温下放置2h,然后放入120℃烘箱中,保持10h,使样品干燥。再转移至500℃高温炉中,空气氛下保持4h。冷却后即得到Pt和Sn重量含量分别为0.18%和0.32%的分级结构氧化铝催化剂。
将催化剂样品1g装入固定床反应器中,通入丙烯、氢气、氧气和氮气摩尔含量分别为4%、4%、2%和90%的混合气,气体空速为30000ml/(gcat·h),升温至500℃。0.5h后测定反应器出口气体组成。计算氢氧化选择性,为5.37。10h后的氢氧化选择性未变化。
实施例4
称取固体氯化锌(ZnCl2)1g,置于烧杯中,在室温下加入去离子水25.6g,搅拌混合至固体全部溶解,配成Zn重量含量为1.80%的氯化锌溶液。取分级结构氧化铝样品1,分级结构氧化铝的比表面积为230m2/g,晶相为γ型,粉末堆积密度为0.056g/cm3,将上述溶液4.5ml滴加到样品中,室温下放置2h,然后放入120℃烘箱中,保持10h,使样品干燥。再转移至500℃高温炉中,空气氛下保持4h。冷却后即得到ZnO重量含量为10.08%的分级结构氧化铝催化剂。
将催化剂样品1g装入固定床反应器中,通入丙烯、氢气、氧气和氮气摩尔含量分别为5%、5%、2.5%和87.5%的混合气,气体空速为10000ml/(gcat·h),升温至600℃。0.5h后测定反应器出口气体组成。计算氢氧化选择性,为1.26。10h后的氢氧化选择性未变化。
实施例5
称取固体氯化锂(LiCl·H2O)1g,置于烧杯中,在室温下加入去离子水289g,搅拌混合至固体全部溶解,配成Li重量含量为0.04%的氯化锂溶液。取分级结构氧化铝样品1g,分级结构氧化铝的比表面积为230m2/g,晶相为γ型,粉末堆积密度为0.056g/cm3,将上述溶液4.5ml滴加到样品中,室温下放置2h,然后放入120℃烘箱中,保持10h,使样品干燥。再转移至500℃高温炉中,空气氛下保持4h。冷却后即得到Li重量含量为0.18%的分级结构氧化铝催化剂,备用。
称取固体氯铂酸(H2PtCl6·6H2O)1g和固体氯化锡(SnCl6·2H2O)2g,置于烧杯中,在室温下加入去离子水940g,搅拌混合至固体全部溶解,配成Pt和Sn重量含量分别为0.04%和0.07%的混合溶液。取上述负载有Li的分级结构氧化铝催化剂样品1g,将上述混合溶液4.5ml滴加到样品中,室温下放置2h,然后放入120℃烘箱中,保持10h,使样品干燥。再转移至500℃高温炉中,空气氛下保持4h。冷却后即得到Pt、Sn和Li重量含量分别为0.18%、0.32%和0.18%的分级结构氧化铝催化剂。
将最后得到的催化剂样品1g装入固定床反应器中,通入丙烯、氢气、氧气和氮气摩尔含量分别为4%、4%、2%和90%的混合气,气体空速为30000ml/(gcat·h),升温至500℃。0.5h后测定反应器出口气体组成。计算氢氧化选择性,为6.49。10h后的氢氧化选择性未变化。
对比例1:以普通氧化铝为载体制备催化剂,与实施例5对比
称取固体氯化锂(LiCl·H2O)1g,置于烧杯中,在室温下加入去离子水58g,搅拌混合至固体全部溶解,配成Li重量含量为0.2%的氯化锂溶液。取普通氧化铝样品5g,普通氧化铝的比表面积为230m2/g,晶相为γ型,粉末堆积密度为0.766g/cm3,购自上海沸石分子筛有限公司,其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如附图2所示。将上述溶液4.5ml滴加到样品中,室温下放置2h,然后放入120℃烘箱中,保持10h,使样品干燥。再转移至500℃高温炉中,空气氛下保持4h。冷却后即得到Li重量含量为0.18%的普通氧化铝催化剂,备用。
称取固体氯铂酸(H2PtCl6·6H2O)1g和固体氯化锡(SnCl6·2H2O)2.1g,置于烧杯中,在室温下加入去离子水188g,搅拌混合至固体全部溶解,配成Pt和Sn重量含量分别为0.2%和0.35%的混合溶液。取上述负载有Li的普通氧化铝催化剂样品5g,将上述混合溶液4.5ml滴加到样品中,室温下放置2h,然后放入120℃烘箱中,保持10h,使样品干燥。再转移至500℃高温炉中,空气氛下保持4h。冷却后即得到Pt、Sn和Li重量含量分别为0.18%、0.32%和0.18%的普通氧化铝催化剂。
将最后得到的催化剂样品1g装入固定床反应器中,通入丙烯、氢气、氧气和氮气摩尔含量分别为4%、4%、2%和90%的混合气,气体空速为30000ml/(gcat·h),升温至500℃。0.5h后测定反应器出口气体组成。计算氢氧化选择性,为4.07。10h后的氢氧化选择性变化为3.73,比原来下降了8.4%
对比例2:以普通氧化铝为载体制备催化剂,与实施例4对比
称取固体氯化锌(ZnCl2)1g,置于烧杯中,在室温下加入去离子水4.2g,搅拌混合至固体全部溶解,配成Zn重量含量为9.20%的氯化锌溶液。取普通氧化铝样品5g,普通氧化铝的比表面积为230m2/g,晶相为γ型,粉末堆积密度为0.766g/cm3,购自上海沸石分子筛有限公司。将上述溶液4.5ml滴加到样品中,室温下放置2h,然后放入120℃烘箱中,保持10h,使样品干燥。再转移至500℃高温炉中,空气氛下保持4h。冷却后即得到ZnO重量含量为10.30%的普通氧化铝催化剂。
将催化剂样品1g装入固定床反应器中,通入丙烯、氢气、氧气和氮气摩尔含量分别为5%、5%、2.5%和87.5%的混合气,气体空速为10000ml/(gcat·h),升温至600℃。0.5h后测定反应器出口气体组成。计算氢氧化选择性,为0.86。10h后的氢氧化选择性变化为0.80,比原来下降了7.0%。
对比例3:分级结构氧化铝负载催化剂用于十氢萘脱氢反应,与中国专利(200910051015.X)中实施例6对比
在带有回流冷凝管的500ml不锈钢反应器中,加入100g液体十氢萘原料和20g分级结构氧化铝负载Pt催化剂,催化剂采用浸渍法制备,Pt与分级结构的重量比例为1∶30。加热反应器至180℃,控制反应压力为1.5atm,反应过程中没有氢气从反应器中释放出来,反应进行1h后停止,十氢萘总转化率为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实质技术内容范围,本发明的实质技术内容是广义地定义于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中,任何他人完成的技术实体或方法,若是与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所定义的完全相同,也或是一种等效的变更,均将被视为涵盖于该权利要求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分级结构氧化铝负载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级结构氧化铝负载催化剂由分级结构氧化铝载体和催化剂活性组分构成;所述分级结构氧化铝负载催化剂中分级结构氧化铝载体与催化剂活性组分的重量比为2000∶1-2∶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级结构氧化铝负载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级结构氧化铝负载催化剂中分级结构氧化铝载体与催化剂活性组分的重量比为1000∶1-10∶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级结构氧化铝负载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活性组分选自下述的一种或一种以上:Pt系金属、其它过渡金属及其氧化物、p区金属及其氧化物、或碱金属氧化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级结构氧化铝负载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级结构氧化铝载体由厚度为纳米的叶片堆积成的微米级簇状物,呈花状结构,N2吸脱附等温线呈H3型,比表面积为100-350m2/g,晶相为γ型,粉末堆积密度为0.01-0.10g/cm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级结构氧化铝负载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级结构氧化铝载体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如图1所示。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分级结构氧化铝负载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步骤:将活性组分沉积在分级结构氧化铝载体表面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步骤:
(1)将催化剂活性组分前驱体和水混合得到含有所述前驱体的溶液;
(2)将步骤(1)得到的含有所述前驱体的溶液滴加到分级结构氧化铝上,使氧化铝完全润湿,得到样品;
(3)使步骤(2)得到的样品干燥脱水后在高温炉中进行煅烧,冷却后得到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分级结构氧化铝负载催化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活性组分前驱体选自易溶的金属卤化物、或金属硝酸盐。
9.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分级结构氧化铝负载催化剂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丙烯中氢的选择性催化氧化过程。
10.一种丙烯中氢选择性氧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步骤:
在装填有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分级结构氧化铝负载催化剂的固定床反应器中,在丙烯∶氢气∶氧气摩尔含量为1-10%∶1-10%∶0.5-5%,余量气体为氮气的条件下进行催化氧化反应。
CN 201110134666 2011-05-23 2011-05-23 一种分级结构氧化铝及其催化应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599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134666 CN102259901B (zh) 2011-05-23 2011-05-23 一种分级结构氧化铝及其催化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134666 CN102259901B (zh) 2011-05-23 2011-05-23 一种分级结构氧化铝及其催化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59901A true CN102259901A (zh) 2011-11-30
CN102259901B CN102259901B (zh) 2013-05-22

Family

ID=45006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13466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59901B (zh) 2011-05-23 2011-05-23 一种分级结构氧化铝及其催化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59901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8236A (zh) * 2012-05-10 2012-10-10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叶片具有取向的分级结构活性氧化铝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56178A (zh) * 2013-10-22 2015-04-2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晶γ-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CN107497499A (zh) * 2017-08-23 2017-12-22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整体式簇状氧化铝负载催化剂及其应用
CN114073945A (zh) * 2020-08-21 2022-02-2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氧化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06163A (zh) * 2002-12-06 2004-06-23 石油大学(北京) 氧化铝载体和利用该载体得到的加氢催化剂
US20080045766A1 (en) * 2004-02-28 2008-02-21 Markus Schubert Supported Catalyst Comprising Delta- Or Theta-Modified Aluminium Oxide Support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06163A (zh) * 2002-12-06 2004-06-23 石油大学(北京) 氧化铝载体和利用该载体得到的加氢催化剂
US20080045766A1 (en) * 2004-02-28 2008-02-21 Markus Schubert Supported Catalyst Comprising Delta- Or Theta-Modified Aluminium Oxide Supports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ournal of Catalysis》 20091231 Agustín Martínez et al. Nanofibrous gamma-Al2O3 as support for Co-based Fischer-Tropsch catalysts: Pondering the relevance of diffusional and dispersion effects on catalytic performance 292-305 1-8 第263卷, *
AGUSTÍN MARTÍNEZ ET AL.: "Nanofibrous γ-Al2O3 as support for Co-based Fischer–Tropsch catalysts: Pondering the relevance of diffusional and dispersion effects on catalytic performance", 《JOURNAL OF CATALYSIS》 *
吴省 等: "PtSnLi/Al2O3催化剂在丙烷脱氢过程中的氢气选择氧化性能",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8236A (zh) * 2012-05-10 2012-10-10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叶片具有取向的分级结构活性氧化铝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18236B (zh) * 2012-05-10 2014-08-27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叶片具有取向的分级结构活性氧化铝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56178A (zh) * 2013-10-22 2015-04-2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晶γ-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CN104556178B (zh) * 2013-10-22 2016-03-3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晶γ-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CN107497499A (zh) * 2017-08-23 2017-12-22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整体式簇状氧化铝负载催化剂及其应用
CN107497499B (zh) * 2017-08-23 2020-05-05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整体式簇状氧化铝负载催化剂及其应用
CN114073945A (zh) * 2020-08-21 2022-02-2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氧化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073945B (zh) * 2020-08-21 2023-05-2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氧化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59901B (zh) 2013-05-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iu et al. Design of Ni-ZrO2@ SiO2 catalyst with ultra-high sintering and coking resistance for dry reforming of methane to prepare syngas
Cuo et al. Monolithic Mn/Ce-based catalyst of fibrous ceramic membrane for complete oxidation of benzene
Junke et al. Characterization and analysis of carbon deposited during the dry reforming of methane over Ni/La2O3/Al2O3 catalysts
Li et al. Yolk–satellite–shell structured Ni–yolk@ Ni@ SiO2 nanocomposite: superb catalyst toward methane CO2 reforming reaction
Xu et al. Catalytic behavior of carbon supported Ni–B, Co–B and Co–Ni–B in hydrogen generation by hydrolysis of KBH4
Zhou et al. Bubble template synthesis of Sn 2 Nb 2 O 7 hollow spheres for enhanced visible-light-driven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production
Gu et al. One-pot synthesis of supported Ni@ Al2O3 catalysts with uniform small-sized Ni for hydrogen generation via ammonia decomposition
CN110368931A (zh) 一种共价有机框架材料衍生碳骨架负载金属单原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risafulli et al. Hydrogen production through NaBH4 hydrolysis over supported Ru catalysts: An insight on the effect of the support and the ruthenium precursor
WO2015106634A1 (zh) 一种金属相载体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8355668B (zh) 一种甲烷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iao et al. Hydrogen production in microreactor using porous SiC ceramic with a pore-in-por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as catalyst support
Huang et al. Synthesis of a highly active and stable nickel‐embedded alumina catalyst for methane dry reforming: on the confinement effects of alumina shells for nickel nanoparticles
CN105381812B (zh) 一种制备具有介孔结构的复合半导体材料的方法
Sun et al. Magnesium supported on nickel nanobelts for hydrogen storage: coupling nanosizing and catalysis
CN102259901B (zh) 一种分级结构氧化铝及其催化应用
CN113600200A (zh) 抗积碳甲烷干气重整Ni基碱土金属改性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Harshini et al. Catalytic steam reforming of propane over Ni/LaAlO 3 catalysts: influence of preparation methods and OSC on activity and stability
Lendzion-Bieluń et al. The effect of aluminium oxide on the reduction of cobalt oxide and thermostabillity of cobalt and cobalt oxide
Sun et al. Yolk-shell structured Pt-CeO2@ Ni-SiO2 as an efficient catalyst for enhanced 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ethanol steam reforming
Xi et al. Effect of Ni and SAPO-34 co-additive on enhancing hydrogen storage performance of MgH2
Xu et al. Mesostructured CeO 2 as an effective catalyst for styrene synthesis by oxidative dehydrogenation of ethylbenzene
Hu et al. Improvement in hydrogen storage performance of Mg by mechanical grinding with molten salt etching Ti3C2Clx
Wells et al. Mesoporous silica-encaged ultrafine ceria–nickel hydroxide nanocatalysts for solar thermochemical dry methane reforming
Pet’Kov et al. Development and synthesis of bulk and membrane catalysts based on framework phosphates and molybdat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522

Termination date: 202105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