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55733A - 接口转换装置及数据传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接口转换装置及数据传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55733A
CN102255733A CN2011102186463A CN201110218646A CN102255733A CN 102255733 A CN102255733 A CN 102255733A CN 2011102186463 A CN2011102186463 A CN 2011102186463A CN 201110218646 A CN201110218646 A CN 201110218646A CN 102255733 A CN102255733 A CN 1022557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data
ethernet
dvb
as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1864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之乐
张�林
熊怡因
王兴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CCURATE VIDEO INFO-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CCURATE VIDEO INFO-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CCURATE VIDEO INFO-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CCURATE VIDEO INFO-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21864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55733A/zh
Publication of CN1022557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557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口转换装置及数据传输系统,其中,本发明的接口转换装置包括,以太网接口与DVB-ASI接口;第一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以太网接口接入的数据封装为符合DVB-ASI接口传输的数据后送入所述DVB-ASI接口输出;第二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DVB-ASI接口接入的数据封装为符合以太网接口传输的数据后送入所述以太网接口输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基于所述接口转换装置,实现具有以太网接口的第一设备和具有以太网接口的第二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本发明基于对以太网络数据和广播网络数据的结构的改变,进而实现以太网络数据在广播网络和以太网络之间转换的目的。

Description

接口转换装置及数据传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接口转换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接口转换装置及数据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网络已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人们可以借助诸如电脑、手机、PDA等网络设备浏览网页、与朋友聊天、看视频等。然而,受限于基础网络的铺设现状,很多地区虽然能被广播网络覆盖,但却没有设置以太网络,这就导致诸多广播网路用户难以或者当某一以太网络出现故障时,该路段的以太网络因中断而无法传输数据等。如何解决以太网与广播网之间数据转换的问题,以达到在以太网无法覆盖的区域,以太网络数据仍能够利用广播网络的线路予以传输的目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口转换装置,以便以太网络数据能在广播网络和以太网络之间转换。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系统,以便经所述接口转换装置转换的以太网络数据能在广播网络中传输。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接口转换装置,包括:以太网接口与DVB-ASI接口;第一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以太网接口获取的数据封装为符合DVB-ASI接口传输的数据后送入所述DVB-ASI接口输出;第二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DVB-ASI接口获取的数据封装为符合以太网接口传输的数据后送入所述以太网接口输出。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换单元与第二转换单元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来实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其包括:具有以太网接口的第一设备和具有以太网接口的第二设备;还包括所述接口转换装置,其中一个接口转换装置所包括的以太网接口连接所述第一设备的以太网接口、其所包括的DVB-ASI接口连接另一个接口转换装置包括的DVB-ASI接口,另一个接口转换装置包括的以太网接口连接所述第二设备的以太网接口,以实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优选地,所述第一设备包括:具有以太网接口的用户设备。
优选地,所述第二设备包括:具有以太网接口的网络交换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可实现广播网络的线路来传输以太网络数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接口转换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数据传输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发明的接口转换装置1包括:以太网接口11、DVB-ASI接口12、第一转换单元13和第二转换单元14。
所述以太网络接口11用于与以太网中的网络设备连接,以便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以太网络数据或者将以太网络数据输出至所述网络设备。其中,所述网络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设备、FPGA、DSP、嵌入式设备、路由器、交换机等。所述以太网络接口11与所述网络设备通过光纤或双绞线连接等。所述以太网络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符合诸如UDP,TCP,HTTP,TELNET,ICMP,IGMP,ARP等以太网通信协议的数据等。
所述DVB-ASI接口12用于与具有DVB-ASI接口的装置连接,以便接收来自所述装置的广播网络数据或将广播网络数据输出至所述装置。其中,所述DVB-ASI接口12与所述装置通过同轴电缆等连接。
所述第一转换单元13用于将所述以太网接口11接入的数据封装为符合DVB-ASI接口传输的数据后送入所述DVB-ASI接口12输出。所述符合DVB-ASI接口传输的数据包括TS流数据,其中,所述TS流数据包括4个字节的报头部分和184个字节的净荷部分。所述第一转换单元13将所述以太网接口11接入的符合诸如UDP,TCP,HTTP,TELNET,ICMP,IGMP,或ARP等以太网通信协议的数据封装为符合DVB-ASI接口传输数据,其封装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直接将所述以太网接口11接入的数据添加报头以符合DVB-ASI接口传输数据、将多帧所述以太网接口11接入的数据整合为一个符合DVB-ASI接口传输数据、将一帧所述以太网接口11接入的数据拆分为多个符合DVB-ASI接口传输数据等等。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转换单元还包括:第一接入缓冲区(未予图示)及第一输出缓冲区(未予图示)。其中,所述第一接入缓冲区用于暂存所述以太网接口接入的数据;所述第一输出缓冲区用于暂存已封装为符合DVB-ASI接口传输且待送入所述DVB-ASI接口的数据。
例如,当所述以太网接口11为诸如带宽为100Mbps的高速以太网接口,则所述以太网接口11接入的数据先送入所述第一接入缓冲区缓存,随后再由第一转换单元进行数据封装后送入第一输出缓冲区,最后由第一输出缓冲区送入所述DVB-ASI接口12以便输出。
所述第二转换单元14用于将所述DVB-ASI接口12接入的数据封装为符合以太网接口传输的数据后送入所述以太网接口11输出。其中,所述DVB-ASI接口12获取的数据包括TS流数据,其将所述DVB-ASI接口12接入的数据封装为符合以太网接口传输的数据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基于TS流数据的报头信息将所述DVB-ASI接口12接入的数据直接封装为符合诸如UDP,TCP,HTTP,TELNET,ICMP,IGMP,或ARP等以太网通信协议的以太网接口传输的数据等。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二转换单元14还包括第二接入缓冲区(未予图示)及第二输出缓冲区(未予图示),其中,所述第二接入缓冲区用于暂存所述DVB-ASI接口接入的数据;所述第二输出缓冲区用于暂存已封装为符合以太网接口传输且待送入所述以太网接口的数据。
所述接口转换装置1的工作过程如下:
当所述以太网接口11接入以太网络数据时,所述第一转换单元13按照TS流数据的封装规范,将所述以太网络数据予以封装,并将封装后的TS流数据送入所述DVB-ASI接口12以输出;当所述DVB-ASI接口14接入广播网络数据时,所述第二转换单元14按照以太网络数据的封装规范,将所述TS流数据中的有效净荷部分封装成符合以太网接口的以太网络数据,并将所述以太网络数据送入以太网接口11以输出。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换单元与第二转换单元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来实现各自数据封装的过程。
图2为本发明的数据传输系统200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数据传输系统200包括:具有以太网接口的第一设备100和具有以太网接口的第二设备101;以及接口转换装置201与202。其中,接口转换装置201所包括的以太网接口连接所述第一设备100的以太网接口、其所包括的DVB-ASI接口连接接口转换装置202包括的DVB-ASI接口,接口转换装置202包括的以太网接口连接所述第二设备101的以太网接口,以实现第一设备100与第二设备101之间的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接口转换装置201与202已在前述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予以详述,在此不再重述。所述第一设备100和所述第二设备101包括但不限于:1)具有以太网接口的用户设备;2)具有以太网接口的网络交换机。其中,所述具有以太网接口的用户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设备、FPGA、DSP、嵌入式设备等。所述具有以太网接口的网络交换机包括但不限于:普通双绞线交换机,光纤交换机等。其中,所述接口转换装置201所包括的以太网接口连接所述第一设备100的以太网接口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1)光纤连接;2)双绞线连接等。所述接口转换装置201所包括的DVB-ASI接口连接接口转换装置202包括的DVB-ASI接口的连接方式包括同轴电缆连接等。所述接口转换装置202包括的以太网接口连接所述第二设备101的以太网接口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1)光纤连接;2)双绞线连接等。
由此,基于所述接口转换装置201与202,可使得具有以太网接口的第一设备100和所述第二设备101通过广播网络的线路来传输数据,而非必须采用以太网络来传输数据。
所述数据传输系统200的工作过程如下:
所述第一设备100将以太网络数据A传送至第二设备101的过程为:所述第一设备100通过其所包含的以太网接口将以太网数据A发传送输出至所述接口转换电路201的以太网接口,所述接口转换电路201包含的第一转换单元按照TS流数据的封装格式,将所述以太网络数据A封装成符合TS流数据长度的TS流数据B后,送入所述接口转换电路201所包括的DVB-ASI接口,经过广播网络传输后,所述TS流数据B送入接口转换电路202所包括的DVB-ASI接口,所述接口转换电路202的第二转换电路基于接收到的所述TS流数据B的报头信息,将所述TS流数据B恢复为所述以太网络数据A,再将所述以太网络数据A通过所述接口转换电路202所包含的以太网接口传送至第二设备101的以太网接口端。
所述第二设备101将以太网络数据传输至所述第一设备100的过程为:所述第二设备101通过其所包含的以太网接口将以太网数据A’发传送输出至所述接口转换电路202的以太网接口,所述接口转换电路202包含的第一转换单元按照TS流数据的封装格式,将所述以太网络数据A’封装成符合TS流数据长度的TS流数据B’后,送入所述接口转换电路202所包括的DVB-ASI接口,经过广播网络的线路传输后,所述TS流数据B’送入接口转换电路201所包括的DVB-ASI接口,所述接口转换电路201的第二转换电路基于接收到的所述TS流数据B’的报头信息,将所述TS流数据B’恢复为所述以太网络数据A’,再将所述以太网络数据A’通过所述接口转换电路201所包含的以太网接口传送至第一设备100的以太网接口端。
由此,基于所述接口转换装置201与202,可使得具有以太网接口的第一设备100和所述第二设备101通过广播网络来传输数据,而非采用以太网络来传输数据。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接口转换装置通过对数据的重新封装,可使DVB-ASI接口与以太网网口相互兼容,保证了使用任何以太网通信协议的数据都能经DVB-ASI接口网络传输,进而实现了以太网络数据在以太网和广播网之间传输;此外,基于在两个具有以太网接口的设备之间分别设置的至少两个接口转换装置,可实现利用广播网络的线路传输以太网络数据的功效,如此,方便用户利用广播网的线路进行聊天等网络活动;还有,基于接口转换装置包含的第一接入缓冲区、第一输出缓冲区、第二接入缓冲区及第二输出缓冲区等,可有效保证了利用DVB-ASI接口接入以太网时仍有100Mbps的带宽。
上述实施例仅列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改。因此,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权利要求书所列。

Claims (7)

1.一种接口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以太网接口与DVB-ASI接口;
第一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以太网接口接入的数据封装为符合DVB-ASI接口传输的数据后送入所述DVB-ASI接口输出;
第二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DVB-ASI接口接入的数据封装为符合以太网接口传输的数据后送入所述以太网接口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换单元还包括:
第一接入缓冲区,用于暂存所述以太网接口接入的数据;
第一输出缓冲区,用于暂存已封装为符合DVB-ASI接口传输且待送入所述DVB-ASI接口的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换单元还包括:
第二接入缓冲区,用于暂存所述DVB-ASI接口接入的数据;
第二输出缓冲区,用于暂存已封装为符合以太网接口传输且待送入所述以太网接口的数据。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接口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换单元与第二转换单元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来实现。
5.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以太网接口的第一设备和具有以太网接口的第二设备;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接口转换装置,其中一个接口转换装置所包括的以太网接口连接所述第一设备的以太网接口、其所包括的DVB-ASI接口连接另一个接口转换装置包括的DVB-ASI接口,所述另一个接口转换装置包括的以太网接口连接所述第二设备的以太网接口,以实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包括:具有以太网接口的用户设备。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包括:具有以太网接口的网络交换机。
CN2011102186463A 2011-08-01 2011-08-01 接口转换装置及数据传输系统 Pending CN1022557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186463A CN102255733A (zh) 2011-08-01 2011-08-01 接口转换装置及数据传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186463A CN102255733A (zh) 2011-08-01 2011-08-01 接口转换装置及数据传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55733A true CN102255733A (zh) 2011-11-23

Family

ID=44982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186463A Pending CN102255733A (zh) 2011-08-01 2011-08-01 接口转换装置及数据传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5573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21948A (zh) * 2017-09-25 2018-01-23 深圳市紫光同创电子有限公司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及其指令解码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2699A (zh) * 2006-12-14 2008-06-18 北京东方广视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以太网mac帧的分片合包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2699A (zh) * 2006-12-14 2008-06-18 北京东方广视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以太网mac帧的分片合包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21948A (zh) * 2017-09-25 2018-01-23 深圳市紫光同创电子有限公司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及其指令解码方法
CN107621948B (zh) * 2017-09-25 2021-04-13 深圳市紫光同创电子有限公司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及其指令解码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458373B1 (ko) 이기종 프로토콜과 멀티미디어 데이터의 통합처리 방법 및장치
CN107302806B (zh) 一种多模基站共享传输线路的方法和多模基站
CN103929681B (zh) 一种提升低速网络中rtp视频流处理效率的方法
MX2010012889A (es) Metodo para proporcionar transicion ininterrumpida entre redes siguiendo diferentes protocolos.
CN103619080B (zh) 一种低成本单网口lte路由设备及控制方法
CN101778244B (zh) 一种无线视频会议系统及加入普通语音用户的方法
WO2008020401A3 (en) Decoupled connections
CN202285423U (zh) 智能机顶盒
EP2178230A1 (en)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f dual mode devices for data over cable applications
CN105451272A (zh) 数据交互方法、基带处理单元、射频拉远单元及中继单元
CN102821318B (zh) 数字电视机顶盒
CN109729444B (zh) Onu设备,pon-can总线架构,机器人系统
CN102255733A (zh) 接口转换装置及数据传输系统
CN103347252A (zh) 多媒体集群通信系统、通信终端和交换中心
CN102420745A (zh) 一种3g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CN203590476U (zh) 一种低成本单网口lte路由设备
CN101553047A (zh) Roip无线电台传输终端设备及传输方法
CN101442487A (zh) 一种实现数据转发的装置及系统
CN204578681U (zh) 基于多模式通信的远程指挥系统
CN202395920U (zh) 电视机机顶盒
CN103327132B (zh) 基于tdma体制无线通信系统的ip传输适配方法
CN102457426B (zh) 一种汇聚型EoPDH网桥设备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CN201805444U (zh) 应用于电力载波通讯的家庭网关
EP2124387B1 (en) Distribution of broadband multimedia streams in WiFi connections
CN204539485U (zh) 一种分布式基站设备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