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34203A - 一种庭院跷板式有机垃圾堆肥处理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庭院跷板式有机垃圾堆肥处理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34203A
CN102234203A CN2010101652856A CN201010165285A CN102234203A CN 102234203 A CN102234203 A CN 102234203A CN 2010101652856 A CN2010101652856 A CN 2010101652856A CN 201010165285 A CN201010165285 A CN 201010165285A CN 102234203 A CN102234203 A CN 1022342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esaw
fermentation
organic waste
opening
secondary fermen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6528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34203B (zh
Inventor
席江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01016528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342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342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342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342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3420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0Fertilizers of biological origin, e.g. guano or fertilizers made from animal corps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庭院跷板式有机垃圾堆肥装置,其中:初次发酵仓上部设有进料口,两侧面开有通风口,底部为开口并设有抽拉板,抽拉板上开设有排液孔;二次发酵仓为一桶状体,其底部为圆弧状,底部的一侧面上开设有出料口和通风口;初次发酵仓固定在跷跷板中部的上面,二次发酵仓固定在跷跷板中部的下面;跷跷板与初次发酵仓固底部开口处对应地设有开口,初次发酵仓通过跷跷板的开口与二次发酵仓相连通。本发明利用跷跷板使用过程中上下起伏可以实现发酵仓内物料的往复翻拌,达到通风、物料松散、混匀的效果,当初次发酵结束后,初次发酵仓物料出料抽板打开,物料将进入二次发酵仓进行二次发酵,最终可实现生活垃圾、园林垃圾等有机物快速发酵为家用有机肥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庭院跷板式有机垃圾堆肥处理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和研究领域,是一种涉及固废生物发酵的反应器,具体说是一种可以利用庭院跷跷板进行翻拌的有机垃圾堆肥装置。
背景技术
堆肥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活动将垃圾中的易腐有机物质分解,转变为富含有机质和含有一定量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有机质肥料,使垃圾转变成一种资源在农业和园林绿化方面得到使用,因其符合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所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堆肥工艺方面反应器的设计一直是本领域的研究热点,使用设计科学、合理的堆肥反应器不但可以为堆肥科学研究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也是保障堆肥实际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
我国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城市垃圾问题日益突出,城市垃圾的堆肥化处理技术逐渐引起有关政府部门的重视。但在关注城市垃圾同时,我们忽视了农村庭院垃圾这一巨大的污染源。目前我国农村庭院垃圾绝大部分被倾倒入水体或路边。垃圾直接倾倒会造成严重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垃圾堆上苍蝇乱飞,臭气钻鼻,垃圾中的有害物质,会随着雨水一道,渗入土壤,最后汇入地下水中,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由于缺少适合的处理方式与设施,农村庭院垃圾一直得不到有效的处理。
近几年来,在欧美发达国家在庭院垃圾处理领域有较为先进的处理方式。以美国为例,由于禁止庭院垃圾填埋处置条例的实施,庭院垃圾堆肥处理厂发展很快,1996年全国庭院垃圾堆肥处理场达到3400座。另外,一些像earth machine家用庭院垃圾处理装置也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的推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来看研制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操作简单易行的庭院有机垃圾堆肥处理装置是解决庭院垃圾污染的一条出路。因此本发明旨在将堆肥发酵工艺与庭院功能与景观特点相结合,设计一种易于操作、易于推广、零运行成本的多功能有机垃圾堆肥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庭院跷板式有机垃圾堆肥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庭院跷板式有机垃圾堆肥装置,主要由初次发酵仓、跷跷板和二次发酵仓构成;其中:
初次发酵仓上部设有进料口,两侧面开有通风口,底部为开口并设有抽拉板,抽拉板上开设有排液孔;
二次发酵仓为一桶状体,其底部为圆弧状,底部的一侧面上开设有出料口和通风口;
初次发酵仓固定在跷跷板中部的上面,二次发酵仓固定在跷跷板中部的下面;
跷跷板与初次发酵仓固底部开口处对应地开设有开口,初次发酵仓通过跷跷板的开口与二次发酵仓相连通。
所述的庭院跷板式有机垃圾堆肥装置,其中初次发酵仓和二次发酵仓的通风口为条形通风口。
所述的庭院跷板式有机垃圾堆肥装置,其中跷跷板为一平板,在跷跷板的两端各安装有一扶手。
本发明提供的利用上述庭院跷板式有机垃圾堆肥装置进行堆肥处理的方法,将可用来堆肥的有机废物通过初次发酵仓的进料口倒入初次发酵仓,在使用跷跷板运动时,跷跷板上下起伏带动初次发酵仓上下摆动,实现发酵仓内物料的翻拌通风;初次发酵仓内有机废物产生的渗滤液通过排液孔进入二次发酵仓;
当初次发酵结束后,将初次发酵仓底部的抽拉板打开,将初次发酵的物料放入二次发酵仓进行静态二次发酵。
所述的方法,其中可用来堆肥的有机废物是指家庭生活中产生的生活垃圾。
所述的方法,其中静态二次发酵完成后,将二次发酵仓的出料口打开,取出腐熟的有机肥料。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融入庭院景观的家庭有机垃圾的堆肥装置,该装置将家用健身、休闲的跷跷板与堆肥反应仓相结合,利用跷跷板的上下起伏为发酵仓内物料提供翻拌动力,进而可实现生活垃圾、园林垃圾等有机物快速发酵与腐熟,达到利用家庭产生生活有机废物资源化生产家用有机肥料的目的,同时也实现了庭院美观与休闲、健身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庭院跷板式有机垃圾堆肥装置。
图2为利用本发明的庭院跷板式有机垃圾堆肥装置进行初次发酵的温度变化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是本发明的庭院跷板式有机垃圾堆肥装置的整体设计示意图。该装置有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分别为初次发酵仓,跷跷板和二次发酵仓,各个组成部分的具体结构设计如下:
初次发酵仓上部设有进料口1,其两侧面开有五道条形通风口4,每道通风口长10cm,宽1cm,初次发酵仓固定在跷跷板的中部,初次发酵仓底部开口并设有抽拉板7,抽拉板7上设有渗滤液出口6,初次发酵仓通过跷跷板与二次发酵仓8相通;跷跷板5为一平板设计,在其两端可以各安装一个运动时可以扶持的扶手3。
二次发酵仓8的底部10设计为圆弧状,有利于跷跷板5上下起伏。
二次发酵仓设有出料口9与通风口4,通风口4规格与上述初次发酵仓的通风口相同,为前后左右对称分布于二次发酵仓,每侧五道。
本装置可以放置在庭院或者花园中,家庭生活中产生的生活垃圾,园林垃圾等可以用来堆肥的有机废物可通过上部进料口随时倒入初次发酵仓,在使用跷跷板运动时,跷跷板上下起伏带动初次发酵仓上下摆动,进而可以实现发酵仓内物料的翻拌通风,当初次发酵结束后,将初次发酵仓底部的抽拉板打开,将物料放入底座式二次发酵仓进行静态二次发酵,静态发酵完成后,将二次发酵仓的出料口打开,取出腐熟的有机肥料,此肥料可以用于家庭花园或者草地的施肥。
实施例1
混拌好的物料从初次发酵仓2的进料口1投入,在初次发酵仓2里进行初次发酵,发酵过程中将产生少量渗滤液,渗滤液从抽拉板7的排液孔6逐渐排放至二次发酵仓8中,这部分渗滤液可以为二次发酵补充适当的水分,物料在初次发酵仓发酵周期为20-25天,初次发酵仓上设计的通风口会通过自然通风的方式实现物料生物发酵的气体交换,当跷板运动时候,初次发酵仓内物料会做往复均匀的移动,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实现物料微环境的氧气补充,并且减少由于物料发酵带来的压实情况,加快物料初次发酵进程。在初次发酵过程中进行5-10次跷动,每次5-10min即可保证发酵效果。
初次发酵结束时,物料通过抽拉板7导入二次发酵仓8,在二次发酵仓8里进行二次发酵,二次发酵过程物料也会在跷板运动的过程中为发酵提供必要的条件,二次发酵一般在40天左右结束。发酵结束后物料出料仓9排出。排出物料为棕黑色、类似于土壤状肥料,略带土壤气味。可以用于庭院绿化等土壤理化性质改良用途。
实施例2
这个例子选用将家庭产生最多的餐厨垃圾与植物垃圾作为主要堆肥原料。首先利用家用的台秤称出餐厨垃圾20-25kg,植物垃圾15-20kg,植物垃圾用小铡刀进行简单粉碎,两种垃圾组分如下(根据不同来源样品数据可能会有所差异,大致碳氮比浮动不大):
餐厨垃圾,有机碳含量46.79%;全氮含量,2.60%;
植物垃圾:有机碳含量48.24%,全氮含量1.2%。
这种经过混合的庭院垃圾送入初次发酵仓5后进行生物发酵,一般温度经过2-4天升温到60℃,并保持5-8天,经过20-25天的初次发酵,温度逐渐降低至环境温度(初次发酵的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因此可以用物料初次发酵的温度大体判断发酵是否结束。
根据实验,初次发酵过程中跷动的次数并不影响物料最后的腐熟,但是合理的翘动翻拌能够更好的实现物料的匀质与快速发酵,一般夏季可以多跷动,冬季少跷动为宜,这与物料的产量与人们的户外活动时间相吻合,因此本发明将堆肥与休闲、健身相互融合。初次发酵结束后物料进入二次发酵仓8经过30-50天发酵,堆肥物料基本腐熟,腐殖质含量达到80-90C/g.kg,含水率28-32%。

Claims (8)

1.一种庭院跷板式有机垃圾堆肥装置,主要由初次发酵仓、跷跷板和二次发酵仓构成;其中:
初次发酵仓上部设有进料口,两侧面开有通风口,底部为开口并设有抽拉板,抽拉板上开设有排液孔;
二次发酵仓为一桶状体,其底部为圆弧状,底部的一侧面上开设有出料口和通风口;
初次发酵仓固定在跷跷板中部的上面,二次发酵仓固定在跷跷板中部的下面;
跷跷板与初次发酵仓固底部开口处对应地设有开口,初次发酵仓通过跷跷板的开口与二次发酵仓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庭院跷板式有机垃圾堆肥装置,其中,初次发酵仓和二次发酵仓的通风口为条形通风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庭院跷板式有机垃圾堆肥装置,其中,跷跷板为一平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庭院跷板式有机垃圾堆肥装置,其中,跷跷板的两端各安装有一扶手。
5.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庭院跷板式有机垃圾堆肥装置进行堆肥处理的方法,将可用来堆肥的有机废物通过初次发酵仓的进料口倒入初次发酵仓,在使用跷跷板运动时,跷跷板上下起伏带动初次发酵仓上下摆动,实现初次发酵仓内有机废物的翻拌通风;
当初次发酵结束后,将初次发酵仓底部的抽拉板打开,将初次发酵的有机废物放入二次发酵仓进行静态二次发酵。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可用来堆肥的有机废物是指家庭生活中产生的生活垃圾。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初次发酵仓内有机废物产生的渗滤液通过排液孔进入二次发酵仓。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静态二次发酵完成后,将二次发酵仓的出料口打开,取出腐熟的有机肥料。
CN2010101652856A 2010-05-07 2010-05-07 一种庭院跷板式有机垃圾堆肥处理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342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652856A CN102234203B (zh) 2010-05-07 2010-05-07 一种庭院跷板式有机垃圾堆肥处理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652856A CN102234203B (zh) 2010-05-07 2010-05-07 一种庭院跷板式有机垃圾堆肥处理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34203A true CN102234203A (zh) 2011-11-09
CN102234203B CN102234203B (zh) 2013-08-14

Family

ID=44885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6528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34203B (zh) 2010-05-07 2010-05-07 一种庭院跷板式有机垃圾堆肥处理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3420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72214A (zh) * 2014-06-23 2014-10-01 南通惠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堆肥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39302Y (zh) * 2003-06-25 2004-09-08 林利坤 厨馀处理机结构
US20050186669A1 (en) * 2004-02-20 2005-08-25 Cesco Bioengineering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and culturing cells
CN101289337A (zh) * 2008-06-03 2008-10-22 浙江大学 一种垃圾发酵专用装置及垃圾发酵法
CN201169575Y (zh) * 2008-01-22 2008-12-24 罗勇堂 一种发酵桶
CN101618978A (zh) * 2009-08-03 2010-01-06 沈阳师范大学 污泥好氧机械堆肥方法及动态滚筒堆肥装置
CN201737858U (zh) * 2010-05-07 2011-02-09 席江山 一种庭院跷板式有机垃圾堆肥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39302Y (zh) * 2003-06-25 2004-09-08 林利坤 厨馀处理机结构
US20050186669A1 (en) * 2004-02-20 2005-08-25 Cesco Bioengineering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and culturing cells
CN201169575Y (zh) * 2008-01-22 2008-12-24 罗勇堂 一种发酵桶
CN101289337A (zh) * 2008-06-03 2008-10-22 浙江大学 一种垃圾发酵专用装置及垃圾发酵法
CN101618978A (zh) * 2009-08-03 2010-01-06 沈阳师范大学 污泥好氧机械堆肥方法及动态滚筒堆肥装置
CN201737858U (zh) * 2010-05-07 2011-02-09 席江山 一种庭院跷板式有机垃圾堆肥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72214A (zh) * 2014-06-23 2014-10-01 南通惠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堆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34203B (zh) 2013-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92690A (zh) 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泥堆肥处置方法
CN102441555B (zh) 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利用及处理方法
CN103242069A (zh) 一种污泥资源化利用方法
CN104928323A (zh) 一种生活垃圾生物处理方法
CN107282601B (zh) 地埋式生活垃圾减量资源一体化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103787699B (zh) 一种村镇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与处理装置
CN201737858U (zh) 一种庭院跷板式有机垃圾堆肥装置
CN103265343A (zh) 一种利用生物技术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
CN102019287A (zh) 移动式车载园林垃圾太阳能生物处理器
CN202754908U (zh) 餐厨垃圾的移动分布式处理装置
CN102234203B (zh) 一种庭院跷板式有机垃圾堆肥处理方法和装置
CN205088148U (zh) 一种自动抛翻式堆肥发酵塔
CN104788135B (zh)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生产有机土工艺系统
CN101412033B (zh) 填埋场甲烷减排的垃圾生物覆盖土材料制备方法及系统
CN102746033A (zh) 餐厨垃圾的移动分布式处理方法与装置
CN102319719A (zh) 一种村镇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理方法
CN201102817Y (zh) 移动式分料机
Ramdzan et al. Implementation of food waste composting in Malaysia
CN210683632U (zh) 一种利用厌氧沼渣生产固体有机肥的生产系统
CN102407232B (zh) 一种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循环利用方法
CN110105094A (zh) 有机生活垃圾生物菌发酵方法
CN114933493B (zh) 一种超高温污泥堆肥专用构筑物及使用方法
CN103382488A (zh) 一种秸秆和可降解垃圾制取沼气的方法
CN213060584U (zh) 一种乡镇区域有机污染物综合处理系统
CN110624939B (zh) 一种农村生活垃圾可堆腐物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14

Termination date: 201905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