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24698B - 用于在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传送控制信息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传送控制信息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24698B
CN102224698B CN200980146858.6A CN200980146858A CN102224698B CN 102224698 B CN102224698 B CN 102224698B CN 200980146858 A CN200980146858 A CN 200980146858A CN 102224698 B CN102224698 B CN 1022246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cch
information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cq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4685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24698A (zh
Inventor
权英现
卢珉锡
郑载薰
韩承希
郭眞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2246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246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246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2469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7Scheduling of signalling, e.g. occurrence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04L1/0004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applied to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8Forma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7Rate matching
    • H04L1/0068Rate matching by punctu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64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together with payload signals; piggyba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71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together with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7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在使用多个上行链路载波的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通过终端传送控制信息的方法。用于传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包括:对分配给第一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第一控制信息和分配给第二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第二控制信息进行多路复用;以及经由分配给多个上行链路载波中的一个的上行链路信道来传送多路复用的第一和第二控制信息。在这里,第一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和第二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被分别地分配给不同的上行链路载波。

Description

用于在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传送控制信息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移动通信系统,更具体地,涉及用于传送控制信息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由于UE(用户设备)可以在进行通信的过程期间移动,所以业务信道环境可以在时间上变化。因为不同的通信方案可以适合于每个业务信道环境,BS(基站)需要去确定特定的通信方案,并且按照时间推移在控制信道上将确定的通信方案用信号通知给UE。UE可以在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上将供BS去确定特定的通信方案所需的控制信息传送给BS。
当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被同时地传送的时候,BS可以没有任何限制地使用所有资源传送它们,因为其可以提供足够的传输功率。另一方面,当UE将同时传送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的时候,传输信号的波形可能遭遇不希望有的失真,因为UE具有有限的传输功率,并且可能不具有好的功率放大器特征。特别地,在3GPP LTE(第三代项目合作长期演进)系统中,UE以DFT-S-OFDM(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正交频分多路复用)传送时域调制信号以保持单载波属性,从而用于优化UE的功率。尽管存在在CM(立方体度量)或者PAPR(峰均功率比)方面显著的减小的优点,DFT-S-OFDM方案具有传输信号仅仅在连续频带中传送的缺点。这对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的同时传输施加约束。因此,当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被同时地分配给UE的时候,该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被设计使得要在控制信道上传送的信号被重新安置给业务信道。
借助于以上所述的信道结构,单载波属性可以得以保持,但是,事实上,信号覆盖范围减小,而不是被扩展或者保持。例如,在存在设计用于ACK/NACK(肯定应答/否定应答)传输的控制信道的情况下,如果传输信号要在上行链路业务信道上传送,则ACK/NACK比特被以传统的技术映射到上行链路解调基准信号周围的OFDM符号。因此,供UE传输ACK/NACK信号可用的功率被降低或者低于可以在单个子帧中积累的最大能量的一半。因此,供CM降低采用的技术仅仅降低控制信道的链路覆盖范围。另外,由在控制信道的信息和业务信道的信息之间的混合所引起的问题影响了协议的健壮性(robustness)。
当UE未能从BS接收,例如,调度许可的命令时,常规方法按照控制信道类型而提出不安全的解决方案,并且导致不清楚。例如,当UE传送调度请求(SR),或者其与CQI(信道质量信息)一起传送适用于当前信道的RI(秩指示符)的时候,BS没有察觉到该传输,并且因此执行盲检测。但是,协议相关的问题可能仍然出现。本发明涉及用于产生信号,同时改正这样的错误的技术。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被设计来解决传统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在无线移动通信中降低传输差错率和提高容量的方法。
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一种在使用多个上行链路载波的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在UE处传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包括:对分配给第一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第一控制信息与分配给第二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第二控制信息进行多路复用,以及在分配给多个上行链路载波中的一个的上行链路信道上传送多路复用的第一和第二控制信息。第一和第二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可以分配给不同的上行链路载波。或者第一和第二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可以分配给相同的上行链路载波。
UE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SC-FDMA信号或者群集的SC-FDMA(clustered SC-FDMA)。
该上行链路信道可以是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多路复用可以包括按照对应于比特流的长度的调制阶数来调制比特流,该比特流是通过顺序地安排表示第一控制信息的一个或多个比特以及表示第二控制信息的一个或多个比特而产生的。
如果比特流是2比特,调制阶数可以是QPSK,如果比特流是3比特,调制阶数可以是8PSK,并且如果比特流是4比特,调制阶数可以是16QAM。
如果第一控制信息需要比第二控制信息更低的传播差错率,则第一控制信息可以被映射到在比特流中对于传播差错健壮(robust)的比特。
对于传播差错健壮的比特可以是比特流的MSB(最高有效位)。
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可以被分成多个子集,并且每个子集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SC-FDMA符号。在多个子集之中,第一控制信息可以被映射到第一子集,并且第二控制信息可以被映射到第二子集。
如果第一控制信息需要比第二控制信息更低的差错率,则相比第二子集,更多的导频被分配给第一子集。
第一和第二控制信息中的每个可以包括ACK、NACK、SR和CQI中的至少一个。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中,一种在使用SC-FDMA的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在UE处传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包括:在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和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上同时地传送控制信息。
该控制信息可以是ACK或者NACK。
该控制信息可以是CQI。
该控制信息可以是RI。
该控制信息可以是下行链路载波测量。该测量可以是CSI RS(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测量,或者DM RS(解调基准信号)测量。
该控制信息可以是邻近小区测量。该测量可以是DM RS测量的CSI RS测量。
该控制信息可以是邻近小区定时测量。该定时测量可以是来自位置RS、同步信道、CSI RS、DM RS等等的测量。
CQI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信息。
第一信息可以仅仅在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上传送,并且第二信息可以仅仅在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上传送。
第一信息可以是PMI(预编码矩阵索引),并且第二信息可以是宽带CQI。
第一信息可以是宽带CQI,并且第二信息可以是德耳塔(delta)CQI。
第一信息可以是CQI或者PMI,并且第二信息可以是RI(秩信息)。
第一信息可以是RI,并且第二信息可以是CQI或者PMI。
第一信息可以是对于服务小区的反馈,并且第二信息可以是对于合作小区的反馈。
第一信息可以是对于第一载波的反馈,并且第二信息可以是对于第二载波的反馈。
有益效果
按照本发明的无线移动通信方法,传输差错率可以减小,并且可以提高容量。
附图说明
图1举例说明当PUC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与PUS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一起使用时的示例性资源分配。
图2举例说明当使用四个下行链路载波和两个上行链路载波时的示例性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
图3是举例说明涉及用于描述本发明的用于在PUCCH上传送消息的常规处理结构的图。
图4举例说明按照本发明实施例配置用于传送多个消息的OFDM(正交频分多路复用)符号子集的例子。
图5是举例说明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使用多个上行链路载波的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在UE(用户设备)处传送控制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举例说明按照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在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在UE处传送控制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所附附图详细地进行介绍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下面将参考所附附图给出详细说明,其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而不是用于显示按照本发明可以实现的唯一的实施例。以下的描述包括为了对本发明提供彻底的了解的特定的细节。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无需这样特定的细节也可以实践本发明。例如,虽然以下的描述集中于特定的术语进行,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所述特定的术语。即使特定的术语被以适当的术语替换,它们也可以具有相同的含义。在整个本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将用于指代相同的或者类似的部分。
贯穿本说明书,当某个部分被称为“包括”特定的单元的时候,除非另作说明,其意指该部分不排除它们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的单元。
如在此处阐述的本发明的技术可以用于各种各样的无线通信系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提供各种各样的通信服务,诸如语音和分组数据服务的无线通信系统。BS(基站)通常指的是与UE(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固定站,并且可与节点B、BTS(基站收发信机系统)或者接入点互换地使用。MS(移动站)是固定或者可移动的,其也可以称为UE、UT(用户终端)、SS(用户站)或者无线设备。
图1举例说明当PUC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与PUS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一起使用时的示例性资源分配。
在图1中,示出了一组上行链路载波,载波X、载波Y和载波Z。沿着时间轴安排的每个方框,例如,每个附图标记101和102表示在时域中的时隙。两个时隙形成一个子帧。也就是说,图1的虚线的区域109表示在时域中的一个子帧。PUCCH 103(PUCCH A1)和PUCCH108(PUCCH A2)形成一个PUCCH,PUCCH 105(PUCCH B1)和PUCCH106(PUCCH B2)形成另一个PUCCH,并且PUSCH 104(PUSCH C1)和PUSCH 107(PUSCH C2)形成PUSCH。PUSCH C1在频率域中与PUSCHC2间隔,其导致频率分集效应。相同的事情也适用于PUCCH。也就是说,分集效应可以经由在用于一个信道的时隙之间的跳频来实现。如在图1中举例说明的资源分配适用于单个载波和多个载波两个情形。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的并行使用可以发生在多个载波上。
虽然本发明主要集中于3GPP LTE的PUCCH和PUSCH来进行描述,但是除了3GPP LTE系统之外,本发明还可以适用于在业务信道上传送控制信息的任何系统。本发明还适用于其中一个或多个PUCCH和一个或多个PUSCH可用的载波聚合环境。载波聚合指的是在多个上行链路载波和一个或多个下行链路载波之间的聚合,或者在多个下行链路载波和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载波之间的聚合。
图2举例说明当使用四个下行链路载波201至204和两个上行链路载波205和206时的示例性载波聚合。在这个例子中,每个上行链路载波被与两个下行链路载波聚合。更具体地说,第一和第二下行链路载波201和202被与第一上行链路205聚合,并且第三和第四下行链路载波203和204被与第二上行链路载波206聚合。也就是说,下行链路信号可以使用第一上行链路载波205在第一或者第二下行链路载波201或者202上传送给UE,并且下行链路信号可以使用第二上行链路载波206在第三或者第四下行链路载波203或者204上传送给UE。
最好是,控制信道传输方案被设计为使得通过优先级来满足其通常可以确保的QoS(服务质量)。通常,该控制信道传输方案被设计为使得控制信道具有非常低的差错概率,例如,在0.001至0.01的范围内。另一方面,业务信道的差错概率被设置为达到10至20%,以提高系统吞吐量。实际上,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实现最好的系统吞吐量。考虑到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的差错概率需求之间100倍或更多倍的差异,在业务信道上控制信号的简单传输并未确保系统的信号覆盖和QoS需求。另外,高的差错概率可在系统操作所需的协议方面导致差错。为了避开这个问题,需要用于适当地在每个PUCCH和PUSCH组合上,例如,在3GPP LTE系统,尤其是,LTE-A系统中传送数据和/或控制信息的方法。
作为遵循LTE版本8的UE,当PUCCH和PUSCH被同时地在相同的载波上分配的时候,UE在PUSCH上传送PUCCH的信息。在系统该方面上,PUCCH资源被浪费。在LTE-A系统中,PUCCH可以用于别的用途。特别地,由于被期望要在分配给特定的UE的PUCCH资源中递送的信息实际上在PUSCH上传送,则PUCCH资源未被使用。这些未使用的PUCCH资源可以分配给另一个UE。本发明提供了当PUCCH和PUSCH同时地分配给UE的时候,用于允许UE使用所分配的PUCCH和PUSCH两者的方法。当PUCCH或者PUSCH独立地分配给特定的UE时,该方法也是可适用的。
现在给出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用于在上行链路上传送ACK/NACK信号的方法的描述。
这个实施例以以下的假设为基准,即,当UE被期望从BS接收下行链路业务(数据或者命令),并且将用于接收的下行链路业务的PUCCH ACK/NACK传送给BS时,UE被另外分配给PUSCH资源以用于业务传输。ACK是在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从第二设备传送到第一设备,以表示从第一设备成功接收信号的反馈信号。NACK是从第二设备传送到第一设备,以表示从第一设备信号接收失败的反馈信号。
当UE成功地从BS接收到命令时,协议没有不清楚,因为由BS期望的PUSCH传输格式与由UE传送的PUSCH的传输格式是相同的。但是,如果UE未能解码来自BS的PDCCH上的下行链路分配信息,则UE没有用于将ACK/NACK信号传送给BS的理由。因此,由BS期望的PUSCH传输格式不同于由UE传送的PUSCH的传输格式。在这种情况下,在物理层上出现协议不匹配。通常,还没有指定用于解决与ACK/NACK信号的传输或者不传输相冲突的问题的方法。如在当前的LTE系统中进行的,通过打孔(puncturing)在PUSCH上传送PUCCH的信息,会导致以上问题。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可以使用如下所述的方法A-1、A-2、A-3和A-4中的一个。
方法A-1:UE完全不在PUSCH上传送ACK/NACK信号。而是,UE在PUCCH上传送ACK/NACK信号。由于在UE和BS处没有用于PUSCH的不同解释的余地,所以就不会出现协议问题。在此处,ACK/NACK信号被在PUCCH上传送,并且BS单独地处理ACK/NACK信号。这个ACK/NACK传输方案没有导致下行链路/上行链路协议的问题。在使用多个下行链路或者上行链路载波的系统中,例如,在LTE-A系统中,多个ACK/NACK信号将被传送用于在下行链路载波上接收的下行链路数据。因此,ACK/NACK传输仅仅发生在PUCCH上。在存在多个PUCCH的情况下,单独的ACK/NACK信号可以独立地在上行链路载波的PUCCH上传送。同时,在多个PUCCH资源中的ACK/NACK比特可以通过多个PUCCH的联合编码而捆绑。在从多个PUCCH选择的最好的PUCCH上传送的ACK/NACK信息可以是通过以上述方式每次捆绑多个ACK/NACK比特而生成的信息。也就是说,当PUSCH和PUCCH被同时地传送的时候,ACK/NACK可以始终在独立的控制信息传输信道上传送,在LTE-A系统中为PUCCH。另一方面,在使用单个上行链路载波,和单个下行链路载波的系统,诸如LTE系统中,ACK/NACK信息始终在PUSCH上传送。
方法A-2:UE在PUCCH上传送ACK/NACK信号,并且在PUSCH上一起传送ACK/NACK和业务。然后,BS可以从在PUCCH上接收的信号确定是否UE执行下行链路处理(即,是否执行DTX),并且减少与由ACK/NACK在PUSCH上的传输所引起的信号覆盖有关的问题。也就是说,PUCCH的能量信息可以是如下的准则,通过其去确定是否UE已经解码PDCCH,并且通过其去确定是否ACK/NACK信息包括在PUSCH中。PUCCH的符号信息可以与PUSCH的符号信息结合来提供合成的增益或者频率分集。当控制信息被同时地在控制信道(PUCCH)和业务信道(PUSCH)上传送的时候,可以解决可以在UE和BS之间出现的协议不匹配。在多个载波被聚合的载波聚合系统中,多个ACK/NACK的某些可以在PUSCH上传送,并且其它的ACK/NACK可以在PUCCH上传送。以这样的方式,符号空间可以被扩展。
方法A-3:当ACK/NACK被传送的时候,没有业务在PUSCH上传送。由于PUSCH没有被传送,有限的传输功率得以节省。如果额外的传输功率用于控制信道,该控制信道的覆盖范围可以被扩展。这个方法优选地在小区信号覆盖存在问题时使用。
方法A-4:如果多个PUCCH被在多个载波上分配,则要在多个PUCCH上传送的所有ACK/NACK将被共同地在单个载波上传送。在PUSCH已经分配的时候,ACK/NACK被在PUSCH上传送。同时,如果能够传送大量比特的PUCCH已经被分配,则所有ACK/NACK被在PUCCH上传送。例如,所有ACK/NACK可以在携带诸如CQI的信息的PUCCH上传送。也就是说,在多个载波被聚合的载波聚合系统中,被期望要在多个PUCCH上传送的ACK/NACK可以在单个载波上传送,而不是将它们在多个载波的控制信道上传送。在ACK/NACK被在多个载波上传送的时候,PAPR/CM问题可能会出现。可以通过经由在单个载波上的单个PUSCH,或者经由在单个载波上具有新的格式的PUCCH传送ACK/NACK,从而防止由PAPR退化所引起的传播覆盖范围的降低。
现在将给出按照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在上行链路上传送CQI方法的描述。
CQI是UE传送给BS的反馈控制信息,其一般地指的是在BS和UE之间通信信道的质量测量。CQI可以是有关服务小区或者合作的/邻近的小区的测量。CQI可以是对于一个或多个载波的测量。BS基于反馈CQI来执行控制操作。在CQI在PUCCH上传送的时候,CQI传输可以是周期或者可以非周期性的。在前一种情况下,CQI可以以脉冲的形式在相应的位置上连续地传送。也就是说,多个载波的CQI值或者多个邻近小区的CQI值可以在时间、频率或者PUCCH资源中连续地传送。在这种情况下,PUSCH和PUCCH非常可能被同时地传送。在存在PUSCH的情况下,被期望要在PUCCH上传送的CQI可以重新安置给PUSCH。在此处,传送数据包括用于每个秩或者层的宽带CQI和PMI(预编码矩阵索引)。除了初始CQI传输之外,BS可以预先知道是否UE将传送CQI。因此,在信号被在UE和BS之间在PUSCH上传送的时候,在传输格式方面不存在不清楚。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特别地在PUCCH上传送CQI。
但是,为了保持PUCCH信号的可靠性,和/或为了防止上行链路SCH(共享信道)的有效编码速率的提高,CQI可以单独地在PUCCH上传送。
如在以上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描述中进行的,CQI可以在PUCCH和PUSCH两者上,或者仅仅在PUCCH上传送。在优选地不传送CQI的时候,在没有CQI的情况下仅仅上行链路业务可以在PUSCH上传送。不同的测量目标的CQI值可以分别地在PUSCH和PUCCH上传送。例如,用于服务小区或者第一载波的CQI值可以在PUSCH上传送,并且用于邻近小区或者第二载波的CQI值可以在PUCCH上传送,或者反之亦然。如果要传送的CQI值被共同地编码为单个码字,该码字可以在包括PUSCH和PUCCH的符号空间上传送。
CQI可以包括实际的信道信息,诸如CSI(信道状态信息)、MCS(调制和编码方案)、PMI、RI(秩信息)、宽带CQI、子频带/子频带德耳塔(delta)CQI、载波/载波德耳塔CQI、码字德耳塔CQI等等。CSI可以是信道矩阵,PMI是表示在使用预编码矩阵的系统中特定的预编码矩阵的参数,并且RI表示在具有多个发射和接收天线的系统中的秩值。子频带德耳塔CQI是在用于从一个频带分解的多个子频带每个的CQI值和特定的基准CQI值之间的差值。宽带/子频带CQI是用于给定频带(总的频带或者从总的频带分解的子频带)的CQI值。码字CQI是用于码字的CQI值,并且码字德耳塔CQI是在码字的CQI值之间的差值。载波CQI和载波德耳塔CQI是用于下行链路载波的CQI值,和在载波的CQI值和预先确定的基准载波(例如,主载波CQI)的CQI值之间的差值。类似地,用于邻近小区/合作的小区的CQI值可以定义为用于每个小区的绝对CQI值,或者用于邻近小区/合作的小区的德耳塔CQI可以定义为与基准小区(例如,服务小区)的CQI的差值。在此处注释的一件事情是包括在CQI中的以上所述的信息被完全是示例性的,并且因此不局限于任何特定的定义。
如果CQI可以被分解成如上所述的不同的信息单元,则CQI可以被单独地传送。UE可以传送形成CQI的特定的信息单元的一部分。例如,如果宽带CQI和PMI被一起传送,宽带CQI和PMI可以分别地在PUSCH和PUCCH上,或者在PUCCH和PUSCH上传送。在另一个例子中,如果宽带CQI、子频带德耳塔CQI、和码字德耳塔CQI被在子帧中一起传送,则它们可以单独地在PUSCH和PUCCH上传送。例如,宽带CQI可以在PUCCH上传送,并且德耳塔CQI可以在PUSCH上,或者以任何其它的方式传送。
如果CQI包括RI,RI可以在PUCCH上传送,并且PUSCH的传输格式可以基于RI确定。在这种情况下,RI可以比其从PUSCH读取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地从PUCCH中读取,从而防止在BS上解码错误。在相反的情形下,RI可以在PUSCH上传送,而CQI的其它的信息可以在PUCCH上传送。也就是说,由于CQI/PMI的信息量按照RI改变,该基本部分,例如,RI可以在PUSCH上传送,从而保持大小不变,而另一个部分,例如,CQI/PMI可以在除PUSCH以外的信道(即,PUCCH)上传送。
下面将描述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用于在上行链路上传送RI的方法。
如果RI和PUSCH将被同时地传送,RI和PUSCH的同时传输可以按照在前描述的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特别地,由于RI是影响系统操作的重要因素,所以将为RI提供针对差错的保护方案,并且更多的传输能量需要去分配给RI,而不是RI结合进PUSCH中。不管在PUSCH上传送的信息类型,传统技术对RI在PUSCH上的传输进行调节。但是,如果RI被在PUSCH上传送,则针对差错的RI保护是有限的。
因此,如在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中做的那样,可以使用用于选择在PUCCH上的RI传输,或者在PUSCH上的RI传输的机制。在RI被在PUCCH上传送的时候,功率分配在发射机上变得更为方便,并且因此,RI可以精确地传送。
在RI被传送的时候,PUSCH和CQI优选地被一起传送。如果RI被改变,则必要的CQI的范围也被改变。因此,当在传送RI时,当PUSCH和CQI被一次在一起传送时,BS可以更加适当地执行调度。
但是,在RI和CQI/PMI在如上所述相同的子帧中被传送的情形下,所期待的是RI被首先从PUCCH中检测,然后CQI/PMI和数据被从PUSCH解码。在此处,RI没有在PUSCH上传送。
如果RI被在PUSCH上传送,携带RI的符号可以被功率提升。也就是说,为了减小差错率,RI符号可以以比其它的数据或者其它的控制信道符号更高的功率传送。在LTE-A系统中,RI的比特数可以提高。在LTE系统中使用的常规方法的使用可以导致缺少用于RI传输的符号空间。因此,为了传送一个额外的RI比特,RI可以如传统地那样在PUSCH上传送,并且增加的RI比特空间被分配给PUCCH。或者RI被在PUCCH上传送,并且增加的RI比特空间被分配给PUSCH。同时,如果RI被以新的比特符号结构传送,优选的是在PUCCH或者PUSCH上传送整个RI。如果RI被在PUCCH上传送,则通过提高调制阶数,或者对符号、RS(基准信号)或者时隙基础应用诸如差分调制的技术,可以PUCCH配置为使得向RI提供增多的比特数。
将给出按照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用于在上行链路上传送SR的描述。
SR可以与其它的控制信号一起或者单独地传送。如果UE可以在传送于新的数据有关的信息给BS时,容许微小的延迟,则在下一个传输时机的SR的传输将不会导致问题。如果业务被在PUSCH上传送,则较高层表示缓存状态。因此,资源可以连续地分配给当前的传输业务。但是,在新的HARQ(混合自动重复请求)处理将开始的时候,可能难以简单地以缓存状态的了解来开始新的HARQ处理。
在这种情况下,当SR和PUSCH被同时地传送的时候,通过产生除在PUSCH上传送的当前处理以外的HARQ处理,同时在PUCCH上传送SR,或者通过在PUCCH上传送SR以递送有关当前业务处理的附加信息,而不是完全不传送SR,可以设置这个事件。如果以PUSCH捎带(piggyback)SR,则有关SR的附加信息可以在PUCCH上传送,或者反之亦然。也就是说,当在传送SR的同时,LTE系统无法描述附加信息,诸如,缓存状态、紧急情况、QoS等等时,这个附加信息可以在额外的符号空间中传送。总体上,与其它的控制信息相比,SR可以被配置为始终在PUCCH上传送。
将描述用于在已经在传统的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定义的PUCCH,和/或按照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新定义的PUCCH上传送控制信息的方法。
这个实施例涉及用于配置适用于LTE-A系统的PUCCH或者PUSCH的方法。与LTE系统相比,由于控制信息的比特数的提高,LTE-A系统将扩展符号空间。因此,PUCCH或者PUSCH需要进行设计以能满足该需求。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携带更多控制信息的LTE-A控制信道可以通过扩展符号空间来配置。如果PUCCH的信息被对PUSCH重新安置,则不使用已经分配的PUCCH资源。PUCCH可以递送1至20比特的信息。特别地,当所分配的PUCCH资源被期望为对ACK/NACK进行递送时,PUCCH资源可以携带3个比特。如果PUCCH资源被期望为携带CQI,则它们可以递送20个比特。但是,按照使用的资源利用方案、通过多载波或者多小区操作来扩这控制信息、用于提高覆盖范围或者可靠性、空间多路复用、调制阶数等等的分集方案,可能需要更大的符号空间。因此,在LTE-A UE和LTE-UE共同存在的情形下,当PUCCH和PUSCH被一起传送的时候,对于3GPPLTE系统可以考虑用于传送更多的控制信息的方法。
除了用于在PUCCH和PUSCH两者上传送控制信息的方法以外,对于LTE-A控制信息可以考虑用于仅仅在PUCCH上传送控制信息的方法。例如,如果在LTE-A系统中UE报告八个天线(天线0至天线7)的CQI,与UE只要报告4个天线的CQI的LTE系统相比,UE需要更多的CQI比特来报告8个天线的CQI。至于RI,UE可以在PUCCH中包括额外的秩指示比特,以便表示额外的秩(在考虑到增加天线的数目而对秩定义进行扩展的情形下)。RI的最重要的部分/比特可以在PUCCH上传送。在多小区操作中,用于邻近小区的干扰测量被在PUCCH上传送。BS可以在BS尝试与UE通信时使用干扰测量来指示特定的小区。干扰测量可以采取包括路径损耗、PMI、MCS、CSI、RI等等的CQI的形式。BS可以从具有最强的干扰的小区或者具有最小的干扰的小区之中指示任意数的小区。
如果UE指示与其自身有关的特定的小区,其可以直接传送在邻居小区列表中的特定的小区的小区ID,或者以表示以PUCCH格式编码/调制的相应的小区的位图来进行传送。干扰测量和小区ID可以同时地传送。
在载波聚合的情况下,有关选择的载波的信息可以进一步被传送。也就是说,请求从当前的载波到另一个载波的重新安排的指示可以被传送。这个指示可以采取重新安排请求的形式,或者特定的载波ID/位图的形式。借助于聚合的载波,用于其它的载波的CQI可以被传送。这样的CQI可以包括PMI、RI、CSI、MCS等等。
如先前在方法A-4中描述的,如果可能的话,同时地在多个载波上传送的多个控制信道可以被集成。例如,当ACK/NACK被分配给上行链路载波,并且SR被配置在另一个上行链路载波上的时候,ACK/NACK和SR可以组合传送。当CQI被分配给上行链路载波,并且ACK/NACK或者SR被分配给另一个上行链路载波的时候,ACK/NACK或者SR可以在携带CQI的载波的PUCCH上传送。
不管上行链路载波的数目,控制信息可以被集成。如果被集成的控制信息可以按照PUCCH传输格式在单个PUCCH上传送,则集成方法可以被进一步扩展。
例如,假设存在两个上行链路载波,每个携带ACK/NACK,并且第三载波携带CQI。然后,CQI和ACK/NACK可以以QPSK(四相移相键控)在用于CQI的载波上传送。也就是说,QPSK符号可以叠加在CQI上,或者ACK/NACK符号可以映射到通过对CQI符号中的一个进行打孔而生成的符号空间。或者如以下描述的,某些代码比特可以用于ACK/NACK指示。只要调制允许,更多的ACK/NACK可以通过扩展以上所述的方案传送。
在另一个例子中,当SR和ACK/NACK被同时地传送的时候,SR和ACK/NACK可以在一个PUCCH上组合传送,因为SR和ACK/NACK信息两者可以以BPSK(二进制相移键控)或者QPSK进行传送。
在多个控制信号被一起在PUCCH上传送,和控制信号和业务信号被同时地在PUSCH上控制的两个情形下,控制信号可以以以下的方式传送。
图3是举例说明涉及用于描述本发明的用于在PUCCH上传送消息的常规的处理结构的图。
参考图3,参考字符S1、S2、...、S7表示OFDM符号。在时隙中OFDM符号的总数可以取决于CP长度或者任何其它的结构而改变。例如,在扩展的CP的情况下,在时隙中OFDM符号的数目可以降低为6或者3个。在多播广播单频网络(MBSFN)结构中,如果特定的上行链路OFDM符号用于任何其它特定的目的,则控制信道的总长度可以改变。在此处,假设总计7个OFDM符号是可用的。OFDM符号被UE特定的值C1、C2、...、C7和要传送的消息M1、M2、...、M7掩码(masked)。C1、C2、...、C7可以被分成许多子集,并且消息M1、M2、...、M7也可以按照应用于C1的序列而被分解。对于具有C子集(例如,{C1,C2}或者{C1,C2,C6,C7})的集合,相应的消息符号具有相同的值(例如,M1=M2,或者M1=M2=M6=M7)。具有预置的消息值的参考符号可以定义为导频。但是,为了传送附加信息,特定的组合(例如,在相同的时隙内或者在不同的时隙中的OFDM符号的组合)可以用于消息传输和导频传输。特定的比特/码序列或者符号序列可以应用于在时隙基础或者子帧基础上用作基准符号的符号,以便传送消息。该消息最好是容错的,诸如SR。当多个控制消息被在单个PUCCH上传送的时候,PUCCH可以占据一个PUCCH区域,或者PUCCH可以被配置在两个时隙上,例如,以PUCCH A1+PUCCH A2、PUCCH A1+PUCCH B2、PUCCH B1+PUCCH B2或者PUCCH B1+PUCCH A2的形式,如在图3中所示。相对于PUCCH结构,消息可以在时隙基础上,或者在两个时隙上定义。
每个消息可以通过按照相应的PUCCH结构来增加调制阶数(order),从而包括多个控制信道的信息。例如,如果少量的控制信息,诸如{ACK/NACK,SR,RI}被传送,则该控制信息可以以预先确定的比特数来传送。例如,该控制信息可以被以重要信息的顺序ACK/NACK>RI>SR,或者以健壮比特的顺序ACK/NACK>SR>RI来进行传送。例如,PUCCH信息可以按照如在表1中举例说明的调制阶数组合。
[表1]
表1列出各种情形,其中,少量的控制信息经由调制而被组合到PUCCH中。
在表1中,{A:B}表示信息A和信息B的组合。另一个信息C可以被增加给{A:B}。然后,该控制信息组合可以在表1中作为调制阶数对于16QAM表示为{A:B:C}。
在BPSK中,仅仅1比特可以传送。因此,两个或更多个信息单元不能组合,并且仅仅1比特信息可以传送。
在QPSK中,2个比特可以被传送,并且因此,可以组合上至两个的信息单元。优选地,组合信息的比特数的总和是2。如果一个信息单元被传送,该信息可以是2比特长。例如,在{ACK/NACK}的情况下,ACK/NACK可以具有2比特的大小。在两个信息组合的情况下,每个信息单元可以是1比特长。例如,在{RI:SR}的情况下,RI可以是1比特,并且SR可以是1比特。
8PSK允许3比特传输,并且因此在8PSK中可以组合上至三个的信息单元。优选地,不同的信息单元被组合成3比特。例如,在{ACK/NACK}的情况下,ACK/NACK是3比特。如果两个信息单元在8PSK中被组合,则一个信息单元是1比特,并且另一个信息单元是2比特。例如,在{RI:SR}的情况下,RI和SR可以分别地是2比特和1比特长,或者RI和SR可以分别地是1比特和2比特长。如果三个信息单元在8PSK中被组合,则每个信息单元是1比特长。
16QAM允许4比特传输,并且因此可以组合上至四个的信息单元。优选地,不同的信息单元被组合成4比特。如果一个信息单元被传送,该信息可以是4比特。例如,在{ACK/NACK}的情况下,ACK/NACK是4比特。如果两个信息单元在16QAM中被组合,则一个信息单元是1比特,并且另一个信息单元是3比特,或者每个信息单元是2比特。例如,在{RI:SR}的情况下,RI和SR可以分别地是3比特和1比特长,RI和SR可以分别地是1比特和3比特长,或者RI和SR的每个可以是2比特长。如果三个信息单元在16QAM中被组合,则一个信息单元是1比特长,另一个信息单元是1比特长,并且另一个信息单元是2比特长。例如,对于{ACK/NACK:SR:RI},ACK/NACK、SR和RI的一个是2比特,并且其它的信息单元的每个是1比特。如果四个信息单元在16QAM被组合,则每个信息单元是1比特长。
当除在表1中举例说明外的任何其它的组合将被在PUCCH上传送的时候,控制信息可以按照信息重要性以类似的方式被映射到健壮的比特。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信息可以在子集基础上适用,每个子集在PUCCH上包括OFDM符号,如先前描述的。也就是说,PUCCH的OFDM符号被分成多个子集,每个子集包括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如果多个控制信息单元将被传送,每个控制信息单元可以被映射到子集。由于健壮性取决于子集的大小,当不同的控制信息单元被同时地传送的时候,该控制信息可以通过匹配每个消息与子集大小的重要性来进行传送。在此处,可以假设导频是均匀分布的。对于相同的子集大小,更接近于导频的子集是更加健壮的。
图4举例说明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传送多个消息的示例性OFDM符号子集结构。
参考图4,每个时隙可以被分成多个OFDM子集。在此处可以考虑每个时隙递送相同的信息和不同的信息单元的两种情形。也就是说,两个连续的时隙可以传送相同的或者不同的信息。表示消息的m值可以是相干(coherent)信息,诸如BPSK、QPSK、8PSK或者16QAM值,但是也可以是非相干的值,诸如零。相干信息指的是根据调制阶数而产生的信息或者符号,并且非相干信息指的是没有按照调制阶数产生的信息或者符号。虽然消息1和消息2在图4中被以符号比4∶3分配,但是该符号比可以是任何其它的值,诸如5∶2、4∶2∶1、3∶3∶1等等。
同时,如果作为在CQI中包括的大量的比特将被传送,则每个控制信道值可以经历联合编码。当经由联合编码生成码字,或者表示各自的控制信道的码字被插入进一个符号空间的时候,如果额外的比特空间保持,则控制信息的一部分,即,信息比特可以在额外的比特空间中重复。如果额外的符号空间保持,则特定的码字的符号可以被重复和插入进该符号空间中。在这种情况下,每个控制信道信息单元可以以传统的方式编码。例如,如果子集{ACK/NACK,RI,SR}被以CQI传输方案(即,在信道编码之后,控制信息被映射到消息m1、m2、...、m7、m1’、m2’、...、m7’)来进行传送,则该控制信息的消息被以比特为单比特安排,并且然后被编码。在此处,在相应的比特按照每个控制信息单元的重要性而被重复和被包括之后,可以执行信道编码。
图5是举例说明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在使用多个上行链路载波的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在UE处传送控制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
参考图5,无线移动通信终端多路复用分配给不同的上行链路载波的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S501),并且在预先确定的上行链路信道上传送多路复用的第一和第二控制信息(S502)。第一和第二控制信息可以是ACK/NACK、RI、SR、CQI等等。第一控制信息是分配给第一上行链路载波的第一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控制信息,并且第二控制信息是分配给第二上行链路载波的第二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控制信息。由于第一和第二控制信息被在预先确定的单个上行链路信道上传送,第一和/或第二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可能不能被传送。该预先确定的单个上行链路信道可以是分配给第三上行链路载波的第三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或者第一或者第二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虽然在图5中未示出,该多路复用步骤(S501)可以涉及按照对应于比特流长度的调制阶数,对通过顺序地安排第一控制信息的一个或多个比特和第二控制信息的一个或多个比特而产生的比特流进行调制。如果比特流是2比特长,对应于比特流长度的调制阶数是QPSK。如果比特流是3比特长,对应于比特流长度的调制阶数是8PSK。如果比特流是4比特长,对应于比特流长度的调制阶数是16QAM。如果第一控制信息需要比第二控制信息更低的传播差错率,第一控制信息可以被映射到在比特流中相对于传播差错健壮的比特。通常,相对于传播误差健壮的比特被设置为,但是不限于比特流的MSB(最高有效位)。如果第一控制信息需要比第二控制信息更低的差错率,则可以为第一子集设置比第二子集更多的导频。按照图5的方法,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包括多个子集,每个子集具有一个或多个SC-FDMA符号。从多个子集之中,第一控制信息可以被映射到第一子集,并且第二控制信息可以被映射到第二子集。对于使用OFDMA,不是SC-FDMA的UE,每个子集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OFDMA符号。
图6是举例说明按照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用于在使用多个上行链路载波的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在UE处传送控制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
参考图6,在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UE产生控制信息(S601),将控制信息映射到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和与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同时地传送的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两者(S602),并且同时地传送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和上行链路共享信道(S603)。该控制信息可以是ACK、NACK、CQI、RI等等的一个。如果控制信息包括CQI,该CQI可以包含至少两个不同的信息单元,即,第一和第二信息。第一信息可以仅仅在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上传送,并且第二信息可以仅仅在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上传送。第一和第二信息可以分别地是PMI和宽带CQI,宽带CQI和德耳塔CQI,CQI/PMI和RI,或者RI和CQI/PMI。
以上的描述适用于多个数据或者多个控制信息单元除在单个上行链路载波上之外,在多个上行链路载波上的同时传输。
如果信息被以以上描述的方式在PUCCH上传送,对于单个的载波属性不存在问题。但是,如果PUCCH被与PUSCH一起传送,或者PUCCH被在相同的载波或者不同的载波上传送,PAPR/CM问题可能出现。为了防止或者减轻这个问题,一种掩码序列可以被应用于每个连续的周期。也就是说,掩码序列可以被应用于相同的PUCCH/PUSCH(即,传输资源块乘以预先确定的恒定值),使得减小PAPR/CM。
如在此处阐述的本发明可以用于使用一个或多个SC-FDMA信号或者群集的SC-FDMA的UE。当在上行链路多载波环境下,多个SC-FDMA符号被在各自的载波上配置的单独的信道上进行传送的时候,可以使用本发明。此外,在群集的SC-FDMA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本发明,在该群集的SC-FDMA中,设置在单个载波内的多个子载波被DFT扩展,并然后被映射到分布物理子载波。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已经主要地描述在BS和UE之间的数据传输和接收关系。BS指的是直接与UE通信的网络的终端节点。作为由BS执行所描述的特定的操作可以由BS的上层节点执行。即,很明显,在由包括BS的多个网络节点组成的网络中,供与UE通信执行的各种各样的操作可以由BS或者除BS以外的网络节点执行。该术语“BS”可以用固定站、节点B、eNodeB(eNB)、接入点等等替换。该术语“MS”(移动站)可以用UE、用户站(SS)、移动用户站(MSS)、终端等等替换。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例如,硬件、固件、软件或者其组合实现。在硬件结构中,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等等实现。
在固件或者软件结构中,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以模块、步骤、功能等等的形式实现。例如,软件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单元中,并且由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单元位于该处理器的内部或者外部,并且可以经由各种已知的装置向该处理器传送数据和从该处理器接收数据。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除了在此处阐述的那些之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基本特征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以其他特定的方法实现。以上的实施例因此在所有方面中解释为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应该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合法的等效物,而不是通过以上的描述来确定,而且出现在所附权利要求的含义和等效范围内的所有的变化意欲包含在其中。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适用于在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移动通信终端。

Claims (1)

1.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用户设备(UE)处传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产生第一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和
在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载波中,同时地传送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其中,在所述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载波之中的第一上行链路载波的PUC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上传送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并且在所述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载波之中的第一上行链路载波或者第二上行链路载波的PUS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上传送所述第二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控制信息是SR(调度请求),并且所述第二上行链路控制信息是非周期的CSI,以及
其中,通过使用对应于比特流的长度的调制阶数多路复用所述第一和第二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且所述比特流是通过顺序地安排所述第一和第二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比特来生成的。
CN200980146858.6A 2008-11-23 2009-11-19 用于在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传送控制信息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246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722008P 2008-11-23 2008-11-23
US61/117,220 2008-11-23
KR1020090048497A KR101065706B1 (ko) 2008-11-23 2009-06-02 무선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KR10-2009-0048497 2009-06-02
PCT/KR2009/006829 WO2010058979A2 (ko) 2008-11-23 2009-11-19 무선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24698A CN102224698A (zh) 2011-10-19
CN102224698B true CN102224698B (zh) 2014-12-10

Family

ID=42360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46858.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24698B (zh) 2008-11-23 2009-11-19 用于在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传送控制信息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989169B2 (zh)
EP (2) EP2348658B1 (zh)
JP (1) JP2012507241A (zh)
KR (2) KR101065706B1 (zh)
CN (1) CN102224698B (zh)
WO (1) WO2010058979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607362D0 (en) * 2006-04-12 2006-05-24 Siemens Ag A method of indicating mobile station capability to a network
MX2010004636A (es) * 2007-10-30 2010-07-02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Provision de señalizacion de solicitud de agendacion mejorada con acuse de recibo/acuse de recibo negativo o indicador de calidad de canal.
KR101638900B1 (ko) * 2008-08-05 2016-07-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멀티 캐리어에 대한 제어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KR101253190B1 (ko) * 2008-08-08 2013-04-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품질 정보 보고 방법 및 상기 채널 품질 정보에 따라 무선 자원을 할당하는 방법
DK2351445T3 (en) 2008-10-20 2015-10-2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carrier Aggregation
KR20100073992A (ko) * 2008-12-23 2010-07-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반송파 집성 환경에서의 상향링크 전송
AU2009332075B2 (en) 2008-12-26 2014-05-0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management method in a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processing sectio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605616B2 (en) 2008-12-26 2013-12-1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management method in a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processing section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539396B (zh) 2009-01-30 2018-04-2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数据或控制信道上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EP2406999A2 (en) * 2009-03-12 2012-01-18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and reselecting an uplink primary carrier
EP2410785B1 (en) * 2009-03-17 2018-05-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estimating downlink channel quality
US8599771B2 (en) * 2009-04-15 2013-12-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rol of radio links in a multiple carrier system
CN102484869B (zh) * 2009-06-19 2015-09-16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在lte-a中用信号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CN101932045B (zh) * 2009-06-24 2014-1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载波聚合中测量结果的上报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2845115B (zh) * 2010-03-30 2016-09-28 夏普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移动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
US8520491B2 (en) * 2010-04-01 2013-08-27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Periodic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signaling with carrier aggregation
US20110250919A1 (en) 2010-04-13 2011-10-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Cqi esti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9515773B2 (en) 2010-04-13 2016-12-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9350475B2 (en) 2010-07-26 2016-05-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Physical layer signaling to user equip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307431B2 (en) 2010-04-13 2016-04-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porting of channel properties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TW201210292A (en) * 2010-05-06 2012-03-01 Htc Corp Method of handling a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transmission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2281133B (zh) 2010-06-13 2014-02-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上传输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WO2011160100A1 (en) 2010-06-18 2011-12-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quality reporting for different types of subframes
WO2011159624A2 (en) * 2010-06-18 2011-12-22 Brown, J., Robert, Jr.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n carrier aggregation
US20130100865A1 (en) * 2010-06-21 2013-04-25 Sudhir Kumar Baghel Method and system of aggregating component carriers across frequency bands
CN105049149B (zh) * 2010-07-07 2018-09-18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5553532B (zh) 2010-07-19 2018-10-12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US9100178B2 (en) * 2010-07-26 2015-08-0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extended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420570B2 (en) * 2010-07-26 2016-08-1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n uplink control signa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136953B2 (en) 2010-08-03 2015-09-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estim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12020936A2 (ko) * 2010-08-13 2012-02-16 (주)팬택 비주기적 기준 신호의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5721118B (zh) 2010-09-19 2019-04-23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KR101752824B1 (ko) * 2010-09-29 2017-06-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입출력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피드백 방법 및 장치
CN102468939B (zh) * 2010-11-05 2015-07-08 索尼公司 下行信道反馈信息反馈方法和装置及用户配对方法和装置
US20120113827A1 (en) * 2010-11-08 2012-05-10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Dynamic simultaneous pucch and pusch switching for lte-a
KR101923451B1 (ko) 2010-11-17 2018-11-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비주기적 채널상태정보 보고 방법 및 장치
US20120127869A1 (en) * 2010-11-22 2012-05-24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Multiple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reporting on the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pusch) with carrier aggregation
KR101880460B1 (ko) * 2011-01-10 2018-07-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제어정보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8855000B2 (en) 2011-04-28 2014-10-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estimation using data traffic power and reference signal power
EP2716101A1 (en) 2011-05-23 2014-04-09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group wireless transmit/receive unit (wtru) handover
CN103563277B (zh) 2011-05-27 2017-09-12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多节点系统中发射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KR20140050666A (ko) * 2011-07-22 2014-04-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제어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ES2744702T3 (es) 2011-09-20 2020-02-26 Lg Electronics Inc Procedimiento de medición de la calidad del enlace en un sistema de comunicación inalámbrico y aparato para el mismo
WO2013043018A2 (ko) * 2011-09-23 2013-03-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2347825B (zh) * 2011-11-02 2014-05-0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反馈信息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3138896B (zh) * 2011-11-25 2018-05-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响应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JP5926402B2 (ja) 2012-01-17 2016-05-25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アップリンク制御情報転送方法及び装置
US9693340B2 (en) 2012-02-03 2017-06-2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300373B2 (en) * 2012-06-19 2016-03-2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election of precoding vectors in lean-carrier systems
KR20140011820A (ko) 2012-07-20 2014-01-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KR101814437B1 (ko) 2012-08-03 2018-01-03 노키아 솔루션스 앤드 네트웍스 오와이 방법 및 장치
US8923880B2 (en) 2012-09-28 2014-12-30 Intel Corporation Selective joinder of user equipment with wireless cell
TWI584621B (zh) * 2012-11-01 2017-05-21 創新音速股份有限公司 在無線通訊系統中處理傳輸時間區間集束傳輸之方法和設備
WO2014109568A1 (en) * 2013-01-11 2014-07-1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16511586A (ja) * 2013-02-07 2016-04-14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パテント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メッシュネットワークの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EP3595388A1 (en) 2014-12-30 2020-01-1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4780518A (zh) * 2015-03-05 2015-07-15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td-lte应急语音通信系统的终端设备
KR102083813B1 (ko) * 2015-08-14 2020-03-03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업링크 제어 정보 송신 방법과 수신 방법, 및 관련 장치
CN106922022A (zh) * 2015-12-25 2017-07-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业务资源调度方法、设备和系统
US10869300B2 (en) * 2017-01-08 2020-12-15 Lg Electronics Inc. Uplink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of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supporting same
US11088886B2 (en) 2017-01-25 2021-08-10 Nec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uplink signal receiving and transmission
US10903969B2 (en) * 2017-03-23 2021-01-26 Apple Inc. Modular control channel formats for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8633091B (zh) 2017-03-24 2021-0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9150371B (zh) * 2017-06-14 2021-08-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通信系统
CN109286467B (zh) * 2017-07-19 2020-05-1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共享信道cqi的获取方法及装置、上报方法及装置
US11368942B2 (en) * 2017-08-10 2022-06-2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by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supporting same
US11165522B2 (en) * 2017-10-12 2021-11-02 Intel Corporation Radio link quality prediction
CN109995484B (zh) * 2017-12-29 2021-01-2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传输、接收方法、终端及基站
MX2020011233A (es) * 2018-05-08 2020-11-11 Panasonic Ip Corp America Terminal y metodo de transmision.
CN111585722B (zh) * 2019-02-15 2022-05-2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4008987A (zh) * 2019-05-02 2022-02-01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时间敏感联网系统中通信网络的集成
CN115299002A (zh) * 2020-03-23 2022-11-0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通信的子带干扰水平指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325760C1 (ru) * 2004-07-01 2008-05-27 Самсунг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Ко., Лтд.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управляющей информации восходящей линии связи в системе связи ofdma
KR20060106223A (ko) * 2005-04-06 2006-10-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시스템에서 비트 삽입 및 코드 변조방식의 송신 장치 및 방법
JP4675167B2 (ja) * 2005-06-14 2011-04-20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チャネル割り当て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ユーザ端末
JP4642679B2 (ja) * 2006-03-14 2011-03-02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4430052B2 (ja) * 2006-06-19 2010-03-10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ユーザ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US9143288B2 (en) * 2006-07-24 2015-09-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Variable control channel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967561B2 (ja) * 2006-09-20 2012-07-04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端末、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及び通信方法
US20080200196A1 (en) * 2007-02-19 2008-08-21 Tarik Muharemovic Transmission of prioritized information in the proximity of reference signals
KR101376816B1 (ko) * 2007-04-24 2014-04-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신호 전송방법
KR20080095712A (ko) 2007-04-25 2008-10-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단일 캐리어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접속 방식의 시스템에서제어 정보 및 데이터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WO2008140827A1 (en) * 2007-05-14 2008-11-20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 Co Kg Simultaneous messaging from multiple sources using hierarchical modulation
DK2351445T3 (en) * 2008-10-20 2015-10-2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carrier Aggreg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507241A (ja) 2012-03-22
CN102224698A (zh) 2011-10-19
EP2348658B1 (en) 2020-03-18
KR101065706B1 (ko) 2011-09-19
WO2010058979A2 (ko) 2010-05-27
EP2348658A2 (en) 2011-07-27
KR101227523B1 (ko) 2013-01-31
EP2466773A2 (en) 2012-06-20
US20110274099A1 (en) 2011-11-10
EP2348658A4 (en) 2014-12-10
KR20100058399A (ko) 2010-06-03
KR20110074499A (ko) 2011-06-30
US8989169B2 (en) 2015-03-24
EP2466773A3 (en) 2014-12-10
WO2010058979A3 (ko) 2010-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24698B (zh) 用于在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传送控制信息的方法
US1117866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broadcast signals and channels for system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US10601566B2 (en) Multiple slot long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design for 5th generation (5G) new radio (NR)
CN105580457B (zh) 确定上行链路发送定时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用户设备
RU2461992C2 (ru) Базовая станция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связью
US20190052422A1 (en) SLOT STRUCTURE OF LONG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DESIGN FOR 5th GENERATION (5G) NEW RADIO (NR)
CN110719156B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US20240048314A1 (en) Transmitter, receiver,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ception method
CN108476521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或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KR100925439B1 (ko) 물리 하이브리드 arq 지시 채널 매핑 방법
US9155080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237563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395879B (zh) 用于在单载波频分多址系统中传送/接收上行链路信令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MX2008015925A (es) Estacion base y metodo de transmision.
CN108496387A (zh)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RU2485724C2 (ru) Система мобильной связи, переда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прием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связи
CN104412684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分配方法及设备
CN107889247B (zh)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配置指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CN104641577A (zh) 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A2680836A1 (en) Base statio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ception method
CN105706381A (zh) 用于发送信道质量指示符反馈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8496388A (zh)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KR102493234B1 (ko) 단축된 프레임 구조들을 이용한 사운딩 피드백
CN102177760A (zh) 移动通信系统、发送装置、接收装置以及方法
CN103535097A (zh) 无线基站装置、用户终端装置、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0

Termination date: 201811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