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16227A - 从酸性水溶液提取铁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从酸性水溶液提取铁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16227A
CN102216227A CN2009801451725A CN200980145172A CN102216227A CN 102216227 A CN102216227 A CN 102216227A CN 2009801451725 A CN2009801451725 A CN 2009801451725A CN 200980145172 A CN200980145172 A CN 200980145172A CN 102216227 A CN102216227 A CN 1022162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ution
iron
fluidized
bed
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4517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16227B (zh
Inventor
P·努尔米
A·卡克索宁
J·普哈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LVIVAARAN KAIVOSOSAKEYHTIOE
Original Assignee
TALVIVAARAN KAIVOSOSAKEYHTIO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LVIVAARAN KAIVOSOSAKEYHTIOE filed Critical TALVIVAARAN KAIVOSOSAKEYHTIOE
Publication of CN1022162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162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162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1622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4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microorganisms used
    • C02F3/345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microorganisms used for biological oxidation or reduction of sulfu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02Aerobic processes
    • C02F3/08Aerobic processes using moving contact bodies
    • C02F3/085Fluidized be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removing specified dissolved compounds
    • C02F1/62Heavy metal compounds
    • C02F1/64Heavy metal compounds of iron or manganes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02Aerobic processes
    • C02F3/10Packings; Fillings; Grids
    • C02F3/104Granular carri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4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microorganisms used
    • C02F3/346Iron bacteri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6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neutralisation; pH adjus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003/001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using granular carriers or supports for the microorganisms
    • C02F2003/003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using granular carriers or supports for the microorganisms using activated carbon or the lik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1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from quarries or from mining activit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16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from metallurgical processes, i.e. from the production, refining or treatment of metals, e.g. galvanic wast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Removal Of Specific Substances (AREA)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从含亚铁离子的酸性水溶液中提取铁的方法。首先将酸性进料溶液输送到流化床反应器以优选通过微生物(嗜铁钩端螺旋菌)将亚铁离子氧化得到铁离子,随后将得到的溶液引入到选矿机以使含铁离子的化合物从溶液沉淀出来得到固体物质。收集终产物,即含铁离子的固体物质。在该方法中,使待处理的溶液以足以在流化床中有效流化和混合的流速通过流化床。此外,提出了用于实施所述的铁提取方法的装置。微生物的载体可以是活性炭。

Description

从酸性水溶液提取铁的方法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水溶液提取和沉淀铁的方法,特别是湿法冶金法。本发明进一步涉及用于实施铁的所述提取的装置。
发明背景
在硫化物矿物例如黄铁矿和黄铜矿(calcopyrite)被溶解的湿法冶金法中,铁起到重要的作用。由于固有地经常且大量地出现,铁总是与有价值的金属共同存在于矿床中,并且将典型地在湿法冶金处理期间和从矿山到环境的酸性排水处理中被除去。
通常,例如,通过化学沉淀除去溶解的铁。已知使用石灰或石灰石通过沉淀以氢氧化物除去溶解的铁,但是导致相当可观的废石膏问题。
另一种替代方法是使用生物除铁。可结合使用生物和化学除铁来降低由化学品产生的成本和减少产生的废物量。
在微生物除铁中,采用使铁和硫化合物氧化的细菌,所述细菌固有地与矿石共同存在。具有生物浸出活性的细菌典型地在1至3的酸性pH范围中生长,并且通过将铁或无机硫化合物氧化而从中获取能量。细菌生长所需的碳来自于大气二氧化碳。根据最佳生长温度,可将细菌分类为25至40℃的嗜温细菌例如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45至50℃的嗜热细菌例如氧化亚铁酸微菌(Acidomicrobium ferrooxidans)和70至85℃的嗜热古菌(thermophilic Archaea)。在硫化物矿石的生物浸出中,细菌可使用铁离子使金属硫化物氧化,它们产生:
Fe2++1/4O2+H+→Fe3++1/2H2O
CuS+8Fe3++4H2O→Cu2++8Fe2++SO4 2-+8H+
此外,由微生物产生的三价铁(Fe3+)在溶液中起到氧化剂的作用,由此有助于金属从相应的矿石的化学溶解。在该反应中,三价铁将被还原又产生二价铁(Fe2+),二价铁可被微生物再氧化得到铁形式。溶解后,优选从浸出液体并因此从过程中除去三价铁,例如通过以氢氧化物、黄铁矾或针铁矿沉淀。另外,例如在硫化物矿物的生物浸出期间黄铁矾在矿物上沉淀可防止细菌与矿物表面接触,从而限制反应并限制氧化期间的质量传递。
实际上,生物除铁经证明是一种复杂并且甚至无效的方法,特别是工业规模。一个典型的问题是过高的铁浓度使得需要稀释被处理的溶液,从而导致要进行处理的容量大,或装置被待分离的铁堵塞,导致无效的氧化。典型地在现有的装置中,氧化速率太低,沉淀不顺利,或者其中使用的生产量或方法对于工业规模的操作和应用只是过于温和。
从JP62282698的摘要获知一种废水处理的方法,其中将使二价铁和铁氧化的细菌引入到氧化池中,随后加入碳酸钙以将pH调至2.0-4.4的范围内。通过用空气搅拌或通过机械手段来辅助该方法,以这种方式,二价铁被氧化产生三价铁,三价铁进一步以铁氢氧化物与碳酸钙一起沉淀。沉淀后,溢流被输送到澄清池,在此处沉淀被浓缩。该经浓缩的沉淀与附着于其上生长的细菌一起循环,未反应的碳酸钙返回氧化池。
在IN1427/DEL/2004中,公开了从湿法冶金浸出液生物除铁。在2.5至2.9的pH和30至35℃的温度下,浸出液中的铁在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存在下被同时氧化和沉淀,从而导致硫酸亚铁氧化为硫酸铁并且其在混合池中沉淀。之后,通过已知分离方法沉积和分离沉淀过程中产生的黄铁矾化合物。所使用的细菌与所有的液体一起循环,沉淀在池中并且在池壁上进行,从而导致需要从池壁除去沉淀的产物。
WO 99/01383提出一种在稀酸原水中氧化亚铁离子产生铁离子,随后通过在同一工序中使pH升至足够高的值而通过化学沉淀得到氢氧化铁浆-Fe(OH)3。对于氢氧化铁的有效沉淀,pH值应是至少3,优选大于5。在存在碳酸钙以中和酸性水溶液的情况下,在采用气流的流化的流化床中进行反应也是可能的。进料溶液中亚铁离子的量最高达5g/l,优选小于4g/l。进料溶液中任何磷酸盐与碳酸钙一起从溶液中沉淀出来,得到石膏。较难沉积的氢氧化铁沉淀的处理是复杂的,而且其沉淀还需要絮凝剂。这种沉淀易于堵塞处理装置。该工艺需要至少5g/l、优选50至200g/l的固体物质含量。固体物质的粒度应小于0.5mm。在该方法中,沉积出的沉淀被循环至工艺的开始。通过将含氧气的气泡直接进料到存在微生物的工序而容易地从载体物质的表面分离微生物。
WO 02/072486公开一种在同一装置构造中具有组合的流化床部分和沉淀部分的流化床反应器,因而所有的过程、生物氧化、化学沉淀和物理沉积在同一反应器中同时进行。废水被引入到连续操作的流化床/沉淀反应器中,但是没有给出所述废水组成的实例。借助循环的气流即空气流使流化床流化。公开中提到反应中存在的微生物可以是使铁氧化的微生物,但是没有提到进料溶液中最高可能的二价铁浓度。在进料溶液含铁的情况中,铁将在反应器中被沉淀出来得到铁氢氧化物或氧化物,随后使所述沉淀沉积到反应器的底部,即将从这里除去沉淀的沉淀部分。流化床部分和底部部分之间存在流化床的载体颗粒与沉积的氢氧化铁浆部分混合的区域。因为同一反应器既包括生物氧化又包括沉淀(和中间区域),所以对于任一单个阶段优化工艺是不可能的。所采用的高pH值,甚至高至12,导致对沉淀化学物质具有高要求。而且,含氧气的气体在流化床中的循环不利于微生物物质的活性。
Omura,T.等人的论文Biological oxidation of ferrous iron in highacid mine drainage by fluidized bed reactor,Wat.Sci.Tech.,Kyoto1991,第1447-1456页提出了可用于模拟酸性矿井排水中存在的二价铁的氧化以在Amberlite IRA-938载体上含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的流化床反应器中得到三价铁的计算。用空气使具有微生物的流化床流化。根据该公开,在0.75至4.5l/h的流速和1g/l的二价铁浓度下得到了90%的氧化。在该方法中,溶液与沉淀的分离在流化床中进行,由此得到保留在流化床中的氢氧化铁沉淀。因为由氢氧化铁引起的堵塞,必需将pH调至低于2的值,尽管在理论上只有在大于2.5的pH下才会开始沉淀。当在该公开中所进行的实验中pH高于2时,发现氢氧化铁立即沉淀在载体表面上,实验不得不被中断。没有描述溶液在所用的反应器系统中的循环。
本发明方法的目的是以工业规模从含亚铁离子的酸性水溶液中快速且有效地除去铁。
此外,本发明方法考虑排除与上述大规模方法有关的技术问题。
发明简述
本发明涉及从含亚铁离子的酸性水溶液中除去铁的权利要求1的方法。
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实施所述方法的权利要求11的装置。
发现可以通过使来自湿法冶金法例如生物堆浸的富二价铁的酸溶液通过包含流化床和选矿机的装置而快速且有效地降低该溶液的铁含量。首先使含二价铁的待处理溶液在单独的流化床反应器中生物氧化得到三价铁,随后将三价铁溶液引入到选矿机,使三价铁化合物在该选矿机中沉淀出来,从而可以作为固体物质从装置中将其除去。
用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达得了非常快速且有效的铁除去,高的沉淀产量和优异的沉淀物性能。而且,所采用的方法是可变通的并且适用于性质上具有很大差异的溶液。除了铁外,还可以采用该方法从溶液(例如废水)除去硫酸根。在本发明中,铁被微生物氧化和氧化后的铁的沉淀是可以被分别优化而无需折衷的分开的单元操作。在本发明的方法中,使铁氧化的微生物被附着于载体材料的表面,从而获得显著更高的生物质浓度和因此高于早期的铁氧化速率。而且,与可用现有技术所述的方法处理的水相比,本发明的方法可处理含明显更高量的铁的废水。
本发明的方法比例如文献JP62282698中所述的方法明显更有效。含明显更高量的铁的废水,例如15g Fe2+/l或更高可用本发明的方法处理,而含不超过0.120g Fe2+/l铁的废水可用文献JP62282698中所述的方法处理。此外,本发明方法的一个优点是铁不是以氢氧化物例如Fe(OH)3的形式沉淀出来,该氢氧化物是无定形并且分布非常细,这使得其难以与溶液分离。在本发明的方法中,在生物单元操作中不需要机械搅拌。
本发明的方法比例如文献IN1427/DEL/2004中所述的方法明显更有效并且可被更广泛地应用。可以以更高的流速将待处理溶液引入到反应器中,并且进料溶液中的二价铁浓度可以明显更高。此外,可以实施本发明方法的温度和pH范围较宽。本发明中所采用的细菌例如嗜铁钩端螺旋菌(Leptospirillum ferriphilum)比例如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耐受显著更高的铁浓度。更高的除铁效率是本发明方法的另一个优点。
图1示意性地显示本发明的处理装置。
图2显示实验阶段期间亚铁离子的氧化速率和氧化效率的变化(实施例1)。
图3显示实验阶段期间亚铁离子的氧化速率和氧化效率的变化(实施例2)。
图4显示将流化床下游溶液的pH调至2.5至3.5之间的值(KOH)和3.2至2.8之间的值(CaCO3)后,亚铁离子的氧化速率和氧化效率。
图5显示实验阶段期间,沉淀的铁量和沉淀效率的变化(实施例1)。
图6显示实验阶段期间,沉淀的铁量和沉淀效率的变化(实施例2)。
图7显示将流化床下游溶液的pH调至2.5至3.5之间的值(KOH)和3.2至2.8之间的值(CaCO3)后,铁离子的沉淀和沉淀效率。
图8显示沉淀产物的分析表明固相主要含黄铁矾。
发明详述
在根据本发明第一个方面的方法中,处理了含亚铁离子的酸性水溶液。该待处理的溶液实质上可以是满足所述标准的任何溶液。待处理的溶液优选选自来自处理污染土壤的酸性水溶液或工艺溶液、处理工业废流中产生的溶液、或含金属的废料和湿法冶金法中产生的溶液。更优选地,所述溶液是来自湿法冶金或生物湿法冶金浸出法的溶液流,最优选来自生物湿法冶金浸出法的含大量铁和其它金属的溶液流,因为本发明方法对于除去铁特别有效,而且因为正在谈论的溶液是酸性的且含使铁氧化的细菌和其生长所需的营养。除了铁之外,这些溶液典型地含镍、钴、锌、铜、锰、镁、铝、钠、钙和如硫酸根的阴离子。特别优选地,溶液本身含生物质生长所需的营养,从而避免单独添加。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含亚铁离子的酸性水溶液还含硫化合物,优选以硫酸根离子的形式。
根据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待处理的水溶液从通过堆浸由矿石回收金属而得到。使铁和硫氧化的细菌例如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天然生长在矿石表面上和来自矿堆的排水中。它们是地域性生物堆浸位置的典型天然微生物,因此很好地适合于当地的环境条件。
根据一个实施方案,将培养液加入到被处理的水溶液中,目的是帮助氧化所用的生物质的生长。所述培养液优选含生物质所需的痕量物质。所述培养液更优选是根据应用目的具有0.5至4.0的pH的硫酸溶液,并且含硫酸铵、硫酸钠、氯化钾、磷酸氢二钾、硫酸镁和硝酸钙。培养液中氯化物、钙和硝酸盐的需要是不确定的,但如果需要可以加入它们。最优选地,可以将本领域已知的9K培养基作为培养液加入,其含硫酸铵例如约3g/l、硫酸钠例如约1.5g/l、氯化钾例如约1.5g/l、磷酸氢二钾例如约0.05g/l、硫酸镁例如约0.5g/l和硝酸钙例如约0.01g/l。此外,培养液还可含磷酸氢二铵例如约0.350g/l、碳酸钾例如约0.050g/l和硫酸镁例如约0.050g/l。
待引入到流化床的进料溶液可含有有价值的金属,或者可在通过本发明方法处理之前从溶液除去有价金属。
对于通过本发明方法的处理,通常不需要调节新进料溶液的pH值。待引入到流化床中的进料溶液的pH优选0.1至7、更优选0.5至7、最优选0.5至5。在选矿机的上游进行实质性pH调节。由于非常高的流速,装置中溶液的pH将变得均匀并且在整个装置例如反应器中几乎相等。如果需要,可以用已知的用于pH调节的化学物质例如硫酸或苛性碱试剂调节pH。
本发明的一个一般优点是可用的pH范围较宽的事实。在常规生物处理中,pH典型地被限制在1.5至3.0之间的值以保证所用生物材料的活性并避免有害条件。在本发明的方法中,因为待氧化溶液的有效局部稀释可能性和控制溶液前进,即,在处理装置中的流速的可能性,所以可以采用适合于待处理的溶液的更灵活pH范围。这减少了控制pH的需求,从而减少了成本。
具有高的铁含量的进料溶液通常在铁不能被足够有效地除去的常规湿法冶金法中引起问题。减小浓度导致需要使用更大和更不经济的装置和/或更大量的待处理溶液。用本发明的方法,甚至处理含大量溶解的铁的溶液也是可能的。根据本发明二价铁在酸性进料溶液中的浓度优选30g/l或更低,更优选3至30g/l,最优选3至20g/l,例如9至15g/l。待处理进料溶液中的铁浓度和含量典型地取决于矿石的矿物学,并且可在不同矿床中变化很大。由于该原因,考虑到用本发明方法得到的进料溶液组成,所述灵活性是一个优点,从而使得方法可以在许多不同的操作环境中使用。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至少通过以下步骤从含亚铁离子的酸性水溶液除去铁:
在第一个步骤(a)中,将含亚铁离子的酸性水溶液,即待处理溶液引入到流化床反应器中,在此处亚铁离子优选被微生物氧化得到铁离子,溶液以足以提供有效流化和混合的速率流过反应器的流化床。在第二个步骤(b)中,将主要含铁离子的来自步骤(a)的溶液输送到选矿机,在此处使含铁离子的硫化合物可以从溶液中沉淀出来得到固体物质,随后回收由此得到的含铁离子的固体物质。在流化床反应器中,实现了铁的有效生物氧化。优选在生物氧化中,使亚铁离子氧化得到铁离子的微生物附着于载体材料的表面。通过足量向上流动的溶液,优选通过在本发明装置中循环并被泵入到流化床反应器的溶液,使由载体材料构成的床流化和混合。
步骤(a)中的表达“足够速率(足以......的速率)”指当来自选矿机的溢流(它的量是进料溶液的例如6至650倍)与进料溶液合并时得到的溶液的流速,如此得到的溶液的量,即,“足够量”流过流化床。使通过流化床的溶液的流速维持在对达到有效的氧化过程和防止被氧化的化合物在流化床反应器中已经沉淀是有效的流速。通过流化床的溶液的足够流速指防止例如微生物上或与其邻近的局部浓度变得过高的流速,沉淀动力学相对于所述通过流化床的溶液的流速足够慢,因此基本上避免了在流化床中沉淀。
与新进料溶液合并的溶液在流化床中被有效循环和充分稀释的情况下,避免了对所述床的微生物的任何毒性作用。同时,使流化床保持不含任何沉淀,从而减少了与其相关的必要的维修以及问题和成本。
要被引入到流化床上游的进料溶液还被以高速循环的溶液稀释,因此,在进料到工艺中之前不再需要待处理溶液的单独稀释。
足够量的溶液指通过在流化床中使已贫于铁化合物的溶液向上循环并通过将新鲜进料溶液引入到反应器而得到的溶液。于是,流过流化床的溶液的总量高,优选是新进料溶液的量的6至650倍。在较小规模操作中,例如在实验室或中试工厂中,优选的量是新进料溶液的量的150至650倍,最优选150至320倍。对于大的工业规模,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验室或中试工厂中进行的实验能估计出溶液总量的大致近似值。更优选地,工业规模的量是新进料溶液的量7至150倍,最优选9至150,例如9.5至50倍,以防止被循环的总量变得过高,和此外能采用适当的装置和合理的成本以经济上可行的方式实施循环。同时,流经流化床的速率变得足够高,术语“足够”如上定义。
通过流化比来分别说明停工和运行期间流化床容量之间的差别。对于本发明的流化优选地,所述流化比为20至40%,优选在25至35%,最优选约30%。由于所得到的生物膜的高反应性表面,所以由此达到的质量传递特别有效。与其它构造形成对照,用该配置可以避免所谓的槽流和堵塞。
含铁的待处理新鲜溶液进料与通过高速泵送而循环的溶液混合。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对于实验室规模,流经流化床的速率是30至50l/h,优选35至45l/h。
根据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对于中试工厂规模,流经流化床的速率是700至1100l/h,优选750至1050l/h。
优选地,新进料溶液到反应器的进料速率是至少0.1l/h,更优选至少2.4l/h,最优选至少4.8l/h,例如9.6l/h。在这种情况中,新进料溶液中存在的铁在流化床中的理论停留时间(HRT)是少于4h,优选少于3h,更优选少于1至3小时例如对于包括具有14l总容量的反应器和流化期间具有9.3l容量的流化床的中试规模工厂。
如果需要,可以将流经流化床反应器的溶液加热。优选地,将溶液的温度调至15至45℃、更优选30至40℃的值。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在输送到选矿机之前,在流化床的下游调节循环溶液的pH值。如果需要,可以通过加入已知用于调节pH的目的的化学物质调节pH,例如硫酸或苛性碱试剂,优选苛性碱试剂。优选地在调节之后,被输送到选矿机的溶液的pH值是大于1,优选大于2,最优选大于2.5。而且还优选使pH保持在4以下,例如1至4,更优选3.5以下,例如2至3.5或2.5至3.5,最优选3以下,例如2至3或2.5至3。通过升高pH使沉淀更有效地进行,但导致用于pH调节的化学物质的消耗增加。然而,如上所述,不总是需要调节pH,因为对于待处理的溶液在所述方法中合理宽的pH范围是可接受的。特别地,不需要调节引入流化床中的溶液的pH,而应将输送到沉淀反应器的溶液的pH调至允许含硫的铁化合物沉淀的范围。
没有向流化床中引入用于流化的气体。流化是通过由新进料溶液和循环溶液的混合物构成的液流实现的。任一溶液或这两种溶液可以被分别或一起氧化,优选在将溶液输送到流化床之前使其曝气。避免气体流化是希望的,因为气流使微生物物质从载体材料脱离,这对流化床的操作是有害的。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在流化床的上游有一个单独的曝气池用于使溶液在再引入到流化床之前曝气。
亚铁溶液的氧化效率大于90%,优选95%,更优选96%,最优选97%或更高,例如大于99%。氧化速率是1至8.5g/l·h,优选3.3至7g/l·h,最优选4至7g/l·h。在这种情况下,亚铁离子从反应器迁移到沉淀步骤的量将非常低,优选小于0.1g/l。从氧化还原电位的增加也能看出氧化,离开反应器的溶液的电位优选大于450mV。尽管溶液中溶解的氧气量可保持在足以维持微生物活性的水平,但是如果需要,优选通过曝气向反应器中引入额外的氧气。在氧气的质量传递中,得到了35kg O2/m3·d或以下的值。进料溶液中大于85%的三价铁量可从其中沉淀出来,优选大于90%,更优选大于95%。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在反应器底部使用玻璃珠或陶瓷材料体以促进液流的均匀分布和/或防止载体材料离开反应器。
适合的载体材料应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孔隙度,并且还应对于正被讨论的应用目的足够惰性。在本发明的方法中,使用适合于生物质的典型载体材料。优选地,载体是活性碳、硅藻土例如才利特(celite)、氧化铝或其它适合的陶瓷材料。因为得到最大表面积,所以更优选载体材料是活性碳。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在流化床反应器中优选使用可附着于载体上的微生物。所述微生物可属于很好地适合于正被讨论的条件的菌株,例如使铁氧化的嗜酸菌株。细菌可以是可用于将铁在酸性条件下氧化的任何细菌。细菌可优选选自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亚铁钩端螺旋菌(Leptospirillum ferrooxidans)、氧化亚铁酸微菌(Acidimicrobiumferrooxidans)和嗜铁钩端螺旋菌。最优选的是能耐受特别高的三价铁浓度的嗜铁钩端螺旋菌属。就地存在(local occurrence)可用作选择菌种的标准;在该情况中,优选的是湿法冶金法、矿井排水或应用位置的环境中固有的或从中富集的适宜种群,假定对当地的条件适应。
一旦被氧化的溶液从流化床排出,载体材料和微生物的总量就基本上保持与此。
在本发明方法的第二个步骤中,将从第一个步骤中使用的流化床得到的主要含铁离子的溶液输送到选矿机,从而使含铁离子的化合物从溶液中沉淀出来得到固体物质,随后回收由此得到的含铁离子的所述固体物质。
在选矿机中进行沉淀,在足够的停留时间期间溶液中不断沉淀的固体物质被沉积。选矿机是通过重力使沉淀物与母液分离的装置。以澄清溢流的形式从选矿机排出母液,而待除去的固体物质即沉淀将富集在底部产物中。经由选矿机底部的阀回收所形成的沉淀,而将沉降后的液相例如溢流输送到随后的处理。如此形成的沉淀容易沉积下来而无需引起额外的成本和环境负担的沉淀助剂,例如絮凝剂。
进料溶液含硫化合物,特别是以硫酸盐的形式。从而,铁离子以已知的方式以铁与硫的化合物的形式从溶液沉淀出来,因此,含铁的硫化合物、优选硫酸铁、更优选黄铁矾(jarosite)存在于回收的固体物质中。除了铁之外,硫也被从溶液除去,而无需任何另外的结合铁的助剂。铁可优选以黄钠铁矾(Na jarosite)、黄钾铁矾(K jarosite)、黄铵铁矾(NH4 jarosite)或草黄铁矾(hydronium jarosite)的形式沉淀出来。典型地,沉淀的三价铁是由不同类型的黄铁矶构成的固体溶液。最优选地,根据图7以黄钠铁矾进行黄铁矾沉淀。对于该沉淀过程要求待处理溶液中钠浓度较高或使用苛性碱试剂来控制pH。以黄钾铁矾或黄铵铁矾的形式快速沉淀可同样地进行,因而可通过一价阳离子的浓度调节黄铁矾的组成。
沉淀期间温度在70℃以下,优选在60℃以下,最优选在37℃以下,例如在30至37℃之间。沉淀过程中的停留时间对于实验室规模优选0.5至1.5h、更优选约1h,对于中试规模优选2.5至3.5h、更优选约3h,如此得到的沉淀将被容易地分离和沉积。根据实验条件,说明沉淀沉积能力的污泥容积指数SVI在3至45ml/g、优选5至30ml/g之间变化。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将离开流化床的溶液输送到pH调节,其优选在用于pH调节的单独的单元或池中进行。可通过提高溶液的pH增加三价铁的沉淀和改善得到的沉淀的质量。可以以已知方式进行pH值的调节,例如通过使用自动滴定装置。作为待加入的pH调节剂,可使用适合于该目的的化合物,优选碱,更优选氢氧化钠、碳酸钠或氢氧化钾溶液,最优选碳酸钾浆。优选地,将pH调节剂加入到具有有效混合的单独的池中。溶液在该步骤中的停留时间是足以使调节剂与待处理溶液以足够均匀的方式混合并且使二者之间能够进行足够完全反应的,优选小于1小时,更优选小于40分钟,最优选小于10分钟,例如5至10分钟。
优选将来自沉淀步骤的液相输送到曝气。使铁氧化的微生物是需氧的,因此需要氧气以使其活化。采用含氧气的气体、优选采用空气或纯氧、最优选采用纯氧进行曝气。对于曝气,优选将溶液输送到单独的曝气池以使含氧气的气体以小气泡形式进给到待曝气溶液,例如通过烧结的设施或对气流进行分配的其它适合的歧管以最大均匀性和效率进行氧化。优选地,在将待处理溶液引入到步骤(a)的流化床中之前,对最优选含进料和循环溶液这二者的待处理溶液进行曝气。
此外,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使步骤(b)后得到的贫于铁离子的溶液,优选曝气后的溶液,在正在讨论的同一工艺或不同工艺中部分地或全部地循环。优选地,使正在讨论的溶液、优选曝气后的溶液基本上循环回步骤(a)中的流化床反应器的进料,也就是说,使溶液在装置中连续循环。优选地,使步骤(b)后得到的溶液即循环溶液循环回步骤(a),同时以与溶液进料到工艺中的进料速率相等的速率,从工艺除去溶液。循环溶液中基本上不存在固体物质,例如含三价铁和硫的污泥,固体物质的含量在1重量%以下。
图1显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其中,首先将进料溶液1输送到处理装置的流化床反应器2以氧化二价铁。氧化后的三价铁从流化床被引入到pH调节3,进一步被引入到混合池4。三价铁溶液从混合池被输送到选矿机5,用以使沉淀的铁化合物沉积在池的底部,随后通过阀A被回收。池的溢流被输送到曝气单元6,随后经由阀7基本上循环回流化床2的进料流。如果需要,可以从曝气单元排出一部分曝气后的溶液B。
本发明的方法可用于处理任何含二价铁的酸性溶液以回收铁和/或降低溶液中的铁含量。优选的应用针对污染土壤的去污中产生的酸性水溶液和工艺溶液、工业废流、或含金属的废料、或来自湿法冶金或生物湿法冶金浸出方法的溶液流的处理。更优选地,所述方法被应用于来自湿法冶金或生物湿法冶金浸出方法的溶液流,最优选含大量铁和其它金属以及硫酸根的溶液流。
根据所期望的处理参数、最终结果、除铁的需要或铁量,本发明的方法也可以是在湿法冶金应用中用于铁的沉淀的系统的一部分。优选地,所述方法可以与化学沉淀结合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权利要求14的处理装置以从含亚铁离子的酸性水溶液中除去铁。
本发明的装置包括适合于将亚铁离子氧化得到铁离子并且抗待处理溶液的酸度的至少一个流化床反应器。优选地,所述流化床包括上述载体材料,更优选活性碳,和氧化反应所需的微生物,最优选嗜铁钩端螺旋菌。流化床操作所需的手段是现有技术中已知的。
而且,本发明的装置中存在至少一个选矿机以使铁离子从溶液中沉淀而得到固体物质,该固体物质被回收。选矿机符合现有技术。
此外,本发明的装置包括用于使溶液在装置中有效循环的设备。
装置的这些部分是条件可以被独立调节的分开的功能单元。因此每个工艺步骤可在对于所述步骤典型和最佳的条件下进行。
除了流化床反应器、选矿机和用于溶液循环的设备之外,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pH调节和混合的设备。它们优选位于流化床和沉淀池之间。更优选地,用于使溶液混合的设备位于用于pH调节的单元中。
用于将溶液曝气的设备例如曝气单元优选与溶液到流化床的任意循环上游的沉淀池出口和/或流化床的紧上游相连。
本发明的装置优选连续运行。在这种情况中,如果需要,排出循环的纯化溶液。
用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实现了从待处理溶液快速且有效除去铁。通过提高进料溶液中的二价铁含量,可以增加铁的氧化速率,而循环溶液的pH调节使得可以对三价铁的沉淀进行优化。此外,通过控制液相的循环率,实现了在不同进料溶液处理中的灵活性。
用以下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而不希望限制其范围。
实施例
在实施例的实验中,亚铁离子浓度对于实验室规模用分光光度仪(Shimadzu UV 1601,日本)进行分析,对于中试工厂实验采用色度邻二氮杂菲法用Novaspec II仪器(Pharmacia,瑞典)测定。如果需要,可以使用本领域已知的对吸收进行色度或分光光度测定的类似的适合仪器。
根据对于活性碳流化床容量的进料速率,以进料溶液与流化床流出液中各自二价铁含量之间的差计算流化床中的氧化速率。
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Perkin Elmer 1100USA)和光学发射光谱法(Optima 2100DV,Perkin Elmer,USA)测定溶解的铁的总浓度。以进料溶液和流出液中各自三价铁的总量之间的差计算以g/l表示的沉淀的三价铁的量。对于实验室实验还以g/天表达沉淀速率。以进料中二价铁的总量中三价铁的百分比计算沉淀效率。
使用仪器WTW pH 315i(WTW,德国)和Orion 3Star(Thermo)测定pH和氧化还原电位,而用仪器WTW OXI96(Weilheim,德国)和LDO HQ10(Hach,USA)测定溶解的氧气。
如果需要,可以使用本领域已知的适合于上述测定的类似仪器。
实施例1
在实验室规模的实验中,使用包括作为载体的活性碳(CalgonCarbon Filtrasorb 200)和活性碳表面上使铁氧化的生物质嗜铁钩端螺旋菌的流化床。反应器的温度是37℃,流化床反应器的总容量是500ml,流化期间流化床的容量是340ml。在流化床中的停留时间是2小时。具有4.5l容量的pH调节单元与流化床相连。在调节单元中7分钟的停留时间后,溶液被输送到沉淀单元。沉淀单元的容量是40l,待沉淀的溶液在所述单元中的停留时间是1小时。所述装置连续运行。
引入到反应器中的溶液中亚铁离子含量是14g/l,所述溶液泵送到反应器的速率是0.17l/h。通过流化床的溶液总量是新鲜进料的约200倍。使用碳酸钙水浆液将溶液的pH调至2.8的值。进料溶液的氧化还原电位是330至350mV。
沉淀单元的溢流被输送到空气曝气中。曝气的溶液被循环回流化床的进料。
结果,99.7%的亚铁离子以7g Fe2+/l·h的氧化速率被氧化,产生的铁离子中的96%以黄铁矾的形式以55g/天的速率沉淀。离开流化床的溶液的氧化还原电位是470至510mV,而溶解的氧气的量保持在4.6±0.8g/l的范围内。
实施例2
在中试工厂条件下,使用包括作为载体的活性碳(Calgon CarbonFiltrasorb 200)和活性碳表面上使铁氧化的生物质嗜铁钩端螺旋菌的流化床。反应器的温度是37℃,流化床反应器的总容量是14l,流化期间流化床的容量是9.3l。溶液在流化床中的停留时间是3小时。具有70l容量的pH调节单元与流化床相连,污泥在所述单元中的停留时间是4.3分钟。溶液从pH调节单元被输送到具有2.9m3容量的沉淀单元,溶液在所述单元中的停留时间是2.9小时。
引入到反应器的溶液中亚铁离子含量是7g/l,所述溶液泵送到反应器的速率是3.2l/h。通过流化床的溶液总量是新鲜进料的约300倍。不特别地调节溶液的pH,pH值约2.3。
结果,99.8%的亚铁离子以1.9g Fe2+/l·h的氧化速率被氧化,产生的铁离子中的85%以黄铁矾的形式沉淀。
实施例3
用实施例1的实验配置,当使用CaCO3调节溶液的pH时,得到了图2中显示的亚铁离子的氧化速率和氧化效率。
实施例4
用实施例2的实验配置,得到了图3中显示的亚铁离子的氧化速率和氧化效率。
实施例5
除了改变进料溶液的Fe2+含量和使用KOH和CaCO3这二者来调节溶液的pH之外,用实施例1的实验配置,得到了图4中显示的亚铁离子的氧化速率和氧化效率。
实施例6
在使用CaCO3调节溶液pH的情况下,用实施例1的实验配置,得到了图5中分别显示的沉淀的铁量和沉淀效率的变化。
实施例7
用实施例2的实验配置,得到了图6中分别显示的沉淀的铁量和沉淀效率的变化。
实施例8
除了改变进料溶液的Fe2+含量和使用KOH和CaCO3这二者来调节溶液的pH之外,用实施例1的实验配置,得到了图7中分别显示的沉淀的铁量和沉淀效率的变化。
实施例9
除了用氢氧化钾调节pH之外,用实施例1的实验配置,当用x射线衍射分析测定时,发现沉淀的黄铁矶产物主要是以草黄铁矾和黄钾铁矾的形式。图8显示了衍射图。

Claims (15)

1.从含亚铁离子的酸性水溶液中提取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含亚铁离子的酸性进料溶液引入到流化床反应器中以将亚铁离子氧化得到铁离子,优选使用微生物,所述溶液以足以有效流化和混合的流速通过流化床反应器,
(b)将主要含铁离子的来自步骤(a)的溶液引入到选矿机以使含铁离子和硫的化合物从溶液沉淀出来得到固体物质,随后回收由此得到的含铁离子和硫的固体物质。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亚铁离子的水溶液还含硫酸根离子。
3.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铁离子的固体物质包括含铁的硫化合物,优选硫酸铁,更优选黄铁矾。
4.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引入到流化床反应器的新鲜溶液的进料速率是至少0.1l/h,优选至少2.4l/h,更优选至少4.8l/h,最优选至少9.6l/h。
5.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从步骤(b)得到的贫于铁离子的溶液循环至步骤(a)的流化床反应器的进料。
6.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再引入到步骤(a)的流化床反应器之前,将所述溶液曝气。
7.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输送到选矿机的溶液的pH调至1.0至4.0的值。
8.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料溶液中二价铁的浓度是30g/l或更低,优选3至30g/l,更优选3至20g/l,最优选9至15g/l。
9.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流化床中亚铁离子的氧化速率是1.0至8.5g Fe2+/l-1h-1
10.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湿法冶金应用中用于铁的沉淀的系统的一部分,优选与化学沉淀结合。
11.用于从含亚铁离子的酸性水溶液中提取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分开的单元:
(a)用于使亚铁离子氧化得到铁离子的至少一个流化床反应器;
(b)与流化床反应器相连的至少一个选矿机,以使所述铁离子从溶液中沉淀出来得到将被收集的固体物质;和
(c)用于使溶液在装置中有效循环的设备。
12.权利要求1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连续运行。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用于从流化床反应器得到的并被输送到沉淀池的溶液的pH调节和将所述溶液混合的设备。
14.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用于循环溶液的曝气的曝气单元。
15.权利要求11-14中任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化床反应器包含微生物,即嗜铁钩端螺旋菌(L.ferriphilum),和载体材料,优选活性碳。
CN2009801451725A 2008-10-13 2009-10-13 从酸性水溶液提取铁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162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I20085962A FI122716B (fi) 2008-10-13 2008-10-13 Menetelmä raudan erottamiseksi
FI20085962 2008-10-13
PCT/FI2009/050822 WO2010043764A1 (en) 2008-10-13 2009-10-13 Process for extracting iron from an aqueous acid solu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16227A true CN102216227A (zh) 2011-10-12
CN102216227B CN102216227B (zh) 2013-07-17

Family

ID=39924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45172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16227B (zh) 2008-10-13 2009-10-13 从酸性水溶液提取铁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EP (1) EP2349936B1 (zh)
CN (1) CN102216227B (zh)
AU (1) AU2009305323B2 (zh)
BR (1) BRPI0920317A2 (zh)
CA (1) CA2740343C (zh)
ES (1) ES2606346T3 (zh)
FI (1) FI122716B (zh)
PL (1) PL2349936T3 (zh)
RU (1) RU2493110C2 (zh)
WO (1) WO2010043764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15485A (zh) * 2019-09-05 2019-12-27 中信环境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氯化铁的连续生产方法及其应用
CN110616329A (zh) * 2019-09-30 2019-12-27 长春黄金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含锡废料中锡的回收方法
CN110921809A (zh) * 2019-12-14 2020-03-27 吕广鑫 一种矿山水样中铁离子的高效分离装置
CN113202533A (zh) * 2020-01-13 2021-08-03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自动化通换风矿井的组件及工艺
CN113811515A (zh) * 2019-05-10 2021-12-17 阿尔瓦泰克有限公司 用于从富含腐殖质的水中去除铁的方法和设备
RU2818213C2 (ru) * 2019-05-10 2024-04-25 Аллватек Ой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удаления железа из воды с высоким содержанием гумуса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706044A1 (de) * 2012-09-07 2014-03-1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Behandlung von Abwässern, insbesondere von sulfat- und/oder schwermetallhaltigen Minenwässern
CN110482766A (zh) * 2019-08-19 2019-11-22 江苏荣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从含铁酸性溶液中分离微量重金属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0595B2 (ja) * 1986-05-30 1995-03-08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排水処理法
AU732237B2 (en) * 1997-07-02 2001-04-12 Csir Treatment of water
DE10197211T5 (de) 2001-03-09 2004-07-08 Council Of Scientific & Industrial Research Verfahren und umgekehrter Fließbett-Kreislaufreaktor zur Abwasserreinigung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11515A (zh) * 2019-05-10 2021-12-17 阿尔瓦泰克有限公司 用于从富含腐殖质的水中去除铁的方法和设备
RU2818213C2 (ru) * 2019-05-10 2024-04-25 Аллватек Ой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удаления железа из воды с высоким содержанием гумуса
CN110615485A (zh) * 2019-09-05 2019-12-27 中信环境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氯化铁的连续生产方法及其应用
CN110615485B (zh) * 2019-09-05 2022-03-25 中信环境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氯化铁的连续生产方法及其应用
CN110616329A (zh) * 2019-09-30 2019-12-27 长春黄金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含锡废料中锡的回收方法
CN110921809A (zh) * 2019-12-14 2020-03-27 吕广鑫 一种矿山水样中铁离子的高效分离装置
CN110921809B (zh) * 2019-12-14 2022-08-05 吕广鑫 一种矿山水样中铁离子的高效分离装置
CN113202533A (zh) * 2020-01-13 2021-08-03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自动化通换风矿井的组件及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PI0920317A2 (pt) 2016-08-02
CA2740343A1 (en) 2010-04-22
AU2009305323A2 (en) 2011-06-09
RU2493110C2 (ru) 2013-09-20
AU2009305323B2 (en) 2015-10-29
EP2349936A1 (en) 2011-08-03
EP2349936B1 (en) 2016-09-07
RU2011117096A (ru) 2012-11-20
PL2349936T3 (pl) 2017-05-31
FI20085962A0 (fi) 2008-10-13
WO2010043764A1 (en) 2010-04-22
CN102216227B (zh) 2013-07-17
AU2009305323A1 (en) 2010-04-22
FI20085962A (fi) 2010-04-14
FI122716B (fi) 2012-06-15
CA2740343C (en) 2017-01-03
ES2606346T3 (es) 2017-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16227B (zh) 从酸性水溶液提取铁的方法
CN105601051B (zh) 一种基于生物成矿的酸性矿山废水处理系统和处理方法
Nurmi et al. Biooxidation and precipitation for iron and sulfate removal from heap bioleaching effluent streams
EP3478863B1 (en) Recovery of heavy metals by selective precipitation
Wang et al. Recovering iron and sulfate in the form of mineral from acid mine drainage by a bacteria-driven cyclic biomineralization system
CN102011013A (zh) 一种含砷硫碳的难处理金精矿的二次氧化预处理工艺
RU2291909C1 (ru) Способ извлечения золота из упорных золотомышьяковых руд
US8470569B2 (en) Hydrometallurgical procedure for the production of ferric-sulfate from fayalite slag
CN111377516B (zh) 一种酸性矿山废水处理工艺
US20150027901A1 (en) Biomining enhancement method
CN101818252B (zh) 一种免挥发从锌铁铟溶液中提取锌、铁、铟的方法
Pümpel et al. Bioremediation 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s using metabolically active microorganisms
AU2007219368A1 (en) Use of mining waste and concentrates containing pyrite, in the culture of iron-oxidizing and sulfer-oxidizing microorganisms as an energy source for bacterial growth
CN101466855A (zh) 硫化镍沉淀方法
RU2336343C1 (ru) Способ извлечения металлов из комплексных руд, содержащих благородные металлы
CN108883444A (zh) 用于处理产生酸的废石料的方法
Fang et al. Selective recovery of soil-borne metal contaminants through integrated solubilization by biogenic sulfuric acid and precipitation by biogenic sulfide
Weijma et al. Established technologies for metal recovery from industrial wastewater streams
Jaatinen Bio-oxidation and bioleaching of arsenic-containing and refractory gold concentrates
CN106495391B (zh) 一种发酵母液处理硫矿废水的方法
CN114275931B (zh) 乙酰甲胺磷生产中三价砷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RU2686158C1 (ru) Способ кучного биовыщелачивания марганца из марганецсодержащих материалов
RU2336341C1 (ru) Способ кучного бактериального выщелачивания сульфидсодержащих продуктов
CN116445254A (zh) 一种氧化亚铁硫杆菌的培养系统及培养方法
RU2339709C1 (ru) Способ кучного бактериального выщелачивания сульфидсодержащей руд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17

Termination date: 2018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