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15466A - 处理通话转换的方法及其相关通讯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处理通话转换的方法及其相关通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15466A
CN102215466A CN2011100912634A CN201110091263A CN102215466A CN 102215466 A CN102215466 A CN 102215466A CN 2011100912634 A CN2011100912634 A CN 2011100912634A CN 201110091263 A CN201110091263 A CN 201110091263A CN 102215466 A CN102215466 A CN 1022154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rsation
internet multimedia
multimedia subsystem
circuit switched
conversa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9126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15466B (zh
Inventor
吴志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T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igh Tech Comput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gh Tech Computer Corp filed Critical High Tech Compute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2154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154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154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154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22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for transferring data sessions between adjac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 H04W36/00224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for transferring data sessions between adjac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between packet switched [PS] and circuit switched [CS] network technologies, e.g. circuit switched fallback [CSFB]
    • H04W36/00226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for transferring data sessions between adjac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between packet switched [PS] and circuit switched [CS] network technologies, e.g. circuit switched fallback [CSFB] wherein the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comprise IP multimedia system [IMS], e.g. single radio voice call continuity [SRVC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22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for transferring data sessions between adjac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6Communication-related supplementary services, e.g. call-transfer or call-hol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一通讯装置中于一单一无线语音通话连续性交递期间处理通话转换的方法。该方法包含有于一移动装置具有多个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IMS)通话时,根据一交递命令的接收将该多个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转换为多个线路交换(circuit switced,CS)通话;以及根据该多个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设定每一线路交换通话的业务识别器(transaction identifier,TI)值;其中,该通讯装置为该移动装置或一网络端。

Description

处理通话转换的方法及其相关通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指一种用于一无线通讯系统中的方法及其相关通讯装置,尤指一种用于一无线通讯系统的一通讯装置中于一单一无线语音通话连续性交递期间处理通话转换的方法及其相关通讯装置。
背景技术
第三代移动通讯联盟(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所制定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无线通讯系统,目前被视为可提供高数据传输率、低潜伏时间、封包最佳化以及改善系统容量和覆盖范围的一种新的无线接口及无线网络架构。于长期演进无线通讯系统中,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包含多个演进型无线基站(evolved Node-B,eNB),并与多个移动装置(或称为客户端(User Equipment,UE))进行通讯。
一单一无线语音通话连续性(Single Radio Voice Call Continuity,SRVCC)提供将一语音通话从一网络语音(VoIP)/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IPMultimedia Subsystem)封包域转换至旧有的线路交换域。单一无线语音通话连续性的多样性可支持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通用移动通讯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以及码分多址接入(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通讯系统等线路交换域。对于拥有旧有电话网络的系统业者,其希望部署与长期演进式无线通讯系统相结合的网络语音/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为主的语音服务,单一无线语音通话连续性可提供其网络语音使用者较长期演进式无线通讯系统更广的涵盖范围。
单一无线语音通话连续性操作方式可如下叙述:当具有单一无线语音通话连续性能力的移动装置于一封包交换语音通话中判断离开长期演进式无线通讯系统的涵盖范围时,移动装置会告知长期演进式无线通讯系统的网络端。长期演进式无线通讯系统的网络端决定封包交换语音需要倍延续至旧有的线路交换域中。长期演进式无线通讯系统的网络端通知移动交换中心(Mobile Switching Center,MSC)语音通话需要由封包交换域切换至线路交换域,并起始一交递程序以将长期演进式无线通讯系统语音承载转换至线路交换的网络。移动交换中心在旧有网络中为移动装置建立承载路径,且通知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的核心网络移动装置的通话段(call leg)正由封包交换域转换至线路交换域。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的核心中线路-封包功能进行内步合作。当移动装置到达旧有网络的可利用信道时,移动装置将内部的语音程序从网络语音转换旧有的线路语音,使得通话继续。
一客户端与一网络端具有一或多个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而每次仅有一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正在进行,其它的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被设定为保留(on hold)。网络端传送单一无线语音通话连续性交递命令(例如:HANDOVER TO UTRAN命令、RADIO BEARER SETUP或HANDOVER命令)。在已知技术中,仅规范了客户端与网络端建立单一线路交换通话时,客户端与网络端同时设定对应于一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的线路交换通话的业务识别器(Transaction Identifier,TI)值为00。如果客户端与网络端建立多个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例如:一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正在进行,其它的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被设定为保留)时,应选择何者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转换至线路交换通话尚未有清楚的规范。如果仅有一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被转换至线路交换通话,目前的已知技术并无规范如何处理其它的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如果多个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被转换至线路交换通话,目前的已知技术并无规范如何同时转换一个以上的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至线路交换通话。举例来说,如何决定每个线路交换通话的线路交换业务识别器值尚未清楚。在客户端与网络端缺乏一致性决定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识别器值的情况下,被保留的通话在单一无线语音通话连续性交递后无法被正确地接收。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一通讯装置中于一单一无线语音通话连续性交递期间(Single Radio Voice Call Continuity,SRVCC)处理通话转换的方法。
本发明揭露一种用于一通讯装置中于一单一无线语音通话连续性交递期间处理通话转换的方法。该方法包含有于一移动装置具有多个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IMS)通话时,根据一交递命令的接收将该多个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转换为多个线路交换(circuit switced,CS)通话;以及根据该多个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设定每一线路交换通话的业务识别器(transaction identifier,TI)值;其中,该通讯装置为该移动装置或一网络端。
本发明还揭露一种用于一通讯装置中于一单一无线语音通话连续性交递期间处理通话转换的方法。该方法包含有于一移动装置具有多个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时,根据一第一命令的接收将该多个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转换为多个线路交换(circuit switced,CS)通话;以及根据该第一命令或一第二命令,设定每一线路交换通话的业务识别器值;其中,该通讯装置为该移动装置或一网络端。
本发明还揭露一种用于一通讯装置中于一单一无线语音通话连续性交递期间处理通话转换的方法。该方法包含有于一移动装置具有多个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时,根据一第一命令的接收将该多个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转换为多个线路交换(circuit switced,CS)通话;以及根据该第一命令或一第二命令,设定每一线路交换通话的业务识别器值;其中,该通讯装置为该移动装置或一网络端。
本发明还揭露一种用于一通讯装置中于一单一无线语音通话连续性交递期间处理通话转换的方法。该方法包含有于一移动装置具有一第一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以及一第二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时,根据一交递命令的接收将该第一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转换为一线路交换通话;其中,该通讯装置为该移动装置或一网络端。
本发明还揭露一种用于一网络端中于一单一无线语音通话连续性交递期间处理通话转换的方法。该方法包含有于一移动装置具有多个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时,不触发该单一无线语音通话连续性交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无线通讯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通讯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程序码的示意图。
图4-7为本发明实施流程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10    无线通讯系统         20     通讯装置
200    处理装置            210    储存单元
214    程序码              220    通讯接口单元
300    无线资源控制层      310    封包数据聚合协议层
320    无线链接控制层      330    媒体存取控制层
340    物理层              40、50、60、70    流程
400、402、404、406、408    步骤
500、502、504、506、508    步骤
600、602、604、606         步骤
700、702、704              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无线通讯系统10的示意图。无线通讯系统10,例如一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以下简称LTE)或高速封包存取演进(High Speed Packet Access Plus,以下简称HSPA+)系统网络或其它移动通讯系统,由一网络及多个客户端(user equipments,UEs)所组成。其中,客户端可为移动电话、计算机系统等装置,而网络端仅支持封包交换(Packet Switched,PS)伺服域,例如: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实际来说,长期演进系统的网络端包含多个基站(base stations),例如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其包含多个演进式基站(evolved Node-Bs,eNBs)、通用移动通讯系统的网络端包含多个基站,例如一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其包含多个基站(Node-Bs,NBs)。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传输方向,网络端及客户端可视为一传送器及一接收器。举例来说,对于一上链路(uplink,UL)传输,客户端为传送端而网络端为接收端;对于一下链路(downlink,DL)传输,网络端为传送端而客户端为接收端。
请参考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通讯装置20的示意图。通讯装置20可为图1中的客户端或网络端,其包含一处理装置200、一储存单元210以及一通讯接口单元220。处理装置200可为一微处理器或一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储存单元210可为任一数据储存装置,其用来储存一程序码214,可通过处理装置200读取以及执行。举例来说,储存单元210可为用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s)、磁带(magnetic tapes)、硬盘(hard disks)、光学数据储存装置(optical data storage devices)等等,而不限于此。控制通讯接口单元220可为一无线收发器,其根据处理装置200的运算结果用来与网络端进行无线通讯。
请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程序码214的示意图。程序码214包含多个通讯协议层的程序码,由上至下为一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300、一封包数据聚合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310、一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320、一媒体存取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330,以及一物理(physical,PHY)层340。
请参考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一流程40的示意图。流程40用于一无线通讯系统的一客户端以及一网络端中,用来处理于一单一无线语音通话连续性交递期间的通话转换。该无线通讯系统可为无线通讯系统10。流程40可编译成程序码214,其包含下列步骤:
步骤400:开始。
步骤402:当客户端与网络端具有多个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时,客户端接收一交递命令。
步骤404:客户端与网络端根据交递命令的接收将多个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转换为多个线路交换通话。
步骤406:客户端与网络端根据多个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设定每一线路交换通话的业务识别器值。
步骤408:结束。
根据流程40,客户端与网络端具有多个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多个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可共享相同的封包交换配置(例如:LTE系统的数据无线承载或HSPA系统的封包交换无线存取承载),但亦可具有不同的封包交换配置。其中,一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为进行状态,而其它的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为保留状态。进行状态的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可为一会议通话。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可为语音通话、影像通话等等。如果在此期间客户端接收到交递命令,客户端与网络端根据交递命令的接收将多个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转换为多个线路交换通话。交递命令较佳地可为一单一无线语音通话连续性交递命令。接着,客户端以及网络端同时根据多个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设定每一线路交换通话的业务识别器值。换句话说,当客户端于单一无线语音通话连续性交递期间具有两个以上的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时,通过转换多个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至相对应的线路交换通话,客户端与网络端可处理通话转换。相较于已知技术,在单一无线语音通话连续性交递期间的可处理多个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客户端与网络端可由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的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识别器值产生线路交换通话的业务识别器值。举例来说,一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具有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识别器值等于X。其相对应的线路交换通话的业务识别器值可由下列值:X、X-1、X-2、X+1、X+2等等中产生。如果某一特定值之前已被用于业务识别器值(即,客户端于单一无线语音通话连续性交递前已具有线路交换通话)时,客户端以及网络端略过该数值,并选择其它可能数值。举例来说,客户端之前具有业务识别器值为X-1的线路交换通话,因此客户端与网络端可由下列值:X、X-2、X+1、X+2等等中产生新的业务识别器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客户端与网络端可由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识别器值的大小顺序产生线路交换通话的业务识别器值。举例来说,客户端与网络端具有三个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其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识别器值分别为1、2以及3。根据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识别器值的渐增顺序,客户端与网络端可分别设定线路交换通话的业务识别器值为0、1以及2。如果某一特定值之前已被用于业务识别器值(即,客户端于单一无线语音通话连续性交递前已具有线路交换通话)时,客户端以及网络端略过该数值,并选择其它可能数值。举例来说,数值0之前已经被用过,因此客户端与网络端可据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识别器值的渐增顺序,分别设定线路交换通话的业务识别器值为1、2以及3。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客户端与网络端根据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的通话状态设定相对应的线路交换通话的通话状态。换句话说,线路交换通话的通话状态被设定与其相对应的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的通话状态相同。网络端根据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可决定线路交换通话的通话状态。举例来说,如果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的通话状态为进行状态,其相对应的线路交换通话的通话状态亦为进行状态。如果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的通话状态为保留状态,其相对应的线路交换通话的通话状态亦为保留状态。
在单一无线语音通话连续性交递程序前,客户端已经具有进行中的线路交换通话。若该原本的线路交换通话仍然在进行,客户端与网络端则将某些线路交换通话从进行状态设定为保留状态。也就是说,某些线路交换通话其相对应的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的通话状态为进行状态,但是由于客户端目前仍有原本的线路交换通话正在进行,因此客户端与网络端无法根据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的通话状态设定其相对应的线路交换通话。取而代之,客户端与网络端将该类的线路交换通话的通话状态设定为保留。
举例来说,客户端具有两个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一第一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以及一第二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其中,第一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为进行中,而第二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则非进行中(如:被保留)。客户端接收到用于单一无线语音通话连续性交递的交递至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HANDOVER TO UTRAN)命令。客户端与网络端将第一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转换为一第一线路交换通话,且设定第一线路交换通话的业务识别器值为1以及设定第一线路交换通话的通话状态为进行中。客户端与网络端将第二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转换为一第二线路交换通话,且设定第二线路交换通话的业务识别器值为2以及设定第一线路交换通话的通话状态为保留。或者,客户端与网络端将第一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转换为一第一线路交换通话,且设定第一线路交换通话的业务识别器值为0以及设定第一线路交换通话的通话状态为进行中。且设定第二线路交换通话的业务识别器值为1以及设定第一线路交换通话的通话状态为保留。
客户端与网络端可进一步设定每一线路交换通话的业务识别器旗标(TI flag)为一移动收话(mobile terminated call)或一移动发话(mobile originated call)。旗标的长度可为一位。位“1”代表移动收话;位“0”代表移动发话。
请参考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一流程50的示意图。流程50用于一无线通讯系统的一客户端以及一网络端中,用来处理于一单一无线语音通话连续性交递期间的通话转换。该无线通讯系统可为无线通讯系统10。流程50可编译成程序码214,其包含下列步骤:
步骤500:开始。
步骤502:当客户端与网络端具有多个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时,客户端接收一交递命令。
步骤504:客户端与网络端根据交递命令的接收将多个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转换为多个线路交换通话。
步骤506:客户端与网络端根据一命令C1以及一命令C2,设定每一线路交换通话的业务识别器值。
步骤508:结束。
根据流程50,客户端与网络端具有多个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多个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可共享相同的封包交换配置(例如:LTE系统的数据无线承载或HSPA系统的封包交换无线存取承载),但亦可具有不同的封包交换配置。其中,一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为进行状态,而其它的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为保留状态。进行状态的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可为一会议通话。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可为语音通话、影像通话等等。如果在此期间客户端接收到交递命令,客户端与网络端根据交递命令的接收将多个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转换为多个线路交换通话。交递命令较佳地可为一单一无线语音通话连续性交递命令。接着,客户端以及网络端同时根据命令C1以及命令C2设定每一线路交换通话的业务识别器值。换句话说,当客户端于单一无线语音通话连续性交递期间具有两个以上的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时,通过转换多个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至相对应的线路交换通话,客户端与网络端可处理通话转换。相较于已知技术,在单一无线语音通话连续性交递期间的可处理多个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
命令C1可为包含有每一线路交换通话的业务识别器值的一交递至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命令。命令C2可为包含有每一线路交换通话的业务识别器值的一无线资源控制消息或一非接入层级(Non-Access Stratum)消息。命令C2可包含于命令C1中传送,亦可单独传送。
请参考图6,图6为本发明实施一流程60的示意图。流程60用于一无线通讯系统的一客户端以及一网络端中,用来处理于一单一无线语音通话连续性交递期间的通话转换。该无线通讯系统可为无线通讯系统10。流程60可编译成程序码214,其包含下列步骤:
步骤600:开始。
步骤602:当客户端与网络端具有多个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时,客户端接收一交递命令。
步骤604:客户端与网络端根据交递命令的接收将一进行中的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转换为一线路交换通话。
步骤606:结束。
根据流程60,客户端与网络端具有多个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其中,一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为进行状态,而其它的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为保留状态。进行状态的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可为一会议通话。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可为语音通话、影像通话等等。如果在此期间客户端接收到交递命令,客户端与网络端根据交递命令的接收将进行中的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转换为线路交换通话。也就是说,网络端与客户端选择进行中的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转换成线路交换通话。因此,清楚的规范何者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应被转换成线路交换通话,而避免混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客户端与网络端可释放被保留的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在本发明其它实施例中,客户端与网络端可继续保留被保留的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
请参考图7,图7为本发明实施一流程70的示意图。流程70用于一无线通讯系统的一网络端中,用来处理于一单一无线语音通话连续性交递期间的通话转换。该无线通讯系统可为无线通讯系统10。流程70可编译成程序码214,其包含下列步骤:
步骤700:开始。
步骤702:当客户端与网络端具有多个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时,不触发该单一无线语音通话连续性交递。
步骤704:结束。
根据流程70,当客户端与网络端具有多个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时,网络端不触发单一无线语音通话连续性交递。网络端可为支持单一无线语音通话连续性交递的一来源无线存取技术(如: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或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移动管理单元(Mobility Mana gement Entity,MME)或伺服GPRS支持节点(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
换句话说,在LTE系统或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中,来源无线存取技术禁止与具有多个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的客户端执行单一无线语音通话连续性交递。或者,在LTE系统或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中,移动管理单元禁止与具有多个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的客户端执行单一无线语音通话连续性交递。或者,在HSPA系统中,伺服GPRS支持节点禁止与具有多个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的客户端执行单一无线语音通话连续性交递。
需注意的事,前述的步骤(包含建议步骤)可通过装置实现,装置可为硬件、固件(为硬件装置与计算机指令与数据的结合,且计算机指令与数据属于硬件装置上的只读软件)、或电子系统。硬件可为模拟微计算机电路、数字微计算机电路、混合式微计算机电路、微计算机芯片或硅芯片。电子系统可为系统单芯片(system on chip,SOC)、系统级封装(systemin package,Sip)、嵌入式计算机(computer on module,COM)或通讯装置20。在通讯装置20中,处理器200可处理流程40、50、60或70相关程序码214,而处理结果可用于一无线通讯系统10处理于单一无线语音通话连续性交递期间处理通话转换。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当具有多个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的客户端接收到单一无线语音通话连续性交递命令时,客户端与网络端可决定如何转换多个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客户端及网络端可将多个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转换成多个线路交换通话,并根据多个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设定每一线路交换通话的业务识别器值。或者,客户端及网络端根据包含有业务识别器值的命令设定线路交换通话的业务识别器值。或者,客户端及网络端仅转换进行中的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至线路交换通话,或当客户端具有多个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时,网络端不触发单一无线语音通话连续性交递。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15)

1.一种于一单一无线语音通话连续性交递期间处理通话转换的方法,用于一通讯装置,该方法包含有:
于一移动装置具有多个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时,根据一交递命令的接收将该多个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转换为多个线路交换通话;以及
根据该多个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设定每一线路交换通话的业务识别器值;
其中,该通讯装置为该移动装置或一网络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该多个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设定每一多个线路交换通话的业务识别器值包含有:根据多个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识别器值产生出该多个业务识别器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该多个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设定每一多个线路交换通话的业务识别器值包含有:根据多个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识别器值的大小顺序产生出该多个业务识别器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该多个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设定每一多个线路交换通话的业务识别器值包含有:根据该多个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的通话状态设定该多个业务识别器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还包含根据该多个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的通话状态设定该多个线路交换通话的通话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还包含:
于该单一无线语音通话连续性交递期前具有一原始线路交换通话;
当该原始线路交换通话为正在通话时,将部分线路交换通话的通话状态设定从一进行状态至一保留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还包含:设定每一线路交换通话的业务识别器旗标为一移动收话或一移动发话。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多个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的一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为一进行状态,其余的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为一保留状态。
9.一种于一单一无线语音通话连续性交递期间处理通话转换的方法,用于一通讯装置,该方法包含有:
于一移动装置具有多个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时,根据一第一命令的接收将该多个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转换为多个线路交换通话;以及
根据该第一命令或一第二命令,设定每一线路交换通话的业务识别器值;
其中,该通讯装置为该移动装置或一网络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第一命令为包含每一线路交换通话的业务识别器值的一交递至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命令,该第二命令为包含每一线路交换通话的业务识别器值的一无线资源控制消息或一非接入层级消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第二命令可包含于该第一命令中亦可单独传送。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第一命令以及该第二命令还包含映射信息,其包含该多个线路交换通话的业务识别器值与多个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识别器值间的映射关系。
13.一种于一单一无线语音通话连续性交递期间处理通话转换的方法,用于一通讯装置,该方法包含有:
于一移动装置具有一第一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以及一第二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时,根据一交递命令的接收将该第一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转换为一线路交换通话;
其中,该通讯装置为该移动装置或一网络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还包含释放或保留该第二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
15.一种于一单一无线语音通话连续性交递期间处理通话转换的方法,用于一网络端中,该方法包含有:
于一移动装置具有多个因特网多媒体子系统通话时,不触发该单一无线语音通话连续性交递。
CN201110091263.4A 2010-04-12 2011-04-12 处理通话转换的方法及其相关通讯装置 Active CN1022154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2291610P 2010-04-12 2010-04-12
US61/322,916 2010-04-12
US32430910P 2010-04-15 2010-04-15
US61/324,309 2010-04-15
US13/083,619 US20120087339A1 (en) 2010-04-12 2011-04-11 Method of Handling Call Transferring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3/083,619 2011-04-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15466A true CN102215466A (zh) 2011-10-12
CN102215466B CN102215466B (zh) 2014-11-26

Family

ID=44202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91263.4A Active CN102215466B (zh) 2010-04-12 2011-04-12 处理通话转换的方法及其相关通讯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087339A1 (zh)
EP (1) EP2375812B1 (zh)
CN (1) CN102215466B (zh)
TW (1) TWI422244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94265A (zh) * 2014-01-17 2016-07-20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支持多会话业务连续性的方法
CN108206898A (zh) * 2016-12-20 2018-06-26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实现多方通话的方法、装置及多通终端
CN108243398A (zh) * 2016-12-27 2018-07-03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话冲突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536209B1 (en) 2010-06-02 2018-08-29 HT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for handling Packet Switched (PS) and Circuit Switched (CS) voice services
US20120213197A1 (en) * 2011-02-21 2012-08-23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Managing Multiple Call Sessions During a Transfer
EP2807858A1 (en) * 2012-01-27 2014-12-0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Handover of priority calls from a circuit switched access network with single radio voice call continuity
EP2807857B1 (en) 2012-01-27 2017-06-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Handover of emergency calls from a circuit switched to a packet switched access network
GB2500586B (en) 2012-03-23 2014-05-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ovision of a customised alerting notification
US9357431B2 (en) * 2012-08-31 2016-05-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lective network parameter configuratons based on network identification of non-IMS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US9215639B2 (en) * 2012-12-21 2015-12-15 Apple Inc. Transitioning a video call between network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7677A (zh) * 2008-02-05 2008-07-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无线信道语音业务连续性的域切换方法
CN101594647A (zh) * 2008-05-28 2009-1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sr vcc业务切换处理方法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107313B (fi) * 1998-11-04 2001-06-29 Nokia Networks Oy Monipuhelun ohjaus tietoliikennejärjestelmässä
US8503391B2 (en) * 2008-09-18 2013-08-06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CS to IMS hand-back and hand-in for IMS systems for legacy CS UE with home node B access
GB2467915B (en) * 2009-02-18 2012-05-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voice call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7677A (zh) * 2008-02-05 2008-07-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无线信道语音业务连续性的域切换方法
CN101594647A (zh) * 2008-05-28 2009-1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sr vcc业务切换处理方法及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ET AL.: "MSC Server assisted mid-call feature - PS to CS and SRVCC updates - Atl1", 《3GPP TSG CT WG1 MEETING #61,C1-094304》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94265A (zh) * 2014-01-17 2016-07-20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支持多会话业务连续性的方法
US10609095B2 (en) 2014-01-17 2020-03-31 Hfi Innovation Inc. Method to support service continuity for multiple sessions
CN108206898A (zh) * 2016-12-20 2018-06-26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实现多方通话的方法、装置及多通终端
CN108206898B (zh) * 2016-12-20 2021-03-1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实现多方通话的方法、装置及多通终端
CN108243398A (zh) * 2016-12-27 2018-07-03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话冲突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04086A (en) 2012-01-16
TWI422244B (zh) 2014-01-01
EP2375812A2 (en) 2011-10-12
US20120087339A1 (en) 2012-04-12
CN102215466B (zh) 2014-11-26
EP2375812A3 (en) 2011-11-30
EP2375812B1 (en) 2014-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15466B (zh) 处理通话转换的方法及其相关通讯装置
CN102448112B (zh) 处理基于接入点名称的拥塞控制的方法及其通讯装置
US9332468B2 (en) Handling of downlink IP packet transmission switching on dual SIM UE
CN102404783B (zh) 设定次要小区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CN101754417B (zh) 设定无线存取能力的方法及相关通讯装置
CN102685834B (zh) 在无线接入技术变更中清除通话的方法
CN101959315B (zh) 处理长期演进定位协议数据的方法及其通讯装置
EP2346274B1 (en) Method of handling security in SRVCC handover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1998460A (zh) 处理量测间隙组态下接收系统信息的方法及其通讯装置
TWI423715B (zh) 處理接收系統資訊功能的方法及其相關通訊裝置
KR101122189B1 (ko) 비공개 가입자 그룹 아이디 비교를 줄이기 위한 방법
EP3537762B1 (en) Scef entity, control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JP2016513418A (ja) サービス制御方法、モビリティ管理エンティティ及び移動交換局
CN102056100B (zh) 处理邻近信息传输的方法及其通讯装置
CN102118717A (zh) 处理多重通话的方法及其相关通讯装置
KR102127780B1 (ko) 이동통신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8990099B (zh) 处理测量组态及信令无线承载的装置及方法
CN102026113A (zh) 处理传呼的方法
CN110022585B (zh) 处理新无线能力的装置及方法
US20110183670A1 (en) Method of Improving Circuit Switched Connectivity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2223673B (zh) 平衡负载的方法及其相关通讯装置
CN101594610A (zh) 跟踪会话同步方法和装置
US2016034453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directing Between FDD and TDD of LTE System
US20130231073A1 (en) Method of Handling Local Emergency Number List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2256237B (zh) 跟踪会话同步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