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09003A - 链路检测方法、系统和环回发起设备 - Google Patents

链路检测方法、系统和环回发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09003A
CN102209003A CN2010101358186A CN201010135818A CN102209003A CN 102209003 A CN102209003 A CN 102209003A CN 2010101358186 A CN2010101358186 A CN 2010101358186A CN 201010135818 A CN201010135818 A CN 201010135818A CN 102209003 A CN102209003 A CN 1022090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opback
test packet
originating end
responder
s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3581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查正
刘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13581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09003A/zh
Publication of CN1022090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90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链路检测方法、系统和环回发起设备,其中该链路检测方法包括:环回发起端接收来自测试报文发起端的测试报文,并将所述测试报文发送至环回响应端;其中,所述环回发起端被预先设置为允许环回转发;接收所述环回响应端环回的测试报文;将所述环回响应端环回的测试报文发至所述测试报文发起端,以使得所述测试报文发起端能够确定所述测试报文发起端与所述环回响应端之间的链路是否正常。本发明实施例将环回发起端预先配置为允许环回转发,因此可以将环回响应端环回的测试报文发至测试报文发起端,使得测试报文发起端能够根据是否正常接收到测试报文,确定测试报文发起端与环回响应端之间的链路是否正常,实现端到端的链路检测。

Description

链路检测方法、系统和环回发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链路检测方法、系统和环回发起设备。
背景技术
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Engineers;简称:IEEE)802.3ah协议也叫做以太网第一英里(Ethernet inthe First Mile;简称:EFM)协议,是一种较为简单的点到点的以太操作管理维护(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简称:OAM)协议。EFM协议为两台直连设备之间的链路提供链路连通性检测功能、链路故障通告功能、环回等功能,可以应用于整个链路的最后一英里,例如:从用户交换机到运营商边缘设备。在城域网中,EFM协议大多应用在用户边缘设备(Customer Edge;简称:CE)和运营商边缘设备(Provider Edge;简称:PE)之间,从而保证用户网络和运营商网络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环回是EFM协议的一种功能,一般用于辅助运营商对网络链路质量的测试。图1为现有环回功能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环回发起端21,而另外一端则为环回响应端22。进入远端环回状态后,环回发起端21和环回响应端22对测试报文的处理不同:环回响应端22对于测试报文都通过底层控制,按照原路返回;环回发起端21收到被动端环回过来的测试报文后,对测试报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后丢弃。
图2为现有应用EFM协议时的链路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PE_1和PE_2之间配置虚拟租用线路(Virtual Leased Line;简称:VLL)、虚拟专用局域网业务(Virtual Private Lan Service;简称:VPLS)或运营商骨干网传输(Provider Backbone Transport;简称:PBT)等,在直连链路最后一段的PE_2和CE_2上配置EFM协议,PE_2为环回发起端,CE_2为环回响应端,可以检测出PE_2与CE_2之间的丢包率和时延等点到点场景的链路质量数据。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应用EFM协议时,经过CE_2环回到PE_2的数据将被PE_2丢弃,因此无法统计PE_1与CE_2之间、CE_1与CE_2之间等端到端场景的链路质量数据,应用范围受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链路检测方法、系统和环回发起设备,用以解决应用EFM协议时无法统计端到端场景的链路质量数据,造成应用范围受限的问题,实现端到端的链路检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链路检测方法,包括:
环回发起端接收来自测试报文发起端的测试报文,并将所述测试报文发送至环回响应端;其中,所述环回发起端被预先设置为允许环回转发;
接收所述环回响应端环回的测试报文;
将所述环回响应端环回的测试报文发至所述测试报文发起端,以使得所述测试报文发起端能够确定所述测试报文发起端与所述环回响应端之间的链路是否正常。
本发明实施例又提供一种链路检测方法,包括:
测试报文发起端将测试报文发送至环回发起端,并通过所述环回发起端,将所述测试报文发送至环回响应端;其中,所述环回发起端被预先设置为允许环回转发;
若通过所述环回发起端接收到所述环回响应端环回的所述测试报文,则确定所述环回响应端与所述测试报文发起端之间的链路正常。
本发明实施例再提供一种环回发起设备,所述环回发起设备被预先设置为允许环回转发,进一步的,所述环回发起设备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61),用于接收来自测试报文发起端的测试报文;
第一发送模块(62),用于将所述第一接收模块(61)接收到的测试报文发送至环回响应端;
第二接收模块(63),用于接收所述环回响应端环回的测试报文;
第二发送模块(65),用于将所述第二接收模块(63)接收到的所述环回响应端环回的测试报文发至所述测试报文发起端,以使得所述测试报文发起端能够确定所述测试报文发起端与所述环回响应端之间的链路是否正常。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链路检测系统,包括:
测试报文发起端、环回发起端和环回响应端;其中,所述环回发起端被预先设置为允许环回转发;
所述测试报文发起端,用于发送测试报文;
所述环回发起端,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测试报文发起端的测试报文,并将接收到的来自所述测试报文发起端的测试报文发送至所述环回响应端;
所述环回响应端,用于接收所述环回发起端发送的测试报文,并向所述环回发起端环回所述测试报文;
所述环回发起端,进一步用于接收所述环回响应端环回的测试报文,并将接收到的所述环回响应端环回的测试报文发送至所述测试报文发起端;
所述测试报文发起端,进一步用于接收所述环回发起端发送的、所述环回响应端环回的测试报文,以确定所述测试报文发起端与所述环回响应端之间的链路是否正常。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链路检测方法、系统和环回发起设备,由于环回发起端/环回发起设备被预先配置为允许环回转发,因此可以将环回响应端环回的测试报文发至所述测试报文发起端,从而使得测试报文发起端能够根据是否正常接收到测试报文,确定所述测试报文发起端与所述环回响应端之间的链路是否正常,从而实现端到端的链路检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环回功能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应用EFM协议时的链路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链路检测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a为本发明链路检测方法第一实施例应用的场景一的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链路检测方法第一实施例应用的场景二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链路检测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为应用本发明实施例链路检测方法选取测试点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环回发起设备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环回发起设备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环回发起设备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链路检测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3为本发明链路检测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链路检测方法包括:
101、环回发起端接收来自测试报文发起端的测试报文,并将所述测试报文发送至环回响应端;其中,所述环回发起端被预先设置为允许环回转发;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预先将环回发起端设置为允许环回转发,例如:可以在环回发起端上设置环回转发参数。
102、接收所述环回响应端环回的测试报文;
103、将所述环回响应端环回的测试报文发至所述测试报文发起端,以使得所述测试报文发起端能够确定所述测试报文发起端与所述环回响应端之间的链路是否正常。
在本实施例中,环回发起端被预先配置为允许环回转发,因此可以将环回响应端环回的测试报文发至所述测试报文发起端,从而使得测试报文发起端能够根据是否正常接收到测试报文,确定所述测试报文发起端与所述环回响应端之间的链路是否正常,从而实现端到端的链路检测。
为更使本发明的实施例更便于理解,下面详细介绍两个不同的应用场景。
场景一
如图4a所示,为本发明链路检测方法第一实施例应用的场景一的示意图;在本场景中,所述测试报文发起端为本地运营商边缘设备(PE_1),所述环回发起端为远端运营商边缘设备(PE_2),所述环回响应端为远端用户边缘设备(CE_2),其中,PE_2被预先配置为允许环回转发。例如,可以在PE_2的接入控制器(Access Controller;简称:AC)端口上配置环回转发参数,例如:loopback forwarding。配置环回转发参数后,PE_2将允许环回转发。
400、PE_1向PE_2发送测试报文。
可选的,在本场景中,当PE_1与PE_2之间配置了第一隧道时,PE_1发送测试报文之前,可以先在测试报文中添加第一隧道标识(可选的情况,在图中均以虚线框图示出),然后通过该第一隧道向PE_2发送携带了第一隧道标识的测试报文。
410、PE_2接收该测试报文,并将该测试报文发送给CE_2。
可选的,当PE_1与PE_2之间配置了第一隧道时,PE_2通过该第一隧道接收来自PE_1的测试报文;由于该测试报文中携带了第一隧道标识,因此,在这种可选的情况下,PE_2还需要将该第一隧道标识去掉,然后将去掉第一隧道标识的测试报文发送给CE_2。
420、CE_2将测试报文环回给PE_2。
由于CE_2是环回响应端,因此,CE_2会将接收到的测试报文按照原路返回。
430、PE_2接收CE_2环回的测试报文,并将CE_2环回的测试报文发送给PE_1。
在本场景中,由于PE_2被预先配置为允许环回转发,因此,接收到CE_2环回的测试报文后,并不是像现有技术那样,将测试报文丢弃掉,而是将CE_2环回的测试报文发送给PE_1。
可选的,当PE_2与PE_1之间配置了第二隧道时,PE_2在CE_2环回的测试报文中添加第二隧道标识,然后通过该第二隧道将携带了第二隧道标识的测试报文发送给PE_1。
在本场景中,PE_1可以根据是否接收到CE_2环回的测试报文,判断PE_1与CE_2之间的链路是否正常。更进一步的,还可以通过发送多个测试报文,统计PE_1与CE_2之间的链路的丢包率和延时。
场景二
如图4b所示,为本发明链路检测方法第一实施例应用的场景二的示意图,在本场景中,所述测试报文发起端为本地用户边缘设备(CE_1),所述环回发起端为远端运营商边缘设备(PE_2),所述环回响应端为远端用户边缘设备(CE_2),其中,PE_2被预先配置为允许环回转发。例如,可以在PE_2的接入控制器(Access Controller;简称:AC)端口上配置环回转发参数,例如:loopback forwarding。配置环回转发参数后,PE_2将允许环回转发。
500、CE_1发送测试报文。
在本场景中,测试报文发起端CE_1发送的测试报文,要先发送给PE_1,然后经由PE_1,再发送给环回发起端PE_2。例如,CE_1可以在指定端口构造测试报文,该测试报文为单播报文,携带的目的MAC地址为CE_2的接口MAC地址。然后将构造的测试报文发送给PE_1。
510、PE_1接收CE_1发送的测试报文,并发送给PE_2。
可选的,在本场景中,当PE_1与PE_2之间配置了第一隧道时,PE_1发送测试报文之前,可以先在测试报文中添加第一隧道标识,然后通过该第一隧道向PE_2发送携带了第一隧道标识的测试报文。
520、PE_2接收该测试报文,并将该测试报文发送给CE_2。
可选的,当PE_1与PE_2之间配置了第一隧道时,PE_2通过该第一隧道接收来自PE_1的测试报文;由于该测试报文中携带了第一隧道标识,因此,在这种可选的情况下,PE_2还需要将该第一隧道标识去掉,然后将去掉第一隧道标识的测试报文发送给CE_2。
530、CE_2将测试报文环回给PE_2。
由于CE_2是环回响应端,因此,CE_2会将接收到的测试报文按照原路返回。
540、PE_2接收CE_2环回的测试报文,并将CE_2环回的测试报文发送给PE_1。
在本场景中,由于PE_2被预先配置为允许环回转发,因此,接收到CE_2环回的测试报文后,并不是像现有技术那样,将测试报文丢弃掉,而是将CE_2环回的测试报文发送给PE_1。
可选的,当PE_2与PE_1之间配置了第二隧道时,PE_2在CE_2环回的测试报文中添加第二隧道标识,然后通过该第二隧道将携带了第二隧道标识的测试报文发送给PE_1。
550、PE_1将CE_2环回的测试报文发送给CE_1。
可选的,当CE_2环回的测试报文携带了第二隧道标识时,PE_1还需要将该第二隧道标识去掉,然后将去掉第二隧道标识的测试报文发送给CE_1。
在本场景中,CE_1可以根据是否接收到CE_2环回的测试报文,判断CE_1与CE_2之间的链路是否正常。更进一步的,还可以通过发送多个测试报文,统计CE_1与CE_2之间的链路的丢包率和延时。
在以上介绍的两个场景中,PE_1/PE_2可以根据不同的网络类型,在测试报文中添加第一/第二隧道标识,例如:第一/第二隧道的label(标签)或vc ID等。第一隧道与第二隧道可以是同一个隧道,也可以是不同的隧道,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的,还可以同时在CE_1和PE_1发起测试报文,从而可以逐段确定链路是否正常。例如,PE_1通过发起测试报文,确定PE_1与CE_2之间的链路是正常的;而CE_1通过发起测试报文,发现出现了丢包的现象,则可以确定,是CE_1和PE_1之间的链路出现了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测试报文发起端可以是本地用户边缘设备,也可以是本地运营商边缘设备,通过将远端运营商边缘设备预先配置为允许环回转发,能够对本地用户边缘设备、本地运营商边缘设备以及远端用户边缘设备中,任意两个设备之间的链路进行检测。
图5为本发明链路检测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链路检测方法包括:
201、测试报文发起端将测试报文发送至环回发起端,并通过所述环回发起端,将所述测试报文发送至环回响应端;其中,所述环回发起端被预先设置为允许环回转发;
202、若通过所述环回发起端接收到所述环回响应端环回的所述测试报文,则确定所述环回响应端与所述测试报文发起端之间的链路正常。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测试报文发起端可以是本地运营商边缘设备,也可以是本地用户边缘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测试报文发起端、环回发起端以及环回响应端之间的报文交互,可以是如本发明的链路检测方法第一实施例以及上述介绍的两个场景(包括图3-图4b)中描述的任意一个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测试报文发起端可以根据是否接收环回发起端返回的测试报文判断链路是否正常。如果测试报文发起端未接收到环回响应端环回的测试报文,则说明在测试报文发起端与环回响应端之间的链路异常。当然,测试报文发起端与环回响应端之间的链路测试也可以根据多次测试的丢包或时延的统计结果,最终判断在测试报文发起端与环回响应端之间的链路是否故障。丢包或时延可以在测试报文发起端上进行统计。
以图4b所示的场景为例。如果CE_1通过发起测试报文,确定CE_1到CE_2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为了进一步的知道究竟是哪一段链路上发生了故障,可以在CE_1到CE_2之间的链路上选取测试点,图6为应用本发明实施例链路检测方法选取测试点的示意图,参见图6:可以选取三个测试点T1、T2和T3。其中,T1在CE_1上,T2在PE_1上,T3在PE_2上。如果T1的丢包率或延时过高,表示CE_1到CE_2之间的链路可能发生故障;如果T2的丢包率或延时过高,表示PE_1到CE_2之间的链路可能发生故障;如果T3的丢包率或延时过高时,表示PE_2到CE_2之间的链路可能发生故障。在检测CE_1到CE_2之间的链路时,测试T1、T2和T3这三个点的状态,可以确定具体是哪一段链路出现了异常。其中,在测试点T3,可以采用现有的EFM协议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也可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中介绍的方法进行测试。
一般进行链路测试时,可以发送多个测试报文,然后进行综合统计,确定链路是否正常。例如,如果丢包率超过30%,则可以确定出现了链路故障。
图7为本发明环回发起设备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环回发起设备被预先设置为允许环回转发,如图7所示,该环回发起设备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61,用于接收来自测试报文发起端的测试报文;
第一发送模块62,用于将所述第一接收模块61接收到的测试报文发送至环回响应端;
第二接收模块63,用于接收所述环回响应端环回的测试报文;
第二发送模块65,用于将所述第二接收模块63接收到的所述环回响应端环回的测试报文发至所述测试报文发起端,以使得所述测试报文发起端能够确定所述测试报文发起端与所述环回响应端之间的链路是否正常。
可选的,如图8所示,为本发明环回发起设备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上述实施例中的环回发起设备的第一接收模块61可以包括:
第一接收子模块611,用于通过第一隧道接收来自所述测试报文发起端的测试报文,其中,所述测试报文携带第一隧道标识;
第一处理子模块612,用于将所述测试报文携带的第一隧道标识去掉,并将去掉第一隧道标识的测试报文发送给第一发送模块62。
可选的,如图9所示,为本发明环回发起设备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上述实施例中的环回发起设备的第二接收模块63可以包括:
第二接收子模块631,用于接收所述环回响应端环回的测试报文;
第二处理子模块632,用于在所述第二接收子模块631接收到的测试报文中添加第二隧道标识,将携带第二隧道标识的测试报文发送至第二发送模块65。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环回发起设备被预先配置为允许环回转发,因此可以将环回响应端环回的测试报文发至所述测试报文发起端,从而使得测试报文发起端能够根据是否正常接收到测试报文,确定所述测试报文发起端与所述环回响应端之间的链路是否正常,从而实现端到端的链路检测。
图10为本发明链路检测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链路检测系统包括:测试报文发起端91、环回发起端93和环回响应端95;其中,环回发起端93被预先设置为允许环回转发;
测试报文发起端91,用于发送测试报文;
环回发起端93,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测试报文发起端91的测试报文,并将接收到的来自所述测试报文发起端的测试报文发送至环回响应端95;
环回响应端95,用于接收所述环回发起端发送的测试报文,并向环回发起端93环回所述测试报文;
其中,环回发起端93,进一步用于接收环回响应端95环回的测试报文,并将接收到的环回响应端95环回的测试报文发送至测试报文发起端91;
测试报文发起端91,进一步用于接收环回发起端93发送的、环回响应端95环回的测试报文,以确定测试报文发起端91与环回响应端95之间的链路是否正常。
可选的,在上述系统中,测试报文发起端91可以为本地运营商边缘设备,环回发起端93可以为远端运营商边缘设备,环回响应端95可以为远端用户边缘设备;或,
测试报文发起端91可以为本地用户边缘设备,环回发起端93可以为远端运营商边缘设备,环回响应端95可以为远端用户边缘设备。
本实施例环回发起端允许环回转发,测试报文发起端向环回发起端发送测试报文后,根据是否通过环回发起端接收到从环回响应端环回的测试报文,可以判断测试报文发起端与环回响应端之间的链路是否正常,实现了端到端的链路检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链路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环回发起端接收来自测试报文发起端的测试报文,并将所述测试报文发送至环回响应端;其中,所述环回发起端被预先设置为允许环回转发;
接收所述环回响应端环回的测试报文;
将所述环回响应端环回的测试报文发至所述测试报文发起端,以使得所述测试报文发起端能够确定所述测试报文发起端与所述环回响应端之间的链路是否正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路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测试报文发起端为本地运营商边缘设备,所述环回发起端为远端运营商边缘设备,所述环回响应端为远端用户边缘设备时,
所述环回发起端接收来自测试报文发起端的测试报文,并将所述测试报文发送至环回响应端,包括:
所述远端运营商边缘设备通过第一隧道接收来自所述本地运营商边缘设备的测试报文,其中,所述测试报文携带所述本地运营商边缘设备添加的第一隧道标识;
将所述第一隧道标识去掉,并将去掉第一隧道标识的测试报文发送至所述远端用户边缘设备;
所述将所述环回响应端环回的测试报文发至所述测试报文发起端,包括:
所述远端运营商边缘设备在所述远端用户边缘设备环回的测试报文中添加第二隧道标识;
根据所述第二隧道标识,通过第二隧道将所述远端用户边缘设备环回的测试报文,发送至所述本地运营商边缘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路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测试报文发起端为本地用户边缘设备,所述环回发起端为远端运营商边缘设备,所述环回响应端为远端用户边缘设备时,
所述环回发起端接收来自测试报文发起端的测试报文,并将所述测试报文发送至环回响应端,包括:
所述远端运营商边缘设备通过第一隧道,接收经由本地运营商边缘设备发送的、来自本地用户边缘设备的测试报文;其中,所述测试报文携带所述本地运营商边缘设备添加的第一隧道标识;
将所述第一隧道标识去掉,并将去掉第一隧道标识的测试报文发送至所述远端用户边缘设备;
所述将所述环回响应端环回的测试报文发至所述测试报文发起端,包括:
所述远端运营商边缘设备在所述远端用户边缘设备环回的测试报文中添加第二隧道标识;
根据所述第二隧道标识,通过第二隧道,将所述远端用户边缘设备环回的测试报文,经由所述本地运营商边缘设备、发送至所述本地用户边缘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链路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回发起端被预先设置为允许环回转发,包括:
预先在所述环回发起端上设置环回转发参数。
5.一种链路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试报文发起端将测试报文发送至环回发起端,并通过所述环回发起端,将所述测试报文发送至环回响应端;其中,所述环回发起端被预先设置为允许环回转发;
若通过所述环回发起端接收到所述环回响应端环回的所述测试报文,则确定所述环回响应端与所述测试报文发起端之间的链路正常。
6.一种环回发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回发起设备被预先设置为允许环回转发,进一步的,所述环回发起设备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61),用于接收来自测试报文发起端的测试报文;
第一发送模块(62),用于将所述第一接收模块(61)接收到的测试报文发送至环回响应端;
第二接收模块(63),用于接收所述环回响应端环回的测试报文;
第二发送模块(65),用于将所述第二接收模块(63)接收到的所述环回响应端环回的测试报文发至所述测试报文发起端,以使得所述测试报文发起端能够确定所述测试报文发起端与所述环回响应端之间的链路是否正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回发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61)包括:
第一接收子模块(611),用于通过第一隧道接收来自所述测试报文发起端的测试报文,其中,所述测试报文携带第一隧道标识;
第一处理子模块(612),用于将所述测试报文携带的第一隧道标识去掉,并将去掉第一隧道标识的测试报文发送给第一发送模块(62)。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环回发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63)包括:
第二接收子模块(631),用于接收所述环回响应端环回的测试报文;
第二处理子模块(632),用于在所述第二接收子模块(631)接收到的测试报文中添加第二隧道标识,将携带第二隧道标识的测试报文发送至第二发送模块(65)。
9.一种链路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报文发起端、环回发起端和环回响应端;其中,所述环回发起端被预先设置为允许环回转发;
所述测试报文发起端,用于发送测试报文;
所述环回发起端,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测试报文发起端的测试报文,并将接收到的来自所述测试报文发起端的测试报文发送至所述环回响应端;
所述环回响应端,用于接收所述环回发起端发送的测试报文,并向所述环回发起端环回所述测试报文;
所述环回发起端,进一步用于接收所述环回响应端环回的测试报文,并将接收到的所述环回响应端环回的测试报文发送至所述测试报文发起端;
所述测试报文发起端,进一步用于接收所述环回发起端发送的、所述环回响应端环回的测试报文,以确定所述测试报文发起端与所述环回响应端之间的链路是否正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链路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报文发起端为本地运营商边缘设备,所述环回发起端为远端运营商边缘设备,所述环回响应端为远端用户边缘设备;或,
所述测试报文发起端为本地用户边缘设备,所述环回发起端为远端运营商边缘设备,所述环回响应端为远端用户边缘设备。
CN2010101358186A 2010-03-29 2010-03-29 链路检测方法、系统和环回发起设备 Pending CN1022090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358186A CN102209003A (zh) 2010-03-29 2010-03-29 链路检测方法、系统和环回发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358186A CN102209003A (zh) 2010-03-29 2010-03-29 链路检测方法、系统和环回发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09003A true CN102209003A (zh) 2011-10-05

Family

ID=44697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358186A Pending CN102209003A (zh) 2010-03-29 2010-03-29 链路检测方法、系统和环回发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09003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57421A (zh) * 2012-08-31 2013-01-02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vll故障检测方法及设备
CN105429841A (zh) * 2014-09-15 2016-03-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Nni ping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7294814A (zh) * 2017-08-04 2017-10-24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片上网络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8234317A (zh) * 2017-12-14 2018-06-29 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环回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CN110011915A (zh) * 2018-01-04 2019-07-12 杭州达乎科技有限公司 Sdn网络架构、基于sdn的流量转发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278126A (zh) * 2019-06-28 2019-09-24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交换机端口自检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364641A (zh) * 2020-03-06 2021-09-07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eos业务的环回检测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59393A1 (en) * 2001-04-27 2002-10-31 Smith David B. Loop back testing for multi-protocol hybrid networks
CN1859236A (zh) * 2006-03-30 2006-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pp封装接口的环回检测方法
CN101330410A (zh) * 2008-07-17 2008-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远端环回测试方法、系统及交换机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59393A1 (en) * 2001-04-27 2002-10-31 Smith David B. Loop back testing for multi-protocol hybrid networks
CN1859236A (zh) * 2006-03-30 2006-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pp封装接口的环回检测方法
CN101330410A (zh) * 2008-07-17 2008-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远端环回测试方法、系统及交换机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57421A (zh) * 2012-08-31 2013-01-02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vll故障检测方法及设备
CN102857421B (zh) * 2012-08-31 2015-12-09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vll故障检测方法及设备
CN105429841A (zh) * 2014-09-15 2016-03-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Nni ping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5429841B (zh) * 2014-09-15 2020-01-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Nni ping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7294814A (zh) * 2017-08-04 2017-10-24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片上网络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8234317A (zh) * 2017-12-14 2018-06-29 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环回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CN108234317B (zh) * 2017-12-14 2021-02-23 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环回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CN110011915A (zh) * 2018-01-04 2019-07-12 杭州达乎科技有限公司 Sdn网络架构、基于sdn的流量转发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278126A (zh) * 2019-06-28 2019-09-24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交换机端口自检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364641A (zh) * 2020-03-06 2021-09-07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eos业务的环回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3364641B (zh) * 2020-03-06 2022-03-01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eos业务的环回检测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09003A (zh) 链路检测方法、系统和环回发起设备
CN101471821B (zh) 运营商骨干网传输网络的故障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0382517C (zh) 网络服务质量测试方法及系统
JP3805332B2 (ja) イーサネット(登録商標)受動型光加入者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oam機能ディスカバリー方法
CN101631069B (zh) 伪线参数协商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1345581B (zh) 一种无源光网络的故障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01094121B (zh) 非直连设备间以太网链路的检测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1127724B (zh) 一种城域以太网中基于802.1ah协议的组播系统、设备和方法
CN102118277A (zh) 丢包检测方法和装置及路由器
CN103916275A (zh) 一种bfd检测装置和方法
CN101710869A (zh) 二层虚拟专用网故障的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0601919A (zh) 一种环回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2984035A (zh) 网络数据丢包率的环回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2857421B (zh) 一种vll故障检测方法及设备
CN102281165A (zh) 一种基于服务质量的故障检测方法、系统和装置
US7864789B2 (en) Signaling methods for telecommunicaton system for exchanging frames over ethernet interfaces and devices for implementing such methods
CN112187569B (zh) 一种电力ng方式的组播vpn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1834759A (zh) 捆绑链路的检测方法及分布式设备
CN107347014B (zh) 一种网络故障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07995008B (zh) 一种业务告警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055598A (zh) 一种实现点到多点802.3ah协议OAM的方法及系统
CN106341297B (zh) 一种监控环网的组网方法和装置
CN101252525B (zh) 一种pon网络中的链路备份方法和设备
JPH09252297A (ja) ポイント・マルチポイント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を監視及び管理するシステム
CN103780444A (zh) EoC网络中的环路自动检测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