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08806B - 一种直流干扰测试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直流干扰测试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08806B
CN102208806B CN2010101376733A CN201010137673A CN102208806B CN 102208806 B CN102208806 B CN 102208806B CN 2010101376733 A CN2010101376733 A CN 2010101376733A CN 201010137673 A CN201010137673 A CN 201010137673A CN 102208806 B CN102208806 B CN 1022088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direct current
interference
wire
quick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3767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08806A (zh
Inventor
向前
周晓阳
冯辰虎
李钢
孙集伟
王宁
刘蔚
赵淑珍
杨心平
庄博
秦俊杰
刘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PONOVO POWER Co Ltd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North China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PONOVO POWER Co Ltd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North China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PONOVO POWER Co Ltd,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North China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PONOVO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13767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088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088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88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088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880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B90/20Smart grids as enabling technology in buildings sector

Landscapes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流干扰测试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直流干扰仿真装置以及上位控制装置;其中,直流干扰仿真装置包括:控制板和实现电路;控制板包括:与上位机通信单元,元器件驱动单元;上位控制装置包括:与下位机通信单元,快速接点调节单元,模拟电阻调节单元,等效电容调节单元,接地电阻调节单元。上位控制装置将生成的控制指令发送给直流干扰仿真装置的控制板,控制板根据控制指令对直流干扰仿真装置的实现电路中的元器件进行控制,用以开展继电保护直流干扰试验检测,提高被测二次设备抗直流接地和串入交流的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直流干扰测试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电力系统的直流干扰测试技术,特别关于继电保护直流干扰试验检测技术,具体的讲是一种直流干扰测试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继电保护专业造成的事故表明,最有可能造成电网重大事故的是继电保护的二次回路出现问题,尤其是继电保护直流系统出现问题。如果直流二次回路受到的干扰轻,则会因继电保护装置得到错误信息而导致不正确动作;如果直流二次回路受到的干扰重,则会使多个开关同时无故障跳闸,从而导致变电站或电厂全停事故,进而造成电网重大事故。
在现有技术中,对于继电保护直流系统抗干扰的研究基本是理论上的分析和推导,还没有开展实验室的专项试验研究,也没有建立试验的模拟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流干扰测试控制系统,用以开展继电保护直流干扰试验检测,提高被测继电保护装置、继电器、操作箱及二次回路抗直流系统接地和串入交流的能力。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流干扰测试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直流干扰仿真装置以及上位控制装置;其中,直流干扰仿真装置包括:控制板和实现电路;实现电路进一步包括:直流正极接口,用于连接外部直流电源的正极;直流负极接口,用于连接外部直流电源的负极;被测设备正极接口,用于连接外部被测设备的正极;被测设备负极接口,用于连接外部被测设备的负极;直流正极接口与被测设备正极接口之间通过具有选通插孔的测试线串连有电缆模拟电阻、快速接点、等效电容接入点和干扰信号接入点;直流负极接口与被测设备负极接口之间通过具有选通插孔的测试线串连有电缆模拟电阻、等效电容接入点和干扰信号接入点;等效电容接入点与地之间通过具有选通插孔的测试线串联有等效电容;干扰信号接入点与干扰源之间通过具有选通插孔的测试线串联有接地电阻和快速接点;连接片,用于插入所述的选通孔,使所述的测试线导通;控制板进一步包括:与上位机通信单元,用于接收上位控制装置发来的控制指令,并向上位控制装置反馈控制信息;元器件驱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的控制指令,对包括模拟电阻、等效电容、接地电阻和快速接点在内的元器件进行控制;上位控制装置包括:与下位机通信单元,用于向所述的直流干扰仿真装置发送控制指令,并接收所述直流干扰仿真装置反馈的控制信息;快速接点调节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快速接点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的快速接点状态信息生成快速接点导通/断开状态控制指令;模拟电阻调节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模拟电阻值,并根据所述的模拟电阻值生成模拟电阻阻值控制指令;等效电容调节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等效电容值,并根据所述的等效电容值生成的等效电容容值控制指令;接地电阻调节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接地电阻值,并根据接地电阻值生成接地电阻阻值控制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的直流干扰测试控制系统中,各元器件的参数按直流系统参数设计,参数大小可灵活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增加了变电站直流系统故障及干扰的仿真模拟功能,可进行实验室环境下的电网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抗直流系统二次回路干扰的试验。并可对变电站直流系统干扰引起的事故进行复现,有针对性的制定继电保护装置抗直流系统干扰的措施。
变电站或电厂的直流系统严重异常,将有可能造成变电站或发电厂全停事故,极大威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本发明实施例可有效提高二次设备抗直流干扰能力,保证电网安全运行,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巨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直流干扰测试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直流干扰仿真装置的电路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测试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上位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上位控制装置的设置界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工具栏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状态文件编辑界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2具有多个直流干扰仿真装置的直流干扰测试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2具有多个直流干扰仿真装置的测试电路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2电阻电容参数设置界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2将支路1的J11接点闭合的设置界面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2将支路1的J12接点闭合的设置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实施例的直流干扰测试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直流干扰仿真装置100以及上位控制装置200;直流干扰仿真装置100包括:控制板101和实现电路102。上位控制装置200通过以太网口与直流干扰仿真装置100相连接。电池组301为直流干扰仿真装置100提供电源,充电装置302为电池组301充电。被测装置连接在直流干扰仿真装置100的测试接口。
如图2所示,实现电路102进一步包括:直流正极接口,用于连接外部直流电源的正极;直流负极接口,用于连接外部直流电源的负极;被测设备正极接口,用于连接外部被测设备的正极;被测设备负极接口,用于连接外部被测设备的负极;直流正极接口与被测设备正极接口之间通过具有选通插孔的测试线串连有电缆模拟电阻、快速接点、等效电容接入点和干扰信号接入点;直流负极接口与被测设备负极接口之间通过具有选通插孔的测试线串连有电缆模拟电阻、等效电容接入点和干扰信号接入点;等效电容接入点与地之间通过具有选通插孔的测试线串联有等效电容;干扰信号接入点与干扰源之间通过具有选通插孔的测试线串联有接地电阻和快速接点;连接片,用于插入选通孔,使测试线导通。
在图2中:
1)
Figure GDA00002837977400041
是屏上的两个插孔和一个连接片,插孔按测试线的线头标准制作,连接片分两类,一类为梁上无孔,一类为梁上有一个孔,还能插测试线。再制作两类跨越“A点”和“B点”及“E点”和“F点”的连接片。
2)在图2上凡是标着“直流正极”、“直流负极”、“接地”、“交流火线”的孔,都连接有测试线。
3)“绝缘监测电阻R1”、“绝缘监测电阻R2”、“直流电源”、“直流电源等效内阻”为示意图,在本实施例的直流干扰测试装置中无实物对应。
4)“J11”、“J12”、“J13”等为快速接点,可用测试控制装置分别控制这些接点的通断,时间可控,用于短接交直流或直流接地或装置接点动作等,接点是干接点,需要一定容量。如图4所示,为快速接点的电路图。
5)“接地电阻R+”、“接地电阻R-”、“R11”、“R12”、“R13”、“R14”、“接地电阻R15”、“接地电阻R16”等为可用测试控制装置控制电阻值的电阻。
6)“直流系统正极等效电容”、“直流系统负极等效电容”、“正负电缆等效电容”、“C11”、“C12”、“C13”、“C14”、“C15”、“C16”、“C17”、“C18”等为可用测试控制装置控制电容值的电容。
7)快速接点采用快速继电器的接点,要求接通和断开时间控制在几毫秒之内,容量具备交流混入直流时的断弧能力,并有一定的裕度。
8)本实施例的直流干扰测试装置与测试控制装置之间,采用网线连接,可在测试控制装置上修改电容值和电阻值。
9)充电设备302为电池组301充电,电池组301为直流干扰仿真装置100提供工作电源,被测装置400为电力系统中的二次设备,如:继电保护装置、继电器、操作箱等。
如图3所示,控制板101包括:与上位机通信单元101a,用于接收上位控制装置发来的控制指令,并向上位控制装置反馈控制信息;元器件驱动单元101b,用于根据控制指令,对实现电路上的,包括模拟电阻、等效电容、接地电阻和快速接点在内的元器件进行控制。
如图4所示,上位控制装置200包括:与下位机通信单元201,用于向直流干扰仿真装置发送控制指令,并接收直流干扰仿真装置反馈的控制信息;快速接点调节单元202,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快速接点状态信息,并根据快速接点状态信息生成快速接点导通/断开状态控制指令;模拟电阻调节单元203,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模拟电阻值,并根据模拟电阻值生成模拟电阻阻值控制指令;等效电容调节单元204,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等效电容值,并根据等效电容值生成的等效电容容值控制指令;接地电阻调节单元205,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接地电阻值,并根据接地电阻值生成接地电阻阻值控制指令。
如图5所示,上位控制装置包括:元件状态设置界面;元件状态设置界面包括待设元件显示区和元件设置工具栏。待设元件显示区显示继电保护直流干扰测试装置的电阻、电容及快速接点设置。电阻、电容包括支路电阻、支路电容、接地电阻、正负电缆等效电容、正负极等效电容、正负极接地电阻。快速接点设置包括通断及短路时间设置。
如图6所示,工具栏包括:
Figure GDA00002837977400061
新建状态文件按钮,用于新建一个状态文件;
Figure GDA00002837977400062
打开状态文件按钮,用于打开一个已有状态文件;
Figure GDA00002837977400063
保存状态文件按钮,用于保存为状态文件;
Figure GDA00002837977400064
下载电阻电容按钮,将当前状态文件中的电阻电容值下载到测试控制装置中。例如,在上位控制装置的元件状态设置界面设定电阻、电容值后,确保断开继电保护直流干扰仿真装置的220VDC实验电源,点击下载电阻电容按钮
Figure GDA00002837977400065
后,上位控制装置软件即时将电阻电容值下载给直流干扰测试装置的对应元件,调整完毕、检查无误后才允许打开220VDC实验电源。
Figure GDA00002837977400066
:下载短路开关按钮据,将当前状态文件中的四种快速接点类型J2,J3,J+,J-状态下载到测试控制装置中。例如,下载J2、J3、J+、J-短路开关:在上位控制装置的元件状态设置界面设定J2、J3、J+、J-四种值快速接点后,点击下载短路开关按钮
Figure GDA00002837977400067
后,上位控制装置将J2、J3、J+、J-开断信息及短路时间下载给直流干扰测试装置的对应开关。下载J1快速接点:在上位控制装置的元件状态设置界面设置快速接点J1,上位控制装置即时将J1开断信息下载给直流干扰测试装置的对应开关。
快速接点可以带电开合,不必断开测试控制装置的220VDC实验电源。
Figure GDA00002837977400068
状态序列编辑按钮,用于打开状态序列编辑框。
如图7所示,在状态序列编辑框中,用户根据需求灵活编辑、保存、下载状态序列文件。状态序列编辑单元包括:状态序列数输入模块,用于输入状态序列数;当前状态数选择模块,用于选择当前的状态数;触发方式选择模块,用于选择时间触发方式或开入触发方式;触发时间输入模块,用于输入触发时间;触发开入选择模块,用于选择触发开入类型;状态文件名修改模块,用于修改当前状态文件的名称。
在软件工具栏点击“状态序列编辑按钮
Figure GDA00002837977400071
”,打开如图7所示的状态序列编辑框。在状态序列编辑框中,可先对状态序列数进行设置,然后点击“调入状态文件”按钮,选择对应的状态文件。将编辑完的状态序列文件,点击“保存状态序列文件”后,保存为扩展名为“.sta”的文件。点击“打开状态序列文件”按钮,打开对应的文件。点击“下载状态序列文件”按钮,将该状态序列文件中的,例如状态1和状态2设置的参数,下载到直流干扰测试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直流干扰测试系统中,各元器件的参数按直流系统参数设计,参数大小可灵活配置。本发明实施例增加了变电站直流系统故障及干扰的仿真模拟功能,可进行实验室环境下的电网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抗直流系统二次回路干扰的试验。并可对变电站直流系统干扰引起的事故进行复现,有针对性的制定继电保护装置抗直流系统干扰的措施。
实施例2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直流干扰测试系统包括:多个直流干扰仿真装置(100a、100b和100c)以及作为上位控制装置的上位计算机200;直流干扰仿真装置(100a、100b和100c)通过网络控制箱500与上位计算机200相连接。每个直流干扰仿真装置包括:控制板和实现电路。电池组301为直流干扰仿真装置(100a、100b和100c)提供电源,充电装置302为电池组301充电。被测装置(400a、400b和400c)连接在对应的直流干扰仿真装置(100a、100b和100c)的测试接口。
具有三个直流干扰仿真装置的直流干扰测试系统的电路连接关系如图9所示。其中,每个直流干扰仿真装置(100a、100b和100c)的实现电路包括:直流正极接口,用于连接电池组的正极;直流负极接口,用于连接电池组的负极;被测设备正极接口,用于连接外部被测设备的正极;被测设备负极接口,用于连接外部被测设备的负极;直流正极接口与被测设备正极接口之间通过具有选通插孔的测试线串连有电缆模拟电阻、快速接点、等效电容接入点和干扰信号接入点;直流负极接口与被测设备负极接口之间通过具有选通插孔的测试线串连有电缆模拟电阻、等效电容接入点和干扰信号接入点;等效电容接入点与地之间通过具有选通插孔的测试线串联有等效电容;干扰信号接入点与干扰源之间通过具有选通插孔的测试线串联有接地电阻和快速接点;连接片,用于插入选通孔,使所述的测试线导通。在图9中:
(1)
Figure GDA00002837977400081
是屏上的两个插孔和一个连接片,插孔按测试线的线头标准制作,连接片分两类,一类为梁上无孔,一类为梁上有一个孔,还能插测试线。再制作两类跨越“A点”和“B点”及“E点”和“F点”的连接片。
(2)图上凡是标着“直流正极”、“直流负极”、“接地”、“交流火线”的孔,都在屏背面按要求连接导线。
(3)“绝缘监测电阻R1”、“绝缘监测电阻R2”、“直流电源”、“直流电源等效内阻”为系统的充电电池组。
(4)在图9上画了三条支路(即:三个直流干扰测试装置),实际按屏面大小可设计多条支路,如五条支路等。
(5)“J+”、“J-”、“J11”、“J12”、“J13”等为快速接点,可用上位计算机设置分别控制这17付接点的通断,时间可控,用于短接交直流或直流接地或装置接点动作等,接点是干接点,需要一定容量。
(6)“接地电阻R+”、“接地电阻R-”、“R11”、“R12”、“R13”、“R14”、“接地电阻R15”、“接地电阻R16”等为可用上位计算机控制电阻值的电阻。
(7)“直流系统正极等效电容”、“直流系统负极等效电容”、“正负电缆等效电容”、“C11”、“C12”、“C13”、“C14”、“C15”、“C16”、“C17”、“C18”等为可用上位计算机控制电容值的电容。
(8)本实施例系统把许多电缆等效为π模型。
(9)各元件参数:
(9.1)可控电阻、电容及接点耐压为直流600V;
(9.2)支路可控电阻的调整级差为1Ω,最大经受电流为3A;
(9.3)支路可控电容的调整级差为0.05μF;
(9.4)直流系统正、负极可调等值电容的级差为1μF。
(10)快速接点采用快速继电器的接点,要求接通和断开时间控制在几毫秒之内,容量具备交流混入直流时的断弧能力,并有一定的裕度。
(11)检测平台的背面采用机箱挂接,两侧安装两排凤凰端子,把正负直流、交流火线、接地引至端子排。
如图8所示,上位计算机200生成控制指令,并通过网络控制箱500将控制指令传送给直流干扰仿真装置(100a、100b和100c)中的控制板,控制板根据上位计算机传来的控制指令对各自对应的实现电路中的电阻、电容和快速接点进行控制。控制的精确度可达到毫秒级,快速接点的动作行为控制可编程。
本实施例系统的控制方式包括:电阻、电容值的设定和快速接点通断由上位计算机设置,上位计算机和直流干扰仿真装置间通过以太网通讯。在本实施例的直流干扰测试系统中,可将直流干扰仿真装置设置于一个直流干扰测试柜中,每个直流干扰测试柜中可设置多个直流干扰仿真装置,每个直流干扰仿真装置具有一个IP地址,每个直流干扰仿真装置形成一条测试支路。例如:每个直流干扰测试柜中可设置三至五个直流干扰仿真装置。
直流干扰仿真装置上电(220VAC)后,可与上位计算机通过以太网通讯。每条支路(每台直流干扰仿真装置)具有自己的IP地址(如,支路1的IP地址为192.168.1.133)。多条支路和上位计算机的通讯通过开入、开出、指示灯及网络控制箱500转接,也可以将所有直流干扰仿真装置接入局域网。
直流干扰仿真装置由控制板和实现电路两部分构成。如图3所示,控制板包括:与上位机通信单元101a和元器件驱动单元101b,与上位机通信单元101a采用ARM微处理器实现;元器件驱动单元101b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及扩展电路实现。ARM微处理器具备以太网接口,负责和上位计算机通讯,并根据上位机传来的元器件控制指令对DSP进行控制。DSP根据ARM微处理器传来的元器件控制指令通过扩展电路对实现电路中的电阻网络、电容网络和快速接点的状态进行控制。
上位计算机包括:与下位机通信单元,用于向ARM微处理器发送控制指令,并接收ARM微处理器反馈的控制信息;快速接点调节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快速接点状态信息,并根据快速接点状态信息生成快速接点导通/断开状态控制指令;模拟电阻调节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模拟电阻值,并根据模拟电阻值生成模拟电阻阻值控制指令;等效电容调节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等效电容值,并根据等效电容值生成的等效电容容值控制指令;接地电阻调节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接地电阻值,并根据接地电阻值生成接地电阻阻值控制指令。ARM微处理器将接收的快速接点导通/断开状态控制指令、模拟电阻阻值控制指令、等效电容容值控制指令和/或接地电阻阻值控制指令控制DSP;DSP根据ARM微处理器传来的元器件的控制指令通过扩展电路控制实现电路中的电阻网络、电容网络和快速接点。
图5中的测试支路包含了实现直流干扰测试系统的接地干扰测试的最小系统,可完成本实施例系统的接地干扰测试的基本试验功能,该例子只列出一条测试支路,即图5电路显示区所示的一个直流干扰仿真装置的控制过程。
断开直流干扰仿真装置的220VDC实验电源,断开J11,确保测试支路上不带电;在上位计算机的设置界面上设置直流测试电路中的电阻电容值,设置完毕的软件设置区域界面如图10所示。
设正负电缆等效电容=2μF;
设测试支路各个电阻值:R11=5Ω、R12=2Ω、R13=2Ω、R14=2Ω;
设测试支路各个电容值:C11=1μF、C12=1μF、C13=0μF、C14=0μF、C15=1μF、C16=1μF、C17=0μF、C18=0μF;
设接地电阻R15=2Ω、接地电阻R16=10Ω;
设接地电阻R+为11.25kΩ、接地电阻R-为11.25kΩ;
设直流系统正极等效电容=10μF、直流系统负极等效电容=10μF。
点击上位计算机软件工具栏“下载电阻电容按钮
Figure GDA00002837977400111
”后,上位计算机软件按照电阻、电容实现方案解析电阻、电容值,解析完毕的电阻、电容值经上位计算机以太网口通过开入、开出、指示灯及网络控制箱下载给直流干扰仿真装置的控制板,控制板上的通讯电口接收数据后,经ARM处理器透明传递给DSP,由DSP控制扩展电路,由扩展电路控制直流干扰仿真装置的实现电路中的电阻、电容和快速接点,以调整电阻电容的值和快速接点的导通/断开状态,在调整过程中确保测试支路中不带电。电阻电容值调整完毕、检查无误后,打开直流干扰测试装置的220VDC实验电源。
在上位计算机的元件状态设置界面,设置测试支路的J11开关为闭合状态,见图11所示,上位计算机软件即时将J11开关状态下传给控制板,控制板即时去控制实现电路,将J11接点闭合。
在上位计算机的元件状态设置界面,设置J12接点闭合,设置J11闭合起始时间为1ms、结束时间为1000ms,J12设置完参数界面见图12所示,图12中所标示的短路插在测试支路(即,直流干扰仿真装置)面板上切换,短路插可选通接地,模拟直流系统接地故障;短路插也可选通交流火线,模拟交流火线串直流系统故障。
在上位计算机的元件状态设置界面,对J2、J3、J+、J-快速接点设置完毕后,点击上位计算机的工具栏中“下载短路开关按钮”,在上位计算机软件解析并下发J2、J3、J+、J-快速接点状态,解析完毕的值经上位计算机以太网口通过开入、开出、指示灯及网络控制箱下载给直流干扰仿真装置的控制板,控制板上的通讯电口接收数据后,经ARM处理器透明传递给DSP,由DSP根据上位计算机软件设置的闭合起始时间,去控制J12闭合,用以模拟直流系统接地或交流火线串直流系统故障。
在本实施例的直流干扰测试系统中:额定直流由与充电电池组连接的母线引至直流干扰测试柜,输出为固定230V直流;可调直流由直流远程监控柜引至直流干扰测试柜,输出可设为60%~110%Un,通过直流远程监控系统接受开入命令或者软件命令来实现。直流干扰测试柜中至少包括直流干扰测试装置和控制装置。直流由直流远程监控柜,用于对充电设备、充电电池组等直流设备进行远程监控。
本实施例系统实现了变电站直流系统故障及干扰的仿真模拟功能,可进行电网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抗直流系统二次回路干扰的试验。并可对变电站直流系统干扰引起的事故进行复现,有针对性的制定继电保护装置抗直流系统干扰的措施。
变电站或电厂的直流系统严重异常,将有可能造成变电站或发电厂全停事故,极大威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本实施例系统可有效提高二次设备抗直流干扰能力,保证电网安全运行,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巨大。例如:当直流系统受干扰,引起发电厂全厂停电时的损失,按中等容量电厂(1000MW)停电一天计,损失电量24000MW·h,折合人民币近千万元。
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直流干扰测试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系统包括:直流干扰仿真装置以及上位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的直流干扰仿真装置包括:控制板和实现电路;
所述的实现电路进一步包括:
直流正极接口,用于连接外部直流电源的正极;
直流负极接口,用于连接外部直流电源的负极;
被测设备正极接口,用于连接外部被测设备的正极;
被测设备负极接口,用于连接外部被测设备的负极;
所述的直流正极接口与被测设备正极接口之间通过具有选通插孔的测试线串连有电缆模拟电阻、快速接点、等效电容接入点和干扰信号接入点;
所述的直流负极接口与被测设备负极接口之间通过具有选通插孔的测试线串连有电缆模拟电阻、等效电容接入点和干扰信号接入点;
所述的等效电容接入点与地之间通过具有选通插孔的测试线串联有等效电容;
所述的干扰信号接入点与干扰源之间通过具有选通插孔的测试线串联有接地电阻和快速接点;
连接片,用于插入所述的选通孔,使所述的测试线导通;
所述的控制板进一步包括:
与上位机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上位控制装置发来的控制指令,并向所述的上位控制装置反馈控制信息;
元器件驱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的控制指令,对包括模拟电阻、等效电容、接地电阻和快速接点在内的元器件进行控制;
所述的上位控制装置包括:与下位机通信单元,用于向所述的直流干扰仿真装置发送控制指令,并接收所述直流干扰仿真装置反馈的控制信息;
快速接点调节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快速接点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的快速接点状态信息生成快速接点导通/断开状态控制指令;
模拟电阻调节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模拟电阻值,并根据所述的模拟电阻值生成模拟电阻阻值控制指令;
等效电容调节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等效电容值,并根据所述的等效电容值生成等效电容容值控制指令;
接地电阻调节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接地电阻值,并根据所述的接地电阻值生成接地电阻阻值控制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上位控制装置还包括:元件状态设置界面;
所述的元件状态设置界面包括:待设元件显示区和元件设置工具栏;
所述的待设元件显示区用于显示由所述快速接点、模拟电阻、等效电容和/或接地电阻组成的直流干扰测试电路;
所述的元件设置工具栏包括:
状态文件新建单元,用于创建包含快速接点状态信息、模拟电阻值、等效电容值和/或接地电阻值的状态文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元件设置工具栏还包括:状态文件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的状态文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元件设置工具栏还包括:模拟电阻下载单元,用于将所述状态文件中的模拟电阻值下载到所述的模拟电阻调节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元件设置工具栏还包括:电容下载单元,用于将所述状态文件中的电容值下载到所述的等效电容调节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元件设置工具栏还包括:快速接点下载单元,用于将所述状态文件中的快速接点状态信息下载到所述的快速接点调节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元件设置工具栏还包括:接地电阻下载单元,用于将所述状态文件中的接地电阻值下载到所述的接地电阻调节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元件设置工具栏还包括:状态序列编辑单元,用于对所述的状态文件进行编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直流正极接口和直流负极接口之间通过具有选通插孔的测试线串联有等效电容;并且,
所述的直流正极接口与干扰源之间通过具有选通插孔的测试线串联有接地电阻和快速接点;并且,
所述的直流负极接口与干扰源之间通过具有选通插孔的测试线串联有接地电阻和快速接点;
所述的干扰源包括:交流源和/或地;
所述的选通孔设置在所述电缆模拟电阻两端的测试线上;并且,所述的选通孔设置在所述等效电容两端的测试线上;并且,所述的选通孔设置在所述快速接点两端的测试线上。
CN2010101376733A 2010-03-30 2010-03-30 一种直流干扰测试控制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088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376733A CN102208806B (zh) 2010-03-30 2010-03-30 一种直流干扰测试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376733A CN102208806B (zh) 2010-03-30 2010-03-30 一种直流干扰测试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08806A CN102208806A (zh) 2011-10-05
CN102208806B true CN102208806B (zh) 2013-06-19

Family

ID=44697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3767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08806B (zh) 2010-03-30 2010-03-30 一种直流干扰测试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088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69678A (zh) * 2015-01-06 2015-04-29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变电站继电保护测试系统
CN108288565A (zh) * 2018-01-25 2018-07-17 南京御弟哥哥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抗干扰继电器电路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61129A1 (en) * 1998-05-29 1999-12-01 Holec Holland N.V. Test circuit with time-limited fault current for a protection device
CN2768015Y (zh) * 2004-12-31 2006-03-29 河北工业大学 过载继电器可靠性试验装置
CN201369730Y (zh) * 2009-03-06 2009-12-23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继电保护通道故障检测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61129A1 (en) * 1998-05-29 1999-12-01 Holec Holland N.V. Test circuit with time-limited fault current for a protection device
CN2768015Y (zh) * 2004-12-31 2006-03-29 河北工业大学 过载继电器可靠性试验装置
CN201369730Y (zh) * 2009-03-06 2009-12-23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继电保护通道故障检测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冯辰虎等.蓟县变电站220kV母线失压事故分析.《中国电力》.2009,第42卷(第5期),第17-20页.
变电站及电厂直流系统二次回路干扰分析;李钢等;《华北电力技术》;20071231;第37-39、50页 *
李钢等.变电站及电厂直流系统二次回路干扰分析.《华北电力技术》.2007,第37-39、50页.
蓟县变电站220kV母线失压事故分析;冯辰虎等;《中国电力》;20090531;第42卷(第5期);第17-20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08806A (zh) 2011-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94288B (zh) 就地式馈线自动化功能闭环自动测试平台
CN103605021B (zh) 一种线路继电保护装置的检测方法
CN202471887U (zh) 一种注入式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rtds闭环试验平台
CN108983006A (zh) 就地型馈线自动化开关终端现场不停电全自动测试方法
CN203981788U (zh) 一种光伏并网逆变器自动检测装置
CN108153167A (zh) 可灵活组态配电网动模实验平台及其方法
CN108169602A (zh) 一种配电网故障模拟装置
CN212933818U (zh) 一种配电自动化实训场地故障仿真模拟装置
CN102208806B (zh) 一种直流干扰测试控制系统
CN207731094U (zh) 可灵活组态配电网动模实验平台
CN104849591A (zh) 一种配电自动化集成试验检测装置
CN103163419A (zh) 电缆芯校对和变压器跳闸出口校对用指示器及校对方法
CN206195810U (zh) 一种列控中心通信板卡的测试装置
CN102169144B (zh) 一种直流干扰测试装置及系统
CN103064054B (zh) 电能计量装置仿真系统及其接线的矩阵控制方法
CN204496748U (zh) 一种储能监控实验与开发平台
CN112285492B (zh) 一种配电网接地故障试验系统及方法
CN111060756B (zh) 一种智能变电站暂态仿真测试方法
CN104820152B (zh) 便携式直流开关级差仿真测试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204719152U (zh) 一种配电自动化集成试验检测装置
CN208423810U (zh) 一种具有实用和教学科研功能的微电网平台
CN109598996B (zh) 一种配变台区负荷切割培训系统
CN216014029U (zh) 一种多故障类型电气线路设置控制器
CN207117293U (zh) 自动切换负荷开关柜及自动切换负荷开关柜系统
CN105590493B (zh) 一种分布式智能变电站事故仿真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053 No. 482, inner main street, Xuanwu District, Beijing, China

Applicant after: North China Grid Co., Ltd.

Co-applicant after: Beijing Ponovo Power Co., Ltd.

Co-applicant after: North China Electrical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LLC

Address before: 100053 No. 482, inner main street, Xuanwu District, Beijing, China

Applicant before: North China Grid Co., Ltd.

Co-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Ponovo Power System Instrument Co.,Ltd.

Co-applicant before: North China Electrical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LLC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19

Termination date: 2015033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