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02422A - 状态迁移方法和网络设备 - Google Patents

状态迁移方法和网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02422A
CN102202422A CN2010101291631A CN201010129163A CN102202422A CN 102202422 A CN102202422 A CN 102202422A CN 2010101291631 A CN2010101291631 A CN 2010101291631A CN 201010129163 A CN201010129163 A CN 201010129163A CN 102202422 A CN102202422 A CN 1022024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criber equipment
state transition
carries out
described subscriber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2916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02422B (zh
Inventor
王学亮
周琳
唐宗全
沈志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to CN20101012916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02422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EP15154096.0A priority patent/EP2890210B1/en
Priority to EP20110758786 priority patent/EP2544484B1/en
Priority to KR1020127026591A priority patent/KR101543286B1/ko
Priority to BR112012024150-8A priority patent/BR112012024150B1/pt
Priority to PCT/CN2011/072004 priority patent/WO2011116676A1/zh
Priority to CA2794229A priority patent/CA2794229C/en
Publication of CN1022024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2422A/zh
Priority to US13/624,765 priority patent/US20130017819A1/en
Priority to US13/727,889 priority patent/US8855619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024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24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8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状态迁移方法和网络设备,涉及通信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在UE进行状态迁移的过程中,接入网络侧设备工作负载较大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判断用户设备是否为频繁进行状态迁移的用户设备;如果用户设备为频繁进行状态转移的用户设备,当需要将用户设备的状态迁移到空闲状态时,将用户设备的状态迁移到PCH状态;如果用户设备为非频繁进行状态转移的用户设备,当需要将用户设备的状态迁移到空闲状态时,将用户设备的状态迁移到空闲状态。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应用在无线通信系统中。

Description

状态迁移方法和网络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状态迁移方法和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达到智能、省电以及节省通信资源等目的,目前,部分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可以根据需要自动在连接状态和空闲状态之间进行状态迁移。
例如:当智能手机处于空闲状态时,如果存在待发送的业务数据,智能手机自动向接入网络侧设备(如基站控制器等)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连接请求,以使得接入网络侧设备根据RRC信令连接请求为智能手机建立无线接入承载,将智能手机从空闲状态迁移到连接状态;当智能手机处于连接状态时,如果不存在待发送的业务数据,智能手机自动向接入网络侧设备发送信令连接释放指示(Signaling Connection Release Indication),以使得接入网络侧设备根据Signaling Connection Release Indication释放为该智能手机建立的无线接入承载,将该智能手机从连接状态迁移到空闲状态。
然而,当UE的状态迁移较频繁时,接入网络侧设备由于频繁为UE建立/释放无线接入承载,会造成工作负载较重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提供一种状态迁移方法,当UE处于专用传输信道(Dedicated Channel,DCH)状态(连接状态的一种)时,如果接入网络侧设备(如基站控制器等)接收到UE发送的Signaling Connection Release Indication,则根据Signaling ConnectionRelease Indication将UE从DCH状态迁移到寻呼信道(Paging Channel,PCH)状态;当UE处于PCH状态时,如果接入网络侧设备接收到UE发送的RRC信令连接请求,则将UE从PCH状态转移到DCH状态。
在PCH状态下,接入网络侧设备不释放为UE建立的无线接入承载,现有技术提供的状态迁移方法,能够在UE状态迁移较频繁时降低接入网络侧设备的工作负载,但是,将不需要经常进行状态迁移的UE(如非智能手机)从DCH状态迁移到PCH状态,会造成接入网络侧设备维护该UE的PCH状态的工作负载较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状态迁移方法和网络设备,能够降低接入网络侧设备在用户设备状态迁移过程中的工作负载。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状态迁移方法,包括:判断用户设备是否为频繁进行状态迁移的用户设备;如果所述用户设备为频繁进行状态转移的用户设备,当需要将用户设备的状态迁移到空闲状态时,将所述用户设备的状态迁移到寻呼信道PCH状态;如果所述用户设备为非频繁进行状态转移的用户设备,当需要将用户设备的状态迁移到空闲状态时,将所述用户设备的状态迁移到空闲状态。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用户设备是否为频繁进行状态迁移的用户设备;
状态迁移模块,用于如果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用户设备为频繁进行状态转移的用户设备,当需要将用户设备的状态迁移到空闲状态时,将所述用户设备的状态迁移到PCH状态,如果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用户设备为非频繁进行状态转移的用户设备,当需要将用户设备的状态迁移到空闲状态时,将所述用户设备的状态迁移到空闲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状态迁移方法和网络设备,当需要将用户设备的状态迁移到空闲状态时,将频繁进行状态迁移的用户设备迁移到PCH状态,使得接入网络侧设备不需要为该用户设备频繁建立/释放无线接入承载,降低了接入网络侧设备在频繁进行状态迁移的用户设备进行状态迁移过程中的工作负载;当需要将用户设备的状态迁移到空闲状态时,将非频繁进行状态转移的用户设备迁移到空闲状态,使得接入网络侧设备不需要维护该非频繁进行状态转移的用户设备的PCH状态,降低了接入网络侧设备在非频繁进行状态迁移的用户设备进行状态迁移过程中的工作负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状态迁移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状态迁移方法流程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步骤201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状态迁移方法流程图;
图5为图4所示的步骤401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状态迁移方法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的判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9为图7所示的判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0为图7所示的判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在UE进行状态迁移的过程中,接入网络侧设备工作负载较大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状态迁移方法和网络设备。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状态迁移方法,包括:
步骤101,判断UE是否为频繁进行状态迁移的UE;
步骤102,如果UE为频繁进行状态转移的UE,当需要将用户设备的状态迁移到空闲状态时,将UE的状态迁移到PCH状态;
步骤103,如果UE为非频繁进行状态转移的UE,当需要将用户设备的状态迁移到空闲状态时,将UE的状态迁移到空闲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状态迁移方法,当需要将UE的状态迁移到空闲状态时,将频繁进行状态迁移的UE迁移到PCH状态,使得接入网络侧设备不需要为该UE频繁建立/释放无线接入承载,降低了接入网络侧设备在频繁进行状态迁移的UE进行状态迁移过程中的工作负载;当需要将UE的状态迁移到空闲状态时,将非频繁进行状态转移的UE迁移到空闲状态,使得接入网络侧设备不需要维护该非频繁进行状态转移的UE的PCH状态,降低了接入网络侧设备在非频繁进行状态迁移的UE进行状态迁移过程中的工作负载。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状态迁移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状态迁移方法,包括:
步骤201,获取UE的国际移动设备标识型号核准号码(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 TAC,IMEI TAC),例如,如图3所示,可以包括:
步骤2011,向UE发送身份请求(Identity Request)。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2011可以在UE进行RRC连接阶段进行;也可以在接收到UE发送的Signaling Connection Release Indication之后进行。当然,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还可以在其他阶段进行,此处不对每种情况进行一一赘述。
步骤2012,接收UE根据Identity Request返回的国际移动设备标识(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IMEI)。
在本实施例中,IMEI可以携带在身份响应(Identity Response)中。
步骤2013,从步骤2012接收的IMEI中获取IMEI TAC。
步骤202,根据步骤201获取的IMEI TAC判断UE是否为频繁进行状态迁移的UE。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202可以包括:
首先,从预先存储的IMEI TAC与终端类型对应的关系表中,查找步骤201获取的IMEI TAC对应的终端类型信息。
本实施例可以将UE的类型划分成两种:一种是,智能终端,该智能终端能够自动进行状态迁移,状态迁移较频繁;另一种是,非智能终端,该非智能终端不能自动进行状态迁移,状态迁移次数较少。当然,也可以将UE的类型划分成两种:一种是状态迁移较频繁的终端;另一种是,状态迁移次数较少的终端。
在本实施例中,IMEI TAC与终端类型对应的关系表可以包括:UE的IMEI TAC和UE对应的终端类型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IMEI TAC   终端类型
  011776   智能终端
  356219   智能终端
  356385   非智能终端
  356411   非智能终端
也可以预先将IMEI TAC与终端类型对应的关系表中的终端类型设置成默认值,如终端类型为智能终端(或者非智能终端),则此时IMEI TAC与终端类型对应的关系表也可以仅包括UE的IMEI TAC,即成为智能终端(或者非智能终端)对应的IMEI TAC列表,例如:预先将IMEI TAC与终端类型对应的关系表中的终端类型设置为智能终端,则此时IMEI TAC与终端类型对应的关系表如表2所示:
表2:
  IMEI TAC
  011776
  356219
  011775
本发明实施例不对IMEI TAC与终端类型对应的关系表的具体形
式进行限定,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IMEI TAC与终端类型对应的关系表还可以为其他形式,此处不做一一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IMEI TAC与终端类型对应的关系表可以预先由操作人员通过人机界面设置。
然后,根据终端类型信息判断UE是否为频繁进行状态迁移的UE。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终端类型信息为智能终端,则UE为频繁进行状态迁移的UE;如果终端类型信息为非智能终端,则UE为非频繁进行状态迁移的UE。
步骤203,如果UE为频繁进行状态转移的UE,当需要将UE的状态迁移到空闲状态时,将UE的状态迁移到PCH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确定需要将UE的状态迁移到空闲状态,可以是,例如,如果接收到UE发送的信令连接释放指示(Signaling ConnectionRelease Indication),则确定需要将UE的状态迁移到空闲状态;或者,也可以预先设置一用于状态迁移检测的计时器,当UE处于DCH状态时启动该计时器,如果在计时器的计时时间内没有接收到UE发送的业务数据,则确定需要将UE的状态迁移到空闲状态。
当然,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确定是否需要将UE的状态迁移到空闲状态,此处不对每种情况进行一一赘述。
步骤204,如果UE为非频繁进行状态转移的UE,当需要将UE的状态转移到空闲状态时,将UE的状态迁移到空闲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状态迁移方法,当需要将UE的状态迁移到空闲状态时,将频繁进行状态迁移的UE迁移到PCH状态,使得接入网络侧设备不需要为该UE频繁建立/释放无线接入承载,降低了接入网络侧设备在频繁进行状态迁移的UE进行状态迁移过程中的工作负载;当需要将UE的状态迁移到空闲状态时,将非频繁进行状态转移的UE迁移到空闲状态,使得接入网络侧设备不需要维护该非频繁进行状态转移的UE的PCH状态,降低了接入网络侧设备在非频繁进行状态迁移的UE进行状态迁移过程中的工作负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降低接入网络侧设备信令面负载的同时控制PCH状态用户的数量,降低了接入网络侧设备逻辑资源的使用,保证系统容量。
如图4所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状态迁移方法,包括:
步骤401,获取UE对应的用户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标识可以包括:临时移动用户标识(Temporary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TMSI)或者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IMSI)等。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用户标识还可以为其他唯一标识用户身份的标识,此处不作赘述。
例如,如图5所示,步骤401可以包括:
步骤4011,向UE发送直传消息(Direct Transfer Message),DirectTransfer Message携带指示UE上报用户标识的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4011可以在UE进行RRC连接阶段进行;也可以在接收到UE发送的Signaling Connection Release Indication之后进行。当然,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还可以在其他阶段进行,此处不对每种情况进行一一赘述。
步骤4012,接收UE根据Direct Transfer Message返回的用户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用户标识为TMSI,则步骤4012中用户标识(TMSI)可以携带在UE发送的RRC连接请求消息中;如果用户标识为IMSI,则步骤4012中用户标识(IMSI)可以携带在UE发送的Identity Response中。
步骤402,根据步骤401获取的用户标识判断UE是否为频繁进行状态迁移的UE。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402可以包括:
首先,从预先存储的用户标识与终端类型的对应关系表中,查找步骤401获取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终端类型信息。
本实施例可以将UE的类型划分成两种:一种是,智能终端,该智能终端能够自动进行状态迁移,状态迁移较频繁;另一种是,非智能终端,该非智能终端不能自动进行状态迁移,状态迁移次数较少。当然,也可以将UE的类型划分成两种:一种是状态迁移较频繁的终端;另一种是,状态迁移次数较少的终端。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标识(TMSI/IMSI)与终端类型对应的关系表可以包括:用户标识(TMSI/IMSI)和对应的终端类型信息,如表3所示:
表3:
  用户标识(TMSI/IMSI)   终端类型
  80002896/460070012340001   智能终端
  80002895/460070012340002   智能终端
  80002894/460070012340003   非智能终端
  80002893/460070012340004   非智能终端
也可以预先将用户标识(TMSI/IMSI)与终端类型对应的关系表中的终端类型设置成默认值,如终端类型为智能终端(或者非智能终端),则此时用户标识(TMSI/IMSI)与终端类型对应的关系表也可以仅包括用户标识(TMSI/IMSI),即成为智能终端(或者非智能终端)对应的用户标识(TMSI/IMSI)列表,例如:预先将用户标识(TMSI/IMSI)与终端类型对应的关系表中的终端类型设置为智能终端,则此时用户标识(TMSI/IMSI)与终端类型对应的关系表如表4所示:
表4:
  用户标识(TMSI/IMSI)
  80002896/460070012340001
  80002895/460070012340002
  80002892/460070012340005
本发明实施例不对用户标识(TMSI/IMSI)与终端类型对应的关系表的具体形式进行限定,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用户标识(TMSI/IMSI)与终端类型对应的关系表还可以为其他形式,此处不做一一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标识(TMSI/IMSI)与终端类型对应的关系表可以预先由操作人员通过人机界面设置。
然后,根据终端类型信息判断UE是否为频繁进行状态迁移的UE。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终端类型信息为智能终端,则UE为频繁进行状态迁移的UE;如果终端类型信息为非智能终端,则UE为非频繁进行状态迁移的UE。
步骤403,如果UE为频繁进行状态转移的UE,当需要将UE的状态迁移到空闲状态时,将UE的状态迁移到PCH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确定需要将UE的状态迁移到空闲状态,可以是,例如,如果接收到UE发送的Signaling Connection Release Indication,则确定需要将UE的状态迁移到空闲状态;或者,也可以预先设置一用于状态迁移检测的计时器,当UE处于DCH状态时启动该计时器,如果在计时器的计时时间内没有接收到UE发送的业务数据,则确定需要将UE的状态迁移到空闲状态。
当然,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确定是否需要将UE的状态迁移到空闲状态,此处不对每种情况进行一一赘述。
步骤404,如果UE为非频繁进行状态转移的UE,当需要将UE的状态转移到空闲状态时,将UE的状态迁移到空闲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状态迁移方法,当需要将UE的状态迁移到空闲状态时,将频繁进行状态迁移的UE迁移到PCH状态,使得接入网络侧设备不需要为该UE频繁建立/释放无线接入承载,降低了接入网络侧设备在频繁进行状态迁移的UE进行状态迁移过程中的工作负载;当需要将UE的状态迁移到空闲状态时,将非频繁进行状态转移的UE迁移到空闲状态,使得接入网络侧设备不需要维护该非频繁进行状态转移的UE的PCH状态,降低了接入网络侧设备在非频繁进行状态迁移的UE进行状态迁移过程中的工作负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降低接入网络侧设备信令面负载的同时控制PCH状态用户的数量,降低了接入网络侧设备逻辑资源的使用,保证系统容量。
如图6所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状态迁移方法,包括:
步骤601,在预先设置的计时时间内接收UE发送的在线状态检查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计时时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在线状态检测信息可以为UE发送的控制信令,例如:在线状态检测信息可以为UE发送的Signaling Connection Release Indication;也可以为UE发送的比特数较小的数据包,例如:可以预先将UE发送的<1K的数据包定义为在线状态检测信息;还可以为自定义的数据包等,此处不对每种情况进行一一赘述。
步骤602,根据接收到的UE发送的在线状态检查信息次数,判断UE是否为频繁进行状态迁移的UE。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预先设置次数门限,例如:设置次数门限为2,如果步骤601接收的在线状态检测信息次数大于或等于次数门限,则UE为频繁进行状态迁移的UE,否则,UE为非频繁进行状态迁移的UE。
步骤603,如果UE为频繁进行状态转移的UE,当需要将UE的状态转移到空闲状态时,将UE的状态迁移到PCH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确定需要将UE的状态迁移到空闲状态,可以是,例如,如果接收到UE发送的Signaling Connection Release Indication,则确定需要将UE的状态迁移到空闲状态;或者,也可以预先设置一用于状态迁移检测的计时器,当UE处于DCH状态时启动该计时器,如果在计时器的计时时间内没有接收到UE发送的业务数据,则确定需要将UE的状态迁移到空闲状态。
当然,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确定是否需要将UE的状态迁移到空闲状态,此处不对每种情况进行一一赘述。
步骤604,如果UE为非频繁进行状态转移的UE,当需要将UE的状态转移到空闲状态时,将UE的状态迁移到空闲状态。
可选地,本实施例提供的状态迁移方法,还可以包括:
获取UE的IMEI TAC或者UE对应的用户标识;
根据步骤602获取的UE是否为频繁进行状态迁移的UE的判断结果,确定UE的终端类型;
在本实施例中,当UE为频繁进行状态迁移的UE时,UE的终端类型为智能终端,当UE为非频繁进行状态迁移的UE时,UE的终端类型为非智能终端。
存储UE的IMEI TAC或者UE对应的用户标识与UE的终端类型的对应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IMEI TAC与UE的终端类型的对应关系存储在IMEI TAC与终端类型对应的关系表中;将UE对应的用户标识与UE的终端类型的对应关系存储在用户标识与终端类型对应的关系表中。当然,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其他形式进行存储,此处不作赘述。当需要将UE的状态迁移到空闲状态时,将频繁进行状态迁移的UE迁移到PCH状态,使得接入网络侧设备不需要为该UE频繁建立/释放无线接入承载,降低了接入网络侧设备在频繁进行状态迁移的UE进行状态迁移过程中的工作负载;当需要将UE的状态迁移到空闲状态时,将非频繁进行状态转移的UE迁移到空闲状态,使得接入网络侧设备不需要维护该非频繁进行状态转移的UE的PCH状态,降低了接入网络侧设备在非频繁进行状态迁移的UE进行状态迁移过程中的工作负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降低接入网络侧设备信令面负载的同时控制PCH状态用户的数量,降低了接入网络侧设备逻辑资源的使用,保证系统容量。
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判断模块701,用于判断用户设备是否为频繁进行状态迁移的用户设备;
状态迁移模块702,用于如果判断模块701判断用户设备为频繁进行状态转移的用户设备,当需要将用户设备的状态迁移到空闲状态时,将用户设备的状态迁移到PCH状态,如果判断模块701判断用户设备为非频繁进行状态转移的用户设备,当需要将用户设备的状态迁移到空闲状态时,将用户设备的状态迁移到空闲状态。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判断模块701可以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7011,用于获取用户设备的IMEI TAC;
第一判断子模块7012,用于根据第一获取子模块7011获取的IMEI TAC判断用户设备是否为频繁进行状态迁移的用户设备。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获取子模块7011具体可以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身份请求Identity Request;接收用户设备根据IdentityRequest返回的IMEI;从IMEI中获取IMEI TAC。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判断模块701可以包括:
第二获取子模块7013,用于获取用户设备对应的用户标识;
第二判断子模块7014,用于根据第二获取子模块7013获取的用户标识判断用户设备是否为频繁进行状态迁移的用户设备。
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判断模块701可以包括:
接收子模块7015,用于在预先设置的计时时间内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在线状态检查信息;
第三判断子模块7016,用于根据接收子模块7015接收到的用户设备发送的在线状态检查信息次数,判断用户设备是否为频繁进行状态迁移的用户设备。
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判断模块701还可以包括:
第三获取子模块7017,用于获取用户设备的IMEI TAC或者用户设备对应的用户标识;
确定子模块7018,用于根据第三判断子模块7016获取的用户设备是否为频繁进行状态迁移的用户设备的判断结果,确定用户设备的终端类型;
存储子模块7019,用于存储第三获取子模块7017获取的用户设备的IMEI TAC或者用户设备对应的用户标识与确定子模块7018确定的用户设备的终端类型的对应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为接入网络侧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以上如图7-图10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划分的多个模块,也可以通过一个与所述多个模块具有类似功能的模块或者功能模块实现,此处不作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具体实现方法可以参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状态迁移方法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当需要将用户设备的状态迁移到空闲状态时,将频繁进行状态迁移的用户设备迁移到PCH状态,不需要为该用户设备频繁建立/释放无线接入承载,降低了在频繁进行状态迁移的用户设备进行状态迁移过程中的工作负载;当需要将用户设备的状态迁移到空闲状态时,将非频繁进行状态转移的用户设备迁移到空闲状态,不需要维护该非频繁进行状态转移的用户设备的PCH状态,降低了在非频繁进行状态迁移的用户设备进行状态迁移过程中的工作负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降低信令面负载的同时控制PCH状态用户的数量,降低了逻辑资源的使用,保证系统容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状态迁移方法和网络设备,可以应用在可以应用在无线通信系统中。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状态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用户设备是否为频繁进行状态迁移的用户设备;
如果所述用户设备为频繁进行状态转移的用户设备,当需要将用户设备的状态迁移到空闲状态时,将所述用户设备的状态迁移到寻呼信道PCH状态;
如果所述用户设备为非频繁进行状态转移的用户设备,当需要将用户设备的状态迁移到空闲状态时,将所述用户设备的状态迁移到空闲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用户设备是否为频繁进行状态迁移的用户设备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国际移动设备标识型号核准号码IMEITAC;
根据所述IMEI TAC判断所述用户设备是否为频繁进行状态迁移的用户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IMEI TAC包括: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身份请求Identity Request;
接收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Identity Request返回的国际移动设备标识IMEI;
从所述IMEI中获取IMEI TAC。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用户设备是否为频繁进行状态迁移的用户设备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用户标识;
根据所述用户标识判断所述用户设备是否为频繁进行状态迁移的用户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标识包括:临时移动用户识别码TMSI或者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用户设备是否为频繁进行状态迁移的用户设备包括:
在预先设置的计时时间内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在线状态检查信息;
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在线状态检查信息次数,判断所述用户设备是否为频繁进行状态迁移的用户设备。
7.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用户设备是否为频繁进行状态迁移的用户设备;
状态迁移模块,用于如果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用户设备为频繁进行状态转移的用户设备,当需要将用户设备的状态迁移到空闲状态时,将所述用户设备的状态迁移到PCH状态,如果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用户设备为非频繁进行状态转移的用户设备,当需要将用户设备的状态迁移到空闲状态时,将所述用户设备的状态迁移到空闲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用户设备的IMEI TAC;
第一判断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获取子模获取的IMEI TAC判断所述用户设备是否为频繁进行状态迁移的用户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子模块进一步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身份请求Identity Request;接收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Identity Request返回的IMEI;从所述IMEI中获取IMEI TAC。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包括:
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用户标识;
第二判断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获取子模块获取的用户标识判断所述用户设备是否为频繁进行状态迁移的用户设备。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包括:
接收子模块,用于在预先设置的计时时间内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在线状态检查信息;
第三判断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子模块接收到的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在线状态检查信息次数,判断所述用户设备是否为频繁进行状态迁移的用户设备。
CN201010129163.1A 2010-03-22 2010-03-22 状态迁移方法和网络设备 Active CN1022024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29163.1A CN102202422B (zh) 2010-03-22 2010-03-22 状态迁移方法和网络设备
EP20110758786 EP2544484B1 (en) 2010-03-22 2011-03-21 State handover method and network equipment
KR1020127026591A KR101543286B1 (ko) 2010-03-22 2011-03-21 상태 핸드오버 방법 및 네트워크 장비
BR112012024150-8A BR112012024150B1 (pt) 2010-03-22 2011-03-21 Método para transição de estado e dispositivo de rede
EP15154096.0A EP2890210B1 (en) 2010-03-22 2011-03-21 Method for state transition and network device
PCT/CN2011/072004 WO2011116676A1 (zh) 2010-03-22 2011-03-21 状态迁移方法和网络设备
CA2794229A CA2794229C (en) 2010-03-22 2011-03-21 Method for state transition and network device
US13/624,765 US20130017819A1 (en) 2010-03-22 2012-09-21 Method for State Transition and Network Device
US13/727,889 US8855619B2 (en) 2010-03-22 2012-12-27 Method for state transition and network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29163.1A CN102202422B (zh) 2010-03-22 2010-03-22 状态迁移方法和网络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02422A true CN102202422A (zh) 2011-09-28
CN102202422B CN102202422B (zh) 2014-01-01

Family

ID=44662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29163.1A Active CN102202422B (zh) 2010-03-22 2010-03-22 状态迁移方法和网络设备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20130017819A1 (zh)
EP (2) EP2544484B1 (zh)
KR (1) KR101543286B1 (zh)
CN (1) CN102202422B (zh)
BR (1) BR112012024150B1 (zh)
CA (1) CA2794229C (zh)
WO (1) WO201111667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2422B (zh) 2010-03-22 2014-01-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状态迁移方法和网络设备
US8537674B2 (en) * 2010-11-16 2013-09-17 At&T Mobility Ii Llc Data bundling and fast dormancy based upon interactivity
US9860781B2 (en) 2014-10-21 2018-01-02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Dynamic bundling of uplink data sessions based upon network signaling conditions and application interactivity states
KR102544861B1 (ko) * 2018-05-24 2023-06-19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전력 소모 감소 방법 및 장치
CN114173321B (zh) * 2020-09-10 2023-07-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及设备通信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37769A1 (en) * 2003-08-12 2005-02-17 Iqbal Jami Alleviating an overload condition of a base station for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N1685754A (zh) * 2002-10-23 2005-10-19 诺基亚公司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无线电资源控制方法以及无线电通信系统
CN1829379A (zh) * 2005-03-04 2006-09-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状态迁移方法
CN101115263A (zh) * 2006-07-27 2008-0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小区更新频度的系统及方法
CN101365236A (zh) * 2007-08-07 2009-02-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宽带码分多址系统的用户设备状态调整方法
EP2061192A1 (en) * 2007-11-13 2009-05-20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ate/mode transition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65034B2 (en) * 2006-05-17 2012-09-1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signaling connection release indication
CN101111050B (zh) * 2006-07-19 2011-01-1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终端处于pch状态时的无线承载配置方法
EP1892895A1 (en) * 2006-08-25 2008-02-27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releasing a data service radio resource allocated to a data service capable mobile node
CN101227705B (zh) 2007-01-17 2012-09-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切换终端至宏小区的方法及系统、终端、接入节点和网关
US8090380B2 (en) * 2007-02-12 2012-01-03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dio resource control profile creation in a UMTS network
KR101381475B1 (ko) 2007-04-13 2014-04-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유저 단말기의 무선 자원 제어 상태를 아이들 상태로천이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시스템 및 그 단말기
US8504902B2 (en) * 2009-09-09 2013-08-06 Apple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virtually connected communication modes
EP2534921A1 (en) * 2010-02-10 2012-12-19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ate/mode transitioning
CN102202422B (zh) 2010-03-22 2014-01-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状态迁移方法和网络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5754A (zh) * 2002-10-23 2005-10-19 诺基亚公司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无线电资源控制方法以及无线电通信系统
US20050037769A1 (en) * 2003-08-12 2005-02-17 Iqbal Jami Alleviating an overload condition of a base station for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N1829379A (zh) * 2005-03-04 2006-09-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状态迁移方法
CN101115263A (zh) * 2006-07-27 2008-0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小区更新频度的系统及方法
CN101365236A (zh) * 2007-08-07 2009-02-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宽带码分多址系统的用户设备状态调整方法
EP2061192A1 (en) * 2007-11-13 2009-05-20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ate/mode transition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44484A1 (en) 2013-01-09
US20130115936A1 (en) 2013-05-09
US8855619B2 (en) 2014-10-07
EP2544484B1 (en) 2015-05-20
EP2890210B1 (en) 2018-07-25
US20130017819A1 (en) 2013-01-17
WO2011116676A1 (zh) 2011-09-29
EP2890210A1 (en) 2015-07-01
CN102202422B (zh) 2014-01-01
CA2794229C (en) 2016-06-28
EP2544484A4 (en) 2013-04-17
KR20120139793A (ko) 2012-12-27
BR112012024150B1 (pt) 2021-10-13
CA2794229A1 (en) 2011-09-29
BR112012024150A2 (pt) 2016-06-28
KR101543286B1 (ko) 2015-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807944B1 (en) Mobile power hand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1803426B (zh) 移动通信方法、移动交换站、无线基站以及移动台
CN102821467A (zh) 无线寻呼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068070A (zh) 一种协议版本的协商方法、移动终端、基站和通信系统
CN102695242B (zh) 获取终端频段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5357728A (zh) 一种网络制式的切换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2202422B (zh) 状态迁移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03907365A (zh) 一种用户设备能力获取方法及系统、设备
CN104871584B (zh) 一种接入网设备及通信方法
CN102098718B (zh) 一种统计小区寻呼失败次数的方法和装置
CN101577937B (zh) 流量控制方法、装置及基站子系统
CN102202396A (zh) 寻呼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024876A (zh) 接入控制方法、网关及系统
CN103415028A (zh) 业务发起提示方法和网元设备
CN102137492B (zh) 单卡双待系统中视频电话业务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2137429A (zh) 一种资源信息的上报、更新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392355A (zh) 确定扰码冲突的方法和确定扰码冲突的装置
CN1992972B (zh) 一种协同寻呼的方法
CN105142218A (zh) 一种网络寻呼的方法及装置
CN101448219A (zh) 一种发送短消息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1159989A (zh) 改进寻呼请求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1594670A (zh) 功率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1330729B (zh) 服务无线网络子系统重定位的实现方法、系统和网络设备
CN102301783A (zh) 流量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2843769A (zh) 寻呼方法及核心网节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