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00868B - 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 - Google Patents

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00868B
CN102200868B CN 201010140412 CN201010140412A CN102200868B CN 102200868 B CN102200868 B CN 102200868B CN 201010140412 CN201010140412 CN 201010140412 CN 201010140412 A CN201010140412 A CN 201010140412A CN 102200868 B CN102200868 B CN 1022008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capacitive sensing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switch
fun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14041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00868A (zh
Inventor
陈威州
陈科维
黄佳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co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ltop Internation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ltop International Corp filed Critical Waltop International Corp
Priority to CN 20101014041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0086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008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08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008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08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特别是有关一种整合电容感应元件与天线回路为一体而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在此一天线架构中,其内的每一天线回路被阻隔为三个区段,并且在其中两个区段中制作有可以做为电容感应元件的几何结构,而直接将此二区段制作为电容感应元件。因此,天线回路与电容感应元件可以整合为一体,而使得电容感应元件不会阻隔天线回路接收电磁感应信号。

Description

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特别是涉及一种整合电容感应元件与天线回路为一体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
背景技术
随着手写输入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种不同的电子装置,例如电脑、数字板、手机或是PDA等装置,电磁感应技术以及电容感应技术也被大量地应用于这些装置中。电磁感应技术是以天线回路对一特殊的指标装置,例如特殊的笔,进行电磁感应而手写输入资料,而电容感应技术则是藉由电容感应元件(或触控元件)进行电容感应,而可以使用手指直接在其上进行手写输入。然而,电磁感应技术虽然具有极佳的位置准确性与压力感测特性,但是必需要搭配一特殊的输入装置来进行手写输入,所以在使用上比较不方便。而电容感应技术虽然可以直接以手指进行手写输入,而在使用上较为方便,但是其在位置准确性上则较差。
然而,在不同状况下常常需要不同的输入方式,例如在选取功能选单时需要较为方便可以直接以手指触控的方式进行选取,而不需要过于精准的位置准确性,而在进行书写文字或是绘图时则需要极精准的位置精确性,因此,需要一种可以兼具电磁感应技术与电容感应技术此两种输入方式的电子装置。因应此一需求,现今已经有业者研发出同时采用电磁感应技术与电容感应技术而兼具电磁感应与电容感应功能的电子装置。请参阅图1A所示,其为一目前市面上可见的兼具电磁感应与电容感应功能的输入装置10。输入装置10是由一保护罩12、一触控板14以及一天线回路板16堆叠所组成,其中,触控板14上有沿着直角座标轴的两轴(X轴与Y轴)设置的触控元件矩阵18,而天线回路板16上则有天线回路20分别沿着直角座标轴的两轴(X轴与Y轴)设置于其上。此输入装置10藉由触控板14上的触控元件矩阵16对手指产生电容感应,使得可以直接以手指在其上进行手写输入,而藉由天线回路板16上的天线回路20与一特殊的笔产生电磁感应,而进行需要较高精准度的手写输入,例如书写文字或绘图。因此,使得输入装置10可以因应不同的状况可以采取不同的输入模式(电磁感应模式或电容感应模式)进行输入。
由于触控板14上的触控元件矩阵18需要较近距离的感应,因此,一般都是将触控板14叠置于天线回路板16上方,而此方式常常会造成触控元件矩阵18阻隔(shielding)天线回路板16上的天线回路20接收指标装置(例如一特殊的笔)所发射或是反射的电磁感应信号,而严重降低了电磁感应的精确性。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美国公告号US20090166100的专利提出了一触控元件矩阵结构来解决这一问题。请参阅图1B所示,其为此篇专利所提出的触控元件矩阵18,这一触控元件矩阵18与一般的触控元件矩阵相同,分别沿着直角座标轴的两轴(X轴与Y轴)设置有许多触控元件17,但不同的是其触控元件17上设置了许多狭缝19以供指标装置(例如一特殊的笔)所发射或是反射的电磁感应信号穿过触控元件17而到达天线回路板上的天线回路,从而提升电磁感应的精确性。
然而,使用这一方式虽然可以降低触控元件对于电磁感应信号的阻隔,但是仍然无法完全克服其对电磁感应信号的阻隔,并且在数量众多且细小的触控元件上进行狭缝的制作,不但较为困难且使得制作过程繁复,而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与成本。其次,由于分别将触控元件与天线回路制作于不同的基板,而分别制作成触控板与天线回路板,往往会造成制作成本的增加。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输入装置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制作简单、低成本的新型结构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并且使其可以完全避免触控元件(电容感应元件)对电磁感应信号的阻隔,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输入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之天线回路架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可以将电容感应元件与天线回路整合而制作于同一基板上,而完全避免电容感应元件对电磁感应信号的阻隔,进而简化其制作工艺,降低成本,非常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其包含:至少一第一天线区段,其具有一第一连接端、一第一讯号信号端、以及数多个第一几何结构排列于其中;至少一第二天线区段,其具有一第二连接端、一第二讯号信号端、以及数多个第二几何结构排列于其中,其中每一该第二天线区段皆对应一第一天线区段,并且与该第一天线区段平行排列;至少一第一天线连接区段,每一该第一天线连接区段用以做为该第一天线区段与对应该第一天线区段之的第二天线区段之间的连接;一第一连接开关总成,设置于该第一连接端与该第一天线连接区段之间,以及该第二连接端与该第一天线连接区段之间,用以控制该第一天线区段、该第二天线区段、以及该第一天线连接区段是否电性连接而形成第一天线回路;一接地,用以做为该天线回路架构的接地;以及一接地连接开关总成,其与该第二讯号信号端连接而用以控制该第二讯号信号端是否电性连接该接地。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其中所述的第一天线区段为一串连多个该第一几何结构的直线型天线,而该些第一几何结构等距设置于该直线型天线中。
前述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其中所述的第二天线区段为一串连多个该第二几何结构的直线型天线,而该些第二几何结构等距设置于该直线型天线中。
前述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其中所述的第一几何结构与该第二几何结构分别为一电容感应元件。
前述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其中所述的第一几何结构与该第二几何结构为一棱形结构或三角形结构。
前述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其中所述的第一几何结构与该第二几何结构为一椭圆形结构。
前述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其中所述的第一连接开关总成包含:至少一第一开关设置于该第一连接端与该第一天线连接区段之间,并且分别连接该第一连接端与该第一天线连接区段的一端而控制该第一天线区段与该第一天线连接区段之间的电性连接;以及至少一第二开关设置于该第二连接端与该第一天线连接区段之间,并且分别连接该第二连接端与该第一天线连接区段的另一端而控制该第二天线区段与该第一天线连接区段之间的电性连接。
前述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其中所述的接地连接开关总成包含:至少一第一切换开关,连接该第二信号端;至少一第一接地线路电性连接该接地;以及至少一第一信号传递线路,用以传递信号,其中每一该第一切换开关皆对应一第一接地线路与一第一信号传递线路,使该第一切换开关可以在其对应的第一接地线路与该第一信号传递线路之间切换,而控制该第二信号端与该第一接地线路或第一该信号传递线路连接。
前述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其中更包含一信号处理单元,该信号处理单元分别与该第一信号端以及该第一信号传递线路电性连接,而用以处理该天线回路架构所侦测与接收到的电容感应信号与电磁感应信号。
前述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其中更包含一回路选择单元,电性连接该第一信号端,用以控制该第一天线回路进行扫瞄,而该第一天线回路则将扫瞄到的电磁感应信号传递回该信号处理单元进行处理与计算。
前述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其中当该第一开关与该第二开关关闭时,使该第一天线连接区段的两端分别电性连接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该第一切换开关则会切换到该第一接地线路而电性连接该第一接地线路,形成一第一天线回路而进行电磁感应。
前述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其中所述的第一天线回路为一ㄇ型的天线回路。
前述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其中当该第一开关与该第二开关打开时,该第一天线连接区段的两端分别与该第一连接端及该第二连接端断开而不电性连接,使该第一天线区段与该第二天线区段成为平行排列的电容感应元件矩阵。
前述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其中当该第一开关与该第二开关打开时,该第一切换开关则切换至该第一信号传递线路而与其电性连接,使该第二天线区段藉由该第一信号传递线路电性连接该信号处理单元并且传递电容感应信号至该信号处理单元。
前述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其中所述的天线回路架构是沿着直角座标的一轴而分布设置。
前述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其中更包含一第二天线回路架构沿着直角座标的另一轴而分布设置,而与该天线回路架构成垂直排列。
前述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其中所述的第二天线回路架构包含:至少一第三天线区段,其具有一第三连接端、一第三信号端、以及多个第三几何结构排列于其中;至少一第四天线区段,其具有一第四连接端、一第四信号端、以及多个第四几何结构排列于其中,其中每一该第四天线区段皆对应一第三天线区段,并且与该第三天线区段平行排列;至少一第二天线连接区段,每一该第二天线连接区段用以做为该第三天线区段与对应该第三天线区段的第四天线区段之间的连接;以及一第二连接开关总成,设置于该第三连接端与该第二天线连接区段之间,以及该第四连接端与该第二天线连接区段之间,用以控制该第三天线区段、该第四天线区段、以及该第二天线连接区段是否电性连接而形成第二天线回路。
前述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其中所述的第三天线区段为一串连多个该第三几何结构的直线型天线,而该些第三几何结构等距设置于该直线型天线中。
前述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其中所述的第四天线区段为一串连多个该第四几何结构的直线型天线,而该些第四几何结构等距设置于该直线型天线中。
前述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其中所述的第三几何结构与该第四几何结构分别为一电容感应元件。
前述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其中所述的第三几何结构与该第四几何结构为一棱形结构或三角形结构。
前述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其中所述的第三几何结构与该第四几何结构为一椭圆形结构。
前述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其中所述的第二连接开关总成包含:至少一第三开关设置于该第三连接端与该第二天线连接区段之间,并且分别连接该第三连接端与该第二天线连接区段的一端而控制该第三天线区段与该第二天线连接区段之间的电性连接;以及至少一第四开关设置于该第四连接端与该第二天线连接区段之间,并且分别连接该第四连接端与该第二天线连接区段的另一端而控制该第四天线区段与该第二天线连接区段之间的电性连接。
前述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其中所述的接地连接开关总成更包含:至少一第二切换开关,连接该第四信号端;至少一第二接地线路电性连接该接地;以及至少一第二信号传递线路,用以传递信号,其中每一该第二切换开关皆对应一第二接地线路与一第二信号传递线路,使该第二切换开关可以在其对应的第二接地线路与该第二信号传递线路之间切换,而控制该第四信号端与该第二接地线路或该第二信号传递线路连接。
前述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其中当该第三开关与该第四开关关闭时,使该第二天线连接区段的两端分别电性连接第三连接端与第四连接端,该第二切换开关则切换至该第二接地线路而与其电性连接,形成一第二天线回路而进行电磁感应。
前述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其中所述的第二天线回路为一ㄇ型的天线回路。
前述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其中当该第三开关与该第四开关打开时,该第二天线连接区段的两端分别与该第三连接端及该第四连接端断开而不电性连接,使该第三天线区段与该第四天线区段成为平行排列的电容感应元件矩阵。
前述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其中当该第三开关与该第四开关打开时,该第二切换开关则由该第二接地线路切换至该第二信号传递线路,使该第四天线区段藉由该第二信号传递线路电性连接该信号处理单元并且传递电容感应信号至该信号处理单元。
前述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其中更包含一绝缘层设置于该第一天线回路与该第二天线回路之间,用以防止该第一天线回路与该第二天线回路因接触而造成短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可知,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其将电容感应元件与天线回路整合为一体而制作于同一基板上。此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包含至少一第一天线区段、至少一第二天线区段、至少一第一天线连接区段、一第一连接开关总成、一接地以及一接地连接开关总成。其中,第一天线区段具有一第一连接端、一第一信号端、以及多个第一几何结构排列于其中,而第二天线区段则具有一第二连接端、一第二信号端、以及多个第二几何结构排列于其中,而每一第二天线区段皆对应一第一天线区段,并且与第一天线区段平行排列。每一第一天线连接区段用以做为第一天线区段与对应此第一天线区段的第二天线区段之间的连接。
第一连接开关总成设置于第一连接端与第一天线连接区段之间,以及第二连接端与第一天线连接区段之间,用以控制第一天线区段、第二天线区段、以及第一天线连接区段是否电性连接而形成第一天线回路。接地连接开关总成与第二天线区段的第二信号端连接,而用以控制第二信号端是否电性连接接地,而控制第一天线区段、第二天线区段以及第一天线连接区段是否与接地连接。此天线回路架构藉由第一连接开关总成将天线回路分为第一天线区段、第二天线区段以及第一天线连接区段,并且控制其相互之间的连接与断开,从而控制第一天线回路的形成与分段,并且由于第一天线区段中设置的第一几何结构与第二天线区段中设置的第二几何结构,而在第一连接开关总成将第一天线区段与第二天线区段与第一天线连接区段断开时,可以分别做为电容感应元件的串连而进行电容感应。如此一来,不但可以将天线回路与电容感应元件整合而制作成一体于一基板上,而无需如同现有习知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输入装置需将天线回路与电容感应元件制作于不同基板上,并且仅需以印刷或是光罩的方式即可以将此一天线回路架构制作于基板上,所以可以降低制作成本与简化制作工艺。此外,电容感应元件更因本身即为天线回路的一部分,而不会对天线回路接收电磁感应信号造成任何阻隔,所以此天线回路架构在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同时,又具有制作简单、低成本等特性。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将电容感应元件与天线回路整合制作为一体,以完全排除电容感应元件对天线回路接收电磁感应信号所造成阻隔,并且相对于现有习知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电子装置制作更为简单、制作成本更为低廉。
综上所述,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特别是有关一种整合电容感应元件与天线回路为一体而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在此一天线架构中,其内的每一天线回路被阻隔为三个区段,并且在其中两个区段中制作有可以做为电容感应元件的几何结构,而直接将此二区段制作为电容感应元件。因此,天线回路与电容感应元件可以整合为一体,而使得电容感应元件不会阻隔天线回路接收电磁感应信号。本发明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是现有习知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输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是现有习知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输入装置中的触控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2A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架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2B是图2A所示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架构形成第一天线回路时的平面示意图。
图2C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架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2D是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架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具有椭圆形的电磁感应元件的天线回路架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侦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侦测方法的流程图。
10:输入装置    14:触控板
16:天线回路版    17:触控元件
18:触控元件矩阵    19:狭缝
20:天线回路
100、100’、100A: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
102A:第一天线区段    102B:第二天线区段
102’A:第三天线区段    102’B:第四天线区段
103:第一天线回路    103’:第二天线回路
104:第一连接端    104’:第三连接端
105、105’:直线型天线    106:第一信号端
106’:第三信号端    108、108A:第一几何结构
108’、108’A:第三几何结构    110:第一天线连接区段
110’:第二天线连接区段    111:第一开关
111’:第三开关    112:第二开关
112’:第四开关    114:第二连接端
114’:第四连接端    115、115’:直线型天线
116:第二信号端    116’:第四信号端
118、118A:第二几何结构    118’、118’A:第四几何结构
200:第一连接开关总成    200’:第二连接开关总成
300、300’、300A:接地连接开关总成 302:第一切换开关
302’:第二切换开关    304:第一接地线路
304’:第二接地线路    306:第一信号传递线路
306’:第二信号传递线路    310:信号处理单元
312:回路选择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将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以下描述外,本发明还可以广泛地在其他实施例施行,并且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实施例的限定,其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再者,为提供更清楚的描述及更容易理解本发明,图式内各部分并没有依照其相对尺寸绘图,某些尺寸与其他相关尺度相比已经被夸张;不相关的细节部分也未完全绘示出,以求图式的简洁。
请参阅图2A所示,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架构的平面示意图。其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沿直角座标的X轴设置与分布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100。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100包含多个第一天线区段102A、多个第二天线区段102B、多个第一天线连接区段110、一第一连接开关总成200、一接地308以及一接地连接开关总成300。
每一第一天线区段102A皆具有一第一连接端104、一第一信号端106、以及多个第一几何结构108排列于其中,而每一第二天线区段102B则都对应一第一天线区段102A,而与第一天线区段102A平行排列。同样的,每一第二天线区段102B都具有一第二连接端114、一第二信号端116以及多个第二几何结构118。此外,每一第一天线连接区段110皆对应一第一天线区段102A以及对应该第一天线区段102A的第二天线区段102B,并设置(或垂直设置)于该第一天线区段102A与该第二天线区段102B之间(或上方),而用以做为该第一天线区段102A与该第二天线区段102B之间的连接。其中,每一天线连接区段110皆为一ㄇ字型的天线,其两端分别对应一第一天线区段102A的第一连接端104以及一第二天线区段102B的第二连接端114。
第一天线区段102A为一其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几何结构108的直线型天线105或线路,其藉由一具有第一区段102A图案(包含第一几何结构108与直线型天线105或线路的图案)的罩幕或是光罩对沉积于基板上的金属层(例如一铜层)进行图案化,而直接制作而成,或是藉由一具有第一区段102A图案的罩幕直接印刷或是沉积制作而成,因此,使得这些第一几何结构108与此直线型天线105为一体,而本身即为此直线型天线105的一部分。同样的,第二天线区段102B为一其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几何结构118的直线型天线115或线路,其采用与第一天线区段102A相同的制作方式,所以这些第二几何结构118与此直线型天线115为一体而为此直线型天线115的一部分。此外,第一几何结构108与第二几何结构118分别等距设置于第一天线区段102A与第二天区段102B中。
由于第一几何结构108与第二几何结构118皆为金属材料,例如铜,所以可以做为一电容感应元件,而由于直线型天线105与直线型天线115同样为金属材料,因此,由直线型天线105串连多个第一几何结构108所形成的第一天线区段102A可做为一多个电容感应元件的串连,而由直线型天线115串连多个第二几何结构118所形成的第二天线区段102B同样可做为一多个电容感应元件的串连。
第一连接开关总成200设置于第一连接端104与第一天线连接区段110之间,以及第二连接端114与第一天线连接区段110之间,即设置于第一天线区段102A与第一天线连接区段110之间,以及第二天线区段102B与第一天线连接区段110之间,而用以控制每一第一天线区段102A、与其对应的第二天线区段102B以及第一天线连接区段110是否电性连接,而形成沿着直角座标的X轴分布的第一天线回路103。
第一连接开关总成200包含有多个第一开关111设置于第一连接端104与第一天线连接区段110之间,以及多个第二开关112设置于第二连接端114与第一天线连接区段110之间。其中,每一第一开关111皆对应一第一天线区段102A以及一第一天线连接区段110的一端(对应第一天线区段102A的一端),而分别与其对应的第一天线区段102A的第一连接端104以及其对应的第一天线连接区段110的一端连接,而用以控制第一连接端104与第一天线连接区段110的一端之间的电性连接,即控制第一天线区段102A与第一天线连接区段110之间的电性连接。每一第二开关112皆对应一第二天线区段102B以及一第一天线连接区段110的另一端(对应第二天线区段102B的一端),而分别与其对应的第二天线区段102B的第二连接端114以及其对应的第一天线连接区段110的另一端连接,而用以控制第二连接端114与第一天线连接区段110的另一端之间的电性连接,即控制第二天线区段102B与第一天线连接区段110之间的电性连接。
接地连接开关总成300与每一第二天线区段102B的第二信号端116连接,用以控制第二信号端116是否与接地308电性连接,而接地308则用以做为天线架构100中每一天线回路的接地之用。接地连接开关总成300内设置有多个第一切换开关302、多条第一接地线路304、以及多条第一信号传递线路306。其中,每一第一切换开关302皆对应一第二天线区段102B的第二信号端116,而与其对应的第二信号端116连接并电性导通,而每一第一接地线路304则都电性连接接地308。此外,每一第一切换开关302都对应一第一接地线路304与一第一信号传递线路306,而对应相同的第一切换开关302的第一接地线路304与第一信号传递线路306彼此相邻而设置于接地连接开关总成300中,因此,第一切换开关302可以在对应的第一接地线路304与第一信号传递线路306之间切换,进而控制第二天线区段102B的第二信号端116选择与第一接地线路302连接而接地,或是与第一信号传递线路306连接。
另外,天线回路架构100更包含一信号处理单元310,用以处理天线回路架构100所侦测或接受到的电容感应信号与电磁感应信号,以及一回路选择单元312,用以在进行电磁感应时,选择不同的天线回路进行扫瞄。其中,信号处理单元310分别与第一天线区段102A的第一信号端106以及第一信号传递线路306电性连接,而处理由其传递而来的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信号。回路选择单元312与每一第一信号端106电性连接,而控制天线回路架构100中的每一第一天线回路103依序进行扫瞄。第一信号端106可以如同本实施例所示以一线路分别电性连接信号处理单元310与回路选择单元312,或是可以直接将第一信号端106延伸而分别电性连接信号处理单元310与回路选择单元312。
在此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100中,藉由第一连接开关总成200而将其内沿着直角座标的X轴设置的每一第一天线回路103分割为第一天线区段102A、第二天线区段102B以及第一天线连接区段110等三部分。
当第一连接开关总成200中的第一开关111与第二开关112打开时,会使得第一连接端104与第二连接端114分别与第一天线连接区段110的两端断开而不电性连接,而将第一天线回路103分隔为彼此不相连且不电性连接的第一天线区段102A、第二天线区段102B以及第一天线连接区段110等三部分。此时由于第一天线区段102A与第二天线区段102B分别设置有可以做为电容感应元件的第一几何结构108与第二几何结构118,使得第一天线区段102A与第二天线区段102B分别成为一沿着X轴分布的多个电容感应元件的串连,从而组成一沿着直角座标的X轴分布的电容感应矩阵,用以进行电容感应而侦测或接收电容感应信号。于此同时,每一第二天线区段102B的第二信号端116所连接的第一切换开关302会切换至第一信号传递线路306,使得第二天线区段102B经由第一信号传递线路306而电性连接信号处理单元310,而第一天线区段102A的第一信号端106则电性连接信号处理单元310,所以第一天线区段102A与第二天线区段102B则会分别藉由第一信号端106与第一信号传递线路(经由第二信号端116)会将所接受或侦测到的电容感应信号传递到信号处理单元310,而信号处理单元310则会对这些电容感应信号进行处理、计算与记录。
请参阅图2B所示,是图2A所示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架构形成第一天线回路时的平面示意图。当第一连接开关总成200中的第一开关111与第二开关112关闭时,会使得第一天线连接区段110的两端分别电性连接其对应的第一连接端104与第二连接端114,而使得第一天线区段102A、第二天线区段102B以及第一天线连接区段110彼此连接且电性连接而形成沿着直角座标的X轴设置的ㄇ字型第一天线回路103,用以进行电磁感应。同时,连接第二信号端116的第一切换开关302则切换至接地线路304而与接地线路304电性连接,而使第一天线区段102A、第二天线区段102B以及第一天线连接区段110所连接形成的第一天线回路103经由接地线路304而与接地308连接。
在此状态下第一天线区段102A、第二天线区段102B以及第一天线连接区段110,甚至包含第一天线区段102A内的第一几何结构108以及第二天线区段102B的第二几何结构118皆为第一天线回路103的一部分,都用以接收指标装置发射或是反射的电磁感应信号,并且都设置于同一基板上,所以不会对第一天线回路103接收指标装置发射或是反射的电磁感应信号造成阻隔。此外,在此状态下回路选择单元312则分别控制不同的第一天线回路103依序进行扫瞄而侦测电磁感应信号,并将所扫瞄或接收到的电磁感应信号经由与信号处理单元310电性连接的第一信号端106,传递到信号处理单元310进行处理、计算与记录。
如此一来,天线回路架构100藉由第一连接开关总成200将其内的沿着直角座标的X轴分布设置的第一天线回路103,分隔为第一天线区段102A、第二天线区段102B以及第一天线连接区段110等不相连的三个部分,并且藉由在将第一天线区段102A与第二天线区段102B分别制做有多个可以做为电容感应元件的第一几何结构108与第二几何结构118,而使得第一天线区段102A与第二天线区段102B彼此不相连时分别成为多个电容感应元件的串连。因此,可以藉由第一连接开关总成200控制第一天线区段102A、第二天线区段102B以及第一天线连接区段110连结成第一天线回路103以进行电磁感应,或是断开使第一天线区段102A与第二天线区段102B分别成为一多个电容感应元件的串连,而进行电容感应,故天线回路架构100中的每一第一天线回路103都可以做为侦测电磁感应信号的天线回路与侦测电容感应信号的电容感应元件,而本身即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的功能。
因此,天线回路架构100无需如同现有习知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输入装置一样需要在另外的基板上制作电容感应元件而做为一触控板,再将此触控板与天线回路板组装成输入装置,而是仅需以印刷等简单的制作方式将天线架构200制作于一基板上,所以不但在制作上较为简单,更因无需另外制作触控板而可降低制作成本。此外,由于此天线回路架构100既使在侦测电容感应信号的时候,仍旧使用第一天线回路103本身的一部分做为电容感应元件,而与第一天线回路103其他部分皆设置于同一基板上,所以无论是在侦测电容感应还是在侦测电磁感应的时候天线回路与电容感应元件不会彼此干扰,而电容感应元件更因其本身即为第一天线回路103中可以接收与侦测电磁感应信号的一部分,所以更不会阻隔第一天线回路103接收指标装置发射或是反射的电磁感应信号。
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也可以沿着直角座标的Y轴而分布设置。请参阅图2C所示,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架构的平面示意图。其为一沿着直角座标的Y轴而分布设置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第二天线回路架构100’。第二天线回路架构100’与天线回路架构100具有相同的架构,所不同处仅在于第二天线回路架构100’与天线回路架构100分别沿着直角座标的不同轴向分布设置。第二天线回路架构100’是由第三天线区段102’A、第四天线区段102’B、第二天线连接区段110’、第二连接开关总成200’、接地308以及接地连接开关总成300’构成,其分别与天线回路架构100中的第一天线区段102A、第二天线区段102B、第一天线连接区段110、第一连接开关总成200、接地308以及接地连接开关总成300具有相同的结构与连接关系,故在此不再赘述。
第三天线区段102’A为具有一第三连接端104’、一第三信号端106’、以及多个第三几何结构108’排列于其中的直线型天线105’,而第四天线区段102’B为具有一第四连接端114’、一第四信号端116’、以及多个第四几何结构118’排列于其中的直线型天线115’。第二连接开关总成200’包含有多个第三开关111’设置于第三连接端104’与第二天线连接区段110’之间,以及多个第四开关112’设置于第四连接端114’与第二天线连接区段110’之间。接地连接开关总成300’内设置有多个第二切换开关302’、多条第二接地线路304’、以及多条第二信号传递线路306’。由于第二连接开关总成200’内的第三开关111’与第四开关112’,以及接地连接开关总成300’内的第二切换开关302’、第二接地线路304’、与第二信号传递线路306’等元件,与天线回路架构100中第一连接开关总成200内的第一开关111与第二开关112,以及接地连接开关总成300内的第一切换开关302、第一接地线路304、与第一信号传递线路306等元件具有相同的结构与连接关系,故在此不再赘述。
同样的,第二天线回路架构100’藉由第二连接开关总成200’控制第三天线区段102’A、第四天线区段102’B、以及第二天线连接区段110’彼此连接并电性连接而形成沿着直角座标的Y轴设置分布的第二天线回路103’,而进行电磁感应信号的接收与侦测,以及藉由第二连接开关总成200’控制第三天线区段102’A、第四天线区段102’B、以及第二天线连接区段110’彼此断开,使得第三天线区段102’A与第四天线区段102’B分别成为一沿Y轴分布的多个电容感应元件串连,因此,第二天线回路架构100’同样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且因电容感应元件本身即为第二天线回路架构100’中第二天线回路103’的一部分,而不会阻隔第二天线回路103’接收指标装置发射或反射的电磁感应信号,并且也无需额外制作一触控板。
另外,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也可以同时包含沿着直角座标的X轴与Y轴设置分布的天线回路架构。请参阅图2D所示,是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架构的平面示意图。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构天线回路架构100A同时包含一沿着直角座标的X轴设置分布的天线回路架构100,以及沿着直角座标的Y轴设置分布的天线回路架构100’,其是由图2A所示的天线回路架构100与图2C所示的第二天线回路架构100’堆叠而成。由于天线回路架构100与第二天线回路架构100’的结构已经在前文中详加叙述,因此,在此不再赘述。在天线回路架构100与第二天线回路架构100’之间设置有一绝缘层(图中未示),用以防止天线回路架构100与第二天线回路架构100’彼此接触而造成短路。
然而,在天线回路架构100A中的接地连接开关300A则同时包含多个第一切换关关302以及多个第二切换开关302’。每一第一切换开关302皆与天线回路架构100中的第二信号端116电性连接,并且具有一与其对应接地线路304以及第一信号传递线路306。同样的,每一第二切换关关302’皆与天线回路架构100’架构中的第四信号端116’电性连接,并且具有一与其对应的接地线路304’以及第二信号传递线路306’。
在前述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100、100’、以及100A中,第一几何结构108、第二几何结构118、第三几何结构108’、第四几何结构118’都是三角形结构或是棱形结构,但是并不以此为限。相反的,只要是任何制作简单易于计算电磁感应信号与电容感应信号的强弱与位置的图案都可以使用,例如椭圆形结构。请参阅图3所示,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具有椭圆形的电磁感应元件的天线回路架构的平面示意图。在其中所示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中,第一天线区段102A上设置的第一几何结构108A、第二天线区段102B上设置的第二几何结构118A、第三天线区段102’A上设置的第三几何结构108’A、以及第四天线区段102’B上设置的第四几何结构118’A皆为一椭圆形结构。
此外,虽然在前述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100、100’、以及100A中,都具有多个第一天线回路103或是第二天线回路103’,但是并不以此为限,而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依需求增加或是减少第一天线回路103或是第二天线回路103’的数量。然而,无论是增加多少个第一天线回路或是第二天线回路,或是将第一天线回路或是第二天线回路的数量减少到只剩一个,这些天线回路架构都至少需要一个第一天线回路或是第二天线回路,因此,其都会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天线区段(或第三天线区段)、一个第二天线区段(或第四天线区段)、至少一第一天线连接区段(或第二天线连接区段)、至少一第一开关(或第三开关)、至少一第二开关(或第四开关)、至少一第一切换开关(或第二切换开关)、至少一第一接地线路(或第二接地线路)以及至少一第一信号传递线路(第二信号传递线路)。
前述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100、100’、以及100A,皆可以采用两种分时多工的方式进行电容感应信号以及电磁感应信号的侦测,从而进行手写输入。请参阅图4所示,其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侦测方法的流程图。为方便说明图4所示的侦测方法,以图2A所示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100为例加以说明,并请同时参阅图2A所示。
首先,当具有天线回路架构100的输入装置打开电源或是当指标装置或是手指放置于该输入装置上,天线回路架构100则会开始进行侦测(步骤400)。接着,打开第一开关111与第二开关112而成OFF状态(步骤402),使得第一天线连接区段11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天线区段102A以及第二天线区段102B分隔而彼此不电性连接,使得第一天线区段102A以及第二天线区段102B分别成为一多个电容感应元件的串连。于此同时,第二天线区段102B的第二信号端116所电性连接的第一切换开关302会切换至第一信号传递线路306,而与其电性连接,并藉由第一信号传递线路306电性连接信号处理单元310。
然后,电容感应元件,即第一天线区段102A与第二天线区段102B,则会开始侦测电容感应信号(步骤404),并且判断是否侦测到电容感应信号(步骤406)。若有侦测到电容感应信号,第一天线区段102A与第二天线区段102B分别藉由第一信号端106与第一信号传递线路306,而将所侦测到的电容感应信号传递到信号处理单元310进行处理、计算与记录,(步骤408)。接着,天线回路架构100则会一直重复步骤402至步骤408,而重复地侦测电容感应信号,直到不再侦测到电容感应信号为止。
若在步骤406并未侦测到任何电容感应信号,则天线回路架构100会关闭第一开关111与第二开关112而成ON状态(步骤410),使得第一天线连接区段11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天线区段102A与第二天线区段102B电性连接,而形成一成ㄇ字型的第一天线回路103。同时,第一切换开关302会由第一信号传递线路306切换至第一接地线路304,而与其电性连接,并藉由第一接地线路304电性连接接地308。接着,回路选择单元312依序选取不同的第一天线回路103,开始依序扫瞄而侦测电磁感应信号(步骤412),并且判断是否侦测到电磁感应信号(步骤414)。
若侦测到电磁感应信号,第一天线区段102A则藉由第一天线区段102A的第一信号端106,而将所侦测到的电磁感应信号传递到信号处理单元310进行处理、计算与记录(步骤416)。接着,天线回路架构100则会一直重复步骤412至步骤416,而重复地侦测电磁感应信号,直到不再侦测到电磁感应信号为止。若在步骤414未侦测到电磁感应信号,则天线回路架构100会回到步骤402,而重新打开第一开关111与第二开关112,并将第一切换开关302重新切换到第一信号传递线路306,而重新开始执行此一流程。
请参阅图5所示,其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侦测方法的流程图。为方便说明图5所示的侦测方法,以图2A所示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100为例加以说明,并请同时参阅图2A所示。
首先,当具有天线回路架构100的输入装置打开电源或是当指标装置或是手指放置于该输入装置上,天线回路架构100则会开始进行侦测(步骤500)。接着,天线回路架构100会关闭第一开关111与第二开关112而成ON状态(步骤502),使得第一天线连接区段11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天线区段102A与第二天线区段102B电性连接,而形成一成ㄇ字型的第一天线回路103。同时,第一切换开关302会切换至第一接地线路304,而与其电性连接,并藉由第一接地线路304电性连接接地308。接着,回路选择单元312依序选取不同的第一天线回路103,开始依序扫瞄而侦测电磁感应信号(步骤504),并且判断是否侦测到电磁感应信号(步骤506)。
若侦测到电磁感应信号,第一天线区段102A则藉由第一天线区段102A的第一信号端106,而将所侦测到的电磁感应信号传递到信号处理单元310进行处理、计算与记录(步骤508)。接着,天线回路架构100则会一直重复步骤502至步骤508,而重复地侦测电磁感应信号,直到不再侦测到电磁感应信号为止。
若在步骤506未侦测到电磁感应信号,则天线回路架构100打开第一开关111与第二开关112而成OFF状态(步骤510),使得第一天线连接区段11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天线区段102A以及第二天线区段102B分隔而彼此不电性连接,而使得第一天线区段102A以及第二天线区段102B分别成为一多个电容感应元件的串连。同时,第一切换开关302会由第一接地线路304切换至第一信号传递线路306,而与其电性连接,并藉由第一信号传递线路306电性连接信号处理单元310。
然后,电容感应元件,即第一天线区段102A与第二天线区段102B,则会开始侦测电容感应信号(步骤512),并且判断是否侦测到电容感应信号(步骤514)。若有侦测到电容感应信号,第一天线区段102A与第二天线区段102B分别藉由第一信号端106与第一信号传递线路306,而将所侦测到的电容感应信号传递到信号处理单元310进行处理、计算与记录(步骤516)。接着,天线回路架构100会一直重复步骤512至步骤516,而重复地侦测电容感应信号,直到不再侦测到电容感应信号为止。
若在步骤514并未侦测到任何电容感应信号,则天线回路架构100会回到步骤502,重新关闭第一开关111与第二开关112,并且将第一切换开关302重新切换回第一接地线路304,而重新开始执行此一流程。
因此,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是将天线回路的一部分区段制作成电容感应元件,使得电容感应元件可以与天线回路整合为一体而设置于同一基板上,从而简化制作工艺与降低制作成本,并且可以防止电容感应元件阻隔天线回路接收与侦测由指标装置发射或反射而来的电磁感应信号。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29)

1.一种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至少一第一天线区段,其具有一第一连接端、一第一信号端、以及多个第一几何结构排列于其中;
至少一第二天线区段,其具有一第二连接端、一第二信号端、以及多个第二几何结构排列于其中,其中每一该第二天线区段皆对应一第一天线区段,并且与该第一天线区段平行排列;
至少一第一天线连接区段,每一该第一天线连接区段用以做为该第一天线区段与对应该第一天线区段的第二天线区段之间的连接;
一第一连接开关总成,设置于该第一连接端与该第一天线连接区段之间,以及该第二连接端与该第一天线连接区段之间,用以控制该第一天线区段、该第二天线区段、以及该第一天线连接区段是否电性连接而形成第一天线回路;
一接地,用以做为该天线回路架构的接地;以及
一接地连接开关总成,其与该第二信号端连接而用以控制该第二信号端是否电性连接该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天线区段为一串连多个该第一几何结构的直线型天线,而该些第一几何结构等距设置于该直线型天线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二天线区段为一串连多个该第二几何结构的直线型天线,而该些第二几何结构等距设置于该直线型天线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几何结构与该第二几何结构分别为一电容感应元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几何结构与该第二几何结构为一棱形结构或三角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几何结构与该第二几何结构为一椭圆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连接开关总成包含:
至少一第一开关设置于该第一连接端与该第一天线连接区段之间,并且分别连接该第一连接端与该第一天线连接区段的一端而控制该第一天线区段与该第一天线连接区段之间的电性连接;以及
至少一第二开关设置于该第二连接端与该第一天线连接区段之间,并且分别连接该第二连接端与该第一天线连接区段的另一端而控制该第二天线区段与该第一天线连接区段之间的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接地连接开关总成包含:
至少一第一切换开关,连接该第二信号端;
至少一第一接地线路电性连接该接地;以及
至少一第一信号传递线路,用以传递信号,其中每一该第一切换开关皆对应一第一接地线路与一第一信号传递线路,使该第一切换开关可以在其对应的第一接地线路与该第一信号传递线路之间切换,而控制该第二信号端与该第一接地线路或第一该信号传递线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更包含一信号处理单元,该信号处理单元分别与该第一信号端以及该第一信号传递线路电性连接,而用以处理该天线回路架构所侦测与接收到的电容感应信号与电磁感应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更包含一回路选择单元,电性连接该第一信号端,用以控制该第一天线回路进行扫瞄,而该第一天线回路则将扫瞄到的电磁感应信号传递回该信号处理单元进行处理与计算。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其特征在于其中当该第一开关与该第二开关关闭时,使该第一天线连接区段的两端分别电性连接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该第一切换开关则会切换到该第一接地线路而电性连接该第一接地线路,形成一第一天线回路而进行电磁感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天线回路为一ㄇ型的天线回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其特征在于其中当该第一开关与该第二开关打开时,该第一天线连接区段的两端分别与该第一连接端及该第二连接端断开而不电性连接,使该第一天线区段与该第二天线区段成为平行排列的电容感应元件矩阵。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其特征在于其中当该第一开关与该第二开关打开时,该第一切换开关则切换至该第一信号传递线路而与其电性连接,使该第二天线区段藉由该第一信号传递线路电性连接该信号处理单元并且传递电容感应信号至该信号处理单元。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天线回路架构是沿着直角座标的一轴而分布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更包含一第二天线回路架构沿着直角座标的另一轴而分布设置,而与该天线回路架构成垂直排列。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二天线回路架构包含:
至少一第三天线区段,其具有一第三连接端、一第三信号端、以及多个第三几何结构排列于其中;
至少一第四天线区段,其具有一第四连接端、一第四信号端、以及多个第四几何结构排列于其中,其中每一该第四天线区段皆对应一第三天线区段,并且与该第三天线区段平行排列;
至少一第二天线连接区段,每一该第二天线连接区段用以做为该第三天线区段与对应该第三天线区段的第四天线区段之间的连接;以及
一第二连接开关总成,设置于该第三连接端与该第二天线连接区段之间,以及该第四连接端与该第二天线连接区段之间,用以控制该第三天线区段、该第四天线区段、以及该第二天线连接区段是否电性连接而形成第二天线回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三天线区段为一串连多个该第三几何结构的直线型天线,而该些第三几何结构等距设置于该直线型天线中。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四天线区段为一串连多个该第四几何结构的直线型天线,而该些第四几何结构等距设置于该直线型天线中。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三几何结构与该第四几何结构分别为一电容感应元件。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三几何结构与该第四几何结构为一棱形结构或三角形结构。
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三几何结构与该第四几何结构为一椭圆形结构。
23.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二连接开关总成包含:
至少一第三开关设置于该第三连接端与该第二天线连接区段之间,并且分别连接该第三连接端与该第二天线连接区段的一端而控制该第三天线区段与该第二天线连接区段之间的电性连接;以及
至少一第四开关设置于该第四连接端与该第二天线连接区段之间,并且分别连接该第四连接端与该第二天线连接区段的另一端而控制该第四天线区段与该第二天线连接区段之间的电性连接。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接地连接开关总成更包含:
至少一第二切换开关,连接该第四信号端;
至少一第二接地线路电性连接该接地;以及
至少一第二信号传递线路,用以传递信号,其中每一该第二切换开关皆对应一第二接地线路与一第二信号传递线路,使该第二切换开关可以在其对应的第二接地线路与该第二信号传递线路之间切换,而控制该第四信号端与该第二接地线路或该第二信号传递线路连接。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其特征在于其中当该第三开关与该第四开关关闭时,使该第二天线连接区段的两端分别电性连接第三连接端与第四连接端,该第二切换开关则切换至该第二接地线路而与其电性连接,形成一第二天线回路而进行电磁感应。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二天线回路为一ㄇ型的天线回路。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其特征在于其中当该第三开关与该第四开关打开时,该第二天线连接区段的两端分别与该第三连接端及该第四连接端断开而不电性连接,使该第三天线区段与该第四天线区段成为平行排列的电容感应元件矩阵。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其特征在于其中当该第三开关与该第四开关打开时,该第二切换开关则由该第二接地线路切换至该第二信号传递线路,使该第四天线区段藉由该第二信号传递线路电性连接该信号处理单元并且传递电容感应信号至该信号处理单元。
2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更包含一绝缘层设置于该第一天线回路与该第二天线回路之间,用以防止该第一天线回路与该第二天线回路因接触而造成短路。
CN 201010140412 2010-03-25 2010-03-25 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 Active CN1022008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140412 CN102200868B (zh) 2010-03-25 2010-03-25 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140412 CN102200868B (zh) 2010-03-25 2010-03-25 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00868A CN102200868A (zh) 2011-09-28
CN102200868B true CN102200868B (zh) 2013-02-13

Family

ID=44661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140412 Active CN102200868B (zh) 2010-03-25 2010-03-25 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0086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75721A (zh) * 2013-08-12 2015-02-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输入设备和触摸屏以及用户设备
CN104571773B (zh) * 2013-10-18 2019-08-09 深圳汉王友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兼容触摸和电磁手写检测的二维传感器
US20160041677A1 (en) * 2014-07-25 2016-02-11 Newcom Techno Inc. Position detecting unit
US9933881B2 (en) * 2015-03-25 2018-04-03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Inductive touch modules and inductive touch display devices and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2117552B (zh) * 2020-09-27 2021-07-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手机天线及其控制方法、手机、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02153A (ja) * 1994-05-09 1995-11-14 Wacom Co Ltd 座標検出装置
JP2005030901A (ja) * 2003-07-11 2005-02-03 Alps Electric Co Ltd 容量センサ
US7903094B2 (en) * 2006-06-23 2011-03-08 Wacom Co.,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operation input method, and sensing device
JP2008258670A (ja) * 2007-03-30 2008-10-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携帯端末
JP5094376B2 (ja) * 2007-12-28 2012-12-12 株式会社ワコム 位置検出装置
TWI361996B (en) * 2008-03-21 2012-04-11 Elan Microelectronics Corp Touch panel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00868A (zh) 2011-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00868B (zh) 兼具电容感应与电磁感应功能的天线回路架构
CN202548805U (zh) 触摸屏检测设备、触控装置及便携式电子设备
CN103543899B (zh) 电磁触摸控制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US20200192543A1 (en)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03246422B (zh) 一种触摸屏设备及其触摸屏体
CN102999197B (zh) 具有屏蔽结构之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2163112B (zh) 传感器、双模式触控模组及双模式触控电子装置
CN101820461B (zh) 一种具有rfid天线的手机
CN102109940A (zh) 电容感测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和电容感测系统
CN105786290A (zh) 触摸感测器件、触控面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2929454A (zh) 电容式触控面板及降低其金属导体可见度的方法
CN102929464B (zh) 一种触摸屏设备及其触摸屏体
CN104077002B (zh) 阵列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5027027A (zh) 用于限制电容感应电极的感应区域的方法和装置
CN104951143A (zh) 一种阵列基板、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2479995A (zh) 天线结构及触控显示面板
CN106383607A (zh) 具有压力感测的触控显示系统
CN112448138A (zh) Nfc天线结构及应用其的nfc电路板及无线充电座
CN104423770A (zh) 位置检测方法、位置检测装置、天线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CN103326134A (zh) 用于补偿天线的频率偏移的方法和装置
CN103927044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2645997B (zh) 触控面板及其触碰点分辨方法
CN201210288Y (zh) 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
CN103455148B (zh) 一种键盘和按键检测方法、以及移动设备
CN115657884A (zh) 电磁触控屏及电磁触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WACOM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TAIHAN SCIENCE + TECHNOLOGY

Effective date: 2015051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513

Address after: Saitam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Wacom Co., Ltd.

Address before: China Taiwan Hsinchu Science Industrial Park, Hsinchu City, 104 East Park Road, room two, room 47

Patentee before: Taihan Science &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