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97915A - 折扣式电子保健梳 - Google Patents

折扣式电子保健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97915A
CN102197915A CN 201110108807 CN201110108807A CN102197915A CN 102197915 A CN102197915 A CN 102197915A CN 201110108807 CN201110108807 CN 201110108807 CN 201110108807 A CN201110108807 A CN 201110108807A CN 102197915 A CN102197915 A CN 1021979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b
module
electric current
parts
li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10880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11010880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97915A/zh
Publication of CN1021979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79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人体肌肤具有保健、护发功能的电子梳具,尤其是涉及一种折迭式结构、可嵌扣固定、采用仿生物微电流的电子保健梳。本发明根据人体自身存在的生物电流原理,设计制作一种仿生物微电流发生器,将之套嵌到一种特殊结构的物理梳具实体中,使之形成一种兼具毛发梳理功能与身体保健功效的电子保健梳具。该梳具由基体、微电流、前端三个模块组成,包括梳身、梳柄、扣座等53种零件、元件或组成部分,所产生的仿生物微电流,可以通过梳齿前端对人体肌肤表面进行良性弱电流振荡刺激,触发和调节人体的生理机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从而达到护发生发、保健按摩、疏通血管、消除淤肿、镇痛止痒、美容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本发明所形成的产品美观大方,坚实耐用,市场空间极为广阔,具有极高的附加价值和市场潜力。

Description

折扣式电子保健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人体肌肤具有保健、护发功能的电子梳具,尤其是涉及一种折迭式结构、可嵌扣固定、采用仿生物微电流的电子保健梳。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生活梳具通过梳齿与人体毛发表皮接触,对毛发进行疏导理顺,具有一定的毛发梳理功能,但不能有效地对人体肌肤表皮神经元及发根毛囊细胞进行有益刺激,没有防止脱发和使毛发变壮变黑的功能,功能单一,缺乏健身益脑、延年益寿的保健功效。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目前日常梳具仅有功能单一、不能利用仿生物微电流进行有益刺激的缺陷,本发明研制提供一种特殊的电子保健梳具。该梳具除了能像日常普通梳具一样便捷梳理、分导毛发之外,还能产生仿生物微电流,通过梳齿前端对人体肌肤表面进行良性弱电刺激,以触发和调节人体的生理机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而达到护发生发、保健按摩、疏通血管、消除淤肿、镇痛止痒、美容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
本发明所依据的原理主要是人体生物电流原理。
有研究表明,人体是一个完整的带有电荷的生物磁场,每个机体都存在着不同强度的,自身感觉不到的生物微电流。仿生物微电流技术的机理为模仿人体中的生物微电流,通过其作用端与人体皮肤接触后,产生热能,触发和增强人体皮肤细胞的析透性,同时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提高胶原蛋白合成能力,对皮肤的抗衰老治疗与修复治疗均有极佳效果。
还有研究表明,人们大脑对外界较低频率的电流刺激有较敏感的反应,会产生不同的意识状态。人脑在4Hz以下频率刺激下,会很快进入熟睡状态;在4-8Hz的频率刺激下,精神恍惚,会产生幻想;在9-13Hz的频率刺激下,精神放松,会略有睡意;在14-20Hz的频率刺激下,会感到头脑清醒、思维敏捷;但在20Hz以上的频率刺激下,反而产生不适感觉,其中25-300Hz的交流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最严重。
对人体有保健、理疗作用的电流,仅是指与人类自身生物电流特性相似的电流,其电压在0.2V到3V之间,电流在0.3至0.6毫安之间,频率在9-20Hz之间,其作用在于精密模仿人类身体中的生物电流,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人体机能进行保健和护理,触发和调节人体的生理机能,修复老化及受损细胞,使人体肌肤细胞得到再生和平衡。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形成一种于人体有益的仿生物微电流,结合一种特定结构的物理梳具,以对人体肌肤进行保健和护理。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
⑴ 设计一振荡电流发生器,使该电流发生器所产生的电流与人体自身存在的微电流的特点相近,形成仿生物微电流。该电流生成器所产生的电流必须为低频荡电流,振荡频率在9-20赫兹之间,电压0.2伏至3伏之间,波形为正弦波。
⑵ 设计一圆角矩形外盒,用于固定振荡电流发生器的线路板及其线路板上的元器件,控制仿生物微电流的发生与停止,且用于与电子梳具基体的嵌合连接,起到保护振荡电流发生器的作用。
⑶ 设计一梳具基体,使之作为容纳振荡电流发生器矩形外盒的物理所在,同时作为梳理、分导人体肌肤表面毛发的物理所在。
⑷ 将梳具中的梳齿设计为线性阵列;将梳身梳柄分开,将之设计为折迭式,便于用户携带与存放。
⑸ 在折迭式电子梳具上设计一契嵌装置,使梳身在工作时能够与梳柄形成相对稳定的角度方位关系,便于用户操作与使用。
⑹ 在梳身基体上嵌入导电性能好、对人体皮肤无害的不锈金属梳齿(如银、钛合金等),结合振荡电流发生器所产生仿生物微电流,以确保能够通过梳齿前端对人体肌肤进行良性弱电流振荡刺激。
⑺ 为梳身设计一护罩,以保护振荡电流发生器外露的前端部分,避免前端信号线与接地线之间发生短路。
⑻ 在梳身前端设置一指示装置,便于用户操作时透过梳身罩观察梳具工作状态。
⑼ 对产品各组成部分的配合进行全面检测,确保产品各模块、各组件、各零件配合默契,运作可靠,取得预期的效果。
检测结果,本发明可以取得以下一系列有益效果:
① 毛发梳理──与公知的梳具一样,利用梳齿、梳头、梳尾、梳背对人体肌肤表面毛发进行梳理、疏导、按压。
② 护发生发──利用振荡电流发生器所产生的仿生物微电流,通过梳齿对人体毛发表皮实施良性刺激,激发毛发发根、毛囊、母细胞组织的活力,促进毛发的再生和康复,达到巩固发根、防止脱发、使毛发由白变黑、由细变粗、由脆变柔的目的。
③ 缓解疼痛──以精密模拟的生物微电流,结合梳齿梳理、梳背按摩等动作,促进机体内部的生理反应和生化反应,使人体局部血液循环旺盛,身体和肌肤细胞得到再生和平衡,老化及受损细胞得到及时修复,最终达到疏通淋巴、消除淤肿、稳定神经、舒缓绷紧肌肉、镇痛止痒的功效。
④ 健身保健──利用振荡电流发生器产生的不同强度的生物微电流,通过线性排列的梳齿阵列,形成有益于人体的电磁场,以轻缓平移的自然方式,通过梳齿对人体头部、四肢、躯干等部位进行按摩,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对人体表皮、真皮、皮下组织进行良性刺激,与人体本身的生物电发生和谐共振,形成电热效应,加速肌体新陈代谢,改善人体内部离子浓度和运动速度的变化,帮助皮肤和肌肉吸收营养,改善身体和精神状况,最终达到强化肌肉、收紧皮肤的美容健身功能。
⑤ 延年益寿──以精密模拟的生物微电流,通过梳齿对人体皮肤和大脑神经元实施有益刺激,进一步调节和改善人体的生理机能,加速血液和淋巴液中钾、钠等电离子的流通,达到疏通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的功效,起到大脑保健、预防中风、降低老年痴呆症发病率的功效,延年益寿。
另外,本发明所形成的产品美观大方,坚实耐用,使用方便,市场空间广阔,具有极高的附加价值。
下面,结合一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产品的组织结构示例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基体模块零件示例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扣座零件结构示例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梳身零件结构示例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仿生物微电流发生器电路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微电流发生器结构示例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前端模块零件示例图。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信号前端零件结构示例图。
图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产品装配完成后的结构透视图。
图10,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产品收合起来时的外观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作为一技术方案,可通过相应模块的组合,得到具体实施。本发明实施所形成产品的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
图1中,本发明产品由基体、微电流、前端三个模块组成,其中,基体模块由梳柄护片A、梳柄A、扣座、梳身、梳身罩、定位销、梳柄B、梳柄护片B、轴销九个零件组成,前端模块由接地前端、绝缘片A、指示灯、固定螺钉、绝缘片B、信号前端、信号端连线、接地端连线八个零件组成,微电流模块由顶盒、线路元件、底盒三个组件组成;微电流模块中的顶盒组件,又包括着外扣圈、开关拨块、内扣圈三个零件;微电流模块中的底盒组件,又包括着盒口扣圈、盒底垫台二个零件。
为实现特定的功能,每一个零件均有特定的结构。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基体模块,各零件结构如图2所示。
图2中,梳柄护片A(1)、梳柄A(2)、扣座(5)、梳柄B(7)、梳柄护片B(8)五个零件通过定位销(6)结合在一起,成为梳具中的梳柄部件;梳身(3)与梳身罩(4)二零件相互配合,形成梳身部件,该部件再通过轴销(9)的连接,与梳柄部件连接在一起,且与梳柄部件形成绕轴旋转开合的配合关系。
图2中,除定位销(6)、轴销(9)二个零件的结构为圆柱体外,其它各零件的结构均呈不规则形状,其中又以扣座(5)、梳身(3)二个零件的结构最为特殊。扣座(5)的结构如图3所示。
图3中,零件扣座(5)使用弹性金属材料制成,结构包括着扣柄(11)、轴孔(12)、揿柄(13)、揿座(14)、定位柄(15)、定位孔(16)、弹簧柄(17)、扣头(18)八个组成部分,其中,定位孔(16)用于固定定位柄(15)乃至整个扣座(5)在梳柄中的位置;轴孔(12)与轴销(9)配合,作为扣柄(11)绕轴旋转的中心,当用户在使用时揿按揿座(14)时,揿柄(13)下沉,扣柄(11)翘起,带动扣头(10)上抬;当用户松开揿座(14)时,揿柄(13)与扣柄(11)二组成部分在弹簧柄(17)的作用下,恢复原位。
梳身(3)的结构如图4所示。
图4中,零件梳身(3)除了可使用热固性塑胶材料制成之外,还可使用牛角、羊角等天然有机材料制成,结构包括着梳头(18)、梳齿(19)、梳齿尖端(20)、支线槽(21)、信号干线槽(22)、螺钉孔(23)、梳尾(24)、轴孔(25)、扣坎(26)、接地干线槽(27)、连线槽(28)、盒洞(29)、盒洞连线孔(30)、盒洞嵌合槽(31)、灯孔(32)、灯线槽(33)十六个组成部分。其中,每一梳齿(19)均有两条支线槽(21),对称分布于梳齿(19)两外侧的表面;梳身(3)表面的各条嵌槽,用于隐藏前端模块中的相应连线;梳身(3)中的灯孔(32),用于容纳工作指示灯;梳身(3)中的盒洞(29),用于容纳整个微电流模块。
微电流模块的全称为“仿生物微电流发生器”模块,包括着顶盒、线路元件、底盒三个组件,其中,线路元件组件为核心。
在实施例中的线路元件组件中,包括了电路板、底板螺钉、接线柱、耦合电感器、可调电容、电解电容、晶体管、限流线圈、偏置电阻、直流电源、电源开关、耦合电容十二种元器件,其中的耦合电感器、可调电容、电解电容、晶体管、限流线圈、偏置电阻、直流电源、电源开关、耦合电容九种元器件,构成了仿生物微电流发生器的电路图。本实施例仿生物微电流发生器电路图如图5所示。
图5中,仿生物微电流发生器中的放大电路,由晶体管(VT)及其偏置电阻(Re)、偏置电阻(Rb1)、偏置电阻(Rb2)和限流线圈(L1)组成,选频电路由电感线圈(L2)和电容(C1)、电容(C2)组成,反馈信号取自电解电容(C2)。电路中各元器件所起的作用如下:
晶体管(VT)起着电流放大的作用,当微弱的振荡信号引起晶体管基极电流的微小变体时,通过其电流放大作用,使集电极电流有较大变化。
直流电源(GB)为晶体管(VT)的发射结提供正向偏压,为集电结提供反向偏压,保证晶体管(VT)工作在放大状态;电源(GB)还是整个仿生物微电流发生器电路的能源,通过耦合线圈(L2、L3)向负载(RL)提供的较大的能量。
偏置电阻(Rb1)的作用,在于与直流电源(GB)配合,使晶体管(VT)有合适的静态基极电流。
耦合电容(Cb)、耦合电容(Ce)的作用是传输交流信号,隔断直流通路。因此要求电容量较大,在信号频率下的容抗尽可能地小,以便顺利地传输信号。
电源开关(S)的作用是接通或隔断直流电源,并使电路在接通直流电源时获得一个初始信号。使用时,用户按下电源开关(S)接通直流电源,为整个电路提供能源,同时产生一个初始信号;该信号经过晶体管(VT)放大后到达选频电路,在选频电路中形成频率为9至20Hz的正弦波振荡电流。该电流一方面通过线圈(L2)和线圈(L3)之间的电感耦合,生成仿生物微电流向负载(RL)输出,另一方面通过耦合电容(Cb)反馈到晶体管(VT)的基极上,满足振荡电路的振幅条件和相位条件,使电路中的仿生物微电流能够源源不断地继续生成下去。
当仿生物微电流发生器电路图确定之后,接下来的步骤将相应的元器件安装到实体线路板中,并配合顶盒、底盒组件,形成完整的微电流模块。微电流模块各组件的外观结构如图6所示。
图6中,微电流模块包括了底盒(34)、线路元件(36)、顶盒(38)三个组件,其中,底盒组件中的盒底垫台零件(41),用于固定线路元件组件(36);底盒组件中的盒口扣圈零件(35),用于嵌合微电流模块中的顶盒组件(38);顶盒组件中的外扣圈零件(37),用于嵌合基体模块中的梳身零件(3);顶盒组件中的开关拨块零件(39),用于联动微电流组件中的电源开关S,控制仿生物微电流的产生;顶盒组件中的内扣圈零件(40),用于嵌合微电流模块中的底盒组件(34),从而使顶盒、微电流、底盒三个组件共同形成一个既能生成仿生物微电流的、又具有密封外壳的模块整体。
在使用过程中,微电流模块所产生的仿生物微电流,通过前端模块中的各零件作用于人体肌肤。前端模块各零件的外观结构如图7所示。
图7中,前端模块包括接地前端(42)、绝缘片A(43)、指示灯(44)、固定螺钉(45)、绝缘片B(46)、信号前端(47)、信号端连线(48)、接地端连线(49)八个零件,其中,在使用过程与人体肌肤直接接触而发生作用的是接地前端零件(42)与信号前端零件(47)。本实施例信号前端零件(47)的外观结构如图8所示。
图8中,信号前端零件(47)的材质除可使用纯银金属材料制成之外,还可用钛合金、镍合金、铬合金等不锈钢材料制成,其结构包括前端干线(50)、连接孔(51)、前端支线(52)与端头(53)四个组成部分,其中,端头(53)的开关为中空碗形,用于套嵌梳身零件(3)中的梳齿尖端(20)组成部分。
在实施例中,接地前端零件(42)的材质与与信号前端零件(47)相同,结构与信号前端零件(47)相似,但其端头(53)的数量为比信号前端(47)的端头数量少一个,以形成与信号前端(47)结构之间的夹峙配合关系。
在实施过程中,当各零件制作完成后,即可以模块为单位装配成型,然后现将三个模块装配成为产品。本实施例装配后各零件方位关系如图9所示。
图9中,产品中的微电流模块,通过顶盒的外扣圈零件,整体嵌合在基体模块梳身零件的方盒洞组成部分中;前端模块通过固定螺钉零件,整体附着在基体模块梳身零件的表面上,并通过该模块中的信号端连线零件与接地端连线零件,将微电流模块与前端模块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使用时,用户只要推拨微电流模块顶盒组件中的开关拨块零件,即可使微电流模块所产生的仿生物微电流,流通到前端模块的信号前端零件与接地前端零件中,使连接在两个前端之间的指示灯发亮,并在两个前端各端头之间激荡交替变换,从而形成本产品对人体肌肤表面的保健、护发的功能。
图9中还显示,当产品处于打开状态时,基体模块扣座零件中的扣头组成部分,正好扣嵌在梳身零件中的扣坎组成部分中,使梳具的梳身部件与梳柄部件之间组成相对稳定的角度方位关系;当用户按下扣座零件中的揿座组成部分时,扣座中揿柄组成部分下沉,扣柄组成部分抬起,带动扣头组成部分脱离梳身零件中的扣坎组成部分,这样才可使梳身部件得以收合到梳柄部件中。
实施例产品收合时的状态如图10所示。
图10中,产品的梳身部件与梳柄部件之间几乎处于并行状态,梳身零件中的梳齿尖端部分几乎被收纳到梳柄部件之中,从而使产品小巧玲珑,便于用户携带收藏。
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各模块的材质、形状、规格、型号均可以根据功能的需要而灵活变通;通过各种不同模块的有机组合,可形成多种实施方案,从而开拓出千姿百态的产品,造就广阔市场空间。

Claims (10)

1. 一种兼具毛发梳理功能与皮肤肌体保健功效的电子梳具,由基体、微电流、前端三个模块组成,其特征是:
⑴ 所述的基体模块,由梳柄护片A、梳柄A、扣座、梳身、梳身罩、定位销、梳柄B、梳柄护片B、轴销九个零件组成;
⑵ 所述的微电流模块,由顶盒、线路元件、底盒三个组件组成,其中的顶盒组件,包括外扣圈、开关拨块、内扣圈三个零件;其中的线路元件组件,包括电路板、底板螺钉、接线柱、耦合电感器、可调电容、电解电容、晶体管、限流线圈、偏置电阻、电池、电源开关、耦合电容十二种元器件;其中的底盒组件,包括盒口扣圈、盒底垫台二个零件;
⑶ 所述的前端模块,由接地前端、绝缘片A、指示灯、固定螺钉、绝缘片B、信号前端、信号端连线、接地端连线八个零件组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梳具,其特征是:所述的扣座零件,使用弹性金属材料制成,结构包括扣柄、轴孔、揿柄、揿座、定位柄、定位孔、弹簧柄、扣头八个组成部分。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梳具,其特征是:所述的梳身零件, 除了可使用热固性塑胶材料制成之外,还可使用牛角、羊角等天然有机材料制成,结构包括梳头、梳齿、梳齿尖端、支线槽、信号干线槽、螺钉孔、梳尾、梳身轴孔、扣坎、接地干线槽、连线槽、盒洞、盒洞嵌合槽、盒洞连线孔、灯孔、灯线槽十六个组成部分。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梳具,其特征是:在所述的基体模块中,梳柄护片A、梳柄A、扣座、梳柄B、梳柄护片B五个零件通过定位销零件结合在一起,成为梳具中的梳柄部件;梳身零件与梳身罩零件相互配合,形成梳身部件,该部件再通过轴销的连接,与梳柄部件连接在一起,且与梳柄部件形成绕轴旋转开合的方位关系。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梳具,其特征是:在微电流模块线路元件组件中,所述的电路板、底板螺钉、接线柱、耦合电感器、可调电容、电解电容、晶体管、限流线圈、偏置电阻、直流电源、电源开关、耦合电容十二种元器件通过特定的线路接线,形成仿生物微电流发生器,所生成的电流为正弦波振荡电流,振荡频率在9赫兹至20赫兹之间,电压在0.2伏至3伏之间。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梳具,其特征是:在微电流模块底盒组件中,所述的盒底垫台零件用于固定微电流模块中的线路元件组件;所述的盒口扣圈零件,用于嵌合微电流模块中的顶盒组件,从而使顶盒、线路元件、底盒三个组件共同形成一个既能生成仿生物微电流的、又具有密封外壳的模块整体。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梳具,其特征是:在微电流模块顶盒组件中,所述的外扣圈零件,用于嵌合基体模块中的梳身零件,所述的开关拨块零件,用于联动线路元件组件中的电源开关,控制仿生物微电流的产生,所述的内扣圈零件,用于嵌合微电流模块中的底盒组件。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梳具,其特征是:所述前端模块中的接地前端零件与信号前端零件,均除可使用纯银金属材料制成之外,还可用钛合金、镍合金、铬合金等不锈钢材料制成。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梳具,其特征是:在前端模块中,所述的接地前端零件与信号前端零件,均包括前端干线、连接孔、前端支线、端头四个组成部分,其中,接地前端零件的端头数量比信号前端零件的端头数量少一个。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梳具,其特征是:所述的微电流模块,通过顶盒的外扣圈零件,整体嵌合在基体模块梳身零件的方盒洞组成部分中;所述的前端模块,通过固定螺钉零件,整体附着在基体模块梳身零件的表面上,并通过该模块中的信号端连线零件与接地端连线零件,将微电流模块与前端模块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使用时,用户只要推拨微电流模块顶盒组件中的开关拨块零件,即可使微电流模块所产生的仿生物微电流,流通到前端模块的信号前端零件与接地前端零件中,使连接在两个前端之间的指示灯发亮,并在两个前端各端头之间激荡交替变换,从而形成本产品对人体肌肤表面的保健、护发的功能。
CN 201110108807 2011-04-28 2011-04-28 折扣式电子保健梳 Pending CN1021979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108807 CN102197915A (zh) 2011-04-28 2011-04-28 折扣式电子保健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108807 CN102197915A (zh) 2011-04-28 2011-04-28 折扣式电子保健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7915A true CN102197915A (zh) 2011-09-28

Family

ID=44659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108807 Pending CN102197915A (zh) 2011-04-28 2011-04-28 折扣式电子保健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97915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6258U (zh) * 1991-03-30 1992-02-19 李革新 高频梳子
CN2502554Y (zh) * 2001-11-19 2002-07-31 张广君 一种电子梳
CN2662714Y (zh) * 2003-02-25 2004-12-15 傅德军 微电子护脑保健梳
CN1843256A (zh) * 2006-05-03 2006-10-11 钟明华 电子保健梳
US7194316B2 (en) * 2004-05-07 2007-03-20 Elysee Beauty Products, Ltd. Hair comb, circuitry, and method for laser and galvanic scalp treatment
CN101444360A (zh) * 2008-11-01 2009-06-03 钟明华 牛角银梳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6258U (zh) * 1991-03-30 1992-02-19 李革新 高频梳子
CN2502554Y (zh) * 2001-11-19 2002-07-31 张广君 一种电子梳
CN2662714Y (zh) * 2003-02-25 2004-12-15 傅德军 微电子护脑保健梳
US7194316B2 (en) * 2004-05-07 2007-03-20 Elysee Beauty Products, Ltd. Hair comb, circuitry, and method for laser and galvanic scalp treatment
CN1843256A (zh) * 2006-05-03 2006-10-11 钟明华 电子保健梳
CN101444360A (zh) * 2008-11-01 2009-06-03 钟明华 牛角银梳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79119B (zh) 多功能保健按摩仪
CN201750912U (zh) 多功能保健按摩仪
CN205127145U (zh) 手持式眼部护理仪
CN101444360A (zh) 牛角银梳
CN1843256A (zh) 电子保健梳
CN102197915A (zh) 折扣式电子保健梳
CN209422417U (zh) 一种振动按摩梳
CN103611215B (zh) 智能超薄柔性电子自动给药贴
CN101274117A (zh) 新型理疗仪
CN102266641A (zh) 仿生物微电流发生器
CN101239221A (zh) 电子脉冲复合能量刮痧按摩仪
CN102210904A (zh) 一种仿生物微电流推拿器具
CN204337520U (zh) 生物电共振疼痛治疗仪
CN207804793U (zh) 微型电刺激系统及一种止呕手环
CN106038273A (zh) 一种经络电子针炙装置
CN207871131U (zh) 微型按压装置及一种止呕手环
CN202061265U (zh) 一种离子导入导出美颜护理仪
CN201171861Y (zh) 仿生电子治疗仪
CN102198310A (zh) 电子保健梅花针
CN202185061U (zh) 理疗仪
CN2430153Y (zh) 夫妻性生活高潮康复器
CN201399160Y (zh) 去皱仪
CN200957086Y (zh) 多功能生物电治疗仪
CN202666195U (zh) 一种治疗癌痛的组合式微电子脉冲治疗仪
CN201684303U (zh) 激光保健理疗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