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95111A - 一种波导、波导组件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波导、波导组件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95111A
CN102195111A CN2011100351593A CN201110035159A CN102195111A CN 102195111 A CN102195111 A CN 102195111A CN 2011100351593 A CN2011100351593 A CN 2011100351593A CN 201110035159 A CN201110035159 A CN 201110035159A CN 102195111 A CN102195111 A CN 1021951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veguide
antenna
radio wave
section
wave transcei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3515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克里斯多佛·J·哈森
兰斯·缪森尼克斯
贾森A·切思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adcom Corp
Zyray Wireless Inc
Original Assignee
Zyray Wireles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yray Wireless Inc filed Critical Zyray Wireles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1951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51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98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 sending/receiving arrangement to establish a cordless communication link, e.g. radio or infrared link, integrated cellular phon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3/00Waveguides; Transmission lin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3/02Waveguides; Transmission lin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with two longitudinal conductors
    • H01P3/08Microstrips; Strip lines
    • H01P3/081Microstriplin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258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used with computer equipment
    • H01Q1/2266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used with computer equipment disposed inside the comput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5/00Coupling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5/08Coupling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for linking dissimilar lines or devices
    • H01P5/10Coupling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for linking dissimilar lines or devices for coupling balanced lines or devices with unbalanced lines or devices
    • H01P5/107Hollow-waveguide/strip-line transi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备。所述设备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铰链部分、天线、无线电波收发器部分以及波导组件。所述铰链部分连接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并使所述第一部分相对所述第二部分转动。所述天线位于所述第一部分中且所述无线电波收发器部件位于所述第二部分中。所述波导组件在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铰链部分间提供连接,以便所述天线与所述无线电波收发器部分电气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波导、波导组件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波通信,尤其涉及在设备内路由无线电波。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便携电子设备都包括用于连接无线局域网(WLAN)、蜂窝数字网、个人区域网和/或其他无线类型通信网络的无线电波收发器。例如,便携式计算机包括WLAN收发器、蓝牙收发器,且还可以包括蜂窝数字网收发器(或连接到该手提的一个端口上)。使用当前的无线LAN、蓝牙和蜂窝数字网频率(例如,900MHz、1800MHz、2.4GHz、5GHz)时,便携式计算机中一个或多个天线的放置最初是根据制造的便利而确定的,较少或中等程度考虑无线通信性能。
由于RF通信频率的增加(例如60GHz),设备中一个或多个天线的定位变得更加重要。例如,在便携式计算机中,需要在便携式计算机的显示部件中放置一个或多个天线以加强无线通信性能。然而,无线收发器靠近主板,而主板通常在手提的键盘部件中。因此,将一个或多个天线耦合到无线收发器不是个微不足道的任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装置和方法,其工作过程在下面的附图说明、具体实施例和权利要求中进行了进一步描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设备,包括: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将所述第一部分连接到所述第二部分上并使所述第一部分能够相对所述第二部分转动的铰链部分;
位于所述第一部分中的天线;
位于所述第二部分中的无线电波收发器部分;以及
波导组件,用于在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以及铰链部分间提供连接以便将所述天线与所述无线电波收发器部分电气连接。
优选地,所述设备还包括:
包括所述天线的多个天线;以及
包括所述波导组件的多个波导组件,其中所述多个波导组件在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以及铰链部分间提供连接以便将所述多个天线与所述无线电波收发器部分电气连接。
优选地,所述无线电波收发器包括:
补偿电路,补偿所述多个波导组件中一个或多个波导组件的阻抗变化和/或所述多个天线中一个或多个天线的阻抗变化。
优选地,所述设备还包括:
便携式计算机,其中显示器位于所述第一部分中,键盘和主板位于所述第二部分中;
位于所述第二部分中的物理层收发器模块,其中所述物理层收发器模块用于与所述无线电波收发器连接;以及
位于所述第二部分中的媒体访问控制层收发器模块,其中所述媒体访问控制层收发器模块用于与所述物理层收发器模块连接并用于与所述主板的总线结构连接。
优选地,所述波导组件包括:
与所述天线连接的第一波导,其中所述第一波导位于所述第一部分中;
与所述无线电波收发器部分连接的第二波导,其中所述第二波导位于所述第二部分中;以及
将所述第一波导与所述第二波导连接的柔性微带,其中所述柔性微带位于所述铰链部分中。
优选地,所述设备还包括:
内部集成有所述天线的外壳;
所述波导组件还包括:
第一过渡连接器,连接所述天线与所述第一波导;
第二过渡连接器,连接所述第二波导与所述无线电波收发器。
优选地,所述波导组件还包括:
第一过渡连接器,用于连接所述柔性微带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波导;以及
第二过渡连接器,用于连接所述柔性微带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波导。
优选地,所述波导组件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具有刚性结构的所述第一和第二波导;以及
具有柔性结构的所述第一和第二波导。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波导组件,包括:
用于连接天线的第一波导,其中所述天线位于外壳的第一部分中;
用于连接无线电波收发器部分的第二波导,其中所述无线电波收发器部分位于所述外壳的第二部分中;以及
连接所述第一波导和所述第二波导的柔性微带,其中所述柔性微带位于所述外壳的铰链部分中。
优选地,所述波导组件还包括:
第一过渡连接器,连接所述天线与所述第一波导;
第二过渡连接器,连接所述第二波导与所述无线电波收发器。
优选地,所述波导组件还包括:
第一过渡连接器,用于连接所述柔性微带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波导;以及
第二过渡连接器,用于连接所述柔性微带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波导。
优选地,所述波导组件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具有刚性结构的所述第一和第二波导;以及
具有柔性结构的所述第一和第二波导。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波导,包括:
具有几何形状截面的传输线部分;
与所述传输线部分连接的过渡部分,其中所述过渡部分相比所述几何形状截面具有非均匀几何形状截面,其中所述非均匀几何形状截面利于阻抗转换;以及
与所述过渡部分连接的连接部分,其中所述连接部分具有相适配的几何形状截面。
优选地,所述波导还包括:
与所述传输线部分的第二端连接的第二过渡部分,其中所述第二过渡部分具有所述非均匀几何形状截面;以及
与所述第二过渡部分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分,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具有所述相适配的几何形状截面。
优选地,所述波导还包括:
所述传输线部分、所述过渡部分以及所述连接部分均包括有电介质核和至少部分包围所述电介质的导电镀层。
优选地,所述波导还包括:
所述电介质核包含柔性固体材料和半固体材料中至少一者;以及
所述导电镀层包含连续导体、编织导体和导体组中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波导还包括:
所述电介质核具有的材料在60GHz具有低损耗;以及
所述传输线部分、所述过渡部分和所述连接部分的直径便于在60GHz频率范围传送无线电波信号。
后续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后,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设备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单元的示意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天线结构的一部分的示意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单元的示意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单元的示意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单元的示意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单元的示意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单元的示意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柔性波导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柔性波导的截面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柔性波导的截面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柔性波导的截面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柔性波导的截面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一特定实施例的柔性波导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包含第一部分12、第二部分14和铰链部分16的设备10的实施例的示意图。铰链部分16将第一部分12机械地且电气地连接到第二部分14上。例如,设备10可以是便携式计算机、视频游戏单元、蜂窝电话、个人媒体播放器等,其中第一部分12包括用户输出区域20(例如显示器),第二部分14包括用户输入区域22(例如键盘)。铰链部分16包括机械铰链,使第一部分12相对第二部分14呈0度至180度放置。
图2是包含第一部分12、第二部分14和铰链部分16的设备10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设备10还包括至少一个无线通信设备,这些无线通信设备遵从一个或多个无线通信标准(例如GSM、CDMA、WCDMA、HSUPA、HSDPA、WiMAX、EDGE、GPRS、IEEE 802.11、蓝牙、紫蜂(ZigBee)、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长期演进(LTE)、IEEE 802.16、演进数据最优化(EV-DO)、专用协议等)。
无线通信单元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30、无线电波收发器38、物理层(PHY)模块40和媒体访问控制(MAC)层模块42。一个或多个天线30通过第一刚性波导32、柔性微带和/或波导34、第二刚性波导36以及多个过渡连接器(图3所示)与无线电波收发器38连接。一个或多个天线30和第一刚性波导32在设备10的第一部分12中;柔性微带和/或波导34在设备10的铰链部分16中;第二刚性波导36、无线电波收发器38、PHY模块40以及MAC模块42在设备10的第二部分14中。
第一刚性波导32可以是安装于设备10的第一部分12中的独立元件;它可以成型于设备10的第一部分12中;或是其组合。第一刚性波导32可以由导电金属(例如铜、铝、金等)构成并具有几何形状(例如圆管、方管、矩形管、椭圆管等)。替代地,第一刚性波导32可以由具有金属涂层的非导电性材料(例如塑料等)构成。注意,第一刚性波导32基本上是直线的,但可以包括轻微的弯曲(例如高达45度),以满足设备10的第一部分的物理限制。还要注意,第一刚性波导32可以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多个波导部件。还要注意,天线可以集成到无线通信单元的外壳中。例如,天线可以成型于第一部分的外壳中、可以置于外壳的成型部件中和/或可以作为第一部分的制作的一部分安装于外壳中。
同样地,第二刚性波导36可以是安装于设备10的第二部分14中的独立元件;它可以成型于设备10的第二部分14中;或是其组合。第二刚性波导36可以由导电金属(例如铜、铝、金等)构成并具有几何形状(例如圆管、方管、矩形管、椭圆管等)。替代地,第二刚性波导36可以由具有金属涂层的非导电性材料(例如塑料等)构成。注意,第二刚性波导36基本上是直线的,但可以包括轻微的弯曲(例如高达45度),以满足设备10的第二部分14的物理限制。还要注意,第二刚性波导36可以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多个波导部件。
柔性微带和/或波导34可以是安装于设备10的铰链部分16中的独立元件;可以制成为铰链部分16的电气连接体的一部分;或是其组合。例如,柔性微带和/或波导34包括形成于柔性基板(例如聚酰亚胺薄膜基板)上的微带。替代地,或除了上述例子以外,柔性微带和/或波导34包括形成于柔性基板上的共面波导。替代地,或除了上述例子以外,柔性微带和/或波导34包括具有几何形状的柔性波导。
一般而言,无线电波收发器38包括接收器部件和发送器部件,并工作在下列至少一个ISM频带中和/或60GHz频带中(例如56-64GHz)。ISM工作频带包括下列至少一项:
Figure BDA0000046517780000071
无线电波收发器38、PHY模块40和MAC模块48将参考图3-8进行更详细地描述。
图3是包含天线结构、无线电波收发器38(例如发送器部件和接收器部件)、PHY模块40和MAC模块42的无线通信单元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框图。天线结构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30和一个或多个波导组件31,其中波导组件31包括第一刚性波导32、柔性微带和/或波导34、第二刚性波导36和多个过渡连接器44-50。
在一个实例性工作过程中,MAC模块42将输出数据(例如语音、文本、音频、图形等)转换成PHY层数据,且PHY模块40根据一个或多个无线通信标准(例如GSM、CDMA、WCDMA、HSUPA、HSDPA、WiMAX、EDGE、GPRS、IEEE 802.11、蓝牙、紫蜂、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长期演进(LTE)、IEEE 802.16、演进数据最优化(EV-DO)、专用协议等)将PHY层数据转换为输出信号流。这种PHY层转换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加扰、穿刺(puncturing)、编码、交错、群映射、调制、频率扩展、跳频、波束成形、空时分组编码、空频分组编码、频域-时域转换和/或数字基带-中频转换。
发送器部件38将输出符号流转化为具有所给频带(例如,ISM频带36)内的载波频率的输出RF信号。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将输出符号流与本地振荡混频来产生上变频信号。一个或多个功率放大器和/或功率放大器驱动器放大可经RF带通滤波的上变频信号以产生输出RF信号。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发送器部件38包括产生振荡的振荡器。输出符号流提供相位信息(例如,+/-Δθ[相移]和/或θ(t)[相位调制]),这些相位信息可以用来调整振荡的相位以产生作为输出RF信号发射的经调相的RF信号。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输出符号流包括幅度信息(例如,A(t)[幅度调制]),这些幅度信息可以用来调整经调相的RF信号的幅度以产生输出RF信号。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发送器部件38包括产生振荡的振荡器。输出符号提供频率信息(例如,+/-Δf[频移]和/或f(t)[频率调制]),这些频率信息可以用来调整振荡的频率以产生作为输出RF信号发送的经调频的RF信号。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输出符号流包括幅度信息,这些幅度信息可以用来调整经调频的RF信号的幅度以产生输出RF信号。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发送器部件38包括产生振荡的振荡器。输出符号提供幅度信息(例如+/-ΔA[幅移]和/或A(t)[幅度调制]),这些幅度信息可以用来调整振荡的幅度以产生输出RF信号。
发送器部件38通过第一过渡连接器50提供输出RF信号给第二刚性波导。第二刚性波导36将输出RF信号通过第二过渡连接器48传导给柔性微带和/或波导34。柔性微带和/或波导34将输出RF信号通过第三过渡连接器46传导给第一波导32。第一刚性波导32将输出RF信号通过第四过渡连接器44传导给天线30。天线30发送输出RF信号。
在接收端,天线30接收输入RF信号并通过第四过渡连接器44提供给第一刚性波导32。第一刚性波导32将输入RF信号通过第三过渡连接器46传导给柔性微带和/或波导34。柔性微带和/或波导34将输入RF信号通过第二过渡连接器48传导给第二刚性波导36。第二刚性波导36将输入RF信号通过第一过渡连接器50传导给接收器部件38。
接收器部件38放大输入RF信号以产生放大的输入RF信号。然后,接收器部件38可以将放大的输入RF信号的同相(I)和正交(Q)成分与本地振荡的同相和正交成分混频以产生混频的I信号和混频的Q信号。将混频的I和Q信号合成以产生输入符号流。在本实施例中,输入符号可以包括相位信息(例如,+/-Δθ[相移]和/或θ(t)[相位调制])和/或频率信息(例如,+/-Δf[频移]和/或f(t)[频率调制])。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和/或在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推进中,输入RF信号包括幅度信息(例如+/-ΔA[幅移]和/或A(t)[幅度调制])。为了恢复幅度信息,接收器部分可以包括幅度探测器譬如包络探测器、低通滤波器等。
PHY模块40根据一个或多个无线通信标准(例如GSM、CDMA、WCDMA、HSUPA、HSDPA、WiMAX、EDGE、GPRS、IEEE802.11、蓝牙、紫蜂、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长期演进(LTE)、IEEE802.16、演进数据最优化(EV-DO)、专用协议等)将输入符号流转换为输入PHY数据。这种转化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数字中频-基带转换、时域-频域转换、空-时分组解码、空-频分组解码、解调、频率扩展解码、跳频解码、波束成形解码、群去映射、解交错、解码、解穿刺和/或解加扰。MAC模块42将输入PHY数据转化为输入数据(例如语音、文本、音频、视频、图形等)。
图4是包含刚性波导52(例如第一或的第二)、过渡连接器54和柔性微带34(和/或波导)的天线结构的一部分(即波导组件31的一部分)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框图。在本图中,刚性波导52包括方管形状,但还可以包括其他几何形状(例如圆形、椭圆形、矩形、三角形等)。尽管没有示出,刚性波导52还包括机械凸缘或其他机械装置,以便创建与过渡连接器的物理及电气连接。
过渡连接器54包括电气插座56(和/或电气连接器58)以提供刚性波导52和柔性微带34间的电气连接。过渡连接器54还包括用于物理连接刚性波导52和/或柔性微带34的装置(例如凸缘、螺纹连接器等)。注意,电气连接也可以提供机械物理连接。其他过渡连接器(例如天线和第一刚性波导间的、第二刚性波导和无线电波收发器间的)具有与过渡连接器54类似的电气及机械性质。
图5是包含MAC模块42、PHY模块40、无线电波收发器、发送/接收分立模块60(例如T/R开关、循环器、隔离器等)以及天线结构的无线通信单元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框图。无线电波收发器包括接收器部件和发送器部件。接收器部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低噪放大器66、下转换混合模块68、滤波模块70和模数转换器(ADC)72。发送器部件包括数模转换器(DAC)74、滤波模块76、上转换混合模块78和一个或多个功率放大器80。MAC模块42、PHY模块40和无线电波收发器的功能如上所述。
天线结构包括天线30、刚性波导62、柔性微带和/或波导34以及过渡连接器64。若刚性波导62、柔性微带和/或波导34以及过渡连接器64的阻抗不与天线30的阻抗基本匹配,天线结构还可以包括阻抗匹配电路。
图6是包含MAC模块42、PHY模块40、无线电波收发器、发送/接收分立&分集选择模块82以及多个天线结构的无线通信单元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框图。无线电波收发器包括接收器部件和发送器部件。接收器部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低噪放大器66、下转换混合模块68、滤波模块70和模数转换器(ADC)72。发送器部件包括数模转换器(DAC)74、滤波模块76、上转换混合模块78和一个或多个功率放大器80。MAC模块42、PHY模块40和无线电波收发器的功能如上所述。
T/R分立&分集选择模块82的功能是选择一个天线组件。该选择可以基于信号强度、信噪比、信干比等。T/R分立&分集选择模块82还可以包括补偿电路以调整天线部件间的不匹配(例如不同阻抗、不同质量因子、不同频率响应等)。
每个天线结构分别包括天线30、刚性波导62、柔性微带和/或波导34以及过渡连接器64。若刚性波导62、柔性微带和/或波导34以及过渡连接器64的阻抗不与天线30的阻抗基本匹配,天线结构还可以包括阻抗匹配电路。
图7是包含MAC模块42、PHY模块40、无线电波收发器、发送天线结构和接收天线结构的无线通信单元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框图。无线电波收发器包括接收器部件和发送器部件。接收器部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低噪放大器66、下转换混合模块68、滤波模块70和模数转换器(ADC)72。发送器部件包括数模转换器(DAC)74、滤波模块76、上转换混合模块78和一个或多个功率放大器80。MAC模块42、PHY模块40和无线电波收发器的功能如上所述。
每个天线结构分别包括天线30、刚性波导62、柔性微带和/或波导34以及过渡连接器64。若刚性波导62、柔性微带和/或波导34以及过渡连接器64的阻抗不与天线30的阻抗基本匹配,天线结构还可以包括阻抗匹配电路。
图8是包含MAC模块42、PHY模块40、无线电波收发器、发送/接收分立&MIMO(多输入多输出)模块84以及多个天线结构的无线通信单元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框图。无线电波收发器包括接收器部件和发送器部件。接收器部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低噪放大器66、下转换混合模块68、滤波模块70和模数转换器(ADC)72。发送器部件包括数模转换器(DAC)74、滤波模块76、上转换混合模块78和一个或多个功率放大器80。
MAC模块42和PHY模块40的功能是根据一个或多个无线通信标准将输出数据转换为多个输出符号流并将多个输入信号流转换为输入数据。每个发送器部件分别将多个输出符号流中相应的一个转换为输出RF信号。每个接收器部件分别将相应输入RF信号转换为多个输入符号流中的一个。
T/R分立&MIMO模块84在收发器处于发送模式时提供输出RF信号给相应天线结构。T/R分立&MIMO模块84从天线结构接收输入RF信号并提供输入RF信号给相应的一个接收器部件。
每个天线结构分别包括天线30、刚性波导62、柔性微带和/或波导34以及过渡连接器64。若刚性波导62、柔性微带和/或波导34以及过渡连接器64的阻抗不与天线30的阻抗基本匹配,天线结构还可以包括阻抗匹配电路。
图9是包含天线结构、无线电波收发器38(例如发送器部件和接收器部件)、PHY模块40和MAC模块42。天线结构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30、第一刚性波导、柔性微带和/或波导34、第二刚性波导以及多个过渡连接器44-50。无线通信单元的功能与参考图3描述的无线通信单元类似,除了刚性波导由柔性波导86-88代替。注意,柔性和刚性波导的结合可以便于将天线30连接到无线电波收发器38上。
图10是包含传输线部分96、过渡部分94和连接部分92的柔性波导90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正如将要参考图11-14进行更多描述的,柔性波导90包括电介质核和导电镀层。电介质核可以包括在60GHz具有相对较低损耗的柔性固体或半固体材料。例如,四氟乙烯合成的含氟聚合物、其它含氟聚合物等可以用于电介质核材料。导电镀层可以包括围绕传输线部分96和过渡部分94的连续导体,可以包括围绕传输线部分96和过渡部分94的编织导体,或至少部分围绕传输线部分96和过渡部分94的导体组。例如,该导体可以是铜、金、铝和/或任意其它导电性金属。
在一个例子中,连接部分92提供电介质核与过渡连接器的连接。连接部分92的形状可以是圆锥体以便对应过渡部分94的圆形或椭圆形截面、棱锥体以便对应过渡部分94的方形或矩形截面、或其它与过渡连接器可接受的形状配对的形状。替代地,至少一个连接部分92可以包括有过渡连接器的配对插座的母头。例如,过渡连接器可以包括有圆锥体形状的公头连接器,而连接部分包括有圆锥体形状的母头连接器。
连接器部分92提供RF或MMW信号给柔性波导90的过渡部分94。选择过渡部分94的长度和角度形状以提供期望的阻抗转换。因此,过渡部分94提供过渡连接器和传输线间的阻抗匹配。传输线部分96将RF或MMW信号以最小损耗从一个过渡部分94传播到另一个。
图11是图10所示柔性波导90的一个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在本图中,柔性波导90包括圆形电介质核100和提供导电镀层的圆形导体98。传输线96和/或过渡部分94可以具有这种截面形状。
图12是图10所示柔性波导90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在本图中,柔性波导90包括椭圆形电介质核100和提供导电镀层的椭圆形导体98。传输线96和/或过渡部分94可以具有这种截面形状。
图13是图10所示柔性波导90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在本图中,柔性波导90包括方形电介质核100和提供导电镀层的方形导体98。传输线96和/或过渡部分94可以具有这种截面形状。
图14是图10所示柔性波导90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在本图中,柔性波导90包括矩形电介质核100和提供导电镀层的矩形导体98。传输线96和/或过渡部分94可以具有这种截面形状。尽管图11-14示出了柔性波导90的各种截面,它们并不能穷尽截面形状,而可以使用其它形状。另外,传输线96可以具有一种截面形状,而至少一个过渡部分94可以具有另一种截面形状。
图15是用于60GHz频带应用的柔性波导的一特定实施例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过渡部分和传输线部分的截面形状是圆形的,且连接部分是圆锥形的。传输线的长度为1英尺,外径为0.112英尺。注意,这可以是电介质核的或导体的外径。
每个过渡部分的长度分别为0.500英尺并具有部分圆锥体形状。在过渡部分的传输线端部,每个过渡部分的外径分别为0.112英尺,且连接部分端部的外径为0.165英尺。每个连接部分的长度分别为0.120英尺,且基部外径为0.165英尺。
本文可能用到的,术语“基本上”或“大约”,对相应的术语和/或组件间的关系提供一种业内可接受的公差。这种业内可接受的公差从小于1%到50%,并对应于,但不限于,组件值、集成电路处理波动、温度波动、上升和下降时间和/或热噪声。组件间的关系从小百分比的差分到大的差分。本文还可能用到的,术语“可操作地连接”、“连接”和/或“耦合”,包括通过中间组件(例如,该组件包括,但不限于,组件、组件、电路和/或模块)直接连接和/或间接连接,其中对于间接连接,中间插入组件并不改变信号的信息,但可以调整其电流电平、电压电平和/或功率电平。本文还可能用到,推断连接(亦即,一个组件根据推论连接到另一个组件)包括两个组件之间用相同于“可操作地连接”的方法直接和间接连接。本文还可能用到,术语“可操作地连接”,表明组件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功率连接、输入、输出等,用于在激活时执行一个或多个相应功能并可以进一步包括与一个或多个其它组件的推断连接。本文还可能用到,术语“相关的”,正如这里可能用的,包括单独组件和/或嵌入另一个组件的某个组件的直接和/或间接连接。本文还可能用到,术语“比较结果有利”,正如这里可能用的,指两个或多个组件、信号等之间的比较提供一个想要的关系。例如,当想要的关系是信号1具有大于信号2的振幅时,当信号1的振幅大于信号2的振幅或信号2的振幅小于信号1振幅时,可以得到有利的比较结果。
以上借助于说明指定的功能和关系的方法步骤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为了描述的方便,这些功能组成模块和方法步骤的界限和顺序在此处被专门定义。然而,只要给定的功能和关系能够适当地实现,界限和顺序的变化是允许的。任何上述变化的界限或顺序应被视为在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以上还借助于说明某些重要功能的功能模块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为了描述的方便,这些功能组成模块的界限在此处被专门定义。当这些重要的功能被适当地实现时,变化其界限是允许的。类似地,流程图模块也在此处被专门定义来说明某些重要的功能,为广泛应用,流程图模块的界限和顺序可以被另外定义,只要仍能实现这些重要功能。上述功能模块、流程图功能模块的界限及顺序的变化仍应被视为在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也知悉此处所述的功能模块,和其它的说明性模块、模组和组件,可以如示例或由分立组件、特殊功能的集成电路、带有适当软件的处理器及类似的装置组合而成。

Claims (10)

1.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将所述第一部分连接到所述第二部分上并使所述第一部分能够相对所述第二部分转动的铰链部分;
位于所述第一部分中的天线;
位于所述第二部分中的无线电波收发器部分;以及
波导组件,用于在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以及铰链部分间提供连接以便将所述天线与所述无线电波收发器部分电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
包括所述天线的多个天线;以及
包括所述波导组件的多个波导组件,其中所述多个波导组件在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以及铰链部分间提供连接以便将所述多个天线与所述无线电波收发器部分电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电波收发器包括:
补偿电路,补偿所述多个波导组件中一个或多个波导组件的阻抗变化和/或所述多个天线中一个或多个天线的阻抗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
便携式计算机,其中显示器位于所述第一部分中,键盘和主板位于所述第二部分中;
位于所述第二部分中的物理层收发器模块,其中所述物理层收发器模块用于与所述无线电波收发器连接;以及
位于所述第二部分中的媒体访问控制层收发器模块,其中所述媒体访问控制层收发器模块用于与所述物理层收发器模块连接并用于与所述主板的总线结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导组件包括:
与所述天线连接的第一波导,其中所述第一波导位于所述第一部分中;
与所述无线电波收发器部分连接的第二波导,其中所述第二波导位于所述第二部分中;以及
将所述第一波导与所述第二波导连接的柔性微带,其中所述柔性微带位于所述铰链部分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
内部集成有所述天线的外壳;
所述波导组件还包括:
第一过渡连接器,连接所述天线与所述第一波导;
第二过渡连接器,连接所述第二波导与所述无线电波收发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导组件还包括:
第一过渡连接器,用于连接所述柔性微带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波导;以及
第二过渡连接器,用于连接所述柔性微带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波导。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导组件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具有刚性结构的所述第一和第二波导;以及
具有柔性结构的所述第一和第二波导。
9.一种波导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连接天线的第一波导,其中所述天线位于外壳的第一部分中;
用于连接无线电波收发器部分的第二波导,其中所述无线电波收发器部分位于所述外壳的第二部分中;以及
连接所述第一波导和所述第二波导的柔性微带,其中所述柔性微带位于所述外壳的铰链部分中。
10.一种波导,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几何形状截面的传输线部分;
与所述传输线部分连接的过渡部分,其中所述过渡部分相比所述几何形状截面具有非均匀几何形状截面,其中所述非均匀几何形状截面利于阻抗转换;以及
与所述过渡部分连接的连接部分,其中所述连接部分具有相适配的几何形状截面。
CN2011100351593A 2010-02-05 2011-02-09 一种波导、波导组件和设备 Pending CN10219511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0196610P 2010-02-05 2010-02-05
US61/301,966 2010-02-05
US32100710P 2010-04-05 2010-04-05
US61/321,007 2010-04-05
US12/858,653 2010-08-18
US12/858,653 US20110194240A1 (en) 2010-02-05 2010-08-18 Waveguide assembly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5111A true CN102195111A (zh) 2011-09-21

Family

ID=43711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351593A Pending CN102195111A (zh) 2010-02-05 2011-02-09 一种波导、波导组件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194240A1 (zh)
EP (1) EP2354887A3 (zh)
CN (1) CN102195111A (zh)
TW (1) TW201216628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79135A (zh) * 2013-11-15 2015-06-03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电子系统
CN104937768A (zh) * 2012-12-27 2015-09-23 韩国科学技术院 使用介质波导的低功率、高速多通道芯片到芯片接口
CN104620440B (zh) * 2012-08-10 2018-02-27 凯萨股份有限公司 启用ehf的显示系统
US10082995B2 (en) 2012-08-10 2018-09-25 Keyssa, Inc. EHF enabled display systems
CN108604585A (zh) * 2016-02-10 2018-09-2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包括集成电路(ic)封装之间的柔性连接器的集成器件
CN109802695A (zh) * 2017-11-15 2019-05-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收发装置以及基站
US10375221B2 (en) 2015-04-30 2019-08-06 Keyssa Systems, Inc. Adapter devices for enhanc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other device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42497B2 (en) * 2011-10-05 2015-09-22 Harris Corporation Method for making electrical structure with air dielectric and related electrical structures
US9118356B2 (en) 2013-02-19 2015-08-25 Apple Inc. Data transport i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WO2014171292A1 (ja) * 2013-04-18 2014-10-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及び無線伝送システム
US10338873B2 (en) * 2015-02-27 2019-07-0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Waveguides in a computing device
US10840608B2 (en) * 2015-09-25 2020-11-17 Intel Corporation Waveguide antenna structure
US10483614B2 (en) * 2017-09-19 2019-11-19 Keyssa Systems, Inc. EHF hinge assemblies
TW202350059A (zh) * 2022-06-12 2023-12-16 神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筆記型電腦的背蓋散熱結構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9525A (zh) * 1998-02-23 2001-06-13 夸尔柯姆股份有限公司 同平面的双带状天线
CN1361928A (zh) * 1999-05-17 2002-07-31 维加·格里沙伯股份公司 由波导和天线组成的装置
KR20050005075A (ko) * 2003-07-01 2005-01-13 주식회사 팬택 절첩형 이동 통신 단말기의 마이크로스트립 패치 안테나
US20050212708A1 (en) * 2004-03-26 2005-09-29 Broadcom Corporation Antenna configur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080111746A1 (en) * 2006-11-09 2008-05-15 Shmuel Levy Antenna system for notebook computer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in multiple wireless systems
WO2009096067A1 (ja) * 2008-02-01 2009-08-06 Hitachi Chemical Company, Ltd. 光電気混載基板及び電子機器
CN201383535Y (zh) * 2009-04-01 2010-01-13 惠州市硕贝德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矩形波导-基片集成波导信号转换及功率分配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87023A (ja) * 2001-09-13 2003-03-20 Toshiba Corp 無線通信アンテナを内蔵した携帯型情報機器
TW200512566A (en) * 2003-09-19 2005-04-01 Quanta Comp Inc Concealed antenna used in a notebook
JP4469760B2 (ja) * 2005-07-07 2010-05-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携帯型無線装置
US7764236B2 (en) * 2007-01-04 2010-07-27 Apple Inc. Broadband antenna for handheld devices
JP4756020B2 (ja) * 2007-09-25 2011-08-24 株式会社東芝 筐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子機器
US8269675B2 (en) * 2009-06-23 2012-09-18 Apple Inc. Antenna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conductive housing
US8244287B2 (en) * 2009-10-29 2012-08-14 Z-Communications, Inc. Radio and antenna system and dual-mode microwave coupler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9525A (zh) * 1998-02-23 2001-06-13 夸尔柯姆股份有限公司 同平面的双带状天线
CN1361928A (zh) * 1999-05-17 2002-07-31 维加·格里沙伯股份公司 由波导和天线组成的装置
KR20050005075A (ko) * 2003-07-01 2005-01-13 주식회사 팬택 절첩형 이동 통신 단말기의 마이크로스트립 패치 안테나
US20050212708A1 (en) * 2004-03-26 2005-09-29 Broadcom Corporation Antenna configur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080111746A1 (en) * 2006-11-09 2008-05-15 Shmuel Levy Antenna system for notebook computer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in multiple wireless systems
WO2009096067A1 (ja) * 2008-02-01 2009-08-06 Hitachi Chemical Company, Ltd. 光電気混載基板及び電子機器
CN201383535Y (zh) * 2009-04-01 2010-01-13 惠州市硕贝德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矩形波导-基片集成波导信号转换及功率分配器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20440B (zh) * 2012-08-10 2018-02-27 凯萨股份有限公司 启用ehf的显示系统
US10082995B2 (en) 2012-08-10 2018-09-25 Keyssa, Inc. EHF enabled display systems
CN104937768A (zh) * 2012-12-27 2015-09-23 韩国科学技术院 使用介质波导的低功率、高速多通道芯片到芯片接口
CN104937768B (zh) * 2012-12-27 2018-06-08 韩国科学技术院 使用介质波导的低功率、高速多通道芯片到芯片接口
CN104679135A (zh) * 2013-11-15 2015-06-03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电子系统
CN104679135B (zh) * 2013-11-15 2018-04-24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电子系统
US10375221B2 (en) 2015-04-30 2019-08-06 Keyssa Systems, Inc. Adapter devices for enhanc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other devices
US10764421B2 (en) 2015-04-30 2020-09-01 Keyssa Systems, Inc. Adapter devices for enhanc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other devices
CN108604585A (zh) * 2016-02-10 2018-09-2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包括集成电路(ic)封装之间的柔性连接器的集成器件
CN108604585B (zh) * 2016-02-10 2021-09-2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包括集成电路(ic)封装之间的柔性连接器的集成器件
CN109802695A (zh) * 2017-11-15 2019-05-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收发装置以及基站
US11329686B2 (en) 2017-11-15 2022-05-1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ignal transceiver apparatus and base st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194240A1 (en) 2011-08-11
EP2354887A3 (en) 2015-10-21
TW201216628A (en) 2012-04-16
EP2354887A2 (en) 2011-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95111A (zh) 一种波导、波导组件和设备
US9761942B2 (en) Feeding matching apparatus of multiband antenna, multiband antenna,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160020509A1 (en) Three-dimensional antenna structure
US8570222B2 (en) Antenna structures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WO1995024744A1 (en) A balu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esigning same
CN102918708B (zh) 天线装置
CN105794309A (zh) 多通道射频装置及方法
TWI530021B (zh) 供mimo通訊系統使用之混合雙極單一槽孔天線
EP2339693A1 (en) Three-dimensional antenna structure
CN111293435A (zh) 5g双频四元mimo天线
CN202333130U (zh) 环形多陷波超宽带天线
CN109728406B (zh) 天线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01984520A (zh) 一种蓝牙天线结构及其便携式无线通讯装置
CN101697378A (zh) 无线设备天线处理方法以及无线设备
CN213401510U (zh) 电子设备及天线组件
CN201918514U (zh) 一种蓝牙天线结构及其便携式无线通讯装置
CN103915685B (zh) 一种基于印刷电路板的小尺寸宽带宽的四单元mimo天线
CN111293432A (zh) 可用于WLAN/WiMAX/5G的三频二元MIMO天线
CN104659475B (zh) 多频平面倒f型天线
CN102315518B (zh) 一种馈电网络和天线
CN110931943A (zh) 外置天线及终端设备
CN216413252U (zh) 天线及无线网络终端设备
CN114024117B (zh) 一种同轴电缆微带线混合阻抗变换器
CN204516895U (zh) 天线装置
CN108550989A (zh) 一种双频天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6177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921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16177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