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94399A - 半源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半源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94399A
CN102194399A CN2011101036153A CN201110103615A CN102194399A CN 102194399 A CN102194399 A CN 102194399A CN 2011101036153 A CN2011101036153 A CN 2011101036153A CN 201110103615 A CN201110103615 A CN 201110103615A CN 102194399 A CN102194399 A CN 1021943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xel
period
current potential
common electric
potent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0361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94399B (zh
Inventor
谢书桓
柳福源
李忠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1943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43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943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43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48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G09G3/3659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using an active matrix the addressing of the pixel involving the control of two or more scan electrodes or two or more data electrodes, e.g. pixel voltage dependant on signal of two data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14Control of polarity reversal in general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8Active matrix structure, i.e. with use of active elements, inclusive of non-linear two terminal elements, in the pixels together with light emitting or modulating elements
    • G09G2300/0876Supplementary capacities in pixels having special driving circuits and electrodes instead of being connected to common electrode or ground; Use of additional capacitively coupled compensatio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19Reducing feedthrough effects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i.e. voltage changes on the scan electrode influencing the pixel voltage due to capacitive coupl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48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G09G3/3655Details of drivers for counter electrodes, e.g. common electrodes for pixel capacitors or supplementary storage capaci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源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此半源显示装置从信号源接收数据且包括多个像素集合,每一像素集合包括第一像素与第二像素;第一像素电性耦接至第一数据线与第一栅极线,第二像素电性耦接至第一像素与第二栅极线,第一栅极线控制第一像素是否接收数据,第二栅极线控制第二像素是否接收数据。驱动方法包括:提供共同电位至第一像素与第二像素;以及使共同电位在数据中心电位的同侧具有两种不同电位,其中数据中心电位是欲显示相同灰阶时,由信号源所提供的具有不同极性的数据电位的平均值。

Description

半源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技术领域,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半源显示装置(half-source-driving display device,HSD display device)的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平面显示器(例如,液晶显示器)因具有高画质、体积小、重量轻及应用范围广等优点,而被广泛地应用于移动电话、笔记型电脑、桌上型显示装置以及电视等各种消费性电子产品中,并已经逐渐地取代传统的阴极射线管显示器而成为显示器的主流。
现有技术中有提出采用半源驱动架构的半源显示装置,以降低数据线的使用量来提升成本竞争力。具体地,半源显示装置包括多个像素集合,每一像素集合包括第一像素与第二像素。第一像素电性耦接至一数据线与一栅极线,以由此栅极线控制第一像素是否从此数据线接收显示数据;第二像素通过第一像素电性耦接至上述的数据线且更电性耦接至与上述的栅极线相邻的另一栅极线,以由此二相邻栅极线控制第二像素是否从此数据线接收显示数据。
然而,在半源显示装置显示画面时,由于第二像素相较于第一像素多遭受一次馈穿效应(feed through effect),且第二像素的馈穿电压大致是第一像素的馈穿电压的两倍,如此则会造成动态色差(dynamic mura)现象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源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以有效抑制现有技术中半源显示装置在显示画面时产生的动态色差现象。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半源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适于使用在半源显示装置上。其中,半源显示装置从信号源接收数据,且半源显示装置包括多个像素集合。每一像素集合包括第一像素与第二像素,第一像素电性耦接至第一数据线与第一栅极线,第二像素电性耦接至第一像素与第二栅极线,第一栅极线控制第一像素是否接收数据,第二栅极线控制第二像素是否接收数据。本实施例中,驱动方法包括:提供共同电位至第一像素与第二像素;以及使共同电位在数据中心电位的同侧具有两种不同电位,其中,数据中心电位是欲显示相同灰阶时,由信号源所提供的具有不同极性的数据电位的平均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的共同电位可保持在数据中心电位的一侧,又或者是在数据中心电位的两侧来回振荡。对于上述的共同电位在数据中心电位的两侧来回振荡的情形,在半源显示装置显示单个画面帧的过程中,共同电位在数据中心电位的同侧具有两种不同电位;又或者,在半源显示装置连续多个(例如,相邻两个)画面帧的过程中,共同电位在数据中心电位的同侧具有两种不同电位,但于显示多个画面帧中的任意一个时共同电位在数据中心电位的同侧仅具有上述两种不同电位中的一者。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的驱动方法更可包括:在第一时段中致能第二栅极线;在紧随着第一时段后的第二时段中禁能第二栅极线;在紧随着第二时段后的第三时段中致能第二栅极线;在第三时段内较前的第四时段中致能第一栅极线;在第三时段内紧随于第四时段后的第五时段中禁能第一栅极线;以及在紧随于第三时段后的第六时段中致能第一栅极线。进一步地,第一时段与第四时段等长,第三时段被平均分成第四时段与第五时段;使共同电位在数据中心电位的同侧具有两种不同电位时,两种不同电位的切换周期与第三时段等长。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共同电位在数据中心电位的同侧具有两种不同电位,来补偿第二像素所遭受的额外的馈穿效应,从而使得第二像素的馈穿电压与第一像素的馈穿电压大致相等,进而可有效抑制现有技术中半源显示装置在显示画面时产生的动态色差现象。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及1B绘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采用行反转方式的半源显示装置显示画面帧F1及画面帧F2时多个像素的极性分布图;
图2绘示出显示图1A所示画面帧F1时的直流共同电位驱动过程示意图;
图3绘示出显示图1B所示画面帧F2时的直流共同电位驱动过程示意图;
图4A及4B绘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采用双点反转方式的半源显示装置显示画面帧F1及画面帧F2时多个像素的极性分布图;
图5绘示出显示图4A所示画面帧F1时的直流共同电位驱动过程示意图;
图6绘示出显示图4B所示画面帧F2时的直流共同电位驱动过程示意图;
图7A及7B绘示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采用点反转方式的半源显示装置显示画面帧F1及画面帧F2时多个像素的极性分布图;
图8绘示出显示图7A所示画面帧F1时的直流共同电位驱动过程示意图;
图9绘示出显示图7B所示画面帧F2时的直流共同电位驱动过程示意图;
图10A及10B绘示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采用列反转方式的半源显示装置显示画面帧F1及画面帧F2时多个像素的极性分布图;
图11绘示出显示图10A所示画面帧F1时的直流共同电位驱动过程示意图;
图12绘示出显示图10B所示画面帧F2时的直流共同电位驱动过程示意图;
图13A及13B绘示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采用帧反转方式的半源显示装置显示画面帧F1及画面帧F2时多个像素的极性分布图;
图14绘示出显示图13A所示画面帧F1时的直流共同电位驱动过程示意图;
图15绘示出显示图13B所示画面帧F2时的直流共同电位驱动过程示意图;
图16A及16B绘示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采用行反转方式的半源显示装置显示画面帧F1及画面帧F2时多个像素的极性分布图;
图17绘示出显示图16A所示画面帧F1时的交流共同电位驱动过程示意图;
图18绘示出显示图16B所示画面帧F2时的交流共同电位驱动过程示意图;
图19A及19B绘示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采用点反转方式的半源显示装置显示画面帧F1及画面帧F2时多个像素的极性分布图;
图20绘示出显示图19A所示画面帧F1时的交流共同电位驱动过程示意图;
图21绘示出显示图19B所示画面帧F2时的交流共同电位驱动过程示意图;
图22A及22B绘示出本发明第八实施例采用列反转方式的半源显示装置显示画面帧F1及画面帧F2时多个像素的极性分布图;
图23绘示出显示图22A所示画面帧F1时的交流共同电位驱动过程示意图;
图24绘示出显示图22B所示画面帧F2时的交流共同电位驱动过程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F1、F2:画面帧                          P1、X:第一像素
P2、Y:第二像素                         S(m-1)、S(m)、S(m+1):数据线
G(n-1)、G(n)、G(n+1)、G(n+2):栅极线    Vcom1、Vcom2:共同电位
Vcen:数据中心电位                      T1、T2、T3、T4、T5、T6:时段
+、-:极性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A、图1B、图2及图3,其中图1A及1B绘示出采用行反转(column inversion)方式的半源显示装置显示画面帧F1及画面帧F2时多个像素的极性分布图,图2绘示出显示图1A所示画面帧F1时的直流共同电位驱动(DC Vcom Driving)过程示意图,图3绘示出显示图1B所示画面帧F2时的直流共同电位驱动过程示意图。在此,画面帧F1及F2可为顺次显示的奇画面帧与偶画面帧。
如图1A及图1B所示,半源显示装置适于从信号源例如系统端(图未绘示)接收显示数据且包括多条数据线例如S(m-1)、S(m)及S(m+1),多条栅极线例如G(n-1)、G(n)、G(n+1)及G(n+2)以及多个像素集合;m,n为正整数。每一像素集合包括第一像素P1与第二像素P2,同一像素集合中的第一像素P1电性耦接至数据线(例如S(m-1))与栅极线(例如G(n)),第二像素P2电性耦接至第一像素P1以从数据线(例如S(m-1))接收显示数据且更电性耦接至栅极线(例如G(n-1))。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方便说明,下面将以与数据线S(m)及栅极线G(n)、G(n+1)电性耦接的第一像素P1中的X与第二像素P2中的Y作为举例来描述共同电位驱动过程。
请一并参阅图1A及图2,在显示画面帧F1时,第一像素X上的数据电位的极性与第二像素Y上的数据电位的极性皆为正(+)(亦即大于共同电位);图2的(A)部分示出现有技术中显示画面帧F1时在数据中心电位Vcen的同侧具有一种电位的直流共同电位Vcom1的驱动过程,图2的(B)部分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显示画面帧F1时在数据中心电位Vcen的同侧具有两种不同电位的直流共同电位Vcom2的驱动过程,图2的(C)部分示出栅极线G(n)及G(n+1)上的栅极驱动脉冲信号的时序图。在此,数据中心电位是欲显示相同灰阶时,由信号源所提供的具有不同极性的数据电位的平均值。
如图2所示,在时段T1中,栅极线G(n)被致能而可使第二像素Y导通;在紧随于时段T1后的时段T2中,栅极线G(n)被禁能而使第二像素Y截止;在紧随于时段T2后的时段T3内较前时段T4中,栅极线G(n)及G(n+1)皆被致能,此时第一像素X与第二像素Y同时从数据线S(m)上接收显示数据而充电至正极性数据电位;在时段T3内紧随于时段T4后的时段T5中,栅极线G(n)保持致能状态而栅极线G(n+1)被禁能,连接在第二像素Y与数据线S(m)之间的第一像素因栅极线G(n+1)被禁能而截止,而第二像素Y在栅极线G(n+1)被禁能瞬间遭受一次馈穿效应而导致其上的数据电位被下拉些许;之后,在紧随于时段T3后的时段T6中,栅极线G(n)被禁能而栅极线G(n+1)被致能,而第一像素X与第二像素Y在栅极线G(n)被禁能瞬间遭受一次馈穿效应而导致其上的数据电位皆被下拉些许。
简言之,第二像素Y遭受两次馈穿效应,而第一像素X遭受一次馈穿效应;以致于在图2的(A)部分:第二像素Y上的最终数据电位与共同电位Vcom1之间的电位差绝对值小于第一像素X上的最终数据电位与共同电位Vcom1之间的电位差绝对值,进而导致第二像素Y与第一像素X的显示亮度不同而产生动态色差现象。然而,在相关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图2的(B)部分中,因为时段T5中共同电位Vcom2会上拉些许,第二像素Y所遭受的第一次馈穿效应会因电容耦合效应而被补偿,从而在时段T5中第二像素Y的数据电位会因共同电位Vcom2的补偿作用而回复至原本数据电位(亦即因第一次馈穿效应而被下拉之前的数据电位)。
此外,从图2中还可得知,时段T1与时段T4等长,时段T3与时段T6等长;时段T3被平均分成时段T4与时段T5,共同电位Vcom2在数据中心电位的同侧的两种不同电位的切换周期与时段T3等长,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请一并参阅图1B及图3,在显示画面帧F2时,第一像素X上的数据电位的极性与第二像素Y上的数据电位的极性皆为负(-)(亦即小于共同电位);图3的(A)部分示出现有技术中显示画面帧F2时在数据中心电位Vcen的同侧具有一种电位的直流共同电位Vcom1的驱动过程,图3的(B)部分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显示画面帧F2时在数据中心电位Vcen的同侧具有两种不同电位的直流共同电位Vcom2的驱动过程,图3的(C)部分示出栅极线G(n)及G(n+1)上的栅极驱动脉冲信号的时序图。
从图3中可以得知,第二像素Y遭受两次馈穿效应,而第一像素X遭受一次馈穿效应;以致于在图3的(A)部分中:第二像素Y上的最终数据电位与共同电位Vcom1之间的电位差绝对值大于第一像素X上的最终数据电位与共同电位Vcom1之间的电位差绝对值,进而导致第二像素Y与第一像素X的显示亮度不同而产生动态色差现象。然而,在相关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图3的(B)部分中,因为时段T5中共同电位Vcom2会上拉些许,第二像素Y所遭受的第一次馈穿效应会因电容耦合效应而被补偿,从而在时段T5中第二像素Y的数据电位会因共同电位Vcom2的补偿作用而回复至原本数据电位(亦即因第一次馈穿效应而被下拉之前的数据电位)。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4A、图4B、图5及图6,其中图4A及4B绘示出采用双点反转(2-dot inversion)方式的半源显示装置显示画面帧F1及画面帧F2时多个像素的极性分布图,图5绘示出显示图4A所示画面帧F1时的直流共同电位驱动过程示意图,图6绘示出显示图4B所示画面帧F2时的直流共同电位驱动过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图4A及图4B所示的半源显示装置的结构与图1A及图1B所示的半源显示装置的结构基本相同,故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图4A及图4B所示的半源显示装置采用双点反转方式,因此在显示画面帧F1及F2时像素的极性分布与图1A及图1B中像素的极性分布不同。
请一并参阅图4A及图5,在显示画面帧F1时,第一像素X的数据电位的极性与第二像素Y的数据电位的极性皆为正(+);图5的(A)部分示出现有技术中显示画面帧F1时在数据中心电位Vcen的同侧具有一种电位的直流共同电位Vcom1的驱动过程,图5的(B)部分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显示画面帧F1时在数据中心电位Vcen的同侧具有两种不同电位的直流共同电位Vcom2的驱动过程,图5的(C)部分示出栅极线G(n)及G(n+1)上的栅极驱动脉冲信号的时序图。
从图5中可以得知,第二像素Y遭受两次馈穿效应,而第一像素X遭受一次馈穿效应;以致于在图5的(A)部分中:第二像素Y上的最终数据电位与共同电位Vcom1之间的电位差绝对值小于第一像素X上的最终数据电位与共同电位Vcom1之间的电位差绝对值,进而导致第二像素Y与第一像素X的显示亮度不同而产生动态色差现象。然而,在相关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图5的(B)部分中,因为时段T5中共同电位Vcom2会上拉些许,第二像素Y所遭受的第一次馈穿效应会因电容耦合效应而被补偿,从而在时段T5中第二像素Y的数据电位会因共同电位Vcom2的补偿作用而回复至原本数据电位(亦即因第一次馈穿效应而被下拉之前的数据电位)。
请一并参阅图4B及图6,在显示画面帧F2时,第一像素X的数据电位的极性与第二像素Y的数据电位的极性皆为负(-);图6的(A)部分示出现有技术中显示画面帧F2时在数据中心电位Vcen的同侧具有一种电位的直流共同电位Vcom1的驱动过程,图6的(B)部分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显示画面帧F2时在数据中心电位Vcen的同侧具有两种不同电位的直流共同电位Vcom2的驱动过程,图6的(C)部分示出栅极线G(n)及G(n+1)上的栅极驱动脉冲信号的时序图。
从图6中可以得知,第二像素Y遭受两次馈穿效应,而第一像素X遭受一次馈穿效应;以致于在图6的(A)部分中:第二像素Y上的最终数据电位与共同电位Vcom1之间的电位差绝对值大于第一像素X上的最终数据电位与共同电位Vcom1之间的电位差绝对值,进而导致第二像素Y与第一像素X的显示亮度不同而产生动态色差现象。然而,在相关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图6的(B)部分中,因为时段T5中共同电位Vcom2会上拉些许,第二像素Y所遭受的第一次馈穿效应会因电容耦合效应而被补偿,从而在时段T5中第二像素Y的数据电位会因共同电位Vcom2的补偿作用而回复至原本数据电位(亦即因第一次馈穿效应而被下拉之前的数据电位)。
第三实施例
请参阅图7A、图7B、图8及图9,其中图7A及7B绘示出采用点反转(1-dotinversion)方式的半源显示装置显示画面帧F1及画面帧F2时多个像素的极性分布图,图8绘示出显示图7A所示画面帧F1时的直流共同电位驱动过程示意图,图9绘示出显示图7B所示画面帧F2时的直流共同电位驱动过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图7A及图7B所示的半源显示装置的结构与图1A及图1B所示的半源显示装置的结构基本相同,故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图7A及图7B所示的半源显示装置采用点反转方式,因此在显示画面帧F1及F2时像素的极性分布与图1A及图1B中像素的极性分布不同。
请一并参阅图7A及图8,在显示画面帧F1时,第一像素X的数据电位的极性为正(+),第二像素Y的数据电位的极性为负(-);图8的(A)部分示出现有技术中显示画面帧F1时在数据中心电位Vcen的同侧具有一种电位的直流共同电位Vcom1的驱动过程,图8的(B)部分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显示画面帧F1时在数据中心电位Vcen的同侧具有两种不同电位的直流共同电位Vcom2的驱动过程,图8的(C)部分示出栅极线G(n)及G(n+1)上的栅极驱动脉冲信号的时序图。
从图8中可以得知,第二像素Y遭受两次馈穿效应,而第一像素X遭受一次馈穿效应;以致于在图8的(A)部分中:第二像素Y上的最终数据电位与共同电位Vcom1之间的电位差绝对值大于第一像素X上的最终数据电位与共同电位Vcom1之间的电位差绝对值,进而导致第二像素Y与第一像素X的显示亮度不同而产生动态色差现象。然而,在相关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图8的(B)部分中,因为时段T5中共同电位Vcom2会上拉些许,第二像素Y所遭受的第一次馈穿效应会因电容耦合效应而被补偿,从而在时段T5中第二像素Y的数据电位会因共同电位Vcom2的补偿作用而回复至原本数据电位(亦即因第一次馈穿效应而被下拉之前的数据电位)。
请一并参阅图7B及图9,在显示画面帧F2时,第一像素X的数据电位的极性为负(-),第二像素Y的数据电位的极性为正(+);图9的(A)部分示出现有技术中显示画面帧F2时在数据中心电位Vcen的同侧具有一种电位的直流共同电位Vcom1的驱动过程,图9的(B)部分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显示画面帧F2时在数据中心电位Vcen的同侧具有两种不同电位的直流共同电位Vcom2的驱动过程,图9的(C)部分示出栅极线G(n)及G(n+1)上的栅极驱动脉冲信号的时序图。
从图9中可以得知,第二像素Y遭受两次馈穿效应,而第一像素X遭受一次馈穿效应;以致于在图9的(A)部分中:第二像素Y上的最终数据电位与共同电位Vcom1之间的电位差绝对值小于第一像素X上的最终数据电位与共同电位Vcom1之间的电位差绝对值,进而导致第二像素Y与第一像素X的显示亮度不同而产生动态色差现象。然而,在相关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图9的(B)部分中,因为时段T5中共同电位Vcom2会上拉些许,第二像素Y所遭受的第一次馈穿效应会因电容耦合效应而被补偿,从而在时段T5中第二像素Y的数据电位会因共同电位Vcom2的补偿作用而回复至原本数据电位(亦即因第一次馈穿效应而被下拉之前的数据电位)。
第四实施例
请参阅图10A、图10B、图11及图12,其中图10A及10B绘示出采用列反转(row inversion)方式的半源显示装置显示画面帧F1及画面帧F2时多个像素的极性分布图,图11绘示出显示图10A所示画面帧F1时的直流共同电位驱动过程示意图,图12绘示出显示图10B所示画面帧F2时的直流共同电位驱动过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图10A及图10B所示的半源显示装置的结构与图1A及图1B所示的半源显示装置的结构基本相同,故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图10A及图10B所示的半源显示装置采用列反转方式,因此在显示画面帧F1及F2时像素的极性分布与图1A及图1B中像素的极性分布不同。
请一并参阅图10A及图11,在显示画面帧F1时,第一像素X的数据电位的极性为正(+),第二像素Y的数据电位的极性为负(-);图11的(A)部分示出现有技术中显示画面帧F1时在数据中心电位Vcen的同侧具有一种电位的直流共同电位Vcom1的驱动过程,图11的(B)部分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显示画面帧F1时在数据中心电位Vcen的同侧具有两种不同电位的直流共同电位Vcom2的驱动过程,图11的(C)部分示出栅极线G(n)及G(n+1)上的栅极驱动脉冲信号的时序图。
从图11中可以得知,第二像素Y遭受两次馈穿效应,而第一像素X遭受一次馈穿效应;以致于在图11的(A)部分中:第二像素Y上的最终数据电位与共同电位Vcom1之间的电位差绝对值大于第一像素X上的最终数据电位与共同电位Vcom1之间的电位差绝对值,进而导致第二像素Y与第一像素X的显示亮度不同而产生动态色差现象。然而,在相关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图11的(B)部分中,因为时段T5中共同电位Vcom2会上拉些许,第二像素Y所遭受的第一次馈穿效应会因电容耦合效应而被补偿,从而在时段T5中第二像素Y的数据电位会因共同电位Vcom2的补偿作用而回复至原本数据电位(亦即因第一次馈穿效应而被下拉之前的数据电位)。
请一并参阅图10B及图12,在显示画面帧F2时,第一像素X的数据电位的极性为负(-),第二像素Y的数据电位的极性为正(+);图12的(A)部分示出现有技术中显示画面帧F2时在数据中心电位Vcen的同侧具有一种电位的直流共同电位Vcom1的驱动过程,图12的(B)部分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显示画面帧F2时在数据中心电位Vcen的同侧具有两种不同电位的直流共同电位Vcom2的驱动过程,图12的(C)部分示出栅极线G(n)及G(n+1)上的栅极驱动脉冲信号的时序图。
从图12中可以得知,第二像素Y遭受两次馈穿效应,而第一像素X遭受一次馈穿效应;以致于在图12的(A)部分中:第二像素Y上的最终数据电位与共同电位Vcom1之间的电位差绝对值小于第一像素X上的最终数据电位与共同电位Vcom1之间的电位差绝对值,进而导致第二像素Y与第一像素X的显示亮度不同而产生动态色差现象。然而,在相关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图12的(B)部分中,因为时段T5中共同电位Vcom2会上拉些许,第二像素Y所遭受的第一次馈穿效应会因电容耦合效应而被补偿,从而在时段T5中第二像素Y的数据电位会因共同电位Vcom2的补偿作用而回复至原本数据电位(亦即因第一次馈穿效应而被下拉之前的数据电位)。
第五实施例
请参阅图13A、图13B、图14及图15,其中图13A及13B绘示出采用帧反转(frame inversion)方式的半源显示装置显示画面帧F1及画面帧F2时多个像素的极性分布图,图14绘示出显示图13A所示画面帧F1时的直流共同电位驱动过程示意图,图15绘示出显示图13B所示画面帧F2时的直流共同电位驱动过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图13A及图13B所示的半源显示装置的结构与图1A及图1B所示的半源显示装置的结构基本相同,故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图13A及图13B所示的半源显示装置采用帧反转方式,因此在显示画面帧F1及F2时像素的极性分布与图1A及图1B中像素的极性分布不同。
请一并参阅图13A及图14,在显示画面帧F1时,第一像素X的数据电位的极性与第二像素Y的数据电位的极性皆为正(+);图14的(A)部分示出现有技术中显示画面帧F1时在数据中心电位Vcen的同侧具有一种电位的直流共同电位Vcom1的驱动过程,图14的(B)部分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显示画面帧F1时在数据中心电位Vcen的同侧具有两种不同电位的直流共同电位Vcom2的驱动过程,图14的(C)部分示出栅极线G(n)及G(n+1)上的栅极驱动脉冲信号的时序图。
从图14中可以得知,第二像素Y遭受两次馈穿效应,而第一像素X遭受一次馈穿效应;以致于在图14的(A)部分中:第二像素Y上的最终数据电位与共同电位Vcom1之间的电位差绝对值小于第一像素X上的最终数据电位与共同电位Vcom1之间的电位差绝对值,进而导致第二像素Y与第一像素X的显示亮度不同而产生动态色差现象。然而,在相关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图14的(B)部分中,因为时段T5中共同电位Vcom2会上拉些许,第二像素Y所遭受的第一次馈穿效应会因电容耦合效应而被补偿,从而在时段T5中第二像素Y的数据电位会因共同电位Vcom2的补偿作用而回复至原本数据电位(亦即因第一次馈穿效应而被下拉之前的数据电位)。
请一并参阅图13B及图15,在显示画面帧F2时,第一像素X的数据电位的极性与第二像素Y的数据电位的极性皆为负(-);图15的(A)部分示出现有技术中显示画面帧F2时在数据中心电位Vcen的同侧具有一种电位的直流共同电位Vcom1的驱动过程,图15的(B)部分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显示画面帧F2时在数据中心电位Vcen的同侧具有两种不同电位的直流共同电位Vcom2的驱动过程,图15的(C)部分示出栅极线G(n)及G(n+1)上的栅极驱动脉冲信号的时序图。
从图15中可以得知,第二像素Y遭受两次馈穿效应,而第一像素X遭受一次馈穿效应;以致于在图15的(A)部分中:第二像素Y上的最终数据电位与共同电位Vcom1之间的电位差绝对值大于第一像素X上的最终数据电位与共同电位Vcom1之间的电位差绝对值,进而导致第二像素Y与第一像素X的显示亮度不同而产生动态色差现象。然而,在相关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图15的(B)部分中,因为时段T5中共同电位Vcom2会上拉些许,第二像素Y所遭受的第一次馈穿效应会因电容耦合效应而被补偿,从而在时段T5中第二像素Y的数据电位会因共同电位Vcom2的补偿作用而回复至原本数据电位(亦即因第一次馈穿效应而被下拉之前的数据电位)。
第六实施例
请参阅图16A、图16B、图17及图18,其中图16A及16B绘示出采用行反转方式的半源显示装置显示画面帧F1及画面帧F2时多个像素的极性分布图,图17绘示出显示图16A所示画面帧F1时的交流共同电位驱动过程(ACVcom Driving)示意图,图18绘示出显示图16B所示画面帧F2时的交流共同电位驱动过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图16A及图16B所示的半源显示装置的结构与图1A及图1B所示的半源显示装置的结构基本相同,故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图16A及图16B所示的半源显示装置采用交流共同电位,而非直流共同电位来驱动像素。
请一并参阅图16A及图17,在显示画面帧F1时,第一像素X的数据电位的极性与第二像素Y的数据电位的极性皆为正(+);图17的(A)部分示出现有技术中显示画面帧F1时在数据中心电位Vcen的同侧具有一种电位的交流共同电位Vcom1的驱动过程,图17的(B)部分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显示画面帧F1时在数据中心电位Vcen的同侧具有两种不同电位的交流共同电位Vcom2的驱动过程,图17的(C)部分示出栅极线G(n)及G(n+1)上的栅极驱动脉冲信号的时序图。在此,交流共同电位Vcom1及Vcom2皆在数据中心电位Vcen的两侧来回振荡。
从图17中可以得知,第二像素Y遭受两次馈穿效应,而第一像素X遭受一次馈穿效应;以致于在图17的(A)部分中:第二像素Y上的最终数据电位与共同电位Vcom1之间的电位差绝对值小于第一像素X上的最终数据电位与共同电位Vcom1之间的电位差绝对值,进而导致第二像素Y与第一像素X的显示亮度不同而产生动态色差现象。然而,在相关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图17的(B)部分中,因为时段T5中共同电位Vcom2会上拉些许,第二像素Y所遭受的第一次馈穿效应会因电容耦合效应而被补偿,从而在时段T5中第二像素Y的数据电位会因共同电位Vcom2的补偿作用而回复至原本数据电位(亦即因第一次馈穿效应而被下拉之前的数据电位)。
请一并参阅图16B及图18,在显示画面帧F2时,第一像素X的数据电位的极性与第二像素Y的数据电位的极性皆为负(-);图18的(A)部分示出现有技术中显示画面帧F2时在数据中心电位Vcen的同侧具有一种电位的交流共同电位Vcom1的驱动过程,图18的(B)部分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显示画面帧F2时在数据中心电位Vcen的同侧具有两种不同电位的直流共同电位Vcom2的驱动过程,图18的(C)部分示出栅极线G(n)及G(n+1)上的栅极驱动脉冲信号的时序图。
从图18中可以得知,第二像素Y遭受两次馈穿效应,而第一像素X遭受一次馈穿效应;以致于在图18的(A)部分中:第二像素Y上的最终数据电位与共同电位Vcom1之间的电位差绝对值大于第一像素X上的最终数据电位与共同电位Vcom1之间的电位差绝对值,进而导致第二像素Y与第一像素X的显示亮度不同而产生动态色差现象。然而,在相关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图18的(B)部分中,因为时段T5中共同电位Vcom2会上拉些许,第二像素Y所遭受的第一次馈穿效应会因电容耦合效应而被补偿,从而在时段T5中第二像素Y的数据电位会因共同电位Vcom2的补偿作用而回复至原本数据电位(亦即因第一次馈穿效应而被下拉之前的数据电位)。
第七实施例
请参阅图19A、图19B、图20及图21,其中图19A及19B绘示出采用点反转方式的半源显示装置显示画面帧F1及画面帧F2时多个像素的极性分布图,图20绘示出显示图19A所示画面帧F1时的交流共同电位驱动过程示意图,图21绘示出显示图19B所示画面帧F2时的交流共同电位驱动过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图19A及图19B所示的半源显示装置的结构与图1A及图1B所示的半源显示装置的结构基本相同,故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图19A及图19B所示的半源显示装置采用点反转方式,因此在显示画面帧F1及F2时像素的极性分布与图1A及图1B中像素的极性分布不同;再者,图19A及图19B所示的半源显示装置采用交流共同电位,而非直流共同电位来驱动像素。
请一并参阅图19A及图20,在显示画面帧F1时,第一像素X的数据电位的极性为正(+),第二像素Y的数据电位的极性为负(-);图20的(A)部分示出现有技术中显示画面帧F1时在数据中心电位Vcen的同侧具有一种电位的交流共同电位Vcom1的驱动过程,图20的(B)部分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显示画面帧F1时在数据中心电位Vcen的同侧具有一种电位的交流共同电位Vcom2的驱动过程,图20的(C)部分示出栅极线G(n)及G(n+1)上的栅极驱动脉冲信号的时序图。
从图20中可以得知,第二像素Y遭受两次馈穿效应,而第一像素X遭受一次馈穿效应;以致于在图20的(A)部分中:第二像素Y上的最终数据电位与共同电位Vcom1之间的电位差绝对值大于第一像素X上的最终数据电位与共同电位Vcom1之间的电位差绝对值,进而导致第二像素Y与第一像素X的显示亮度不同而产生动态色差现象。然而,在相关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图20的(B)部分中,因为时段T4中Vcom2的高于数据中心电位Vcen的电位相较于图20的(A)部分的Vcom1的对应电位为低,而时段T5中Vcom2的低于数据中心电位Vcen的电位与图20的(A)部分的Vcom1的对应电位相等,如此则使得T5时段中Vcom2的电位的下拉量相对较少,进而使得第二像素Y上的数据电位在T5时段中少下拉些许,从而第二像素Y所遭受的第一次馈穿效应可通过共同电位Vcom2得到补偿。
请一并参阅图19B及图21,在显示画面帧F2时,第一像素X的数据电位的极性为负(-),第二像素Y的数据电位的极性为正(+);图21的(A)部分示出现有技术中显示画面帧F2时在数据中心电位Vcen的同侧具有一种电位的交流共同电位Vcom1的驱动过程,图21的(B)部分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显示画面帧F2时在数据中心电位Vcen的同侧具有一种电位的交流共同电位Vcom2的驱动过程,图21的(C)部分示出栅极线G(n)及G(n+1)上的栅极驱动脉冲信号的时序图。
从图21中可以得知,第二像素Y遭受两次馈穿效应,而第一像素X遭受一次馈穿效应;以致于在图21的(A)部分中:第二像素Y上的最终数据电位与共同电位Vcom1之间的电位差绝对值小于第一像素X上的最终数据电位与共同电位Vcom1之间的电位差绝对值,进而导致第二像素Y与第一像素X的显示亮度不同而产生动态色差现象。然而,在相关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图21的(B)部分中,因为时段T4中Vcom2的低于数据中心电位Vcen的电位相较于图20的(A)部分的Vcom1的对应电位为低,而时段T5中Vcom2的高于数据中心电位Vcen的电位与图20的(A)部分的Vcom1的对应电位相等,如此则使得T5时段中Vcom2的电位的上拉量相对较多,进而使得第二像素Y上的数据电位在T5时段中多上拉些许,从而第二像素Y所遭受的第一次馈穿效应可通过共同电位Vcom2得到补偿。
需要叙明的是,虽然第七实施例中:图20的(B)部分示出显示画面帧F1时交流共同电位Vcom2在数据中心电位Vcen的同侧具有一种电位,图21的(B)部分示出显示画面帧F2时交流共同电位Vcom2在数据中心电位Vcen的同侧也仅具有一种电位;然而,Vcom2于图20的(B)部分中的高于数据中心电位Vcen的电位相较于Vcom1的对应电位为低,而于图21的(B)部分中的高于数据中心电位Vcen的电位与Vcom1的对应电位相等;类似地,Vcom2于图20的(B)部分中的低于数据中心电位Vcen的电位与Vcom1的对应电位相等,而于图21的(B)部分中的低于数据中心电位Vcen的电位相较于Vcom1的对应电位为低;换言之,在连续显示相邻两个显示帧F1及F2的过程中,交流共同电位Vcom2在数据中心电位Vcen的同侧仍具有两种不同的电位。
第八实施例
请参阅图22A、图22B、图23及图24,其中图22A及22B绘示出采用列反转方式的半源显示装置显示画面帧F1及画面帧F2时多个像素的极性分布图,图23绘示出显示图22A所示画面帧F1时的交流共同电位驱动过程示意图,图24绘示出显示图22B所示画面帧F2时的交流共同电位驱动过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图22A及图22B所示的半源显示装置的结构与图1A及图1B所示的半源显示装置的结构基本相同,故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图19A及图19B所示的半源显示装置采用列反转方式,因此在显示画面帧F1及F2时像素的极性分布与图1A及图1B中像素的极性分布不同;再者,图22A及图22B所示的半源显示装置采用交流共同电位,而非直流共同电位来驱动像素。
请一并参阅图22A及图23,在显示画面帧F1时,第一像素X的数据电位的极性为正(+),第二像素Y的数据电位的极性为负(-);图23的(A)部分示出现有技术中显示画面帧F1时在数据中心电位Vcen的同侧具有一种电位的交流共同电位Vcom1的驱动过程,图23的(B)部分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显示画面帧F1时在数据中心电位Vcen的同侧具有两种不同电位的交流共同电位Vcom2的驱动过程,图23的(C)部分示出栅极线G(n)及G(n+1)上的栅极驱动脉冲信号的时序图。
从图23中可以得知,第二像素Y遭受两次馈穿效应,而第一像素X遭受一次馈穿效应;以致于在图23的(A)部分中:第二像素Y上的最终数据电位与共同电位Vcom1之间的电位差绝对值大于第一像素X上的最终数据电位与共同电位Vcom1之间的电位差绝对值,进而导致第二像素Y与第一像素X的显示亮度不同而产生动态色差现象。然而,在相关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图23的(B)部分中,因为时段T4中Vcom2的电位相较于图23的(A)部分的Vcom1的电位为低,而时段T5中Vcom2的电位与图23的(A)部分的Vcom1的电位相等,如此则使得T5时段中Vcom2的电位的下拉量相对较少,进而使得第二像素Y上的数据电位在T5时段中少下拉些许,从而第二像素Y所遭受的第一次馈穿效应可通过共同电位Vcom2得到补偿。
请一并参阅图22B及图24,在显示画面帧F2时,第一像素X的数据电位的极性为负(-),第二像素Y的数据电位的极性为正(+);图24的(A)部分示出现有技术中显示画面帧F2时在数据中心电位Vcen的同侧具有一种电位的交流共同电位Vcom1的驱动过程,图24的(B)部分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显示画面帧F2时在数据中心电位Vcen的同侧具有两种不同电位的交流共同电位Vcom2的驱动过程,图24的(C)部分示出栅极线G(n)及G(n+1)上的栅极驱动脉冲信号的时序图。
从图24中可以得知,第二像素Y遭受两次馈穿效应,而第一像素X遭受一次馈穿效应;以致于在图24的(A)部分中:第二像素Y上的最终数据电位与共同电位Vcom1之间的电位差绝对值小于第一像素X上的最终数据电位与共同电位Vcom1之间的电位差绝对值,进而导致第二像素Y与第一像素X的显示亮度不同而产生动态色差现象。然而,在相关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图24的(B)部分中,因为时段T4中Vcom2的电位相较于图24的(A)部分的Vcom1的电位为低,而时段T5中Vcom2的电位与图24的(A)部分的Vcom1的电位相等,如此则使得T5时段中Vcom2的电位的上拉量相对较多,进而使得第二像素Y上的数据电位在T5时段中多上拉些许,从而第二像素Y所遭受的第一次馈穿效应可通过共同电位Vcom2得到补偿。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直流或交流共同电位Vcom2在数据中心电位Vcen的同侧具有两种不同电位,来补偿第二像素P2所遭受的额外的馈穿效应,从而使得第二像素P2的馈穿电压与第一像素P1的馈穿电压大致相等,进而可有效抑制现有技术中半源显示装置在显示画面时产生的动态色差现象。
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上述各个实施例仅以单个像素集合中包括两个串联相接的像素作为举例来说明利用在数据中心电位的同侧设置具有两阶(two-step)电位的共同电位来补偿动态色差现象,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例如对于单个像素集合中包括更多个(例如三个及以上)串联相接的像素的显示装置,可根据本发明的共同电位补偿的构想,在数据中心电位的同侧设置具有多阶(例如三阶及以上)电位的共同电位来补偿其动态色差现象。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半源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适于使用在一半源显示装置上,该半源显示装置从一信号源接收数据,且该半源显示装置包括多个像素集合,每一这些像素集合包括一第一像素与一第二像素,该第一像素电性耦接至一第一数据线与一第一栅极线,该第二像素电性耦接至该第一像素与一第二栅极线,该第一栅极线控制该第一像素是否接收数据,该第二栅极线控制该第二像素是否接收数据,该驱动方法包括:
提供一共同电位至该第一像素与该第二像素;以及
使该共同电位在一数据中心电位的同侧具有两种不同电位,
其中,该数据中心电位是欲显示相同灰阶时,由该信号源所提供的具有不同极性的数据电位的平均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共同电位保持在该数据中心电位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共同电位在该数据中心电位的两侧来回振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半源显示装置显示单个画面帧的过程中,该共同电位在该数据中心电位的同侧具有该两种不同电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半源显示装置连续多个画面帧的过程中,该共同电位在该数据中心电位的同侧具有该两种不同电位,但于显示这些画面帧中的任意一个时该共同电位在该数据中心电位的同侧仅具有该两种不同电位中的一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在一第一时段中致能该第二栅极线;
在紧随于该第一时段后的一第二时段中禁能该第二栅极线;
在紧随于该第二时段后的一第三时段中致能该第二栅极线;
在该第三时段内较前的一第四时段中致能该第一栅极线;
在该第三时段内紧随于该第四时段后的一第五时段中禁能该第一栅极线;以及
在紧随于该第三时段后的一第六时段中致能该第一栅极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时段与该第四时段等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三时段被平均分成该第四时段与该第五时段。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三时段与该第六时段等长。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使该共同电位在该数据中心电位的同侧具有两种不同电位时,两种不同电位的切换周期与该第三时段等长。
CN201110103615.3A 2010-11-12 2011-04-21 半源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Active CN1021943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9138954A TWI417833B (zh) 2010-11-12 2010-11-12 半源顯示裝置的驅動方法
TW099138954 2010-11-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4399A true CN102194399A (zh) 2011-09-21
CN102194399B CN102194399B (zh) 2014-03-19

Family

ID=44602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03615.3A Active CN102194399B (zh) 2010-11-12 2011-04-21 半源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120117A1 (zh)
CN (1) CN102194399B (zh)
TW (1) TWI417833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53146A1 (zh) * 2011-10-14 2013-04-1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9872702A (zh) * 2019-04-22 2019-06-11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驱动方法和液晶显示面板
CN113870806A (zh) * 2020-06-30 2021-12-31 晶门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用于双闸极显示器的补偿系统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65258B1 (ko) * 2012-02-17 2019-04-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US9064464B2 (en) 2012-06-25 2015-06-23 App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alibrating a display to reduce or eliminate mura artifacts
TW201627977A (zh) * 2015-01-21 2016-08-01 中華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器及觸控顯示器
KR102342357B1 (ko) * 2015-09-30 2021-12-2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와 그 구동방법
CN111179792B (zh) * 2018-11-12 2021-05-07 重庆先进光电显示技术研究院 一种显示面板、检测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9521591B (zh) * 2018-12-17 2024-05-03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87620A (zh) * 2005-12-23 2007-06-27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及其补偿馈通电压的方法
CN101197121A (zh) * 2007-12-29 2008-06-1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控制电路
US20080136764A1 (en) * 2006-12-07 2008-06-12 Lg Philips Lcd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JP2008216363A (ja) * 2007-02-28 2008-09-18 Optrex Corp 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装置
CN101644842A (zh) * 2008-09-04 2010-02-1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器面板以及驱动液晶显示器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52215B1 (ko) * 2003-06-27 2006-11-30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TWI323808B (en) * 2006-01-27 2010-04-21 Au Optronics Corp Pixel structure,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tilizing the same
TWI327304B (en) * 2006-06-02 2010-07-11 Chimei Innolux Corp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of the same
KR101279596B1 (ko) * 2006-09-18 2013-06-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어레이 기판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장치
US20090040167A1 (en) * 2007-08-06 2009-02-12 Wein-Town Sun Programmable nonvolatile memory embedded in a timing controller for storing lookup tables
US8760479B2 (en) * 2008-06-16 2014-06-24 Samsung Displa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WI420479B (zh) * 2009-04-17 2013-12-21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液晶顯示器之共同訊號之準位調整電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87620A (zh) * 2005-12-23 2007-06-27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及其补偿馈通电压的方法
US20080136764A1 (en) * 2006-12-07 2008-06-12 Lg Philips Lcd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JP2008216363A (ja) * 2007-02-28 2008-09-18 Optrex Corp 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装置
CN101197121A (zh) * 2007-12-29 2008-06-1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控制电路
CN101644842A (zh) * 2008-09-04 2010-02-1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器面板以及驱动液晶显示器的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53146A1 (zh) * 2011-10-14 2013-04-1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9872702A (zh) * 2019-04-22 2019-06-11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驱动方法和液晶显示面板
CN113870806A (zh) * 2020-06-30 2021-12-31 晶门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用于双闸极显示器的补偿系统和方法
CN113870806B (zh) * 2020-06-30 2023-10-10 晶门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用于双闸极显示器的补偿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20267A (en) 2012-05-16
TWI417833B (zh) 2013-12-01
CN102194399B (zh) 2014-03-19
US20120120117A1 (en) 2012-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94399B (zh) 半源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CN103310756B (zh) 液晶显示面板极性反转驱动方法、驱动装置及显示装置
CN102819157B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6316564B2 (ja) 共通電極電圧補償方法、装置、及びシーケンスコントローラ
CN101806968B (zh) 源极驱动器及显示器的驱动方法
US20100110359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02136243B (zh) 平面显示装置的影像显示方法
CN103514846A (zh) 一种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GB2471350A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02749775A (zh) 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和驱动所述阵列基板的方法
CN104849891B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0458880C (zh) 一种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方法及一种光电装置
CN104134418A (zh) 用于低速驱动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3745704B (zh) 液晶显示器驱动电路、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CN104376829A (zh) 显示基板驱动装置及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3235431B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09064965A (zh)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3208265A (zh) 液晶显示器件极性反转驱动方法、装置及液晶显示器件
CN104050885A (zh)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02214450B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CN102629456A (zh) 一种tft-lcd显示屏及其驱动电路与驱动方法
US20090279006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related driving method
CN103123771B (zh) 像素驱动电路、驱动方法与像素矩阵
CN103901688A (zh) 液晶显示面板
CN102201213A (zh) 无上板电极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