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83435B - 一种基于多路径反射理论的海底密度和声速测量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多路径反射理论的海底密度和声速测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83435B
CN102183435B CN 201110032989 CN201110032989A CN102183435B CN 102183435 B CN102183435 B CN 102183435B CN 201110032989 CN201110032989 CN 201110032989 CN 201110032989 A CN201110032989 A CN 201110032989A CN 102183435 B CN102183435 B CN 1021834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theta
reflection
density
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03298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83435A (zh
Inventor
祝献
王忠康
张宏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715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Original Assignee
715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715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filed Critical 715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Priority to CN 20111003298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8343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834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834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834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834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Velocity Or Position Using Acoustic Or Ultrasonic Wave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路径反射理论的海底密度和声速测量方法,它根据平面波反射理论和snell定律,利用多条路径的海底反射系数建立方程组,通过一条垂直阵和一个声源等设备测量每条路径到达时间、海底附近处反射角度和能量来求解海底反射系数方程组,最终得到海底密度和声速,其测量的海底密度和声速可用于解决浅海海底环境未知条件下的被动目标定位问题。本发明有益的效果是:该方法利用声源斜入射声波,反射波能量较大,其发射声源没有大功率、窄指向性的限制,并且能独立测量海底密度和声速;虽然不能测量多层海底介质每层的地声参数,但是可以测量海底半无限空间模型下的等效密度和声速,并且该方法具有实验平台简单易行、费用低廉以及计算量小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多路径反射理论的海底密度和声速测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基于声学方法的海洋底质地声参数测量和反演领域,主要是一种基于多路径反射理论的海底密度和声速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在浅海海洋声学中,由于声能量与海底、海面交互频繁,一些海底地声参数知识,如海底密度、声速和衰减系数,在预测浅海环境下的声纳系统性能(特别是一些模基处理方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基于声学方法的海洋底质地声参数测量和反演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基于平面波的反射和透射理论测量海底底质的声阻抗(密度和声速的乘积);另一类是基于柱面波传播理论建立声传播模型,然后结合假定的海底地声参数模型,通过匹配搜索的方法来反演地声参数,如匹配场反演方法。其中第一类方法由于声波透射到海底沉积层的透射角很难实际测量得到,早先的方法是利用垂直入射(此时,声透射角与界面法向夹角为零度)来测量海底参数。这种方法缺点是由于声波垂直入射,大部分声能量可透射到沉积层中,因而反射能量较小,需要大功率、窄指向性的发射声源,特别是当频率较低时,声源造价昂贵且体积大;另外,这种方法只能测量海底底质的声阻抗,而无法独立测量密度和声速。第二类方法目前较为常用的方法是匹配场反演,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计算量大,它往往结合模拟退火、遗传因子等非线性算法来完成环境参数的搜索;另外,为了能较准确地反演地声参数,这类方法往往需要测量多个接收距离上的声传播数据,代价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正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基于多路径反射理论的海底密度和声速测量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基于多路径反射理论的海底密度和声速测量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利用垂直阵接收的声源数据估计出前4条路径到达垂直阵等效声中心处的时间tn、入射掠射角θvn和能量En,利用到达时间tn和水中声速计算出4条声线的传播距离rn,利用入射掠射角θvn根据snell定律计算出声线到达海底附近处的入射掠射角θn
(2)根据平面波反射理论和snell定律,利用测得的4条路径的传播距离rn、到达海底附近处的入射掠射角θ n和能量En,建立海底反射系数方程组;
(3)求解方程组获得海底密度和声速值。
对于海面反射来说,假设各个方向入射到海面的反射系数都近似为-1,根据平面波反射理论、snell定律,得到以下一个方程组;
R 3 = ρ 2 c 2 sin θ 3 - ρ 1 c 1 sin θ t 3 ρ 2 c 2 sin θ 3 + ρ 1 c 1 sin θ t 3 = E 3 r 3 2 E 1 r 1 2 R 4 = ρ 2 c 2 sin θ 4 - ρ 1 c 1 sin θ t 4 ρ 2 c 2 sin θ 4 + ρ 1 c 1 sin θ t 4 = E 4 r 4 2 E 2 r 2 2 sin θ t 3 = 1 - ( c 2 c 1 ) 2 cos 2 θ 3 sin θ t 4 = 1 - ( c 2 c 1 ) 2 cos 2 θ 4 - - - ( 2 )
其中En是第n条路径射线的能量,rn是第n条路径射线走过的路程,从方程组(2)可以得到ρ2和c2的解;
ρ 2 = ρ 1 ( 1 + R 3 ) n 2 - cos 2 θ 3 ( 1 - R 3 ) sin θ 3 c 2 = c 1 ( A 2 cos 2 θ 3 - cos 2 θ 4 ) / ( A 2 - 1 ) - - - ( 3 )
其中
Figure BSA00000430214600023
Figure BSA00000430214600024
根据方程组(2)和方程组(3)就分别反演出海底底质密度和声速,但是要使方程组(2)和方程组(3)需要满足一个条件,即
θ3>θc                            (4)
其中
Figure BSA00000430214600025
是临界掠射角,当θ3<θc时,第3条路径声线的反射属于全反射现象,此时透射到海底的声波非均匀平面波,方程组(4)不成立;假设声源和接收点的间距为D,接收点处海深为H,声源和接收器的深度分别为Hs和Hr,方程组(2)和方程组(3)的使用条件可近似表示为
θ 3 ≈ a tan ( 2 H - H s - H r D 2 - ( H s - H r ) 2 ) > θ c = a cos ( c 1 c 2 ) - - - ( 5 )
因此,在满足式(5)的条件下,只要利用一条垂直阵和一个较小强度声源,通过采集声源斜入射时的多路径信号,分辨出各条路径到达时间、按snell定律折合到海底附近的反射角度及能量,即完成海底半无限空间模型假设下密度和声速的测量。
本发明有益的效果是:本发明主要根据平面波反射理论和snell定律,利用多条路径的海底反射系数建立方程组,通过一条垂直阵和一个声源等设备测得的每条路径到达时间(即传播距离)、海底附近处反射角度和能量来求解海底反射系数方程组,最终得到海底密度和声速。其测量的海底密度和声速可用于解决浅海海底环境未知条件下的被动目标定位问题,相比于利用垂直入射声波测量海底阻抗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声源斜入射声波,反射波能量较大,其发射声源没有大功率、窄指向性的限制,并且能独立测量海底密度和声速;相比于利用匹配场反演海底地声参数方法,虽然不能测量多层海底介质每层的地声参数,但是可以测量海底半无限空间模型下的等效密度和声速,并且该方法具有实验平台简单易行、费用低廉以及计算量小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中海洋波导中多途声线示意图;
图2本发明中前4条声线的到达时间和入射掠射角示意图;
图3本发明中垂直短阵波束形成和匹配滤波后的模糊度表面输出结果;
图4本发明中从图3中提取的前4条声线的到达时间和入射掠射角示意图;
图5本发明中对该海区2.2公里处目标的宽带相干匹配场结果;
图6本发明中对该海区2.2公里处目标的宽带相干匹配场结果时间历经图;
图7本发明中匹配场反演(MPI)搜索的海底声速结果(左)和海底密度结果(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给出了一个接收器接收短距离声源声波的示意图,图中画了4条声线,其中第1条声线是直达波,第2条声线是海面反射波,第3条声线是海底反射波,第4条声线是海面-海底反射波,θ3和θt3是第3条反射声线的入射和折射掠射角,θ4和θt4是第4条声线入射和折射的掠射角。
图2是利用10米深的声源在30米深的海洋中发射信号,到达相距50米远外水下11.5米深的接收器位置处前4条路径的到达时间和角度的仿真示意图。表1是根据Hamilton给出的9种海底底质参数,结合图2中的海洋波导、声源及接收点参数,利用本发明方法测量的海底密度和声速,从测量结果可以看出,理论值和测量值非常吻合,因此从仿真结果看本发明的反演方法是有效的。
图3是利用某次海试一条垂直阵录制数据做波束形成和匹配滤波处理后的模糊度表面输出,试验海区32米,接收阵是一条阵元间距为1米的8元垂直阵,第1个阵元距水面8米,距离发射声源为106米,声源放置在10米深,发射256ms脉宽的200Hz-800Hz线性调频(LFM)脉冲信号。
图4是从图3中根据峰值提取的前4条路径声线的到达时间和入射掠射角示意图。表2是利用本发明方法测量的海底密度和声速结果。从表2中可以看出,根据测量结果,声波全反射的临界角θc=26.3°,而θ3=28.1°,因此是符合条件式(5)的。
图5是基于近距离数据海底参数测量值(见表2)利用宽带相干匹配场方法对该海区一个2.2公里处深度为10米目标的定位结果,积分时间为20秒,距离定位误差为5%,深度误差为2米。
图6是根据图5中的方法利用150秒长的数据做的匹配场处理结果的一个时间历程图,每次处理的积分时间为4秒,整段数据0-20秒内为声源发射宽带信号、20-40为海洋噪声,其中在30秒位置发射了一个256ms的LFM脉冲,然后以40秒一个周期,共4个周期。其中6(b)是第1通道的时间波形数据,图6(a)是每次根据实际能量处理的匹配场模糊度图最大值的距离切面组成的一个时间历经图,图6(c)是按每次匹配场模糊度图上最大值归一化后匹配场模糊度图最大值的距离切面组成的一个时间历经图,无论是从历程图图6(a)或图6(c)上的信号区域都能辨认出2300米处的目标轨迹。
图7是利用已知目标具体位置(距离范围2000~2500米,深度范围8~15米)后利用匹配场反演(MPI)方法的搜索的海底声速结果和海底密度结果,其反演的海底声速和密度列于表2中,其值与本发明方法测量的结果非常接近。
如图所示,本发明方案的具体实现形式。
(1)要利用相距为r1米的一个垂直阵和一个声源搭建试验平台,如图1所示,声源发射一个宽带脉冲s(t),垂直阵通过记录系统记录接收的信号x(m,t),其中m表示垂直阵的通道号,t表示时间。
(2)通过垂直阵常规平面波波束形成+匹配滤波算法对几条路径的到达时间(即传播距离)、海底附近处反射角度和能量进行测量计算,其中平面波波束形成算法如下:
先对接收的信号x(m,t)作傅立叶变换得到频域信号X(m,f),然后根据声波到达每个阵元的时延设计加权向量进行加权,得到θv方向波束信号的频谱P(θ,f),即
Y ( θ v , f ) = Σ m = 0 M - 1 X ( m , f ) e j 2 πfm d cos θ v c - - - ( 1 )
其中M表示垂直阵阵元数,d为阵元间距,c为水中声波传播速度。θv方向波束信号时域表达式为
y(θv,t)=∫Y(θv,f)e-j2πftdf                 (2)
然后对θ方向波束数据处理频带内的各个频率点的信号能量作非相干累加,可以得到常规波束形成输出
P ( θ v ) = Σ i = 1 N | Y ( θ v , f i ) | 2 - - - ( 3 )
其中P(θv)峰值位置对应的θvn方向即为声波到达方向。
匹配滤波算法如下:
对发射信号s1(t)匹配的匹配滤波器脉冲响应函数是发射信号的时反共轭,即
h(t)=s1 *(T-t) t≥0                                (4)
其中T为匹配滤波器输出最大瞬时信噪比的时刻,式(4)的匹配滤波器对θv方向波束信号y(θv,t)的响应为y(θv,t)与h(t)的卷积,即
x ( θ v , τ ) = ∫ - ∞ ∞ y ( θ v , t ) h ( τ - t ) dt - - - ( 5 )
x(θv,τ)为垂直阵常规平面波波束形成+匹配滤波模糊度表面图(如图3),从模糊度表面图上的峰值点可测量出海面反射波、海底反射波和海面-海底反射波相对于直达波的时延差τn以及各条路径到达的能量En,以及几条路径的到达方向θvn。根据snell定律
Figure BSA00000430214600053
可得到海底附近处声线反射的掠射角θ,其中cv、cb分别对应垂直阵几何中心点处和海底附近对应的声速。当设定直达波传播的距离等于声源与垂直阵的间距r1(这是合理的),通过测量的水中声速c可计算海面反射波、海底反射波和海面-海底反射波的传播距离rn=r1+cτn
(3)根据平面波反射理论,平面波反射系数与海底的密度、声速以及声波的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R = ρ 2 c 2 sin θ - ρ 1 c 1 sin θ t ρ 2 c 2 sin θ + ρ 1 c 1 sin θ t - - - ( 6 )
其中ρ1和c1海底附近水的密度和水中声速,ρ2和c2是半无限空间海底的密度和声速,θ和θt是海底附近处声线入射和折射的掠射角。在假设近距离上声能量在距离上的传播衰减按球面波衰减规律,其它除海底反射衰减外,所有的衰减原因如海水吸收等忽略不计的基础上,参照图1利用公式(6)及snell定律可以得到以下一个方程组。
R 3 = ρ 2 c 2 sin θ 3 - ρ 1 c 1 sin θ t 3 ρ 2 c 2 sin θ 3 + ρ 1 c 1 sin θ t 3 = E 3 r 3 2 E 1 r 1 2 R 4 = ρ 2 c 2 sin θ 4 - ρ 1 c 1 sin θ t 4 ρ 2 c 2 sin θ 4 + ρ 1 c 1 sin θ t 4 = E 4 r 4 2 E 2 r 2 2 sin θ t 3 = 1 - ( c 2 c 1 ) 2 cos 2 θ 3 sin θ t 4 = 1 - ( c 2 c 1 ) 2 cos 2 θ 4 - - - ( 7 )
其中En是第n条路径射线的能量,rn是第n条路径射线走过的路程,从方程组(7)可以得到ρ2和c2的解。
ρ 2 = ρ 1 ( 1 + R 3 ) n 2 - cos 2 θ 3 ( 1 - R 3 ) sin θ 3 c 2 = c 1 ( A 2 cos 2 θ 3 - cos 2 θ 4 ) / ( A 2 - 1 ) - - - ( 8 )
其中
Figure BSA00000430214600063
Figure BSA00000430214600064
根据方程组(7)和方程组(8)就可以分别反演出海底底质密度和声速,但是要使方程组(7)和方程组(8)需要满足一个条件,即
θ3>θc                            (9)
其中
Figure BSA00000430214600065
是临界掠射角,当θ3<θc时,第3条路径声线的反射属于全反射现象,此时透射到海底的声波非均匀平面波,方程组(9)不成立。假设图1中声源和接收点的间距为D,接收点处海深为H,声源和接收器的深度分别为Hs和Hr,方程组(7)和方程组(8)的使用条件可近似表示为
θ 3 ≈ a tan ( 2 H - H s - H r D 2 - ( H s - H r ) 2 ) > θ c = a cos ( c 1 c 2 ) - - - ( 10 )
因此,在满足式(10)的条件下,只要利用一条垂直阵和一个较小强度声源,通过采集声源斜入射时的多路径信号,分辨出各条路径到达时间、角度(按snell定律折合到海底附近的反射角度)及能量,即可实现本发明方案。
Figure BSA00000430214600071
表19种不同海底沉积层的理论值和反演结果
Figure BSA00000430214600072
表2海底密度和声速的测量结果(实际数据)
最后应说明,以上实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且不限与此,而是在应用上可以延伸到其它的修改,变化,应用,并且认为所有这样的修改,变化,应用,实施实例都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

Claims (1)

1.一种基于多路径反射理论的海底密度和声速测量方法,其特征是:包括步骤如下:
(1)利用垂直阵接收的声源数据估计出前4条路径到达垂直阵等效声中心处的时间tn、入射掠射角θvn和能量En,利用到达时间tn和水中声速计算出4条声线的传播距离rn,利用入射掠射角θvn根据snell定律计算出声线到达海底附近处的入射掠射角θn;所述的前4条路径是指直达波、海面反射波、海底反射波和海面-海底反射波4条声线的路径;
(2)根据平面波反射理论和snell定律,利用测得的4条路径的传播距离rn、到达海底附近处的入射掠射角θn和能量En,建立海底反射系数方程组;
(3)求解方程组获得海底密度和声速值;
对于海面反射来说,假设各个方向入射到海面的反射系数都近似为-1,根据平面波反射理论、snell定律,得到以下一个方程组;
R 3 = ρ 2 c 2 sin θ 3 - ρ 1 c 1 sin θ t 3 ρ 2 c 2 sin θ 3 + ρ 1 c 1 sin θ t 3 = E 3 r 3 2 E 1 r 1 2 R 4 = ρ 2 c 2 sin θ 4 - ρ 1 c 1 sin θ t 4 ρ 2 c 2 sin θ 4 + ρ 1 c 1 sin θt t 4 = E 4 r 4 2 E 2 r 2 2 sin θ t 3 = 1 - ( c 2 c 1 ) 2 cos 2 θ 3 sin θ t 4 = 1 - ( c 2 c 1 ) 2 cos 2 θ 4 - - - ( 2 )
其中ρ1和c1海底附近水的密度和水中声速,ρ2和c2是半无限空间海底的密度和声速,θ3和θt3是第3条反射声线的入射和折射掠射角,θ4和θt4是第4条声线入射和折射的掠射角,R3是指第3条反射声线的反射系数,R4是指第4条反射声线的反射系数;En是第n条路径射线的能量,rn是第n条路径射线走过的路程,从方程组(2)可以得到ρ2和c2的解;
ρ 2 = ρ 1 ( 1 + R 3 ) n 2 - cos 2 θ 3 ( 1 - R 3 ) sin θ 3 c 2 = c 1 ( A 2 cos 2 θ 3 - cos 2 θ 4 ) / ( A 2 - 1 ) - - - ( 3 )
其中 根据方程组(2)和方程组(3)就分别反演出海底底质密度和声速,但是要使方程组(2)和方程组(3)需要满足一个条件,即θ3c    (4)
其中
Figure FDA00002148512400021
是临界掠射角,当θ3c时,第3条路径声线的反射属于全反射现象,此时透射到海底的声波非均匀平面波,方程组(4)不成立;假设声源和接收点的间距为D,接收点处海深为H,声源和接收器的深度分别为Hs和Hr,方程组(2)和方程组(3)的使用条件可近似表示为
θ 3 ≈ a tan ( 2 H - H s - H r D 2 - ( H s - H r ) 2 ) > θ c = a cos ( c 1 c 2 ) - - - ( 5 )
因此,在满足式(5)的条件下,只要利用一条垂直阵和一个较小强度声源,通过采集声源斜入射时的多路径信号,分辨出各条路径到达时间、按snell定律折合到海底附近的反射角度及能量,即完成海底半无限空间模型假设下密度和声速的测量。
CN 201110032989 2011-01-25 2011-01-25 一种基于多路径反射理论的海底密度和声速测量方法 Active CN1021834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32989 CN102183435B (zh) 2011-01-25 2011-01-25 一种基于多路径反射理论的海底密度和声速测量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32989 CN102183435B (zh) 2011-01-25 2011-01-25 一种基于多路径反射理论的海底密度和声速测量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83435A CN102183435A (zh) 2011-09-14
CN102183435B true CN102183435B (zh) 2013-02-06

Family

ID=44569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032989 Active CN102183435B (zh) 2011-01-25 2011-01-25 一种基于多路径反射理论的海底密度和声速测量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834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08247B (zh) * 2011-10-20 2013-07-31 哈尔滨工程大学 基于射线声学的三维倾斜海底参数快速测量方法
CN103675910B (zh) * 2013-11-29 2017-01-04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水陆检波器地震数据标定因子反演方法
CN104820765A (zh) * 2015-05-26 2015-08-05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东海研究站 一种海底声学特性的单参数模型的建立方法
CN106154276B (zh) * 2016-06-27 2018-10-19 西北工业大学 基于海底混响和传播损失的深海海底参数反演方法
CN105974364B (zh) * 2016-07-13 2018-07-0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 水下通信定位识别一体化波形优化方法
WO2018068249A1 (en) * 2016-10-13 2018-04-19 Yonggang Zhang Algorithms of resonance wave reflectivity through interface of the transition zone
CN106908520B (zh) * 2017-03-02 2023-08-01 山东科技大学 高低频海底底质参数测量仪及海底底质参数测量方法
CN107607438B (zh) * 2017-08-08 2024-02-02 南京中探海洋物联网有限公司 一种大范围海域的海水密度测量方法
CN108181651B (zh) * 2017-12-25 2019-06-21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可靠声路径的深海地声参数反演方法
CN108089155B (zh) * 2017-12-28 2021-04-02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深海环境下单水听器声源被动定位方法
CN109100680B (zh) * 2018-08-02 2022-02-15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相切双弧线型的九元地声传感器阵列定位方法
CN109253921B (zh) * 2018-11-02 2021-07-06 厦门港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混凝土试块强度评价方法
CN109724684B (zh) * 2019-01-03 2020-10-13 武汉大学 一种基于水下自主航行器的直达信号传播时间测量方法
CN110824428A (zh) * 2019-11-06 2020-02-21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垂直矢量阵水下声线匹配被动定位方法
CN111458008B (zh) * 2020-04-16 2021-03-26 浙江大学 基于单固定水听器和单移动声源的海洋地声参数反演方法
CN112051577B (zh) * 2020-07-14 2024-06-11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 一种利用分段式垂直阵实现深海中距目标测距及定深方法
CN112729532B (zh) * 2021-01-05 2023-03-31 北京耘科科技有限公司 浅海运动声源近场传递函数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126029B (zh) * 2021-04-14 2022-07-26 西北工业大学 适用于深海可靠声路径环境的多传感器脉冲声源定位方法
CN113687307B (zh) * 2021-08-19 2023-08-18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低信噪比及混响环境下的自适应波束成形方法
CN114280541B (zh) * 2021-12-15 2022-11-22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一种基于深海分布式垂直线列阵的目标被动定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96472A (en) * 1993-09-24 1995-03-07 Western Atlas International Method for deriving water bottom reflectivity in dual sensor seismic surveys
JP2775096B2 (ja) * 1996-05-21 1998-07-09 防衛庁技術研究本部長 Blデータから音響パラメータへの変換方法
JP4053187B2 (ja) * 1999-06-29 2008-02-2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遺伝的アルゴリズムを用いた海底堆積層パラメータ推定装置
CN1940554A (zh) * 2006-07-21 2007-04-04 中国海洋大学 海底表层沉积物的物理性质参数的原位探测装置
CN101777954B (zh) * 2010-01-27 2012-12-19 哈尔滨工程大学 基于本征声线视在搜索的水声信道有效声速估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83435A (zh) 2011-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83435B (zh) 一种基于多路径反射理论的海底密度和声速测量方法
CN104808208B (zh) 一种基于激光声源探测水下目标方位及尺寸的测量系统及其测量方法
CN103076594B (zh) 一种基于互相关的水声脉冲信号双阵元定位的方法
Dowling et al. Acoustic remote sensing
CN102539530B (zh) 基于时间反转聚焦的水声无源材料回声降低/反射系数测量方法
Abdi et al. Signal correlation modeling in acoustic vector sensor arrays
CN107272003B (zh) 基于可靠声路径和目标多途回波的主动定位方法
Hui et al. Underwater acoustic channel
CN107272005B (zh) 基于可靠声路径下目标回波到达时延和到达角度的主动定位方法
CN104678384B (zh) 一种波束域的声压差互相关谱分析水下目标速度估计方法
CN105301114A (zh) 一种基于多通道空时逆滤波技术的声学覆盖层插入损失测量方法
CN103076590A (zh) 一种基于频率预估的水声脉冲信号的定位方法
CN103245942B (zh) 一种基于mimo阵列的无失真扇扫成像方法
CN108680234A (zh) 一种跨冰层介质的水深测量方法
CN109001297A (zh) 基于单矢量水听器的大样本水声材料声反射系数测量方法
Kargl et al. Synthetic aperture sonar imaging of simple finite targets
CN103487793A (zh) 一种基于简正波理论的宽带混响波形仿真方法
CN110471032B (zh) 一种水下目标被动定位的方法
CN103926586A (zh) 一种使用发射子阵的mimo阵列测深方法
Qin et al. Sound propagation from the shelfbreak to deep water?
Huang et al. Research on analyzing and processing methods of ocean sonar signals
CN103235312B (zh) 目标回波强度测量方法
Li et al. Multipath-based passive source range localization with a single hydrophone in deep ocean
Zheng et al. Sediments parameters inversion from head wave and multipath using compressive sensing
Chen et al. VLF source localization with a freely drifting acoustic sensor arra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