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77843A - 一种优质抗病中熟中粳稻品种的培育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优质抗病中熟中粳稻品种的培育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77843A
CN102177843A CN201110063334XA CN201110063334A CN102177843A CN 102177843 A CN102177843 A CN 102177843A CN 201110063334X A CN201110063334X A CN 201110063334XA CN 201110063334 A CN201110063334 A CN 201110063334A CN 102177843 A CN102177843 A CN 1021778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ce
level
disease
resistance
si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6333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明法
姚立生
程祝宽
唐红生
朱国永
严国红
王爱民
何冲霄
任仲玲
单忠德
孙红芹
万林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Institute of Coastal Area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Institute of Coastal Area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Institute of Coastal Area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Jiangsu Institute of Coastal Area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11006333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77843A/zh
Publication of CN1021778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778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Breeding Of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Cultu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优质抗病中熟中粳稻品种的培育方法,属于植物育种技术领域。用徐稻3号(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中熟中粳稻品种)为母本,用武育粳12号(江苏武进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迟熟中粳稻品种)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江苏盐城正季和海南三亚异地加代连续10代进行品质、产量以及抗性选择,培育出具有米质达国标二级优质米标准,产量水平高、抗条纹叶枯病、中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熟期适中、适应性广,综合性状优良的中粳稻新品种盐稻11号。

Description

一种优质抗病中熟中粳稻品种的培育方法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优质抗病中熟中粳稻品种的培育方法,属于植物育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优质抗病中熟中粳稻品种盐稻11号的培育方法。
二、背景技术
我国具有世界领先的水稻育种成就,先后成功地实施了水稻矮化育种,三系、两系杂交水稻育种。水稻是我国的第一大农作物,水稻品种的改良一直是我国农业科研的重点领域,优质、高产、多抗是水稻育种的重要长期的目标。江苏是粳稻生产大省,中熟中粳稻品种应用范围最大。“八五”以来,江苏省的粳稻育种取得了很大成就,育成了一大批高产、优质、多抗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丰富和提高,江苏省大面积水稻生产迫切需要米质优、抗性强、产量高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水稻条纹叶枯病、稻瘟病是近年来江苏以及邻近省份水稻生产的一种重要病害类型,给江苏以及邻近省份水稻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将中熟中粳稻水稻品种的抗水稻条纹叶枯病、稻瘟病、白叶枯病特性与高产和优质性状结合起来,提高优质中熟中粳稻新品种的广泛适应性和高产稳产以及优质性能,是近阶段水稻育种工作者的首选任务。
近期,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和盐城明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遗传所合作,用徐稻3号(原代号徐91069,系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中熟中粳稻品种)为母本,用武育粳12号(原代号武99-5,系江苏武进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迟熟中粳稻品种)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江苏盐城正季和海南三亚异地加代连续10代进行品质、产量以及抗性选择,培育出具有米质达国标二级优质米标准,产量水平高、抗条纹叶枯病、中抗稻瘟病、抗白叶枯病,熟期适中、适应性广,综合性状优良的中粳稻新品种盐稻11号。有着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三、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将中熟中粳稻水稻品种的抗水稻条纹叶枯病、稻瘟病、白叶枯病特性与高产和优质性状结合起来,提高优质中熟中粳稻新品种的广泛适应性和高产稳产以及优质性能,提供了优质抗病中熟中粳稻品种盐稻11号的培育方法。
技术方案
一种优质抗病中熟中粳稻品种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择用徐稻3号为母本,用武育粳12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获得F0种子;
B)然后自交10代,边自交边选择:
从自交2代即F2开始,逐代采取田间鉴定,要求:茎秆与铅垂线的夹角为300-450;叶片短挺,倒数第二叶叶尖与主茎的角度<450,倒1、2、3叶片的长度25-30cm,千粒重26-28克;
每代稻谷成熟前田间鉴定外观品质,选择目标为垩白率≤30%、垩白度≤5%、透明度1-2级;
每代收获后再在室内再进行人工脱粒、出糙继续鉴定其外观品质,选择目标为垩白率≤30%、垩白度≤5%、透明度1-2级;保留符合育种目标的优良单株进入下一个育种世代再重复进行上代的选育工作;
从自交3代即F3开始,在采取宽窄行,即行宽分别为33cm和16.5cm、株距16.5cm、每亩施纯N15公斤、稀植亩栽1.5万穴的栽培方式,逐代进行人工接种鉴定白叶枯病抗性,选择病级指标0-3级;在自然条件下鉴定其苗稻瘟病抗性,选择病级指标0级;穗颈瘟抗性,选择病级指标0-3级;在自然条件下进行条纹叶枯病抗性鉴定,选择病级指标0-2级,发病率指标0-15%;
从自交8代即F8开始,设立品比试验,参加品比试验的新品系的数量为30-50个,进行人工接种鉴定白叶枯病抗性,病级指标0-3级;在自然条件下鉴定其苗稻瘟病抗性,病级0级,穗颈瘟抗性,病级0-3级;在自然条件下进行条纹叶枯病抗性鉴定,病级指标0-2级,发病率指标0-15%;产量指标550公斤以上;
自交10代即F10育成了优质抗病中熟中粳稻品种盐稻11号,该品种株型较紧凑,叶片短挺,倒1、2、3叶的长度25-30cm,千粒重26-28克;垩白率≤30%、垩白度≤5%、透明度1-2级;抗-中抗白叶枯病:病级0-3级;抗苗稻瘟病:病级0级;抗-感穗颈瘟:病级0-3级;抗条纹叶枯病抗病:病级0-2级,发病率0-15%,产量指标550公斤以上。
其中人工接种鉴定白叶枯病抗性方法中接种病菌为:白叶枯(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oryzae 下同)JS49-6,白叶枯KS-6-6,白叶枯浙173和白叶枯PX079。
有益效果
本发明培育的优质抗病中熟中粳稻品种盐稻11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米质优
2009年,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湖北)测试,盐稻11号稻米品质所有指标均达国标二级优质米标准,其结果为:糙米率85.5%,精米率74.6%,整精米率71.6%,粒长5.3mm,长宽比2.0,垩白率10%,垩白度0.6%,碱消值7.0级,胶稠度74mm,直链淀粉含量19.0%,透明度1级。
2010年,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湖北)测试,盐稻11号稻米品质所有指标均达国标二级优质米标准,其结果为:糙米率83.2%,精米率73.2%,整精米率70.8%,粒长5.0mm,长宽比1.8,垩白率16%,垩白度1.3%,碱消值6.5级,胶稠度85mm,直链淀粉含量16.4%,透明度1级。
(2)抗病性强
2009年,盐稻11号据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接种鉴定抗性结果:白叶枯(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oryzae 下同)JS49-6致病菌株(3级),白叶枯KS-6-6致病菌株(5级),白叶枯浙173致病菌株(3级),PX079致病菌株(3级);对稻瘟病ZB10、ZC15、ZD7、ZE3、ZF1、ZG1等6个生理小种均免疫,病级均为0级,穗颈瘟抗性为(3级),纹枯病抗性为(MR),条纹叶枯病抗性均为(R),田间发病率为5.4%。
2010年,盐稻11号据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接种鉴定抗性结果:白叶枯JS49-6致病菌株(3级),白叶枯KS-6-6致病菌株(3级),白叶枯浙173致病菌株(1级),PX079致病菌株(1级);对稻瘟病ZB17、ZC7、ZD7、ZE3、ZF1、ZG1等6个生理小种均免疫,病级均为0级,穗颈瘟抗性为(3级),纹枯病抗性为(MR),条纹叶枯病抗性均为(R),田间发病率分别为4.5%和7.5%。
(3)高产稳产
盐稻11号2009年参加本所在江苏中熟中粳稻地区组织的品系品比试验(7个点),产量变蝠564.2-673.5公斤,平均亩产620.6公斤,比对照镇稻88增产2.99%,达极显著水平;2010年参加本所在江苏中熟中粳稻地区组织的品系品比试验(7个点),产量变蝠580.5-700公斤,平均亩产630.7公斤,比对照镇稻88增产5.7%,达极显著水平。
(4)农艺性状优良
盐稻11号在江苏省作中熟中粳稻栽培,全生育期148-150天,比对照镇稻88早熟1-2天,苗体矫健,芽鞘绿色,株高90-95㎝,与对照徐稻3号相仿,叶片较短挺,倒1、2、3叶的长度为25-30cm,叶色适中,叶片挺直,主茎总叶片数17-18张,5个伸长节间,播种至抽穗105-108天,成穗率65-70%,一般亩有效穗20-22万,穗长18-21厘米,每穗总粒135-140粒,每穗实粒125-130粒,结实率90-92%,千粒重26-27克,无芒,成熟时熟相好。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优质抗病中熟中粳稻新品种盐稻11号选育系谱示意图
五、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一种优质抗病中熟中粳稻品种的培育方法。
A)选择用徐稻3号(原代号徐91069,系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中熟中粳稻品种)为母本,用武育粳12号(原代号武99-5,系江苏武进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迟熟中粳稻品种)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获得F0种子;
徐稻3号性状描述:全生育期145天左右,属中熟中粳品种。株高96厘米,株型集散适中,长势旺盛,茎杆粗壮,抗倒性强,叶色较深,剑叶挺举,穗半直立,分蘖性好,成穗率高,每亩有效穗22万左右,每穗总粒数130粒左右,结实率90%以上,千粒重27克。稻米品质优:糙米率83.2%,精米率72.4%,整精米率68.7%,垩白率18%,垩白度1.9%,胶稠度80mm,直链淀粉含量18.4%,米质理化指标达国家二级优质稻米标准。熟相好,易脱粒。接种鉴定抗白叶枯病,高抗稻瘟病,纹枯病轻,田间种植高抗条纹叶枯病,无稻曲病。
武育粳12号性状描述:全生育期155天,属迟熟中粳品种。株高90厘米,株型好,茎秆粗硬,抗倒能力强,生长整齐,分蘖一般,成穗率较高,穗长19厘米,千粒重29克,亩有效穗数20-22万,穗粒数130粒,实粒数100粒,结实率80%以上,抗病性较好。糙米率、精米率、粒长、长宽比、碱消值、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8项达国标一级标准。
B)然后自交10代,边自交边选择:选择抗-中抗白叶枯病,病级0-3级;抗苗稻瘟病,病级0级;抗-感穗颈瘟,病级0-3级;抗条纹叶枯病抗病,病级0-2级,发病率0-15%;株型紧凑,叶片短挺,倒1、2、3叶的长度25-30cm,千粒重26-28克,垩白率≤30%、垩白度≤5%、透明度1-2级的优良单株;
从自交2代即F2开始,逐代采取田间鉴定要求:植株茎秆与铅垂线的夹角为300-450;叶片短挺,倒数第二叶叶尖与主茎的角度<450,倒1、2、3叶的长度25-30cm,千粒重26-28克;稻谷成熟前田间鉴定外观品质,主要指标垩白率≤30%、垩白度≤5%、透明度1-2级;收获后再在室内再进行人工脱粒、出糙继续鉴定其外观品质,主要指标垩白率≤30%、垩白度≤5%、透明度1-2级;保留符合育种目标的优良单株(穗)进入下一个育种世代再重复进行上代的选育工作;
从自交3代即F3开始,在采取宽窄行33cm+16.5cm、株距16.5cm、每亩施纯N15公斤、稀植亩栽1.5万穴的栽培方式,逐代进行人工接种鉴定白叶枯病抗性,病级指标0-3级;在自然条件下鉴定其苗稻瘟病抗性,病级0级,穗颈瘟抗性,病级0-3级;在自然条件下进行条纹叶枯病抗性鉴定,病级指标0-2级,发病率指标0-15%;
从自交8代即F8开始,在江苏省中熟中粳稻生产地区选择有代表性的5-7个点设立品比试验,试验品系均为上代选留的产量、抗性、品质等性状较好的,一般参加品比试验的新品系的数量为30-50个,以江苏省中熟中粳主栽品种作为对照,完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0.02亩;每小区栽插8-12行,行株距25×13.5cm,每小区400穴,每穴2-3粒种子苗,试验区四周设置保护行。进行人工接种鉴定白叶枯病抗性,病级指标0-3级;在自然条件下鉴定其苗稻瘟病抗性,病级0级,穗颈瘟抗性,病级0-3级;在自然条件下进行条纹叶枯病抗性鉴定,病级指标0-2级,发病率指标0-15%;成熟期各参试验品系与对照品种比较产量以及增产显著性,产量指标550公斤左右,增产幅度5%以上或达极显著水平。
自交10代即F10育成了优质抗病中熟中粳稻品种盐稻11号,该品种全生育期148-150天,比对照镇稻88早熟1-2天,株高90-95㎝,与对照徐稻3号相仿,叶片较短挺,倒1、2、3叶的长度为25-30cm,叶色适中,叶片挺直,主茎总叶片数17-18张,5个伸长节间,播种至抽穗105-108天,成穗率65-70%,一般亩有效穗20-22万,穗长18-21厘米,每穗总粒135-140粒,每穗实粒125-130粒,结实率90-92%,千粒重26-27克,无芒。2010年据农业部食品质量检测中心(湖北)结果,盐稻11号稻米品质所有指标均达国标二级优质米标准,糙米率83.2%,精米率73.2%,整精米率70.8%,粒长5.0mm,长宽比1.8,垩白率16%,垩白度1.3%,碱消值6.5级,胶稠度85mm,直链淀粉含量16.4%,透明度1级;2010年据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结果,抗-中抗白叶枯病,病级1-3级;中抗稻瘟病,病级3级;抗条纹叶枯病,病级指标3级,发病率指标4.5-7.5%。
所有接种致病菌株白叶枯JS49-6致病菌株,白叶枯KS-6-6致病菌株,白叶枯浙173致病菌株,PX079致病菌株;对稻瘟病ZB10、ZC15、ZD7、ZE3、ZF1、ZG1生理小种均为公知公用材料,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每年培养的,并对外销售提供和对外提供病级鉴定服务。
附表:本发明培育方法选育的盐稻11号的选育经过
Figure 404364DEST_PATH_IMAGE002
另外盐稻11号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经试验试种,盐稻11号亩产650公斤以上的产量结构:每亩21.0万穗,每穗总粒135粒,结实率90%,千粒重26.5克。高产栽培应充分发挥它大穗的优势,在适宜穗数的基础上,攻大穗保粒重。即通过培育多蘖壮秧,合理密植,促早发早够苗,提高群体素质,打好高产基础,在确保适宜穗数的基础上,促壮杆大穗,从而达到穗足穗大粒重夺高产的目的。应掌握的技术要点是:
(1)适期稀播,培育适龄壮秧
盐稻11号属中熟中粳稻类型,在江苏中熟中粳稻地区一般以5月上旬播种,秧龄控制在30天左右为好。水育秧播种量25-30公斤/亩,旱育秧播种量35-40公斤/亩,大田用种量2.5-3公斤/亩。秧田要施足基肥、熟化土壤,一叶一心施断奶肥,三叶期补施接力肥,并加强管理,尤其是旱秧要防青枯,控好水、巧施肥,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育成清秀挺拔无病虫的适龄壮秧。
(2)合理密植,匀棵浅栽,提高栽插质量
试验试种结果表明:中上肥力田块亩栽1.6-1.8万穴,株行距13cm×28cm,每穴1-2本,每亩基本苗5-6万;肥力较差的田块亩栽2万穴,株行距13cm×25cm,每亩基本苗7-8万,对群体与个体的协调发展、增穗增粒较为有利,较容易获得高产稳产。同时要切实提高栽插质量,为早出蘖、早够苗,提高群体素质,为争多穗、攻大穗打好基础。
(3)科学肥水夺高产
盐稻11号亩产650公斤栽培,本田总需肥量折合纯氮17公斤/亩左右。搭配施用磷、钾肥,磷、钾肥作基肥为主。肥料运筹掌握“前重、中控、后补”的原则,氮肥前期(基肥及分蘖肥)占60%,穗粒肥占40%。水浆管理宜采取“浅水栽秧、寸水活棵、薄水分蘖、保水抽穗扬花、干湿交替”的灌溉方式。要求在栽后15-20天发足等穗苗,当亩茎蘖达等穗苗时,排水分次搁田,控制高峰苗不超过28万/亩,最后成穗21万/亩。收获前7天左右,排干田间积水。
(4)加强病虫草害的防治工作
按照水稻病、虫、草害的发生规律,及时做好防治工作,尤其在高产栽培条件下,由于氮素水平较高,应注意做好纵卷叶螟、三化螟、稻飞虱、纹枯病及杂草等防治工作。

Claims (2)

1.一种优质抗病中熟中粳稻品种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择用徐稻3号为母本,用武育粳12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获得F0种子;
B)然后自交10代,边自交边选择:
从自交2代即F2开始,逐代采取田间鉴定,要求:株型紧凑,叶片短挺,倒1、2、3叶的长度25-30cm,千粒重26-28克;
每代稻谷成熟前田间鉴定外观品质,选择目标为垩白率≤30%、垩白度≤5%、透明度1-2级;
每代收获后再在室内再进行人工脱粒、出糙继续鉴定其外观品质,选择目标为垩白率≤30%、垩白度≤5%、透明度1-2级;保留符合育种目标的优良单株进入下一个育种世代再重复进行上代的选育工作;
从自交3代即F3开始,在采取宽窄行33cm+16.5cm、株距16.5cm、每亩施纯N15公斤、稀植亩栽1.5万穴的栽培方式,逐代进行人工接种鉴定白叶枯病抗性,选择病级指标0-3级;在自然条件下鉴定其苗稻瘟病抗性,选择病级指标0级;穗颈瘟抗性,选择病级指标0-3级;在自然条件下进行条纹叶枯病抗性鉴定,选择病级指标0-2级,发病率指标0-15%;
从自交8代即F8开始,设立品比试验,参加品比试验的新品系的数量为30-50个,进行人工接种鉴定白叶枯病抗性,病级指标0-3级;在自然条件下鉴定其苗稻瘟病抗性,病级0级,穗颈瘟抗性,病级0-3级;在自然条件下进行条纹叶枯病抗性鉴定,病级指标0-2级,发病率指标0-15%;产量指标550公斤以上;
自交10代即F10育成了优质抗病中熟中粳稻品种盐稻11号,该品种株型紧凑,叶片短挺,倒1、2、3叶的长度25-30cm,千粒重26-28克;垩白率≤30%、垩白度≤5%、透明度1-2级;抗-中抗白叶枯病:病级0-3级;抗苗稻瘟病:病级0级;抗-感穗颈瘟:病级0-3级;抗条纹叶枯病抗病:病级0-2级,发病率0-15%,产量指标550公斤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人工接种鉴定白叶枯病抗性方法中接种病菌为:白叶枯(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oryzae)JS49-6,白叶枯KS-6-6,白叶枯浙173和白叶枯PX079。
CN201110063334XA 2011-03-16 2011-03-16 一种优质抗病中熟中粳稻品种的培育方法 Pending CN1021778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63334XA CN102177843A (zh) 2011-03-16 2011-03-16 一种优质抗病中熟中粳稻品种的培育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63334XA CN102177843A (zh) 2011-03-16 2011-03-16 一种优质抗病中熟中粳稻品种的培育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77843A true CN102177843A (zh) 2011-09-14

Family

ID=44564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63334XA Pending CN102177843A (zh) 2011-03-16 2011-03-16 一种优质抗病中熟中粳稻品种的培育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7784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60382A (zh) * 2016-03-03 2016-06-15 山东省水稻研究所 一种水稻育种方法
CN107251834A (zh) * 2017-06-30 2017-10-17 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早熟中粳稻品种的选育方法
CN116602205A (zh) * 2023-05-25 2023-08-18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一种抗病水稻新材料的选育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60382A (zh) * 2016-03-03 2016-06-15 山东省水稻研究所 一种水稻育种方法
CN105660382B (zh) * 2016-03-03 2017-10-03 山东省水稻研究所 一种水稻育种方法
CN107251834A (zh) * 2017-06-30 2017-10-17 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早熟中粳稻品种的选育方法
CN116602205A (zh) * 2023-05-25 2023-08-18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一种抗病水稻新材料的选育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40514B (zh) 一种旱藕增产提高淀粉含量的高效栽培方法
Kim et al. Yield losses in maize due to Striga hermonthica in West and Central Africa
CN105010129B (zh) 早熟陆地棉新种质选育方法
CN103598085B (zh) 一种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选育方法
CN101019505A (zh) 一种抗稻瘟病、特优质、高产粳稻镇稻10号的育种方法
CN107409662B (zh) 一种降低烟草青枯病发病率的轮作方法
CN103250635B (zh) 一种高粒重优质两系杂交水稻品种的育种方法和制种方法
CN107306786B (zh) 一种高粒重优质抗稻瘟病抗倒两系杂交水稻品种的育种方法
CN101796918A (zh) 一种优质、多抗、高产杂交水稻的育种和制种方法
CN101248752A (zh) 优质食味、抗稻瘟病、高产粳稻镇稻12号的育种方法
CN102771383A (zh) 一种优质、多抗、高产两系杂交水稻的育种和制种方法
CN107046993A (zh) 一种高粱的培育方法
CN102771382B (zh) 宜机插秧、强抗倒粳稻品种的培育方法
CN103340147A (zh) 一种高产早熟软米的育种方法
CN101663992A (zh) 一种高粒重优质三系杂交籼稻品种的培育方法
CN102177843A (zh) 一种优质抗病中熟中粳稻品种的培育方法
CN103430823A (zh) 一种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的育种方法
CN1826873A (zh) 一种杂交水稻ⅱ优42的育种和制种方法
CN101300957A (zh) 一种利用阶梯聚合改良技术选育镇稻13号的育种方法
CN1545855A (zh) 一种水稻新品种的选育与栽培方法
CN107251834B (zh) 一种早熟中粳稻品种的选育方法
CN1732748A (zh) 一种番茄杂交种的选育方法
CN101663993A (zh) 一种抗条纹叶枯病优质粳糯稻品种的培育方法
CN103210834A (zh) 一种通过粳糯交选育粳稻和糯稻品种的方法
CN106804423A (zh) 一种白色颖壳大麦品种的培育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