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70390B - 参数协商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参数协商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70390B
CN102170390B CN201010122089.0A CN201010122089A CN102170390B CN 102170390 B CN102170390 B CN 102170390B CN 201010122089 A CN201010122089 A CN 201010122089A CN 102170390 B CN102170390 B CN 1021703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parameter
message
type
root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2208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70390A (zh
Inventor
吴波
陈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12208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703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703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703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703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7039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参数协商方法和系统。涉及通信领域;解决了无法实现P2MP PW参数协商的问题。该方法包括:伪线一端节点向对端节点发送参数协商消息,在该参数协商消息中携带伪线参数;所述对端节点根据所述参数协商消息,完成伪线参数协商。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适用于网络二层业务承载。

Description

参数协商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点到多点伪线(P2MP PW,Point-to-Multipoint Pseudo-wire)的根节点与叶子节点之间的参数协商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PWE3是一种端到端的二层业务承载技术,属于点到点方式的L2VPN(Layer 2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2层虚拟专用网络)。在PSN(PacketSwitched Network,分组交换网络)的两台PE(Provider Edge,提供商边缘)设备中,它以LDP/RSVP(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Resource ReservationProtocol,标签分布协议/资源预留协议)作为信令,通过隧道(可能是MPLS(Multiple 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多协议标签交换隧道)、GRE、L2TPv3或其他)模拟CE(Customer Edge,用户边缘)端的各种二层业务,如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异步传输模式)、TDM(Time DivisionMultiplexing,时分复用)、FR(Frame Relay,帧中继)等,使CE端的二层数据在PSN网络中透明传递。
PWE3工作组定义的伪线(Pseudo-wire,简称为PW)包括点到点的伪线(Point-to-point Pseudo-wire,简称为P2P PW)以及点到多点的伪线(Point-to-Multipoint Pseudo-wire,简称为P2MP PW)。由于P2P PW主要用于单播IP转发,不能很好的满足网络电视(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简称为IPTV)和时钟分发等L2VPN业务的需要。因此提出P2MP PW技术,P2MP PW是单向的点到多点的伪线,一个与源相连的PW(Pseudo-wire,伪线)传递二层业务到一个或多个接收者(或者叶子)。P2MP PW的基本功能包括:封装到达入口接入电路(Access Circuits,简称为AC)的特定业务的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简称为PDU),并将其通过P2MP伪线送到出口接入电路(Egress Access Circuits,简称为Egress ACs),并且,满足时间(timing)、顺序(order)等仿真要求。
目前,IETF PWE3工作组中定义了伪线的连通性检测机制-VCCV(Virtual Circuit Connectivity Verification,虚电路连通性验证),主要用于伪线的连通性检测,也可以用于故障通告。
如图1所示,VCCV是在PW的入口和出口节点之间提供了一条控制信道,在该控制信道上传输连通性确认消息,用于PW的故障检测。如果要实现VCCV功能,进行检测的两端首先要协商VCCV参数,这里,VCCV参数具体包括:协商控制信道(CC,Control Channel type)与连通性验证消息(CV,Connectivity Verification),如图1所示,PE2向对端PE1发送LDP标签映射消息,LDP标签映射消息中RFC128/129的接口参数中携带着PE2可以支持的所有CC/CV类型,PE1收到LDP标签映射消息后选择一个合适的CC/CV类型来进行PW的连通性检测。这里,假设CC类型是类型1:以0b0001开始的控制字,CV类型是LSP ping报文。
但由于P2MP PW是单向的点对多点的伪线,所以上述方法不适用于P2MP PW,目前还没有实现P2MP PW参数协商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参数协商方法和系统,解决了无法实现P2MP PW参数协商的问题。
一种参数协商方法,在点到多点伪线的叶子节点与根节点之间,该方法包括:
伪线一端节点向对端节点发送参数协商消息,在该参数协商消息中携带伪线参数;
所述对端节点根据所述参数协商消息,完成伪线参数协商。
进一步的,所述参数协商消息为LDP通知消息,所述伪线一端节点为叶子节点,所述对端节点为根节点,所述伪线参数为VCCV参数,所述伪线一端节点向对端节点发送参数协商消息,在该参数协商消息中携带伪线参数具体为:
叶子节点向根节点发送LDP通知消息,在该LDP通知消息中携带VCCV参数,所述VCCV参数包括叶子节点支持的CC类型和CV类型。
进一步的,所述对端节点根据所述参数协商消息,完成伪线参数协商包括:
所述根节点判断本地的VCCV参数中是否存在与各叶子节点的VCCV参数相匹配的CC类型和CV类型;
如果存在匹配的CC类型和CV类型,则根节点确定通过所述CC类型和CV类型来完成伪线连通性检测;或,
如果不存在匹配的CC类型和CV类型,则根节点确定不对与所述叶子节点间的伪线进行连通性检测。
进一步的,所述参数协商消息为LDP标签映射消息,所述伪线一端节点为根节点,所述对端节点为叶子节点,所述伪线参数为VCCV参数,所述伪线一端节点向对端节点发送参数协商消息,在该参数协商消息中携带伪线参数具体为:
根节点向叶子节点发送LDP标签映射消息,在该LDP标签映射消息中携带VCCV参数,所述VCCV参数包括根节点支持的CC类型和CV类型。
进一步的,所述对端节点根据所述参数协商消息,完成伪线参数协商包括:
所述叶子节点判断本地的VCCV参数中是否存在与所述根节点的VCCV参数相匹配的CC类型和CV类型;
如果存在匹配的CC类型和CV类型,则所述叶子节点确定通过所述CC类型和CV类型来完成伪线返程路径的连通性检测;或,
如果不存在匹配的CC类型和CV类型,则所述叶子节点确定不对与根节点间的伪线返程路径进行连通性检测。
进一步的,所述参数协商消息为LDP标签映射消息,所述伪线一端节点为根节点,所述对端节点为叶子节点,所述伪线参数为控制字比特位,所述伪线一端节点向对端节点发送参数协商消息,在该参数协商消息中携带伪线参数具体为:
根节点向叶子节点发送LDP标签映射消息,在该LDP标签映射消息中携带控制字比特位,所述表示根节点是否支持控制字。
进一步的,所述对端节点根据所述参数协商消息,完成伪线参数协商包括:
叶子节点判断本地的控制字配置是否与所述根节点所发送的LDP标签映射消息中的控制字比特位相匹配;
如果叶子节点的控制字配置和根节点所发送的LDP标签映射消息中的控制字比特位相匹配,则叶子节点确定控制字协商成功。
进一步的,如果叶子节点的控制字配置和根节点所发送的LDP标签映射消息中的控制字比特位不匹配,则叶子节点向根节点发送LDP通知消息,在该LDP通知消息中携带错误的控制字比特位(wrong C-Bit)状态码;
所述根节点向所述叶子节点发送撤销withdraw消息;
所述叶子节点接收所述withdraw消息,根据该消息撤销根节点分配标签,并向所述根节点发送release消息。
进一步的,所述参数协商消息为LDP标签映射消息,所述伪线一端节点为根节点,所述对端节点为叶子节点,所述伪线参数为Jitter TLV,所述伪线一端节点向对端节点发送参数协商消息,在该参数协商消息中携带伪线参数具体为:
根节点向叶子节点发送LDP标签映射消息,在该LDP标签映射消息中携带Jitter TLV,指示LDP通知消息发送时间区间。
进一步的,所述对端节点根据所述参数协商消息,完成伪线参数协商具体为:
所述叶子节点接收所述LDP标签映射消息,提取Jitter TLV。
进一步的,上述参数协商方法,还包括:
所述叶子节点根据所述Jitter TLV,在LDP通知消息发送时间区间内的一随机时间,向所述根节点发送LDP通知消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参数协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端节点,用于向对端节点发送参数协商消息,在该参数协商消息中携带伪线参数;
所述对端节点,用于根据所述参数协商消息,完成伪线参数协商。
进一步的,所述一端节点为叶子节点,对端节点为根节点并且在所述根节点和所述叶子节点之间存在点到多点伪线;
所述叶子节点,用于向所述根节点发送LDP通知消息,在该LDP通知消息中携带VCCV参数,所述VCCV参数包括叶子节点支持的CC类型和CV类型;
所述根节点,用于判断本地的VCCV参数中是否存在与各叶子节点的VCCV参数相匹配的CC类型和CV类型,在存在匹配的CC类型和CV类型时,确定通过所述CC类型和CV类型来完成伪线连通性检测,或在不存在匹配的CC类型和CV类型时,确定不对与所述叶子节点间的伪线进行连通性检测。
进一步的,所述一端节点为根节点,对端节点为叶子节点,在所述根节点和所述叶子节点之间还存在伪线回程路径;
所述根节点,用于向所述叶子节点发送LDP标签映射消息,在该LDP标签映射消息中携带VCCV参数,所述VCCV参数包括根节点支持的CC类型和CV类型;
所述叶子节点,用于判断本地的VCCV参数中是否存在与所述根节点的VCCV参数相匹配的CC类型和CV类型在存在匹配的CC类型和CV类型时,确定通过所述CC类型和CV类型完成伪线返程路径的连通性检测,或在不存在匹配的CC类型和CV类型时,确定不对与根节点间的伪线返程路径进行连通性检测。
进一步的,所述一端节点为根节点,对端节点为叶子节点,
所述根节点,用于向所述叶子节点发送LDP标签映射消息,在该LDP标签映射消息中携带根节点配置的控制字比特位;
所述叶子节点,用于判断本地的控制字配置是否与所述根节点所发送的映射消息中的控制字比特位相匹配,在叶子节点的控制字配置和根节点所发送的映射消息中的的控制字比特位相匹配时,确定控制字协商成功。
进一步的,所述一端节点为根节点,对端节点为叶子节点。
所述根节点,用于向所述叶子节点发送LDP标签映射消息,在该LDP标签映射消息中携带Jitter TLV,指示LDP通知消息发送时间区间;
所述叶子节点,用于接收所述LDP标签映射消息,提取Jitter TLV,并根据所述Jitter TLV,在LDP通知消息发送时间区间内的一随机时间,向所述根节点发送LDP通知消息。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参数协商方法和系统,伪线一端节点向对端节点发送参数协商消息,在该参数协商消息中携带伪线参数,所述对端节点根据所述参数协商消息,完成伪线参数协商,解决了没有一种适用于P2MPPW的参数协商机制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点到点伪线协商VCCV参数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参数协商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VCCV参数TLV封装格式示意图;
图4为接口参数TLV承载在LDP映射消息中的位置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使用的点到多点伪线协商VCCV参数的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参数协商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中使用的点到多点伪线协商VCCV参数的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参数协商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三使用的点到多点伪线协商控制字的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参数协商方法的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四使用的点到多点伪线协商Jitter TLV的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四使用的Jitter TLV封装格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于P2MP PW是单向的点对多点的伪线,故P2P PW上的伪线VCCV参数协商方法不适用。同样,对于其它参数,例如控制字以及MTU、最大级联的ATM信元数目也存在类似的参数协商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现P2MP PW根节点与叶子节点之间的参数协商方法。叶子节点通过通知消息携带接口参数(TLV),从而解决P2MP PW根节点与叶子节点之间参数协商问题。这里,接口参数的类型可以是VCCV参数,也可以是MTU、最大级联的ATM信元数目。
首先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进行说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伪线参数为VCCV参数,因此将接口参数TLV的类型设置为VCCV参数,P2MP PW没有返程路径,由各叶子节点通过LDP通知消息通知本地配置的VCCV参数给根节点,根节点选择合适的VCCV参数。LDP通知消息即为参数协商消息。根节点和叶子节点具体为PE。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参数协商方法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每个叶子节点在向根节点发送的LDP通知消息中携带本地配置的VCCV参数TLV;
本发明实施例所使用的VCCV参数TLV的封装格式参见图3。
VCCV参数TLV在LDP通知消息中的位置参见图4。
VCCV参数具体包括:控制信道(CC,Control Channel type)类型与连通性验证消息(CV,Connectivity Verification)类型。
CC是用来承载CV的,CC类型可以是以下中的任意一种:
类型1:以0b0001开始的控制字
类型2:MPLS路由告警标签
类型3:MPLS PW TTL==1
如果一个节点支持多种CC类型,则优先选择的CC类型依次为:类型1、类型2、类型3。
CV以位掩码的方式指示节点可以支持的在控制信道传送的验证消息类型,其类型可以是以下中的任意一种:
比特0(0x01)----------ICMP Ping
比特1(0x02)----------LSP Ping
比特2(0x04)----------BFD IP/UDP封装,仅用于PW故障检测
比特3(0x08)----------BFD IP/UDP封装,用于PW故障检测及PW故障状态通告
比特4(0x10)----------BFD PW-ACH封装,仅用于PW故障检测
比特5(0x20)----------BFD PW-ACH封装,用于PW故障检测及PW故障状态通告。
如图5所示,各叶子节点,即叶子节点2、叶子节点3、叶子节点4分别在向根节点1发送的映射消息中携带本地配置的VCCV参数TLV。目的是为了向根节点1通告叶子节点2、叶子节点3、叶子节点4所支持的CC与CV类型。
叶子节点2向根节点1通告所支持的CC类型是类型1、类型2,CV类型是LSP ping。
叶子节点3向根节点1通告所支持的CC类型是类型1、类型2,CV类型是LSP Ping。
叶子节点4向根节点1通告所支持的CC类型是类型1、类型2、类型3,CV类型是LSP Ping。
步骤202、根节点判断本地的VCCV参数中是否存在与各叶子节点的VCCV参数相匹配的CC类型和CV类型;
本步骤中,根节点接收到携带叶子节点本地配置的VCCV参数的LDP通知消息后,根节点选择一个能够最大匹配各叶子节点所配置的VCCV参数的值。如果根节点判断其本地配置VCCV参数中是否至少有一个与LDP通知消息中携带VCCV参数TLV相匹配,那么转到步骤203;否则转到步骤204。
步骤203、根节点采用选择的CC传递CV来验证根节点到所有支持根节点选择的VCCV参数的叶子节点的点到多点的伪线连通性;
本步骤中,在P2MP PW建立成功后,就可以使用步骤202确定的CC类型和CV类型进行伪线连通性检测。如果要改变CC类型,必须重新建立P2MP PW。
根据步骤201和步骤202,如图5所示,根节点1选择的CC类型是类型1,CV类型是LSP Ping,根据该CC和CV进行P2MP PW的连通性测试。
步骤204、P2MP PW不支持连通性检测;
本步骤中,根节点判定无法进行点到多点的伪线连通性检测,故不进行检测,直到重新建立与叶子节点间的点到多点伪线,从而可以重新协商根节点与叶子节点之间的VCCV参数。
如图5所示,由根节点1到叶子节点2、节点3、节点4之间的P2MP PW不支持连通性检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参数协商方法,由叶子节点向根节点发送LDP通知消息,在该LDP通知消息中携带VCCV参数,所述根节点根据所述LDP通知消息,完成VCCV参数的协商,解决了没有一种适用于P2MP PW的连通性检测参数协商机制的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二进行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中,伪线参数为VCCV参数,因此将接口参数TLV的类型设置为VCCV参数,P2MP PW存在伪线返程路径,这个伪线返程路径是由叶子节点到根节点的P2P PW组成的;根节点通过LDP标签映射消息向各叶子节点通告其本地配置VCCV参数,由各叶子节点分别选择合适的VCCV参数验证P2P返程路径的连通性,LDP标签映射消息即为参数协商消息。各叶子节点通过LDP通知消息向根节点通告其本地配置的VCCV参数,由根节点选择合适的VCCV参数来进行P2MP PW连通性验证,此时的LDP通告消息即为参数协商消息。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一种实现P2MP PW根节点与叶子节点之间的参数协商方法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1、根节点在LDP标签映射消息中携带其本地配置的VCCV参数TLV;
本步骤中,根节点向各叶子节点发送LDP标签映射消息来建立P2MPPW,这里,把VCCV参数TLV承载在LDP标签映射消息中的P2MP PW FEC中的接口参数TLV中。
本发明实施例所使用的VCCV参数TLV的封装格式参见图3。
VCCV参数具体包括:CC类型与CV类型,具体CC、CV类型的描述见步骤201。
步骤602、叶子节点判断本地的VCCV参数中是否存在与所述根节点的VCCV参数相匹配的CC类型和CV类型;
如图7所示,叶子节点2、叶子节点3、叶子节点4收到LDP标签映射消息后,叶子节点2、叶子节点3、叶子节点4判断其本地配置VCCV参数中是否与根节点1的本地配置的VCCV参数TLV相匹配,如果相匹配则转到步骤603,否则转到步骤604。
步骤603、叶子节点选择合适CC传递CV消息来验证每个叶子节点到根节点之间的点到点的伪线连通性;
本步骤即中,如图7所示叶子节点2收到的根节点1发过来的VCCV参数是:CC类型1,CV是LSP Ping,而叶子节点2本地配置的VCCV参数是:CC类型1,CV是LSP Ping,那么叶子节点2选择CC类型1传递LSPPing来验证P2MP PW的其中一个P2P返程路径:叶子节点2到根节点1之间的P2P PW的连通性。P2MP PW的其它的P2P返程路径的连通性验证同步骤1103,这里不做具体描述。
步骤604、叶子节点确定不能对该叶子节点与根节点之间的点对点的伪线进行连通性测试;
本步骤中,如图7所示,叶子节点2收到的根节点1发过来的VCCV参数是:CC类型1,CV是LSP Ping,而叶子节点2本地配置的VCCV参数是:CC类型2,CV是LSP Ping,那么就不能对P2MP PW的其中返程路径:叶子节点2到根节点1之间的P2P PW进行连通性验证。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对伪线连通性检测所需要的参数进行协商,其过程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所述过程一致,在些不再重复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参数协商方法,由根节点向叶子节点发送LDP标签映射消息,在该LDP标签映射消息中携带VCCV参数,所述叶子节点根据所述LDP通知消息,完成VCCV参数的协商,解决了没有一种适用于P2MP PW的连通性检测参数协商机制的问题,实现了对伪线返程路径的连通性检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三进行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中,协商参数具体为控制字比特位,以不强制支持控制字(control word,CW)的PW类型为例进行说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参数协商方法,实现了P2MP PW根节点与叶子节点之间参数协商,具体流程如图8所示,包括:
步骤801、根节点设置标签映射消息中的控制字比特位来标识本地是否支持控制字;
C比特位有两种取值,分别为0和1。其中,C=1表示支持控制字,C=0表示不支持控制字。
如图9所示,根节点PE1发送的映射消息中,设置C=1,表示PE1支持CW。
步骤802、叶子节点判断本地的控制字配置是否与所述根节点所发送的映射消息中的控制字比特位相匹配;
本步骤中,叶子节点判断本地配置的CW是否优选控制字,如果配置了优选控制字,说明本地支持控制,否则不支持。
叶子节点接收到携带设置C比特位的标签映射消息后,判断本地配置的CW情况是否与标签消息中设置的C比特位相匹配,如果是转到步骤803,否则转到步骤804。
如图9所示,仅以其中的一个叶子节点2为例,对于叶子节点3、叶子节点4的处理过程与叶子节点2相同。叶子节点2接收到C=1的标签映射消息后,判断其本地配置CW情况是否与标签消息中设置的C比特位相匹配,由于节点2的本地配置没有配置优选控制字,转到步骤804。
步骤803、控制字协商成功。
步骤804、叶子节点向根节点发送携带wrong C-Bit状态码的通知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wrong C-Bit状态码的位置在图4中的status TLV中设置。
如图9所示,叶子节点2发送的通知消息中Status TLV为wrong C-Bit状态码,从而通告根节点1,CW协商不成功,进入步骤805。
步骤805、根节点向叶子节点发送撤销withdraw消息;
本步骤中,如图9所示,根节点1向叶子节点2发送withdraw消息,通知叶子节点2撤销根节点分配标签,进入步骤806。
步骤806、叶子节点向根节点发送release消息;
本步骤中,如图9所示,叶子节点2向根节点1发送release消息,通知根节点1叶子节点2已经撤销了根节点分配标签,进入步骤807。
步骤807、叶子节点等待下一次控制字的协商;
本步骤中,如图9所示,根节点1重新发送映射消息,并将映射消息中的C设为0,叶子节点2只需要等待下次根节点发送的C=0的映射消息,那么CW协商成功。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MTU、最大级联的ATM信元数目的协商流程与本发明实施例三所述流程原理相同,只是如果叶子节点配置的MTU、最大级联的ATM信元数目与根节点配置的不匹配的话,需要在LDP通知消息中携带的状态码不同(即表明需要协商的参数不成功),在此不再一一具体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参数协商方法,由根节点向叶子节点发送LDP标签映射消息,在该LDP标签映射消息中携带控制字比特位,所述叶子节点根据所述LDP标签映射消息,完成对控制字的协商,解决了没有一种适用于P2MP PW的参数协商机制的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四进行说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多个叶子节点同时向根节点发送通知消息时,在根节点以及接近根节点的地方会发生拥塞,为了解决拥塞问题,通过在LDP标签映射消息中携带一个Jitter TLV,在Jitter TLV指示了LDP通知消息发送时间区间(即0~Jitter time(ms)),这样叶子节点会在0~Jitter time(ms)一个随机的时间值发送通知消息,从而减少了拥塞概率。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参数协商消息具体为LDP映射消息,伪线参数具体为Jitter TLV。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参数协商方法,其具体流程如图10所示,包括:
步骤1001、根节点向叶子节点发送携带Jitter TLV的LDP映射消息;
本步骤中,如图11所示,仅以其中的一个叶子节点2为例,对于叶子节点3、叶子节点4的处理过程与叶子节点2相同。根节点1向叶子节点2发送携带Jitter TLV的映射消息。
Jitter TLV封装格式参见图12。
步骤1002、叶子节点接收所述LDP标签映射消息,提取Jitter TLV。
步骤1003、叶子节点在0~Jitter time(ms)的一个随机的时间值向根节点发送通知消息;
本步骤中,如图11所示,叶子节点2在0~Jitter time(ms)的一个随机时间上,向根节点发送通知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参数协商方法,通过在LDP标签映射消息中携带一个Jitter TLV,这样叶子节点会在0~Jitter time(ms)同的一个随机时间发通知消息给叶子节点,避免了同时向根节点发送LDP通知消息,减少了拥塞概率。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参数协商系统,一端节点,用于向对端节点发送参数协商消息,在该参数协商消息中携带伪线参数;
所述对端节点,用于根据所述参数协商消息,完成伪线参数协商。
进一步的,所述一端节点为叶子节点,对端节点为根节点并且在所述根节点和所述叶子节点之间存在点到多点伪线时;
所述叶子节点,用于向所述根节点发送LDP通知消息,在该LDP通知消息中携带VCCV参数,所述VCCV参数包括叶子节点支持的CC类型和CV类型;
所述根节点,用于判断本地的VCCV参数中是否存在与各叶子节点的VCCV参数相匹配的CC类型和CV类型,在存在匹配的CC类型和CV类型时,确定通过所述CC类型和CV类型来完成伪线连通性检测,或在不存在匹配的CC类型和CV类型时,确定不对与所述叶子节点间的伪线进行连通性检测。
进一步的,所述一端节点为根节点,对端节点为叶子节点,在所述根节点和所述叶子节点之间还存在伪线回程路径;
所述根节点,用于向所述叶子节点发送LDP标签映射消息,在该LDP标签映射消息中携带VCCV参数,所述VCCV参数包括根节点支持的CC类型和CV类型;
所述叶子节点,用于判断本地的VCCV参数中是否存在与所述根节点的VCCV参数相匹配的CC类型和CV类型在存在匹配的CC类型和CV类型时,确定通过所述CC类型和CV类型完成伪线返程路径的连通性检测,或在不存在匹配的CC类型和CV类型时,确定不对与根节点间的伪线返程路径进行连通性检测。
进一步的,所述一端节点为根节点,对端节点为叶子节点,
所述根节点,用于向所述叶子节点发送LDP标签映射消息,在该LDP标签映射消息中携带根节点配置的控制字比特位;
所述叶子节点,用于判断本地的控制字配置是否与所述根节点所发送的映射消息中的控制字比特位相匹配,在叶子节点的控制字配置和根节点所发送的映射消息中的的控制字比特位相匹配时,确定控制字协商成功。
进一步的,所述一端节点为根节点,对端节点为叶子节点。
所述根节点,用于向所述叶子节点发送LDP标签映射消息,在该LDP标签映射消息中携带Jitter TLV,指示LDP通知消息发送时间区间;
所述叶子节点,用于接收所述LDP标签映射消息,提取Jitter TLV,并根据所述Jitter TLV,在LDP通知消息发送时间区间内的一随机时间,向所述根节点发送LDP通知消息
上述参数协商系统,可以与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参数协商方法相结合,伪线一端节点向对端节点发送参数协商消息,在该参数协商消息中携带伪线参数,所述对端节点根据所述参数协商消息,完成伪线参数协商,解决了没有一种适用于P2MP PW的连通性检测参数协商机制的问题。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所述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参数协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点到多点伪线的叶子节点与根节点之间,该方法包括:
伪线一端节点向对端节点发送参数协商消息,在该参数协商消息中携带伪线参数;
所述对端节点根据所述参数协商消息,完成伪线参数协商;
所述参数协商消息为标签分发协议LDP通知消息,所述伪线一端节点为叶子节点,所述对端节点为根节点,所述伪线参数为虚电路连通性验证VCCV参数,所述伪线一端节点向对端节点发送参数协商消息,在该参数协商消息中携带伪线参数具体为:
叶子节点向根节点发送LDP通知消息,在该LDP通知消息中携带VCCV参数,所述VCCV参数包括叶子节点支持的控制信道CC类型和连通性验证消息CV类型;或,
所述参数协商消息为LDP标签映射消息,所述伪线一端节点为根节点,所述对端节点为叶子节点,所述伪线参数为VCCV参数,所述伪线一端节点向对端节点发送参数协商消息,在该参数协商消息中携带伪线参数具体为:
根节点向叶子节点发送LDP标签映射消息,在该LDP标签映射消息中携带VCCV参数,所述VCCV参数包括根节点支持的CC类型和CV类型;或,
所述参数协商消息为LDP标签映射消息,所述伪线一端节点为根节点,所述对端节点为叶子节点,所述伪线参数为控制字比特位,所述伪线一端节点向对端节点发送参数协商消息,在该参数协商消息中携带伪线参数具体为:
根节点向叶子节点发送LDP标签映射消息,在该LDP标签映射消息中携带控制字比特位,所述控制字比特位表示根节点是否支持控制字;或,
所述参数协商消息为LDP标签映射消息,所述伪线一端节点为根节点,所述对端节点为叶子节点,所述伪线参数为Jitter TLV,所述伪线一端节点向对端节点发送参数协商消息,在该参数协商消息中携带伪线参数具体为:
根节点向叶子节点发送LDP标签映射消息,在该LDP标签映射消息中携带Jitter TLV,指示LDP通知消息发送时间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参数协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协商消息为标签分发协议LDP通知消息,所述伪线一端节点为叶子节点,所述对端节点为根节点,所述伪线参数为虚电路连通性验证VCCV参数,所述对端节点根据所述参数协商消息,完成伪线参数协商包括:
所述根节点判断本地的VCCV参数中是否存在与各叶子节点的VCCV参数相匹配的CC类型和CV类型;
如果存在匹配的CC类型和CV类型,则根节点确定通过所述CC类型和CV类型来完成伪线连通性检测;或,
如果不存在匹配的CC类型和CV类型,则根节点确定不对与所述叶子节点间的伪线进行连通性检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参数协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协商消息为LDP标签映射消息,所述伪线一端节点为根节点,所述对端节点为叶子节点,所述伪线参数为VCCV参数,所述对端节点根据所述参数协商消息,完成伪线参数协商包括:
所述叶子节点判断本地的VCCV参数中是否存在与所述根节点的VCCV参数相匹配的CC类型和CV类型;
如果存在匹配的CC类型和CV类型,则所述叶子节点确定通过所述CC类型和CV类型来完成伪线返程路径的连通性检测;或,
如果不存在匹配的CC类型和CV类型,则所述叶子节点确定不对与根节点间的伪线返程路径进行连通性检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参数协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协商消息为LDP标签映射消息,所述伪线一端节点为根节点,所述对端节点为叶子节点,所述伪线参数为控制字比特位,所述对端节点根据所述参数协商消息,完成伪线参数协商包括:
叶子节点判断本地的控制字配置是否与所述根节点所发送的LDP标签映射消息中的控制字比特位相匹配;
如果叶子节点的控制字配置和根节点所发送的LDP标签映射消息中的控制字比特位相匹配,则叶子节点确定控制字协商成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参数协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如果叶子节点的控制字配置和根节点所发送的LDP标签映射消息中的控制字比特位不匹配,则叶子节点向根节点发送LDP通知消息,在该LDP通知消息中携带错误的控制字比特位wrong C-Bit状态码;
所述根节点向所述叶子节点发送撤销withdraw消息;
所述叶子节点接收所述withdraw消息,根据该消息撤销根节点分配标签,并向所述根节点发送release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参数协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协商消息为LDP标签映射消息,所述伪线一端节点为根节点,所述对端节点为叶子节点,所述伪线参数为Jitter TLV,所述对端节点根据所述参数协商消息,完成伪线参数协商具体为:
所述叶子节点接收所述LDP标签映射消息,提取Jitter TLV。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参数协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叶子节点根据所述Jitter TLV,在LDP通知消息发送时间区间内的一随机时间,向所述根节点发送LDP通知消息。
8.一种参数协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端节点,用于向对端节点发送参数协商消息,在该参数协商消息中携带伪线参数;
所述对端节点,用于根据所述参数协商消息,完成伪线参数协商;
所述一端节点为叶子节点,对端节点为根节点并且在所述根节点和所述叶子节点之间存在点到多点伪线;
所述叶子节点,用于向所述根节点发送LDP通知消息,在该LDP通知消息中携带VCCV参数,所述VCCV参数包括叶子节点支持的CC类型和CV类型;或,
所述一端节点为根节点,对端节点为叶子节点,在所述根节点和所述叶子节点之间还存在伪线回程路径;
所述根节点,用于向所述叶子节点发送LDP标签映射消息,在该LDP标签映射消息中携带VCCV参数,所述VCCV参数包括根节点支持的CC类型和CV类型;或,
所述一端节点为根节点,对端节点为叶子节点,
所述根节点,用于向所述叶子节点发送LDP标签映射消息,在该LDP标签映射消息中携带根节点配置的控制字比特位;或,
所述一端节点为根节点,对端节点为叶子节点,
所述根节点,用于向所述叶子节点发送LDP标签映射消息,在该LDP标签映射消息中携带Jitter TLV,指示LDP通知消息发送时间区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端节点为叶子节点,对端节点为根节点并且在所述根节点和所述叶子节点之间存在点到多点伪线;
所述根节点,用于判断本地的VCCV参数中是否存在与各叶子节点的VCCV参数相匹配的CC类型和CV类型,在存在匹配的CC类型和CV类型时,确定通过所述CC类型和CV类型来完成伪线连通性检测,或在不存在匹配的CC类型和CV类型时,确定不对与所述叶子节点间的伪线进行连通性检测。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参数协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端节点为根节点,对端节点为叶子节点,在所述根节点和所述叶子节点之间还存在伪线回程路径;
所述叶子节点,用于判断本地的VCCV参数中是否存在与所述根节点的VCCV参数相匹配的CC类型和CV类型在存在匹配的CC类型和CV类型时,确定通过所述CC类型和CV类型完成伪线返程路径的连通性检测,或在不存在匹配的CC类型和CV类型时,确定不对与根节点间的伪线返程路径进行连通性检测。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参数协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端节点为根节点,对端节点为叶子节点,所述根节点,用于向所述叶子节点发送LDP标签映射消息,在该LDP标签映射消息中携带根节点配置的控制字比特位;
所述叶子节点,用于判断本地的控制字配置是否与所述根节点所发送的映射消息中的控制字比特位相匹配,在叶子节点的控制字配置和根节点所发送的映射消息中的的控制字比特位相匹配时,确定控制字协商成功。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参数协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端节点为根节点,对端节点为叶子节点,所述根节点,用于向所述叶子节点发送LDP标签映射消息,在该LDP标签映射消息中携带Jitter TLV,指示LDP通知消息发送时间区间;
所述叶子节点,用于接收所述LDP标签映射消息,提取Jitter TLV,并根据所述Jitter TLV,在LDP通知消息发送时间区间内的一随机时间,向所述根节点发送LDP通知消息。
CN201010122089.0A 2010-02-26 2010-02-26 参数协商方法和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703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22089.0A CN102170390B (zh) 2010-02-26 2010-02-26 参数协商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22089.0A CN102170390B (zh) 2010-02-26 2010-02-26 参数协商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70390A CN102170390A (zh) 2011-08-31
CN102170390B true CN102170390B (zh) 2014-10-22

Family

ID=44491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2208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70390B (zh) 2010-02-26 2010-02-26 参数协商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703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0220B (zh) * 2012-01-20 2018-06-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伪线建立的方法和装置
CN103166701B (zh) * 2013-02-27 2015-09-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光传输中参数协商的方法、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及光模块
CN104079446A (zh) * 2013-03-29 2014-10-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协商mpls网络连通性检测时间的方法及系统
CN107317753B (zh) * 2016-04-27 2021-02-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双向转发检测bfd会话建立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953505A (zh) * 2019-05-14 2020-11-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伪线控制字协商方式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1069A (zh) * 2008-07-18 2010-01-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伪线参数协商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1069A (zh) * 2008-07-18 2010-01-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伪线参数协商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ETF.LDP Capabilities.《Network Working Group Internet Request for Comments:5561》.2009,第3-9页.
IETF.LDP Extension for Source-initiated Point-to-Mlutipoint Pseudowire.《Network Working Group Internet Draft》.2009,第3-11页.
LDP Capabilities;IETF;《Network Working Group Internet Request for Comments:5561》;20090731;第3-9页 *
LDP Extension for Source-initiated Point-to-Mlutipoint Pseudowire;IETF;《Network Working Group Internet Draft》;20090713;第3-11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70390A (zh) 2011-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45942B2 (ja) Pbtネットワークの中間ノードにおけるイーサネットoam
US9197583B2 (en) Signaling of attachment circuit status and automatic discovery of inter-chassis communication peers
JP5242591B2 (ja) イーサネット(登録商標)/tmplsハイブリッドネットワークoamフレーム作成方法および対応する信号
CN102100039B (zh) 在分组交换网络中建立伪线
CN101345715B (zh) 基于vpls双归属网络的mac地址学习方法及系统
CN100484097C (zh) 包交换网络中判断伪线路连接状态的方法及服务设备
US9059905B2 (en)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in an MPLS-TP network
US921007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end-to-end consistency of bi-directional MPLS-TP tunnels via in-band communication channel (G-ACH) protocol
EP2498454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service traffic based on pseudo wires
US7860022B2 (en) Multifunctional control channel for pseudowire emulation
US20130272114A1 (en) Pseudo wire switching method and device
WO2008077300A1 (fr) Procédé et système permettant de négocier le discriminateur de session de détection de transmission bidirectionnelle d'un pseudo-fil
CN101330424A (zh) 一种虚拟专用网服务故障处理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170390B (zh) 参数协商方法和系统
WO2019201014A1 (zh) 以太网段标识邻接检测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WO2018058639A1 (zh) 伪线负载分担的方法和设备
CN102055619A (zh) 一种实现双向路径段故障检测的方法及系统
CN102013990B (zh) 一种多段伪线故障的端到端通告方法及系统
US10158567B1 (en) PBB-EVPN customer MAC synchronization among all-active multi-homing PEs
US10033636B1 (en) Ethernet segment aware MAC address learning
WO2011144139A1 (zh) 检测自治系统内ip地址冲突的方法及设备
JP6371399B2 (ja) 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パラメーター同期方法及び装置
WO2017054532A1 (zh) 控制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9981452B (zh) 一种pw链路的回切方法及装置
CN103109504A (zh) 提供使用偏移的带内控制信道的伪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22

Termination date: 202102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