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65814A - 吉咖比特无线传输 - Google Patents

吉咖比特无线传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65814A
CN102165814A CN2009801382829A CN200980138282A CN102165814A CN 102165814 A CN102165814 A CN 102165814A CN 2009801382829 A CN2009801382829 A CN 2009801382829A CN 200980138282 A CN200980138282 A CN 200980138282A CN 102165814 A CN102165814 A CN 1021658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network
mobile device
cordless communication
wireless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3828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65814B (zh
Inventor
凯利·G·卡尼拉克斯
朱培英
童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el Networks Ltd
Apple Inc
Original Assignee
Nortel Network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el Networks Corp filed Critical Nortel Network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1658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658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658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6581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04W36/14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over a different radio air interface technology
    • H04W36/1446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over a different radio air interface technology wherein at least one of the networks is unlicens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 H04W36/32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by location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 H04W36/3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by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与移动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和系统。第一无线通信网络,如WiMax或基于蜂窝的网络,具有第一最大无线速度。第二无线通信网络,如近光速吉咖比特链路(“GiLink”)网络,具有第二最大无线速度。所述第二最大无线速度小于第一最大无线速度,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为所述移动设备和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之间的无线通信提供控制面板服务。

Description

吉咖比特无线传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吉咖比特无线通信的系统和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测定移动设备(该移动设备能够实现吉咖比特无线通信)的链路连通性(connectivity)的方法和系统,由此来促进与移动设备的高速吉咖比特无线通信。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网络的运用和购买力的提高,从这些网络上可以得到的服务也增加了。这就导致了对更大的带宽和吞吐量的需求。例如,几年前简单文本和图像的传输还是规范(norm),但是现在流媒体和庞大的多兆字节(huge multi-megabyte)的文件传输成为了新规范。这使不断增加网络通信速度成为必要。虽然硬连线网络可通过运用硬连线GBit/sec.(“GB”)以太网、光纤和其它高速OSI Layer 1通信来满足这些需求,但是目前无线网络不能容易且便宜地支持这些通信。这就导致了还没有对1GB以及更高(“GiLink”)的无线高速宽带网络的广泛运用。
吉咖比特无线传输需要极大量的短缺的频谱资源。典型地,得到许可的频谱会导致过大的网络成本。这种对无线通信高度运用的缺乏在无线局域网(“LAN”)中很明显。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与部分无线电频率(“RF”)频谱的获得相关联的有限性(limited)和昂贵的政府许可证发放费用,以及在更高载波频率处未获许可部分的RF频谱的短程通信。例如,由于60GHz和1THz部分的RF频谱未被许可,这些频率只适于支持极短距离的GiLink数据速率,例如几米或十几米。
另外,60GHz和THz处的无线通信需要视距(LOS)条件。这就带来了支持移动服务的另外的不利条件。因此,一直都有这样一种需要:识别移动设备与接入点或其他等同移动设备的视距连通性以建立吉咖比特无线通信链路。
因此,期望的是得到一种用于提供不受上述缺陷影响的无线GiLink LAN的方法或系统。尤其,期望的是得到用于提供经济的无线GiLink LAN的方法或系统,该系统和方法允许基于GiLink的移动设备在LAN内的移动以及/或该系统和方法能够容易地对该移动设备进行定位,只有需要与无线设备通信的GiLink接入点被激活以进行这样的无线高速通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有利地提供一种用于无线宽带,例如GiLink、局域网通信的经济的方法和系统。为此,一个典型实施例覆盖了低速远程无线网络,例如广域网(“WAN”)、基于GiLink的无线LAN中的蜂窝或WiFi网络。这样的远程无线网络提供非视距(“NLOS”)无线网络连通性。移动设备既支持NLOS通信的低速、远程网络,又支持高速短程GiLink模式的通信,这样,远程网络可用于确定或帮助LAN中移动设备至接入点或等同移动设备的GiLink连通性。可以预期的是,可使用其它用于确定移动设备在GiLink LAN内的连通性的方法。
根据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第一无线通信网络和第二无线通信网络与移动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该第一无线通信网络具有第一最大无线速度且具有用于与移动设备通信的数个接入点,该第二无线通信网络具有第二最大无线速度,其中第二最大无线速度小于第一最大无线速度。第二无线通信网络用于辅助确定移动设备在第一无线通信网络中的连通性。基于所确定的移动设备的连通性,第一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数个接入点中的至少一个接入点被激活来进行与移动设备的无线通信。
根据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与移动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系统。该系统具有第一无线通信网络和第二无线通信网络。该第一无线通信网络具有第一最大无线速度且具有用于与移动设备通信的数个接入点。该第二无线通信网络具有第二最大无线速度,其中第二最大无线速度小于第一最大无线速度。第二无线通信网络用于确定移动设备的位置。基于所确定的移动设备的位置,第一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数个接入点中的至少一个接入点被激活来进行与移动设备的无线通信。
还根据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与移动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系统。第一无线通信网络具有第一最大无线速度。第二无线通信网络具有第二最大无线速度。第二最大无线速度小于第一最大无线速度。第二无线通信网络为移动设备与第一无线通信网络之间的无线通信提供控制面板服务。
附图说明
对本发明的更完整的理解以及伴随的优点和特点,通过参考下述的描述并结合附图将会更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原理构成的典型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系统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与低速和GiLink(高速)无线网络连接的双模式(dual mode)无线设备;
图3是图1系统的示意图,其示出了与低速和GiLink(高速)无线网络连接的双模式无线接入点;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原理构成的典型GiLink(高速)中枢网络的示意图;和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原理构成的典型节点和无线接入点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之前,值得注意的是,实施例主要涉及设备部件和处理步骤的结合,该设备部件和处理步骤的结合涉及实现一种用于促进光谱和近光谱处的高速无线通信的系统和方法。相应地,该系统和方法的组成(components)在附图中恰当的地方通过常规符号表示,为了不至于因为那些对于阅读了本申请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细节导致本申请的公开晦涩难懂,这里只示出了那些对恰当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有关的具体细节。
如这里使用的,相关术语,如“第一”和“第二”、“顶部”和“底部”以及诸如此类,可能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元件从另一个实体或元件中区别开来,而不必然地要求或暗指这些实体或元件之间的任何物理或逻辑关系或顺序。
现在参考附图,其中相同的参考标识符指代相同的元件,图1中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原理构成的系统,该系统总体地被指定为“10”。系统10包括高速网络,如GiLink无线网络12,以及与移动设备16进行通信的低速无线网络14。移动设备16可以是任何用来与GiLink无线网络12和低速无线网络14进行无线传输的计算机设备,如便携式计算机、掌上电脑(“PDA”)、手机等。列出这些设备完全是为了提供恰当的例子,且不应该以任何方式被作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
虽然未显示,但是移动设备16包括中央处理单元、非永久性和永久性存储器、用户显示器和输入/输出设备以及带有程序的软件。该带有程序的软件被配置来允许移动设备16与GiLink无线网络12和低速无线网络14进行通信。
GiLink无线网络12被配置来提供极高的最大数据速率(例如1Gbit每秒以及更快)来和移动设备16进行无线通信。换句话说,可以假设GiLink无线网络12可以光子或近光子无线通信速度进行通信。
低速无线网络14如此运行:其最大无线速度小于GiLink无线网络12的最大无线通信速度,并且在一个实施例中,GiLink无线网络12的覆盖范围小于低速无线网络14的覆盖范围。
根据本发明,低速无线网络14为在移动设备16与GiLink无线网络12之间进行的无线通信提供控制面板服务。例如,低速无线网络14被配置来传输低速控制信令以辅助跟踪移动设备16的位置/移动、找到在GiLink无线网络12内进行通信的路径/路线、GiLink无线网络12的接入点之间的快速切换、使移动设备16和GiLink无线网络12之间的通信同步、网络拓扑管理,以及促进GiLink无线网络12内无线接入点之间的对等(peer-to-peer)通信(在下文描述)。根据一个实施例,GiLink无线网络12可提供使用当前未许可的RF频谱的无线通信,如在60GHz、太赫兹(Tera Hertz)以及光频率处的无线通信。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图1显示了耦合到GiLink无线网络12的低速无线网络14,这种连接是可选择的。可以预期的是,低速无线网络14可通过移动设备16来将控制面板信息提供给GiLink无线网络12。同样可预期的是,低速无线网络14可用作为备份信道补偿网络,和/或用于提高移动设备16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和/或用于支持低速无线通信,而GiLink无线网络12用于非常大规模的数据转换和/或其它带宽密集型应用。
图2显示了图1所示系统的实施例,其中,双模式移动设备16与低速无线网络14和GiLink无线网络12进行通信。如图2所示,低速无线网络14包括与基站20a和基站20b(基站20a和20b在这里一并称为基站20)进行通信的低速无线网络中枢18。低速无线网络14可以是蜂窝网络,如1xEV-DO或CDMA网络或WiMAX网络,或WLAN,例如WiFi网络,或任何其它合适的无线广域网或局域网。用于实现无线广域和低速本地网络的实际技术超出了本发明的范围,不在这里描述。
根据一个实施例,GiLink无线网络12包括与一个或多个无线接入点24a、24b和24c(这里一并称为无线接入点24)进行通信的GiLink无线网络中枢22(下文更详细地描述)。每个无线接入点24具有对应的通信区26a、26b和26c(这里一并称为通信区26)。通信区26是物理上的区域,在该区域内移动设备16可与对应的无线接入点24进行通信。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在如60GHz和太赫兹带的频谱带处与GiLink无线网络12进行无线通信的方向性和有限的距离。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图2显示了两个基站20和三个无线接入点24,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提供图2中显示的基站20和无线接入点24的数量的目的只是为了便于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根据本发明的原理实现的低速无线网络14可以具有许多基站20,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原理实现的GiLink无线网络12可以具有许多无线接入点24。
通过例子,和如下文更详细说明的,根据一个实施例,低速无线网络14用于确定移动设备16的连通性,从而可以为GiLink无线网络12提供该连通性来用于激活对应的GiLink无线网络12的无线接入点24。根据本发明,这样的连通性可包括确定移动设备16的位置,确定移动设备16和无线接入点24之间或移动设备16和另一同等移动设备16之间的视距通信的位置,确定移动设备16和无线接入点24之间或移动设备16和另一同等移动设备16之间的视距范围,以及确定移动设备16和无线接入点24之间或移动设备16和另一同等移动设备16之间的视距链路(link)的速度。
如图2所示,移动设备16被配置来与GiLink无线网络12和低速无线网络14进行通信。根据这种配置,低速无线网络14基本上被覆盖在GiLink无线网络12上,从而移动设备16成为能够与低速无线网络14和GiLink无线网络12进行通信的双模式设备。根据这个实施例,低速无线网络14用于提供控制面板功能,其中控制面板数据则通过移动设备16或通过耦合这两个网络的直接通信链路来从低速无线网络14传送到GiLink无线网络12。可以预期的是,这样的直接耦合可通过如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TCP/IP”)这类已知协议来促进通信。
作为控制面板服务的一个例子,低速无线网络14可用于确定移动设备16的位置。该位置信息可被传送到GiLink无线网络12。基于该确定的位置,GiLink无线网络12可激活与移动设备16的位置对应的无线接入点24,从而移动设备16可使用GiLink无线网络12的进行无线通信。值得注意的是,这里使用的术语“激活”并不旨在仅仅说明无线接入点24从无功率或低功率状态转变到用于进行通信的高功率状态。而是,术语“激活”用于更宽的范围以表示采取任何用于与移动设备16进行通信的措施。例如,“激活”可表示传送用以建立与移动设备16之间的通信会话所需的数据包。
例如,图2显示了位于通信区26a内的移动设备16。基于如三角测量这类已知的定位技术,通过使用控制信号或信标(beacon)以及对该信号强度或其它被嵌入由移动设备16发送的信号中的信息进行自动导航(home in on),或通过使用移动设备16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信息,该位置可由具有多个通信单元,例如基站20,的低速无线网络14确定,并随后激活被认为支持该位置的无线接入点24。一旦确定移动设备16的位置,对应的无线接入点24就被激活。需要注意的是,无线接入点24的激活不需要产生只使用GiLink无线网络12的相互排它的通信。可以预期的是,移动设备16可同时与GiLink无线网络12和低速无线网络14进行通信。
根据一个实施例,无线接入点24可安装在天花板(ceiling)内或天花板上,从而通信区26以向下的形式构建。还可以预期的是,基于确定的移动设备的位置,无线接入点24内的天线可以物理地或通过其他机构(例如,相阵控)被对准,从而引导天线和产生的通信区26朝向移动设备16。例如,如果当对应的无线接入点24天线不在位置上时,移动设备16不直接位于通信区26内,移动设备16的位置可用于引导天线和产生的通信区26朝向移动设备16。以这种方式,位置上的“死区”可被避免,并且同时还可避免对包括具有贯穿整个位置的重叠的通信区范围的无线接入点24的需要。类似地,通过只激活一个无线接入点24(其对应的通信区26可支持移动设备16),功率和频谱带宽的使用可最小化。
作为另一控制面板服务的例子,通过确定移动设备16的位置,低速无线网络14可支持从一个无线接入点24到另一无线接入点24的移动和切换。例如,通过确定移动设备16的位置以及通过追踪它的移动,移动设备16可为GiLink无线网络中枢22提供信息,该信息或者从低速无线网络14处收集,或者该信息进行以双模运行以将来自低速无线网络14的信息发送到GiLink无线网络中枢22,从而允许从一个无线接入点24到另一无线接入点24的通信会话的切换。
可以预期的是,基于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TDD帧结构,移动设备16和无线接入点24之间的通信可使用如时域无线通信帧结构的帧结构。这样的配置可用于辅助从一个无线接入点24到另一无线接入点24的无线通信的切换。
虽然图2显示了单个移动设备16,可以预期的是,系统10可包括多个移动设备16。例如,图2显示的实施例可支持多个移动设备16间的对等通信。如下文详细说明的,与移动设备16和另一移动设备(未显示)对应的无线接入点可通过两个无线接入点24来建立,因为GiLink无线网络中枢22将具有来自低速无线网络24的关于每个移动设备16的位置的信息。
图3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原理构建的系统10的另一实施例。在图3中,无线接入点被配置来以双模式操作,从而双模式无线接入点可同时与低速无线网络中枢18和GiLink无线网络中枢22进行通信。图3显示了双模式无线接入点28a和28b(这里一并称为双模式无线接入点28)分别通过链路30a和30b耦合到低速无线网络中枢18,以及分别通过链路32a和32b耦合到GiLink无线网络中枢22。链路30a和30b在这里一并称为链路30,以及链路32a和32b在这里一并称为链路32。
根据该实施例,双模式无线接入点28同时提供低速无线网络中枢18连通性和GiLink无线网络中枢22连通性。这样,双模式无线接入点28包含带有程序的软件和硬件以允许在有线或无线方式下与低速无线网络14和GiLink无线网络12、以及与移动设备16的低速和GiLink性能进行通信。根据一个实施例,双模式无线接入点28包括天线和收发器以同时支持与移动设备16的低速和GiLink无线通信。
根据该实施例,双模式无线接入点28可将低速控制信息发送给低速无线网络中枢18以及从其接收信息。这样的控制信息可包括移动设备16的位置跟踪信息。一旦被确定,双模式无线接入点28就可与GiLink无线网络中枢22进行通信以促进GiLink(高速)无线通信。
上述讨论的关于图2实施例的控制面板服务同样适合于图3示出的实施例。还要注意的是,本发明不只限制于图2和图3示出的实施例。例如,可以预期的是,可实现图2和图3显示的实施例的混合配置。例如,移动设备16本身可以是双模式设备且可与处于低速无线网络14中的单模式无线接入点进行通信。这样,系统10的实现不会全部使用双模式无线接入点28或一个双模式无线接入点28也不使用。可实现具有无线接入点28和24(图2)的混合的系统10。
根据图4来描述典型GiLink无线网络中枢22。图4示出了分别与主节点34a和34b进行通信的无线接入点24a和24b。主节点34a、34b和34c在这里一并称为主节点34。尽管在图4中显示了3个主节点34,但是对主节点34的数量和连接的显示只是为了便于说明,可以理解的是,可提供比图4显示的主节点更多或更少的主节点34。并且,虽然图4显示的主节点34间的连接是一种网状拓扑,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合适的连接配置都可实现,如网状、部分网状、树或桨壳状(hub)和条状(spoke)拓扑都可实现。并且,虽然图4显示了与图2中的无线接入点相对应的无线接入点24,但是可以预期的是,双模式无线接入点28可被用来替代无线接入点24或与无线接入点24一起使用。
主节点34可被配置来促进与无线接入点24的通信。并且,尽管未显示,但是可以预期的是,一个或多个主节点34可被使用来连接到其它网络,如互联网。根据本明,主节点34包括用于执行这里讨论和描述的功能的硬件和带有程序的软件。在下文根据图5讨论主节点34的典型的详细构架。
根据本发明,主节点34可物理上与无线接入点24(或双模式无线接入点28)分离或合并。节点34可包含促进网络拓扑管理、同步、快速切换和路线/路径发现的巨大存储器(cache memory),从而有助于使用GiLink无线网络12与移动设备16进行通信。无线接入点24和主节点34之间的通信可被使用来更新主节点临区列表的信息,其中信息本身可包括一些如可用的和最大带宽的这类系统信息。
尽管GiLink无线网络12与低速无线网络14和主节点34进行无线通信的数据速率均比低速无线网络14与低速无线网络14和主节点34进行无线通信的数据速率高,但是可以预期的是,GiLink无线网络12可使用无线(“WLAN”)或无线个人区域网(“WPAN”)协议来实现。例如,虽然通信加速了且OSI Layer 1协议会不同,但是通过使用同一级别的协议,例如WiFiWLAN协议实现低速无线网络14和GiLink无线网络12,可简化低速无线网络14和GiLink无线网络12之间的控制面板服务通信。这些协议本身是本领域公知的且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参考图5,典型系统10中的如无线接入点24和28、基站20和主节点34的这类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如处理器36。处理器36被连接到通信基础设施38,如通信总线、纵横制互连(cross-bar interconnect)、网络等。各种软件实施例根据该典型计算机系统被描述。阅读了该说明后,对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如何使用其它计算机系统和/或计算机结构来实现本发明就很明显了。应当理解的是,下文描述的结构的组件的功能和数量可随设备(例如无线接入点24对(vs.)主节点34)、要支持的移动设备16的数量以及与设备的预期交互而变化。例如,用于配置和管理的无线接入点的接入可被网络浏览器配置来远程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不需要包含显示器接口和显示器单元。
无线接入点24和28、基站20和主节点34可选择地包括或共享显示器接口42,该显示器接口42可从通信基础设施38(或从未显示的帧缓存器)发送图像、文本和其它数据用于在显示器单元44上显示。无线接入点24和28、基站20以及主节点34的计算机系统还包括主存储器40,优选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且还可包括次存储器46。次存储器46例如可包括硬盘驱动48和/或诸如软盘驱动、磁带驱动、光盘驱动等的可移除存储驱动50。可移除存储驱动50可通过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方式从可移除存储媒介52读取和/或向可移除存储媒介52写入。例如,可移除存储媒介52可以是软盘、磁带、光盘等,它们可由可移除存储驱动50来读取和写入。要重视的是,可移除存储媒介52包括计算机可用的存储媒介,该存储媒介中已存储有计算机软件和/或数据。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次存储器46可包括其它类似的装置,这些装置用于允许计算机程序或其它要加载到计算机系统中的指令以及用于存储数据。例如,这样的装置可包括可移除存储单元54和接口56。这样的例子可包括例如,程序盒式存储器(cartridge)和盒式接口(如存在于计算机游戏设备中的那些)、闪存、可移除存储器芯片(如EPROM、EEPROM或PROM)和相关的插口,以及其它可移除存储单元54和接口56,这些装置允许软件和数据从可移除存储单元54发送到无线接入点24和28、基站20和主节点34。
无线接入点24和28、基站20和主节点34还可包括通信接口58。通信接口58允许在无线接入点24和28、基站20和主节点34与外部设备之间传送的软件和数据。通信接口58的例子可包括调制解调器、网络接口(如以太网卡)、通信端口、PCMCIA槽和卡、无线收发器/天线等。通过通信接口/模块58传送的软件和数据是信号的形式,例如,该信号可以是电子的、电磁的、光学的,或其它能够由通信接口58接收的信号。这些信号通过通信链路(即,信道)60提供给通信接口58。该信道60传输信号且可使用电线或电缆、光纤、电话线、蜂窝电话链路、RF链路和/或其它的通信信道来实现。
当然,无线接入点24和28、基站20和主节点34可具有多于一组的通信接口58和通信链路60。例如,双模式无线接入点28可具有建立用于与移动设备16进行GiLink无线通信的通信区26的通信接口58/通信链路60对,用于与移动设备15进行低速(例如WLAN)、无线通信的第二通信接口58/通信链路60对,用于与低速无线网络14(通过链路30)进行通信的另一通信接口58/通信链路60对,以及用于与主节点34(通过链路32)进行通信的另一通信接口58/通信链路60对。
在本文件中,术语“计算机程序媒介”、“计算机可用媒介”和“计算机可读媒介”总的用来指诸如以下的媒介:如主存储器40和次存储器46、可移除存储驱动50、安装在硬盘驱动48中的硬盘,以及信号。这些计算机程序产物是用于将软件提供到无线接入点24和28、基站20和主节点34的装置。计算机可读媒介允许计算机系统从计算机可读媒介读取数据、指令、信息或信息组,以及其它计算机可读信息。例如,计算机可读媒介可包括永久性存储器,如软盘、ROM、闪存、光盘驱存储器、CD-ROM以及其它永久性存储器。例如,这对传输系统10内其它设备之间的如数据和计算机指令这类信息是有帮助的。并且,计算机可读媒介可包括如网络链路和/或网络接口这类暂时状态媒介中的计算机可读信息,网络链路和/或网络接口包括允许计算机读取这类计算机可读信息的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
计算机程序(还称做计算机控制逻辑)存储在主存储器40和/或次存储器46中。计算机程序还可通过通信接口58来被接收。当被执行时,这类计算机程序使得无线接入点24和28、基站20和主节点34能执行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特征。尤其,当被执行时,计算机程序使得处理器36能执行对应的无线接入点24和28、基站20和主节点34的特征。因此,这样计算机程序作为对应设备的控制器。
本发明有利地提供一种可使用如60GHz、太赫兹的毫米波(“mmW”)区域中未经许可的RF频谱的系统和方法。这样的配置允许办公室或建筑物或其它地理上受限制的环境内的短程、极高速连通性,并且同时促进使用无线通信网络和中枢的广域连网,这种广域连网的最大通信速度小于短程高速连通网络,例如GiLink无线网络12的最大通信速度。根据本发明,可使用GiLink无线网络12来提供对等通信,即使通信会话中的终端设备并不享有视距位置。例如,移动设备16可与无线接入点24a进行通信,而另一移动设备可通过无线接入点24b来接入GiLink无线网络12。通过主节点34a和34b将来自无线接入点24a的通信路由至无线接入点24b,可建立对等通信会话。如上述详细论述的,诸如移动设备位置的这类控制面板会话数据可通过低速无线网络14提供(图4中未显示)。
本发明可由硬件、软件或软硬件的组合体来实现。任何计算系统、或其它适于执行这里描述的方法的设备都适于实现此处所描述的功能。
硬件与软件的典型组合体可以是专用或通用计算机系统,该系统具有一个或多个处理元件及存储在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当程序被加载和执行时,该计算机程序可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控制,从而执行这里描述的方法。本发明也用于计算机程序产品中,该产品包括所有能实现这里所描述方法的特征,且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系统加载时可以执行这些方法。存储介质指任何非永久性存储设备和永久性存储器设备。
本申请中的计算机程序或应用是指旨在使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系统直接或在进行以下任何一种或两种处理后完成特定功能的、以任何一种语言、代码或符号编写的任何表达形式的一组指令:A)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代码或符号;B)以不同材料形式再现。此外,应当注意的是,除非上文中有相反的提及,否则所有的附图都不是按比例绘制的。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本质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以任何形式表现,并且相应地,本发明的精神和本质应当以下述的说明本发明范围的权利要求为准,而不应当以前述的说明书为准。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本发明并不限于在上文中特别示出的以及描述的内容。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没有相反的提及,所有附图并不是按比例的。根据上述教导的各种修改和变化是可能的且不偏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只由下面的权利要求限制。

Claims (20)

1.一种用于与移动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具有第一最大无线速度的第一无线通信网络,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具有数个用于与所述移动设备进行通信的接入点;
具有第二最大无线速度的第二无线通信网络,所述第二最大无线速度小于所述第一最大无线速度,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用于辅助确定所述移动设备在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中的连通性;以及
基于所确定的所述移动设备的连通性,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所述数个接入点中的至少一个接入点被激活来与所述移动设备进行无线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确定连通性包括确定所述移动设备的位置,且其中激活接入点包括基于所述确定的所述移动设备的位置来将天线引导朝向所述无线通信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是吉咖比特链路(“GiLink”)无线通信网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进行电子通信,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发送数据给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所述发送的数据包括所述移动设备的位置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数个接入点中的至少一个接入点被配置来同时在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和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中进行通信,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点通过使用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来从所述无线设备处接收所述位置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是蜂窝通信网络,其中所述蜂窝通信网络包括数个基站,所述基站用于以高达所述第二最大速度的速度与所述移动设备进行无线通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是WiFi网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包括第一无线中枢网络,所述第一无线中枢网络具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数个接入点进行通信的主节点,其中所述第二通信进一步用于提供控制信息以允许所述第一通信网络通过使用所述第一无线中枢网络来建立所述移动设备和另一移动设备之间的对等通信会话。
9.一种用于通过使用第一无线通信网络和第二无线通信网络来与移动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具有第一最大无线速度,且具有数个用于与所述移动设备进行通信的接入点,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具有第二最大无线速度,其中所述第二最大无线速度小于所述第一最大无线速度,所述方法包括:
使用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来确定所述移动设备的位置;和
基于所述确定的所述移动设备的位置,激活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所述数个接入点中的至少一个接入点来与所述移动设备进行无线通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激活接入点包括基于所述确定的所述移动设备的位置来将天线引导朝向所述无线通信设备。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是吉咖比特链路(“GiLink”)无线通信网络。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进行电子通信,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使用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来发送数据给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所述发送的数据包括所述移动设备的位置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配置所述数个接入点中的至少一个接入点来同时在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和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中进行通信,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接入点通过使用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来从所述无线设备处接收所述位置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是蜂窝通信网络,其中所述蜂窝通信网络包括数个基站,所述基站用于以高达所述第二最大速度的速度与所述移动设备进行无线通信。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是WiFi网络。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包括第一无线中枢网络,所述第一无线中枢网络具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数个接入点进行通信的主节点,其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使用所述第二通信来提供控制信息以允许所述第一通信网络通过使用所述第一无线中枢网络来建立所述移动设备和另一移动设备之间的对等通信会话。
17.一种用于与移动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具有第一最大无线速度的第一无线通信网络;
具有第二最大无线速度的第二无线通信网络,所述第二最大无线速度小于所述第一最大无线速度,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络为所述移动设备和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之间的无线通信提供控制面板服务。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控制面板服务包括:
确定所述移动设备的位置;和
将所述移动设备的所述位置提供给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具有数个用于与所述移动设备进行通信的接入点,所述控制面板服务包括支持所述数个接入点中的两个接入点之间的无线通信会话切换。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络包括第一无线中枢网络,所述第一无线中枢网络具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数个接入点进行通信的主节点,其中所述控制面板服务提供控制信息以允许所述第一通信网络通过使用所述第一无线中枢网络来建立所述移动设备和另一移动设备之间的对等通信会话。
CN200980138282.9A 2008-09-29 2009-09-25 吉咖比特无线传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658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239,949 US20100080197A1 (en) 2008-09-29 2008-09-29 Method and system for gigabit wireless transmission
US12/239,949 2008-09-29
PCT/CA2009/001348 WO2010034114A1 (en) 2008-09-29 2009-09-25 Gigabit wireless transmiss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65814A true CN102165814A (zh) 2011-08-24
CN102165814B CN102165814B (zh) 2015-10-14

Family

ID=42057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38282.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65814B (zh) 2008-09-29 2009-09-25 吉咖比特无线传输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080197A1 (zh)
EP (1) EP2332372A4 (zh)
JP (1) JP5508423B2 (zh)
KR (1) KR101560432B1 (zh)
CN (1) CN102165814B (zh)
BR (1) BRPI0918639A2 (zh)
WO (1) WO2010034114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84026A (zh) * 2015-03-13 2015-06-03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太赫兹双频网络的数据分流和接入机制
CN106154381A (zh) * 2016-07-26 2016-11-23 上海理工大学 二维牛眼结构太赫兹cdma系统时域编码器和解码器
CN106443850A (zh) * 2016-09-20 2017-02-22 上海理工大学 一维超结构太赫兹cdma系统时域编码器和解码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14736B2 (en) 2008-03-31 2012-11-20 Golba Llc Determining the position of a mobile device us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ceived signals and a reference database
US7912449B2 (en) * 2007-06-14 2011-03-22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60 GHz location determination and coordination of WLAN/WPAN/GPS multimode devices
US9829560B2 (en) 2008-03-31 2017-11-28 Golba Llc Determining the position of a mobile device us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ceived signals and a reference database
US7800541B2 (en) 2008-03-31 2010-09-21 Golba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etermining the location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US8639270B2 (en) 2010-08-06 2014-01-28 Golba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vice positioning utilizing distributed transceivers with array processing
US20120179810A1 (en) * 2011-01-11 2012-07-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management of network resources for devices
US9037094B2 (en) 2011-10-17 2015-05-19 Golba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high-throughput and low-power communication links in a distributed transceiver network
EP2595426B1 (fr) * 2011-11-15 2014-10-08 Alcatel Lucent Procédé de changement du point d'accès radio associé à un terminal, dans un réseau de télécommunication sans fil de type WiFi-DECT
CN103988551A (zh) * 2011-12-08 2014-08-13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毫米波通信系统的方法和装置
JP5926398B2 (ja) * 2011-12-08 2016-05-25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パテント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高速デュアルバンドセルラー通信
US9572079B2 (en) * 2011-12-15 2017-02-14 Intel Corporation Intelligent integration of mmWave technology in a heterogeneo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GB2500722A (en) * 2012-03-30 2013-10-02 Nec Corp Base station providing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configuring WLAN communication
US9226092B2 (en) 2012-08-08 2015-12-29 Golba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distributed configurable transceiver architecture and implementation
US8798617B1 (en) * 2012-10-19 2014-08-05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Device enabled peer-to-peer location based routing to cellular network using an unlicensed radio spectrum for delivery of discovery messages
DE102013100867A1 (de) * 2013-01-29 2014-07-31 Deutsche Telekom Ag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Mobilfunksystems mit einem terahertzfähigen, mobilen elektronischen Endgerät
RO129967A2 (ro) * 2013-05-13 2014-12-30 Ixia, A California Corporation Metode, sisteme şi suport citibil pe calculator pentru efectuarea remiterilor folosind un singur apel voce continuu ()
CN104519576A (zh) 2013-09-27 2015-04-15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在无线小区中的数据传输方法
US9887907B2 (en) 2014-09-18 2018-02-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Base station initiated control mechanism for supporting supplemental link
KR102360767B1 (ko) * 2014-09-19 2022-02-14 콘비다 와이어리스, 엘엘씨 서비스 레이어 세션 마이그레이션 및 공유
US9560573B2 (en) * 2014-10-02 2017-01-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lay link communication
US10321332B2 (en) 2017-05-30 2019-06-11 Movandi Corporation Non-line-of-sight (NLOS) coverage for millimeter wave communication
US10484078B2 (en) 2017-07-11 2019-11-19 Movandi Corporation Reconfigurable and modular active repeater device
JP6935891B2 (ja) * 2017-09-04 2021-09-15 Rapyuta Robotics株式会社 無線中継システム
US10348371B2 (en) 2017-12-07 2019-07-09 Movandi Corporation Optimized multi-beam antenna array network with an extended radio frequency range
US10090887B1 (en) 2017-12-08 2018-10-02 Movandi Corporation Controlled power transmission in radio frequency (RF) device network
US10862559B2 (en) 2017-12-08 2020-12-08 Movandi Corporation Signal cancellation in radio frequency (RF) device network
US11088457B2 (en) 2018-02-26 2021-08-10 Silicon Valley Bank Waveguide antenna element based beam forming phased array antenna system for millimeter wave communication
US10637159B2 (en) 2018-02-26 2020-04-28 Movandi Corporation Waveguide antenna element-based beam forming phased array antenna system for millimeter wave communication
JP7219900B2 (ja) * 2020-03-02 2023-02-09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無線端末、及び無線通信プログラム
JP7485710B2 (ja) * 2022-03-22 2024-05-16 ソフトバンク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方法、サーバ、アクセスポイント装置、通信端末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58921B2 (ja) * 1995-08-29 2002-12-24 新キャタピラー三菱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自動追尾方法
JP2001339350A (ja) * 2000-05-26 2001-12-07 Canon Inc 移動体光空間通信装置
US7257386B1 (en) * 2000-11-20 2007-08-1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ata transfer system and method of data transfer
EP1421813A1 (en) * 2001-08-22 2004-05-26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ode adding decision support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7689225B2 (en) * 2002-01-28 2010-03-30 Ntt Docomo,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ormant mode support with paging
US20040203873A1 (en) * 2002-09-19 2004-10-14 William H. Gray Method and system of informing WAN user of nearby WLAN access point
US20040057408A1 (en) * 2002-09-19 2004-03-25 Gray William H. Method and system of providing bandwidth on demand to WAN user from WLAN access point
JP3828513B2 (ja) * 2003-06-30 2006-10-04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2005026733A (ja) * 2003-06-30 2005-01-27 Hitachi Ltd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GB0408417D0 (en) * 2004-04-15 2004-05-19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Wireless network
US7865132B2 (en) * 2004-07-20 2011-01-04 Rockwell Colli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acting with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ing radiated power adjusted according to an estimation of link-loss
WO2006011718A1 (en) * 2004-07-26 2006-02-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ocation tracking method in coordinator-based wireless network
US8311543B2 (en) * 2005-07-07 2012-11-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interworking of 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s an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s
US8483704B2 (en) * 2005-07-25 2013-07-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intaining a fingerprint for a wireless network
US7362738B2 (en) * 2005-08-09 2008-04-22 Deere & Company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livering information to a user
US8169982B2 (en) * 2005-08-10 2012-05-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reating a fingerprint for a wireless network
EP1760611A1 (en) * 2005-09-01 2007-03-07 Broadcom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providing location based wireless resource identification
US20070097877A1 (en) * 2005-11-02 2007-05-03 Hoekstra G J Distributing information over parallel network interfaces
US7957763B2 (en) * 2005-12-05 2011-06-07 Motorola Mobilit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call list numbers based on entry/exit to a WLAN
US9549434B2 (en) * 2006-03-09 2017-01-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network coverage
US7733980B2 (en) * 2006-07-14 2010-06-0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Quadrature modulation circuits and systems supporting multiple modulation modes at gigabit data rates
EP1895799B1 (en) * 2006-08-31 2013-11-13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optimizing the selection of wireless networks
US8547887B2 (en) * 2007-12-31 2013-10-01 Shoretel, Inc. Wireless interface control to reduce power consumption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84026A (zh) * 2015-03-13 2015-06-03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太赫兹双频网络的数据分流和接入机制
CN104684026B (zh) * 2015-03-13 2018-03-30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太赫兹双频网络的数据分流和接入方法
CN106154381A (zh) * 2016-07-26 2016-11-23 上海理工大学 二维牛眼结构太赫兹cdma系统时域编码器和解码器
CN106443850A (zh) * 2016-09-20 2017-02-22 上海理工大学 一维超结构太赫兹cdma系统时域编码器和解码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10066131A (ko) 2011-06-16
KR101560432B1 (ko) 2015-10-14
JP5508423B2 (ja) 2014-05-28
JP2012504354A (ja) 2012-02-16
BRPI0918639A2 (pt) 2015-12-01
EP2332372A1 (en) 2011-06-15
US20100080197A1 (en) 2010-04-01
CN102165814B (zh) 2015-10-14
WO2010034114A1 (en) 2010-04-01
EP2332372A4 (en) 2015-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65814B (zh) 吉咖比特无线传输
US9065465B2 (en) PLC/wireless device coordinated wireless transmissions
CN101605363B (zh) 基于虚拟时分多址在无线个人区域网中空间重用的技术
Kuo et al. Millimeter wave for 5G mobile fronthaul and backhaul
CN101841882A (zh) 切换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00566269C (zh) 用于信息处理系统任务可选无线联网的系统和方法
CN103716908A (zh) 基于可见光通信的室内融合网络系统及通信接入方法
US1074319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network stranded remote radio installation
CN101534142A (zh) 采用有效空间再用的无线个人区域网络通信的技术
CN101965743A (zh) 用于无线网络中的关联和重新关联的布置
WO2018171123A1 (zh) 多数据模块共用射频天线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US10447378B1 (en) Wireless mesh network for broadband connectivity
CN112235879A (zh) 一种铁路列控双模无线终端及实现方法
US7177643B2 (en) Wireless network for routing a signal without using a tower
Saad et al. Beyond-5G wireless Tbps scenarios and requirements
Song et al. Optimizing high-speed mobile networks with smart collaborative theory
Sugiura et al. In traffic jam IVC-RVC system for ITS using Bluetooth
Zadobrischi et al. Complementary radiofrequency and visible light systems for indoor and vehicular communications
CN111065130B (zh) 一种NB-loT基站无线聚合传输网系统及其组网方法
CN103648133A (zh) 在无线个域网中实现动态带宽预留的技术
KR20070080616A (ko) 바이너리 씨디엠에이와 인터넷 프로토콜을 이용한 지역유무선 네트워크 구성 및 무선 통신 서비스 장치 및 방법
Zhang et al. Energy efficiency analysis of ICN assisted 5G IoT system
RU2292646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ети мобильной коммуникации
Lun et al. Millimetre wave backhaul/fronthaul deployments for ultra-dense outdoor small cells
CN205946175U (zh) 一种基于Mesh网络的可移动设备的通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YANXING BIDEKE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NORTEL NETWORKS CORP.

Effective date: 20130319

Owner name: APPLE COMPUTER, INC.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YANXING BIDEKE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3031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319

Address after: American California

Applicant after: APPLE Inc.

Address before: American New York

Applicant before: NORTEL NETWORKS 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319

Address after: American New York

Applicant after: NORTEL NETWORKS LTD.

Address before: Quebec

Applicant before: NORTEL NETWORKS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